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537B - 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537B
CN110383537B CN201880014084.0A CN201880014084A CN110383537B CN 110383537 B CN110383537 B CN 110383537B CN 201880014084 A CN201880014084 A CN 201880014084A CN 110383537 B CN110383537 B CN 110383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member
positive electrode
negative electrode
electrode conductive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40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537A (zh
Inventor
山下裕介
弘濑贵之
铃木信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Industri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Industr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83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M50/474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inside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01M50/3425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in the form of rupturable membranes or weakened parts, e.g. pierced with the aid of a sharp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5Gas exhaust passages comprising elongated, tortuous or labyrinth-shaped exhaust passages
    • H01M50/367Internal gas exhaust passages forming part of the battery cover or case; Double cover ve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M50/477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as Exhaust Devices For Batteri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在蓄电装置中,将由以最短距离将电极组装体中的极耳侧端面的外形线与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蓄电装置在极耳侧端面与盖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三维区域的沿着极耳侧端面的整个截面的覆盖部。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压力释放阀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EV(Electric Vehicle:电动车辆)、PHV(Plug in Hybrid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等车辆中搭载有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作为蓄积向作为原动机的电动机供应的电力的蓄电装置。在二次电池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壳体中收纳有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在壳体的壁部设有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的压力释放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88140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二次电池中,当进行作为其评价试验之一的钉刺试验时,会利用钉使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隔离物破裂,使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壳体内短路。并且,当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由于在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的热而电解液成分被分解,在壳体内产生气体。于是,壳体内的压力上升而压力释放阀开裂,但是在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放出气体时,电极的一部分有可能由于高压气体而被削掉,直接随着气体飞散到壳体的外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钉刺试验时能够抑制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飞散的蓄电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蓄电装置具有:电极组装体,其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正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连接;负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连接;电解液;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在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壳体主体的沿着该短边方向的开口宽度短,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当钉刺入壳体的正面视图中的中央时,不同极性的电极会通过钉而在壳体内发生短路。当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电解液成分被分解而产生气体。由于气体的产生,蓄电装置内的压力上升。然后,当壳体的内部压力达到压力释放阀的释放压力时,压力释放阀开裂,壳体内的气体放出到壳体外。
在短路部产生的高压的气体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通过三维区域而去往开裂的压力释放阀。此时,由于所产生的气体的势头,电极的一部分被剥离。正极导电构件、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遮挡构件介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与三维区域的截面之间,覆盖该截面上的壁部的长边方向整体。因此,排出到电极组装体外的气体与正极导电构件、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遮挡构件碰撞,原本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朝向改变,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此外,沿着壁部的短边方向流动的气体通过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的表面而去往压力释放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也会变长。其结果是,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得到抑制。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蓄电装置具有:电极组装体,其不同极性的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电解液;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整个截面。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当钉刺入壳体的正面视图中的中央时,不同极性的电极会通过钉而在壳体内发生短路。当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电解液成分被分解而产生气体。由于气体的产生,蓄电装置内的压力上升。然后,当壳体的内部压力达到压力释放阀的释放压力时,压力释放阀开裂,壳体内的气体放出到壳体外。
在短路部产生的高压的气体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通过三维区域而去往开裂的压力释放阀。此时,由于所产生的气体的势头,电极的一部分被剥离。覆盖部介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与三维区域的截面之间,覆盖该截面的整个面。因此,排出到电极组装体外的气体与覆盖部碰撞,原本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朝向改变,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其结果是,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得到抑制。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不同极性的电极是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分别具备极耳,上述正极电极的上述极耳是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突出的形状,具备与上述正极电极的上述极耳连接的正极导电构件以及与上述负极电极的上述极耳连接的负极导电构件,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从而,能够通过使用蓄电装置的作为现有构成的各极性的导电构件并追加遮挡构件而形成覆盖部。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配置的遮挡部,并且具有间隔保持部,上述间隔保持部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中的包围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任意部位接触而将上述遮挡部与上述壁部隔开。
从而,即使遮挡部受到在壳体内产生的气体压力,间隔保持部也会与壁部接触而保持将遮挡部和壁部隔开的状态。因此,即使是遮挡构件介于电极组装体与壁部之间的构成,也能够确保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流路,维持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气体排出功能。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间隔保持部是从上述遮挡部立起设置的形状的多个间隔保持棒。
从而,能够在相邻的间隔保持棒彼此之间确保气体的流路,能够维持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气体排出功能。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间隔保持部是从上述遮挡部朝向上述壁部立起并且具有与沿着上述遮挡部的面方向的气体路径交叉的面的肋。
从而,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排出到电极组装体外的气体由于沿着肋流动,气体排出路径变长。其结果是,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得到抑制。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肋是从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上述遮挡部的一对缘部立起设置的。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电极组装体在层叠方向上膨胀,气体沿着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朝向压力释放阀流动。能够使该气体与肋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还具备从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遮挡部的缘部朝向上述壁部立起设置的肋。
从而,即使气体从与电极组装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朝向压力释放阀流动,也能够使气体与肋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其结果是,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得到抑制。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在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肋具备通气孔。
从而,当气体与肋碰撞时,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落下。另一方面,气体通过通气孔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放出到壳体外。即,通气孔发挥将成为火花的原因的电极的一部分筛掉的功能。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电极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具备与上述遮挡部和上述肋相连的加强肋。
从而,能够通过加强肋对遮挡部和肋进行加强,抑制遮挡构件由于气体的碰撞而变形。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在从上述电极组装体侧朝向上述壁部的内表面来看上述遮挡构件的情况下,上述肋存在于由上述遮挡部的外形线划定的面内。
从而,遮挡构件不具备为了将该遮挡构件固定于壁部而从肋的外表面突出的形状的凸缘。因此,与具备用于将遮挡构件固定于壁部的凸缘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相比偏靠壁部的空间变大,能够使壳体内的压力不易上升。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是中心轴线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轴向的一端侧的开口具备气体流入口,并且在轴向另一端侧具备向上述压力释放阀开口的气体流出口,上述遮挡构件具备位于从上述气体流入口到上述气体流出口的气体路径上的路径变更壁。
从而,由于与遮挡部的碰撞而改变了朝向的气体从气体流入口流入遮挡构件内。气体在从气体流入口到气体流出口的气体路径上被路径变更壁变更了气体的流动朝向,与遮挡构件的壁面碰撞。然后,气体从气体流出口向遮挡构件流出,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放出。
因此,由于在遮挡构件设置了路径变更壁,从而,能够增加气体与遮挡构件碰撞的次数,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抑制电极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在相对于上述压力释放阀偏靠上述正极导电构件的位置具备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肋,在将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和面方向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侧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路径设为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将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和面方向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侧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路径设为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情况下,在上述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对上述气体产生的流路阻力比在上述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对上述气体产生的流路阻力大。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当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间而与正极导电构件发生了碰撞时,即使正极电极的极耳和正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而成为包含在气体中的状态,也能够通过使气体与肋碰撞来抑制极耳、正极导电构件的一部分向壳体外排出。并且,由于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气体会相应地流到负极导电构件侧,在负极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因此,气体容易从负极气体排出路径朝向压力释放阀流动,能够抑制壳体内的压力上升。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比上述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小。
从而,各气体排出路径是将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压力释放阀相连的路径,路径长度不会产生较大的差别。因此,气体的流动容易度由流路截面积之差决定。并且,由于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比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小,因此,气体容易在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在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肋中,从上述遮挡部突出的突出端的位置处于超过上述正极导电构件而偏靠上述壁部的位置。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在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间而与正极导电构件发生了碰撞时,即使正极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也能够使该气体与肋碰撞,抑制其向壳体外排出。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肋的从上述遮挡部突出的突出端是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分开的。
从而,即使将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设定为大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也能够确保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将从正极导电构件侧排出的气体从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排出,抑制壳体内的压力过度上升。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在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具备限制上述遮挡构件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从而,能够通过移动限制构件维持遮挡构件的位置,维持用遮挡部将三维区域的截面覆盖的状态。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将上述极耳在层叠方向上集中而成的极耳群。
从而,能够用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的极耳群等存在于壳体内的部件来限制遮挡构件的移动。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上述负极导电构件。
从而,能够用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等存在于壳体内的部件来限制遮挡构件的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挡板,上述挡板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来看与各极性的上述极耳重叠,并且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覆盖各极耳。
从而,在气体从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极耳彼此之间排出时,能够使该气体与挡板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任意一方导电构件包含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来看与上述壁部和上述遮挡部重叠的重叠部。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由于与遮挡部的碰撞而改变朝向,通过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任意一方导电构件的重叠部与遮挡部的相对面之间而去往压力释放阀。其结果是,能够利用重叠部使高温的气体不易与壁部接触。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具备使上述一方上述导电构件中的上述重叠部朝向上述压力释放阀弯曲的弯曲部。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由于与遮挡部的碰撞而改变朝向,通过导电构件的重叠部与遮挡部的相对面之间而去往压力释放阀。重叠部是通过弯曲部而去往压力释放阀的形状,因此,能够使沿着重叠部流动的气体朝向压力释放阀流动。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中心位置与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间的中心位置相比处于偏靠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位置。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当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间而与正极导电构件发生了碰撞时,即使正极电极的极耳和正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而成为包含在气体中的状态,也能够气体与壁部碰撞等来抑制极耳、正极导电构件的一部分向壳体外排出。并且,由于压力释放阀处于偏靠负极导电构件的位置,因此,从正极导电构件侧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比从负极导电构件侧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长,由于流路阻力变大,气体相应地容易流到负极导电构件侧。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与上述肋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具备从上述壁部侧覆盖上述间隙的气体碰撞构件。
从而,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在遮挡构件的肋与正极电极的极耳之间的间隙中流动,因此,与气体在正极电极的极耳间流动的情况相比,极耳不易熔融。另外,由于流过间隙的气体会与气体碰撞构件碰撞,因此,能够通过该碰撞来抑制极耳、正极导电构件的一部分向壳体外排出。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是与上述壳体的内表面分开的。
从而,即使通过遮挡构件使气体中包含的电极的一部分在壳体内落下,遮挡构件也不会堵塞压力释放阀,压力释放阀的工作不会被妨碍。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载置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
从而,能够使从三维区域的截面排出到电极组装体外的气体立即与遮挡部碰撞。因此,能够迅速改变原本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朝向,迅速使去往压力释放阀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由金属制成。容易抑制由于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而致使遮挡构件熔融。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具有耐热性。例如,当使遮挡构件由金属制成时,为了抑制遮挡构件与壳体、电极发生短路,需要对遮挡构件的表面实施绝缘性树脂、陶瓷的涂层等,但通过使遮挡构件具有耐热性,则不需要用于绝缘的涂层作业。
另外,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的内表面为平坦面状。从而,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在遮挡构件的内部容易朝向压力释放阀流动。
另外,也可以是,在蓄电装置中,上述遮挡构件是从上述壁部延伸设置的。
从而,由于在壁部具备遮挡构件,因此,无需增加蓄电装置的部件个数,就会抑制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向壳体外的飞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钉刺试验时,能够抑制电极的一部分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飞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二次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电极组装体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二次电池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二次电池内的部分截面图。
图6是示出钉刺试验时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断主视图。
图7是示出遮挡构件的另一例的部分截面图。
图8是示出另一例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面图。
图9是示出另一例的二次电池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另一例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面图。
图11是示出遮挡构件的另一例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遮挡构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遮挡构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具备另一例的遮挡构件的二次电池的部分立体图。
图15是示出二次电池内的部分截面图。
图16是示出在第2肋具备通气孔的遮挡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在第2肋具备通气孔的遮挡构件的截面图。
图18的(a)和(b)是示出具备加强肋的遮挡构件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具备重叠部的负极导电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20是示出具备重叠部和弯曲部的负极导电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具备另一例的第1肋的遮挡构件的俯视图。
图22是示出支撑于负极导电构件的遮挡构件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具备支撑于负极导电构件的遮挡构件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面图。
图24的(a)是示出具备路径变更壁的遮挡构件的截面图,(b)是示出另一例的遮挡构件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对盖体进行冲压加工而制造出的遮挡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26是示出具备弧形(round)形状的遮挡部的遮挡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27是示出具备壳体用肋的二次电池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使压力释放阀偏靠负极导电构件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面图。
图29是示出圆筒型的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30是示出具备抵接于盖体的内表面的第2肋的遮挡构件的部分截面图。
图31是示出另一例的二次电池的俯视图。
图32是示出另一例的二次电池的部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6来说明将蓄电装置具体化为二次电池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作为蓄电装置的二次电池10具备壳体11。二次电池10具备收纳于壳体11的电极组装体12以及未图示的电解液。壳体11具有:壳体主体13,其具有开口部13a;以及盖体14,其将壳体主体13的开口部13a封闭。
壳体主体13和盖体14均为铝制的。壳体主体13具备:矩形板状的底壁13b;从底壁13b的短侧缘突出的形状的短侧壁13c;以及从底壁13b的长侧缘突出的形状的长侧壁13d。壳体11为长方体状,电极组装体12与壳体11相应地为长方体状。二次电池10为方形的锂离子电池。
如图3所示,电极组装体12具备矩形片状的多个正极电极21和矩形片状的多个负极电极31。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极31是不同极性的电极。正极电极21具备正极金属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箔)21a以及存在于该正极金属箔21a的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负极电极31具备负极金属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铜箔)31a以及存在于该负极金属箔31a的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31b。电极组装体12是使隔离物24介于多个正极电极21和多个负极电极31之间而成为层状结构的层叠型。隔离物24将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极31绝缘。此外,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是壳体11中的盖体14的短边方向。
正极电极21具有从正极电极21的一边的一部分突出的形状的极耳25。负极电极31具有从负极电极31的一边的一部分突出的形状的极耳35。多个正极的极耳25和多个负极的极耳35在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极31层叠的状态下相互不重叠。
如图1或图2所示,电极组装体12具备与盖体14的内表面相对的极耳侧端面12b。在极耳侧端面12b,将与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相同的方向设为短边方向,将正极电极21、负极电极31以及隔离物24的一边延伸的方向设为长边方向。极耳25、35是从极耳侧端面12b突出的形状。因此,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是正极金属箔21a的一部分,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是负极金属箔31a的一部分。另外,正极金属箔21a的熔点比负极金属箔31a低。
二次电池10具有从极耳侧端面12b突出的形状的正极的极耳群26。正极的极耳群26是将所有正极的极耳25向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的一端侧集中并层叠而构成的。二次电池10具有从极耳侧端面12b突出的形状的负极的极耳群36。负极的极耳群36是将所有负极的极耳35向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的一端侧集中并层叠而构成的。
二次电池10具备正极导电构件41,其配置在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一端侧。正极导电构件41是由与正极金属箔21a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制的。正极导电构件41是长边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正极导电构件41在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一端侧将极耳侧端面12b在整个短边方向上覆盖。在正极导电构件41的长边方向一端侧接合有正极的极耳群26。在正极导电构件4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接合有正极端子42。
二次电池10具备负极导电构件51,其配置在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负极导电构件51是由与负极金属箔31a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铜制的。因此,正极导电构件41的熔点比负极导电构件51低。负极导电构件51是长边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负极导电构件51在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将极耳侧端面12b在整个短边方向上覆盖。在负极导电构件51的长边方向一端侧接合有负极的极耳群36。在负极导电构件5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接合有负极端子52。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配置在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与面对该内表面14a的电极组装体12的极耳侧端面12b之间。
正极导电构件41与负极导电构件51沿着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是分离的。正极端子42和负极端子52贯通盖体14并且其一部分露出到壳体11外。另外,在正极端子42和负极端子52分别装配有用于与壳体11绝缘的环状的绝缘构件17a。
二次电池10在作为壁部的盖体14上具备压力释放阀18。压力释放阀18在壳体11内的压力达到作为规定的压力的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通过压力释放阀18的开裂,壳体11内的压力被释放到壳体11外。
压力释放阀18的释放压力设定为在壳体11本身、壳体主体13与盖体14的接合部会发生龟裂、断裂等之前就能开裂的压力。压力释放阀18具有比盖体14的板厚小的薄板状的阀体19。阀体19位于凹设在盖体14的两面中的位于壳体11的外侧的外表面14b的凹部20的底部,与盖体14一体地成型。
如图4所示,压力释放阀18与盖体1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偏靠正极端子42的位置。另外,压力释放阀18位于盖体14的短边方向的中央。如图5所示,压力释放阀18的中心位置C1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与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极耳群26)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极耳群36)的中心位置C2相比位于正极导电构件41侧。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压力释放阀18为长孔状。上述的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在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为与压力释放阀18相比偏靠端部,未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另一方面,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来看,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极耳侧端面12b中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的大部分。
如图1、图4或图5所示,二次电池10具备遮挡构件60。遮挡构件60配置在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的正极导电构件41与负极导电构件51之间。另外,遮挡构件60配置在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与极耳侧端面12b之间的空间,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上。遮挡构件60相对于盖体14的内表面14a和极耳侧端面12b是不固定的,能在盖体14与电极组装体12之间略微移动。遮挡构件60是合成树脂制成的,例如优选是聚酰亚胺系等耐热树脂制成的。因此,遮挡构件60不会在壳体11内使正极电位的构件与负极电位的构件短路。
遮挡构件60具备矩形板状的遮挡部61。遮挡部61的长边在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延伸。遮挡构件60具备从遮挡部61的一对长缘部朝向盖体14立起设置的形状的第1肋62。第1肋62是长边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遮挡构件60具备第2肋63。第2肋63是从遮挡部61的一对短缘部中的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短缘部朝向盖体14立起设置的形状。一对第1肋62与第2肋63相互连结。
第2肋63的外表面能与正极导电构件41的长边方向的一个端面接触。另外,遮挡部61的端面能与负极的极耳群36的侧面接触。当遮挡构件60在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略微移动时,其会迅速接触到正极导电构件41或负极的极耳群36。因此,遮挡构件60向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的极耳群36作为限制遮挡构件60向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发挥功能。
一个第1肋62的外表面能与壳体主体13的一个长侧壁13d的内表面接触,另一个第1肋62的外表面能与另一个长侧壁13d的内表面接触。遮挡构件60处于与作为壳体11的内表面的各长侧壁13d的内表面分开的状态。但是,当遮挡构件60在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短边方向上略微移动时,其会迅速接触到任意一个长侧壁13d。因此,遮挡构件60向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短边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遮挡构件60向沿着极耳侧端面12b的任何方向的移动都受到限制。
遮挡构件60存在于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的正极导电构件41与负极导电构件51之间。将作为盖体14和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的中央部并且被正极导电构件41、负极导电构件51以及一对长侧壁13d包围的部分设为覆盖区域H。该覆盖区域H被遮挡构件60覆盖。将以最短距离将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与壳体主体13的底面连结而成的直线延伸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在遮挡构件60中,将遮挡部61的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的面设为外表面61a,将遮挡部61的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相对的面设为内表面61e。
如图5所示,在遮挡构件60中,将从遮挡部61算起的第1肋62的沿着立起设置方向的尺寸中的、从遮挡部61的外表面61a算起的第1肋62的尺寸设为立起设置距离H1。另外,在遮挡构件60中,将从遮挡部61算起的第2肋63的沿着立起设置方向的尺寸中的、从遮挡部61的外表面61a算起的尺寸设为立起设置距离H2。第2肋63的立起设置距离H2比第1肋62的立起设置距离H1短。因此,第1肋62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处于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大致接触的位置。另一方面,第2肋63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是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分开的。这是为了确保用于使在对二次电池10进行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从正极导电构件41侧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入的流路。此外,第2肋63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处于与正极导电构件41相比偏靠盖体14的位置。即,第2肋63的突出端的位置处于超过正极导电构件41而偏靠盖体14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的遮挡构件60中,一对第1肋62能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中的包围压力释放阀18的部位中的在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比压力释放阀18偏靠外侧的部位接触。第2肋63位于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比压力释放阀18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外侧。因此,第1肋62和第2肋63位于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时与压力释放阀18不重叠的位置。当二次电池10发生振动而电极组装体12朝向盖体14侧移动时,遮挡构件60也朝向盖体14移动,第1肋62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接触。通过该接触,遮挡部61与盖体14被隔开。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肋62构成遮挡构件60的间隔保持部。
另外,在从电极组装体12侧朝向盖体14的内表面14a来看遮挡构件60的情况下,第1肋62和第2肋63存在于由遮挡部61的外形线划定的面内。即,遮挡构件60不具备为了将该遮挡构件60固定于盖体14而从各肋62、63的外表面突出的形状的凸缘,各肋62、63的外表面为平坦面状。
如图2或图6所示,在壳体11的正面视图中,将2条对角线交叉的位置设为正面视图的中央。在该正面视图的中央,将位于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的中心的点设为中心点P。
另外,如图2或图5所示,将由以最短距离将极耳侧端面12b的矩形状的外形线与压力释放阀18的阀体19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R。
三维区域R是由极耳侧端面12b的表面、压力释放阀18的阀体19的表面、以及以最短距离将极耳侧端面12b的外形线与阀体19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三维区域R是随着从极耳侧端面12b去往压力释放阀18而变窄的形状,是近似于四角锥的形状。压力释放阀18位于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的偏靠正极端子42的位置。因此,三维区域R是向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的正极端子42侧倾斜的形状。
如图5或图6所示,在三维区域R中,将与极耳侧端面12b平行、并且沿着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截面Ra。在此,在极耳侧端面12b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之间的空间配置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这些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介于压力释放阀18与极耳侧端面12b之间。并且,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将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的区域的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的几乎整个部分覆盖。另外,遮挡构件60将极耳侧端面12b中被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夹着的区域的在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的几乎整个部分覆盖。因此,在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来看二次电池10的情况下,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极耳侧端面12b的几乎整个部分,覆盖上述的截面Ra的整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构成了将截面Ra的整个面覆盖的覆盖部55。
接下来,记载二次电池10的作用。
那么,如图6所示,为了进行钉刺试验,当在二次电池10的正面视图中将钉从壳体11的中央刺入电极组装体12的中心点P时,该钉会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电极组装体12。于是,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极31之间的隔离物24由于钉而破裂或者熔融,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极31在壳体11内短路。
当在电极组装体12中发生短路时,会在该短路部的周边产生热,电解液成分被分解而产生气体。由于气体的产生,发生二次电池10内的压力上升。当壳体11的内部压力达到释放压力时,气体从极耳侧端面12b排出到电极组装体12外。然后,当壳体11的内部压力达到压力释放阀18的释放压力时,压力释放阀18的阀体19开裂。如箭头Y所示,产生的高压的气体从极耳侧端面12b的各个部位朝向开裂的压力释放阀18流动,从压力释放阀18放出到壳体11外。
另外,由于所产生的气体的势头,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被剥离。此时,三维区域R内的截面Ra被覆盖部55覆盖。因此,从极耳侧端面12b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与覆盖部55的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部61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碰撞,并沿着它们改变朝向。
由于与覆盖部55的碰撞而改变朝向、进而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沿着第1肋62或第2肋63上升,穿过各肋62、63的顶端面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的间隙而到达压力释放阀18。
另外,通过正极的极耳群26的极耳25间后的气体从正极导电构件41侧流过遮挡部61的内表面61e而到达压力释放阀18。通过负极的极耳群36的极耳35间后的气体从负极导电构件51侧流过遮挡部61的内表面61e而到达压力释放阀18。因此,气体在遮挡构件60的内部从压力释放阀18的周围的各处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因此,气体路径存在于沿着遮挡部61的内表面61e的任何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1肋62的外表面是与沿着盖体14的短边方向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路径正交的面,第2肋63的外表面是与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路径正交的面。
将气体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和面方向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方向设为气体排出方向。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越过正极导电构件41侧的第2肋63而在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另外,气体在从负极导电构件51侧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在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的气体通过被一对第1肋62、第2肋63、盖体14包围的流路,从正极导电构件41侧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
另一方面,在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流动气体通过被一对第1肋62、遮挡部61、盖体14包围的流路,从负极导电构件51侧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然后,气体从开裂的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1)由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构成的覆盖部55覆盖将极耳侧端面12b与压力释放阀18相连的三维区域R中的与极耳侧端面12b平行的截面Ra的整个面。因此,在钉刺试验时,能够使从极耳侧端面12b向电极组装体12外排出并以直线状去往开裂的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与覆盖部55碰撞,使气体的流动朝向脱离笔直地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路径,使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其结果是,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
(2)覆盖部55由固定于盖体14的作为刚性体的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以及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的遮挡构件60构成。因此,遮挡构件60虽未固定于盖体14,但遮挡构件60的第1肋62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接触,维持将遮挡部61与盖体14隔开的状态,保持两面的间隔。因此,即使是在极耳侧端面12b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之间配置有构成覆盖部55的遮挡构件60的构成,也能够确保气体的流路,维持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的气体排出功能。
(3)遮挡构件60的一对第1肋62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中的短边方向上的压力释放阀18的外侧接触。因此,即使是如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那样未固定于盖体14的遮挡构件60,第1肋62也不会在气体发生了碰撞时堵塞压力释放阀18。
(4)遮挡构件60的第1肋62位于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的压力释放阀18的外侧。在钉刺试验时,电极组装体12由于温度上升而在层叠方向上膨胀,气体从电极组装体12的层叠方向上的两侧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因此,在覆盖部55,能够在压力释放阀18的正下方的位置使这些气体与第1肋62碰撞,使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5)遮挡构件60具备在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2肋63。因此,即使气体在与正极导电构件41碰撞后朝向遮挡构件60流动,也能够使气体与第2肋63碰撞,使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6)第2肋63位于遮挡构件60中的相对于压力释放阀18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位置。因此,即使铝制的正极导电构件41、极耳25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也能通过使其与第2肋63碰撞来抑制其向壳体11外排出。
(7)遮挡构件60构成覆盖部55,覆盖截面Ra,并且以各第1肋62的外表面与长侧壁13d的内表面分开的状态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从而,即使通过遮挡构件60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遮挡构件60也不会堵塞压力释放阀18,压力释放阀18的工作不会被妨碍。
(8)遮挡构件60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因此,能够使从极耳侧端面12b上排出到电极组装体12外的气体立即与遮挡部61碰撞。因此,能够迅速改变从极耳侧端面12b排出而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的朝向,迅速使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
(9)遮挡构件60是由耐热树脂制成的。因此,能够抑制遮挡构件60被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高温的气体熔融,维持覆盖部55。
(10)遮挡构件60具备一对从遮挡部61立起的第1肋62。因此,即使二次电池10发生振动而电极组装体12朝向盖体14移动,遮挡构件60也会向盖体14侧移动而使第1肋62与盖体14抵接。因此,能够通过遮挡构件60来避免电极组装体12与盖体14碰撞,抑制电极组装体12发生损伤。
(11)接近正极导电构件41的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于接近负极导电构件51的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换言之,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小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因此,在钉刺试验时,与覆盖部55发生了碰撞的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群26之间时或是沿着正极导电构件41流动时,即使铝制的极耳25的一部分、正极导电构件41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也能够通过使气体与第2肋63碰撞而抑制其向壳体11外排出。
并且,由于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流路截面积小),气体相应地容易向负极导电构件51侧流动。在此,由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大于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因此,气体容易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能够抑制壳体11内的压力上升。
(12)第2肋63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处于与正极导电构件41相比偏靠盖体14的位置。因此,在钉刺试验时,即使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群26之间而与覆盖部55的正极导电构件41碰撞,铝制的正极导电构件41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也能够利用第2肋63使气体与第2肋63碰撞而抑制正极导电构件41的一部分向壳体11外排出。
另一方面,第2肋63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是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分开的。因此,能够确保沿着正极导电构件41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的气体的路径,使从正极导电构件41侧排出的气体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能够抑制壳体11内的压力过度上升。
(13)遮挡构件60是由耐热树脂制成的。例如,如果遮挡构件60由金属制成,则需要对遮挡构件60的表面实施绝缘性树脂或陶瓷的涂层等,而通过使其由耐热树脂制成,则不需要用于绝缘的涂层作业。
(14)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是正极金属箔21a的一部分,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是负极金属箔31a的一部分。因此,在将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极31层叠的时间点,能够在将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层叠而成的极耳群26与将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层叠而成的极耳群36之间确保能够配置构成覆盖部55的遮挡构件60的空间。例如,不会像对各电极21、31以分体的形式设置极耳的情况的那样,发生极耳间的空间尺寸出现差异而无法配置遮挡构件60的不良状况。
(15)在遮挡构件60的第1肋62不存在贯通于板厚方向的孔。因此,与存在孔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第1肋62的刚性,即使遮挡构件60由于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而朝向盖体14移动,第1肋62碰到盖体14,也能够抑制第1肋62发生变形。其结果是,能够维持包含遮挡构件60的覆盖部55的结构。
(16)在从电极组装体12侧朝向盖体14的内表面14a来看遮挡构件60的情况下,第1肋62和第2肋63存在于由遮挡部61的外形线划定的面内。因此,遮挡构件60不具备为了将该遮挡构件60固定于盖体14而从各肋62、63的外表面突出的形状的凸缘。因此,与具备用于将遮挡构件60固定于盖体14的凸缘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与极耳侧端面12b相比偏靠盖体14的空间变大。
(17)第2肋63的外表面能与极导电构件4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面接触。另外,遮挡部61的端面能与处于折弯状态的负极的极耳群36的侧面接触。因此,能够通过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的极耳群36来限制遮挡构件60向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并且,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是固定于盖体14的刚性体。其结果是,能够维持由正极导电构件41、负极导电构件51以及遮挡构件60构成覆盖部55的状态,能够维持由覆盖部55将截面Ra的整个面覆盖的状态。
(18)遮挡构件60的内表面61e是平坦面状。因此,在钉刺试验时,在与覆盖部55碰撞后,流入遮挡构件60内的气体容易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进行变更。
ο如图7所示,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遮挡构件60也可以是在遮挡部61的两个短缘部具备第2肋63的形状。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气体在与覆盖部55的负极导电构件51碰撞后沿着负极导电构件51去往压力释放阀18,但也能够使该气体与第2肋63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此外,关于在负极导电构件51侧具备的第2肋63,优选正极导电构件41侧的第2肋63与负极导电构件51侧的第2肋63相比,从遮挡部61的外表面61a算起的尺寸即立起设置距离H2较大(较高)。这是为了使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换言之,是为了使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小于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遮挡构件60也可以是如下形状:不是在正极导电构件41侧而是在负极导电构件51侧的短缘部具备第2肋63。
ο如图8所示,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使压力释放阀18的中心位置C1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与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极耳群26)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极耳群36)的中心位置C2相比位于负极导电构件51侧。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例如在遮挡构件60在遮挡部61的两个短缘部具备第2肋63并使两个第2肋63的立起设置距离H2相同的情况下,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比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长,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比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
并且,假设在钉刺试验时,当气体通过正极侧的极耳25间而与正极导电构件41发生了碰撞时,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和正极导电构件41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被高温高压的气体熔融或削掉,而成为了包含在气体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气体会在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之前与盖体14碰撞等。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极耳25、正极导电构件41的一部分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
ο在将两个第2肋63的立起设置距离H2设为相同的二次电池10中,也可以如图9或图10所示的那样对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极耳群26)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极耳群36)进行变更。
也可以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在正极侧的极耳群26的侧面和与极耳群26相对的第2肋63的侧面之间设置间隙S。同样,也可以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在负极侧的极耳群36的侧面和与极耳群36相对的第2肋63的侧面之间设置间隙S。并且,也可以以从盖体14侧覆盖间隙S的方式配置正极导电构件41的顶端部,将正极导电构件41设为气体碰撞构件。同样地,也可以以从盖体14侧覆盖间隙S的方式配置负极导电构件51的顶端部,将负极导电构件51设为气体碰撞构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所产生的气体在遮挡构件60的第2肋63与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之间的间隙S中流动,因此,与气体在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间流动的情况相比,极耳25不易熔融。另外,由于流过间隙S的气体会与正极导电构件41碰撞,因此,极耳25、正极导电构件41的一部分会由于该碰撞而从气体中落下,能够抑制其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
关于负极侧,气体也会在遮挡构件60的第2肋63与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之间的间隙S流动,因此,与气体在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间流动的情况相比,极耳35不易熔融。另外,由于流过间隙S的气体会与负极导电构件51碰撞,因此,极耳35、负极导电构件51的一部分会由于该碰撞而从气体中落下,能够抑制其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排出。
此外,如图11所示,从盖体14侧覆盖间隙S的气体碰撞构件可以是由从遮挡构件60的第2肋63朝向各极耳25、35突出的突出部63b来形成,虽未图示,但也可以设为导电构件41、51的顶端部和第2肋63的突出部63b这两者。
另外,气体碰撞构件不需要覆盖整个间隙S,也可以在各导电构件41、51的顶端部、第2肋63的突出部63b空出极小的贯通孔。
此外,在图9~图11所示的形态中,也可以使压力释放阀18的中心位置C1在壳体主体13的长边方向上与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极耳群26)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极耳群36)的中心位置C2相比位于正极导电构件41侧。另外,也可以使两个第2肋63的立起设置距离H2不同。
ο遮挡构件60需要将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与遮挡部61隔开且不会封闭压力释放阀18。因此,遮挡构件60也可以构成为不是具备第1肋62和第2肋63,而是具备作为间隔保持部的间隔保持棒64。
如图12所示,间隔保持棒64从遮挡部61的四个角立起设置。并且,间隔保持棒64的立起设置方向的顶端面能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中的包围压力释放阀18的四个部位接触。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气体朝向压力释放阀18上升而使气体与构成覆盖部55的遮挡部61的外表面61a发生了碰撞,间隔保持棒64也会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接触,维持将遮挡部61与内表面14a隔开的状态,避免压力释放阀18被遮挡部61封闭。
另外,在相邻的间隔保持棒64之间确保了流路,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不会被阻断。
此外,间隔保持棒64的粗细也可以是比图12所示的粗。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间隔保持棒64由于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而损伤,能够维持用遮挡部61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的状态。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使第1肋62和第2肋63的厚度变厚来提高刚性。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1肋62和第2肋63由于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而受到损伤。其结果是,能够通过第1肋62来维持用遮挡部61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的状态,另外,能够通过第2肋63使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比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大,并且能够确保流路截面积比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大的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使遮挡部61的厚度变厚来提高遮挡部61的刚性。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遮挡部61由于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而损伤,能够维持用遮挡部61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的状态。
ο如图13所示,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遮挡构件60也可以是具备从遮挡部61的两个短侧缘沿着遮挡部61的长边方向突出的挡板65的形状。挡板65为平板状。
如图14或图15所示,各挡板65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来看与各极耳25、35重叠,并且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各极耳25、35。各挡板65与覆盖部55的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相比位于极耳侧端面12b侧,但是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各挡板65也构成覆盖部55。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如箭头Y所示,气体从极耳侧端面12b排出时或是气体从各极耳群26、36中在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极耳25、35彼此之间排出时,能够使该气体与挡板65碰撞。于是,能够使气体的流动朝向脱离笔直地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排出路径,使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其结果是,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
ο如图16或图17所示,在遮挡构件60在遮挡部61的两个短缘部具备第2肋63的情况下,遮挡构件60也可以是具备多个通气孔63a的形状,该多个通气孔63a在板厚方向上贯通负极导电构件51侧的第2肋63。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第2肋63碰撞,使它们从气体中落下。另一方面,气体能够通过通气孔63a而从压力释放阀18放出到壳体11外。通气孔63a发挥将成为火花的原因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筛掉的功能。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此外,优选通气孔63a的孔径与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大小相应地适当变更。另外,优选将通气孔63a的孔径设定为能够维持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比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阻力小的状态,换言之,能够维持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比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大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是,在正极导电构件41侧的第2肋63设置通气孔63a,遮挡构件60在两个第2肋63具备通气孔63a。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如图18的(a)所示,遮挡构件60以在遮挡部61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具备与遮挡部61和第1肋62相连的加强肋74。
或者,也可以如图18的(b)所示,遮挡构件60以在遮挡部61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具备与遮挡部61和第2肋63相连的加强肋75。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加强肋74、75来加强遮挡构件60,抑制遮挡构件60由于气体的碰撞而变形。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如图19所示,负极导电构件51具备位于与极耳群36相比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位置的重叠部51a。重叠部51a是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来看与盖体14和遮挡部61重叠的部位。在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的情况下,作为负极导电构件51的长边方向的端面的重叠部51a的顶端面处于与压力释放阀18的缘部重叠的位置,重叠部51a未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此外,重叠部51a也可以设置于正极导电构件41。并且,重叠部51a覆盖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其构成覆盖部55的一部分。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覆盖部55碰撞而沿着负极导电构件51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在重叠部51a与遮挡部61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并去往压力释放阀18。其结果是,能够通过重叠部51a使高温的气体不易与盖体14接触。特别是,负极导电构件51是由铜制成的,耐热性高,因此,重叠部51a不会被气体融化,也能够通过重叠部51a来抑制盖体14熔融。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如图20所示,负极导电构件51也可以具备位于与极耳群36相比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位置的重叠部51a。并且,负极导电构件51也可以具备朝向盖体14弯曲的弯曲部51b,以使得重叠部51a的顶端靠近压力释放阀18。弯曲部51b只要位于比极耳群36与负极导电构件51的焊接部偏靠正极导电构件41的位置即可,可以是任何位置。另外,重叠部51a未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此外,也可以将重叠部51a和弯曲部51b设置于正极导电构件41。并且,重叠部51a覆盖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其构成覆盖部55的一部分。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覆盖部55碰撞而沿着负极导电构件51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在重叠部51a与遮挡部61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并且沿着重叠部51a的面去往压力释放阀18。重叠部51a的顶端面配置为朝向压力释放阀18的缘部,因此,能够使沿着重叠部51a流动的气体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气体与盖体14中的压力释放阀18的周围碰撞,能够抑制盖体14中的压力释放阀18的周围发生熔融。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遮挡构件60的一对第1肋62也可以不是从遮挡部61的各长缘部立起设置。例如,也可以如图21所示,在遮挡部61中,从沿着其短边方向相互靠近的位置立起设置有各第1肋62。并且,也可以是,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来看,各第1肋62位于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并排设置的正极导电构件41与负极导电构件51之间。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两个第1肋62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面能与正极导电构件41的作为长边方向的一端面的顶端面接触。两个第1肋62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面能与负极导电构件51的作为长边方向的一端面的顶端面接触。当遮挡构件60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略微移动时,其会迅速接触到正极导电构件41或负极导电构件51的顶端面。因此,遮挡构件60在正极导电构件41与负极导电构件51之间向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维持了构成覆盖部55的状态。因此,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是限制遮挡构件60向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为了限制遮挡构件60向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也可以使第2肋63与正极侧的极耳群26的侧面接触,使第1肋62与负极侧的极耳群36的侧面接触。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为了限制遮挡构件60向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也可以使第2肋63与正极侧的极耳群26的侧面接触,使第1肋62与负极导电构件51的端面接触。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如图22或图23所示,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压力释放阀18配置在与负极导电构件51重叠的位置,遮挡构件60载置于负极导电构件51。另外,正极导电构件41或负极导电构件51(在图22或图23中为负极导电构件51)具备将极耳侧端面12b的长边方向上的正极的极耳群26与负极的极耳群36之间覆盖的延伸设置部56。并且,由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构成了将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整个面覆盖的覆盖部55。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遮挡构件60只要具备具有与气体路径交叉的面的肋即可。并且,第1肋62和第2肋63从遮挡部61朝向盖体14立起,且具有与沿着遮挡部61的内表面61e的气体路径交叉的外表面。
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在与由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构成的覆盖部55碰撞后沿着负极导电构件51和正极导电构件41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然后会按沿着遮挡部61的内表面61e的气体路径流动。另外,其它气体与第1肋62或第2肋63碰撞,沿着这些第1和第2肋62、63上升,通过各肋62、63的顶端面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的间隙而到达压力释放阀18。
因此,能够通过气体与第1肋62和第2肋63的碰撞,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此外,虽未图示,但也可以是,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压力释放阀18配置在与正极导电构件41重叠的位置,载置于正极导电构件41。
ο如图24的(a)所示,将遮挡构件66设为方筒状,在遮挡构件66的中心轴线M在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状态下将遮挡构件66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由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6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构成覆盖部55。遮挡构件66在支撑于电极组装体12的极耳侧端面12b的底部具备遮挡部67。遮挡构件66在轴向的一端侧(负极导电构件51侧)具备气体流入口66a。另外,遮挡构件66在与盖体14相对的顶板68上具备在轴向另一端侧向压力释放阀18开口的气体流出口66b。而且,遮挡构件66在内部具备路径变更壁66c。路径变更壁66c是从顶板68的内表面朝向遮挡部67突出的板状,在路径变更壁66c的突出端与遮挡部67之间存在间隙。此外,路径变更壁66c是长边在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会与覆盖部55碰撞。然后,如箭头Y所示,沿着负极导电构件51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从气体流入口66a流入遮挡构件66内。气体虽然朝着向压力释放阀18开口的气体流出口66b流动,但在与遮挡构件66的顶板68碰撞后,气体路径由于路径变更壁66c而变更为朝向遮挡部67。然后,气体在路径变更壁66c与遮挡部67之间流过并从气体流出口66b向遮挡构件66外流出。然后,从压力释放阀18向壳体11外放出。
因此,通过设置路径变更壁66c,气体会在遮挡构件66内与顶板68和遮挡部67碰撞。其结果是,通过气体与遮挡部67或顶板68的碰撞,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另外,通过气体与遮挡部67或顶板68的碰撞,能够使气体的势头减弱,使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此外,如图24的(b)所示,路径变更壁66c不是从顶板68而是从遮挡部67的内表面立起设置,在路径变更壁66c的突出端与顶板68之间、路径变更壁66c与两侧的第1肋62之间存在间隙。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从气体流入口66a流入遮挡构件66内的气体不仅与顶板68和遮挡部67碰撞,还与将遮挡部67和顶板68相连的第1肋62碰撞。
ο如图25所示,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对盖体14进行冲压加工而在盖体14上设置一体的遮挡构件69,将该遮挡构件69在盖体14的内表面14a和电极组装体12的极耳侧端面12b之间配置成不会使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极31短路的状态。此外,为了不会由于遮挡构件69而使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极31短路,用绝缘性树脂或陶瓷的涂层来覆盖遮挡构件69的表面69a。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盖体14上形成遮挡构件69而用片状的阀体77覆盖在盖体14开设的孔,利用阀体77设置压力释放阀78。压力释放阀78的释放压力设定为在壳体11本身、壳体主体13与盖体14的接合部会发生龟裂、破裂等之前就能开裂的压力。
另外,在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在与盖体14为一体的遮挡构件69和负极导电构件51之间配置遮挡构件60,并将其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并且,也可以由正极导电构件41、负极导电构件51、与盖体14为一体的遮挡构件69、以及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的遮挡构件60构成覆盖部55。
ο如图26所示,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遮挡部61也可以是随着从周缘部去往中央部而朝向极耳侧端面12b缓缓鼓出的弧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肋62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抵接,从而,遮挡构件60在盖体14的内表面14a与电极组装体12的极耳侧端面12b之间的变动受到限制。另外,弧形形状不限于图26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在从遮挡部61的周缘部朝向中央部的整体上朝向极耳侧端面12b鼓出的形状。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虽然会与遮挡部61的外表面61a碰撞,但由于遮挡部61是弧形形状,因此,能够抑制遮挡部61由于气体而变形。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如图27所示,二次电池10在壳体主体13的长侧壁13d具备壳体用肋73。壳体用肋73是长边在长侧壁13d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矩形板状,在长侧壁13d的短边方向上存在多个壳体用肋73。另外,在从外表面14b来看盖体14的情况下,壳体用肋73沿着遮挡构件60的第1肋62配置。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电极组装体12随着温度上升而在层叠方向上膨胀,壳体11会由于电极组装体12的膨胀而试图以在层叠方向上扩大的方式变形。但是,能够通过壳体用肋73来抑制壳体11向层叠方向变形。其结果是,遮挡构件60的第1肋62的外表面与长侧壁13d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不易扩大,气体不易通过。
ο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28所示,将压力释放阀18配置为与实施方式相比偏靠负极导电构件51。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与覆盖部55的遮挡构件60碰撞后的气体由于碰撞而改变朝向并流到负极导电构件51侧后,在遮挡部61的端缘处拐弯而去往压力释放阀18。此时,由于压力释放阀18偏靠负极导电构件51,因此,从遮挡部61拐向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不易与盖体14碰撞,能够抑制盖体14由于气体的热而熔融。
ο如图29所示,二次电池80也可以是圆筒型。二次电池80在中空圆柱状的壳体81的内部具有将带状的正极电极82和带状的负极电极83隔着隔离物84层叠并卷绕而成的卷绕型的电极组装体85。壳体81由金属制成,是轴向一端部封闭而另一端部开放的形状。电解液注入到壳体81的内部,并浸渍于隔离物84。另外,二次电池80在电极组装体85的轴向两端具备绝缘板86。
二次电池80在壳体81的开放端具备盖体87以及设置在该盖体87的内侧的压力释放阀88。压力释放阀88与盖体87电连接,在钉刺试验时或是壳体81内的压力由于内部短路等而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压力释放阀88的盘状板88a开裂而将壳体81内的压力向壳体81外放出。
另外,二次电池80具备配置在电极组装体85的中心的中心销90。在电极组装体85的正极电极82连接有正极引线91,在负极电极83连接有负极引线92。正极引线91的一端固定于正极电极82,另一端通过焊接于压力释放阀88而与盖体87电连接。负极引线92的一端固定于负极电极83,另一端焊接于壳体81,从而被电连接。
在卷绕型的二次电池80中,具备将电极组装体85的轴向的一端面的外形线与压力释放阀88的外形线相连的三维区域R,该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整个面被上述的绝缘板86覆盖。因此,在该形态中,绝缘板86构成覆盖部。
ο遮挡构件60也可以由金属制成。另外,在遮挡构件60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使绝缘性构件介于正极电位的构件(正极导电构件41、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位的构件(负极导电构件51、负极电极31)之间。绝缘性构件可以是与带有电位的构件和遮挡构件60中的任意一者一体化,也可以是与这两者一体化。此外,作为绝缘性构件,可举出绝缘性树脂或陶瓷的涂层。
或者,在遮挡构件60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遮挡构件60被配置为如下状态:在其与正极电位的构件(正极导电构件41、正极电极21)和负极电位的构件(负极导电构件51、负极电极31)中的任意一方接触的情况下,其与另一方不接触。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容易抑制遮挡构件60由于高温高压的气体而熔融。
ο在遮挡构件60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遮挡构件60也可以焊接固定于盖体14、各导电构件41、51或其它的构件。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优选在焊接部位实施耐热涂层。
ο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也可以是从电极组装体12的端面中的不同于与压力释放阀18所在的盖体14的内表面14a相对的极耳侧端面12b的端面突出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负极的极耳群36也存在于与极耳侧端面12b不同的端面,负极导电构件51也成为从极耳35所突出的端面至正极的极耳25所突出的极耳侧端面12b的弯曲的形状。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覆盖部55由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中到达极耳侧端面12b的一部分构成。
ο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也可以是从电极组装体12的端面中的不同于与压力释放阀18所在的盖体14的内表面14a相对的极耳侧端面12b的端面突出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正极的极耳群26和负极的极耳群36也存在于与极耳侧端面12b不同的端面,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也存在于与极耳侧端面12b不同的端面。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扩大为将极耳侧端面12b的整个面覆盖的形状的遮挡构件60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由遮挡构件60自身构成覆盖三维区域R的截面Ra的覆盖部55。
ο在遮挡构件60中,第1肋62也可以仅从遮挡部61的长缘部中的一个长缘部立起设置。
ο在遮挡构件60中,也可以没有第2肋63,还可以没有第1肋62。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也可以如图30所示,第2肋63的从遮挡部61突出的突出端是与盖体14的内表面14a接触的。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即使遮挡构件60受到气体压力而使遮挡构件60沿着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发生了移动,只要第2肋63是与盖体14接触的,就也能够使与覆盖部55碰撞后沿着正极导电构件41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与第2肋63碰撞。其结果是,能够使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从气体中落下。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如图31或图32所示,使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的遮挡构件60的尺寸与沿着盖体14的长边方向的压力释放阀18的尺寸相同或比后者略大。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的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一对长侧壁13d的相对面间的距离、即作为盖体14的在短边方向上的尺寸的壳体主体13的开口宽度短。
被正极导电构件41、负极导电构件51及一对长侧壁13d包围的覆盖区域H比实施方式小。并且,覆盖区域H被遮挡构件60覆盖。此外,压力释放阀18的中心位置C1处于与正极电极21的极耳25(极耳群26)和负极电极31的极耳35(极耳群36)的中心位置C2不同的位置。
遮挡构件60在遮挡部61的两个长缘部具备第2肋63。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在极耳侧端面12b和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配置为与压力释放阀18相比偏靠端部,未从电极组装体12侧覆盖压力释放阀18。另一方面,在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侧来看,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极耳侧端面12b中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侧的大部分。另外,从盖体14的外表面14b侧来看,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极耳侧端面12b中的成为盖体14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的部位,但未覆盖短边方向的两端侧。
正极的极耳群26和负极的极耳群36与实施方式相比配置为偏靠盖体14的长边方向端部。因此,在正极侧的极耳群26的侧面和与极耳群26相对的第2肋63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同样地,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在负极侧的极耳群36的侧面和与极耳群36相对的第2肋63的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并且,以从盖体14侧覆盖间隙S的方式配置正极导电构件41的顶端部,将正极导电构件41设为气体碰撞构件。同样地,以从盖体14侧覆盖间隙S的方式配置负极导电构件51的顶端部,将负极导电构件51设为气体碰撞构件。此外,在间隙S中,被正极导电构件41和负极导电构件51的顶端部覆盖的部位仅是成为盖体14的短边方向的中央部的部位。
此外,使正极导电构件41的顶端部抵接于或接近第2肋63,使负极导电构件51的顶端部抵接于或接近第2肋63。因此,第2肋63作为限制遮挡构件60向盖体14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发挥功能。
并且,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三维区域R的沿着极耳侧端面12b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因此,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作为覆盖部55发挥功能。
此外,覆盖部55由与极耳侧端面12b平行并且不位于一个平面上的、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的下表面覆盖三维区域R的沿着极耳侧端面12b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但是,只要能够由覆盖部55覆盖三维区域R的沿着极耳侧端面12b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即可,也可以是,构成覆盖部55的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的下表面位于相同的高度,位于一个平面上。
另外,也可以是,三维区域R的截面Ra中的盖体14的短边方向的至少单侧不被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以及负极导电构件51覆盖。总之,覆盖部55只要覆盖三维区域R的截面Ra中的盖体14的短边方向的至少中央部、特别是与压力释放阀18相对的部分即可。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钉刺试验时,产生的气体从极耳侧端面12b向电极组装体12外排出并去往开裂的压力释放阀18。在盖体14的长边方向上,能够使从极耳侧端面12b排出并以直线状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与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或负极导电构件51碰撞,使气体的流动朝向脱离笔直地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路径,使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
另外,在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与正极导电构件41、遮挡构件60或负极导电构件51碰撞后的气体在盖体14的短边方向上流动,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朝向压力释放阀18流动的气体脱离笔直地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路径,使去往压力释放阀18的气体排出路径变长。其结果是,能够使气体中包含的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在壳体11内落下,抑制各电极21、31、各金属箔21a、31a的一部分与气体一起向壳体11外飞散,抑制火花的产生。
ο树脂制的遮挡构件60也可以不是载置于极耳侧端面12b,而是通过粘接、熔接等接合到盖体14的内表面14a或其它构件。
ο隔离物24也可以不是在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极31之间分别夹装有1个的类型,例如,也可以是收纳有正极电极21的袋状隔离物。
或者,隔离物也可以是长条状,通过Z字形折叠而介于正极电极21与负极电极31之间的类型。
ο蓄电装置也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等其它蓄电装置。
ο在实施方式或各形态中,二次电池10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镍氢等其它二次电池。总之,只要是离子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移动并且进行电荷的交换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M…中心轴线,R…三维区域,Ra…截面,10…作为蓄电装置的二次电池,11…壳体,12…电极组装体,12b…作为端面的极耳侧端面,14…作为壁部的盖体,14a…内表面,14b…外表面,18…压力释放阀,21…作为电极的正极电极,25、35…极耳,26…作为移动限制构件发挥功能的极耳群,31…作为电极的负极电极,36…移动限制构件作为发挥功能的极耳群,41…作为移动限制构件发挥功能并且构成覆盖部的正极导电构件,51…作为移动限制构件发挥功能并且构成覆盖部的负极导电构件,51a…重叠部,51b…弯曲部,55…覆盖部,60、66…遮挡构件,61…遮挡部,62…作为构成间隔保持部的肋的第1肋,63…第2肋,63a…通气孔,64…间隔保持棒,65…挡板,66a…气体流入口,66b…气体流出口,66c…路径变更壁,74…加强肋。

Claims (22)

1.一种蓄电装置,具有:
电极组装体,其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
正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负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电解液;
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
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
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
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具备:与上述壁部相对的底壁、从上述底壁的短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短侧壁、以及从上述底壁的长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长侧壁,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
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在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一对长侧壁的相对面间的距离短,
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
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
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配置的遮挡部,并且具有间隔保持部,上述间隔保持部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中的包围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任意部位接触而将上述遮挡部与上述壁部隔开,
上述间隔保持部是从上述遮挡部立起设置的形状的多个间隔保持棒。
2.一种蓄电装置,具有:
电极组装体,其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
正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负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电解液;
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
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
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
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具备:与上述壁部相对的底壁、从上述底壁的短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短侧壁、以及从上述底壁的长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长侧壁,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
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在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一对长侧壁的相对面间的距离短,
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
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
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上述遮挡构件是中心轴线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在轴向的一端侧的开口具备气体流入口,并且在轴向另一端侧具备向上述压力释放阀开口的气体流出口,
上述遮挡构件具备位于从上述气体流入口到上述气体流出口的气体路径上的路径变更壁。
3.一种蓄电装置,具有:
电极组装体,其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
正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负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电解液;
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
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
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
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具备:与上述壁部相对的底壁、从上述底壁的短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短侧壁、以及从上述底壁的长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长侧壁,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
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在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一对长侧壁的相对面间的距离短,
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
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
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配置的遮挡部,并且具有间隔保持部,上述间隔保持部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中的包围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任意部位接触而将上述遮挡部与上述壁部隔开,
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中的任意一方导电构件包含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来看与上述壁部和上述遮挡部重叠的重叠部,
具备使上述一方导电构件中的上述重叠部朝向上述压力释放阀弯曲的弯曲部。
4.一种蓄电装置,具有:
电极组装体,其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相互绝缘,并且其具有层状结构;
正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负极导电构件,其与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连接;
电解液;
壳体,其收纳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以及
压力释放阀,其存在于上述壳体的壁部,在壳体内的压力达到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开裂,使壳体内的压力向壳体外释放,
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并排设置有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
上述蓄电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具备:与上述壁部相对的底壁、从上述底壁的短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短侧壁、以及从上述底壁的长侧缘突出的形状的一对长侧壁,上述电极组装体中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层叠方向是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
上述正极导电构件和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在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尺寸比上述一对长侧壁的相对面间的距离短,
当将由以最短距离将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与上述壳体的壁部的内表面相对的端面的外形线与上述压力释放阀的外形线相连的面包围的区域设为三维区域时,
在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具备覆盖部,上述覆盖部覆盖上述三维区域的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的截面的长边方向整体,
上述覆盖部由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以及配置在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之间的遮挡构件形成,
在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与上述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具备限制上述遮挡构件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
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上述正极导电构件,限制上述遮挡构件向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侧移动的移动限制构件是将上述负极电极的上述极耳在层叠方向上集中而成的极耳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沿着上述电极组装体的上述端面配置的遮挡部,并且具有间隔保持部,上述间隔保持部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中的包围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任意部位接触而将上述遮挡部与上述壁部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间隔保持部是从上述遮挡部朝向上述壁部立起并且具有与沿着上述遮挡部的面方向的气体路径交叉的面的第1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第1肋是从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上述遮挡部的一对缘部立起设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还具备从沿着上述壁部的短边方向延伸的上述遮挡部的缘部朝向上述壁部立起设置的第2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第2肋具备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具备与上述遮挡部和上述第1肋相连的加强肋。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从上述电极组装体侧朝向上述壁部的内表面来看上述遮挡构件的情况下,上述第1肋存在于由上述遮挡部的外形线划定的面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在相对于上述压力释放阀偏靠上述正极导电构件的位置具备上述第2肋,在将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和面方向从上述正极导电构件侧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路径设为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将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和面方向从上述负极导电构件侧去往上述压力释放阀的气体的路径设为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情况下,在上述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对上述气体产生的流路阻力比在上述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中对上述气体产生的流路阻力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正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比上述负极侧气体排出路径的流路截面积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上述第2肋中,从上述遮挡部突出的突出端的位置处于超过上述正极导电构件而偏靠上述壁部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第2肋的从上述遮挡部突出的突出端是与上述壁部的内表面分开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具备挡板,上述挡板从上述壁部的外表面来看与各极性的上述极耳重叠,并且沿着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覆盖各极耳。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压力释放阀的中心位置与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正极电极和上述负极电极的极耳间的中心位置相比处于偏靠上述负极导电构件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8、权利要求9、以及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在上述壁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正极电极的极耳与上述第2肋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具备从上述壁部侧覆盖上述间隙的气体碰撞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由金属制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具有耐热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的内表面为平坦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权利要求12至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遮挡构件是从上述壁部延伸设置的。
CN201880014084.0A 2017-02-28 2018-02-27 蓄电装置 Active CN110383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6915 2017-02-28
JP2017036915 2017-02-28
PCT/JP2018/007287 WO2018159618A1 (ja) 2017-02-28 2018-02-27 蓄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537A CN110383537A (zh) 2019-10-25
CN110383537B true CN110383537B (zh) 2022-05-27

Family

ID=6337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4084.0A Active CN110383537B (zh) 2017-02-28 2018-02-27 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6751B2 (zh)
JP (1) JP6680400B2 (zh)
CN (1) CN110383537B (zh)
WO (1) WO20181596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1668B2 (en) * 2016-08-15 2021-12-28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FR3110773B1 (fr) 2020-05-20 2022-10-14 Accumulateurs Fixes Ensemble électrochimique, batterie et procédé correspondants
KR20220087167A (ko) * 2020-12-17 2022-06-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 조립체 및 전극 조립체를 구비한 이차전지
KR20230035667A (ko) * 2021-07-29 2023-03-14 컨템포러리 엠퍼렉스 테크놀로지 씨오., 리미티드 배터리 셀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제조 시스템, 배터리 및 전기장치
CN114243230B (zh) * 2022-02-23 2022-05-31 深圳市格林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极耳焊接汇流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9155A (ja) * 2001-03-23 2002-10-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30801A (ja) * 2012-11-28 2014-07-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3361B2 (ja) 1997-06-06 2005-11-09 株式会社東芝 角型非水電解液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81409B2 (ja) 2009-06-04 2012-02-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
JP2015076293A (ja) 2013-10-09 201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2016139586A (ja) 2015-01-29 2016-08-0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蓄電装置
CN105591062B (zh) * 2016-03-17 2018-08-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9155A (ja) * 2001-03-23 2002-10-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30801A (ja) * 2012-11-28 2014-07-10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蓄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537A (zh) 2019-10-25
WO2018159618A1 (ja) 2018-09-07
JPWO2018159618A1 (ja) 2019-12-26
US20200381687A1 (en) 2020-12-03
JP6680400B2 (ja) 2020-04-15
US10916751B2 (en)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537B (zh) 蓄电装置
JP5345648B2 (ja) 2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EP2575189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317587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253021B1 (ko) 퓨즈부를 갖는 이차 전지 및 전지 모듈
EP2876708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fuse
KR101683198B1 (ko) 이차 전지
US9929397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fuse
CN108886127B (zh) 蓄电装置
JP2023554161A (ja) 極柱と電極集電プレートとの組立構造、電池
CN106486689B (zh) 二次电池
JP2019133854A (ja) 蓄電装置
JP6334893B2 (ja) 二次電池
US11211668B2 (en) Power storage apparatus
JP2018049737A (ja) 蓄電装置
JP6327069B2 (ja) 蓄電装置
JP6794736B2 (ja) 蓄電装置
CN109075288B (zh) 蓄电装置
JP2019169375A (ja) 蓄電装置
JP2019012611A (ja) 蓄電装置
JP2015049989A (ja) 蓄電装置
JP2020009565A (ja) 蓄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