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190B -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190B
CN110326190B CN201780085460.0A CN201780085460A CN110326190B CN 110326190 B CN110326190 B CN 110326190B CN 201780085460 A CN201780085460 A CN 201780085460A CN 110326190 B CN110326190 B CN 110326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gnet
magnet holding
coupling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4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190A (zh
Inventor
渡边隆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26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2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 F25B31/026Compressor arrangements of motor-compressor units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46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the same polarity, e.g. consequent pole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2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02K1/30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using intermediate parts, e.g. spid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转子(2)具有旋转轴(28)、转子芯(20)及永磁铁(3)。转子芯(20)具有:具有供旋转轴(28)插入的轴插入孔(27)的轴固定部(26)、从以旋转轴(28)的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轴固定部(26)的环状的磁铁保持部(24)及将轴固定部(26)与磁铁保持部(24)连结的连结部(25)。永磁铁(3)安装于磁铁保持部(24)并构成第一磁极(20a)。在磁铁保持部(24)中在周向上与永磁铁(3)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20b)。连结部(25)具有在该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至少两个肋(25a)。

Description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具有转子的电动机、具有电动机的压缩机及送风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广泛地使用在转子上安装永磁铁的电动机。近年来,为了减少永磁铁的数量,开发了在转子上沿周向交替地配置磁铁磁极和模拟磁极的交替极型电动机。磁铁磁极由永磁铁构成,与此相对,模拟磁极由转子芯中的相邻的永磁铁之间的部分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00643号公报(参照图1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570884号公报(参照图6)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755896号公报(参照图2)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5684529号公报(参照图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交替极型电动机中,由于在转子的模拟磁极中不存在永磁铁,所以存在如下问题:磁通量向旋转轴流动而产生磁通量泄漏,电动机的输出下降。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向旋转轴的磁通量泄漏而抑制电动机的输出下降的转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转子具备:旋转轴;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轴固定部、环状的磁铁保持部及连结部,所述轴固定部具有供旋转轴插入的轴插入孔,所述磁铁保持部从以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轴固定部,所述连结部将轴固定部与磁铁保持部连结;以及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安装于磁铁保持部,并构成第一磁极。在磁铁保持部中在周向上与永磁铁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连结部具有在该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至少两个肋。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轴固定部和磁铁保持部由连结部连结,连结部具有在轴向(旋转轴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至少两个肋,所以能够限制磁铁保持部与轴固定部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并能够抑制向旋转轴的磁通量泄漏。因此,能够抑制电动机的输出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的电动机(A)及其转子(B)的横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交替极型电动机(A)及其转子(B)的横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电动机的横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A)及示出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B)。
图6是示出构成转子芯的电磁钢板的磁特性的第一图表(A)及放大地示出第一图表的一部分的第二图表(B)。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结部中的最大磁通量密度与感应电压变化率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一般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9是示出图8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A)及示出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B)。
图10是示出交替极型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11是示出图10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A)及示出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B)。
图12是示出第一比较例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13是示出第一比较例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A)及示出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B)。
图14是示出第二比较例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15是示出图14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A)及示出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B)。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其他结构例的横剖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动机的转子的横剖视图(A)及纵剖视图(B)。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动机的转子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27是示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8是示出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送风机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前提的一般的电动机及交替极型电动机。
<一般的电动机>
图1(A)是示出一般的电动机的横剖视图。此外,横剖视图是指沿着与转子的旋转轴的中心轴线正交的面的剖视图,纵剖视图是指沿着与中心轴线平行的面(包括中心轴线在内的面)的剖视图。
图1(A)所示的电动机具有转子8和以包围转子8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定子6。在转子8与定子6之间设置有气隙。将作为转子8的旋转中心的轴线(中心轴线)设为轴线C1。
定子6具有定子芯60和卷绕于定子芯60的绕组65。定子芯60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磁轭部61和从磁轭部61向轴线C1延伸的多个(在此为12个)齿62。齿62的前端与转子8的外周面相向。在相邻的齿62之间形成有槽。绕组65例如通过集中绕组而卷绕在齿62的周围。
图1(B)是示出转子8的横剖视图。如图1(B)所示,转子8具有转子芯80和安装于转子芯80的旋转轴88。在转子芯80的径向中心形成有供旋转轴88插入的轴插入孔87。旋转轴88的中心轴线是上述轴线C1。
沿着转子芯80的外周配置有多个(在此为10个)磁铁插入孔81。磁铁插入孔8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各磁铁插入孔81的内部配置有永磁铁83。在各磁铁插入孔81的周向上的两侧形成有用于抑制漏磁通量的磁通量壁垒(漏磁通量抑制孔)82。
永磁铁83例如能够由铁氧体烧结磁铁、铁氧体粘接磁铁、Sm(钐)-Fe(铁)-B(硼)粘接磁铁构成。另一方面,在用于空调装置的压缩机或送风机的电动机的情况下,从高效率化的观点出发,大多由钕烧结磁铁构成永磁铁83,所述钕烧结磁铁以磁力更强的Nd(钕)-Fe-B为主成分。
然而,钕烧结磁铁含有作为稀土类元素的Nd。另外,为了提高矫顽力,在钕烧结磁铁中添加有Dy(镝)或Tb(铽)等稀土类元素。这些Nd、Dy、Tb均较昂贵,由此成为材料成本上升的原因。
另外,关于永磁铁83,由于一般对块状的块切削来进行加工,所以永磁铁83越薄且小,则材料成品率越下降。因此,在一个电动机中使用的永磁铁83的数量越增加,则加工成本越上升。因此,为了降低电动机的制造成本,优选在能够确保电动机的驱动所需的磁通量的量的范围减少永磁铁83的数量。
在该情况下,如果能够减少永磁铁83的数量,则能够在不增加永磁铁材料的总使用量的范围增大永磁铁83的体积。这是因为,增大永磁铁83的体积会带来加工成本的降低。
因此,为了减少永磁铁的数量来降低电动机的制造成本,开发了以下的交替极型电动机。
<交替极型电动机>
图2(A)是示出交替极型电动机的横剖视图。图2(A)所示的电动机具有转子7和以包围转子7的方式设置的定子6。在转子7与定子6之间设置有气隙。将作为转子7的旋转中心的轴线设为轴线C1。定子6的结构与图1(A)所示的电动机的定子6相同。
图2(B)是示出转子7的横剖视图。如图2(B)所示,转子7具有转子芯70和安装于转子芯70的旋转轴78。在转子芯70的径向中心形成有供旋转轴78插入的轴插入孔77。旋转轴78的中心轴线是上述轴线C1。
沿着转子芯70的外周配置有多个(在此为5个)磁铁插入孔71。磁铁插入孔7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在各磁铁插入孔71的周向上的两侧形成有用于抑制漏磁通量的磁通量壁垒(漏磁通量抑制孔)72。
在各磁铁插入孔71的内部配置有永磁铁73。使彼此相同的磁极面(例如N极)朝向外周侧地配置永磁铁73。因此,在转子芯70中,在位于相邻的永磁铁73之间的部分,产生磁通量沿径向流动的部分。该部分成为模拟磁极70b。
即,在交替极型电动机的转子7中,由永磁铁73形成的磁铁磁极70a(第一磁极)和由转子芯70形成的模拟磁极70b(第二磁极)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此外,在轴插入孔77的径向外侧形成有贯通孔79(空隙)。该贯通孔79用于向模拟磁极70b侧引导磁通量的流动。
这样,由于交替极型的转子7具有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磁铁磁极70a和模拟磁极70b而成的结构,所以转子7的永磁铁73的数量为一般的转子8(图1(B))的一半,能够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
然而,由于在转子7的模拟磁极70b中不存在永磁铁73,所以通过了模拟磁极70b的磁通量向径向内侧流动,产生向插入到轴插入孔77中的旋转轴78的磁通量泄漏。结果,存在电动机的输出下降这样的问题。
为了抑制向旋转轴78的磁通量泄漏,也可考虑使转子大型化(延长从永磁铁73到旋转轴78的距离),但若使转子大型化,则电动机也会大型化,会使重量及制造成本上升。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在交替极型电动机中高效地抑制向旋转轴的漏磁通量,由此,实现电动机的输出下降的抑制。
实施方式1.
<电动机的结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100的横剖视图。该电动机100例如是在旋转式压缩机300(图27)或送风机(图28)等中使用的三相同步电动机。电动机100具有转子2和以包围转子2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定子1。在转子2与定子1之间设置有气隙。将作为转子2的旋转中心的轴线设为轴线C1。
以下,将轴线C1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周向(在图3中用箭头R1示出)简称为“周向”。另外,将以轴线C1为中心的定子1及转子2的半径方向简称为“径向”。
如图3所示,定子1具有定子芯10和卷绕于定子芯10的绕组15。定子芯10由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体构成。
定子芯10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的磁轭部11和从磁轭部11向轴线C1延伸的多个齿12。齿12的前端与转子2的外周面相向。在相邻的齿12之间形成有槽。绕组15例如通过集中绕组而卷绕在齿12的周围。在此,齿12的数量(即槽的数量)为12,但不限定于此。
图4(A)是示出电动机100的转子2的横剖视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线段4B-4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如图4(A)所示,转子2具有转子芯20和安装于转子芯20的旋转轴28。旋转轴28的中心轴线是上述轴线C1。
转子芯20是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构件,并在轴向上具有长度B。转子芯20由在轴向上层叠多块电磁钢板而成的层叠体构成。
转子芯20具有固定于旋转轴28的轴固定部26、以从径向外侧包围轴固定部26的方式设置的环状的磁铁保持部24及连结这些轴固定部26和磁铁保持部24的连结部(梁部)25。
轴固定部26具有以轴线C1为中心的圆筒状。在轴固定部26的径向中心形成有供旋转轴28插入的轴插入孔27。
磁铁保持部24隔开间隔地配置在轴固定部26的径向外侧,并呈以轴线C1为中心的环状延伸。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上的长度与轴固定部26的轴向上的长度相同(上述长度B)。
磁铁保持部24沿着外周具有多个(在此为5个)磁铁插入孔21。磁铁插入孔21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磁铁插入孔21在轴向上贯通磁铁保持部24。另外,磁铁插入孔21在周向上具有宽度,并且在径向上具有厚度。将从磁铁保持部24的内周(即径向上的内侧端部)到磁铁插入孔21的距离设为距离A。
在磁铁保持部24的各磁铁插入孔21内配置有永磁铁3。永磁铁3是在轴向上具有长度、在周向上具有宽度并且在径向上具有厚度的平板状的构件。永磁铁3例如由以Nd-Fe-B为主成分的钕烧结磁铁构成。但是,也可以使用钕烧结磁铁以外的稀土类磁铁,另外,还可以使用稀土类磁铁以外的永磁铁。
使彼此相同的磁极(例如N极)朝向磁铁保持部24的外周侧地配置永磁铁3。因此,在转子芯20中,在相邻的永磁铁3之间,产生磁通量沿径向流动的部分。该部分成为模拟磁极20b。
即,在该磁铁保持部24中,由永磁铁3形成的磁铁磁极20a(第一磁极)和由转子芯20形成的模拟磁极20b(第二磁极)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由此,转子2的极数成为10极。永磁铁3的数量成为极数(10极)的一半(5个)。
另外,磁铁保持部24的外周具有所谓的花朵形状。换句话说,磁铁保持部24的外周具有如下形状:在极中心P1、P2(各磁极20a、20b的周向上的中心)外径成为最大,在极间P3(相邻的磁极之间)外径成为最小。此外,磁铁保持部24的外周不限于花朵形状,也可以是圆形。
在磁铁保持部24中,在各磁铁插入孔21的周向上的两侧形成有磁通量壁垒(漏磁通量抑制孔)22。磁通量壁垒22抑制相邻的永磁铁3之间的漏磁通量。
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配置有多个连结部25。多个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到磁铁保持部24呈放射状延伸。多个连结部25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各连结部25在以轴线C1为中心的径向上延伸。各连结部25在周向上具有长度(宽度)W1。
在此,连结部25的数量与永磁铁3的数量相同(5个)。各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向永磁铁3(磁铁磁极20a)的周向上的中央部延伸。即,优选各连结部25在周向上尽可能远离模拟磁极20b。
如图4(B)所示,连结部25在轴向上的两端具有两个肋25a,在轴向上的中央部(即两个肋25a之间)具有空隙部S2。空隙部S2例如是四边形的开口部,但开口部的形状是任意的。将各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厚度)设为长度L。
肋25a的周向上的长度(即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长度)W1优选为从磁铁保持部24的内周到磁铁插入孔21的距离A、即从磁铁保持部24的内周到永磁铁3的距离A的1/2以下(W1≤A/2)。另外,各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厚度)L优选为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B的1/3以下(L≤B/3)。
此外,在此,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L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在两个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L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优选的是,任意的肋25a的长度均为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B的1/3以下。
另外,在此,连结部25具有两个肋25a,但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肋25a。在该情况下,连结部25的各肋25a的周向上的长度W1也优选为距离A的1/2以下。另外,连结部25的各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L优选为转子芯20的长度B的1/3以下。
图5(A)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形成有空隙部S1。另外,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由连结部25连结,在各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形成有空隙部S2。
图5(B)是示出转子2内的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在磁铁保持部24的磁铁磁极20a存在永磁铁3,在模拟磁极20b不存在永磁铁3。因此,产生从模拟磁极20b向径向内侧的旋转轴28的磁通量的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1中,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隔开空隙部S1而分离,连结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的连结部25具有空隙部S2。因此,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磁通量的通路(磁通路)仅为连结部25的肋25a。因此,由于在肋25a中流动的磁通量而在肋25a中产生磁饱和,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受到限制。结果,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减小连结部25的肋25a的截面积,从而构成为肋25a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更优选为2.0T以上。构成转子芯20的一般的电磁钢板在磁通量密度为1.5T(或2.0T)以上时产生磁饱和,并且磁导率下降。因此,通过将肋25a中的磁通量密度设为1.5T以上(更优选为2.0T以上),从而产生肋25a中的磁饱和,提高向旋转轴28的漏磁通量的抑制效果。
图6(A)是示出构成转子芯20的电磁钢板中的磁场与磁通量密度的关系的图表。图6(B)是放大地示出图6(A)的磁场0~4000A/m的范围的图表。横轴均示出磁场(A/m),纵轴均示出磁通量密度(T)。在图6(A)及(B)中,曲线的梯度较陡的部分表示磁通量容易流动,梯度较缓的部分表示磁通量不易流动。
从图6(A)及(B)可知,如果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则与磁场的变化相对的磁通量密度的变化变得平稳(即产生磁饱和)。另外,从图6(A)可理解,如果磁通量密度为2.0T以上,则可靠地达到磁饱和。
图7是示出连结部25的各肋25a中的最大磁通量密度(以下,称为连结部的最大磁通量密度)与感应电压的变化率的关系的图表。横轴示出连结部的最大磁通量密度(T),纵轴示出感应电压的变化率(%)。
在图7中,附图标记D是具有图2(A)所示的一体结构的转子芯(没有分割为磁铁保持部和轴固定部的转子芯)的交替极型电动机的数据。与此相对,通过将转子芯20分割为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缩窄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的宽度,从而增加连结部25中的最大磁通量密度。附图标记E是如后述的图14(A)及(B)所示在磁铁保持部94与旋转轴98之间不设置连结部而设置有树脂部95的电动机的数据。
感应电压是在转子2的旋转时永磁铁3的磁通量与定子1的绕组15交链而产生的电压,感应电压越高,则电动机100的输出越大。图7所示的感应电压的变化率是相对于由附图标记D示出的数据的感应电压(基准值)的变化率(%)。
由于越缩窄连结部25的宽度,则磁通路变得越窄,所以最大磁通量密度增加。而且,在最大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的范围,感应电压急剧地增加。另外,在最大磁通量密度为2.0T以上的范围,感应电压以较高的值变得平稳。由此可知,通过将连结部25的肋25a的磁通量密度设为1.5T以上(更优选为2.0T以上),能够得到较高的感应电压,因此,能够得到较高的电动机输出。
<比较说明>
在此,为了与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作用进行比较,分别对参照图1(B)说明的一般的电动机的转子、参照图2(B)说明的交替极型电动机的转子及各比较例的电动机的转子进行说明。
图8(A)是示出参照图1(B)说明的一般的电动机的转子8的横剖视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线段8B-8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另外,图9(A)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8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8(A)、(B)及图9(A)所示,该转子8的转子芯80没有实施方式1这样的空隙部S1,也没有连结部25(肋25a)。
图9(B)是示出转子8内的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在该转子8中,由于全部磁极由永磁铁83构成,所以从永磁铁83出来的磁通量返回永磁铁83。因此,不易产生向旋转轴88的磁通量泄漏。
这样,在不是交替极型的一般的电动机中,不易产生向旋转轴88的磁通量泄漏。但是,如上所述,由于永磁铁83的数量较多,所以存在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较高这样的问题。
图10(A)是示出参照图2(B)说明的交替极型电动机的转子7的横剖视图。图10(B)是图10(A)所示的线段10B-10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另外,图11(A)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7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10(A)、(B)及图11(A)所示,转子7具有由永磁铁73构成的磁铁磁极70a和由转子芯70构成的模拟磁极70b。但是,转子7的转子芯70没有实施方式1这样的空隙部S1,也没有连结部25(肋25a)。
图11(B)是示出转子7内的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该转子7具有磁铁磁极70a和模拟磁极70b,在模拟磁极70b未设置永磁铁73,所以磁通量容易在转子芯70与旋转轴78之间流动。
这样,在交替极型电动机中,虽然能够减少永磁铁73的数量,但容易产生向旋转轴78的磁通量泄漏。
图12(A)是示出第一比较例的转子5的横剖视图。图12(B)是图12(A)所示的线段12B-12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另外,图13(A)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5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12(A)所示,第一比较例的转子5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但是,该转子5由板状部分51将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连结,而非由实施方式1的连结部25(肋25a)连结。如图12(B)及图13(A)所示,板状部分51配置在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上的中央部,在轴向上的内侧没有空隙。
图13(B)是示出转子5内的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在该转子5中,由于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形成有空隙部S1,所以磁通量的流动受到限制。然而,由于板状部分51在轴向上比较长,并且在轴向内侧没有空隙,所以与实施方式1的转子2(图5(B))相比,磁通量容易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流动。因此,容易产生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
图14(A)是示出第二比较例的转子9的横剖视图。图14(B)是图14(A)所示的线段14B-14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另外,图15(A)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9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如图14(A)及(B)所示,第二比较例的转子9具有旋转轴98和包围旋转轴98的环状的转子芯90。
转子芯90具有环状的磁铁保持部94。磁铁保持部94具有磁铁插入孔91及磁通量壁垒92,在磁铁插入孔91中配置有永磁铁93。另外,转子9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有由永磁铁93构成的磁铁磁极90a和由转子芯90构成的模拟磁极90b。在磁铁保持部94的内周设置有贯通孔99,其与图2(B)的贯通孔79同样地,用于向模拟磁极90b侧引导磁通量的流动。
另外,如图14(B)及图15(A)所示,转子9具有以填埋旋转轴98与磁铁保持部94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树脂部95。即,在该转子9中,在旋转轴98与磁铁保持部94之间仅存在树脂部95。
图15(B)是示出转子9内的磁通量的流动的示意图。在该转子9中,由于利用树脂部95将磁铁保持部94与旋转轴98隔开,所以与图11(B)所示的交替极型电动机相比,大幅地抑制磁铁保持部94与旋转轴98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
但是,在该转子9中,由于将磁铁保持部94与旋转轴98连结的部分仅为树脂部95,所以难以提高旋转轴98的轴向与转子芯90的轴向的平行度及旋转轴98与转子芯90的同轴度。
这样,与图8(A)~15(B)所示的比较对象相比,本实施方式1的转子2的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分离,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具有空隙部S2。因此,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磁通量的流动受到限制,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
另外,由于利用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的肋25a将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连结,所以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提高,另外,旋转轴28与磁铁保持部24的同轴度提高。
此外,在此,两个肋25a配置在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但两个肋25a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即可。另外,各连结部25也可以在轴向上具有三个以上的肋25a。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转子2具有固定于旋转轴28的轴固定部26、经由空隙部S1从径向外侧包围轴固定部26的环状的磁铁保持部24及将轴固定部26与磁铁保持部24连结的连结部25。磁铁保持部24具有磁铁磁极20a和模拟磁极20b,连结部25具有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的至少两个肋25a。利用这种结构,能够限制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磁通路,并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结果,能够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另外,由于连结部25利用在轴向上分离地配置的至少两个肋25a将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连结,所以能够提高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另外,能够提高旋转轴28与磁铁保持部24的同轴度。
另外,由于连结部25的肋25a配置在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上的两端,所以能够提高使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提高且使旋转轴28与磁铁保持部24的同轴度提高的效果。
另外,由于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向永磁铁3(磁铁磁极20a)的周向上的中央部延伸,所以从模拟磁极20b流向径向内侧的磁通量不易流入连结部25。因此,能够提高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的抑制效果。
另外,由于多个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并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并且能够抑制转子2的重心位置的偏移。
另外,由于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W1为从磁铁保持部24的内周到永磁铁3的距离A的1/2以下(W1≤A/2),另外,各肋25a的轴向上的长度L为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B的1/3以下(L≤B/3),所以能够使磁通量不易在连结部25中流动,能够进一步提高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的抑制效果。
另外,由于连结部25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更优选为2.0T以上),所以由于在连结部25中流动的磁通量而在连结部25中产生磁饱和。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的抑制效果。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16(A)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100的转子2A的横剖视图。图16(B)是图16(A)所示的线段16B-16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图17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A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16(A)所示,转子2A具有转子芯20和旋转轴28。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转子芯20具有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具有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图16(B)及图17所示,连结部25具有配置在轴向两端的两个肋25a和配置在这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中的树脂部(第一树脂部)31。树脂部31例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但只要是非磁性的树脂即可。
树脂部31以填埋各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的方式设置。树脂部31例如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平板状,但只要是填埋空隙部S2的形状即可。在此,树脂部31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与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长度(即肋25a的周向上的长度)相同。
通过按这种方式在连结部25的空隙部S2中设置树脂部31,能够提高转子2A的强度。
另外,通过使树脂部31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变化,能够调整转子2A的特征值(振动特征值)及惯性矩。由于转子2A的特征值根据转子2A的刚性而变化,所以能够通过使树脂部31的宽度变化来调整特征值。通过按这种方式使树脂部31的宽度变化来调整特征值,能够抑制共振,并能够调整噪音特性。
另外,转子2A的惯性矩越大,需要越大的起动转矩,但转子2A的旋转稳定。因此,通过使树脂部31的宽度变化来调整惯性矩,能够使转子2A的旋转稳定。
图18是示出转子2A的其他结构例的横剖视图。在上述图16(A)、(B)及图17所示的结构例中,树脂部31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与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长度相同,但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树脂部31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W2比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长度W1长。通过按这种方式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A的强度。
本实施方式2的转子2A除了在连结部25设置有树脂部31之外,与实施方式1的转子2相同。另外,实施方式2的转子2A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1(图3)的组合,从而构成电动机100(图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2的转子2A在连结部25的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中具有树脂部31,所以能够提高转子2A的强度。另外,由于树脂部31为非磁性,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能够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另外,通过调节树脂部31的宽度,能够调整转子2A的特征值及惯性矩。
实施方式3.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19(A)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电动机100的转子2B的横剖视图。图19(B)是图19(A)所示的线段19B-19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图20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B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19(A)所示,转子2B具有转子芯20和旋转轴28。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转子芯20具有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具有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另外,如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在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中配置有树脂部31(非磁性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3中,如图19(A)、(B)及图20所示,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内具有树脂部(第二树脂部)32。树脂部32例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但只要是非磁性的树脂即可。
在此,多个树脂部32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并到达磁铁保持部24的内周。多个树脂部32配置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连结部25之间,并在周向上均匀地配置。
另外,在此,在周向上,连结部25和树脂部32交替地配置。但是不限定于这种配置,例如也可以在相邻的连结部25之间配置两个以上的树脂部32。在此,树脂部32的轴向上的长度与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相同。但是,树脂部32的轴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比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短。
通过按这种方式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中设置树脂部32,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B的强度。另外,通过在周向上均匀地配置多个树脂部32,能够抑制转子2B的重心位置的偏移。另外,通过在周向上交替地配置连结部25和树脂部32,另外,将树脂部32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与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长度相同,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B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通过使树脂部32的数量、宽度(周向上的长度)或轴向上的长度变化,能够调整转子2B的特征值(振动特征值)及惯性矩。
本实施方式3的转子2B除了设置有树脂部32之外,与实施方式2的转子2A相同。另外,实施方式3的转子2B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1(图3)的组合,从而构成电动机100(图3)。
此外,在此,在转子芯20设置有树脂部31及树脂部32双方,但也可以仅设置树脂部32。但是,在转子芯20中设置有树脂部31及树脂部32双方的情况下,提高转子2B的强度的效果更高。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3的转子2B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中具有树脂部32,所以能够提高转子2B的强度。另外,由于树脂部32为非磁性,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并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另外,由于多个树脂部32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并在周向上均匀地配置,所以能够抑制转子2B的重心位置的偏移。另外,通过调节树脂部32的数量、宽度及长度等,能够调整转子2B的特征值及惯性矩。
实施方式4.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图21(A)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电动机100的转子2C的横剖视图。图21(B)是图21(A)所示的线段21B-21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图22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C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21(A)所示,转子2C具有转子芯20和旋转轴28。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转子芯20具有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具有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另外,如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那样,在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中具有树脂部31(非磁性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4中,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形成在从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向轴向内侧移动后的位置。即,在连结部25的轴向上的两端(即两个肋25a的轴向外侧)分别形成有台阶部S3(图21(B))。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树脂部31以填埋连结部25的轴向上的两端的台阶部S3的方式形成。即,树脂部31以从周向上的两侧及轴向上的两侧包围连结部25的各肋25a的方式形成。此外,树脂部31例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但只要是非磁性的树脂即可。
通过按这种方式构成,从而树脂部31与转子芯20牢固地结合。另外,由于树脂部31位于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所以能够提高使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提高且使旋转轴28与磁铁保持部24的同轴度提高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4的转子2C除了肋25a及树脂部31的配置之外,与实施方式2的转子2A相同。另外,实施方式4的转子2C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1(图3)的组合,从而构成电动机100(图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的转子2C中,也可以在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中加入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树脂部32(图19(A))。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4的转子2C中,连结部25具有以包围肋25a的方式形成的树脂部31,所以能够使树脂部31和转子芯20牢固地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C的强度。另外,由于树脂部31为非磁性,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能够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另外,由于在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配置有树脂部31,所以能够提高如下效果:使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提高且使磁铁保持部24与旋转轴28的同轴度提高。
实施方式5.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图23(A)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电动机100的转子2D的横剖视图。图23(B)是图23(A)所示的线段23B-23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图24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D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23(A)所示,转子2D具有转子芯20和旋转轴28。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转子芯20具有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具有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如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那样,在各连结部25的轴向上的两端形成有台阶部S3。
在本实施方式5中,以填埋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的空隙部S1的方式形成有树脂部(第三树脂部)34。另外,树脂部34形成为:填埋各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并且也填埋各连结部25的轴向上的两端的台阶部S3。
即,在本实施方式5中,以填埋存在于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S2及台阶部S3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树脂部34。此外,树脂部34例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但只要是非磁性的树脂即可。
这样,由于以填埋存在于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S2及台阶部S3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树脂部34,所以能够使树脂部34和转子芯20更牢固地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D的强度。
本实施方式5的转子2D除了设置树脂部34代替树脂部31之外,与实施方式4的转子2C相同。另外,实施方式5的转子2D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1(图3)的组合,从而构成电动机100(图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的转子2D中,与实施方式1~3同样地,也能够是如下结构:将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配置在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即不设置台阶部S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实施方式5的转子2D以填埋存在于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之间的空隙部S1、S2及台阶部S3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树脂部34,所以能够使树脂部34和转子芯20更牢固地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D的强度。另外,由于树脂部34为非磁性,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能够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另外,由于树脂部34成为从周围包围并保持轴固定部26的结构,所以能够提高如下效果:使旋转轴28的轴向与磁铁保持部24的轴向的平行度提高且使磁铁保持部24与旋转轴28的同轴度提高。
另外,通过以填埋空隙部S1、S2及台阶部S3的方式形成树脂部34,从而转子2D的惯性矩成为最大。转子2D的惯性矩越大,在起动时需要越大的转矩,但能够使旋转稳定。
实施方式6.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图25(A)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电动机100的转子2E的横剖视图。图25(B)是图25(A)所示的线段25B-25B处的箭头方向上的剖视图(纵剖视图)。图26是用包括轴线C1在内的面剖开转子2E而示出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25(A)及(B)所示,转子2E具有转子芯20和旋转轴28。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转子芯20具有磁铁保持部24和轴固定部26,并具有将它们连结的连结部25。连结部25从轴固定部26呈放射状延伸。另外,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以填埋磁铁保持部24与轴固定部26的空隙部S1的方式形成有树脂部34。并且,树脂部34还形成为也填埋连结部25的两个肋25a之间的空隙部S2。
在本实施方式6中,树脂部34还以覆盖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树脂部34形成为从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面也进入磁铁插入孔21的内部。此外,树脂部34例如由不饱和聚酯树脂构成,但只要是非磁性的树脂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6中,由于树脂部34以覆盖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的方式形成,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E的强度。而且,由于树脂部34以进入磁铁插入孔21的内部的方式形成,所以具有在磁铁插入孔21内抑制永磁铁3的松动的效果。因此,能够抑制在转子2E旋转时永磁铁3在磁铁插入孔21内移动而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方式6的转子2E除了树脂部34的配置及肋25a的配置之外,与实施方式5的转子2D相同。另外,实施方式6的转子2E通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定子1(图3)的组合,从而构成电动机100(图3)。
此外,在此,树脂部34覆盖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面,但即使仅覆盖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面,也能够得到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转子2E的强度的效果。另外,也可以与实施方式4、5同样地,在连结部25的轴向上的两端设置台阶部S3(图21(B)),并利用树脂部34覆盖该台阶部S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6的转子2E中,由于以覆盖转子芯20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的方式形成有树脂部34,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子2E的强度。另外,由于树脂部34以进入磁铁插入孔21的内部的方式形成,所以能够抑制永磁铁3在磁铁插入孔21内的松动而抑制噪音。另外,由于树脂部34为非磁性,所以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能够抑制电动机100的输出下降。
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各连结部25具有两个肋25a,但肋25a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以上。另外,只要能够抑制向旋转轴28的磁通量泄漏并确保转子的强度,连结部25的周向上的配置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连结部25的数量也可以与永磁铁3的数量不同。
另外,在实施方式1~6中,说明了10极12槽的电动机,但不限定于10极12槽的电动机,例如,如10极9槽、8极12槽、8极9槽、6极9槽或4极6槽等那样,能够根据电动机的用途及性能,选择极数与槽数的组合。另外,在实施方式1~6中,说明了三相同步电动机,但不限定于三相同步电动机。
<旋转式压缩机>
接着,说明能够应用上述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的旋转式压缩机300。图27是示出旋转式压缩机30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旋转式压缩机300例如用于空调装置,具备密闭容器307、配设在密闭容器307内的压缩元件301及驱动压缩元件301的电动机100。
压缩元件301具有:具有缸室303的缸体302、利用电动机100旋转的旋转轴28、固定于旋转轴28的滚动活塞304、将缸室303内分为吸入侧和压缩侧的叶片(未图示)、供旋转轴28插入并封闭缸室303的轴向端面的上部框架305及下部框架306。在上部框架305及下部框架306分别安装有上部排出消声器308及下部排出消声器309。
密闭容器307是圆筒状的容器。在密闭容器307的底部,积存有对压缩元件301的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未图示)。旋转轴28由作为轴承部的上部框架305及下部框架306能够旋转地保持。
缸体302在内部具备缸室303,滚动活塞304在缸室303内偏心旋转。旋转轴28具有偏心轴部,滚动活塞304与该偏心轴部嵌合。
密闭容器307具有圆筒状的框架315。电动机100的定子1通过热装、压入或焊接等方法,装入框架315的内侧。从固定于密闭容器307的玻璃端子311向定子1的绕组15供给电力。旋转轴28固定于轴插入孔27,所述轴插入孔27形成在转子2的转子芯20(图1)的中央。
在密闭容器307的外部安装有储存制冷剂气体的储存器310。在密闭容器307固定有吸入管313,经由该吸入管313从储存器310向缸体302供给制冷剂气体。另外,在密闭容器307的上部设置有向外部排出制冷剂的排出管312。
作为制冷剂,例如能够使用R410A、R407C或R22等。另外,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低GWP(全球变暖系数)的制冷剂。
从储存器310供给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管313供给到缸体302的缸室303内。当通过逆变器的通电而驱动电动机100并使转子2旋转时,旋转轴28与转子2一起旋转。然后,与旋转轴28嵌合的滚动活塞304在缸室303内偏心旋转,在缸室303内压缩制冷剂。在缸室30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通过排出消声器308、309,并且通过设置于转子芯20的孔(未图示),在密闭容器307内上升。在密闭容器307内上升的制冷剂从排出管312排出,并供给到制冷循环的高压侧。
此外,冷冻机油会混入在缸室303中压缩后的制冷剂,但在通过设置于转子芯20的孔时,促进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分离,防止冷冻机油向排出管312流入。
上述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能够抑制漏磁通量,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因此,通过将该电动机100应用于旋转式压缩机300,能够提高旋转式压缩机300的运转效率,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不限于应用于旋转式压缩机300,也能够利用于其他种类的压缩机。
<送风机>
接着,说明应用上述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的送风机200。图28是示出应用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的送风机200的纵剖视图。送风机200例如用于电动吸尘器。
送风机200具有鼓风机部220和收容有电动机100的圆筒状的框架210。框架210在轴向上分割为第一框架部211和第二框架部212,在第一框架部211内收容有电动机100。
在第一框架部211内安装有保持电动机100的旋转轴28的一方的轴承215,在第二框架部212内安装有保持旋转轴28的另一方的轴承216。另外,在第一框架部211内具备在轴向上对轴承215施力的预压弹簧217。
第一框架部211与第二框架部212具有彼此相向的凸缘部,第一框架部211与第二框架部212在这些凸缘部通过粘接、利用螺钉的紧固或焊接而相互固定。电动机100的旋转轴28在轴向上贯通第二框架部212并向外部突出。
鼓风机部220具备:具有供旋转轴28贯通的贯通孔223的主板222、安装在贯通了主板222的贯通孔223的旋转轴28的前端的叶轮221及从外侧覆盖叶轮221的风扇罩224。
在风扇罩224的中央形成有吸气口225。在主板222与风扇罩224之间形成有从吸气口225流入的空气的流路(风路)。
当电动机100的转子2旋转时,安装在转子2的旋转轴28上的叶轮221旋转。当叶轮221旋转时,空气从吸气口225流入,在主板222与风扇罩224之间的风路中向外周侧流动,并从设置于外周侧的排气口(未图示)排气。
上述实施方式1~6的电动机100能够抑制漏磁通量,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因此,通过将该电动机100应用于送风机200,能够提高送风机200的运转效率,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说明的电动机不限于应用于上述压缩机及送风机,例如也能够作为换气扇、家电设备或机床等电动机利用。
以上,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或变形。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定子,2、2A、2B、2C、2D、2E转子,3永磁铁,10定子芯,11磁轭部,12齿,20转子芯,20a磁铁磁极(第一磁极),20b模拟磁极(第二磁极),21磁铁插入孔,22磁通量壁垒,24磁铁保持部(芯部),25连结部(梁部),26轴固定部,27轴插入孔,28旋转轴,31树脂部(第一树脂部),32树脂部(第二树脂部),34树脂部(第三树脂部),100电动机,200送风机,210框架,220鼓风机部,221叶轮,300旋转式压缩机(压缩机),301压缩元件,307密闭容器,315框架,S1、S2空隙部,S3台阶部。

Claims (15)

1.一种转子,其中,具备:
旋转轴;
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轴固定部、环状的磁铁保持部及连结部,所述轴固定部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插入孔,所述磁铁保持部从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轴固定部,并且具有磁铁插入孔,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轴固定部与所述磁铁保持部连结;
永磁铁,所述永磁铁插入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磁铁插入孔,并构成第一磁极;以及
树脂部,所述树脂部以填埋所述磁铁保持部与所述轴固定部之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中在周向上与所述永磁铁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
所述连结部具有两个肋和空隙部,两个所述肋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转子芯的两端部,所述空隙部从两个所述肋中的一方的肋延伸到另一方的肋,
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W1为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端部到所述永磁铁的距离A的1/2以下,所述连结部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产生了磁饱和,
所述树脂部覆盖所述转子芯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两端面,从所述两端面进入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两个所述肋各自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为所述转子芯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的1/3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连结部从所述轴固定部向所述永磁铁的所述周向上的中央部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多个所述连结部从所述轴固定部向所述磁铁保持部呈放射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连结部中的磁通量密度为2.0T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所述连结部的两个所述肋之间配置有第一树脂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以从所述周向及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包围所述连结部的两个所述肋的方式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第一树脂部也配置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其中,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与所述轴固定部之间具备第二树脂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其中,
多个所述第二树脂部从所述轴固定部向所述磁铁保持部呈放射状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中,
多个所述第二树脂部和多个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13.一种电动机,具备转子和以包围所述转子的方式设置的定子,其中,
所述转子具备:
旋转轴;
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轴固定部、环状的磁铁保持部及连结部,所述轴固定部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插入孔,所述磁铁保持部从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轴固定部,并且具有磁铁插入孔,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轴固定部与所述磁铁保持部连结;
永磁铁,所述永磁铁插入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磁铁插入孔,并构成第一磁极;以及
树脂部,所述树脂部以填埋所述磁铁保持部与所述轴固定部之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中在周向上与所述永磁铁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
所述连结部具有两个肋和空隙部,两个所述肋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转子芯的两端部,所述空隙部从两个所述肋中的一方的肋延伸到另一方的肋,
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W1为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端部到所述永磁铁的距离A的1/2以下,所述连结部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产生了磁饱和,
所述树脂部覆盖所述转子芯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两端面,从所述两端面进入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内部。
14.一种压缩机,具备电动机和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压缩元件,其中,
所述电动机具备转子和以包围所述转子的方式设置的定子,
所述转子具备:
旋转轴;
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轴固定部、环状的磁铁保持部及连结部,所述轴固定部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插入孔,所述磁铁保持部从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轴固定部,并且具有磁铁插入孔,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轴固定部与所述磁铁保持部连结;
永磁铁,所述永磁铁插入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磁铁插入孔,并构成第一磁极;以及
树脂部,所述树脂部以填埋所述磁铁保持部与所述轴固定部之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中在周向上与所述永磁铁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
所述连结部具有两个肋和空隙部,两个所述肋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转子芯的两端部,所述空隙部从两个所述肋中的一方的肋延伸到另一方的肋,
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W1为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端部到所述永磁铁的距离A的1/2以下,所述连结部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产生了磁饱和,
所述树脂部覆盖所述转子芯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两端面,从所述两端面进入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内部。
15.一种送风机,具备叶轮和使叶轮旋转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动机具备转子和以包围所述转子的方式设置的定子,
所述转子具备:
旋转轴;
转子芯,所述转子芯具有轴固定部、环状的磁铁保持部及连结部,所述轴固定部具有供所述旋转轴插入的轴插入孔,所述磁铁保持部从以所述旋转轴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外侧隔开间隔地包围所述轴固定部,并且具有磁铁插入孔,所述连结部将所述轴固定部与所述磁铁保持部连结;
永磁铁,所述永磁铁插入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磁铁插入孔,并构成第一磁极;以及
树脂部,所述树脂部以填埋所述磁铁保持部与所述轴固定部之间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磁铁保持部中在周向上与所述永磁铁邻接的部分构成第二磁极,
所述连结部具有两个肋和空隙部,两个所述肋在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转子芯的两端部,所述空隙部从两个所述肋中的一方的肋延伸到另一方的肋,
所述连结部在所述周向上的长度W1为从所述磁铁保持部的所述径向上的内侧端部到所述永磁铁的距离A的1/2以下,所述连结部中的磁通量密度为1.5T以上,产生了磁饱和,
所述树脂部覆盖所述转子芯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两端面,从所述两端面进入所述磁铁插入孔的内部。
CN201780085460.0A 2017-03-03 2017-03-03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Active CN110326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8441 WO2018158930A1 (ja) 2017-03-03 2017-03-03 回転子、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送風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190A CN110326190A (zh) 2019-10-11
CN110326190B true CN110326190B (zh) 2022-08-19

Family

ID=63370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460.0A Active CN110326190B (zh) 2017-03-03 2017-03-03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3892B2 (zh)
JP (1) JP6689445B2 (zh)
CN (1) CN110326190B (zh)
WO (1) WO20181589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321A (zh) * 2016-07-15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替极型转子、电动机、空调机以及交替极型转子的制造方法
WO2018179025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054210A (ja) * 2018-09-28 2020-04-02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CN109067046A (zh) * 2018-11-01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及永磁电机
JP7076580B2 (ja) 2019-01-17 2022-05-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機械、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AU2020431090B2 (en) * 2020-02-26 2023-08-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15136456A (zh) 2020-02-26 2022-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转子、电动机、送风机、空气调节装置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5136460A (zh) * 2020-02-27 2022-09-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替极型转子、电动机、风扇及空气调节机
KR20210112945A (ko) 2020-03-06 2021-09-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세탁기
US20230208223A1 (en) * 2020-06-25 2023-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KR102522993B1 (ko) 2020-12-24 2023-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동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밀폐형 압축기
WO2022153441A1 (ja) * 2021-01-14 2022-07-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子、電動機、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127084A1 (ja) * 2021-12-28 2023-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タ、モータ、ファン、換気扇、及び空気調和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35606U (zh) * 2012-08-07 2013-08-1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和马达
JP2014131376A (ja) * 2012-12-28 2014-07-10 Denso Corp 回転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17457B (fi) * 2004-07-02 2006-10-13 Abb Oy Kestomagneettiroottori
US7932658B2 (en) * 2007-03-15 2011-04-26 A.O. Smith Corporatio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including rotor with flux barriers
CN102738931B (zh) * 2007-11-28 2014-09-17 阿斯莫有限公司 埋入磁铁型电动机
JP5570884B2 (ja) 2010-06-17 2014-08-1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DE102011104118A1 (de) * 2010-06-17 2012-03-29 Asmo Co., Ltd. Motor
JP5611680B2 (ja) * 2010-06-17 2014-10-22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684529B2 (ja) 2010-10-12 2015-03-11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700643B2 (ja) 2011-01-04 2015-04-15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駆動方法
US8916999B2 (en) 2011-01-01 2014-12-23 Asmo Co., Ltd. Motors containing segment conductor coils
JP5755896B2 (ja) 2011-02-03 2015-07-29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ロ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14082837A2 (en) * 2012-11-30 2014-06-05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spoke permanent magnet rotor
JP6269600B2 (ja) * 2015-07-06 2018-01-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JP6844957B2 (ja) * 2016-05-19 2021-03-17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かご形誘導電動機
CN109417321A (zh) * 2016-07-15 2019-03-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交替极型转子、电动机、空调机以及交替极型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06341019B (zh) * 2016-09-26 2019-11-22 威灵(芜湖)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自启动电机转子、自启动永磁电机以及家用电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35606U (zh) * 2012-08-07 2013-08-1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转子和马达
JP2014131376A (ja) * 2012-12-28 2014-07-10 Denso Corp 回転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83892B2 (en) 2021-11-23
US20200251944A1 (en) 2020-08-06
CN110326190A (zh) 2019-10-11
JPWO2018158930A1 (ja) 2019-11-07
WO2018158930A1 (ja) 2018-09-07
JP6689445B2 (ja)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6190B (zh)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送风机
CN110603716B (zh) 转子、电动机、压缩机及空调装置
CN108886276B (zh) 电动机、送风机、压缩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WO2012141085A1 (ja)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圧縮機
JP5944014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CN108475971B (zh) 磁化方法、转子、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CN108475972B (zh) 转子、磁化方法、电动机以及涡旋压缩机
JP6680779B2 (ja) 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942246B2 (ja) ロータ、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8604840B (zh) 电动机、压缩机以及制冷空调装置
CN109923757B (zh) 永久磁铁式旋转电机及使用永久磁铁式旋转电机的压缩机
KR102491657B1 (ko) 전동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축기
WO2017009969A1 (ja) ロータ、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空調機
WO2015193963A1 (ja) 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KR102237601B1 (ko) 자석 매립형 모터 및 자석 매립형 모터를 가지는 압축기
JP6081315B2 (ja) 永久磁石型電動機、これを用いた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3114541A1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JP6625216B2 (ja) ロータ、電動機、送風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7534370B (zh) 压缩机用电动机、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1903038B (zh) 电动机、压缩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JPWO2019202943A1 (ja) モータ
JP5619305B2 (ja) 永久磁石埋込型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
JP7479562B2 (ja) 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7209014A (ja) 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7026811B2 (ja) ステータ、電動機、圧縮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