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40051A -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 Google Patents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40051A
TW201940051A TW107108491A TW107108491A TW201940051A TW 201940051 A TW201940051 A TW 201940051A TW 107108491 A TW107108491 A TW 107108491A TW 107108491 A TW107108491 A TW 107108491A TW 201940051 A TW201940051 A TW 2019400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elical gear
wheel body
axis
too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8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3926B (zh
Inventor
張瑞鴻
張信忠
Original Assignee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08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5392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3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392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00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0051A/zh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雙軸交替翻轉結構,係以一定位板組定位有相互平行之第一、第二轉軸組以及呈交錯軸向之第一螺旋齒輪;第一轉軸組包括同軸心之輪體、第一心軸及第一轉動件,輪體周面具有呈交錯軸向之第一輪缺部;第二轉軸組包括同軸心之第二螺旋齒輪、第二心軸及第二轉動件;第一螺旋齒輪係交錯軸向齒合第二螺旋齒輪,第一螺旋齒輪周面具有第二輪缺部以同軸心於輪體及供其周面通過,至相對第一輪缺部以讓第一螺旋齒輪轉動及供其齒狀結構通過,並以定位板組一側之第一、第二限位部分別限位各轉動件之第一、第二卡合部之轉動角度,據此讓第一、第二轉軸組交替轉動。

Description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尤指一種安裝於可掀開及蓋合的摺疊式電子裝置上者。
一般摺疊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行動電話等,主要是透過單軸式鉸鏈或雙軸式鉸鏈分別接連電子裝置的第一板體及第二板體。其中,第一板體可以是安裝顯示螢幕的上蓋,第二板體可以是安裝零組件、電池與鍵盤的底座,且第一板體可相對於第二板體蓋合或由0度翻轉至360度。
其中,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470492號之「循序鎖定式樞軸總成」,其支承部具有第一止擋件與第二止擋件。第一軸與第二軸樞接支承部,第一軸具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對應於第一止擋件設置,第二軸具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對應於第二止擋件設置。第一環體與第一軸連動旋轉,第一環體環設有第一外環面與徑向內凹的第一凹弧部。第二環體與第二軸連動旋轉且對應於第一環體設置,第二環體環設有第二外環面與徑向內凹的第二凹弧部。第一凹弧部與第二外環面互補且可選擇性地彼此抵接以鎖定第一軸,第二凹弧部與第一外環面互補且可選擇性地彼此抵接以鎖定第二軸;而公告第M536451號之「雙軸式樞紐器」係包括第一與第二轉軸、兩軸承件、樞軸、第一與第二齒輪、第一與第二凸輪。兩軸承件各自設有第一與第二軸孔及位於其間的第三軸孔,第一與第二轉軸分別可轉動地穿設於兩軸承件的第一與第二軸孔,樞軸樞接於兩軸承件的第三軸孔之間。第一與第二齒輪分別固定套設於第一轉軸與樞軸且互相嚙合。第一與第二凸輪分別固定套設於樞軸與第二轉軸。第一凸輪的第一凹陷部卡合於第二凸輪時,第一轉軸被鎖定;第二凸輪的第二凹陷部卡合於第一凸輪時,第二轉軸被鎖定;第一與第二凸輪的第一與第二凹陷部相向時,第一與第二轉軸未被鎖定。
藉由上述二種交替翻轉結構,皆可讓二個轉軸相對翻轉至360度。然而,上述二種結構分別是運用同軸的正齒輪與凸輪的組合,或是同軸的正齒輪與具有弧凹部的環體組合,以達到二個轉軸交替翻轉的效果;換言之,就是相互嚙合之兩個正齒輪以及彼此抵接/卡合之兩個環體/凸輪,分別位於不同徑向平面以各自進行嚙合運動、抵接/卡合作動,因此,必需要再將各自之一正齒輪和一環體/凸輪同軸設置,以傳遞運動,並增設有另一環體/墊片,使一徑向平面上的兩個正齒輪和一個環體/墊片彼此對齊,以及另一徑向平面上的兩個具有弧凹部的環體和一個全圓狀之環體或是兩個凸輪和一個墊片彼此對齊,才能使這二個轉軸之間達到有效地交替翻轉動作。由於上述之各環體/凸輪和各正齒輪,分屬於獨立之組成構件或部位,必須要在同一轉軸上同時軸接二個元件,將會增加零組件之數量,進而增加軸向長度及整體之體積,並增加製造及組裝作業工序及時間。再者,不管是製造或組裝上,尺寸公差所產生的影響會因為組成構件或部位數量增多而隨之增加,除了造成麻煩之外,也容易產生間隙,尤其在實際測試使用時,這二個相互齒合之正齒輪之間容易因為間隙產生無法有效同步轉動的問題。
有鑑於此,為了提供一種有別於習用技術之結構,並改善上述之缺點,發明人積多年的經驗及不斷的研發改進,遂有本發明之產生。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雙軸交替翻轉結構,透過將一螺旋齒輪交錯軸向設置於彼此平行的輪體與另一螺旋齒輪之間,並使輪體與該螺旋齒輪相互直接影響且分別設有彼此交錯軸向設置之輪缺部,俾能改善習用交替翻轉結構的二個正齒輪與二個凸輪(具有弧凹部之環體)分別位於相異徑向平面、二個齒合正齒輪之間具有間隙而產生無法有效同步轉動之情形,及會增加整體體積、增加加工作業工序及時間等問題,從而能夠適用於薄型化之摺疊式電子裝置中,讓輪體直接與該螺旋齒輪相互制動,而讓該螺旋齒輪與另一螺旋齒輪能同步作動以減少空轉的情形發生,進而提高產品品質、延長使用壽命,有效縮短軸向長度,進而縮減整體體積,並減少工序及零組件以降低生產成本。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所設之雙軸交替翻轉結構係包括一第一轉軸組、一第二轉軸組、一第一螺旋齒輪以及一定位板組。其中,該第一轉軸組包括一輪體及與輪體同軸心設置之一第一心軸及一第一轉動件,該些軸心均朝X軸向,輪體之周面具有一第一輪缺部,第一輪缺部係以交錯於輪體之軸心的方向延伸而橫通輪體之周面,第一轉動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該第二轉軸組平行第一轉軸組,第二轉軸組包括一第二螺旋齒輪及與第二螺旋齒輪同軸心設置之一第二心軸及一第二轉動件,第二轉動件具有一第二卡合部;該第一螺旋齒輪係以交錯軸向齒合第二螺旋齒輪,讓第一螺旋齒輪之軸心係朝Y軸向交錯於輪體之軸心,並使輪體之第一輪缺部容許第一螺旋齒輪之局部輪體及齒狀結構通過,且在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具有一第二輪缺部,以容許輪體轉動;藉此,在第二輪缺部相對應輪體之周面而使第一螺旋齒輪止動;或是在第二輪缺部相對應輪體之第一輪缺部而使第一輪缺部轉動;而該定位板組係分別定位第一轉軸組、第二轉軸組與第一螺旋齒輪,定位板組之一側設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供分別限位第一卡合部與第二卡合部之轉動角度,以配合該輪體限制或容許該第一螺旋齒輪轉動,讓第一轉軸組與第二轉軸組交替轉動。
實施時,該定位板組包括框圍第一螺旋齒輪之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組,第一心軸與第二心軸樞接第一側板,第二側板組包括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側板,第一螺旋齒輪之兩端分別樞接二個第二側板。
實施時,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係為設於第一側板一側之二個凸塊。
實施時,該第一輪缺部係為漸寬狀之開口槽,其以相同寬度橫通該輪體之周面,並由內往外分別朝該輪體之相對兩端漸次變寬;又該第二輪缺部係呈X軸向穿通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的弧形開口槽,其與該輪體同軸心設置。
實施時,該第一輪缺部係為漸寬狀之開口槽,其以相同寬度橫通該輪體之周面,並由內往外分別朝該輪體之相對兩端漸次變寬;又該第二輪缺部係為弓形,並以平行於該第一螺旋齒輪之軸心方向延伸而橫切該第一螺旋齒輪,使該第二輪缺部係以一平面相對應該輪體之周面或該第一輪缺部。
實施時,該第一輪缺部係進一步為弧形開口槽,並與該第一螺旋齒輪同軸心設置,且使該第一輪缺部之軸心垂直交錯於該輪體之軸心。
實施時,該第二輪缺部之內壁面係進一步為無齒之圓弧面,該圓弧面之周邊具有多個缺口,供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實施時,該第二輪缺部之圓弧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該矮齒狀結構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使該矮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實施時,該第二輪缺部之平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該矮齒狀結構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使該矮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實施時,該第一心軸之一端連接一第一板體,該第二心軸之一端連接一第二板體,透過交替轉動之該第一轉軸組與該第二轉軸組,讓該第一板體可相對於該第二板體翻轉並在0度至360度之間形成交替翻轉。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以下舉較佳之實施例,配合圖式、圖號,將本發明之具體構成內容及其所達成的功效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雙軸交替翻轉結構係以一第一轉軸組連接一第一板體,一第二轉軸組連接一第二板體,第一板體係為安裝顯示螢幕的上蓋,第二板體係安裝零組件、電池與鍵盤的底座與第二板體。第一轉軸組之輪體周面具有一第一輪缺部,一第一螺旋齒輪與一第二轉軸組之第二螺旋齒輪相互齒合,且第二螺旋齒輪具有一第二輪缺部。藉以在第一板體與第一轉軸組相對於第二板體轉動180度之後,讓第一螺旋齒輪之限制解除,再讓第二板體與第二轉軸組之第二螺旋齒輪相對於第一螺旋齒輪轉動180度,使第一板體相對於第二板體翻轉360度。
請參閱第1~8圖所示,其為本創作雙軸交替翻轉結構之較佳實施例及使用狀態示意圖,係包括一第一轉軸組2、一第二轉軸組3、一定位板組4以及一第一螺旋齒輪5。在各圖中,係以X軸向代表該第一轉軸組2軸心和該第二轉軸組3軸心之旋轉軸心線的走向,又以Y軸向代表該第一螺旋齒輪5軸心之旋轉軸心線的走向,再以Z軸向垂直於X、Y軸向,藉此輔助說明。
第一轉軸組2包括一輪體21、一第一心軸22、一第一轉動件23、一第一摩擦單元24及一第一扭力單元25。其中,第一心軸22之一端連接一第一板體26,第一心軸22穿過輪體21、第一摩擦單元24及第一扭力單元25之後,以一螺帽27螺合,藉以讓輪體21、第一心軸22、第一摩擦單元24及第一扭力單元25同軸心樞接,即該些心軸均朝X軸向。經由第一摩擦單元24之摩擦止滑及第一扭力單元25在轉動摩擦所產生之扭力,使第一板體26在轉動時能自由停滯。第一心軸22之部份段周緣具有二個與第一心軸22之軸心同軸向且相互平行之定位用平面221,藉以穿過第一轉動件23,讓第一轉動件23與第一心軸22同步轉動。
輪體21係為不具有齒的圓環,輪體21套接第一心軸22,實施時,輪體21亦可直接成型於第一心軸22上,輪體21之周面具有一第一輪缺部211,為一漸寬狀之開口槽,該第一輪缺部211係以交錯於該輪體21之軸心的方向(Y軸向)延伸,而使該第一輪缺部211橫通該輪體21之周面,即指作為開口槽之第一輪缺部211是以相同寬度橫通該輪體21之周面,並由該開口槽之槽內往槽外分別朝該輪體21之(X軸向)相對兩端漸次變寬,而使該開口槽於Y軸向係為開通狀,且使X軸向的槽寬略大於該第一螺旋齒輪5之局部輪體的徑向寬度,以容納該第一螺旋齒輪5之局部輪體及位於周面之齒狀結構53;因此,為了使輪體21直接與第一螺旋齒輪5能夠更好地相互運作,較佳之實施是使該第一輪缺部211為弧形開口槽,並與該第一螺旋齒輪5同軸心設置,且使該第一輪缺部211之軸心朝Y軸向以垂直交錯於該輪體21之軸心所呈的X軸向,換言之,該第一輪缺部211係為一個虛擬圓柱的一部份,虛擬圓柱與第一輪缺部211之軸心垂直交錯該輪體21之軸心。而第一轉動件23係為一環形片體,由該環形片體之周緣以遠離軸心之方向徑向凸出一個扇形凸塊,該扇形凸塊做為第一卡合部231,扇形凸塊之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一止擋面232及一第二止擋面233。
第二轉軸組3包括一第二螺旋齒輪31、一第二心軸32、一第二轉動件33、一第二摩擦單元34及一第二扭力單元35。其中,第二心軸32之一端連接一第二板體36,第二心軸32穿過第二螺旋齒輪31、第二摩擦單元34及第二扭力單元35之後,以一螺帽37螺合,藉以讓第二螺旋齒輪31、第二心軸32、第二摩擦單元34及第二扭力單元35同軸心樞接,亦同樣使這些組件之軸心均朝X軸向。經由第二摩擦單元34之摩擦止滑及第二扭力單元35在轉動摩擦所產生之扭力,使第二板體36在轉動時能自由停滯。實施時,第二螺旋齒輪31亦可直接成型於第二心軸32上,而第二心軸32之部份段周緣具有二個與第二心軸32之軸心同軸向且相互平行之定位用平面321,藉以在穿過第二轉動件33之後,讓第二轉動件33與第二心軸32同步轉動。第二轉動件33係為一環形片體,由該環形片體之周緣以遠離軸心之方向徑向凸出一個扇形凸塊,該扇形凸塊做為第二卡合部331,扇形凸塊之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三止擋面332及一第四止擋面333。因此,當第二螺旋齒輪31與第二心軸32一體成型、以及輪體21與第一心軸22一體成型時,可共用同一心軸胚料,再針對該心軸胚料之輪體部位加工出螺旋齒輪結構或是漸開槽結構,以形成第二螺旋齒輪31或是具有第一輪缺部211的輪體21,藉此減少工序及零組件以降低生產成本。
定位板組4包括複數個定位板41及一主體42,複數個定位板41分別具有二個樞接孔,藉以在第一心軸22與第二心軸32分別穿過之後,將第一心軸22與第二心軸32固定在相互平行的位置上。該主體42係為一側具有開口之框架,包括一第一側板43及一第二側板組44,第一側板43具有二個樞接孔,分別樞接第一心軸22與第二心軸32,第一側板43一側設有二個凸塊,該二個凸塊分別做為第一限位部431及第二限位部432。第二側板組44包括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側板441,二個第二側板441上分別具有一圓孔,二個圓孔之軸心呈Y軸向在同一軸線上。
該第一螺旋齒輪5係位於第一側板43及第二側板組44所框圍之空間中,第一螺旋齒輪5之兩軸端分別穿過二個第二側板441上之圓孔,讓第一螺旋齒輪5之兩軸端分別樞接於二個第二側板441上,實施時,第一螺旋齒輪5亦可具有一軸孔,並以一樞軸52共同穿過該軸孔與二個第二側板441上之圓孔。第一螺旋齒輪5與第二螺旋齒輪31係以交錯軸向相互齒合,讓第一螺旋齒輪5之軸心係朝Y軸向交錯於輪體21之軸心,為了讓該輪體21直接與第一螺旋齒輪5能夠更好地相互運作,使該輪體21之第一輪缺部211容許轉動狀態之第一螺旋齒輪5之局部輪體及其周面之齒狀結構53通過,且在第一螺旋齒輪5周面之齒狀結構53具有一第二輪缺部51,以容許該輪體21轉動,該第二輪缺部51係為呈X軸向穿通該第一螺旋齒輪5周面之齒狀結構53的弧形開口槽,其與該輪體21同軸心設置,換言之,第二輪缺部51係為一個虛擬圓柱的一部份,虛擬圓柱與第二輪缺部51之軸心平行或疊合於該輪體21之軸心,其中以這兩個軸心疊合較佳,有助於縮短這兩心軸的間距,藉以在輪體21轉動時,位近或鄰接該輪體21之周面或第一輪缺部211,還將該第二輪缺部51之內壁面設計為無齒之圓弧面511,以利於與該輪體21周面之間形成極小間隙或是貼近於該輪體21之周面,並在該圓弧面511之周邊具有多個缺口,供連通該齒狀結構53之各齒間隙,將所注入之油膏儲存以助轉動順暢。
其次,為了降低在製造及組裝上所產生的公差影響,還能如第9圖所示,將作為弧形開口槽之第二輪缺部51,於其內壁之圓弧面511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513,該矮齒狀結構513之各齒頂分別平行於該圓弧面511以及該輪體21之周面,讓該矮齒狀結構513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5周面之齒狀結構53,使該矮齒狀結構513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53之各齒間隙,因而當該輪體21之周面與該第二輪缺部51內之矮齒狀結構513相互接觸時,減少轉動摩擦之面積,也有利於將所注入之油膏儲存以及有助於轉動順暢。
再者,本創作之第二輪缺部51還能如第10~12圖所示,係為弓形,也就是為一個虛擬弓形柱體(劣弓形柱體),並以平行於該第一螺旋齒輪5之軸心方向(Y軸向)延伸而橫切該第一螺旋齒輪5,讓該第一螺旋齒輪5形成另一弓形柱體(優弓形柱體),使該第二輪缺部51係以一無齒之平面512或是在該平面512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來相對應及/或鄰接該輪體21之周面時,該輪體21之周面會對該第一螺旋齒輪5形成止擋作用,直至該第二輪缺部51之平面512或是該平面512之矮齒狀結構相對應該第一輪缺部211時,始而釋放該第一螺旋齒輪5轉動,得以讓該第一螺旋齒輪5周面之齒狀結構53陸續進出該第一輪缺部211;如此在該第一螺旋齒輪5之第二輪缺部51採以虛擬弓形柱體實施後,相較上述採以弧形開口槽時,更容易研磨整型,也有助於適用在薄型化之摺疊式電子裝置中。此外,該平面512所形成之矮齒狀結構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5周面之齒狀結構53,使該矮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53之各齒間隙,亦有利於儲存油膏以及有助於轉動順暢。
藉此,當第一板體26相對於第二板體36在蓋合狀態時,第一轉軸組2之輪體21之局部部位為係容納於第一螺旋齒輪5之第二輪缺部51內,此時之第一螺旋齒輪5無法轉動,而由於第一螺旋齒輪5與第二螺旋齒輪31相互齒合,第二螺旋齒輪31與第二板體36亦無法同步轉動。
如第5、6圖所示,在上述蓋合狀態時,輪體21之局部部位可以直接在第一螺旋齒輪5之第二輪缺部51內自轉,同時讓第一板體26相對於第二板體36翻轉180度,並在第一轉動件23之第一卡合部231之第一止擋面232抵壓第一限位部431時,達到限位效果而無法繼續轉動,此時,輪體21之第一輪缺部211直接相對應並鄰接第一螺旋齒輪5之第二輪缺部51,第一螺旋齒輪5之轉動限制解除而可以自轉。而如第7、8圖所示,由於第一螺旋齒輪5係呈可以自轉之狀態,使用者即能轉動第二板體36,並在翻轉180度,亦即使第二板體36相對於第一板體26翻轉360度之後,經由第二轉動件33之第二卡合部331之第三止擋面332抵壓第二限位部432時,達到限位之效果。而在反向轉動第二板體36,再轉動第一板體26時,依序經由第四止擋面333及第二止擋面233之阻擋,則可讓第一板體26相對於第二板體36回復呈蓋合之狀態,據此透過交替轉動之該第一轉軸組2與該第二轉軸組3,讓該第一板體26可相對於該第二板體36翻轉並在0度至360度之間形成交替翻轉。
因此,本發明具有以下之優點: 1、本發明係直接將第一輪缺部成型於輪體上,並將第二輪缺部成型於第一螺旋齒輪上,且使輪體與第一螺旋齒輪相互直接影響,而無需再如習用技術一樣,將正齒輪與具有弧凹部的環體組合在同一心軸上作為連動,以達到交替翻轉的效果,因此,不但可以有效縮短軸向長度,進而縮減整體體積,且可以減少工序及零組件以降低生產成本。 2、本發明係經由在同一徑向平面上(參見本案第3、5、7圖所示),以具有第一輪缺部的輪體、具有第二輪缺部的第一螺旋齒輪與第二螺旋齒輪之組合,以讓第一螺旋齒輪交錯軸向設置於彼此平行之輪體和第二螺旋齒輪之間,並使第一輪缺部呈交錯軸向成型於輪體上,以與第一螺旋齒輪同軸心,且將第二輪缺部呈交錯軸向成型於第一螺旋齒輪上,以與該輪體同軸心,因此,可以縮減輪體與第一螺旋齒輪之間、及第一螺旋齒輪與第二螺旋齒輪之間等空隙,並縮短這兩心軸之間的間距,有助於本創作適用在薄型化之摺疊式電子裝置中,此外,還可以讓二個螺旋齒輪同步作動以減少空轉的情形發生,進而提高產品品質、延長使用壽命。 3、本發明之第一螺旋齒輪之第二輪缺部可以採用弧形開口槽結構,並視與輪體周面之接觸與否、以及選用油膏之類型,選擇性地在槽內之圓弧面採用無齒或是矮齒狀結構,以配合調整轉動摩擦之程度,增加設計開發之靈活性,此外,除了上述弧形開口槽結構之外,第二輪缺部還能形成弓形柱體結構來橫切第一螺旋齒輪,使第一螺旋齒輪成為另一弓形柱體,更能增加安裝於薄型化之摺疊式電子裝置的適用範圍。
綜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之內容,本發明確可達到預期之目的,提供一種能有效縮減整體體積、降低生產成本,且能提高產品品質以延長使用壽命之雙軸交替翻轉結構,極具產業上利用之價值,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1‧‧‧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2‧‧‧第一轉軸組
21‧‧‧輪體
211‧‧‧第一輪缺部
22‧‧‧第一心軸
221,321‧‧‧平面
23‧‧‧第一轉動件
231‧‧‧第一卡合部
232‧‧‧第一止擋面
233‧‧‧第二止擋面
24‧‧‧第一摩擦單元
25‧‧‧第一扭力單元
26‧‧‧第一板體
27‧‧‧螺帽
3‧‧‧第二轉軸組
31‧‧‧第二螺旋齒輪
32‧‧‧第二心軸
33‧‧‧第二轉動件
331‧‧‧第二卡合部
332‧‧‧第三止擋面
333‧‧‧第四止擋面
34‧‧‧第二摩擦單元
35‧‧‧第二扭力單元
36‧‧‧第二板體
37‧‧‧螺帽
4‧‧‧定位板組
41‧‧‧定位板
42‧‧‧主體
43‧‧‧第一側板
431‧‧‧第一限位部
432‧‧‧第二限位部
44‧‧‧第二側板組
441‧‧‧第二側板
5‧‧‧第一螺旋齒輪
51‧‧‧第二輪缺部
511‧‧‧圓弧面
512‧‧‧平面
513‧‧‧矮齒狀結構
52‧‧‧樞軸
53‧‧‧齒狀結構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元件分解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3圖係為第2圖之A-A’剖面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之部份元件之立體外觀圖。 第5、6圖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在翻轉180度時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7、8圖係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在翻轉360度時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螺旋齒輪在其第二輪缺部內壁之圓弧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之立體外觀圖。 第10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螺旋齒輪在其第二輪缺部採以弓形實施時之俯視剖斷面圖。 第11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螺旋齒輪在其弓形第二輪缺部之平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之俯視剖斷面圖。 第12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螺旋齒輪使其第二輪缺部採以弓形實施時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雙軸交替翻轉結構,係包括: 一第一轉軸組,係包括一輪體及與該輪體同軸心設置之一第一心軸及一第一轉動件,該些軸心均朝X軸向,該輪體之周面具有一第一輪缺部,該第一輪缺部係以交錯於該輪體之軸心的方向延伸而橫通該輪體之周面,該第一轉動件具有一第一卡合部; 一第二轉軸組,係平行該第一轉軸組,該第二轉軸組包括一第二螺旋齒輪及與該第二螺旋齒輪同軸心設置之一第二心軸及一第二轉動件,該第二轉動件具有一第二卡合部; 一第一螺旋齒輪,係以交錯軸向齒合該第二螺旋齒輪,讓該第一螺旋齒輪之軸心係朝Y軸向交錯於該輪體之軸心,並使該輪體之第一輪缺部容許該第一螺旋齒輪之局部輪體及齒狀結構通過,且在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具有一第二輪缺部,以容許該輪體轉動;藉此,在該第二輪缺部相對應該輪體之周面而使該第一螺旋齒輪止動;或是在該第二輪缺部相對應該輪體之第一輪缺部而使該第一輪缺部轉動;以及 一定位板組,係分別定位該第一轉軸組、該第二轉軸組與該第一螺旋齒輪,該定位板組之一側設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供分別限位該第一卡合部與該第二卡合部之轉動角度,以配合該輪體限制或容許該第一螺旋齒輪轉動,讓該第一轉軸組與該第二轉軸組交替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定位板組包括框圍該第一螺旋齒輪之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組,該第一心軸與該第二心軸樞接該第一側板,該第二側板組包括相互平行之二個第二側板,第一螺旋齒輪之兩端分別樞接該二個第二側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一限位部及該第二限位部係為設於該第一側板一側之二個凸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一輪缺部係為漸寬狀之開口槽,其以相同寬度橫通該輪體之周面,並由內往外分別朝該輪體之相對兩端漸次變寬;該第二輪缺部係呈X軸向穿通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的弧形開口槽,其與該輪體同軸心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一輪缺部係為漸寬狀之開口槽,其以相同寬度橫通該輪體之周面,並由內向外分別朝該輪體之相對兩端漸次變寬;該第二輪缺部係為弓形,並以平行於該第一螺旋齒輪之軸心方向延伸而橫切該第一螺旋齒輪,使該第二輪缺部係以一平面相對應該輪體之周面或該第一輪缺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一輪缺部係進一步為弧形開口槽,並與該第一螺旋齒輪同軸心設置,且使該第一輪缺部之軸心垂直交錯於該輪體之軸心。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二輪缺部之內壁面係進一步為無齒之圓弧面,該圓弧面之周邊具有多個缺口,供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二輪缺部之圓弧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該矮齒狀結構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使該矮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二輪缺部之平面還進一步形成矮齒狀結構,該矮齒狀結構接續該第一螺旋齒輪周面之齒狀結構,使該矮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連通該齒狀結構之各齒間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雙軸交替翻轉結構,其中,該第一心軸之一端連接一第一板體,該第二心軸之一端連接一第二板體,透過交替轉動之該第一轉軸組與該第二轉軸組,讓該第一板體可相對於該第二板體翻轉並在0度至360度之間形成交替翻轉。
TW107108491A 2018-03-13 2018-03-13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TWI653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491A TWI653926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08491A TWI653926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3926B TWI653926B (zh) 2019-03-11
TW201940051A true TW201940051A (zh) 2019-10-01

Family

ID=6659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8491A TWI653926B (zh) 2018-03-13 2018-03-13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6539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7490B2 (en) 2013-12-05 2015-09-08 Lianhong Art Co., Lt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dual-shaft hinge
TWM483641U (zh) 2014-02-25 2014-08-01 First Dome Corp 雙軸樞紐之平行度穩定結構
TWI644608B (zh) 2014-07-14 2018-12-1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Double shaft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TWI603007B (zh) 2014-07-31 2017-10-21 First Dome Corp Double shaft synchronous drive fixing device
TWM505156U (zh) 2015-01-27 2015-07-11 First Dome Corp 螺旋式雙軸同步開合結構
CN204458798U (zh) 2015-02-11 2015-07-08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定位的同动双轴铰链
TWM540459U (zh) 2016-12-06 2017-04-2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雙軸同動鉸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53926B (zh) 2019-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8264B2 (en) Speed reducer, robot hand and robot
US20150047152A1 (en) Hinge assembly
TWI521151B (zh) Three-axis linkage type hub
TWI694214B (zh) 可交替旋轉的雙軸式鉸鏈(二)
US11698665B2 (en) Multi-position hinge with double axles
TW201927114A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M480237U (zh) 電子設備薄型化雙軸聯動樞軸器
WO2012033056A1 (ja) ヒンジ機構
TWI658773B (zh) 樞軸結構與具有樞軸結構之電子裝置
TWM471736U (zh) 雙軸同步式樞紐器
TW201940051A (zh)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US8651992B2 (en) Speed reducer, robot hand and robot
CN110296142B (zh) 双轴交替切换翻转结构
TWM631463U (zh) 折疊式鉸鏈
WO2020149219A1 (ja) 減速機
TWM540459U (zh) 雙軸同動鉸鏈
TWM469727U (zh) 穩定開合的雙軸鉸鍊
TWM470492U (zh) 循序鎖定式樞軸總成
TWM463969U (zh) 全角度開啓的雙軸鉸鍊
TW201940803A (zh) 雙軸交替切換翻轉結構
TWM477758U (zh) 同動開合的雙軸鉸鍊
TWM610561U (zh) 雙軸交替翻轉結構
TWM483452U (zh) 耐用型同動開闔機構
TWM463968U (zh) 開合順暢的雙軸鉸鍊
CN112983970B (zh) 可交替旋转的双轴式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