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3914B -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3914B
CN110273914B CN201810213236.1A CN201810213236A CN110273914B CN 110273914 B CN110273914 B CN 110273914B CN 201810213236 A CN201810213236 A CN 201810213236A CN 110273914 B CN110273914 B CN 110273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heel body
spiral gear
tooth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32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3914A (zh
Inventor
张瑞鸿
张信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132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3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3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3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3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3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以一定位板组定位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转轴组、第二转轴组以及呈交错轴向的第一螺旋齿轮;第一转轴组包括同轴心的轮体、第一心轴及第一转动件,轮体周面具有呈交错轴向的第一轮缺部;第二转轴组包括同轴心的第二螺旋齿轮、第二心轴及第二转动件;第一螺旋齿轮交错轴向齿合第二螺旋齿轮,第一螺旋齿轮周面具有第二轮缺部以同轴心于轮体及供其周面通过,至相对第一轮缺部以让第一螺旋齿轮转动及供其齿状结构通过,并以定位板组一侧的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分别限位各转动件的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的转动角度,据此,使第一转轴组、第二转轴组交替转动。

Description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上。
背景技术
一般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行动电话等,主要是通过单轴式铰链或双轴式铰链分别接连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其中,第一板体可以是安装显示荧幕的上盖,第二板体可以是安装零组件、电池与键盘的底座,且第一板体可相对于第二板体盖合或由0度翻转至360度。
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470492号的“循序锁定式枢轴总成”,其支承部具有第一止挡件与第二止挡件。第一轴与第二轴枢接支承部,第一轴具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对应于第一止挡件设置,第二轴具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对应于第二止挡件设置。第一环体与第一轴连动旋转,第一环体环设有第一外环面与径向内凹的第一凹弧部。第二环体与第二轴连动旋转且对应于第一环体设置,第二环体环设有第二外环面与径向内凹的第二凹弧部。第一凹弧部与第二外环面互补且可选择性地彼此抵接以锁定第一轴,第二凹弧部与第一外环面互补且可选择性地彼此抵接以锁定第二轴;而公告第M536451号的“双轴式枢纽器”包括第一与第二转轴、两轴承件、枢轴、第一与第二齿轮、第一与第二凸轮。两轴承件各自设有第一与第二轴孔及位于其间的第三轴孔,第一与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穿设于两轴承件的第一与第二轴孔,枢轴枢接于两轴承件的第三轴孔之间。第一与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一转轴与枢轴且互相啮合。第一与第二凸轮分别固定套设于枢轴与第二转轴。第一凸轮的第一凹陷部卡合于第二凸轮时,第一转轴被锁定;第二凸轮的第二凹陷部卡合于第一凸轮时,第二转轴被锁定;第一与第二凸轮的第一与第二凹陷部相向时,第一与第二转轴未被锁定。
通过上述二种交替翻转结构,皆可让两个转轴相对翻转至360度。然而,上述二种结构分别是运用同轴的正齿轮与凸轮的组合,或是同轴的正齿轮与具有弧凹部的环体组合,以达到两个转轴交替翻转的效果;换言之,就是相互啮合的两个正齿轮以及彼此抵接/卡合的两个环体/凸轮,分别位于不同径向平面以各自进行啮合运动、抵接/卡合作动,因此,必需要再将各自的一正齿轮和一环体/凸轮同轴设置,以传递运动,并增设有另一环体/垫片,使一径向平面上的两个正齿轮和一个环体/垫片彼此对齐,以及另一径向平面上的两个具有弧凹部的环体和一个全圆状的环体或是两个凸轮和一个垫片彼此对齐,才能使这两个转轴之间达到有效地交替翻转动作。由于上述的各环体/凸轮和各正齿轮,分属于独立的组成构件或部位,必须要在同一转轴上同时轴接两个元件,将会增加零组件的数量,进而增加轴向长度及整体的体积,并增加制造及组装作业工序及时间。并且,不管是制造或组装上,尺寸公差所产生的影响会因为组成构件或部位数量增多而随的增加,除了造成麻烦之外,也容易产生间隙,尤其在实际测试使用时,这两个相互齿合的正齿轮的间容易因为间隙产生无法有效同步转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公知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发明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于是有了本发明的产生。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通过将一螺旋齿轮交错轴向设置于彼此平行的轮体与另一螺旋齿轮之间,并使轮体与该螺旋齿轮相互直接影响且分别设有彼此交错轴向设置的轮缺部,能改善公知交替翻转结构的两个正齿轮与两个凸轮(具有弧凹部的环体)分别位于相异径向平面、两个齿合正齿轮之间具有间隙而产生无法有效同步转动的情形,及会增加整体体积、增加加工作业工序及时间等问题,从而能够适用于薄型化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让轮体直接与该螺旋齿轮相互制动,而让该螺旋齿轮与另一螺旋齿轮能同步作动以减少空转的情形发生,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效缩短轴向长度,进而缩减整体体积,并减少工序及零组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设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包括一第一转轴组、一第二转轴组、一第一螺旋齿轮以及一定位板组。其中,该第一转轴组包括一轮体及与轮体同轴心设置的一第一心轴及一第一转动件,这些轴心均朝X轴向,轮体的周面具有一第一轮缺部,第一轮缺部以交错于轮体的轴心的方向延伸而横向通过轮体的周面,第一转动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该第二转轴组平行第一转轴组,第二转轴组包括一第二螺旋齿轮及与第二螺旋齿轮同轴心设置的一第二心轴及一第二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具有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一螺旋齿轮以交错轴向齿合第二螺旋齿轮,让第一螺旋齿轮的轴心朝Y轴向交错于轮体的轴心,并使轮体的第一轮缺部容许第一螺旋齿轮的局部轮体及齿状结构通过,且在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具有一第二轮缺部,以容许轮体转动;借此,在第二轮缺部相对应轮体的周面而使第一螺旋齿轮止动;或是在第二轮缺部相对应轮体的第一轮缺部而使第一轮缺部转动;而该定位板组分别定位第一转轴组、第二转轴组与第一螺旋齿轮,定位板组的一侧设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供分别限位第一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的转动角度,以配合该轮体限制或容许该第一螺旋齿轮转动,让第一转轴组与第二转轴组交替转动。
实施时,该定位板组包括框围第一螺旋齿轮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组,第一心轴与第二心轴枢接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侧板,第一螺旋齿轮的两端分别枢接两个第二侧板。
实施时,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为设于第一侧板一侧的两个凸块。
实施时,该第一轮缺部为渐宽状的开口槽,其以相同宽度横向通过该轮体的周面,并由内往外分别朝该轮体的相对两端渐次变宽;又该第二轮缺部呈X轴向穿通该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的弧形开口槽,其与该轮体同轴心设置。
实施时,该第一轮缺部为渐宽状的开口槽,其以相同宽度横向通过该轮体的周面,并由内往外分别朝该轮体的相对两端渐次变宽;又该第二轮缺部为弓形,并以平行于该第一螺旋齿轮的轴心方向延伸而横切该第一螺旋齿轮,使该第二轮缺部以一平面相对应该轮体的周面或该第一轮缺部。
实施时,该第一轮缺部进一步为弧形开口槽,并与该第一螺旋齿轮同轴心设置,且使该第一轮缺部的轴心垂直交错于该轮体的轴心。
实施时,该第二轮缺部的内壁面进一步为无齿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周边具有多个缺口,供连通该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
实施时,该第二轮缺部的圆弧面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该矮齿状结构接续该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使该矮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连通该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
实施时,该第二轮缺部的平面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该矮齿状结构接续该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使该矮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连通该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
实施时,该第一心轴的一端连接一第一板体,该第二心轴的一端连接一第二板体,通过交替转动的该第一转轴组与该第二转轴组,让该第一板体可相对于该第二板体翻转并在0度至360度之间形成交替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部份元件的立体外观图。
图5、6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翻转180度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8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翻转360度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一螺旋齿轮在其第二轮缺部内壁的圆弧面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的立体外观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螺旋齿轮在其第二轮缺部采以弓形实施时的俯视剖断面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一螺旋齿轮在其弓形第二轮缺部的平面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的俯视剖断面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一螺旋齿轮使其第二轮缺部采以弓形实施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编号说明: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1 第一转轴组2
轮体21 第一轮缺部211
第一心轴22 平面221,321
第一转动件23 第一卡合部231
第一止挡面232 第二止挡面233
第一摩擦单元24 第一扭力单元25
第一板体26 螺帽27
第二转轴组3 第二螺旋齿轮31
第二心轴32 第二转动件33
第二卡合部331 第三止挡面332
第四止挡面333 第二摩擦单元34
第二扭力单元35 第二板体36
螺帽37 定位板组4
定位板41 主体42
第一侧板43 第一限位部431
第二限位部432 第二侧板组44
第二侧板441 第一螺旋齿轮5
第二轮缺部51 圆弧面511
平面512 矮齿状结构513
枢轴52 齿状结构5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双轴交替翻转结构以一第一转轴组连接一第一板体,一第二转轴组连接一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为安装显示荧幕的上盖,第二板体安装零组件、电池与键盘的底座与第二板体。第一转轴组的轮体周面具有一第一轮缺部,一第一螺旋齿轮与一第二转轴组的第二螺旋齿轮相互齿合,且第二螺旋齿轮具有一第二轮缺部。借以在第一板体与第一转轴组相对于第二板体转动180度的后,让第一螺旋齿轮的限制解除,再让第二板体与第二转轴组的第二螺旋齿轮相对于第一螺旋齿轮转动180度,使第一板体相对于第二板体翻转360度。
请参阅图1~8所示,其为本发明双轴交替翻转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包括一第一转轴组2、一第二转轴组3、一定位板组4以及一第一螺旋齿轮5。在各图中,以X轴向代表该第一转轴组2轴心和该第二转轴组3轴心的旋转轴心线的走向,又以Y轴向代表该第一螺旋齿轮5轴心的旋转轴心线的走向,再以Z轴向垂直于X、Y轴向,借此辅助说明。
第一转轴组2包括一轮体21、一第一心轴22、一第一转动件23、一第一摩擦单元24及一第一扭力单元25。其中,第一心轴22的一端连接一第一板体26,第一心轴22穿过轮体21、第一摩擦单元24及第一扭力单元25之后,以一螺帽27螺合,借以让轮体21、第一心轴22、第一摩擦单元24及第一扭力单元25同轴心枢接,即这些心轴均朝X轴向。经由第一摩擦单元24的摩擦止滑及第一扭力单元25在转动摩擦所产生的扭力,使第一板体26在转动时能自由停滞。第一心轴22的部份段周缘具有两个与第一心轴22的轴心同轴向且相互平行的定位用平面221,借以穿过第一转动件23,让第一转动件23与第一心轴22同步转动。
轮体21为不具有齿的圆环,轮体21套接第一心轴22,实施时,轮体21也可直接成型于第一心轴22上,轮体21的周面具有一第一轮缺部211,为一渐宽状的开口槽,该第一轮缺部211以交错于该轮体21的轴心的方向(Y轴向)延伸,而使该第一轮缺部211横向通过该轮体21的周面,即指作为开口槽的第一轮缺部211是以相同宽度横向通过该轮体21的周面,并由该开口槽的槽内往槽外分别朝该轮体21的(X轴向)相对两端渐次变宽,而使该开口槽于Y轴向为开通状,且使X轴向的槽宽略大于该第一螺旋齿轮5的局部轮体的径向宽度,以容纳该第一螺旋齿轮5的局部轮体及位于周面的齿状结构53;因此,为了使轮体21直接与第一螺旋齿轮5能够更好地相互运作,优选的实施是使该第一轮缺部211为弧形开口槽,并与该第一螺旋齿轮5同轴心设置,且使该第一轮缺部211的轴心朝Y轴向以垂直交错于该轮体21的轴心所呈的X轴向,换言之,该第一轮缺部211为一个虚拟圆柱的一部份,虚拟圆柱与第一轮缺部211的轴心垂直交错该轮体21的轴心。而第一转动件23为一环形片体,由该环形片体的周缘以远离轴心的方向径向凸出一个扇形凸块,该扇形凸块做为第一卡合部231,扇形凸块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止挡面232及一第二止挡面233。
第二转轴组3包括一第二螺旋齿轮31、一第二心轴32、一第二转动件33、一第二摩擦单元34及一第二扭力单元35。其中,第二心轴32的一端连接一第二板体36,第二心轴32穿过第二螺旋齿轮31、第二摩擦单元34及第二扭力单元35的后,以一螺帽37螺合,借以让第二螺旋齿轮31、第二心轴32、第二摩擦单元34及第二扭力单元35同轴心枢接,也同样使这些组件的轴心均朝X轴向。经由第二摩擦单元34的摩擦止滑及第二扭力单元35在转动摩擦所产生的扭力,使第二板体36在转动时能自由停滞。实施时,第二螺旋齿轮31也可直接成型于第二心轴32上,而第二心轴32的部份段周缘具有两个与第二心轴32的轴心同轴向且相互平行的定位用平面321,借以在穿过第二转动件33之后,让第二转动件33与第二心轴32同步转动。第二转动件33为一环形片体,由该环形片体的周缘以远离轴心的方向径向凸出一个扇形凸块,该扇形凸块做为第二卡合部331,扇形凸块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三止挡面332及一第四止挡面333。因此,当第二螺旋齿轮31与第二心轴32一体成型、以及轮体21与第一心轴22一体成型时,可共享同一心轴胚料,再针对该心轴胚料的轮体部位加工出螺旋齿轮结构或是渐开槽结构,以形成第二螺旋齿轮31或是具有第一轮缺部211的轮体21,借此减少工序及零组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定位板组4包括复数个定位板41及一主体42,复数个定位板41分别具有两个枢接孔,借以在第一心轴22与第二心轴32分别穿过之后,将第一心轴22与第二心轴32固定在相互平行的位置上。该主体42为一侧具有开口的框架,包括一第一侧板43及一第二侧板组44,第一侧板43具有两个枢接孔,分别枢接第一心轴22与第二心轴32,第一侧板43一侧设有两个凸块,该两个凸块分别做为第一限位部431及第二限位部432。第二侧板组44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侧板441,两个第二侧板441上分别具有一圆孔,两个圆孔的轴心呈Y轴向在同一轴线上。
该第一螺旋齿轮5位于第一侧板43及第二侧板组44所框围的空间中,第一螺旋齿轮5的两轴端分别穿过两个第二侧板441上的圆孔,让第一螺旋齿轮5的两轴端分别枢接于两个第二侧板441上,实施时,第一螺旋齿轮5也可具有一轴孔,并以一枢轴52共同穿过该轴孔与两个第二侧板441上的圆孔。第一螺旋齿轮5与第二螺旋齿轮31以交错轴向相互齿合,让第一螺旋齿轮5的轴心朝Y轴向交错于轮体21的轴心,为了让该轮体21直接与第一螺旋齿轮5能够更好地相互运作,使该轮体21的第一轮缺部211容许转动状态的第一螺旋齿轮5的局部轮体及其周面的齿状结构53通过,且在第一螺旋齿轮5周面的齿状结构53具有一第二轮缺部51,以容许该轮体21转动,该第二轮缺部51为呈X轴向穿通该第一螺旋齿轮5周面的齿状结构53的弧形开口槽,其与该轮体21同轴心设置,换言之,第二轮缺部51为一个虚拟圆柱的一部份,虚拟圆柱与第二轮缺部51的轴心平行或叠合于该轮体21的轴心,其中以这两个轴心叠合优选,有助于缩短这两心轴的间距,借以在轮体21转动时,位近或邻接该轮体21的周面或第一轮缺部211,还将该第二轮缺部51的内壁面设计为无齿的圆弧面511,以利于与该轮体21周面之间形成极小间隙或是贴近于该轮体21的周面,并在该圆弧面511的周边具有多个缺口,供连通该齿状结构53的各齿间隙,将所注入的油膏储存以助转动顺畅。
其次,为了降低在制造及组装上所产生的公差影响,还能如图9所示,将作为弧形开口槽的第二轮缺部51,于其内壁的圆弧面511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513,该矮齿状结构513的各齿顶分别平行于该圆弧面511以及该轮体21的周面,让该矮齿状结构513接续该第一螺旋齿轮5周面的齿状结构53,使该矮齿状结构513的各齿间隙连通该齿状结构53的各齿间隙,因而当该轮体21的周面与该第二轮缺部51内的矮齿状结构513相互接触时,减少转动摩擦的面积,也有利于将所注入的油膏储存以及有助于转动顺畅。
并且,本发明的第二轮缺部51还能如图10~12所示,为弓形,也就是为一个虚拟弓形柱体(劣弓形柱体),并以平行于该第一螺旋齿轮5的轴心方向(Y轴向)延伸而横切该第一螺旋齿轮5,让该第一螺旋齿轮5形成另一弓形柱体(优弓形柱体),使该第二轮缺部51以一无齿的平面512或是在该平面512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来相对应及/或邻接该轮体21的周面时,该轮体21的周面会对该第一螺旋齿轮5形成止挡作用,直至该第二轮缺部51的平面512或是该平面512的矮齿状结构相对应该第一轮缺部211时,始而释放该第一螺旋齿轮5转动,得以让该第一螺旋齿轮5周面的齿状结构53陆续进出该第一轮缺部211;如此在该第一螺旋齿轮5的第二轮缺部51采以虚拟弓形柱体实施后,相较上述采以弧形开口槽时,更容易研磨整型,也有助于适用在薄型化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此外,该平面512所形成的矮齿状结构接续该第一螺旋齿轮5周面的齿状结构53,使该矮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连通该齿状结构53的各齿间隙,也有利于储存油膏以及有助于转动顺畅。
借此,当第一板体26相对于第二板体36在盖合状态时,第一转轴组2的轮体21的局部部位为容纳于第一螺旋齿轮5的第二轮缺部51内,此时的第一螺旋齿轮5无法转动,而由于第一螺旋齿轮5与第二螺旋齿轮31相互齿合,第二螺旋齿轮31与第二板体36也无法同步转动。
如图5、6所示,在上述盖合状态时,轮体21的局部部位可以直接在第一螺旋齿轮5的第二轮缺部51内自转,同时让第一板体26相对于第二板体36翻转180度,并在第一转动件23的第一卡合部231的第一止挡面232抵压第一限位部431时,达到限位效果而无法继续转动,此时,轮体21的第一轮缺部211直接相对应并邻接第一螺旋齿轮5的第二轮缺部51,第一螺旋齿轮5的转动限制解除而可以自转。而如图7、8所示,由于第一螺旋齿轮5呈可以自转的状态,使用者即能转动第二板体36,并在翻转180度,也即使第二板体36相对于第一板体26翻转360度之后,经由第二转动件33的第二卡合部331的第三止挡面332抵压第二限位部432时,达到限位的效果。而在反向转动第二板体36,再转动第一板体26时,依序经由第四止挡面333及第二止挡面233的阻挡,则可让第一板体26相对于第二板体36回复呈盖合的状态,据此通过交替转动的该第一转轴组2与该第二转轴组3,让该第一板体26可相对于该第二板体36翻转并在0度至360度之间形成交替翻转。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直接将第一轮缺部成型于轮体上,并将第二轮缺部成型于第一螺旋齿轮上,且使轮体与第一螺旋齿轮相互直接影响,而无需再如公知技术一样,将正齿轮与具有弧凹部的环体组合在同一心轴上作为连动,以达到交替翻转的效果,因此,不但可以有效缩短轴向长度,进而缩减整体体积,且可以减少工序及零组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2、本发明经由在同一径向平面上(参见本案图3、5、7所示),以具有第一轮缺部的轮体、具有第二轮缺部的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的组合,以让第一螺旋齿轮交错轴向设置于彼此平行的轮体和第二螺旋齿轮之间,并使第一轮缺部呈交错轴向成型于轮体上,以与第一螺旋齿轮同轴心,且将第二轮缺部呈交错轴向成型于第一螺旋齿轮上,以与该轮体同轴心,因此,可以缩减轮体与第一螺旋齿轮之间、及第一螺旋齿轮与第二螺旋齿轮之间等空隙,并缩短这两心轴之间的间距,有助于本发明适用在薄型化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此外,还可以让两个螺旋齿轮同步作动以减少空转的情形发生,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第一螺旋齿轮的第二轮缺部可以采用弧形开口槽结构,并视与轮体周面的接触与否、以及选用油膏的类型,选择性地在槽内的圆弧面采用无齿或是矮齿状结构,以配合调整转动摩擦的程度,增加设计开发的灵活性,此外,除了上述弧形开口槽结构之外,第二轮缺部还能形成弓形柱体结构来横切第一螺旋齿轮,使第一螺旋齿轮成为另一弓形柱体,更能增加安装于薄型化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能有效缩减整体体积、降低生产成本,且能提高产品质量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Claims (4)

1.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转轴组,包括一轮体及与该轮体同轴心设置的一第一心轴及一第一转动件,这些轴心均朝X轴向,该轮体的周面具有一第一轮缺部,该第一轮缺部以垂直交错于该轮体的轴心的Y轴方向延伸,而使该第一轮缺部以相同宽度横向通过该轮体的周面,于Y轴向为开通状,该第一轮缺部为渐宽状的弧形开口槽,由该开口槽的槽内往槽外分别朝该轮体的X轴向相对两端渐次变宽;该第一转动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
一第二转轴组,平行该第一转轴组,该第二转轴组包括一第二螺旋齿轮及与该第二螺旋齿轮同轴心设置的一第二心轴及一第二转动件,该第二转动件具有一第二卡合部;
一第一螺旋齿轮,以交错轴向齿合该第二螺旋齿轮,让该第一螺旋齿轮的轴心朝Y轴向垂直交错于该轮体的轴心,并使该轮体的第一轮缺部与该第一螺旋齿轮同轴心设置,且使X轴向的槽宽大于该第一螺旋齿轮的局部轮体的径向宽度,容许该第一螺旋齿轮的局部轮体及齿状结构通过;且在该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具有一第二轮缺部,其与该轮体同轴心设置,该第二轮缺部为弓形,并以平行于该第一螺旋齿轮轴心的Y轴方向延伸而横切该第一螺旋齿轮,使该第二轮缺部以一平面相对应该轮体的周面或该第一轮缺部,以容许该轮体转动;该第二轮缺部的平面还进一步形成矮齿状结构,该矮齿状结构接续该第一螺旋齿轮周面的齿状结构,使该矮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连通该齿状结构的各齿间隙;借此,在该第二轮缺部的矮齿状结构相对应该轮体的周面时,该轮体的周面会对该第一螺旋齿轮形成止挡作用而止动;直至该第二轮缺部的矮齿状结构相对应该轮体的第一轮缺部时,始而释放该第一螺旋齿轮转动;以及
一定位板组,分别定位该第一转轴组、该第二转轴组与该第一螺旋齿轮,该定位板组的一侧设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供分别限位该第一卡合部与该第二卡合部的转动角度,以配合该轮体限制或容许该第一螺旋齿轮转动,让该第一转轴组与该第二转轴组交替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板组包括框围该第一螺旋齿轮的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组,该第一心轴与该第二心轴枢接该第一侧板,该第二侧板组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二侧板,第一螺旋齿轮的两端分别枢接该两个第二侧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为设于该第一侧板一侧的两个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交替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心轴的一端连接一第一板体,该第二心轴的一端连接一第二板体,通过交替转动的该第一转轴组与该第二转轴组,让该第一板体能够相对于该第二板体翻转并在0度至360度之间形成交替翻转。
CN201810213236.1A 2018-03-15 2018-03-15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Active CN110273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3236.1A CN110273914B (zh) 2018-03-15 2018-03-15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3236.1A CN110273914B (zh) 2018-03-15 2018-03-15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3914A CN110273914A (zh) 2019-09-24
CN110273914B true CN110273914B (zh) 2020-11-17

Family

ID=6795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3236.1A Active CN110273914B (zh) 2018-03-15 2018-03-15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391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0492U (zh) * 2013-08-20 2014-01-11 Shin Zu Shing Co Ltd 循序鎖定式樞軸總成
CN103883610A (zh) * 2014-04-04 2014-06-25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同动式双轴铰链
CN203822842U (zh) * 2014-05-14 2014-09-1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耐用型同动开合机构
CN204061525U (zh) * 2014-04-04 2014-12-31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同动式双轴铰链
CN10445495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循序锁定式枢轴总成
CN204284188U (zh) * 2014-11-20 2015-04-22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动式转轴装置
CN204458798U (zh) * 2015-02-11 2015-07-08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定位的同动双轴铰链
CN104879377A (zh) * 2015-06-08 2015-09-02 象山智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定位的同动双轴铰链
CN204878292U (zh) * 2015-08-05 2015-12-16 昆山刚毅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大小轴差速比枢轴器
TWM536451U (zh) * 2016-10-27 2017-02-01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式樞紐器
CN206246511U (zh) * 2016-12-08 2017-06-13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同动铰链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0492U (zh) * 2013-08-20 2014-01-11 Shin Zu Shing Co Ltd 循序鎖定式樞軸總成
CN10445495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循序锁定式枢轴总成
CN103883610A (zh) * 2014-04-04 2014-06-25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同动式双轴铰链
CN204061525U (zh) * 2014-04-04 2014-12-31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同动式双轴铰链
CN203822842U (zh) * 2014-05-14 2014-09-10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耐用型同动开合机构
CN204284188U (zh) * 2014-11-20 2015-04-22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动式转轴装置
CN204458798U (zh) * 2015-02-11 2015-07-08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定位的同动双轴铰链
CN104879377A (zh) * 2015-06-08 2015-09-02 象山智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定位的同动双轴铰链
CN204878292U (zh) * 2015-08-05 2015-12-16 昆山刚毅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大小轴差速比枢轴器
TWM536451U (zh) * 2016-10-27 2017-02-01 新日興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式樞紐器
CN206246511U (zh) * 2016-12-08 2017-06-13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双轴同动铰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3914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8665B2 (en) Multi-position hinge with double axles
EP1914444A1 (en) Reduction gear
TWI521151B (zh) Three-axis linkage type hub
WO2012033056A1 (ja) ヒンジ機構
CN110273914B (zh)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JP5032975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TWM480237U (zh) 電子設備薄型化雙軸聯動樞軸器
TWI658773B (zh) 樞軸結構與具有樞軸結構之電子裝置
JP5480845B2 (ja) 遊星歯車機構
JP7423047B2 (ja) 2軸ヒンジ装置及びこの2軸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9262955U (zh) 一种转动机构和折叠终端
CN110296142B (zh)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JP2012197874A (ja) 減速機
TW201940051A (zh)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CN106594052A (zh) 斜齿轮传动式双轴联动铰链装置
WO2020149219A1 (ja) 減速機
JP7445554B2 (ja) 2軸ヒンジ機構
JP2015124791A (ja) 歯車装置
TWM540459U (zh) 雙軸同動鉸鏈
WO2022230303A1 (ja) 減速機付モータ
CN214171109U (zh) 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JP7142352B2 (ja) 二軸ヒンジ装置
WO2021171951A1 (ja) 伝動装置
CN110792686B (zh) 枢轴结构与具有枢轴结构的电子装置
JP7131520B2 (ja) 減速機及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