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173A -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173A
CN110313173A CN201880012328.1A CN201880012328A CN110313173A CN 110313173 A CN110313173 A CN 110313173A CN 201880012328 A CN201880012328 A CN 201880012328A CN 110313173 A CN110313173 A CN 110313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set information
setting item
information
exclusive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2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3173B (zh
Inventor
长谷川雄治
若林觉
江乡俊太
水田智之
西山幸德
三泽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3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03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setting of both shutter and diaphrag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1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with selection of either manual or automatic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关于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项目用户能够分开使用先处理和后处理的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在用户根据设定菜单(M)设定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情况下,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在选择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显示由“全先”、“全后”、“混合存在”的选择候选构成的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选择候选列表。若选择“全先”,则在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先处理部。若选择“全后”,则在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后处理部。而且,若选择“混合存在”,则成为执行先处理部的组合和执行后处理部的组合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状态。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等摄影装置中,有为了摄影高品质的图像而设为能够设定各种摄影条件的设定项目的摄影装置。在这种摄影装置中,在多个设定项目中通常存在无法同时进行设定的所谓的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在存在上述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摄影装置中,例如具有:进行先处理的情况,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及进行后处理的情况,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通常,通过设定项目的组合而混合存在进行先处理的情况和进行后处理的情况。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码相机从选自多个参考图像的1个参考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中获取摄影条件,并使用所获取的摄影条件而设定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并且,该数码相机中具有在所获取的摄影条件中无法变更用户所选择的任意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功能。即,关于用户所选择的设定项目,能够执行先处理。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53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上述先处理和后处理中分别存在优点和缺点。即,在先处理中,关于之前设定的第1设定项目,成为用户所期望的设定信息,但关于之后设定的第2设定项目,成为禁止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状态,因此有时无法成为用户所期望的设定信息。另一方面,在后处理中,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能够按用户的期望而设定第2设定项目,但关于第1设定项目,有时导致变更为用户所不期望的设定信息。
作为摄影条件的设定方法,若有希望保留先前设定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用户,则也有希望自由地变更稍后设定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用户。即,若有适合先处理的用户,则也有适合后处理的用户。由以上内容,期望设为根据用户的喜好能够选择先处理或后处理。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数码相机中,关于用户所选择的设定项目能够设为先处理,但关于后处理无法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项目用户能够分开使用先处理和后处理的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备摄像部、设定部、排他关系规定部、先处理部、后处理部及设定操作部。摄像部摄影被摄体图像。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的每一个,设定部从多个设定信息中将1个设定信息设定于摄像部。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排他关系规定部将禁止设定部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先处理部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后处理部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设定操作部能够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部和后处理部中的哪一个。
优选设定操作部设为能够选择性地设定:在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先处理部的全先状态;在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后处理部的全后状态;及在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使执行先处理部的组合和执行后处理部的组合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状态。
优选具备显示部,其显示能够设定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任一个设定信息的设定菜单,在显示部中显示了设定菜单的情况下,在设定操作部中能够设定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任一个设定信息。
优选在设定操作部中包括与第1操作部不同的第2操作部,关于由第2操作部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和由第1操作部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存在排他关系规定部规定的排他关系,在由设定操作部设定了混合存在状态的情况下,先处理部在第1设定项目通过第2操作部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通过第1操作部而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后处理部在第1设定项目通过第1操作部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通过第2操作部而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优选第2操作部具备设置于装置主体的操作部件和检测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的检测部,并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到的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而进行设定信息的设定。
优选具备警告部,其在第1设定信息通过后处理部而变更为与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且基于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信息和第1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警告已进行设定信息的变更。
优选在设定菜单中包括选择全先状态、全后状态及混合存在状态的选择菜单,在显示部中显示了选择菜单的情况下,设定操作部能够设定全先状态、全后状态及混合存在状态中的任1个。
优选具备优先度确定部,其在由设定操作部选择了混合存在状态的情况下,关于多个设定项目而确定优先度,先处理部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低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后处理部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高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且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将禁止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的步骤;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和后处理中的哪一个的步骤;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先处理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步骤;及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后处理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控制程序执行: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且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将禁止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的步骤;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和后处理中的哪一个的步骤;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先处理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步骤;及关于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后处理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关于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项目,用户能够分开使用先处理和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数码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排他关系设定表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设定菜单的一例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设定菜单中选择了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的情况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设定菜单中选择了聚焦模式的设定项目的情况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设定菜单中选择了ISO灵敏度的设定项目的情况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设定菜单中选择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项目的情况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选择了设定菜单中的脸部检测设定项目的情况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11是对变更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信息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对在设定了“全先”之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禁止通过执行先处理部而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为与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对在设定了“全后”之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对通过执行后处理部而将ISO灵敏度设定信息变更为与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情况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对在设定了“混合存在”之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通过外部键而设定ISO灵敏度之后禁止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为与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摄影条件的优先度被确定的优先度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在通过第3实施方式中的外部键而设定聚焦模式之后,禁止将脸部检测的设定信息设定为与聚焦模式的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及图2中,数码相机11具备相机主体12(装置主体)、透镜镜筒13、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部15。
透镜镜筒13设置于相机主体12的前表面,并保持有摄像光学系统16。在透镜镜筒13的外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聚焦环17及光圈环18。聚焦环17及光圈环18通过摄影者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旋转操作而分别能够进行摄像光学系统16的聚焦调节及光圈调节。
背面显示部14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使用于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已摄影图像的再生及设定菜单的显示等。背面显示部14例如由LCD面板构成。在该背面显示部14的表面安装有触摸面板29(参考图3),来自触摸面板29的输入命令发送到主控制部41。
相机主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杆19、释放开关20、曝光校正转盘21、快门速度转盘22、ISO灵敏度转盘23、内置闪光装置24(以下,称作闪光装置)等。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26。多个操作按钮26使用于各种设定操作等。相机主体12的前表面设置有聚焦模式切换杆27。
另外,以下,将曝光校正转盘21、快门速度转盘22、ISO灵敏度转盘23及聚焦模式切换杆27等统称为外部键。外部键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2操作部,是与后述第1操作部不同的操作部。这些外部键具备设置于相机主体12上的操作部件和检测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的检测部,能够根据由检测部检测到的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进行设定信息的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外部键的操作部件全部是旋转式转盘,能够根据由未图示的检测部检测到的转盘的旋转位置进行设定信息的设定。
电源杆19在开启/关闭数码相机11的电源(未图示)时被操作。释放开关20在执行摄影时被操作。快门速度转盘22在切换数码相机11的快门速度时被操作。
释放开关20具有由S1开关和S2开关构成的二级行程式开关(未图示)。若按下(半按)释放开关20且S1开关成为开启状态,则数码相机11进行自动曝光调节等摄影准备动作。若从该状态进一步按下(全按)释放开关20且S2开关成为开启状态,则进行摄影动作。
并且,在相机主体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述记录介质51(参考图3)的插槽(未图示)和开闭该插槽开口的装填盖(未图示)。
取景器部15是电子取景器,在由配置于取景器目镜窗15A的里侧的LCD构成的取景器内显示部28(参考图3)中,显示通过成像元件34(参考图3)而拍摄到的被摄体图像即即时预览图像。配置于相机主体12的背面侧的取景器目镜窗15A会接触到摄影者的眼部。
图3中,摄像光学系统16具备包含聚焦透镜31的多个透镜、光圈单元32等。在摄像光学系统16的背后,沿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A而配置有快门单元33、成像元件34。成像元件34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内部。
聚焦透镜31通过马达36的驱动而向光轴LA的方向移动,并调节摄影距离。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聚焦透镜31与根据未图示的检测部的信号检测出的聚焦环17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对应地移动。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6。
光圈单元32通过马达37的驱动而使多枚光圈叶片32a移动,并使对成像元件34的入射光量发生变化。穿过摄像光学系统16并由光圈30调整光量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入射于成像元件34。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光圈叶片32a与根据未图示的检测部的信号检测出的光圈环18的角度位置对应地移动。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7。
快门单元33为焦平面快门等机械快门,配置在光圈单元32与成像元件34之间。快门单元33设置成能够阻断摄像光学系统16与成像元件34之间的光路,并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快门单元33在即时预览图像及动态图像摄影时设为开启状态。快门单元33在静态图像摄影时从开启状态临时成为关闭状态。该快门单元33通过马达38而被驱动。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快门单元33与后述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对应地进行动作。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8。
成像元件34通过主控制部41而被驱动控制。成像元件34与快门单元33、数字信号处理部45等一同构成摄像部。并且,在使用闪光装置24进行闪光摄影的情况下,闪光装置24也构成摄像部。成像元件34例如为具有RGB方式的滤色器的单板彩色摄像方式的CMOS型图像传感器。成像元件34具有由以二维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含光电转换元件,将由摄像光学系统16通过光电转换而拍摄成像于受光面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摄像信号。并且,成像元件34具有电子快门功能,能够调整快门速度(电荷积蓄时间)。
成像元件34具备噪声消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未图示)。噪声消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噪声消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摄像信号的电平放大为最佳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从成像元件34输出。成像元件34的输出信号为各像素的每一个具有1个像素值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成像元件34及主控制部41连接于总线42。此外,在总线42上连接有存储器控制部44、数字信号处理部45、介质控制部46、显示控制部47、设定信息存储部48及触摸面板29。
在存储器控制部44连接有SDRAM等临时存储用存储器49。存储器控制部44使从成像元件34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存储器49并进行存储。并且,存储器控制部44将存储在存储器49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部45。
数字信号处理部45对从存储器49输入的图像数据实施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色差转换、调整大小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并根据各像素的像素值而生成被摄体图像。
介质控制部46对记录介质51记录及读取到图像文件进行控制。记录介质51例如为内置闪光存储器的存储卡。介质控制部46将通过数字信号处理部45而被压缩的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51。
显示控制部47控制对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内显示部28的图像显示。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47根据由数字信号处理部45生成的图像数据而生成依据NTSC标准等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内显示部28。
在通过操作按钮26的操作而选择了设定模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驱动显示控制部47,以使设定菜单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该设定菜单能够设定与数码相机11的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并且能够设定后述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在设定菜单中显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和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
在选择了设定模式的情况下,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的每一个,主控制部41作为设定部而发挥功能,该设定部通过操作按钮26、触摸面板29或外部键的操作,从多个设定信息中将1个设定信息设定于摄像部。
在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存在所谓的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关于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主控制部41作为排他关系规定部而发挥功能,该排他关系规定部将禁止主控制部41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具体而言,关于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主控制部41读取图4所示的表示各设定项目中的设定信息之间的关系的排他关系设定表,并根据该排他关系设定表而判定禁止同时进行设定,或者容许同时进行设定。
图4所示例是表示后述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与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的关系的排他关系设定表T1。该排他关系设定表T1中,将禁止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之间的关系表示为“NG”,将容许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之间的关系表示为“OK”。排他关系设定表T例如在制造阶段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
并且,在通过操作按钮26、触摸面板29或外部键的操作而设定或变更了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及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使其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设定信息存储部48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图5是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的设定菜单的一例。在该设定菜单M中显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聚焦模式、ISO灵敏度、动态范围设定、脸部检测等多个设定项目。另外,设定菜单M例如由多个页面构成,各页面上显示多个设定项目。并且,该情况下,能够由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来切换设定菜单M的页面。
在用户根据设定菜单M而设定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相当于专利申请范围中的第1操作部。
在选择了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作为专利申请范围中的设定操作部而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显示由“全先”、“全后”、“混合存在”的选择候选构成的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选择候选列表。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能够从“全先”、“全后”、“混合存在”中选择性地设定摄影条件设定规则。显示图6所示的选择候选列表的设定画面相当于专利申请范围中的选择菜单。
摄影条件设定规则是指,在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中存在基于上述排他关系设定表的排他关系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设为能够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后述先处理部和后处理部中的哪一个。主控制部41根据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和与摄影条件有关的2个设定项目的组合,有时作为先处理部而发挥功能,有时作为后处理部而发挥功能。
在主控制部41作为先处理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另一方面,在主控制部41作为后处理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若从图6所示的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全先”,则在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成为执行先处理部的全先状态。另一方面,若选择“全后”,则在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成为执行后处理部的全后状态。而且,若选择“混合存在”,则在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成为执行先处理部的组合和执行后处理部的组合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混合存在”的情况下,执行先处理部的组合和执行后处理部的组合成为作为初始设定而预先设定的组合。
作为预先设定为该初始设定的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通过外部键能够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和根据设定菜单并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能够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在存在基于排他关系设定表的排他关系的情况下,始终通过外部键而能够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设定为优先。即,在第1设定项目通过外部键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主控制部41执行先处理部,禁止根据设定菜单而设定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与第1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另一方面,在根据设定菜单而设定的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通过外部键而设定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与第1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执行后处理部,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与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在用户根据设定菜单M而设定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1个设定项目。该情况下,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相当于专利申请范围中的第1操作部。在以下说明的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中,存在主控制部41规定为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组合,即,禁止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而且,在存在基于排他关系设定表的排他关系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按照根据设定菜单M并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设定的摄影条件设定规则,主控制部41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
在选择了聚焦模式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显示由“AF-S”、“AF-C”、“MF”等选择候选构成的聚焦模式的选择候选列表。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从该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聚焦模式的设定。或者,如后所述,通过操作聚焦模式切换杆27而能够设定聚焦模式。
若从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AF-S”(单次AF),则在半按释放开关20的情况下,对聚焦区内的被摄体进行对焦,在半按释放开关20的期间焦点保持固定。另一方面,若选择“AF-C”(连续AF),则在半按释放开关20的期间,配合被摄体的移动而持续进行对焦。若选择“MF”(手动聚焦),则通过聚焦环17的手动操作而能够以手动方式进行对焦。
另外,在选择了ISO灵敏度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显示“100”、“200”、“400”、“64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等ISO灵敏度的选择候选列表。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从该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或者,如后所述,通过操作ISO灵敏度转盘23而能够设定ISO灵敏度。
在选择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显示“100”、“200”、“400”等动态范围设定的选择候选列表。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从该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
并且,若从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100”,则进行获取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即1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若选择“200”,则进行获取放大为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的2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
另外,作为获取经放大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方法,例如,如在日本特开2013-031205号公报等中所记载,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进行拍摄,以获取高亮度侧的信息量多的图像和低亮度侧的信息量多的图像等每个亮度的信息量不同的多张图像数据并将其进行合成,由此,从高亮度到低亮度为止在广范围内获取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的动态范围放大图像数据。并且,若选择“400”,则进行获取放大为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的4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
在选择了脸部检测设定项目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显示由“开启”、“关闭”的选择候选构成的脸部检测的选择候选列表。若从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开启”,则检测人物的脸部,并对所检测到的脸部进行对焦。并且,若选择“关闭”,则不进行脸部检测。
在数码相机11中,关于变更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处理顺序,按照图11所示的流程进行说明。
在数码相机11的设定模式下,主控制部41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读取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S11)。主控制部41根据所读取的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使设定菜单M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S12)。另外,在未完成设定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例如可以发出督促设定操作警告。由此在与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及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设定设定信息。或者,在数码相机11的工厂出货时刻,关于所有设定项目,可以将设定信息设为完成初始设定。
接着,在进行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或变更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根据设定菜单M,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S13中的是)。在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完成设定且不进行变更的情况下(S13中的否),进入到设定摄影条件的各设定项目(S14)。
选择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S13中的是),若选择“全先”、“全后”、“混合存在”中的任一个(S15),则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设定结束(S16)。
接着,在数码相机11中,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设定“全先”之后,关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的处理顺序,参考图12所示的流程图及图13所示的说明图进行说明。
在数码相机11的设定模式下,主控制部41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读取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S21)。主控制部41根据所读取的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使设定菜单M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S22)。另外,在图13所示例中,除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以外,例如成为工厂出货时刻的初始设定。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初始设定,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而预先设定有容许关于各设定项目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
然后,接着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S23)。图13所示例中示出ISO灵敏度作为第1设定项目而被选择的状态(由双重框线圈起的显示)。然后,根据图8所示的选择候选列表,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或者通过ISO灵敏度转盘23的操作,在ISO灵敏度的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23中的是),主控制部41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T1判定是否存在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第2设定项目)的第2设定信息(S24)。并且,在未设定有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23中的是),返回到设定菜单M的显示(S22)。
在图13所示例中,作为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而选择“100”,因此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T1,由于动态范围设定的“200”、“400”在排他关系中,由此主控制部41判定为存在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
在存在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24中的是),主控制部41执行先处理部,将动态范围设定设定为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S25)。而且,主控制部41禁止动态范围设定被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S26)。
在图13所示例中,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T1,作为与ISO灵敏度的“100”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将动态范围设定设为“100”。而且,主控制部41在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变更为与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以特殊显示方式(阴影显示的部分)显示在设定菜单M内显示的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项目及设定信息,并且禁止动态范围设定被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200”、“400”。作为在S26中禁止设定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状态,例如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固定为“100”,即使从设定菜单M中要选择动态范围设定,也不显示选择候选列表,设为无法变更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
而且,主控制部41将设定后的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和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S27)。另一方面,在不存在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24中的否),主控制部41不进行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仅将设定后的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S28)。
如以上内容,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全先”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始终执行先处理部,在除上述ISO灵敏度以外的设定项目作为第1设定项目而被选择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同样也执行先处理部。
接着,在数码相机11中,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设定“全后”之后,关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的处理顺序,参考图14所示的流程图及图15所示的说明图进行说明。
在数码相机11的设定模式下,主控制部41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读取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S31)。主控制部41根据所读取的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使设定菜单M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S32)。另外,图15所示例中示出:除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以外,在第1设定项目即ISO灵敏度成为完成设定之后,第2设定项目即动态范围设定成为完成设定的状态,其他设定项目例如成为初始设定。
然后,接着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第1设定信息(S33)。如上所述,根据选择候选列表,并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或者通过ISO灵敏度转盘23的操作,ISO灵敏度的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在图15所示例中示出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完成设定为“100”的状态。而且,主控制部41将设定后的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S34)。
在ISO灵敏度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并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之后,在设定有第2设定项目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35中的是),主控制部41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而判定是否设定为相对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S36)。
在图15所示例中,作为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而设定“100”之后,作为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而设定有“400”,因此主控制部41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T1而判定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
在设定为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36中的是),主控制部41执行后处理部,将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与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S37)。
在图15所示例中,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T1,作为与动态范围设定的“400”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从ISO灵敏度“100”变更为“800”。另外,作为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与动态范围设定的“400”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除“800”以外,还存在多个,在图15所示例中,选择与变更前的“100”最接近的“800”。
并且,在由外部键即ISO灵敏度转盘23设定了ISO灵敏度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后处理部,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与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而且有时基于ISO灵敏度转盘23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信息与变更后的第1设定信息不同。该情况下,主控制部41作为警告已进行第1设定信息变更的警告部而发挥功能。在主控制部41作为警告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5所示,在设定菜单M中显示表示ISO灵敏度从“100”变更为“800”的信息的信息变更部。
而且,主控制部41使设定后的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和变更后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S38)。另一方面,在未设定有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36中的否),主控制部41不进行ISO灵敏度的变更,仅使设定后的ISO灵敏度的第2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S39)。
如以上内容,在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全后”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始终执行后处理部,在除上述动态范围设定以外的设定项目作为第2设定项目而被选择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同样也执行后处理部。并且,在设定了与所有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之后,主控制部41同样也执行后处理部。
接着,在数码相机11中,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设定“混合存在”之后,关于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的处理顺序,参考图16所示的流程图及图17所示的说明图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6所示的流程图中,省略了在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存储设定信息的处理,但在实际处理中,与图12及图14的流程图同样地,在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被设定或变更的情况下,在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存储设定信息。
在数码相机11的设定模式下,主控制部41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中读取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S41)。主控制部41根据所读取的各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使设定菜单M的设定画面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S42)。另外,图17所示例中示出:除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设定项目以外,例如第1设定项目即ISO灵敏度、第2设定项目即动态范围设定从初始设定的状态成为完成设定的状态。
然后,接着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第1设定信息(S43)。在图17所示例中示出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通过ISO灵敏度转盘23的操作而完成设定为“100”的状态。
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并存储于设定信息存储部48之后,主控制部41判定是否通过外部键而设定了第1设定项目(S44)。如上所述,在ISO灵敏度通过外部键即ISO灵敏度转盘23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44中的是),主控制部41执行先处理部,将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为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而且禁止动态范围设定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S45)。
作为在S46中禁止设定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状态,与在上述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已说明的S26的处理的情况相同,但在S46的处理之后,在主控制部41作为后处理部而被执行的情况下,解除该禁止,容许变更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
另一方面,在第1设定项目不是通过外部键,而是根据设定菜单M并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S44中的否),在设定了第2设定项目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46中的是),主控制部41判定是否通过外部键而设定了第2设定项目(S47)。在第2设定项目通过外部键而设定为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47中的是),主控制部41根据排他关系设定表而判定是否设定为相对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S48)。
在设定为相对于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S48中的是),主控制部41执行后处理部,将ISO灵敏度的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与动态范围设定的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S49)。另外,S48及S49的处理与在上述图14所示的流程图中已说明的S36及S49的处理的情况相同。
另外,以上如图11所示的设定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一连串的步骤和如图12、图14、图16所示的变更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的一连串的步骤,作为通过主控制部41而能够执行的控制程序而存储于主控制部41内的存储部。
如以上内容,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根据预先设定的组合而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并且,在图16的流程图所示例中,由外部键设定了设定项目的情况下,设为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的设定,但并不限定于此,在根据设定菜单M并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设定了与能够由外部键来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相同的设定项目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设为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的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1中,关于在排他关系中的多个设定项目,能够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部和后处理部中的哪一个,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而分开使用先处理和后处理。
并且,由于从“全先”、“全后”、“混合存在”的选择候选列表中能够选择1个摄影条件设定规则,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先处理及后处理的设定。并且,在设定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情况下,在背面显示部显示设定菜单M,通过操作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9而能够选择“全先”、“全后”、“混合存在”中的任一个,因此能够进一步简单地进行设定。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举出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根据预先设定的组合而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以下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混合存在”的情况下,关于与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而确定优先度,并根据所确定的优先度而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
根据设定菜单M而选择了“混合存在”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的情况下,显示图18所示的优先度決定画面。在该优先度決定画面中,以优先度高的顺序排列有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在设定模式下显示了优先度決定画面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作为优先度确定部而发挥功能,例如通过对显示于与有关摄影条件的设定项目相同列上的朝上及朝下的箭头进行触摸操作而使相应的设定项目的位置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变更优先度。
在作为摄影条件设定规则而选择了“混合存在”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比较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的优先度,在第2设定项目的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低的情况下执行先处理部。即,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主控制部41禁止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低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与第1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另一方面,在第2设定项目的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高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执行后处理部。即,在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优先度比第1设定项目高的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将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与第2设定信息不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组合,可以例举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和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以下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例举出聚焦模式的设定信息和脸部检测的设定信息的组合。即,存在相对于聚焦模式的设定信息在排他关系中的脸部检测的设定信息。
具体而言,在作为聚焦模式的设定信息而选择了“MF”的情况下,在脸部检测中,作为设定信息,只有“关闭”能够与“MF”同时进行设定,“开启”被禁止与“MF”同时进行设定。如图19所示,聚焦模式的设定信息能够通过外部键即聚焦模式切换杆27而设定。
在设定模式下,聚焦模式通过外部键即聚焦模式切换杆27而设定为“MF”的情况下,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主控制部41执行先处理部或后处理部,将脸部检测的设定信息设定为“关闭”,进而,禁止脸部检测设定为在排他关系中的“开启”。
并且,作为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组合,除上述例以外,例如还存在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和闪光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具体而言,作为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而选择了“连拍摄影”的情况下,在闪光设定中,作为设定信息,只有“关闭”能够与“连拍摄影”同时设定,“开启”被禁止与“连拍摄影”同时被设定。其理由是,在连拍摄影的情况下,基于成像元件34的1帧量的电荷积蓄时间短,闪光装置24无法及时发光,即,无法进行闪光摄影。
并且,作为在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还存在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和连拍速度的设定信息的组合。具体而言,作为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从“MS(机械快门)”、“ES(电子快门)”的选择候选中选择了“MS”的情况下,在连拍速度中,作为设定信息,只有低速的连拍速度能够与“MS”同时设定且能够进行选择,高速的连拍速度被禁止与{MS}同时设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成像元件34是CMOS型图像传感器,但也可以是CCD型图像传感器。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取景器部设为电子取景器,但也可以设为混合式取景器。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内置型闪光装置,但也可以使用外部闪光装置。
另外,本发明除数码相机以外,还能够应用到智能手机、摄像机等摄影装置。
符号说明
11-数码相机,12-相机主体,13-透镜镜筒,14-背面显示部,15-取景器部,15A-取景器目镜窗,16-摄像光学系统,17-聚焦环,18-光圈环,19-电源杆,20-释放开关,21-曝光校正转盘,22-快门速度转盘,23-ISO灵敏度转盘,24-闪光装置,26-操作按钮,27-聚焦模式切换杆,28-取景器内显示部,29-触摸面板,31-聚焦透镜,32-光圈单元,32a-光圈叶片,33-快门单元,34-成像元件,36、37、38-马达,39-马达驱动器,41-主控制部,42-总线,44-存储器控制部,45-数字信号处理部,46-介质控制部,47-显示控制部,48-设定信息存储部,49-存储器,51-记录介质。

Claims (10)

1.一种摄影装置,其具备:
摄像部,摄影被摄体图像;
设定部,关于与所述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的每一个,从多个设定信息中将1个设定信息设定于所述摄像部;
排他关系规定部,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将禁止所述设定部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
先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
后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及
设定操作部,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能够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所述先处理部和所述后处理部中的哪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操作部设为能够选择性地设定:
在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所述先处理部的全先状态;
在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执行所述后处理部的全后状态;及
在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所有组合中,使执行所述先处理部的组合和执行所述后处理部的组合混合存在的混合存在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显示部,显示能够设定所述第1设定项目及所述第2设定项目中的任一个设定信息的设定菜单,
在所述设定操作部中包括第1操作部,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了所述设定菜单的情况下,该第1操作部能够设定所述第1设定项目及所述第2设定项目中的任一个设定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设定操作部中包括与所述第1操作部不同的第2操作部,
关于由所述第2操作部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和由所述第1操作部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项目,存在所述排他关系规定部规定的所述排他关系,
在由所述设定操作部设定了所述混合存在状态的情况下,
所述先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通过所述第2操作部而设定为所述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所述第2设定项目通过所述第1操作部而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
所述后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通过所述第1操作部而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所述第2设定项目通过所述第2操作部而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第2操作部具备设置于装置主体的操作部件和检测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的检测部,并根据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而进行设定信息的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警告部,在所述第1设定信息通过所述后处理部而变更为与所述第2设定信息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且基于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信息的设定信息和所述第1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警告已进行设定信息的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设定菜单中包括选择所述全先状态、所述全后状态及所述混合存在状态的选择菜单,
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了所述选择菜单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操作部能够设定所述全先状态、所述全后状态及所述混合存在状态中的任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优先度确定部,在由所述设定操作部选择了所述混合存在状态的情况下,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而确定优先度,
所述先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优先度比所述第1设定项目低的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所述后处理部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优先度比所述第1设定项目高的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
9.一种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且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将禁止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的步骤;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和后处理中的哪一个的步骤;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先处理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步骤;及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后处理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步骤。
10.一种摄影装置的控制程序,其执行:
关于与摄像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且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第1设定项目和第2设定项目,将禁止同时进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组合规定为排他关系的步骤;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分别选择性地设定执行先处理和后处理中的哪一个的步骤;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先处理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禁止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步骤;及
关于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所包含的2个设定项目的关系而设定有后处理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设定项目设定为第1设定信息之后,在所述第2设定项目设定为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第2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1设定信息变更为不在所述排他关系中的设定信息的步骤。
CN201880012328.1A 2017-02-17 2018-02-06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313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7824 2017-02-17
JP2017-027824 2017-02-17
PCT/JP2018/004074 WO2018150960A1 (ja) 2017-02-17 2018-02-06 撮影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173A true CN110313173A (zh) 2019-10-08
CN110313173B CN110313173B (zh) 2021-01-01

Family

ID=6316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2328.1A Active CN110313173B (zh) 2017-02-17 2018-02-06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4653B2 (zh)
JP (1) JP6588663B2 (zh)
CN (1) CN110313173B (zh)
WO (1) WO20181509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708572D0 (en) * 2017-05-30 2017-07-12 Expodo Ltd Image capture
USD917596S1 (en) * 2018-04-20 2021-04-27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JP1630906S (zh) * 2018-05-08 2019-05-13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751A (zh) * 2004-03-26 2005-11-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影控制方法及摄影控制程序
CN1691754A (zh) * 2004-04-23 2005-11-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US20070223670A1 (en) * 2006-03-22 2007-09-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141569A (zh) * 2006-09-04 2008-03-12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通过快速切换不同拍摄参数的组合以进行拍摄图象的方法
CN101150668A (zh) * 2006-09-20 2008-03-26 導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影像摄影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程序
CN101355651A (zh) * 2007-07-25 2009-01-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090268024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gram
CN101856238A (zh) * 2009-02-17 2010-10-13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及记录有x射线ct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3034406A (zh) * 2011-10-10 2013-04-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触摸装置中操作功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23174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显示控制方法
CN1054260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5525B2 (ja) * 2000-05-31 2008-02-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質選択方法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665304B2 (ja) 2000-11-17 2011-04-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ブレ補正カメラ
JP2002156678A (ja) * 2000-11-17 2002-05-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2005192112A (ja) * 2003-12-26 2005-07-14 Canon Software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47706A (ja) * 2004-08-05 2006-02-16 Nikon Corp カメラ
JP200724341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Sony Corp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2235393A (ja) 2011-05-06 2012-11-29 Nikon Corp 制御装置、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17653B1 (ko) * 2011-09-30 2018-0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US8810715B1 (en) * 2012-04-20 2014-08-19 Seth A. Rudi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er guided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JP2013031205A (ja) 2012-09-12 2013-02-07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40281966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150350504A1 (en) * 2014-06-03 2015-12-03 2P & M Holdings, LLC RAW Camera Peripheral for Handheld Mobile Unit
WO2016103428A1 (ja) * 2014-12-25 2016-06-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1751A (zh) * 2004-03-26 2005-11-02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影控制方法及摄影控制程序
CN1691754A (zh) * 2004-04-23 2005-11-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US20070223670A1 (en) * 2006-03-22 2007-09-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141569A (zh) * 2006-09-04 2008-03-12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通过快速切换不同拍摄参数的组合以进行拍摄图象的方法
CN101150668A (zh) * 2006-09-20 2008-03-26 導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影像摄影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控制程序
CN101355651A (zh) * 2007-07-25 2009-01-2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20090268024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gram
CN101856238A (zh) * 2009-02-17 2010-10-13 株式会社东芝 X射线ct装置及记录有x射线ct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03034406A (zh) * 2011-10-10 2013-04-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触摸装置中操作功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23174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显示控制方法
CN105426092A (zh) * 2014-09-17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173B (zh) 2021-01-01
JPWO2018150960A1 (ja) 2019-12-12
WO2018150960A1 (ja) 2018-08-23
JP6588663B2 (ja) 2019-10-09
US10924653B2 (en) 2021-02-16
US20190373161A1 (en)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57960B2 (ja) 撮像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6345172A (ja) ファインダ装置及びカメラ
KR20090098197A (ko) 플래시 발광량 조절가능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기록매체
JP2007311861A (ja) 撮影装置及び方法
CN103595921A (zh) 摄像装置
CN110313173A (zh) 摄影装置和其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JP4284440B2 (ja) 電子カメラ
CN110291779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293087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24371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51581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1495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323472B (zh) 测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1521B (zh)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55487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JP2007060131A (ja) ライブビュー表示機能を有するカメラ
CN109314745A (zh) 摄影装置
US8576301B2 (en) Digital camera having plurality of image recording media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8209760A (ja) 撮影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JP200728197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149345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画質調整方法
JP2009053641A (ja) 撮像装置
JP2007279465A (ja)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2010190925A (ja) カメラ
JP2001128060A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