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575A -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575A
CN110326575A CN201910620611.9A CN201910620611A CN110326575A CN 110326575 A CN110326575 A CN 110326575A CN 201910620611 A CN201910620611 A CN 201910620611A CN 110326575 A CN110326575 A CN 11032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connecting rod
rail
trolley mechanism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061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柏生
黄庆文
陈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62061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6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5/00Other railway vehicles, e.g. scaffold cars; Adaptations of vehicles for use on railw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机构,包括轨道小车本体;所述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均设有至少一对车轮;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通过转轴组件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车架和/或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转轴组件铰接。上述轨道小车机构的轨道小车本体运行转向灵活,车架间的协调性好,避免了车轮悬空的问题,同时能适应轨道弯曲变形问题,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制造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背景技术
在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中,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大范围使用投料的轨道小车机构。但是,安装轨道时因无法保证精确度,将会导致轨道弯曲和扭转变形。此外,轨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伸长弯曲;轨道在后期重修与维护不当也会使轨道发生变形。以上等实际情况,使得轨道小车在行走至轨道变形处出现轮子悬空,行走至转弯处转弯不流畅,行走至轨道发生弯曲变形位置时容易卡死,上述情况都会使小车前进受阻,从而需要人工进行协调,这将增大人工成本,降低投料效率和工厂的养殖自动化程度。
因此,如何解决轨道小车行走不畅及轮子悬空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小车机构,该轨道小车机构能够解决轨道小车运行不畅及车轮悬空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有利于维持工厂的养殖自动化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小车机构,包括轨道小车本体;
所述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均设有至少一对车轮;
所述第一车架和所述第二车架通过转轴组件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车架和/或所述第二车架与所述转轴组件铰接。
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车架的第一连接杆和连接所述第二车架的第二连接杆,还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套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套件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套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套件连接的末端设有限位孔,还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孔内、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对所述套件滑脱的限位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车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车架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车架设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配合的第一铰接配合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车架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二车架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车架设有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配合的第二铰接配合孔。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车架固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车架的横截面呈凵字状,至少一对所述车轮分别通过轮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车架的两侧。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任意一个所述车轮。
可选地,还包括用以供所述轨道小车本体行走的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的纵切面呈工字型,所述轨道小车本体的任意一对所述车轮分别卡接于工字型的所述轨道的两侧。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包括轨道小车本体,轨道小车本体可沿铺设的轨道运动,轨道小车本体用来安装投料设备,在沿轨道行进的同时投放饵料;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均设有至少一对车轮,通过车轮和轨道的配合实现沿轨道运行。
为了避免轨道小车本体经过轨道弯曲段和扭转变形段时发生运行不畅或者车轮悬空的现象,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通过转轴组件旋转连接,所谓第一车架相对第二车架旋转连接,这里指第一车架和第二能相对第二车架发生旋转,也即当第一车架行至水平段而第二车架行至扭转变形段时,第一车架保持水平运行,第二车架则能够通过转轴组件相对第一车架发生旋转,保持一侧高另一侧低的状态,保证第二车架两侧的车轮都能够贴合轨道,进而保证了轨道小车的运行流畅。
另一方面,转轴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第一车架和/或第二车架与转轴组件铰接,这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车架与转轴组件铰接、第二车架与转轴组件铰接以及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同时与转轴组件铰接,无论第一车架第二车架和转轴组件的连接采用上述三种形式的哪一种,都能够使第一车架相对第二车架发生转向,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可以不用局限在一条直线上,当轨道小车本体经过轨道弯曲段时,第一车架和/或第二车架通过转轴组件铰接的连接方式保证了第一车架能够相对第二车架发生弯曲转向,进而保证轨道小车本体能够顺畅的沿轨道运行。且上述轨道小车机构结构简单,无需采用传感器进行导向,降低了轨道小车机构的生产制造成本,有利于提高投料效率和工厂养殖自动化的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本体的基本结构图;
图2为图1的旋转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图1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图。
其中:
1-第一车架、2-转轴组件、21-第一连接杆、22-套件、23-第二连接杆、3-第二车架、4-车轮、5-限位轴、6-轮轴、7-驱动电机、8-轨道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本体的基本结构图,图2为图1的旋转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图1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图。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包括轨道小车本体,轨道小车本体能够沿轨道行走,此外轨道小车本体还用于连接投料设备,在行进的同时进行投料,提高工厂养殖自动化程度;上述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通过转轴组件2旋转连接,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上均设有至少一对车轮4,以便于通过车轮4沿导轨行进;其中第一车架1、第二车架3和转轴组件2的两端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车架1与转轴组件2的一端铰接或第二车架3与转轴组件2的一端铰接或转轴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铰接。
当第一车架1与转轴组件2铰接时,第一车架1可相对转轴组件2发生水平面内的旋转,此时第一车架1和转轴组件2可以不再保持一条直线;当第二车架3与转轴组件2铰接,第二车架3可相对转轴组件2发生水平面内的旋转,此时第二车架3与转轴组件2可以不再保持一条直线,当转轴组件2的两端分别铰接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时,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均能相对转轴组件2发生水平面内的旋转,此时第一车架1与转轴组件2可以不再保持一条直线,第二车架3与转轴组件2可以不再保持一条直线。
总之,无论第一车架1、转轴组件2和第二车架3无论采用上述三种连接方式中的哪一种,第一车架1总能够相对第二车架3发生水平面内的弯曲转向,提高了轨道小车本体进行弯曲转向的灵活度,保证轨道小车顺利通过轨道弯曲段。
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通过转轴组件2旋转连接则保证第一车架1能够相对第二车架3发生相对的旋转,使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车轮4处于不同的平面,即使轨道小车本体经过轨道的扭转变形段,第一车架1的车轮4和第二车架3的车轮4也能通过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相对旋转始终保持与扭转变形的轨道的贴合,避免了车轮4悬空,保证了轨道小车本体的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轨道小车机构结构简单,无需采用传感器对小车进行引导即能保持轨道小车本体始终贴合轨道,此外,第一轨道相对第二轨道在水平面内的旋转则保证了轨道小车转向的灵活度,无需人工协调即能保证轨道小车机构的平稳运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厂养殖自动化的程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第一车架1的形状和第二车架3的形状基本保持一致,二者的横截面优选呈凵字状或者凹字状,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两侧均对称的连接至少一对车轮4,车轮4通过轮轴6连接固定至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侧壁。
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通过转轴组件2旋转连接,这里的旋转连接具体指第一车架1能够相对第二车架3发生旋转,从而保持二者的车轮4可以处于不同的平面。这样一来,即使轨道小车本体经过轨道的扭转弯曲段时,也能保持第一车架1的车轮4和第二车架3的车轮4同时贴合至轨道。举例来说,第一车架1行至轨道水平段时,第二车架3所处的轨道相对轨道水平段发生扭转弯曲而处于不同的平面,此时第二车架3通过转轴组件2相对第一车架1发生旋转,保证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车轮4都与轨道贴合。
转轴组件2可以采用连接杆加套件22相互配合的形式实现旋转连接;转轴组件2的一种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轴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杆21、第二连接杆23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3的套件22;第一连接杆21连接第一车架1和套件22,第二连接杆23连接第二车架3和套件22,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3通过套件22旋转连接。
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3均可采用金属杆件,套件22则可以采用金属套筒,套件22可以焊接与第一连接杆21或者通过螺栓销钉等紧固件与第一连接杆21固接,第二连接杆23伸入套件22内实现向对第一连接杆21旋转连接。
为了防止第二连接杆23从套件22中滑脱,第二连接杆23连接套件22的一端的末端设有径向贯穿第二连接杆23的限位孔,通过在限位孔内设置销钉等限位轴5防止第二连接杆23从套件22中滑脱。
当然,也可以如图2所示,采用第二连接杆23与套件22固接,第一连接杆21与套件22转动连接来实现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的旋转连接。无论第一连接杆21与套件22固接,还是第二连接杆23与套件22固接,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3旋转连接,图2只是对第一连接杆21和第二连接杆23一种连接关系的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二者具体形状及结构的限定。
当第一连接杆21与第一车架1铰接,第二连接杆23与第二车架3固接时,第一连接杆21连接第一车架1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第一车架1的对应位置上开设与第一铰接孔配合的第一铰接配合孔,第一连接杆21和第一车架1通过第一铰接孔、第一铰接配合孔以及销钉或转轴铰接。第二车架3和第二连接杆23可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避免发生相对旋转。
当第二连接杆23与第二车架3铰接时,第二连接杆23连接第二车架3的二端设有第二铰接孔,第二车架3的对应位置上开设与第二铰接孔配合的第二铰接配合孔,第二连接杆23和第二车架3通过第二铰接孔、第二铰接配合孔以及销钉或转轴铰接。
第一连接杆21与第一车架1铰接且第二连接杆23与第二车架3铰接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类似。
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还包括用来驱动轨道小车本体运行的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可连接在第一车架1或第二车架3的任意一个车轮4上,只要能够驱动车轮4旋转带动轨道小车本体行进即可。为了与投料速度相匹配,驱动电机7一般采用减速电机。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还包括与轨道小车本体配合的轨道机构8,轨道机构8的纵切面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轨道机构8可以悬挂固定于天花板,以便于轨道小车本体的车轮4卡接在轨道的两侧,轨道小车本体与轨道机构8的装配运行关系如图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轨道小车机构不仅可以包括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三车架和第四车架,多个车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可参考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的连接结构,为了保证轨道小车机构运行转向的灵活性,单个车架的长度一般较短,通过多个车架的连接满足投料需求且一个车架一般只设置一对车轮4,车轮4通过轮轴6对称的连接在任意一个车架的两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小车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小车本体;
所述轨道小车本体包括:第一车架(1)和第二车架(3),所述第一车架(1)和所述第二车架(3)均设有至少一对车轮(4);
所述第一车架(1)和所述第二车架(3)通过转轴组件(2)旋转连接,且所述第一车架(1)和/或所述第二车架(3)与所述转轴组件(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2)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车架(1)的第一连接杆(21)和连接所述第二车架(3)的第二连接杆(23),还包括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套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与所述套件(22)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与所述套件(2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与所述套件(22)连接的末端设有限位孔,还包括设于所述限位孔内、防止所述第一连接杆(21)相对所述套件(22)滑脱的限位轴(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1)与所述第一车架(1)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连接所述第一车架(1)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车架(1)设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配合的第一铰接配合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与所述第二车架(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3)连接所述第二车架(3)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二车架(3)设有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配合的第二铰接配合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3)与所述第二车架(3)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架(1)的横截面呈凵字状,至少一对所述车轮(4)分别通过轮轴(6)固定于所述第一车架(1)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车轮(4)转动的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连接任意一个所述车轮(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小车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供所述轨道小车本体行走的轨道机构(8),所述轨道机构(8)的纵切面呈工字型,所述轨道小车本体的任意一对所述车轮(4)分别卡接于工字型的所述轨道的两侧。
CN201910620611.9A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Pending CN11032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0611.9A CN110326575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0611.9A CN110326575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575A true CN110326575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0611.9A Pending CN110326575A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65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6976A (zh) * 2019-12-31 2020-03-3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5553A (zh) * 1985-10-27 1987-06-03 秦桂亭 安全拖火车皮装置
JP2001018798A (ja) * 1999-07-09 2001-01-23 East Japan Railway Co 鉄道用巡検車のブレーキ機構
FR2891328A1 (fr) * 2005-09-27 2007-03-30 Shaft Form Engineering Gmbh Arbre articule et unite a coulisse a roulement pour cet arbre
CN102501876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半自动密接车钩结构
CN202508141U (zh) * 2012-04-10 2012-10-31 邢台市神圣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四驱动支架搬运车
CN103879428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安海燕 攀山轨道车的万向桥接方法
CN203766781U (zh) * 2014-03-14 2014-08-13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小车
CN104781129A (zh) * 2012-10-26 2015-07-15 西屋控股公司 车钩的扭簧回正装置
CN208515592U (zh) * 2018-06-30 2019-02-19 西南交通大学 轨道运输小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5553A (zh) * 1985-10-27 1987-06-03 秦桂亭 安全拖火车皮装置
JP2001018798A (ja) * 1999-07-09 2001-01-23 East Japan Railway Co 鉄道用巡検車のブレーキ機構
FR2891328A1 (fr) * 2005-09-27 2007-03-30 Shaft Form Engineering Gmbh Arbre articule et unite a coulisse a roulement pour cet arbre
CN102501876A (zh) * 2011-11-09 2012-06-20 天津机辆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半自动密接车钩结构
CN202508141U (zh) * 2012-04-10 2012-10-31 邢台市神圣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四驱动支架搬运车
CN104781129A (zh) * 2012-10-26 2015-07-15 西屋控股公司 车钩的扭簧回正装置
CN103879428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安海燕 攀山轨道车的万向桥接方法
CN203766781U (zh) * 2014-03-14 2014-08-13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小车
CN208515592U (zh) * 2018-06-30 2019-02-19 西南交通大学 轨道运输小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6976A (zh) * 2019-12-31 2020-03-3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CN110936976B (zh) * 2019-12-31 2021-06-01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可转移换向的轨道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9276A (zh) 关节式机器人腕部
CN201954722U (zh) 导风连杆机构及具有该导风连杆机构的空调器
CN104060960A (zh) 一种自扶正式井下牵引装置
CN110326575A (zh) 一种轨道小车机构
CN204038608U (zh) 一种吸盘式90度玻璃移栽机构
CN104659706A (zh) 一种手掌开合装置
CN106276058B (zh) 可弯曲行驶、弯曲运转麟块皮带机
WO2015113504A1 (zh) 实施往复冲击部不同心凸轴固定轴承方法的不同心凸轴固定轴承往复冲击部
CN108189018B (zh) 一种基于差速齿轮的柔性臂段与柔性机械臂
CN205614670U (zh) 高精定位式工业机器人
CN204724428U (zh) 胶枪
CN204508024U (zh) 一种新型传送用管道
CN208117831U (zh) 一种机械臂及机器人
CN216296826U (zh) 一种具有防止凝固功能的涂料喷涂机
CN110432126A (zh) 一种安装在园林护栏上的喷洒装置
KR101701539B1 (ko) 관절형 로봇 손목
CN211733398U (zh) 光缆穿线装置
CN205578619U (zh) 一种可正反接的链节以及堆叠式拖链
CN208971969U (zh) 一种农用施肥装置
DE50008356D1 (de) Zwischengetriebe für fenster-oder türbeschlag
CN203905870U (zh) 一种自扶正式井下牵引装置
CN207988782U (zh) 一种多扇门的自动折叠装置
CN206446440U (zh) 一种电动赛车传动调整装置
CN208051665U (zh) 水钻磨抛机的下料机构
CN209440152U (zh) 一种工业生产线用可角度转动的多用途机械手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