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779B -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779B
CN110291779B CN201880011797.1A CN201880011797A CN110291779B CN 110291779 B CN110291779 B CN 110291779B CN 201880011797 A CN201880011797 A CN 201880011797A CN 110291779 B CN110291779 B CN 110291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unit
photographing
informa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7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779A (zh
Inventor
若林觉
长谷川雄治
江乡俊太
水田智之
西山幸德
三泽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状态,并容易消除困惑状态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数码相机具备检测部、操作履历存储部、分析部、判定部及警告部。检测部检测用户的摄影操作和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设定操作是关于与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而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操作。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在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用户处于困惑状态。警告部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数码相机等摄影装置中,为了摄影高品质的图像而设为能够设定各种摄影条件。在这种摄影装置中,在多个摄影条件中通常存在无法同时设定的所谓的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
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摄影装置具有动态范围放大摄影功能和曝光调节功能。在该摄影装置中,作为与曝光调节功能有关的摄影条件,能够从多个快门速度、多个光圈值及AUTO(自动设定)等设定信息中进行设定,而且,作为与动态范围放大摄影功能有关的摄影条件,能够从开启/关闭的设定信息进行设定。然而,这些设定信息具有排他关系,在选择了快门速度、光圈值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无法将动态范围放大摄影功能设为开启。或者,在将动态范围放大摄影功能设为开启的情况下,除了AUTO以外,无法设定曝光调节功能。
并且,作为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除了上述设定信息以外,可以举出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和连拍速度的设定信息。例如,作为快门方式,设为能够从电子快门、机械快门等设定信息中进行设定,作为连拍速度,设为能够从多个设定值中进行设定。而且,在选择了比电子快门更低速的机械快门的情况下,作为连拍速度,无法选择高速的设定值。
另一方面,近年来,已知有检测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状态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分析检测到用户的移动或状态的检测信号,并检测到该用户进行操作时的用户操作状态。然后,将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状态和预先存储的困惑状态信息进行核对,判定用户是否对操作感到困惑。在判定为用户处于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对用户提供操作指南。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19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33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如上所述,在存在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会被限制于用户未期待的设定信息。例如,在摄影装置的电子快门为依次读取方式的滚动快门的情况下,若进行高速的连拍摄影,则会产生被摄体图像失真的滚动快门现象。由此,在用户将快门方式从电子快门变更为机械快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连拍速度限制在低速的设定值。
虽然用户打算进行高速的连拍摄影,但是连拍速度限制在低速,因此导致对操作感到困惑。进而,即使欲使连拍速度恢复到高速,也无法确定原因,有可能导致错过摄影机会。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影装置中,无论用户的操作状态如何,在设定有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发出警告。另外,在将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应用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影装置,并检测到用户的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供包含设定有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警告的操作指南。然而,即使在该情况下,不熟悉设定的用户中也无法从所提供的操作指南中容易确定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而有可能导致错过摄影机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判定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状态,并容易消除困惑状态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工作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摄影操作部、设定操作部、检测部、操作履历存储部、分析部、判定部及警告部。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摄影操作部使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而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检测部检测对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以及与在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分析部根据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摄影操作部及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在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是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在由判定部来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警告部发出警告。
优选设定操作履历是通过设定操作部关于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而设定的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获取用户设定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信息作为正常操作信息,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与高频度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
优选设定操作履历是包括关于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设定操作的基于设定操作部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获取用户进行设定操作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正常操作信息,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
优选在摄影操作履历中包括进行了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摄影时刻,获取用户进行摄影操作的基准摄影间隔作为正常操作信息,判定部将基准摄影间隔和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进行比较而判定是否为困惑状态。
优选在由判定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不使成为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非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将成为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
优选具备显示用于进行设定操作的设定画面的显示部,警告部在显示部进行警告显示。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摄影操作部,使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检测部,检测对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及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和与在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所述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摄影操作部及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步骤;在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的步骤;及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的步骤。
本发明为一种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用于使摄影装置工作,所述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摄影操作部,使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检测部,检测对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及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和与在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根据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摄影操作部及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功能;在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的功能;及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的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判定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状态并容易消除困惑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表示数码相机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数码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设定菜单的一例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5是在设定菜单中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为已设定状态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6是在设定菜单中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为已设定状态的设定画面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被变更的同时,将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变更为与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的设定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主控制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从起动操作至结束操作为止的之间,由检测部检测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摄影操作履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设定操作履历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对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3是对判定困惑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的警告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是对数码相机的作用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6是对在判定为非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将成为该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摄影操作履历或设定操作履历而进行存储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在图1及图2中,作为摄影装置的数码相机11具备相机主体12、透镜镜筒13、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部15。
透镜镜筒13设置于相机主体12的前面,并保持有摄像光学系统16。在透镜镜筒13的外周,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置有聚焦环17及光圈环18。聚焦环17及光圈环18通过摄影者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旋转操作而分别能够进行摄像光学系统16的聚焦调节及光圈调节。
背面显示部14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使用于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已摄影图像的再生及设定菜单的显示等。背面显示部14例如由LCD面板构成。在该背面显示部14的表面安装有触摸面板27(参考图3)。来自触摸面板27的输入命令发送到主控制部41。触摸面板27使用于各种设定操作等中。
在相机主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杆19、释放开关20、曝光校正转盘21及快门速度转盘22等。在相机主体12的前表面设置有取景器切换杆23和闪光发光部24等。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26。多个操作按钮26使用于各种设定操作等。
电源杆19在开启/关闭数码相机11的电源(未图示)时被操作。释放开关20在执行摄影时被操作。快门速度转盘22在切换数码相机11的快门速度时被操作。
释放开关20具有由S1开关和S2开关构成的二级行程式开关(未图示)。若按下(半按)释放开关20、且S1开关成为开启状态,则由后述摄影部进行自动曝光调节等摄影准备动作。若从该状态进一步按下(全按)释放开关20、且S2开关成为开启状态,则由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该释放开关20作为使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的摄影操作部而发挥功能。以下,将对释放开关20用户的操作称作摄影操作。
并且,在相机主体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述记录介质51(参考图3)的插槽(未图示)和开闭该插槽开口的装填盖(未图示)。
取景器部15为能够切换光学取景器(以下,称作OVF)模式和电子取景器(以下,称作EVF)模式的混合式取景器部。取景器切换杆23在OVF模式与EVF模式之间切换取景器部15时被操作。
取景器部15具有捕获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取景器物镜窗15a和摄影者的眼睛接触到的取景器目镜部15b。取景器物镜窗15a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前表面侧。取景器目镜部15b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背面侧。
取景器部15具备取景器内显示部28(参考图3)和半反射镜(未图示)等。取景器内显示部28显示通过成像元件34拍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而得到的被摄体的图像。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入射于取景器物镜窗15a。半反射镜使入射到取景器物镜窗15a的光学图像的一部分透射,并将其引导到取景器目镜部15b,使取景器内显示部28显示的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反射,并将其引导到取景器目镜部15b。
并且,取景器部15具有遮蔽入射于取景器物镜窗15a的光学图像的快门(以下,称作OVF快门)。在OVF模式中,将OVF快门设为开启状态,使取景器内显示部28非显示,由此,将光学图像引导到取景器目镜部15b。在EVF模式中,将OVF快门设为关闭状态,使取景器内显示部28显示,由此,将显示图像引导到取景器目镜部15b。
图3中,摄像光学系统16具备包含聚焦透镜31的多个透镜、光圈单元32等。在摄像光学系统16的背后,沿摄像光学系统16的光轴LA而配置有快门单元33、成像元件34。成像元件34设置在相机主体12的内部。
聚焦透镜31通过马达36的驱动而向光轴LA的方向移动,并调节摄影距离。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聚焦透镜31与根据未图示的检测部的信号检测到的聚焦环17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对应地移动。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6。
光圈单元32通过马达37的驱动而使多枚光圈叶片32a移动,并使对成像元件34的入射光量发生变化。穿过摄像光学系统16并由光圈30调整光量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入射于成像元件34。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光圈叶片32a与根据未图示的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到的光圈环18的角度位置对应地移动。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7。
快门单元33为焦平面快门等机械快门,配置在光圈单元32与成像元件34之间。快门单元33设置成能够阻断摄像光学系统16与成像元件34之间的光路,并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快门单元33在即时预览图像及动态图像摄影时设为开启状态。快门单元33在静态图像摄影时从开启状态临时成为关闭状态。该快门单元33通过马达38而被驱动。主控制部41将控制信号发送到马达驱动器39,该控制信号使快门单元33与后述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对应地进行动作。马达驱动器39根据控制信号而驱动马达38。
成像元件34通过主控制部41而被驱动控制。成像元件34与快门单元33和数字信号处理部45等一同构成摄影部。并且,在使用闪光发光部24进行闪光摄影的情况下,闪光发光部24也构成摄影部。成像元件34例如为具有RGB方式的滤色器的单板彩色摄像方式的CMOS型图像传感器。成像元件34具有由以二维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含光电转换元件,将由摄像光学系统16通过光电转换而拍摄成像于受光面的被摄体图像以生成摄像信号。并且,成像元件34具有电子快门功能,能够调整快门速度(电荷积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快门的快门方式为滚动快门方式。在滚动快门方式中,成像元件34通过依次读取方式而执行信号读取。在依次读取方式中,关于所有像素,从最先像素行至最后像素行为止,按1个像素行依次进行信号读取。
成像元件34具备噪声消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及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为未图示)。噪声消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噪声消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器将摄像信号的电平放大为最佳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从成像元件34输出。成像元件34的输出信号为每个像素具有1个像素值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成像元件34及主控制部41连接于总线42。此外,在总线42上连接有存储器控制部44、数字信号处理部45、介质控制部46、显示控制部47、释放开关20、操作按钮26及触摸面板27等。
在存储器控制部44上连接有SDRAM等临时存储用存储器49。存储器控制部44使从成像元件34输出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存储器49并进行存储。并且,存储器控制部44将存储在存储器49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数字信号处理部45。
数字信号处理部45对从存储器49输入的图像数据实施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色差转换及调整大小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并根据各像素的像素值而生成被摄体图像。
介质控制部46对记录介质51记录及读取到图像文件进行控制。记录介质51例如为内置闪光存储器的存储卡。介质控制部46将通过数字信号处理部45而被压缩的图像数据记录于记录介质51。
显示控制部47控制对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内显示部28的图像显示。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47根据由数字信号处理部45生成的图像数据而生成依据NTSC标准等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背面显示部14及取景器内显示部28。
在通过操作按钮26或触摸面板27的操作而选择了设定模式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驱动显示控制部47,以使设定菜单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该设定菜单能够设定与数码相机11的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在设定菜单中显示多个设定项目。在选择了设定模式的情况下,操作按钮26及触摸面板27作为设定与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操作部而发挥功能。另外,该例中,通过触摸面板27的操作而进行上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以下,将对触摸面板27的用户的操作称作设定操作。背面显示部14作为显示用于进行设定操作的设定画面的显示部而发挥功能。
图4是显示于背面显示部14的设定菜单的一例。在该设定菜单M中显示画质模式、快门方式、闪光模式、摄影模式、ISO灵敏度、动态范围设定等多个设定项目。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1个设定项目。
在画质模式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FINE”、“NORMAL”及“RAW”等选择候选。“FINE”是获取数据的压缩率比“NORMAL”低的图像的高画质的模式。“RAW”不压缩数据而记录图像,因此是比FINE更高画质的模式。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画质模式的设定信息。
在快门方式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MS”、“ES”及“MS+ES”等选择候选。“MS”通过基于快门单元33的机械快门而进行摄影。“ES”通过电子快门而进行摄影。“MS+ES”在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中例如适合于快门速度的一个快门自动被选择的状态下进行摄影。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
在闪光模式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AUTO”、“强制发光”、“慢速同步”、“后帘同步”及“禁止发光”等选择候选。关于“AUTO”,在由未图示的测光传感器判断为被摄体暗的情况下,闪光发光部24自动发光。关于“强制发光”,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闪光发光部24强制发光。关于“慢速同步”,减缓快门速度、且使快门与闪光发光部24同步发光。关于“后帘同步”,在快门即将关闭之前使闪光发光部24发光。关于“禁止发光”,无论周围的亮度如何,不使闪光发光部24发光。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
在摄影模式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1帧摄影”、“连拍摄影”及“包围曝光摄影”等选择候选。关于“1帧摄影”,每次全按1次释放开关20,进行1帧量的摄影及记录。关于“连拍摄影”,在持续全按释放开关20的期间,以与连拍速度对应的帧数连续进行摄影,并记录被摄影的多帧量的图像。关于“包围曝光摄影”,每次全按1次释放开关20,例如一边改变曝光值等设定值,一边进行多帧量的摄影,并记录被摄影的多帧量的图像。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
在ISO灵敏度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AUTO”、“200”、“250”、“320”、“400”、“800”、“1600”、“3200”、“6400”、“12800”及“25600”等选择候选。关于“AUTO”,在既定的ISO灵敏度以下的范围内自动调节成像元件34的灵敏度。除了“AUTO”以外,若选择“200”~“25600”的数值,则配合所选择的数值而调节成像元件34的灵敏度。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
在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项目中,例如列表显示“AUTO”、“100”、“200”及“400”等选择候选。关于“AUTO”,与被摄体的亮度等对应地自动选择获取与成像元件34的尺寸对应的基准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及获取比基准动态范围更放大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中的任一种进行摄影。关于“100”,进行获取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即1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关于“200”,进行获取放大为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的2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关于“400”,进行获取放大为成像元件34的基准动态范围的400%的动态范围的图像的摄影。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7而从上述选择候选列表中选择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另外,经放大的动态范围的图像,例如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13-031205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方法而获取。具体而言,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进行拍摄,以获取高亮度侧的信息量多的图像和低亮度侧的信息量多的图像等每个亮度的信息量不同的多张图像数据并将它们进行合成,由此,从高亮度到低亮度为止在广范围内获取具有良好的再现性的动态范围放大图像数据。
另外,设定菜单M例如由多个页面构成,各页面上显示多个设定项目。并且,该情况下,能够由触摸面板27来切换设定菜单M的页面。
在与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有时存在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进行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另外,能够以排他的方式进行选择是指,在第1设定项目中选择了1个设定信息的情况下,限制在能够在第2设定项目中选择的设定信息。
作为这种具有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一例,有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和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
关于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与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的排他关系,一边参考图5~图7,一边进行说明。图5表示在图4所示的设定菜单M中设定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之后即已设定状态的设定画面的一例。该例中快门方式设定为“MS”。图5中,用双重线来圈住的显示表示已设定状态。
如图6所示,在闪光模式中,作为上述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而设定有“MS”的情况下,能够选择“AUTO”、“强制发光”、“慢速同步”、“后帘同步”及“禁止发光”作为设定信息。图6表示在设定菜单M中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为已设定状态的设定画面的一例,该例中闪光模式设定为“AUTO”。图6中用双重线来圈住的显示表示已设定状态。
如图7所示,在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从“MS”例如变更为“ES”的情况下,主控制部41在闪光模式的选择候选中将“AUTO”、“强制发光”、“慢速同步”及“后帘同步”设为不能选择,并将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变更为“禁止发光”。其理由是,在滚动快门方式的电子快门中,曝光及信号读取的时刻在每个像素行中错开,因此在使用闪光发光部24进行了闪光摄影的情况下,导致所获取的图像的亮度在图像内一部分不同(例如图像的上部变亮,下部变暗)。
并且,主控制部41使设为不能选择的选择候选以特殊显示方式(图7中阴影显示的部分)显示。另外,在图7所示例中,为了便于图示,通过阴影显示来表示设为不能选择的选择候选,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与其他选择候选不同的颜色例如灰色来显示设为不能选择的选择候选。
除了上述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和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以外,还存在具有上述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例如相当于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和闪光模式的设定信息。具体而言,在作为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而选择了“连拍摄影”的情况下,在闪光模式中,作为设定信息而只能选择“禁止发光”,“AUTO”、“强制发光”、“慢速同步”及“后帘同步”均不能选择。其理由是,在摄影模式设定为“连拍摄影”的情况下,基于成像元件34的1帧量的电荷积蓄时间短,闪光发光部24发光不及时,即,无法进行闪光摄影。
并且,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和动态范围设定的设定信息也具有排他关系。具体而言,作为ISO灵敏度的设定信息而选择了“200”、“250”及“320”中的任一个的情况下,在动态范围设定中,作为设定信息而只能选择“100”,“AUTO”、“200”及“400”均不能够选择。这是因为,在ISO灵敏度设定为“200”、“250”及“320”之类的低灵敏度的情况下,在摄影部中,无法得到从高亮度至低亮度为止广范围信息量的图像,即,不能获取经放大的动态范围的图像。
如上所述,在存在相对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通过主控制部41而变更为与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对应的设定信息,因此有时变更为用户不期望的设定信息。在由主控制部41变更为用户不期望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用户不知道为何变更为这种设定信息而处于困惑状态的可能性高。困惑状态是指操作不顺利而感到困惑的状态,即,不知道如何操作、操作记忆模糊或进行错误操作等。由此,主控制部41具有判断用户的困惑状态,并进行消除该困惑状态的操作支援的功能。
如图8所示,主控制部41具有检测部61、操作履历存储部62、分析部63、判定部64及警告部65。该主控制部41对应于权利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控制部。
检测部61检测对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由检测部61检测的设定操作被设为设定具有上述排他关系的设定信息的操作。如上所述,例如是作为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而设定“ES”的操作和作为摄影模式的设定信息而设定“连拍摄影”的操作等。检测部61在从进行接通数码相机11的电源的起动操作到进行切断电源的结束操作为止之间,进行用户操作信息的检测。
图9表示在从进行了起动操作Eon的时刻t0到进行了结束操作Eoff的时刻tn为止之间,由检测部61检测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的一例。图9中,RA和RB表示摄影操作,CA、CB、CC、CD表示设定操作。设定操作CA~CD是彼此不同的设定操作。
该例中,在从时刻t0到检测到摄影操作RA的时刻t3为止的期间,在时刻t1检测到设定操作CA,在此后的时刻t2检测到设定操作CB。在从时刻t3到检测到摄影操作RB的时刻t7为止的期间,在时刻t4~t6,设定操作CA、CC、CD依次分别被检测。并且,检测部61也检测从时刻t7到时刻tn为止的期间进行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另外,由检测部61检测到摄影操作的时刻(摄影时刻)通过主控制部41的计时功能而求出。
IA表示从起动操作Eon到摄影操作RA为止的摄影间隔,IB表示从摄影操作RA到摄影操作RB为止的摄影间隔。每次由检测部61检测摄影操作时,根据进行了各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由主控制部41测量摄影间隔。该例中,IA=t3-t0,IB=t7-t3。由主控制部41测量的摄影间隔作为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而输入到后述判定部64。
SA、SB、SC、SD表示通过设定操作CA、CB、CC、CD而分别设定的设定信息。每次由检测部61检测设定操作时,根据各设定操作由主控制部41而获取设定信息。由主控制部41获取的设定信息作为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而输入到后述判定部64。
PA、PB表示每次进行摄影操作时由主控制部41求出的设定操作模式。模式是指在当前的摄影操作与上一次摄影操作之间(以下,称作摄影操作之间),通过设定操作而设定的设定信息和其顺序。另外,关于当前的摄影操作是起动操作后的首次摄影操作的情况,将当前的摄影操作与起动操作之间称作摄影操作之间。由主控制部41求出的设定操作模式作为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而输入到后述判定部64。该例中,设定操作模式PA设为设定信息SA、SB的顺序,设定操作模式PB设为设定信息SA、SC、SD的顺序。
操作履历存储部62存储与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以及与在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次由检测部61检测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时,由主控制部41存储与所检测到的摄影操作有关的摄影操作履历和与所检测到的设定操作有关的设定操作履历。操作履历存储部62具有存储摄影操作履历的摄影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7和存储设定操作履历的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参考图8)。
图10表示存储在摄影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7中的摄影操作履历71的一例。在摄影操作履历71中包括进行了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图10中,Rc表示在比时刻t7更靠后的时刻t9检测到的摄影操作,RD表示在比时刻t9更靠后的时刻t12检测到的摄影操作。另外,在该例中示出:在时刻t7与时刻t9之间的时刻t8进行任一个设定操作,在时刻t9与时刻t12之间的时刻t10、t11分别进行任一个设定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次由检测部61检测摄影操作时,所检测到的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作为摄影操作履历而被存储。
图11表示存储在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中的设定操作履历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中,与设定信息有关的设定信息履历72和与设定操作模式有关的设定操作模式履历73作为设定操作履历而被存储。
作为设定操作履历的设定信息履历72是关于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对设定操作部的设定操作而设定的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各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是每次由检测部61检测设定操作时被相加的累积次数。另外,图11中示出:将各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按降序显示,设定信息SA的设定次数MA最多,按设定信息SB、SC、SD的顺序,各设定次数MB、MC、MD、……、MX变少。例如MA为“100”,MB为“80”,MC为“60”,MD为“50”,MX为“1”。
作为设定操作履历的设定操作模式履历73是包括关于第1设定项目及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个设定操作的基于设定操作部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各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是每次由主控制部41求出设定操作模式时被相加的累积次数。另外,图11中示出:将各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按降序显示,设定操作模式PA的设定次数NA最多,之后按设定操作模式PB、……、PX的顺序,各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NB、……、NX变少。例如NA为“30”,NB为“20”,NX为“1”。另外,设定操作模式Px设为设定信息SD、SB、SA、SC的顺序。
分析部63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62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分析对摄影操作部及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以下,对由分析部63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由分析部63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方法包括:从操作履历存储部62读取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的步骤(步骤S11);根据所读取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进行分析的步骤(步骤S12);及根据分析结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步骤(步骤S13)。
在步骤S11中,分析部63从摄影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7读取每个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作为摄影操作履历,并从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读取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和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作为设定操作履历。
在步骤S12中,分析部63对从操作履历存储部62读取的每个履历进行分析。例如分析部63在读取到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的情况下,根据该每个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而求出用户设定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信息。高频度是指总计中所占的设定次数的比例为既定的阈值以上。例如在各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的总计为“500”,既定的阈值为7%,设定次数MA为“100”,设定次数MB为“80”,设定次数MC为“60”,设定次数MD为“50”,设定次数MX为“1”的情况下,由分析部63求出上述总计中所占的设定次数MB、MC、MD的各比例为7%以上,设定次数MX的比例小于7%。因此分析部63将设定信息SA、SB、SC、SD设为高频度设定信息。
并且,分析部63在读取到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的情况下,根据该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而求出用户进行设定操作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例如在各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的总计为“100”,既定的阈值为7%,设定次数NA为“30”,设定次数NB为“20”,设定次数NX为“1”的情况下,由分析部63求出上述总计中所占的设定次数NA、NB的各比例为7%以上,设定次数NX的比例小于7%。因此分析部63将设定操作模式PA、PB设为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
并且,分析部63在读取到每个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的情况下,根据该每个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而求出用户进行摄影操作的基准摄影间隔。基准摄影间隔例如是每次进行摄影操作时由主控制部41测量的摄影间隔的平均值。
在步骤S13中,分析部63对每个分析结果获取正常操作信息。具体而言,分析部63在通过上述分析而求出高频度设定信息的情况下,获取该高频度设定信息作为正常操作信息。并且,分析部63在通过上述分析而求出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的情况下,获取该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正常操作信息。并且,分析部63通过上述分析而求出基准摄影间隔的情况下,获取该基准摄影间隔作为正常操作信息。
在由分析部63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64判定为是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以下,对由判定部64判定困惑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由判定部64判定困惑状态的方法包括:从检测部61获取用户操作信息的步骤(步骤S21);从分析部63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步骤(步骤S22);进行用户操作信息与正常操作信息是否不同的比较的步骤(步骤S23);及判定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的步骤(步骤S24)。
步骤S2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64从主控制部41分别获取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
步骤S22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定部64从分析部63分别获取高频度设定信息、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及基准摄影间隔作为正常操作信息。
步骤S23中,判定部64对所获取的每个用户操作信息进行比较。例如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的情况下,判定部64对基于该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和作为正常操作信息而获取的基准摄影间隔进行比较。并且,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判定部64对基于该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和作为正常操作信息而获取的高频度设定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判定部64对基于该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和作为正常操作信息而获取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进行比较。
步骤S24中,判定部64对所获取的每个用户操作信息进行判定。例如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的情况下,判定部64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相对于基准摄影间隔的比例为既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困惑状态。作为该情况的阈值,例如为10%。在上述比例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是用户不进行摄影操作或者直至用户进行摄影操作为止需要时间的状况。并且,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判定部64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与高频度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困惑状态。并且,在获取到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的情况下,判定部64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也判定为是困惑状态。判定部64在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生成将用户处于困惑状态的情况通知到警告部65的通知信号,并输出到警告部65。
警告部65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该警告例如设为督促用户进行用于消除困惑状态的操作的内容。警告部65在从判定部64被输入通知信号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显示部的背面显示部14进行警告显示。图14表示在设定菜单M中快门方式的设定信息从“MS”变更为“ES”的情况下进行的警告显示的一例。图14中,在设定画面的右下方显示有警告显示区域75,该警告显示区域75进行“在使用闪光的情况下,请将快门方式变更为“MS”。”的警告显示。另外,并不限定于上述警告显示,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出而发出警告。
按照图15所示的流程图,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数码相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数码相机11通过用户而操作电源杆19并接通电源(步骤S41),能够进行摄影操作和设定操作,并由检测部61进行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的检测作为用户操作信息(步骤S42)。
主控制部41将由检测部61检测到的摄影操作设为摄影操作履历,将设定操作作为设定操作履历,并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步骤S43)。
分析部63根据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62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步骤S44)。具体而言,分析部63获取基准摄影间隔、高频度设定信息、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正常操作信息。
在由分析部63获取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判定部64判定是否为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具体而言,判定部64首先进行基准摄影间隔与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是否不同的比较(步骤S45)。
在上述各摄影间隔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45中的是),判定部64进行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是否与高频度设定信息不同的比较(步骤S46)。在上述各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46中的是),以与通常不同的摄影间隔进行摄影操作,而且设定为使用频度少的设定信息,有可能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因此在上述各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部64判定为用户处于困惑状态(步骤S47)。
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警告部65发出督促进行用于消除困惑状态的操作等警告(步骤S48)。具体而言,警告部65在背面显示部14进行警告显示。之后,在电源未被切断的情况下(步骤S50中的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42。
另一方面,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与高频度设定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46中的否),判定部64判定为用户并非处于困惑状态。该情况下,不发出上述警告而进入到步骤S50。
并且,在步骤S45中,在基准摄影间隔与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45中的否),判定部64进行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是否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比较(步骤S49)。在上述各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步骤S49中的是),以通常的摄影间隔进行摄影操作,但以使用频度少的设定操作模式来进行摄影,有可能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因此判定部64判定为用户处于困惑状态(步骤S47)。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进入到步骤S48并发出警告。另一方面,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用户并非处于困惑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9中的否),不发出上述警告而进入到步骤S5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在由用户进行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与上述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并通过发出警告而能够容易消除困惑状态。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判定部64根据基准摄影间隔、高频度设定信息及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而进行困惑状态的判定,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据基准摄影间隔、高频度设定信息及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中的任一个而进行判定。例如在基准摄影间隔与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不同的情况下是用户不进行摄影操作或者直至用户进行摄影操作为止需要时间的状况,由此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并且,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信息与高频度设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是设定为使用频度少的设定信息的状况,由此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在基于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设定为使用频度少的设定操作模式,由此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另外,也可以组合基准摄影间隔、高频度设定信息及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中的两个而进行判定。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每次由检测部61来检测用户操作信息时,举出了使摄影操作履历和设定操作履历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非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存储成为该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摄影操作履历或设定操作履历。即,由主控制部41来更新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和设定操作履历。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在由检测部61检测到的用户操作信息,即,成为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与由分析部63获取的正常操作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23中的否),判定部64判定为用户并非处于困惑状态。主控制部41根据作为成为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来更新操作履历存储部62(步骤S51)。换言之,主控制部41使成为非困惑状态的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
例如主控制部41测量进行了上述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并将所测量的摄影时刻追加到已存储于摄影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7中的摄影操作履历71。并且,主控制部41对已存储于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中的设定信息履历72相加由上述设定操作设定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次数。并且,主控制部41求出包括通过上述设定操作而设定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对已存储于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中的设定操作模式履历73相加所求出的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
另一方面,在由判定部64判定为是困惑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4),主控制部41不更新操作履历存储部62而消除成为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步骤S52)。换言之,主控制部41不使成为困惑状态的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
如上所述,不使成为困惑状态的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而使成为非困惑状态的判定基础的用户操作信息作为设定操作履历或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由此在操作履历存储部62中存储有正常时用户的操作履历,因此判定困惑状态的精度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通过触摸面板27的操作而进行各设定信息的设定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操作按钮26、曝光校正转盘21和快门速度转盘22等的操作而进行各种设定信息的设定。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存储在操作履历存储部62中的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可以通过触摸面板27等的操作而复位。并且,在数码相机11的工厂出货时刻,可以将从产品试验等得到的摄影操作及设定操作的样品数据作为摄影操作履历及设定操作履历而预先存储于操作履历存储部6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成像元件34是CMOS型图像传感器,但也可以是CCD型图像传感器。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取景器部设为混合取景器,但也可以设为电子取景器。并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内置型闪光发光部,但也可以使用外部闪光装置。
并且,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透镜镜筒和相机主体一体化的一体型摄影装置、以及透镜镜筒和相机主体能够装卸的透镜更换型摄影装置。
并且,也可以将用于执行分析部63、判定部64及警告部65的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工作程序)储存于主控制部41的ROM(未图示),并根据该计算机程序使主控制部41执行各功能。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应用于数码相机,此外,也能够应用于数码摄像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中所包含的摄影装置。
符号说明
11-数码相机,12-相机主体,13-透镜镜筒,14-背面显示部,15-取景器部,15a-取景器物镜窗,15b-取景器目镜部,16-摄像光学系统,17-聚焦环,18-光圈环,19-电源杆,20-释放开关,21-曝光校正转盘,22-快门速度转盘,23-取景器切换杆,24-闪光发光部,26-操作按钮,27-触摸面板,28-取景器内显示部,31-聚焦透镜,32-光圈单元,32a-光圈叶片,33-快门单元,34-成像元件,36、37、38-马达,39-马达驱动器,41-主控制部,42-总线,44-存储器控制部,45-数字信号处理部,46-介质控制部,47-显示控制部,48-设定信息存储部,49-存储器,51-记录介质,61-检测部,62-操作履历存储部,63-分析部,64-判定部,65-警告部,67-摄影操作履历存储区域,68-设定操作履历存储区域,71-摄影操作履历,72-设定信息履历,73-设定操作模式履历,75-警告显示区域。

Claims (7)

1.一种摄影装置,其具备:
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
摄影操作部,使所述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
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所述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而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
检测部,检测对所述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所述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针对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
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所述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和与在所述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所述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
分析部,根据所述摄影操作履历及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所述摄影操作部及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
判定部,在获取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有关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及
警告部,在由所述判定部来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
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是包括关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及所述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操作的基于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
所述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所述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获取用户进行所述设定操作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所述正常操作信息,
在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在所述摄影操作履历中包括进行了所述摄影操作的摄影时刻,
所述分析部根据存储在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所述摄影时刻,获取用户进行摄影操作的基准摄影间隔作为所述正常操作信息,
所述判定部将所述基准摄影间隔和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的摄影间隔进行比较而判定是否为所述困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的情况下,不使成为判定基础的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作为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或所述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在由所述判定部判定为非所述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将成为判定基础的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作为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或所述摄影操作履历而存储于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显示部,显示用于进行所述设定操作的设定画面,
所述警告部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警告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显示部,显示用于进行所述设定操作的设定画面,
所述警告部在所述显示部进行警告显示。
6.一种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影装置具备:
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
摄影操作部,使所述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
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所述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而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
检测部,检测对所述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所述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针对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及
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所述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和与在所述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所述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
所述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摄影操作履历及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所述摄影操作部及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步骤;
在获取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有关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的步骤;及
在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的步骤,
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是包括关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及所述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操作的基于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
所述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根据存储在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所述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获取用户进行所述设定操作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所述正常操作信息,
所述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在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
7.一种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由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用于使摄影装置工作,所述摄影装置具备:
摄影部,摄影被摄体图像;
摄影操作部,使所述摄影部进行摄影动作;
设定操作部,关于与所述摄影部的摄影条件有关的设定项目而设定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和相对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能够以排他的方式选择的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信息;
检测部,检测对所述摄影操作部的用户的摄影操作和对所述设定操作部的用户的针对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操作作为用户操作信息;及
操作履历存储部,存储与所述摄影操作有关的履历即摄影操作履历和与在所述摄影操作之前进行的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所述设定操作有关的履历即设定操作履历,
所述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
根据所述摄影操作履历及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来分析对所述摄影操作部及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正常时用户的操作而获取正常操作信息的功能;
在获取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之后,在所述用户操作信息与所述正常操作信息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用户对有关所述第1设定项目和所述第2设定项目的操作感到困惑的困惑状态的功能;及
在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的功能,
所述设定操作履历是包括关于所述第1设定项目及所述第2设定项目中的至少一方的设定操作的基于所述设定操作部的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
所述程序根据存储在所述操作履历存储部中的所述每个设定操作模式的设定次数,获取用户进行所述设定操作的频度高的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作为所述正常操作信息,
所述程序在基于所述用户操作信息的设定操作模式与高频度设定操作模式不同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所述困惑状态。
CN201880011797.1A 2017-02-14 2018-02-06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02917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4786 2017-02-14
JP2017024786 2017-02-14
PCT/JP2018/004075 WO2018150961A1 (ja) 2017-02-14 2018-02-06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作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779A CN110291779A (zh) 2019-09-27
CN110291779B true CN110291779B (zh) 2022-07-08

Family

ID=6316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797.1A Active CN110291779B (zh) 2017-02-14 2018-02-06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2615B2 (zh)
JP (1) JP6588664B2 (zh)
CN (1) CN110291779B (zh)
WO (1) WO2018150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39372A1 (en) * 2019-05-15 2020-11-18 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operational setting of an imaging device
JP7370764B2 (ja) * 2019-08-22 2023-10-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7387372B2 (ja) 2019-10-11 2023-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081A (zh) * 2007-04-09 2008-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帮助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53711A1 (ja) * 2012-04-09 2013-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5153325A (ja) * 2014-02-18 2015-08-24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操作支援方法及び操作支援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65714A1 (fr) * 2002-01-31 2003-08-07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numerique
DE10227880A1 (de) * 2002-06-22 2004-02-19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Anpassung einer Bedienvorrichtung an das Benutzerverhalten
JP2013219440A (ja) * 2012-04-05 2013-10-24 Xacti Corp 撮像装置
JP2013031205A (ja) 2012-09-12 2013-02-07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906969B2 (ja) * 2017-01-31 2021-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72620B2 (en) * 2018-03-27 2021-04-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displaying settings history butt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081A (zh) * 2007-04-09 2008-10-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提供帮助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53711A1 (ja) * 2012-04-09 2013-10-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5153325A (ja) * 2014-02-18 2015-08-24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操作支援方法及び操作支援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88664B2 (ja) 2019-10-09
US20190364198A1 (en) 2019-11-28
JPWO2018150961A1 (ja) 2020-01-16
WO2018150961A1 (ja) 2018-08-23
CN110291779A (zh) 2019-09-27
US11012615B2 (en)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1258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method
KR100875940B1 (ko) 촬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TWI423664B (zh) 影像裝置與曝光控制方法
JP4657960B2 (ja) 撮像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471935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an image correction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07264196A (ja) ストロボ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KR20090098197A (ko) 플래시 발광량 조절가능한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기록매체
US8872961B2 (en) Focusing image verifying device
US7907201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ncluding an optical finder and an electronic finder
CN110291779B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93186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092465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5027580B2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9332192B2 (en) Image generating device and exposure start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US1055487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US10634976B2 (en) Imaging device
JP2008263478A (ja) 撮像装置
JP2007295312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8209760A (ja) 撮影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JP535512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シーン判別方法
JP2007267330A (ja)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588775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1408687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4127770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