CN110431931A -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931A
CN110431931A CN201780088579.3A CN201780088579A CN110431931A CN 110431931 A CN110431931 A CN 110431931A CN 201780088579 A CN201780088579 A CN 201780088579A CN 110431931 A CN110431931 A CN 11043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trip
containing belt
element containing
unloading par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5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1931B (zh
Inventor
大山和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 Assignee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filed Critical Copyright (c) 2007 Yokohama Office All Rights Reserved
Publication of CN11043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84Containers and magazines for components, e.g. tube-like magazin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74Means to faste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 wiring board, base, or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元件供应装置(1)中,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94)在元件收纳带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后控制第一料带送出部(31),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第一计算部(96)计算第一料带送出部(31)所送出的元件收纳带中的基准料带长度(L1)。第二计算部(97)根据基准料带长度(L1)来计算第二料带送出部(32)应送出的元件收纳带的目标送出长度(L2),以使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第二料带送出部(32),以使第一料带送出部(31)所送来的元件收纳带依照目标送出长度(L2)而被送出。

Description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背景技术
用于将电子元件(以下简称为“元件”)安装到印刷电路板等基板上的元件安装机具备将该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作为元件供应装置,已知有使用具有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收纳带的装置。这种元件安装机公开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元件供应装置具备第一料带送出部和设置在该第一料带送出部下游侧的第二料带送出部。第一料带送出部将经由料带导件而被导入的元件收纳带沿料带进给方向送出。第二料带送出部接受被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元件收纳带,并且将该元件收纳带朝元件取出位置送出。由此,元件供应装置使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到达元件取出位置,从而能够将收纳在该元件收纳部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
考虑到元件安装机所具备的头部组件从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中取出元件的易取出度,较为理想的是以使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方式来送出元件收纳带。
元件供应装置会使用相邻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之间的长度彼此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元件收纳带。因此,在采用以往技术的元件供应装置的情况下,难以由第一料带送出部及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各种各样的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方式来送出元件收纳带。因此,在采用以往技术的元件供应装置的情况下,被第一料带送出部及第二料带送出部送来的元件收纳带有时会发生其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在料带进给方向上偏离元件取出位置的情况。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在元件取出位置处从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取出元件的易取出度恶化,导致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供应效率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5-53937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针对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效率良好地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将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该元件供应装置包括:第一料带送出部,在沿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排列方向的料带进给方向上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第二料带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接受被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而且朝着所述元件取出位置将该元件收纳带送出;料带导入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导入;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其中,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具有标记部,该标记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被导入时与所述元件收纳带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对位,所述控制部包含: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经由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第一计算部,计算基准带长度,该基准带长度表示从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至所述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为止的长度;第二计算部,根据所述基准带长度来计算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应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目标送出长度,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以及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到达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依照所述目标送出长度而被送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包括: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头部组件,取出被所述元件供应装置供应到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图示将变得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安装机的结构的图。
图2是简略地表示元件供应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收纳带的结构的图。
图4是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从料带进给方向被观察时的图。
图5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元件露出部中的盖带立起部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中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结构的图。
图9A是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料带导入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9B是料带导入引导部的侧视图。
图9C是料带导入引导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料带导入引导部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1A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所具备的导入料带检测部、第一料带检测部及第二料带检测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1B是导入料带检测部、第一料带检测部及第二料带检测部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的电结构的方块图。
图13A是表示第一元件收纳带的图。
图13B是表示第二元件收纳带的图。
图14A是用于说明第一元件收纳带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时的装载动作的图。
图14B是用于说明第二元件收纳带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时的装载动作的图。
图15A是用于说明利用第一元件收纳带时的装载动作的图。
图15B是用于说明利用第二元件收纳带时的装载动作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进行装载动作时的第三料带送出部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及元件安装机。另外,有关方向关系,以下利用XYZ正交坐标轴进行说明。以左右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与X轴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此外,将作为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左方向称作“+X方向”,将作为与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右方向称作“-X方向”。此外,将作为Y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前方向称作“+Y方向”,将作为与Y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后方向称作“-Y方向”。此外,将作为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下方向称作“-Z方向”,将作为与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上方向称作“+Z方向”。
[元件安装机的结构]
图1是简略地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的元件安装机10的结构的俯视图。元件安装机10是在基板17上安装元件而生产安装基板的装置。元件安装机10具备元件供应装置1、主体架11、移动架12、传送器13、头部组件14、第一驱动机构15、第二驱动机构16。
主体架11是设置构成元件安装机10的各个部的结构,在从与X轴方向及Y轴方向这两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下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传送器13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在主体架11上。传送器13沿X轴方向搬送基板17。基板17在传送器13上被搬送,并且被定位于指定的作业位置(在基板17上安装元件的安装位置)。
元件供应装置1相对于传送器13设置在Y轴方向的两侧。元件供应装置1利用元件收纳带将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被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通过头部组件14而被取出。有关该元件供应装置1的详细情况后述。
移动架12沿X轴方向延伸,以能够沿指定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主体架11支撑。在该移动架12上搭载有头部组件14。头部组件14以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搭载于移动架12。即,头部组件14随着移动架12的移动而沿Y轴方向移动,且能够沿着移动架12在X轴方向上移动。头部组件14能够在元件供应装置1与传送器13所搬送的基板17的指定的作业位置的范围移动,取出由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并且将所取出的元件安装到基板17上。
头部组件14包括:多个安装用头部,在远端分别具备元件吸附用的吸嘴;以及头部驱动机构,将用于使这些安装用头部相对于头部组件14而升降(沿Z轴方向的移动)及绕吸嘴中心轴转动的伺服马达作为驱动源。各安装用头部的吸嘴可分别经由电动切换阀而连通于负压产生装置、正压产生装置及大气中的任一者。即,通过对吸嘴供应负压,可通过该吸嘴来进行元件的吸附保持(元件的取出),之后,通过供应正压,解除该元件的吸附保持。
第一驱动机构15被设置在主体架11的+X方向侧及-X方向侧的端部。第一驱动机构15是使移动架12沿Y轴方向移动的机构。第一驱动机构15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Y轴方向延伸且连结于驱动马达的滚珠丝杠、以及设置于移动架12且与滚珠丝杠螺合的滚珠螺母而被构成。这种结构的第一驱动机构15中,伴随驱动马达对滚珠丝杠的转动驱动,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进退,由此,使移动架12沿Y轴方向移动。
第二驱动机构16被设置于移动架12。第二驱动机构16是使头部组件14在沿移动架12的X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第二驱动机构16与第一驱动机构15同样地,例如包含驱动马达、沿X轴方向延伸且连结于驱动马达的滚珠丝杠、以及设置于头部组件14且与滚珠丝杠螺合的滚珠螺母而被构成。这种结构的第二驱动机构16中,伴随驱动马达对滚珠丝杠的转动驱动,滚珠螺母沿着滚珠丝杠进退,由此,使头部组件14沿X轴方向移动。
[元件供应装置的结构]
图2是简略地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的结构的图。元件供应装置1是用于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装置。由元件供应装置1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被元件安装机10所具备的头部组件14从元件收纳带100取出,之后被安装到基板17上。在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的结构之前,参照图3来说明元件收纳带100。图3是表示被用于元件供应装置1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结构的图。
元件收纳带100由载带101和盖带102构成。载带101是多个用于收纳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01a以指定的间隔排列而成的料带。此外,载带101中,在其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隔开指定间隔地排列有孔部101b,该孔部101b与后述的料带送出部3的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从而通过料带送出部3而使元件收纳带100送出。此外,“元件收纳带100的孔部101b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齿部嵌合”是指如下的状态:齿部嵌入在孔部101b中,能够让与第一链轮311、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的转动联动的元件收纳带100送出。
盖带102是以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方式被贴附于载带101的带。盖带102通过其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被熔融而被贴附于载带101。因此,元件收纳带100中,在载带101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形成有基于盖带102的熔融而成的沿着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内侧呈线状延伸的熔敷部103。熔敷部103设置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上比孔部101b更内侧的位置。
具有上述结构的元件收纳带100中,沿着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端缘内侧分别形成在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熔敷部103的彼此之间的长度K1形成为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此外,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与载带10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此外,元件收纳带100是其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料带。
如图2所示,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2、料带送出部3、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元件露出部6、盖构件7、以及料带导入引导部8。装置主体2为收容构成元件供应装置1的各个部的箱体。该装置主体2上附设有操作部22。操作部22是被操作者输入为了使元件供应装置1工作的指示的部分。
图4是简略地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的图,是从料带进给方向H观察时的图。图5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结构的图。
料带送出部3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将元件收纳带100向沿着元件收纳部101a的排列方向的指定的料带进给方向H送出。料带送出部3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将元件收纳带100送出时的料带进给方向H与+Y方向相一致。料带送出部3执行:第一送出动作(以下,称作“第一装载动作”),将经由后述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的元件收纳带100送出;第二送出动作(第二装载动作),在第一装载动作后以使元件收纳部101a按指定的时间间隔一个一个地到达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间歇地进给元件收纳带100。此外,料带送出部3被构成为能够执行如下动作: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沿料带进给方向H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装载动作;向与料带进给方向H相反方向的-Y方向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卸载动作。有关料带送出部3执行的第一装载动作的详细情况后述。
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形成由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至元件取出位置21的行进路5。如图2及图5所示,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包含:一对引导壁41;多个作为导轮的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
一对引导壁41在装置主体2内以在X轴方向上具有指定的间隔并且彼此相向的方式设置,是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壁部。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上的X轴方向两端部分别被一对引导壁41的+Z方向侧的端面411(以下称作“引导面411”)引导。即,行进路5沿着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而形成。此外,一对引导壁41中被凹切有设置料带送出部3中的后述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一对第二链轮321和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的区域部分。
一对引导壁41的彼此相向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K3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熔敷部103之间的长度K1大致相等。此外,一对引导壁41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K4被设定为与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的长度K2大致相等。该距离K4成为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的长度。
如图5所示,沿着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而形成的行进路5包含第一路径部分51、第二路径部分52、第三路径部分53。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是由倾斜部构成的路径,该倾斜部从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朝着下游而向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及料带进给方向H正交的Z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倾斜。第一路径部分51具有: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区域512;与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形成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形成为向-Z方向(下方向)凸出的形状。
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侧相连的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路径部分52以从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朝着下游而水平地延伸的方式形成。
行进路5的第三路径部分53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且达至元件取出位置21的路径。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路径部分53具有水平区域531和倾斜区域532。水平区域531是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三区域513相连并且沿着料带进给方向H水平地延伸的区域部分。第三路径部分53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端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这样,通过采用使元件取出位置21位于第三路径部分53中成为水平的区域部分的水平区域531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该元件取出位置21处的从元件收纳带100取出元件E的取出精度。此外,倾斜区域532是与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而且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区域部分。
构成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是在X轴方向上彼此离开间隔的一对滚轮,能够围绕沿X轴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一起形成行进路5中的第一路径部分51。
第一导轮42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端。第一导轮42相对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稍微向+Z方向侧(上方侧)突出。第一导轮42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二导轮43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中相对于第一导轮42而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的位置。第二导轮43相对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稍微向+Z方向侧(上方侧)突出。第二导轮43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下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三导轮44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二导轮43相向的方式设置。第五导轮44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四导轮45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设置。第四导轮45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五导轮46以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二区域512中设置在相对于第四导轮45而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的位置。第五导轮46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第六导轮47以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三区域513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相向的方式设置。第六导轮47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Z方向侧的面(上表面)中的X轴方向两端部。
如上所述,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因此,能够减小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时产生的摩擦力。因此,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由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和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所形成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
下面,对由第一至第六导轮42、43、44、45、46、47和一对引导壁41构成的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进行了说明,但是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并不仅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也可以采用由多个在Z轴方向上相向的滚轮对排列而成的结构。
参照图2及图4来具体说明料带送出部3的结构。料带送出部3包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第二料带送出部32、第三料带送出部33。
第一料带送出部31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端。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通过将元件收纳带100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送出来使该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二路径部分52及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第一料带送出部31包含一对第一链轮311、一对第一蜗轮312、一对第一蜗杆313、第一伺服马达314、第一皮带315、第一张紧轮316。
一对第一链轮31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一链轮31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11a。一对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此外,一对第一链轮311中内置有仅向一个方向传递转动力的单向离合器。
一对第一蜗轮31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一链轮31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一蜗杆313分别是与一对第一蜗轮312的各者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一伺服马达31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一链轮311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一伺服马达31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14a。第一皮带315为环形皮带,被张紧设置在马达输出轴314a和一对第一蜗杆313之间,基于第一伺服马达314的转动驱动而能够回转运行。第一张紧轮316是抵接于第一皮带315的外周面而对该第一皮带315赋予张紧力的滚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中,第一伺服马达31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一皮带315及一对第一蜗杆313而传递到一对第一蜗轮312,由此,一对第一蜗轮312转动。一对第一蜗轮312转动时,一对第一链轮31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一链轮311转动时,包含具有与该第一链轮311的齿部31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端,换言之,设置在第三路径部分53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端。第二料带送出部32接受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朝着元件取出位置21送出该元件收纳带100。由此,第二料带送出部32使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三路径部分53上行进。
与第一料带送出部31同样地,第二料带送出部32包含一对第二链轮321、一对第二蜗轮322、一对第二蜗杆323、第二伺服马达324、第二皮带325、第二张紧轮326。
一对第二链轮32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一链轮32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21a。一对第二链轮321中,处于Z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的齿部32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露出。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二蜗轮32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二蜗杆323分别是与一对第二蜗轮322的各者啮合的螺纹状的齿轮。
第二伺服马达324是产生用于使一对第二链轮321转动的驱动力的驱动源。第二伺服马达324具有用于输出驱动力的马达输出轴324a。第二皮带325为环形皮带,被张紧设置在马达输出轴324a和一对第二蜗杆323之间,基于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而能够回转运行。第二张紧轮326是抵接于第二皮带325的外周面而对该第二皮带325赋予张紧力的滚轮。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中,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二皮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二蜗轮322,由此,一对第二蜗轮322转动。一对第二蜗轮322转动时,一对第二链轮32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二链轮321转动时,包含具有与该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此外,在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到达一对第二链轮321且该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中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第一伺服马达314停止。虽然第一链轮311的转轴如此基于第一伺服马达314停止而停止,但由于在该转轴和第一链轮311之间存在着单向离合器,因此,即使转轴不转动,第一链轮311也会与基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转动而被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移动联动而能够转动。
第三料带送出部33设置在行进路5的第三路径部分53的水平区域53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端。即,第三料带送出部33在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设置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联动地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第三料带送出部33接受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而在第三路径部分5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并且以使该元件收纳带100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方式送出该元件收纳带。通过采用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且由该第三料带送出部33来接受元件收纳带100的结构,从而能够在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得到高精度定位的状态下送出元件收纳带100。
第三料带送出部33包含一对第三链轮331和一对第三蜗轮332。上述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设置在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是指: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三料带送出部33以元件取出位置21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范围内的方式而被设置。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元件取出位置21既可位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最上端部)正上方,也可位于沿Y轴方向偏离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正上方的位置。若将元件取出位置21设置在沿Y轴方向偏离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顶部正上方的位置时,偏离到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的位置要比偏离到下游侧的位置更好。这是因为被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一对第三链轮3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通过元件取出位置21的区域部分处于被拉伸的状态,该区域部分的变形较少,能够成为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高精度被定位的状态。
一对第三链轮331以能够围绕沿着X轴方向(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被装置主体2支撑,是圆板状的链轮。一对第三链轮331具备在周向上以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多个齿部331a。在一对第三链轮331中,处于Z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Z方向侧)的齿部331a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露出。一对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分别能够与形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的载带10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上的孔部101b嵌合。
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是设置在与一对第三链轮331的各者同轴上的蜗杆齿轮。一对第三蜗轮332分别与一对第二蜗杆323的各者啮合。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中,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同样地,第二伺服马达324的转动驱动力经由第二皮带325及一对第二蜗杆323而传递到一对第三蜗轮332,由此,一对第三蜗轮332转动。一对第三蜗轮332转动时,一对第三链轮331与该转动联动地转动。一对第三链轮331转动时,包含与该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嵌合的孔部101b的载带101的元件收纳带100被送出。
其次,参照图6来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元件露出部6的结构。元件露出部6设置在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所形成的行进路5上。元件露出部6使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而在行进路5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露出。该元件露出部6包含盖带立起部61、盖带前处理部62、盖带后处理部63。
图7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中的盖带立起部61的结构的图。盖带立起部61设置在行进路5上的第一路径部分51。盖带立起部61通过与在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抵接来进行使该盖带102相对于载带101向+Z方向侧(上方侧)立起的立起处理。基于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露出。
本实施方式中,盖带立起部61与被后述的盖带前处理部62所具备的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而进行该切断后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此外,盖带前处理部62的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此外,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沿着行进路5呈线状延伸。
盖带立起部61包含立起区域扩展部611和立起区域保持部612。
立起区域扩展部611是盖带立起部61中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的区域部分。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端部611A的远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起点。立起区域扩展部611使盖带102的相对于载带101向+Z方向侧(上方侧)的立起区域从立起起点扩展至熔敷部103的范围。此外,盖带102的立起起点是盖带102中与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抵接的起点,本实施方式中,其位于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上。此外,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端部611A固定在后述的盖构件7上。
立起区域扩展部611具有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和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及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分别是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具有指定的长度的板状件,它们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彼此连接。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及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连接部分成为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端部611A。
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以随着从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朝着下游端延伸而逐渐接近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端部的方式延伸。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与被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以随着从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连接的连接部分亦即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朝着下游端延伸而逐渐接近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端部的方式延伸。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与被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抵接。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立起区域保持部612通过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端。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立起区域保持部612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侧端部的远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终点。立起区域保持部612将被立起区域扩展部611扩展至熔敷部103的范围为止的盖带102的立起区域以维持此状态的方式保持。由于盖带立起部61采用了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结构,因此,其能够对应于第一路径部分51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立起区域保持部612具有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和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及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分别是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具有指定长度的板状的构件。
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从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往下游端沿着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延伸。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经由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的下游端。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以相对于第一区域扩展片6111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2支撑。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第一区域保持片6121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从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往下游端沿着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延伸。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经由连接件613而连接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的下游端。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以相对于第二区域扩展片6112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而被装置主体1支撑。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为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下游端61B。第二区域保持片6122的-Z方向侧的端缘与盖带10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方向侧(-X方向侧)中与熔敷部103交界的交界部分抵接。
另外,如图7所示,设置有盖带立起部61的第一路径部分51如上所述具有位于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上游侧的第一区域511、与第一区域51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的第二区域512、与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
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中,第一区域511与第二区域512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弯曲方向不同,曲率符号变化。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这样的第一路径部分51行进时,在通过第一区域511时和在通过第二区域512时会对元件收纳带100产生一个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上欲向相反方向挠曲的作用力。因此,例如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中,在第一区域511至第二区域512的范围设置盖带立起部61时,有可能导致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为此,如图7所示,盖带立起部61以其的成为与盖带102抵接的起点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上游端61A位于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和第二区域512的交界线S1上或该交界线附近的方式设置。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盖带立起部61的最上游端61A位于第一区域511和第二区域512的交界线S1上或该交界线附近,因此,该盖带立起部61便设置在第二区域512而不设置在第一区域511至第二区域512的范围。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此处,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由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游侧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时和由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下游侧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时,其行进时的挠曲方向以第一区域511和沿第二区域512之间的拐点为界而变化,在第一路径部分51上行进的行进举动发生变化。具体而言,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区域511中向+Z方向侧(上方侧)挠曲而在第二区域512中向-Z方向侧(下方侧)挠曲。此外,由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区域511中向-Z方向侧(下方侧)挠曲而在第二区域512中向+Z方向侧(上方侧)挠曲。
本实施方式的盖带立起部61中,如上所述,仅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的上游侧端部611A被固定于后述的盖构件7,立起区域保持部612以能够以连接件613为中心摆动的方式连接于立起区域扩展部611。由此,盖带立起部61能够对应于第一路径部分51上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举动的变化而摆动。因此,能够防止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的稳定性下降。
此外,如图7所示,从行进路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观察时,第一路径部分51中与设置有盖带立起部61的第二区域512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相连的第三区域513形成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
如上所述,具备一对第二链轮321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设置于与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下游端相当的第三区域513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下游端513A。第三区域513的形状被设为向+Z方向(上方向)凸出的形状是因为能够使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三区域513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部上的载带101的孔部101b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时的嵌合性变得良好。而且,基于第二料带送出部32,能够将该第二料带送出部32所接受的元件收纳带100切实地朝着设置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下游侧的第三路径部分53中的元件取出位置21附近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送出。
第三区域513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下游端的高度位置根据载带101的孔部101b的与一对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的嵌合性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时的载带101的压曲变形的防止效果而被设定。第三区域513的最下游端的高度位置以和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最上游端相当的第一区域511的最上游端的高度位置不相同的方式而被设定。
其次,参照图2及图6来说明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及盖带后处理部63。
盖带前处理部62相对于盖带立起部61离开距离地设置在行进路5上的与第一路径部分51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侧相连的第二路径部分52。盖带前处理部62在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盖带102的立起处理之前对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而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进行切断盖带102的前处理。由此,盖带立起部61与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的抵接便变得顺畅,盖带立起部61进行的盖带102的立起处理便能够顺畅地被实施。
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了盖带102的立起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送出到行进路5的第一路径部分51下游侧的第三路径部分53。在该第三路径部分53中设置有盖带后处理部63。盖带后处理部63进行将由盖带立起部61进行了立起处理后的盖带102向元件收纳带100的宽度方向扩开的后处理。由此,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的露出度增大。因此,能够提高元件取出位置21处的元件E的易取出度。
参照图8来说明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详细结构。图8是表示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的结构的图。盖带前处理部62包含插入件621、盖带切断部622以及支撑部623。
插入件621是插入到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而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构件。插入件621形成为平板状。该插入件621具有基部6211和与该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相连的远端部6212。此外,后述的盖构件7连接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6211a。
插入件621中,远端部6212以从与基部6211连接的连接部分朝着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端6212a而向+Z方向侧(上方侧)倾斜的方式相对于基部6211远高近低地倾斜。换言之,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基部6211与盖带102大致平行,远端部6212以相对于载带101离开间隔且向盖带102侧延伸的方式倾斜。
由于采用了使插入件621的远端部6212如上述那样倾斜的结构,因此,在插入件621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当元件收纳带100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时,能够抑制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上位于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之间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保持元件收纳带100的良好的行进性,能够效率良好地向元件取出位置21供应元件E。
插入件621被支撑部623支撑。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623被设置在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后述的盖构件7的上侧面,而且被固定于装置主体2。基于这样的结构,支撑部623经由盖构件7来支撑插入件621。
盖带切断部622将以远端为自由端的状态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送出且在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盖带102切断。盖带切断部622切断盖带10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之间的指定位置(例如中央位置)。被盖带切断部622切断后的盖带102的切断部分102a沿着行进路5呈线状延伸。
盖带切断部622包含切断盖带102的刀具部6221和保持部6222。保持部6222具有以让刀口露出的方式保持刀具部6221的保持面6222a。
盖带切断部622以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中的保持面6222a相反侧的面和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Z方向侧(上方侧)的面6211b抵接的方式经由盖构件7而被支撑部623支撑。此外,盖带切断部622中,被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保持的刀具部6221面向+Z方向侧(上方侧)。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插入件621便位于该盖带切断部622的上游端6222c和载带101之间。因此,能够防止盖带切断部622的上游端6222c与收纳在载带101的元件收纳部101a中的元件E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元件E与盖带切断部622接触而被损坏的情况。
此外,在盖带切断部622的保持部6222中,较为理想的是保持面6222a为从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朝着上游远低近高地倾斜的倾斜面。由此,在元件收纳带100在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上行进而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能够沿着为倾斜面的保持部6222的保持面6222a而被引导。其结果,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通过盖带切断部622时的行进阻力。
此外,插入件621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以能够围绕沿着行进路5的第二路径部分52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指定的轴心J1摆动的方式,经由盖构件7而被支撑部623支撑。此外,盖带切断部622的保持部6222的至少料带进给方向H上游侧的区域部分6222b抵接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Z方向侧(上方侧)的面6211b,以使该盖带切断部622能够与插入件621的摆动联动地摆动。由此,例如在元件收纳带100挠曲地在行进路5上行进时,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插入件621及盖带切断部622能够对应于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摆动。因此,能够稳定地抑制插入件621的远端部6212与载带101的收纳部连接区域部分之间的接触。
其次,参照图2及图6来说明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盖构件7。盖构件7是覆盖被元件露出部6进行了使元件收纳部101a内的元件E露出的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各个开口的至少局部的构件。基于采用元件供应装置1具备盖构件7的结构,能够通过盖构件7限制露出处理后的元件收纳带100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时元件E从元件收纳部101a中脱出的情况。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元件供应装置1往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供应。
本实施方式中,盖构件7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端6211a沿着行进路5延伸到元件取出位置21。此外,与插入件621的基部6211的下游端6211a连接的盖构件7以插入在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中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沿着行进路5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因此,盖构件7具有在插入在盖带102和载带101之间的状态下引导被料带送出部3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的功能。
如上所述,元件收纳带100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时,挠曲地行进。因此,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中存在着增大摩擦力的可能性,该摩擦力基于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7与载带101的接触而产生。
为此,较为理想的是盖构件7为具有挠性的构件。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当元件收纳带100沿着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挠曲地行进时,盖构件7便对应于该元件收纳带100的挠曲而挠曲。由此,对于在第一路径部分51的第一区域511及第二区域512上行进的元件收纳带100,能够抑制因覆盖元件收纳部101a的盖构件7与载带101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大。因此,能够减轻元件收纳带100在行进路5上行进时的行进阻力。
<料带导入引导部的结构>
其次,除了图2之外还参照图9A、图9B及图9C来说明料带导入引导部8。图9A至图9C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结构的图。图9A是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立体图,图9B是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侧视图,图9C是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1中,元件收纳带100的往元件供应装置1的导入由操作者进行。操作者使元件收纳带100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导入到料带送出部3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料带导入引导部8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设置于装置主体2。料带导入引导部8对元件收纳带100的往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导入进行引导。元件收纳带100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后,第一料带送出部31(第一链轮311)执行送出所被导入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第一装载动作(第一送出动作)。
料带导入引导部8包含主体部81和引导显示部82。如图2及图9A所示,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主体部81是从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上的一对引导壁41的-Y方向侧的端面向-Y方向突出地设置的一对突片。主体部81的上表面811与一对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形成同一平面。
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引导显示部82具有相对于主体部81的上表面811向+Z方向侧(上方侧)离开间隔且与该上表面811相向地设置的显示面821。引导显示部82的显示面821形成为矩形形状,且由具有透光性的透明构件构成。在元件收纳带100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时,元件收纳带100被插入到主体部81的上表面811与引导显示部82的显示面821之间。此时,由于引导显示部82的显示面821由透明构件构成,因此,操作者能够从显示面821的上方侧视觉识别到元件收纳带100。
引导显示部82的显示面821上设有标记部821A和刻度821B。即,料带导入引导部8具有设于引导显示部82的显示面821上的标记部821A及刻度821B。标记部821A在元件收纳带100往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被导入时与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对位。元件收纳带100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标记部821A的对位作业由操作者进行。刻度821B在所述对位作业时被操作者确认。操作者一边确认刻度821B一边进行所述对位作业,由此能够提高所述对位作业的操作性。
料带导入引导部8只要是引导元件收纳带100往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导入的结构便可,其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料带导入引导部8例如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结构。图10是表示作为料带导入引导部的变形例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A的俯视图。图10所示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A与上述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相比,除了引导显示部82A的结构不同以外具有与料带导入引导部8同样的结构。料带导入引导部8A包含主体部81和引导显示部82A。
料带导入引导部8A的引导显示部82A在与一对引导壁41分别对应的主体部81的各上方侧在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相互离开地设置。该引导显示部82A上,与上述的引导显示部82同样地也设有标记部821AA。引导显示部82A的标记部821AA在元件收纳带100往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被导入时与元件收纳带100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对位。
以下,对具备作为料带导入引导部的图9A至图9C所示的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元件供应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料带检测部的结构>
如图2所示,元件供应装置1还具有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以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导入料带检测部23安装于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主体部81与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之间的交界部分。导入料带检测部23检测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元件收纳带100。
第一料带检测部24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设置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与第二料带送出部3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料带检测部24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设置在第一料带送出部31与元件露出部6的盖带前处理部62之间。第一料带检测部24检测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
第二料带检测部25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设置在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与元件取出位置21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料带检测部25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设置在第二料带送出部32与第三料带送出部33之间。第二料带检测部25检测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
参照图11A及图11B对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11A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料带导入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1B是料带导入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俯视图。
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各料带检测部23、24、25包含轧头26和传感器部27。各料带检测部23、24、25是通过传感器部27检测与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抵接而位移的轧头26从而来检测元件收纳带100的机械式料带检测传感器。轧头26包含细长的板状的板状体261和安装在板状体261的一端部(料带进给方向H的下游侧的端部)的上表面上的抵接片262。轧头26的板状体261中与安装有抵接片262的一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料带进给方向H的上游侧的端部)通过螺丝构件28而被固定于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此外,板状体261的一端部中比抵接片262更靠远端侧的区域部分261A(以下称作“远端部261A”)向下方侧弯折。本实施方式中,板状体261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构成料带行进路形成部4的一对引导壁41中的一方的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上。板状体261以另一端部被固定在引导面411上的状态沿该引导面411延伸设置。
轧头26的抵接片262是元件收纳带100所抵接的部分。元件收纳带100与抵接片262抵接时,板状体261以被螺丝构件28固定的部分为中心转动,从而远端部261A向下方侧位移。板状体261的远端部261A向下方侧位移时,远端部261A被传感器部27检测。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分别通过传感器部27来检测板状体261的远端部261A,从而检测元件收纳带100。
作为元件收纳带100存在有各种各样的料带例如由具有透光性的透明材料构成的料带或由不具有透光性的不透明材料构成的料带等。作为用于检测元件收纳带100的传感器例如在采用光学式的料带检测传感器的情况下,难以良好地检测各种各样的元件收纳带100。因此,通过将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分别设为包含轧头26和传感器部27的机械式的料带检测传感器,能够良好地检测各种各样的元件收纳带100。
此外,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由于元件收纳部101a较深,因而料带的厚度也变厚。因此,元件收纳带100是难以由例如剪刀等切断的料带。其结果,元件收纳带100中由切断后的端面而成的远端的形状并非一定成为与料带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状。此处,各料带检测部23、24、25如前所述是包含轧头26和传感器部27的机械式的料带检测传感器。而且,构成轧头26的板状体261被固定在一对引导壁41中的一方的引导壁41的引导面411上。因此,各料带检测部23、24、25不依元件收纳带100的远端的形状而能够检测其远端的同一部位。
<元件供应装置的电结构>
其次,参照图12对元件供应装置1的电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元件供应装置1的电结构的方块图。元件供应装置1还具备控制部9。
控制部9统一地控制元件供应装置1的动作。控制部9由内置有例如存储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或暂时存储数据的闪存等存储装置的微电脑构成,通过读出所述控制程序来控制元件供应装置1的动作。控制部9包含存储部91、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I/O控制部93、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94、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第一计算部96、第二计算部97、动作模式切换部98、以及通信控制部99。
存储部91预先存储: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标记部821A与第一料带检测部24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的第一间隔距离D1(参照图2);第二料带检测部25与元件取出位置21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的第二间隔距离D2(参照图2);元件收纳带100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参照后述的图14A及图14B);以及元件收纳带100中相邻的孔部101b之间的长度P2(参照后述的图15)。
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接收来自第一编码器317的输出信号(第一编码器信号)和来自第二编码器327的输出信号(第二编码器信号)。第一编码器317检测驱动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转动的第一伺服电动机314的转子的转角,并且将该检测结果作为第一编码器信号输出给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第二编码器327检测驱动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及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转动的第二伺服电动机324的转子的转角,并且将该检测结果作为第二编码器信号输出给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
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根据从第一编码器317输出的第一编码器信号,运算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距离。此外,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根据从第二编码器327输出的第二编码器信号,运算被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及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的行进距离。
I/O控制部93以可接收来自操作部22、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信号的方式而被构成。I/O控制部93从操作部22接收为了使元件供应装置1工作的表示操作者的指示的指示信号。此外,I/O控制部93从导入料带检测部23、第一料带检测部24及第二料带检测部25接收表示由各料带检测部23、24、25分别所检测的元件收纳带100的检测结果的料带检测信号。
动作模式切换部98根据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种类来切换送出元件收纳带100的动作模式。在说明动作模式切换部98的详细结构之前,参照图13A及图13B对元件收纳带100的种类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元件供应装置1所使用的元件收纳带100包含图13A所示的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和图13B所示的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
图13A所示的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是在从远端至指定的长度的范围内设置有没有收纳元件E的空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料带。图13A所示的例子中,从远端开始的两个元件收纳部101a中没有收纳元件E。作为这样的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可举在元件供应装置1中首次使用的新的元件收纳带。另一方面,图13B所示的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是所有的元件收纳部101a中均收纳有元件E的料带。作为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可举在元件供应装置1中有被使用过的履历并且被头部组件14取出了元件E后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部分呈切断的状态的元件收纳带。
操作者能够通过操作部22输入就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元件收纳带100的种类而选择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和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任一者的指示。操作者选择元件收纳带100的指示被输入操作部22后,I/O控制部93从操作部22接收表示选择元件收纳带100的指示的指示信号(料带选择指示信号)。I/O控制部93接收的料带选择指示信号被发送到动作模式切换部98。
动作模式切换部98根据料带选择指示信号来使动作模式在送出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的第一送出动作模式和送出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第二送出动作模式之间切换。
其次,除图12以外还参照图14A、图14B、图15A、图15B及图16来说明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94、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第一计算部96及第二计算部97。图14A是用于说明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时的装载动作的图。图14B是用于说明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时的装载动作的图。图15A是用于说明利用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时的装载动作的图。图15B是用于说明利用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时的装载动作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在装载动作时的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的动作的图。
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在操作者将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或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A的中心101aAA与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标记部821A进行对位后,导入料带检测部23检测元件收纳带100A、100B。此外,在图14A及图14B所示的例子中,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A是从远端1001起的第三个元件收纳部。
导入料带检测部23检测到元件收纳带100A、100B时,便成为元件收纳带100A、100B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状态。
元件收纳带100A、100B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后,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94控制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伺服电动机314,以通过第一链轮311送出该元件收纳带100A、100B。
第一计算部96计算表示从被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至基准的元件收纳部101aA的中心101aAA为止的长度的基准带长度L1。具体而言,第一计算部96根据下述式(1)计算基准带长度L1。
基准带长度L1=D1-DS (1)
式(1)中,“D1”表示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标记部821A与第一料带检测部24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的第一间隔距离。该第一间隔距离D1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91。即,第一计算部96在计算基准带长度L1时参照存储部91所存储的第一间隔距离D1。
此外,式(1)中,“DS”表示至第一料带检测部24检测到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为止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行进距离。该行进距离DS根据从第一编码器317输出的第一编码器信号而由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运算。即,第一计算部96在计算基准带长度L1时参照由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运算的行进距离DS。
第一计算部96能够根据与第一料带检测部24的设置位置相关的第一间隔距离D1和与第一料带检测部24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行进距离DS来计算基准带长度L1。此处,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包含第一料带检测部24的各料带检测部23、24、25如前所述能够不依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的形状而检测其远端1001的同一部位。因此,利用第一料带检测部24的检测结果的第一计算部96能够正确地算出基准带长度L1。
此处,料带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其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上分别具有孔部101b。在第一装载动作中,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以高于基于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料带行进速度的速度而转动的状态接受元件收纳带100A、100B。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孔部101b与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的嵌合利用所述料带行进速度与第二链轮321的转速的速度差来进行。因此,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料带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孔部101b中主要由哪一端部的孔部101b与第二链轮321的齿部321a嵌合这一情况是不确定的。而且,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在行进路5上挠曲地行进。因此,无法为了使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而预先设定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应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行进距离。
为此,如图15A及图15B所示,第二计算部97根据第一计算部96所算出的基准带长度L1来计算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应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目标送出长度L2,以使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收纳有元件E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此外,在图15A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中从远端1001起的两个元件收纳部101aB是未收纳有元件E的空的元件收纳部。因此,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中收纳有元件E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是从远端1001起的第三个元件收纳部(亦即,基准的元件收纳部101aA)。因此,在利用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的情况下,第二计算部97以使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中作为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收纳部101aA的中心101aAA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方式来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此外,在图15B所示的例子中,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中收纳有元件E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是从远端1001起的第一个元件收纳部101aC。因此,在利用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情况下,第二计算部97以使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中作为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元件收纳部101aC的中心101aCA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方式来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
具体而言,第二计算部97根据下述式(2)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L2。
目标送出长度L2=(L1-P1×N1)+D2 (2)
式(2)中,“L1”表示由第一计算部96算出的基准带长度。此外,式(2)中,“P1”表示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该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91。即,第二计算部97在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时参照存储部91所存储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
此外,式(2)中,“N1”表示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从远端1001至基准带长度L1的范围内所存在的收纳有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数量。第二计算部97以满足下述式(A)以及下述式(B)的方式来计算元件收纳部101a的数量“N1”。
P1×N1<L1 (A)
P1×(N1+1)>L1 (B)
式(A)以及式(B)中,“P1”表示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L1”表示由第一计算部96算出的基准带长度。
在如图15A所示的例子那样利用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的情况下,在从远端1001至基准带长度L1的范围内仅存在空的元件收纳部101aB。因此,在利用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的情况下,在从远端1001至基准带长度L1的范围内所存在的收纳有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数量“N1”为“零(0)”。
另一方面,在如图15B所示的例子那样利用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情况下,在从远端1001至基准带长度L1的范围内存在的收纳有元件E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数量“N1”为“2”。此外,在利用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情况下,式(2)的构成要素“L1-P1×N1”相当于从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远端1001至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C的中心101aC为止的长度L1A(参照图14B)。
此外,式(2)中,“D2”表示第二料带检测部25与元件取出位置21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的第二间隔距离。该第二间隔距离D2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91。即,第二计算部97在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时参照存储于存储部91的第二间隔距离D2。
第二计算部97根据第一计算部96所算出的基准带长度L1、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以及与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设置位置相关的第二间隔距离D2能够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
第二计算部97在动作模式切换部98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送出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的第一送出动作模式时,通过将零(0)作为式(2)的“N1”代入来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另一方面,第二计算部97在动作模式切换部98将动作模式切换为送出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第二送出动作模式时,通过将在从远端1001至基准带长度L1的范围内所存在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数量“2”作为式(2)的“N1”代入来计算目标送出长度L2。
第一元件收纳带100A和第二元件收纳带100B的收纳有元件E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设置位置彼此相异。即使在如此相异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的情况下,第二计算部97也能够根据上述式(2)来计算与上述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种类对应的目标送出长度L2。因此,被后述的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能够根据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种类以使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方式来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
由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到达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后,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伺服电动机324,以根据由第二计算部97算出的目标送出长度L2来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此外,基于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第二伺服电动机324从而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转动时,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也与此联动地转动。
具体而言,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以使从第二料带检测部25检测到远端1001之后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所行进的行进距离与由第二计算部97所算出的目标送出长度L2相一致的方式来控制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伺服电动机324。此外,从第二料带检测部25检测到远端1001之后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所行进的行进距离根据从第二编码器327输出的第二编码器信号而由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92所算出。
如上所述,基于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根据第二计算部97所计算的目标送出长度L2来进行的控制而第二链轮321被驱动后,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成为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此处,元件供应装置1所具备的包含第二料带检测部25的各料带检测部23、24、25如前所述能够不依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的形状而检测其远端1001的同一部位。而且,以使从第二料带检测部25检测到远端1001之后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所行进的行进距离与由第二计算部97所算出的目标送出长度L2相一致的方式,通过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的控制来驱动第二链轮321。因此,能够不依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远端1001的形状而正确地使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
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所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在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时,如图16所示,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的一个齿部331aA的顶点331aAT位于通过该第三链轮331的转动中心331T且垂直于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假设线SA上。在这样的状态下,与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孔部101b嵌合的第三链轮331的齿部331a的数量为最大。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
另外,JIS的C 0806-3:2014(IEC 60286-3:2013)中,对于料带宽度方向的长度K2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100有如下的规定:在料带进给方向H上,以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位于相邻的孔部101b之间的中央的方式设计料带。根据该与元件收纳带100相关的规格,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以该第三链轮331的转动中心331T与元件取出位置21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H上的第三间隔距离D3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而被设置。
第三间隔距离D3=P2×N2+P2/2 (3)
式(3)中,“P2”表示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相邻的孔部101b之间的长度,“N2”表示任意的自然数。图16所示的例子中,式(3)中的“N2”为“2”。
在根据上述的规格设计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情况下,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D3满足上述式(3)的方式来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33的第三链轮331。由此,在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时,能够使第三链轮331的一个齿部331aA的顶点331aAT位于通过该第三链轮331的转动中心331T的假设线SA上。
如上所述,在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101aA的中心101aAA与料带导入引导部8的标记部821A被对位,并且元件收纳带100A、100B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8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后,执行第一装载动作。在第一装载动作中,被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94控制的第一料带送出部31的第一链轮31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在由该第一链轮31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送出动作中,第一计算部96计算基准带长度L1。而且,第二计算部97根据基准带长度L1计算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应送出的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目标送出长度L2。于是,被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根据第二计算部97所计算的目标送出长度L2来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
此处,第二链轮321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时所参照的目标送出长度L2以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收纳有元件E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方式而被设定。因此,在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基于第二计算部97所算出的目标送出长度L2进行控制而驱动第二链轮321后,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便成为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因此,在元件取出位置21处,由头部组件14从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元件收纳部101a取出元件E的易取出度变得良好。其结果,元件供应装置1能够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元件E效率良好地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
此外,在头部组件14取出元件的取出动作时,只要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成为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便可。即,在元件收纳带100A、100B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21位于上游侧指定的长度(例如,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的位置的时刻,便可以结束元件供应装置1上的第一装载动作。此情况下,被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的第二料带送出部32的第二链轮321根据从第二计算部97所算出的目标送出长度L2减去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的值来送出元件收纳带100A、100B。
而且,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地与元件安装机10连接的通信控制部99接收到表示对头部组件14供应元件E的供应要求的元件供应要求信号后,被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95控制的第二链轮321及第三链轮331执行对元件收纳带100A、100B间歇进给相邻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的第二装载动作。由此,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101a的中心成为与元件取出位置21相一致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10具备能够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100A、100B中的元件E效率良好地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21的元件供应装置1。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元件安装机1生产安装基板的效率的下降。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如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将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该元件供应装置包括:第一料带送出部,在沿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排列方向的料带进给方向上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第二料带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接受被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而且朝着所述元件取出位置将该元件收纳带送出;料带导入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导入;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其中,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具有标记部,该标记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被导入时与所述元件收纳带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对位,所述控制部包含: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经由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第一计算部,计算基准带长度,该基准带长度表示从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至所述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为止的长度;第二计算部,根据所述基准带长度来计算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应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目标送出长度,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以及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到达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依照所述目标送出长度而被送出。
根据该元件供应装置,元件收纳带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和料带导入引导部的标记部被对位,元件收纳带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后,执行装载动作。在装载动作中,受到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控制的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元件收纳带。在该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元件收纳带的送出动作中,第一计算部计算基准带长度。而且,第二计算部根据基准带长度来计算第二料带送出部应送出的元件收纳带的目标送出长度。于是,受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控制的第二料带送出部根据第二计算部所计算的目标送出长度而送出元件收纳带。
此处,第二料带送出部送出元件收纳带时所参照的目标送出长度以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方式而被设定。因此,在第二料带送出部受到基于第二计算部所计算的目标送出长度的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的控制而被驱动后,元件收纳带中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便成为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因此,在元件取出位置处从元件收纳带的元件收纳部取出元件的易取出度便变得良好。其结果,元件供应装置便能够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效率良好地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料带检测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与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之间,并且检测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所述第一计算部根据下述式(1)来计算所述基准带长度,
基准带长度L1=D1-DS(1)
式(1)中,D1表示料带导入引导部的标记部与第一料带检测部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一间隔距离,DS表示至第一料带检测部检测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为止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元件收纳带所行进的行进距离。
根据该技术方案,第一计算部根据与第一料带检测部的设置位置相关的第一间隔距离D1和与第一料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对应的元件收纳带的行进距离DS便能够计算出基准带长度L1。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料带检测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之间,并且检测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所述第二计算部根据下述式(2)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所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从被所述第二料带检测部检测到其远端后行进的行进距离与所述目标送出长度相一致,
目标送出长度L2=(L1-P1×N1)+D2 (2)
式(2)中,L1表示基准带长度,P1表示元件收纳带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之间的长度,N1表示元件收纳带中从远端至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所存在的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数量,D2表示第二料带检测部与元件取出位置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二间隔距离。
根据该技术方案,第二计算部根据第一计算部所计算的基准带长度L1、元件收纳带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之间的长度P1、以及与第二料带检测部的设置位置相关的第二间隔距离D2便能够计算出目标送出长度L2。而且,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以使元件收纳带从被第二料带检测部检测远端后行进的行进距离与目标送出长度L2相一致的方式来控制第二料带送出部。由此,第二料带送出部便能够以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方式来送出元件收纳带。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中,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第一元件收纳带,在从远端至所述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设置有未收纳有元件的空的元件收纳部;以及第二元件收纳带,所有的元件收纳部中均收纳有元件,所述控制部还包含:动作模式切换部,根据经由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元件收纳带的种类,在送出所述第一元件收纳带的第一送出动作模式和送出所述第二元件收纳带的第二送出动作模式之间切换动作模式;其中,在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送出动作模式时,所述第二计算部计算通过将零代入所述式(2)的N1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而且在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送出动作模式时,所述第二计算部计算通过将从远端至所述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所存在的元件收纳部的数量代入所述式(2)的N1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
第一元件收纳带和第二元件收纳带的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设置位置彼此不同。即使在这样的不同种类的元件收纳带经由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情况下,第二计算部也能够根据上述式(2)来计算出与该元件收纳带的种类对应的目标送出长度L2。因此,受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控制的第二料带送出部便能够根据元件收纳带的种类以使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方式来送出元件收纳带。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料带送出部,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近设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联动地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所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不仅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而且还控制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
根据该技术方案,第三料带送出部接受被第二料带送出部送来的元件收纳带,并且使该元件收纳带通过元件取出位置来送出该元件收纳带。通过以近设于元件取出位置的方式来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并且由该第三料带送出部接受元件收纳带,能够在相对于元件取出位置高精度地被定位的状态下送出元件收纳带。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中,所述元件收纳带具有多个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孔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及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分别具有链轮,各所述链轮以能够围绕沿与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相交的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各所述链轮具有多个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孔部嵌合的齿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中,在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时,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的一齿部的顶点位于通过该链轮的转动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假设线上。
根据该技术方案,在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时,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的一齿部的顶点位于通过该链轮的转动中心的假设线上。在这样的状态下,与元件收纳带的孔部嵌合的链轮的齿部的数量为最大。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
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中,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以该链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之间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三间隔距离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设置,
第三间隔距离D3=P2×N2+P2/2 (3)
式(3)中,P2表示元件收纳带中相邻的孔部之间的长度,N2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JIS的C 0806-3:2014(IEC 60286-3:2013)中,对于料带宽度方向的长度为32mm以上的宽幅的元件收纳带有如下的规定:在料带进给方向上,以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位于相邻的孔部之间的中央的方式设计料带。在根据该规格来设计元件收纳带时,以所述第三间隔距离D3满足上述式(3)的方式来设置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由此,在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时,能够使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的一齿部的顶点位于通过该链轮的转动中心的假设线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元件安装机包括:上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及头部组件,取出被所述元件供应装置供应到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
该元件安装机具备能够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效率良好地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元件安装机生产安装基板的效率的下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针对将收纳在元件收纳带中的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供应装置,提供一种能够效率良好地供应元件的元件供应装置和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符号说明
1元件供应装置
2装置主体
21元件取出位置
22操作部
23导入料带检测部
24第一料带检测部
25第二料带检测部
3料带送出部
31第一料带送出部
311第一链轮
32第二料带送出部
321第二链轮
33第三料带送出部
331第三链轮
331a齿部
331aAT齿部的顶点
8、8A料带导入引导部
81主体部
82、82A引导显示部
821A、821AA标记部
9控制部
91存储部
92料带行进距离运算部
93I/O控制部
94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
95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
96第一计算部
97第二计算部
98动作模式切换部
99通信控制部
10元件安装机
14头部组件
100元件收纳带
1001远端
100A第一元件收纳带
100B第二元件收纳带
101载带
101a元件收纳部
101aA基准元件收纳部
101aAA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
101aC先头的元件收纳部
101aCA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
101b孔部
102盖带
D1第一间隔距离
D2第二间隔距离
D3第三间隔距离
E元件
L1基准带长度
L2目标送出长度
P1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之间的长度
P2孔部之间的长度

Claims (8)

1.一种元件供应装置,利用元件收纳带将元件供应到元件取出位置,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所述元件的多个元件收纳部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该元件供应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料带送出部,在沿所述元件收纳部的排列方向的料带进给方向上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
第二料带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并且接受被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而且朝着所述元件取出位置将该元件收纳带送出;
料带导入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导入;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其中,
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具有标记部,该标记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往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被导入时与所述元件收纳带中的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对位,
所述控制部包含:
第一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元件收纳带经由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以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
第一计算部,计算基准带长度,该基准带长度表示从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至所述基准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为止的长度;
第二计算部,根据所述基准带长度来计算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应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目标送出长度,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中收纳有元件的先头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以及
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到达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后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依照所述目标送出长度而被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料带检测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与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之间,并且检测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部根据下述式(1)来计算所述基准带长度,
基准带长度L1=D1-DS (1)
式(1)中,D1表示料带导入引导部的标记部与第一料带检测部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一间隔距离,DS表示至第一料带检测部检测到元件收纳带的远端为止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送出的元件收纳带所行进的行进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料带检测部,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之间,并且检测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
所述第二计算部根据下述式(2)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
所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以使所述元件收纳带从被所述第二料带检测部检测到其远端后行进的行进距离与所述目标送出长度相一致,
目标送出长度L2=(L1-P1×N1)+D2 (2)
式(2)中,L1表示基准带长度,P1表示元件收纳带中相邻的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之间的长度,N1表示元件收纳带中从远端至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所存在的收纳有元件的元件收纳部的数量,D2表示第二料带检测部与元件取出位置之间的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二间隔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收纳带包含:第一元件收纳带,在从远端至所述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设置有未收纳有元件的空的元件收纳部;以及第二元件收纳带,所有的元件收纳部中均收纳有元件,
所述控制部还包含:动作模式切换部,根据经由所述料带导入引导部而被导入到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的元件收纳带的种类,在送出所述第一元件收纳带的第一送出动作模式和送出所述第二元件收纳带的第二送出动作模式之间切换动作模式;其中,
在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送出动作模式时,所述第二计算部计算通过将零代入所述式(2)的N1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而且
在所述动作模式切换部将动作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送出动作模式时,所述第二计算部计算通过将从远端至所述基准带长度的范围内所存在的元件收纳部的数量代入所述式(2)的N1来计算所述目标送出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料带送出部,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近设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并且与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联动地送出所述元件收纳带;其中,
所述第二料带送出控制部不仅控制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而且还控制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收纳带具有多个在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隔开指定的间隔排列的孔部,
所述第一料带送出部、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及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分别具有链轮,各所述链轮以能够围绕沿与所述料带进给方向相交的料带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设置,并且各所述链轮具有多个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所述孔部嵌合的齿部,
所述第二料带送出部所送出的所述元件收纳带中,在所述元件收纳部的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相一致的状态时,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的一齿部的顶点位于通过该链轮的转动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元件收纳带的假设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料带送出部的链轮以该链轮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元件取出位置之间的所述料带进给方向上的第三间隔距离满足下述式(3)的方式设置,
第三间隔距离D3=P2×N2+P2/2 (3)
式(3)中,P2表示元件收纳带中相邻的孔部之间的长度,N2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8.一种元件安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应装置;以及
头部组件,取出被所述元件供应装置供应到所述元件取出位置的元件。
CN201780088579.3A 2017-03-24 2017-03-24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Active CN110431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2171 WO2018173296A1 (ja) 2017-03-24 2017-03-24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931A true CN110431931A (zh) 2019-11-08
CN110431931B CN110431931B (zh) 2021-02-26

Family

ID=63585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579.3A Active CN110431931B (zh) 2017-03-24 2017-03-24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6321B2 (zh)
JP (1) JP6796189B2 (zh)
CN (1) CN110431931B (zh)
DE (1) DE112017007313T5 (zh)
WO (1) WO2018173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4279B2 (ja) * 2019-03-22 2023-1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9379A1 (en) * 2002-02-28 2003-08-28 Pickler Bill Allen Balcony drain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5539370A (ja) * 2002-05-24 2005-12-22 デラウェア キャピタル フォーメーション インク 自動装填式コンポーネント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01507382A (zh) * 2006-08-23 2009-08-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带式送料器、安装机
CN101518173A (zh) * 2006-09-21 2009-08-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以及表面安装机
JP2011155051A (ja) * 2010-01-26 2011-08-11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1181816A (ja) * 2010-03-03 2011-09-15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フィーダ、供給テープの移動制御方法または供給テープの装着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2142347A (ja) * 2010-12-28 2012-07-26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JP2017059610A (ja) * 2015-09-15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ならびに部品検出センサ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60128B1 (de) 2000-03-01 2006-05-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abhollage von elektrischen bauteilen in einer bestückvorrichtung
JP2004268916A (ja) 2003-03-04 2004-09-30 Murata Mfg Co Ltd 電子部品連
JP4595966B2 (ja) * 2007-07-10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11077096A (ja) * 2009-09-29 2011-04-14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JP6571184B2 (ja) * 2015-06-18 2019-09-04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切断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US10405470B2 (en) 2015-09-15 2019-09-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art feeding device and part mount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9379A1 (en) * 2002-02-28 2003-08-28 Pickler Bill Allen Balcony drain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JP2005539370A (ja) * 2002-05-24 2005-12-22 デラウェア キャピタル フォーメーション インク 自動装填式コンポーネント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01507382A (zh) * 2006-08-23 2009-08-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带式送料器、安装机
CN101518173A (zh) * 2006-09-21 2009-08-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以及表面安装机
JP2011155051A (ja) * 2010-01-26 2011-08-11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1181816A (ja) * 2010-03-03 2011-09-15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フィーダ、供給テープの移動制御方法または供給テープの装着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012142347A (ja) * 2010-12-28 2012-07-26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JP2017059610A (ja) * 2015-09-15 2017-03-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ならびに部品検出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73296A1 (ja) 2020-01-16
US20200053922A1 (en) 2020-02-13
US11096321B2 (en) 2021-08-17
CN110431931B (zh) 2021-02-26
JP6796189B2 (ja) 2020-12-02
DE112017007313T5 (de) 2019-12-19
WO2018173296A1 (ja)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14009B (zh) 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卷盘装置、带处理装置以及元件收纳带的补充方法
US10939601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line
CN105453717B (zh) 引脚位置检测装置及元件插入机
CN104904331B (zh) 连接带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4221488B (zh) 拼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EP2919573A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in carrier tape, sensor module, splicing device, and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CN105191516B (zh) 元件安装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的校正方法
WO2012056606A1 (ja)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CN102958342B (zh)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10431931A (zh) 元件供应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元件安装机
CN103298326B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9004257A (zh) 一种电池密封钉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13602557B (zh) 具有定位二次修正功能的芯片编带机
CN105684567A (zh) 电子元件供应装置及电子元件安装装置
EP1494522A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feed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1357146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CN202565661U (zh) 带式送料器及零件安装装置
JP2013135093A (ja) スプライシングテープおよびスプライシング処理方法ならびに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9565950B (zh) 元件供应装置
KR102027550B1 (ko) 스트립 이송장치
CN110476495A (zh) 供料器
CN209683194U (zh) 半导体封测用全自动激光打标系统打标定位机构
JP6912626B2 (ja) フィーダ自動交換方法
CN109565951A (zh) 元件供应装置
CN106165217B (zh) 端子插入装置和端子插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