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2449A -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2449A
CN110352449A CN201880015246.2A CN201880015246A CN110352449A CN 110352449 A CN110352449 A CN 110352449A CN 201880015246 A CN201880015246 A CN 201880015246A CN 110352449 A CN110352449 A CN 110352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ility
evaluation
vehicle
information
mov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2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栗原匡
井上浩
杉木佳昭
箕轮聪
福森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Honda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R&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52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2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05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 G01C21/3617Destination input or retrieval using user history, behaviour, conditions or preferences, e.g. predicted or inferred from previous use or current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08G1/0969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having a display in the form of a ma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9/00Maps; Plans; Charts; Diagrams, e.g. route diagram
    • G09B29/10Map spot or coordinate position indicators; Map read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Abstract

一种服务器系统(3),具有: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其根据判定随车辆(5)携带的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给予对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和设施评价提供部(305),其输出由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给予的对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据此,制成排除了恣意的评价的、可靠性高的设施评价信息(评级信息)。

Description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餐饮店等设施进行评价(rating:评级)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根据从搭载于车辆且发送该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的通信装置(通信汽车导航装置或与该车辆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等移动无线终端)接收到的该车辆的位置信息来进行餐饮店等设施的评价的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网站等来提供用于评价餐饮店等提供服务的设施的吸引力(魅力指数)的、所谓的“评级”的信息。现有技术中,访问过设施的顾客日后将该评价信息写入网站的投稿平台,据此,接收到投稿的服务器将多个该信息进行合计,由此提供设施的评价。但是,在由人进行投稿时包含以下问题:能恣意地进行投稿而使评级的可靠度波动。
因此,开发出各种客观地进行设施的评价的评级机制。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004467号)中公开了,参照来自存在于对象设施的区域内的移动电话、PDA、掌上游戏机、笔记本型PC、PND、车载导航装置、智能手机等的探测信息,根据访问对象设施的次数来评价对象设施的吸引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004467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参照各种能进行位置定位的终端的位置信息,因此,有时不一定能将检测到的位置与对象设施建立关联。
这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智能手机等能定位的终端通过接收GPS卫星的电波来计算位置,但智能手机等能定位的终端在进入设施内时难以接收来自GPS卫星的GPS电波,因此无法将正确的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探测信息,除了位置信息之外还说明了用于确定移动体终端装置的ID信息、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等,但没有公开这些其他的探测信息的有效使用。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所述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判定车辆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餐饮店等设施的可泊车区域,且根据判定为车辆已泊车在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给予对该设施的评价(评级),据此生成确保了可靠性的设施的评价信息(评级信息)。
(1)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设施评价装置(例如,后述的“服务器系统3”),其具有接收部(例如后述的“登录处理部301”和“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设施信息保存部(例如,后述的“地图信息区域312”和“设施信息区域313”)、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和设施评价输出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提供部305”),其中,所述接收部接收随车辆(例如后述的“车辆5”)携带的移动体(例如后述的“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所述设施信息保存部存储设施和设施的可泊车区域信息;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根据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输出由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给予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2)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接收部(例如,后述的“登录处理部301”和“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还接收与所述移动体对应的车辆的车型信息,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根据所述车型信息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提供部305”)还输出基于所述车型信息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3)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也可以为:具有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例如,后述的“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该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将车辆类别和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建立对应关系,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根据所述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按使用者属性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还输出基于所述使用者属性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4)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接收部(例如,后述的“登录处理部301”和“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还接收所述移动体的出发地点或者与所述移动体对应的车辆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的位置信息即移动体起始点位置信息,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按照所述移动体起始点位置信息与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距离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5)根据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也可以为: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加权的方式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即,与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可泊车区域的次数相对较少的其他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相比,对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可泊车区域的次数多的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进行高加权。
(6)在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任意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加权的方式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即,与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可泊车区域的次数相对少的其他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相比,对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可泊车区域的次数多的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进行高加权。
(7)在技术方案(1)至(6)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也可以为: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不同的所述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以如以下那样进行加权的方式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即,与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其可泊车区域的不同的设施数相对较少的其他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相比,对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在其可泊车区域的不同的设施数多的移动体而作出的评价进行高加权。
(8)在技术方案(1)至(7)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设施评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计测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为已泊车在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时间,在已泊车的时间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9)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设施评价方法,具有控制部(例如,后述的“控制部31”)和存储设施与设施的可泊车区域信息的设施信息保存部(例如,后述的“地图信息区域312”和“设施信息区域313”)的设施评价装置(例如,后述的“服务器系统3”)执行接收步骤、设施评价给予步骤(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给予步骤”)和设施评价输出步骤(例如,后述的“设施评价信息提供步骤”),其中,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随车辆(例如,后述的“车辆5”)携带的移动体(例如,后述的“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在所述设施评价给予步骤中,根据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所述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给予对所述设施的评价;在所述设施评价输出步骤中,输出由所述设施评价给予步骤给予的对所述设施的评价。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所述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判定车辆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在餐饮店等设施的可泊车区域,根据判定为车辆已泊车在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给予对该设施的评价(评级),据此,生成排除恣意性而确保了可靠性的设施的评价信息(评级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设施评价系统100的系统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移动终端2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服务器系统3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顾客终端4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显示于顾客终端4的设施评价信息(使用者属性_评价)一例的图。
图8A是表示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B是表示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B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C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D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E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9F是表示通过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适宜地参照图1至图9B一边对本发明的导航系统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功能结构]
首先,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设施评价系统100构成为,包括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作为设施评价装置的服务器系统3和顾客终端4。另外,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可以存在任一方,也可以存在双方。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对车载导航装置1进行说明,但移动终端2也为同样的结构。另外,还将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称为移动体。
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包括PND等。在车载导航装置1中安装有导航(路线引导)等软件,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进行从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路线引导。
另外,在车载导航装置1中安装有用于将设施评价所需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的软件。
另外,也可以预先安装有导航(路线引导)、设施评价所需的信息上传等的软件。另外,也可以在与服务器系统3进行信息收发时根据需要适宜地下载。
移动终端2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终端、PDA、笔记本电脑、其他可携带的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移动终端2中安装有导航用的软件,能够根据用户的请求进行从当前位置至目的地的路线引导。
另外,在移动终端2中安装有用于将设施评价所需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的软件。
另外,也可以预先安装有用于将导航、设施评价所需的信息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的软件等。另外,也可以在与服务器系统3进行信息收发时根据需要适宜地下载。
服务器系统3通过通信部32来与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和顾客终端4进行信息的收发。服务器系统3从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例如接收位置信息、车型信息等。在此,所谓车型信息是指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
服务器系统3根据从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接收到的位置信息等,判定与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对应的车辆5是否在设施的可泊车区域泊车,是否已滞留在设施中,据此获取设施中的泊车信息。
服务器系统3根据与能通信的所有的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对应的车辆5的各设施中的泊车信息,制成相对于各设施的评价(评级)。
服务器系统3响应来自移动体、顾客终端4的请求,提供对设施的评价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服务器系统3记载为1个服务器,也可以使服务器系统3为将服务器系统3的各功能适宜地分散于多个服务器的分散处理系统。另外,也可以在云上使用虚拟服务器功能等,来实现服务器系统3的各功能。
顾客终端4通过经由通信部42与服务器系统3进行信息的收发来阅览设施的评价信息。顾客终端4能使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各种终端。顾客终端4的用户可以是车辆5的用户,也可以不是车辆5的用户。用户使用浏览器等由顾客终端4请求相对于特定的设施的信息,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对请求的设施信息给予的评价信息。另外,还能够使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具有顾客终端4的功能。
接着,对各个结构进行说明。
<车载导航装置1>
如图2所示,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至少具有控制部10、存储部11、无线部12、传感器部13、显示部14和输入部15。
控制部10由微处理器等构成,进行各结构部的控制。在后面对细节进行叙述。
存储部11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存储操作系统(OS)和用于路线引导的各程序、以及地图信息、位置信息等各种信息。另外,地图信息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1,或者也可以从导航用服务器系统3来获取。
无线部12具有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构成为能够通过3G、LTE等移动电话网络所代表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且能够与导航用服务器系统3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部12将用于识别车辆5的识别号码(以下还称为“车辆ID”)、密码、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车型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另外,例如能够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至设施等目的地的路线信息等。
传感器部13由车辆5所具有的GPS传感器、车速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构成。传感器部13具有作为检测当前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功能,通过GPS传感器接收GPS卫星信号,对车辆5的当前位置(纬度和经度)进行定位。另外,通过具有车速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等,能够通过自主导航法来对车辆5的当前位置进行定位,在GPS传感器无法根据GPS卫星信号进行定位的情况下,能够代替GPS卫星信号而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
另外,在不能进行GPS通信的情况下,还能够使用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System: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信,根据从无线部12获取到的基站信息来计算车辆5的当前位置。
显示部14由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面板等显示设备构成,接受来自控制部10的指示而显示图像。显示部15能够显示车辆5的当前位置、从存储部11读出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周边的地图信息、经由无线部12从服务器系统3获取到的至目的地的路线信息等各种信息。
输入部15由被称为小键盘的物理开关、重叠设置于显示部14的显示面的触摸屏等输入装置(未图示)等构成。通过向控制部10输出基于来自输入部15的操作输入、例如基于用户按下小键盘、触摸触摸屏的信号,能够进行停靠设施确定、地图的缩放等操作。
另外,除此之外,虽然未图示,还能够具有扬声器16、麦克风17。扬声器16向驾驶员进行语音输出,麦克风17对由驾驶员发出的语音等进行集音。
这样一来,还能够从扬声器16以语音的形式来输出信息,将经由麦克风17语音输入的驾驶员(或者用户)的各种选择、指示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输入控制部10。
控制部10由具有CPU、RAM、ROM、I/O等的微处理器构成。CPU执行从ROM或者存储部11读出的各程序,在执行各程序时从RAM、ROM和存储部11读出信息,向RAM和存储部11进行信息的写入,且与无线部12、传感器部13、显示部14和输入部15进行信号的收发。
控制部10通过执行各程序(以下还总称为“导航应用程序”),来使车载导航装置1作为规定的机构(以下总称为“导航部”)发挥作用。例如,当使用于路线引导的程序起动时,通过使用来自传感器部12的位置信息,能够进行一边显示当前位置一边指示左右转弯的路线引导。
另外,控制部10通过执行各程序来使车载导航装置1执行规定的步骤(以下总称为“导航步骤”)。
以下,从路线设定引导部的观点来说明控制部10所具有的功能。另外,基于导航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能够通过将“部”置换为“步骤”来进行,因此省略基于导航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
如图2所示,控制部10具有连接处理部101、位置信息更新部102和路线引导部105。
<自动起动>
车载导航装置1通过由驾驶员将车辆5的点火开关接通(使发动机启动)来自动起动。车载导航装置1进行工作直至由驾驶员将车辆5的点火开关断开(使发动机停止)为止。
<连接处理部101>
当车载导航装置1被自动起动时,连接处理部101例如使用用于识别车辆5的识别号码(车辆ID)和密码相对于服务器系统3执行登录处理,将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
另外,连接处理部101能够构成为将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下面,还将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称为车型信息。
<位置信息更新部102>
位置信息更新部102定期将车辆ID、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另外,作为被发送的信息,能够包括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车辆5的行进方向。
位置信息更新部102不是每次实时将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秒间隔)获取到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而能够汇集多个(例如汇集5分钟相应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刻信息等)一次进行传送(所谓的突发传送:bursttransmission)。
另外,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等的获取时间间隔(例如,3秒间隔)和汇集多个进行突发传送的情况下的一次发送的个数等能够预先进行设定。
另外,例如,在从由后述的路线引导部105判断为车辆5已到达设施等目的地开始至点火开关被断开(发动机停止)为止的期间,位置信息更新部102能够将车辆ID、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
<路线引导部105>
路线引导部105通过无线部12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至用户输入或者选择的设施等目的地的路线信息。路线引导部105根据接收到的路线信息执行路线引导。
另外,也可以代替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路线信息,而由车载导航装置1(例如,路线引导部105)计算路线信息。
另外,如上所述,在从由路线引导部105判断为车辆5已到达目的地开始至点火开关被断开(发动机停止)为止的期间,位置信息更新部102能够将车辆ID、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
接着,对移动终端2进行说明。
<移动终端2>
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2至少具有控制部20、存储部21、无线部22、传感器部23、显示部24和输入部25。另外,移动终端2能够具有近距离通信部26。
控制部20由微处理器等构成,进行各结构部的控制。在后面对细节进行叙述。
存储部21由半导体存储器等构成,存储操作系统(OS)或用于路线引导的各程序、以及地图信息、道路链(road link)信息和位置信息等各种信息。另外,用于路线引导的各程序、地图信息、道路链信息等也可以预先存储于存储部21。另外,也可以从服务器系统3适当地获取。
无线部22具有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等,构成为能够通过3G、LTE等移动电话网络所代表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无线通信,且能够与服务器系统3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部22将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用于识别服务加入状态的ID(以下称为“用户ID”)或密码、设定为目的地的设施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且能够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设施信息或设施的电子优惠券信息、以及路线信息等。
传感器部23由GPS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等构成。传感器部23具有作为检测当前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的功能,通过GPS传感器接收GPS卫星信号,对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纬度和经度)进行定位。
另外,在不能进行GPS通信的情况下,还能够使用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System)通信,根据从无线部22获取到的基站信息来计算车辆5的当前位置。
显示部24由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EL面板等显示设备构成,接受来自控制部20的指示而显示图像。显示部24显示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从存储部21读出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周边的地图信息、经由无线部22从服务器系统3获取到的设施信息、由用户设定的目的地、路线信息等各种信息。
输入部25由被称为小键盘的物理开关、重叠设置于显示部24的显示面的触摸屏等输入装置(未图示)等构成。通过向控制部20输出基于来自输入部25的操作输入、例如基于用户按下小键盘、触摸触摸屏的信号,能够进行停靠设施确定、地图的缩放等操作。
移动终端2例如可以具有基于被称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的非接触通信或者基于有线的近距离通信部26。
并且,车辆具有近距离通信部,例如在车辆5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能够通过移动终端2和近距离通信部26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能够获取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和车辆5的状态(例如被点火的状态,行驶状态,被熄火的状态等)。
更具体而言,当用户携带移动终端2乘坐车辆5,且将点火开关等车辆5的起动开关接通时,车辆5和移动终端2被配对,由车辆5或者移动终端2定位到的位置信息被从移动终端2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并且,当起动开关被断开时,解除车辆5与移动终端2的配对,将被解除时的位置作为最终的车辆位置、即泊车位置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
控制部20由具有CPU、RAM、ROM、I/O等的微处理器构成。CPU执行从ROM或存储部21读出的各程序,在执行各程序时从RAM、ROM和存储部21读出信息,向RAM和存储部21进行信息的写入,且与无线部22、传感器部23、显示部24和输入部25进行信号的收发。
控制部20通过执行各程序(以下还总称为“移动终端_导航应用程序”)来使移动终端2作为规定的机构(以下还总称为“移动终端_导航部”)发挥作用。例如,当启动用于路线引导的程序时,通过使用来自传感器部23的位置信息,能够进行一边显示当前位置一边指示左右转弯等的路线引导。
另外,控制部20通过执行各程序来使移动终端2执行规定的步骤(以下,还总称为“移动终端_导航步骤”)。
下面,从移动终端_路线设定引导部的观点来说明控制部20所具有的功能。另外,基于移动终端_导航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能够通过将“部”置换为“步骤”来说明,因此省略基于移动终端_导航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
如图3所示,控制部20具有移动终端_连接处理部201、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2、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和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
<移动终端_连接处理部201>
当由用户起动移动终端_导航应用程序时,移动终端_连接处理部201将GPS传感器等开启,例如,使用用于识别用户的服务加入状态的ID(以下,还称为“用户ID”)和密码相对于服务器系统3执行登录处理,并且将由传感器部23计算出的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另外,作为发送信息,能够包括由后述的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从车辆5的ECU获取到的车型信息、车辆5的状态等。
通过由用户使移动终端2的移动终端_导航应用程序的工作结束,移动终端_导航应用程序使其功能停止。
<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2>
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2定期将用户ID、由传感器部23计算出的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行进方向、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另外,作为发送信息,能够包括由后述的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从车辆5的ECU获取到的车型信息、车辆5的状态等。
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2定期将用户ID、由传感器部13计算出的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获取到的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直到移动终端2的移动终端_导航应用程序被结束为止。
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2不是每次实时将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3秒间隔)获取到的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刻信息等发送给服务器系统3,而能够汇集多个(例如汇集5分钟相应的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和当前时刻信息等)一次进行传送(所谓的突发传送)。
另外,移动终端2的当前位置信息等的获取时间间隔和汇集多个进行突发传送的情况下的一次发送的个数等能够预先进行设定。
<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
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能够通过无线部22接收至由用户输入或者选择的设施等目的地的路线信息。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路线信息来执行路线引导。
在开始了由移动终端2进行的路线引导的情况下,即使当用户从车辆5下车之后徒步或使用交通工具时也能够继续进行路线引导。
另外,也可以代替从服务器系统3接收路线信息,而由移动终端2(例如,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计算路线信息。
在不使用基于移动终端2的路线引导部205的路线引导的情况下,也可以结束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5的任务。
<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
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通过近距离通信部26与车辆5的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进行通信,据此能够获取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车辆5的状态(例如被点火的状态、行驶状态、被熄火的状态等)。
另外,移动终端2能够构成为,在无法通过近距离通信部与车辆5的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进行通信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手动输入向服务器系统3通知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等。
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06能够通过无线部22向服务器系统3发送从车辆5的ECU获取到的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和车辆5的状态(例如被点火的状态、行驶状态、被熄火的状态等)。
这样一来,服务器系统3能够判定携带移动终端2的用户是否正乘坐车辆5、该车辆5是否被点火、该车辆5是否处于行驶状态、该车辆5是否被熄火等。
接着,对服务器系统3进行说明。
<服务器系统3>
如图4所示,服务器系统3至少具有控制部30、存储部31、通信部32和计时部33,根据需要还具有显示部34和输入部35。
控制部30由具有CPU、RAM、ROM、I/O等的处理器构成,进行各结构部的控制。CPU执行从RAM、ROM或者存储部31读出的用于设施评价的各程序,在执行各程序时从RAM、ROM和存储部31读出信息,向RAM和存储部31进行信息的写入,且与通信部32进行信号的收发。
在后面对细节进行叙述。
存储部31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存储保存有操作系统(OS)和被称为应用程序的软件等各种信息。因此,在存储部31中确保具有移动体信息区域311、地图信息区域312、设施信息区域313、连接履历信息区域314、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等各种存储区域
另外,这些存储区域在存储部31中可以分别独立地确保,另外,例如也可以一体构成地图信息区域312和设施信息区域313那样的多个存储区域。
在存储部31的移动体信息区域311中保存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有关的信息。
存储于移动体信息区域311的移动体信息(记录)根据用于识别各移动体的移动体识别信息(以下还称为“移动体ID”)来进行唯一地管理。在此,移动体ID能够使用唯一地分配给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以及车辆5的号码。
在车载导航装置1或移动终端2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将给予移动电话网络的SIM的电话号码作为移动体ID。另外,在车辆5的情况下,能够将唯一地给予车辆5的VIN(车辆识别号码)或车牌的号码作为移动体ID。
优选为,构成为在移动体信息中保存有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对应的车辆5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这样一来,能够如后述那样准确地合计用户外出到距家多远的设施。
另外,优选为,在移动体信息中,对应的车辆5的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与移动体ID建立关联来存储。在此,车辆类别例如是面包车、轿车等那样的车辆类别。另外,车型名称例如是“Stepwgn(注册商标)”、“Inspire(注册商标)”等那样的车型名称。作为车型信息,可以保存车辆类别和车型名称中的任一方,或者可以保存双方。
但是,如上所述,针对移动终端2,当用户携带移动终端2乘坐车辆5,且将点火开关等的车辆5的起动开关接通时,车辆5和移动终端2被配对。因此,例如,在用户有多台车辆5等情况下,可能有与移动终端2对应的车辆5通常不一定是同一车辆5或者同一车型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被与移动终端2配对的车辆5来对移动终端2进行评价。另外,在预先将移动终端2和车辆5建立关联的情况下,还能够认为该用户关于所使用的设施的倾向与通常乘坐的车辆5的情况没有变化,因此,也可以根据预先与移动终端2建立关联的车型信息来进行评价。
在存储部31的地图信息区域312中,预先保存有与道路、设施等地面物体有关的信息、用于导航的地图信息、道路信息、设施位置信息、停车场信息等。在地图信息中包含用于显示道路和道路地图等的背景的显示用地图数据、节点(例如道路的交叉路口、转弯点、端点等)的位置信息及其类别信息、连结各节点间的路径即路链的位置信息及其类别信息、包含与所有的路链的成本信息(例如距离、所需时间等)有关的路链成本数据等的道路网络数据等。在道路信息中保存有道路的类别和交通信号灯等所谓的道路地图的信息。
设施位置信息的各设施的位置信息被保存为纬度经度的信息。在此,在为被保存于后述的设施信息区域313的设施的情况下,能够与设施识别信息(以下还称为“设施ID”)建立关联。
停车场信息的停车场的位置信息被保存为纬度经度的信息。在停车场为各设施的停车场的情况下,将设施和停车场建立关联来保存。
另外,在存储部31的地图信息区域312中,从交通信息中心等接收到的交通信息被与接收到该交通信息的记录时刻一起存储。在交通信息中例如包括每一路链的行驶车辆数、行驶所需时间、拥堵信息、交通规则信息、天气信息等左右移动成本的要素。另外,还记录有路链的过去的交通信息等。
在存储部31的设施信息区域313中,存储有包含设施的识别信息(设施ID)、名称、种类、电话号码、住所、营业时间、由纬度经度等确定的位置信息、若设施为餐饮店则所提供的菜单、与商品服务等有关的设施信息、空闲信息、和优惠券发行信息等的各设施的信息。设施ID是按设施而给予的唯一的识别信息。优选为,设施ID按设施类别,并且在各设施类别中还按类型分层化而给予ID。例如,作为设施类别,列举餐饮店、超市、运动馆等店铺类别作为一例。并且在设施类别为餐饮店的情况下,作为按类型的分层化,能够列举日本料理、意大利料理、咖啡厅等类型作为一例。设施类别、类型等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设施信息中,保存有营业时间、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若为餐饮店则所提供的菜单等与设施有关的信息。设施信息按照来自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顾客终端4的请求而随时提供。
另外,在设施信息区域313中,也可以按设施ID存储设施的状况(例如,表示设施的每一时间段和每一用户向设施预约的预约状况、空闲状况等的预约信息等)、该设施所提供的电子优惠券等折扣信息即优惠券信息、与该设施信息的发布有关的条件(例如,该设施信息的有效期、该设施信息的发布时间段等)、按设施计算出的顾客吸引业绩信息(例如,由发布信息诱导到该设施的顾客吸引信息、优惠券使用信息等)。
另外,在设施信息区域313中,与存储于设施信息区域313的设施对应,存储由后述的控制部30给予各设施的设施评价信息。与存储于设施信息区域313的设施对应,存储给予各设施的设施评价信息。设施评价信息例如能够由以满分为5分的打分方式来表现,也可以由金银铜的奖章或星星的数量那样的图标来表现。另外,还能够从顾客终端4(或者,移动体即车载导航装置1和移动终端2)对设施评价信息写入意见。
设施评价信息至少包括以下6种评价信息。
(1)基于在规定期间内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的台数(但在同一车辆5来访多次的情况下,对其次数进行合计)的合计值的车辆来访数进行的评价(以下,称为“车辆来访数_评价”);
(2)基于使用者属性的评价(以下称为“使用者属性_评价”),所述使用者属性根据按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对在规定期间内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的台数进行合计得到的车辆类别来访数来计算;
(3)以在规定期间内从远方来访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越多则评价值越高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基于距家的来访距离的加权评价(以下称为“来访距离_评价”);
(4)当在规定期间内来访的往返次数多的车辆5(回头客:repeater)来访评价对象设施时,以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值变高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基于往返次数的加权评价(以下称为“往返_评价”);
(5)当在规定期间内来访任意设施的次数(“利用次数”)多的车辆5来访该评价对象设施时,以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值变高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基于设施使用频度的加权评价(以下称为“使用频度_评价”);
(6)在规定期间内来访多个设施的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即,来访设施的变化大的人)的来访多时,列举以评价值变高的方式进行调整的、基于多个设施使用者的加权评价(以下称为“设施变化_评价”)。
另外,在(2)中,也可以根据按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合计出的车辆类别来访数来进行车辆类别_评价。
以上的设施评价信息按照来自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或顾客终端4的检索请求,由控制部30随时提供。
在后面对各评价的细节进行叙述。
在存储部31的连接履历信息区域314中存储连接履历记录,该连接履历记录用于按移动体ID对从移动体(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或移动终端2)定期发送来的移动体位置信息、时刻信息、目的地信息、和车辆5(或者移动终端2)的行进方向等进行管理。移动体位置信息存储从移动体依次接收到的当前位置的信息。另外,接收可以几秒接收一次,也可以在移动体侧按时序进行保存,在一定时间、由移动体侧起动应用程序时等时机一并接收。
另外,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移动终端2)发送来的车型信息(车辆类别和/或车型名称)和车辆5的状态(例如被点火的状态、行驶状态,被熄火的状态等)也被存储于按移动体ID进行管理的连接履历记录中。
在存储部31的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中存储有将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和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建立对应关系的数据。图5表示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一例。另外,优选为,车辆类别被与车型名称建立对应关系。
如图5所示,一般情况下,根据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而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与该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的使用者的属性的相关性。例如,有购买能多人乘坐的面包车的用户的家庭结构为有中小学生以下的孩子的比例高等相关性。另外,即使在运动类型的车辆5中,也有年轻人购买表示尺寸较小的运动类型的小型跑车的比例大,上了年纪的高收入者大多数购买表示大型的运动类型的大型跑车的车辆5等相关性。
在存储部31的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有统合了以下信息的信息:与移动体对应的车辆5的车型信息(车辆信息和/或车型名称);车辆5的点火开关被接通(发动机启动)的时刻信息和该时刻的车辆5的位置信息;车辆5的点火开关被断开(发动机停止)的时刻信息和该时刻的车辆5的位置信息;从发动机启动时至发动机停止的车辆5的行驶距离等。细节在后面进行叙述。
通信部32安装有在与设施用终端4进行信息收发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有线通信(例如,因特网线路等)或者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
控制部30通过执行各程序来使服务器系统3作为规定的机构(以下总称为“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控制部”)发挥作用。
另外,控制部30通过执行各程序来使服务器系统3执行规定的步骤(以下总称为“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控制步骤”)。
下面,从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控制部的观点来说明控制部30所具有的功能。另外,基于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控制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能够通过将“部”置换为“步骤”来进行说明,因此省略基于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控制步骤(方法)的观点的说明。
如图4所示,控制部30具有登录处理部301、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判定部303、作为设施评价部的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作为设施评价输出部的设施评价信息提供部305、路线设定部306和路线通知部307。
<登录处理部301>
登录处理部301执行来自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的登录处理,与移动体进行连接处理,并且在连接履历信息区域314中制成用于管理从移动体发送来的位置信息、时刻信息、行进方向、泊车信息和目的地信息等的连接履历记录。
另外,登录处理部301执行来自顾客终端4的登录处理。
<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
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将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定期发送来的当前位置信息、时刻信息、行驶履历信息等分别追加更新到上述的连接履历记录中。
另外,在从车辆5到达目的地开始至点火开关被断开(发动机停止)期间,将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发送来的当前位置信息、时刻信息、行驶履历信息等追加更新到连接履历记录中。
优选为,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能够定期(或者实时)根据连接信息记录,按移动体ID制成更新统合了车辆5的车型信息(车辆信息和/或车型名称)、车辆5的点火开关被接通(发动机启动)的时刻信息和该时刻的车辆5的位置信息、车辆5的点火开关被断开(发动机停止)的时刻信息和该时刻的车辆5的位置信息、从发动机启动时至发动机停止的车辆5的行驶距离等的文件夹(称为“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
<判定部303>
判定部303判定与移动体(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对应的车辆5实际上是否滞留在评价对象设施内。
例如,判定部303能够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或者连接履历信息区域中记录的连接履历记录,且根据车辆5的发动机被启动的时间点的该车辆5的位置信息等,判定该车辆5是否已泊车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内。例如在该车辆5的位置与评价对象设施的住所一致或者该车辆5的位置与评价对象设施的位置的差在预先设定的第1阈值(例如50m)以内的情况下,判定为车辆5滞留在评价对象设施内(来店)。
另外,判定部303在该车辆5的发动机启动之前根据最近一次发动机停止的时刻信息,来计算在该位置泊车的泊车时间。
判定部303在车辆5的泊车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第1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该车辆5的用户不是该设施的顾客,而是该设施的从业人员或者施工相关人员等。
判定部303将该判定结果信息存储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在此,判定结果信息包括表示该车辆5的用户是否已在该设施泊车的泊车信息、泊车的该设施的设施ID、设施泊车时间、和表示车辆5的用户是否是该设施的顾客的信息。另外,判定部303的执行可以是实时处理或者小批量处理、批量处理中的任一种。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将由设施评价信息构成的设施评价信息数据库存储在设施信息区域313中,其中所述设施评价信息是指根据记录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的信息,在规定期间内给予评价对象设施的从不同的6个观点出发的评价、即(1)车辆来访数_评价、(2)使用者属性_评价车辆类别_评价、(3)来访距离_评价、(4)往返_评价、(5)使用频度_评价和(6)设施变化_评价的信息。另外,(2)由于在计算使用者属性_评价的过程中能够计算出车辆类别_评价,因此,(2′)能够根据按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合计出的车辆类别来访数而包括车辆类别_评价。
另外,也可以为:当制成6种设施评价信息时,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按照任意的地域区域来评价位于该地域区域的设施。
设施评价信息数据库构成为,能够通过指定了上述的设施信息的任意的检索式,来检索符合该检索式的设施。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能够适宜地(例如,每隔规定的期间)更新评价信息。
<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对在规定期间(例如,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等)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能泊车的区域)内泊车的车辆5的台数进行计数,据此计算出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能泊车的区域)内泊车的车辆台数的合计值,根据该合计值对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作为车辆来访数_评价,例如在评价对象设施为餐饮店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被分类为餐饮店的各设施按泊车台数合计值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其顺位(例如,5个阶段)来进行排序。
例如,能够与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车辆5的台数成正比,给予该设施5个阶段的等级。在按来访各设施的车辆台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了排序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为,在设施在整体的排序中从上位进入2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该设施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为5,在设施在整体的排序中从上位进入40%~2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该设施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为4,以下同样,在从上位进入60%~4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车辆来访数_评价为3,在从上位进入80%~6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车辆来访数_评价为2,在从下位进入20%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设该设施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为1。另外,该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设定只不过是一例,能够适宜地选择车辆来访数多的设施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值成为车辆来访数少的设施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值以上的函数。
另外,也可以代替车辆来访数的相对值,而根据车辆来访数的绝对值来设定车辆来访数_评价。
另外,并不限定于5个阶段,也可以以任意的多个阶段进行排序。
另外,在餐饮店中,也可以将属于特定类型(例如,日本料理、意大利料理、法国料理、居酒屋、家庭餐厅等)的设施作为对象,将各设施按泊车台数合计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根据该顺位来进行排序。这样一来,如后述那样,用户在阅览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信息时,能够通过顾客终端4指定对象类型,检索车辆来访数_评价高的设施。
<使用者属性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能够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且根据按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对在规定期间内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的台数进行合计得到的车辆类别来访数,给予评价对象设施评价。
更具体而言,根据存储在存储部31的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中的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和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数据,按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对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泊车的车辆5的台数进行计数,置换为与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据此能够基于使用者属性给予使用者属性_评价。
这样一来,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例如与图5所示的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5对应,对评价的轴添加“面向家庭”、“面向年轻人”、“面向女性”、“面向纪念日”等各自的标签。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例如在判定为被面向家庭的车辆5(或者车型)泊车的情况下,提高面向家庭的轴的评价。通过累积这样的评价,能够制成且提示表示评价对象设施向哪一用户层推荐的“推荐层”。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提示每一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的泊车台数。这样一来,例如,能够制成且提示向哪一车辆类别(或者车型名称)的用户推荐。
<来访距离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根据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从评价对象设施附近驶来还是从离评价对象设施远的远方驶来对来访次数进行加权,据此,能够以如果从远方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多则评价值变高的方式给予评价对象设施评价。
具体而言,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在从车辆5(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的位置至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位置的行驶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第1距离的情况下,对该车辆5的评价对象设施中的泊车次数加权,据此,以如果从远方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多则规定期间的车辆来访数比实质的值大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例如也可以与<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更新>中的说明同样,与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车辆5的调整后的台数成正比,对该设施施加5个阶段的等级。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通过按照从车辆5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的位置至设施的停车场位置的行驶距离设定多个阈值,来将加权的值分为多个阶段。通过累积这样的评价,能够提示居住在距设施远的位置的人来访多的设施。这样一来,将用户从远方来访的设施评价得高,能够使“即使从远方也希望访问的设施”可视化。
但是,优选为,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在从车辆5(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的位置至设施的停车场位置的行驶距离超过预先设定的第2距离(>第1距离)的情况下,不将其作为合计对象。这样一来,能够将仅仅是偶然在远行的途中停靠的可能性高的车辆5从来访车辆台数中排除,由此能够进行更准确的合计。
另外,在来访距离_评价中,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代替从车辆5(或者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的位置至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位置的行驶距离,而例如应用地图上的距离。
<往返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在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是在规定期间内来访该评价对象设施的次数(往返次数)多的车辆的情况下,对来访次数进行加权,据此,能够以当往返次数多的车辆5(重复者)来访评价对象设施时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值变高的方式来给予评价对象设施评价。
具体而言,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对规定期间内的往返次数超过预先设定的往返次数阈值的车辆5在评价对象设施中的泊车次数进行加权,据此,在往返次数多的车辆5来访的情况下,以在规定期间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来访数比实质的值大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例如也可以与<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更新>中的说明同样,与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车辆5的调整后的台数成正比,对该设施施加5个阶段的等级。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通过按照往返次数设置多个阈值,来将加权的值分为多个阶段。
通过该结构,与单纯地对一定期间内的次数进行合计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相比,能够更反映回头客的评价。即,与在一定期间内100人每人一次来店的设施相比,10人各来店10次的设施被评价得高,因此,能够使“想多次访问的店铺”可视化。
<使用频度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在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是在规定期间内来访任意的设施的次数(设施使用频度)多的车辆的情况下,对该车辆5的来访次数进行加权,据此,能够以当设施使用频度高的车辆5来访评价对象设施时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值变高的方式来给予评价对象设施评价。
具体而言,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中记录的信息,检测规定期间内的设施使用频度超过预先设定的设施使用频度阈值的车辆5,且对检测到的车辆5的评价对象设施中的泊车次数加权,据此,在设施使用频度多的车辆5来访的情况下,以在规定期间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来访数比实质的值大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例如也可以以<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更新>中的说明同样,与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车辆5的调整后的台数成正比,对该设施施加5个阶段的等级。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通过按照车辆5的设施使用频度设定多个阈值,将加权的值分为多个阶段。通过累积这样的评价,能够提示设施使用频度高的人的来访多的设施。
<设施变化_评价的制成更新>
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在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5是在规定期间内来访的不同的设施的件数(与来访件数无关而将来访的设施作为1件进行计数的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的情况下,对该车辆5的来访次数进行加权,据此,能够以当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来访评价对象设施时该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值变高的方式来给予评价对象设施评价。
具体而言,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记录的信息,检测规定期间内的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超过预先设定的使用设施件数阈值的车辆5,且对检测到的车辆5的评价对象设施的泊车次数进行加权,据此,在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来访的情况下,以在规定期间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车辆来访数比实质的值大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例如也可以与<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更新>中的说明同样,与在规定期间内在评价对象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车辆5的调整后的台数成正比,对该设施施加5个阶段的等级。
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也可以通过按照车辆5的不同的使用设施件数设置多个阈值,将加权的值分为多个阶段。通过累积这样的评价,能够提示来访设施的变化大的人、例如知道更多样的设施的人的来访多的设施。
如上所述,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与保存在设施信息区域313中的设施对应而制成更新各设施的评价,且将其存储于存储部31的设施信息区域313。
<设施信息提供部305>
设施信息提供部305响应于经由通信部32从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或者顾客终端4接收到设施的检索请求或者阅览请求的情况,对满足指定的条件的设施信息进行检索,来响应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或者顾客终端4。
具体而言,设施信息提供部305也可以构成为,响应于接收到设施的检索请求的情况,根据由设施检索部304提取出的满足该检索请求的设施信息来提示设施信息。另外,设施信息提供部305也可以构成为,响应于接收到设施的阅览请求的情况,提示由设施检索部304提取出的被请求阅览的该设施信息。也可以构成为:输入用户所期望的评价的种类(从上述的6种评价中选择的评价)和评价等级,选择和提示与用户所期望的评价等级对应的设施。
<路线设定部306>
响应于由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接收到例如从由设施信息提供部305发送的设施信息中选择的至少1个设施的位置信息的情况,路线设定部306能够将该选择的至少1个设施的位置信息设定为目的地。
路线设定部306计算从车辆5的当前位置至设定为目的地的设施的路线信息。当计算路线信息时,使用存储于存储部31的地图信息区域312的交通信息或地图信息,在考虑了到达时刻和有无使用收费道路等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来计算最优的路线。
在此最优的路线例如是指,最满足到达时间最短、距离最短、优先一般道路、优先收费道路、收费道路等的费用少、CO2排出量少等、作为用户指定的目的的条件的路线。
<路线通知部307>
路线通知部307通过通信部32,将由路线设定部306计算出的路线信息发送给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
<顾客终端4>
接着,对顾客终端4进行概述。
如图6所示,顾客终端4至少具有控制部40、存储部41、通信部42、显示部44和输入部45。各部的结构例如分别与移动终端2和服务器系统3的对应的各部的结构相同。
控制部40具有登录处理部401和设施评价信息阅览部402。
设施评价信息阅览部402通过经由通信部42与服务器系统3进行信息的收发,来检索或者阅览设施的评价信息。顾客终端4使用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各种终端。顾客终端4的用户可以是车辆5的用户,也可以不是车辆5的用户。
设施评价信息阅览部402例如也可以使用浏览器等来构成。这样一来,例如,从顾客终端4请求相对于特定设施的信息,从服务器系统3(设施信息提供部305)阅览给予所请求的设施信息的评价信息。另外,也可以使车载导航装置1或者移动终端2具有顾客终端4的功能。
图7表示设施评价信息(使用者属性_评价)的显示一例。当从顾客终端4对服务器系统3进行设施信息的检索请求时,显示图7所示的设施评价信息(使用者属性_评价)。
以上根据搭载于车辆5的车载导航装置1、移动终端2、服务器系统3、和顾客终端4的结构,说明了本发明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各功能部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的服务器系统3所具有的各功能部的实施方式能够以以下方式展开:在1台计算机中,在1个位置或者分散在多个位置,在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连接的多个计算机中分散执行。另外,还能够使用云上的多个虚拟计算机来构成。
也可以使服务器系统3为例如由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由多个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系统。另外,登录处理部301也可以将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路线设定部306、路线通知部307和加入者信息数据库制成部310作为1个服务器(“导航用服务器”),将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设施检索部304、设施信息提供部305、判定部303作为另一个服务器(“设施评价服务器”)。
服务器系统3所具有的各功能通过任一计算机均能执行。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适宜地设计将服务器系统3所具有的各功能分配给哪一计算机。
(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
以上对设施评价系统10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接着,针对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以车载导航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图8A~图8B是表示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8A,对从车辆5启动发动机至使发动机停止期间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1中,通过由驾驶员将车辆5的点火开关接通(使发动机启动),车载导航装置1自动起动,车载导航装置1(连接处理部101)使用移动体ID和密码向服务器系统3发送登录请求(连接请求),且发送车辆5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车型信息等。
在步骤S301中,服务器系统3(登录处理部301)与车载导航装置1进行连接处理,在连接履历信息区域314中制成用于对从车载导航装置1接收到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车型信息等进行管理的连接履历记录。
在步骤S302中,服务器系统3(判定部303)根据与该车辆ID对应的车辆5的发动机被启动的时间点的该车辆5的位置信息等,判定是否已泊车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在该车辆5已泊车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的区域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S303。在该车辆5没有泊车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的区域的情况下(否),进入步骤S304。
在步骤303中,服务器系统3进行后述的设施判定处理,在此之后进入步骤S304。
在步骤S102中,车载导航装置1(位置信息更新部102)定期向服务器系统3发送移动体ID、车辆5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车辆5的状态等。
在步骤S304中,服务器系统3(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2)将从车载导航装置1定期接收到的车辆5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车辆5的状态等追加存储到连接履历记录中。
另外,步骤S102和步骤S304反复执行。例如可以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反复执行,另外,也可以每当行驶规定距离时反复执行。反复执行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也可以为:即使在停车在道路以外的场所的情况下,车载导航装置1(位置信息更新部102)也向服务器系统3发送移动体ID、车辆5的当前位置、当前时刻、车辆5的状态等。这样一来,服务器系统3能够获取在设施的停车场泊车的情况下的停车位置信息。
在步骤S103中,车载导航装置1通过由驾驶员将车辆5的点火开关断开(使发动机停止)来停止工作。
接着,参照图8B说明设施判定处理流程。
在步骤311中,服务器系统3(判定部303)通过参照最近的连接履历记录,获取最近使该车辆5的发动机停止时的位置信息和时刻信息,来计算与该车辆ID对应的车辆5的泊车时间。
在步骤S312中,判定车辆5的泊车时间是否超过第1时间。在车辆5的泊车时间超过第1时间的情况下(是)返回。在车辆5的泊车时间在第1时间以下的情况下(否),进入步骤S313。
在步骤S313中,服务器系统3(判定部303)将该车辆5的车型信息、该车辆5泊车的该设施的设施ID、设施泊车的事项信息、和泊车时间等信息与移动体ID建立关联且存储于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将该车辆5来访了设施的意思的履历信息(例如,车辆ID、车型信息、设施ID、来访该设施的来访日期时间、泊车时间等)记录在存储部31的设施信息区域313中然后返回。
另外,如上所述,判定部303也可以不实时处理设施判定处理,而例如根据该天存储于存储部31的移动体ID(或者车辆ID、用户ID)的连接履历记录的集合进行批量处理,据此将该车辆5泊车的该设施的设施ID、设施泊车的事项信息和泊车时间等信息存储在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中。另外,也可以不进行批量处理,而按积累有规定量的连接履历记录的时间点或者规定时间来进行小批量处理。
另外,对在移动体为移动终端2的情况下从车辆5启动发动机开始至使发动机停止为止的期间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简单地进行说明。
基本上除了以下说明的点,在上述的步骤中,通过将车载导航装置1替换为移动终端2,能够说明移动终端2的情况下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动作。
<不同点>
在步骤S101中,通过由驾驶员将车辆5的点火开关接通(使发动机启动),移动终端2与车辆5进行配对,登录服务器系统3,并且将由车辆5或者移动终端2定位到的当前位置信息、时刻信息和车型信息等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
在步骤S103中,通过由驾驶员将车辆的点火开关断开(使发动机停止),车辆5和移动终端2的配对被解除,移动终端2将被解除时的当前位置作为最终的车辆位置、即泊车位置上传到服务器系统3。
针对这些处理以外的处理,能够通过在上述的步骤中将车载导航装置1替换为移动终端2,来说明移动终端2的情况下从车辆5使发动机启动开始至使发动机停止为止的期间的设施评价系统100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9A~图9F,对由设施评价系统100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的处理进行说明。图9A表示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B表示使用者属性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C表示来访距离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D表示往返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E表示使用频度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图9F表示设施变化_评价的制成处理的流程图。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为了识别各设施而使用后缀i,为了识别各车辆5而使用后缀j,为了识别车辆类别而使用后缀k,为了识别使用者属性而使用后缀m。给予设施评价的情况下的处理例如也可以按天批量等进行。
<车辆来访数_评价的制成>
参照图9A,在步骤S321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参照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例如按位于规定的地域区域中的设施i,按车辆j对在规定期间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台数进行计数。即,在车辆j在设施i泊车n次的情况下,设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为n。
在步骤S322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通过式1计算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所有车辆j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1(i)。
S1(i)=ΣjN1(i,j) (式1)
在步骤S323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中泊车的车辆台数S1(i),来制成设施i的车辆来访数_评价。
<使用者属性_评价的制成>
当参照图9B时,在步骤S324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照车辆j的车辆类别k对车辆j在该设施i泊车的车辆台数N1(i,j)进行合计,且通过式2计算车辆类别k的所有车辆j在设施i泊车的台数N2(i,k)。
N2(i,k)=ΣjN1(i,j) (式2)
在此,Σj是指与车辆类别k对应的车辆j的合计。
在步骤S325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使用者属性m对车辆类别k的车辆在该设施i泊车的车辆台数N2(i,k)进行合计,且通过式3计算使用者属性m的用户的所有车辆在该设施i泊车的车辆台数N′2(i,m)。
N′2(i,m)=ΣkN2(i,k) (式3)
在此,Σk是与使用者属性m对应的车辆类别k的合计。
在步骤S326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制成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的使用者属性_评价。
<来访距离_评价的制成>
当参照图9C时,在步骤S327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照从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j的用户的现住所(例如家庭住址)至设施i的行驶距离(或者地图上的距离)来计算权重W1(i,j)。
在步骤S328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计算根据权重W1(i,j)对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N3(i,j)(=N1(i,j)×W1(i,j))。
在步骤S329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通过式4计算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所有的车辆j的权重W1(i,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3(i)。
S3(i)=ΣjN3(i,j) (式4)
在步骤S330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中泊车的车辆台数S3(i),来制成设施i的来访距离_评价。
<往返_评价的制成>
当参照图9D时,在步骤S331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照在设施i中泊车的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来计算权重W2(i,j)。
在步骤S332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计算根据权重W2(i,j)对在设施i泊车的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N4(i,j)(=N1(i,j)×W2(i,j))。
在步骤S333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通过式5计算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中泊车的所有的车辆j的权重W2(i,j)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4(i)。
S4(i)=ΣjN4(i,j) (式5)
在步骤S334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基于权重W2(i,j)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4(i),来制成设施i的往返_评价。
<使用频度_评价的制成>
当参照图9E时,在步骤S335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对在规定期间内车辆j来访任意的设施i的次数进行计数来计算使用频度F1(j)。例如,当在规定期间内车辆j来访设施1三次,来访设施2两次,来访设施3四次时,车辆j的使用频度F1(j)为9(=3+2+4)。
在步骤S336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照车辆j的使用频度F1(j)来计算权重W3(j)。
在步骤S337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计算根据权重W3(j)对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N5(i,j)(=N1(i,j)×W3(j))。
在步骤S338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通过式6计算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所有的车辆j的权重W3(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5(i)。
S5(i)=ΣjN5(i,j) (式6)
在步骤S339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基于权重W3(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5(i),来制成设施i的往返_评价。
<设施变化_评价的制成>
当参照图9F时,在步骤S340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对在规定期间内车辆j来访不同的设施i的不同设施的件数进行计数来计算使用设施的件数F2(j)。例如,当在规定期间内车辆j来访设施1、设施2和设施3时,车辆j的使用设施的件数F2(j)为3。
在步骤S341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按照车辆j的使用设施的件数F2(j)来计算权重W4(j)。
在步骤S337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计算根据权重W4(j)对车辆j的车辆台数N1(i,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N6(i,j)(=N1(i,j)×W4(j))。
在步骤S342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通过式7计算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所有的车辆j的权重W4(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6(i)。
S5(i)=ΣjN6(i,j) (式7)
在步骤S343中,服务器系统3(设施评价制成更新部303)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在设施i泊车的、基于权重W3(j)进行调整后的车辆台数的合计S6(i),来制成设施i的设施变化_评价。
以上对第1实施方式的设施评价系统100进行了说明,然而,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第1实施方式。
[变形例1]
在第1实施方式中,判定部303也可以不实时进行设施判定处理,而例如根据该天存储于存储部31的移动体ID(或者车辆ID、用户ID)的连接履历记录的集合进行批量处理,据此将该车辆5泊车的该设施的设施ID、设施泊车的事项信息和泊车时间等信息存储于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16。
[变形例2]
在第1实施方式中设服务器系统3为1台服务器来实施,但作为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将服务器系统3的各功能适宜地分散于多个服务器的分散处理系统。另外,也可以在云上使用虚拟服务器功能等来实现服务器系统3的各功能。
根据以上说明的设施评价系统100,能够发挥以下效果。
(1)服务器系统3具有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该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根据判定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为已泊车于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对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据此,能够制成排除了恣意的评价的、可靠性高的设施评价信息(评级信息)。
(2)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按照车型信息来对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另外,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具有与车辆类别的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对应表。
据此,能够根据车辆类别和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制成评价对象设施向怎样的用户层推荐的“推荐信息”。
(3)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评价对从远距离访问设施的车辆台数进行了加权的评价对象设施。
据此,将用户从远方来访的设施评价得高,由此能够使“即使从远方也希望访问的设施”可视化。
(4)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评价对往返来访对象评价设施的车辆台数进行加权的评价对象设施。
据此,能够给予反映出回头客的评价,由此能够使“想多次访问的设施”可视化。
(5)在设施使用频度高的车辆5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情况下,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评价对设施使用频度高的车辆5的泊车台数进行了加权的评价对象设施。
据此,能够使“设施使用频度高的用户也希望访问的设施”可视化。
(6)在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来访评价对象设施的情况下,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4还评价对不同的使用设施的件数多的车辆5的泊车台数进行了加权的评价对象设施。
据此,能够使“来店的设施变化大的人也希望访问的设施”可视化。
本发明的服务器系统3能够由硬件来执行,还能够由软件来执行。
换言之,图2、图3、图4和图6的功能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并没有特别地限定。即,服务器2具有能够将与本发明的导航功能相关的一系列处理作为整体来执行的功能即可,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使用怎样的功能块并不特别地限定于图2、图3、图4和图6的例子。
另外,1个功能块可以由硬件单体构成,也可以由软件单体构成,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构成。
在由软件来执行一系列的处理的情况下,构成该软件的程序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于计算机等。
计算机可以是被组装于专用的硬件的计算机。另外,计算机也可以是通过安装各种程序,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的计算机。
包括这样的程序的记录介质不仅仅由为了向用户提供程序而与装置主体不同地分布的可移动介质31构成,还由以预先装入装置主体的状态提供给用户的记录介质等构成。可移动介质31例如由磁盘(包括软盘)、蓝光盘、光盘或者光磁盘等构成。光盘例如由CD-ROM(Compact Disk-Read Only Memory)、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构成。光磁盘由MD(Mini-Disk)等构成。另外,以预先装入装置主体的状态提供给用户的记录介质例如由记录有程序的图2的存储部11、图3的存储部21、图4的存储部31、图5的存储部41所包含的硬盘等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0:系统;1:车载导航装置;10:控制部;101:连接处理部;102:位置信息更新部;105:路线引导部;11:存储部;12:无线部;13:传感器部;14:显示部;15:输入部;2:移动终端;20:控制部;201:移动终端_连接处理部;202:移动终端_位置信息更新部;205:移动终端_路线引导部;206:移动终端_连接信息获取部;21:存储部;22:无线部;23:传感器部;24:显示部;25:输入部;26:近距离通信部;3:服务器系统;30:控制部;301:登录处理部;302:当前位置信息处理部;303:判定部;304:设施评价信息制成更新部;305:设施评价信息提供部;306:路线设定部;307:路线通知部;31:存储部;311:移动体信息区域;312:地图信息区域;313:设施信息区域;314:连接履历信息区域;315: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316:移动体行驶履历文件夹;32:通信部;33:计时部;34:显示部;35:输入部;4:顾客终端;5:车辆。

Claims (9)

1.一种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部、设施信息保存部、设施评价给予部和设施评价输出部,其中,
所述接收部接收随车辆携带的移动体的当前位置;
所述设施信息保存部存储设施和设施的可泊车区域信息;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根据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在已泊车于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给予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输出由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给予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还接收与所述移动体对应的车辆的车型信息,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根据所述车型信息来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还输出根据所述车型信息而给予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车辆类别和相关性高的使用者属性建立对应关系的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根据所述车辆类别与使用者属性对应表,按使用者属性来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所述设施评价输出部还输出根据所述使用者属性而给予的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还接收所述移动体的出发地点或者与所述移动体对应的车辆或用户的现住所的位置信息即移动体起始点位置信息,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按照所述移动体起始点位置信息与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距离来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在已泊车于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按照使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次数多的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比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次数相对较少的其他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高的方式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在已泊车于任意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按照使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次数多的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比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次数相对较少的其他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高的方式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在规定期间内对判定为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为已泊车于不同的所述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次数进行合计,且按照使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不同的设施数量多的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比根据在规定期间内判定为已泊车的不同的设施数量相对较少的其他移动体进行的评价的加权高的方式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设施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施评价给予部还计测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为已泊车于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的可泊车区域的时间,且在已泊车的时间在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不对所述评价对象设施给予评价。
9.一种设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控制部、和存储设施和设施的可泊车区域信息的设施信息保存部的设施评价装置执行接收步骤、设施评价给予步骤和设施评价输出步骤,其中,
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随车辆携带的移动体的当前位置;
在所述设施评价给予步骤中,根据判定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是否在已泊车于所述设施的可泊车区域而得到的泊车信息来对所述设施给予评价;
在所述设施评价输出步骤中,输出由所述设施评价给予步骤给予的对所述设施的评价。
CN201880015246.2A 2017-03-02 2018-02-19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0352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9411 2017-03-02
JP2017039411A JP6817107B2 (ja) 2017-03-02 2017-03-02 施設評価装置及び施設評価方法
PCT/JP2018/005794 WO2018159366A1 (ja) 2017-03-02 2018-02-19 施設評価装置及び施設評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2449A true CN110352449A (zh) 2019-10-18

Family

ID=6336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246.2A Pending CN110352449A (zh) 2017-03-02 2018-02-19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5141B2 (zh)
JP (1) JP6817107B2 (zh)
CN (1) CN110352449A (zh)
WO (1) WO20181593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9871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景评估装置和前景评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34366B2 (en) * 2018-09-30 2022-05-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gniz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JP7143724B2 (ja) * 2018-11-01 2022-09-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058041B2 (ja) * 2019-10-24 2022-04-21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7363647B2 (ja) * 2020-04-03 2023-10-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34010A (ja) * 2020-04-08 2021-03-01 株式会社スペース二十四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移動体・ユーザ識別管理システム
JP2023048816A (ja) * 2021-09-28 2023-04-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需要予測装置、需要予測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7795A (ja) * 2001-01-09 2002-07-26 Jcb:Kk 道路交通情報総合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24026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Aisin Aw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9181469A (ja) * 2008-01-31 2009-08-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移動体端末装置、情報管理サーバ、情報制御方法、情報管理方法、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9180675A (ja) * 2008-01-31 2009-08-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移動体端末装置、情報管理サーバ、情報制御方法、情報管理方法、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1209213A (ja) * 2010-03-30 2011-10-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施設情報提供サーバ、施設情報表示装置、施設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2842109A (zh) * 2012-08-30 2012-12-26 北京工业大学 停车场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评价方法
JP2013222278A (ja) * 2012-04-16 2013-10-2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施設評価装置、施設評価システム、施設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05060A (ja) * 2013-06-19 2015-01-08 ヤフー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評価方法およ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CN104737168A (zh) * 2012-10-22 2015-06-24 株式会社电装 自动评价系统以及导航装置
JP2016173257A (ja) * 2015-03-16 2016-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ナビゲーション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
CN107615345A (zh) * 2015-06-04 2018-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辅助装置、移动辅助用服务器及移动辅助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0046B2 (ja) * 2012-03-23 2016-01-06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044675A (ja) * 2012-08-28 2014-03-13 Toyota Mapmaster Inc 魅力度評価装置及び魅力度調整装置、並びに魅力度を評価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魅力度を調整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40093125A1 (en) * 2012-08-31 2014-04-03 Stefan Hradetzky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 at a Point of Sale Unit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7795A (ja) * 2001-01-09 2002-07-26 Jcb:Kk 道路交通情報総合処理システム
JP200724026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Aisin Aw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09181469A (ja) * 2008-01-31 2009-08-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移動体端末装置、情報管理サーバ、情報制御方法、情報管理方法、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9180675A (ja) * 2008-01-31 2009-08-13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移動体端末装置、情報管理サーバ、情報制御方法、情報管理方法、情報収集プログラム、情報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1209213A (ja) * 2010-03-30 2011-10-20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施設情報提供サーバ、施設情報表示装置、施設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3222278A (ja) * 2012-04-16 2013-10-28 Alpine Electronics Inc 施設評価装置、施設評価システム、施設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2842109A (zh) * 2012-08-30 2012-12-26 北京工业大学 停车场服务水平量化分级的评价方法
CN104737168A (zh) * 2012-10-22 2015-06-24 株式会社电装 自动评价系统以及导航装置
JP2015005060A (ja) * 2013-06-19 2015-01-08 ヤフー株式会社 評価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評価方法および評価プログラム
JP2016173257A (ja) * 2015-03-16 2016-09-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ナビゲーション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
CN107615345A (zh) * 2015-06-04 2018-01-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辅助装置、移动辅助用服务器及移动辅助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9871A (zh) * 2019-10-31 2021-05-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前景评估装置和前景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46293A (ja) 2018-09-20
JP6817107B2 (ja) 2021-01-20
US20200065917A1 (en) 2020-02-27
US11605141B2 (en) 2023-03-14
WO2018159366A1 (ja)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2449A (zh) 设施评价装置和设施评价方法
Shaheen et al. Smartphone applications to influence travel choices: practices and policies
CA2975002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an on-demand service
US201401221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and selection of a resource among available resources
US8473198B2 (en) Additional content based on intended travel destination
JP5929702B2 (ja) 自動評価システム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04034336A (zh) 用于选择导航路线并提供沿路广告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030376A1 (en) Vehicle trip logger
JP6223378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サーバシステム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
CN110431595A (zh) 信息分析装置和路径信息分析方法
CN110431376A (zh) 信息分析装置和路径信息分析方法
JP2010015270A (ja) 車載情報端末、情報提供方法
JP5088420B2 (ja)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JP2005208943A (ja) サービス候補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ユーザ側通信装置並びにサービス候補提供サーバ
Tsiaras et al. parkitsmart: Minimization of cruising for parking
JP5886671B2 (ja) 駐車場満空判定装置、判定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2019008712A (ja) 情報配信装置及び情報配信方法
JP6870827B2 (ja)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地図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757520A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network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2019168277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966562B2 (ja) ユーザ情報管理装置及びユーザ情報管理方法
JP2018146451A (ja) 施設情報配信サーバ及び施設情報配信方法
JP2003187027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提供方法
JP2023174913A (ja) 情報生成装置、情報生成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10247947A (zh) 判定装置、判定系统和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