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8313B -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8313B
CN110258313B CN201910647542.0A CN201910647542A CN110258313B CN 110258313 B CN110258313 B CN 110258313B CN 201910647542 A CN201910647542 A CN 201910647542A CN 110258313 B CN110258313 B CN 110258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r
layer
fixing frame
buffer
storag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75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8313A (zh
Inventor
杨昌道
汪海生
夏伟
夏高响
佘然
韩越
李文远
卫林枭
鲁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raffic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75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8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8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8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2Piers; Abutments ; Protecting same against drifting i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15/00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 E01F15/14Safety arrangements for slowing, redirecting or stopping errant vehicles, e.g. guard posts or bollards; 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damage to roadside structures due to vehicular impa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al protection, e.g. for bridge piers, for traffic islan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6Fen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包括桥墩、底座和防护环圈,所述桥墩底端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所述防护环圈包括安装层、两个缓冲层和两个转移层,所述防护环圈通过所述安装层与所述桥墩圆周侧面贴合,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安装层连接,所述转移层与所述缓冲层连接。本发明的桥墩防护装置在汽车撞击角度有偏差时,可以按照侧滑的方式来减小汽车和桥墩相撞的损伤,当汽车撞击是直线撞击,则缓冲层内存储仓存储的液体以及缓冲层本身会吸收撞击的冲击力度;当防护环圈损坏时,可以将固定件取出,从而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开,能够整个将防护环圈卸下,然后安装上新的防护环圈,并且可以对安装层、缓冲层和转移层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墩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桥墩是支承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活载传至地基的建筑物,桥跨结构是指路线遇到障碍而中断时,跨越这类障碍的结构物,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包括桥面板,桥面梁、以及支撑他们的结构构件如大梁、拱、悬索,其作用是承受桥上的行人和车辆。
而汽车在桥上行驶撞击到桥墩以及轮船通过桥洞时撞击到桥墩是现有的交通事故。而现在桥墩上安装防护板能够减小汽车或轮船的损毁率和桥墩的损坏率,进而能够对桥墩进行适当的防护,但车辆运走或轮船开走后,仅仅对相撞位置进行标注,要等很长时间才会对桥墩进行维护。若在相同的位置发生第二次撞击时,很可能出现桥墩损坏的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桥墩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包括桥墩、底座和防护环圈,所述桥墩底端安装到所述底座上;
所述防护环圈包括安装层、两个缓冲层和两个转移层,所述防护环圈通过所述安装层与所述桥墩圆周侧面贴合,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安装层连接,所述转移层与所述缓冲层连接;
所述安装层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安装层横截面设置为一个圆环;
所述安装层还包括多个活动杆和两个固定件,多个所述活动杆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圆周外侧;
所述第一固定架两个端口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二固定架两个端口均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对应匹配,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所述凹槽卡扣连接;
所述缓冲层包括缓冲板和多个滑块,且多个所述滑块与所述缓冲板圆周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包括存储仓和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存储仓连通,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缓冲板圆周外侧的顶部,所述存储仓设置在所述缓冲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贯穿孔对应。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活动杆弯折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层圆周外侧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移层包括两个支架和多个转筒,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支杆,所述转筒套接在支杆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卡条,且卡条横截面设置为“凸”型结构,所述缓冲板圆周外侧弧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滑块以直线排列的方式铺设在所述缓冲板圆周内侧,形成排列组,每个所述排列组对应一个所述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套接所述活动杆的滑槽,所述滑槽孔径大于所述活动杆的横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所述滑槽套接在所述活动杆,所述缓冲板通过所述滑块套接在所述活动杆上。
优选的,多个所述开口的连线形成一个以所述桥墩轴线为圆心的半圆形结构,多个所述开口处于同一平面。
本发明的优点:若汽车撞击角度有偏差时,可以按照侧滑的方式来减小汽车和桥墩相撞的损伤。若汽车撞击是直线撞击,则缓冲层内存储仓存储的液体以及缓冲层本身会吸收撞击的冲击力度,此时存储仓内部的液体通过开口喷出,减缓汽车撞击的力度;
当防护环圈损坏时,可以将固定件取出,从而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开,能够整个将防护环圈卸下,然后安装上新的防护环圈,并且可以对安装层、缓冲层和转移层进行更换,增加防护环圈的使用寿命,从而加强了对桥墩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安装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支架与缓冲板卡扣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墩、2-底座、3-防护环圈、31-安装层、311-第一固定架、312-第二固定架、313-活动杆、314-固定件、32-缓冲层、321-缓冲板、322-滑块、323-存储仓、324-开口、33-转移层、331-支架、332-转筒、333-支杆、334-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防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墩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桥墩1、底座2和防护环圈3。所述桥墩1竖直放置,所述桥墩1底端安装到底座2上,所述防护环圈3贴合在桥墩1圆周侧面上。所述防护环圈3包括安装层31、两个缓冲层32和两个转移层33,所述安装层31与桥墩1圆周侧面贴合,所述缓冲层32与安装层31连接,所述转移层33与缓冲层32连接。
示例性的,本发明的桥墩防护装置包裹在桥墩1圆周侧面上,即防护环圈3包裹在桥墩1圆周侧面上。防护环圈3通过安装层31贴合在桥墩1上,进而安装层31设置为防护环圈3的最内层;所述安装层31包括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所述安装层31横截面设置为一个圆环,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组装成安装层31。示例性的,安装层31的圆环设计增加了安装层31与桥墩1的贴合效果,圆环仅作为一种示例说明,并不仅限于圆环这一种外形方式,例如棱台形式的环状设计。所述安装层31的圆环形设计,能够使安装层31的圆周内侧能够完全贴合在桥墩1圆周侧面,增加安装层31的圆周内侧与桥墩1的圆周侧面的接触面积。
缓冲层32安装到安装层31上,所述缓冲层32设置为中间层;所述转移层33安装到缓冲层32上,所述转移层33设置为最外层。从最内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完成对防护环圈3的安装效果。
示例性的,从最内层到最外层按照顺序依次安装,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防护环圈3进行保护,中间层和最外层接触外界的车辆,并且中间层和最外层收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多,车辆的碰撞以及外界天气对防护环圈3的损伤,从而影响防护环圈3的寿命。最内层到最外层依次安装,能够减少防护环圈3的安装时间,并且方便对防护环圈3上最内层、中间层和最外层的部件进行更换,从而对防护环圈3进行全面保护,增加防护环圈3的整体使用寿命。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安装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安装层31还包括多个活动杆313和两个固定件314。其中,多个活动杆313均匀排布在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的圆周外侧。且分布在第一固定架311上的活动杆313的数量与第二固定架312上的活动杆313的数量一样。
示例性的,通过对称的方式将多个活动杆313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上,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安装层31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平衡稳定,避免安装层31的一侧受力不平均,进而影响防护环圈3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固定架311两个端口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二固定架312两个端口均设有凹槽,且凸块与凹槽对应匹配,进而第一固定架311通过凸块与第二固定架312的凹槽卡扣连接,从而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可以组装成安装层31。所述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的连接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固定件314能够穿过贯穿孔,进而能够将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紧固到一起。保证安装层31的一体性,也能方便将安装层31安装在桥墩1的圆周侧面上。
所述桥墩1圆周外侧设有环形卡槽,从而安装层31能够套设在环形凹槽上。此时环形凹槽的竖直高度大于安装层31的竖直高度,进而安装层31能够通过环形凹槽完全贴合在桥墩1圆周侧面,固定件314完全穿过贯穿孔从而将安装层31紧固到桥墩1圆周侧面上。示例性的,所述固定件314作为举例来说明安装层31的紧固效果,并不仅限于固定件314这一种紧固方式,例如螺丝、螺栓等同样可以作为固定安装层31的固定装置。通过固定件314将安装层31固定在桥墩1上时,外界的冲击并不会使安装层31发生转动或晃动的状况,通过安装层31对整个防护环圈3进行稳定,避免因外界的冲击从而导致防护环圈3脱离。
所述环形卡槽圆周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固定件314的安装位置对应。在安装层31圆周内侧贴合在环形卡槽上时,固定件314一端卡入安装孔内侧,进而增加了安装层31的稳定性,避免因安装层31不稳定导致整个防护环圈3出现脱落的状况。
所述活动杆313设置为“L”型结构,即活动杆313为一种具有折边的杆状结构,活动杆313竖直设置,且活动杆313弯折的一端与安装层31圆周外侧固定。具体的,多个活动杆313以桥墩1轴线为轴心与安装层31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焊接仅作为举例进行说明,并不仅限于焊接这一种固定方式。所有的活动杆313长度和折边效果相同,进而多个活动杆313与桥墩1轴线的距离相同,从而多个活动杆313以桥墩1轴线为圆心组成一个放射性的圆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架311圆周外侧的活动杆313和第二固定架312圆周外侧的活动杆313数量一样,保证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平衡性。
安装层31的安装过程:先将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分别对应桥墩1上的环形凹槽。调整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的位置,将第一固定架311的凸块与第二固定架312的凹槽对应后,通过固定件314穿过贯穿孔,进而通过固定件314将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固定在桥墩1的环形凹槽上。然后将固定件314卡入安装孔,从而增加安装层31与环形凹槽的贴合效果,避免因晃动或转动导致安装层31的脱落。
所述缓冲层32包括缓冲板321和滑块322。所述滑块322数量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滑块322以焊接的方式与缓冲板321圆周内侧固定连接。其中,多个滑块322以直线排列的方式铺设在缓冲板321圆周内侧,形成排列组,每个排列组对应一个活动杆313。为了对缓冲层32进行限制,在所述滑块322上切有用于套接活动杆313的滑槽,且滑槽孔径大于活动杆313的横截面直径,滑块322通过滑槽套接在活动杆313上,进而缓冲板321通过滑块322套接在活动杆313上。
所述缓冲层32数量设置为两个,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分别对应一个缓冲层31,从而两个缓冲层31均通过滑块322分别套接在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的活动杆313上。
所述缓冲板321包括存储仓323和多个开口324。所述开口324与存储仓323连通,且开口324设置在缓冲板321圆周外侧的顶部,多个开口324的连线形成一个以桥墩1轴线为圆心的半圆形结构,多个开口324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缓冲板321由弹性材料制成,从而增加缓冲板321的弹性,所述弹性材料可以设置为橡胶,其中橡胶仅作为一种示例说明,并不仅限于橡胶这一种增加缓冲板321弹性的材料,例如,弹性刚、碳纤维等同样可以作为缓冲板321弹性的材料。通过弹性材料增加缓冲板321的缓冲效果,减小汽车或轮船撞击桥墩1的动能,从而对桥墩1进行保护。
所述存储仓323位于缓冲板321内部,进而可以通过开口324向存储仓323内部添加液体,存储仓323能够对添加的液体进行存储。所述存储仓323内侧还可以放置吸附材料,能够对液体进行吸收,减小液体通过开口324随意喷洒的状况。所述吸附材料可以设置为海绵,通过海绵增加存储仓323内部液体的稳定性。其中海绵仅作为一种吸附材料进行示例性说明,并不仅限于海绵这一种吸附材料,例如棉花、无纺布等同样可以吸附液体的吸附材料。其中液体可以设置为带有颜色的水,增加缓冲板321的缓冲效果。当存储仓323破裂时,通过带有颜色的水能够快速寻找到存储仓323的位置,从而根据破裂状况找到存储仓323破裂的原因,在更换存储仓323时,通过破裂原因增加存储仓323的使用寿命。并且吸附材料能够对存储仓323内部的液体进行封锁,保证了存储仓323的储存效果。
缓冲层32的安装过程:将一个缓冲板321圆周内侧的滑块322与第一固定架311上的活动杆313对应后,从而将滑块322通过滑槽套接在活动杆313上,多个排列的滑块组对应多个活动杆313,从而缓冲板321通过滑块组套接在第一固定架311上。同理,将另一个缓冲板321圆周内侧的滑块322与第而固定架312上的活动杆313对应后,以同样的方式将另一个缓冲板321套接在第二固定架312上。然后通过开口324向存储仓323内部添加液体,通过存储仓323内部的吸附材料大量吸收液体,保证了缓冲层32的缓冲性,完成对缓冲层32的安装。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支架与缓冲板卡扣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转移层33包括两个支架331和多个转筒332。所述支架331上设置有多个支杆333,所述支杆333与支架331设置为一体,且转筒332套接在支杆333上。多个所述支杆333竖直设置,且每个支杆333表面套接多个转筒332,从而每个竖直的支杆333与多个转筒332组合成转移组,进而多个转移组安装在支架331上。
所述支架331还包括两个卡条334,所述卡条334与支架331设置为一体,且卡条334横截面设置为“凸”型结构。所述缓冲板321圆周外侧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横截面形状与卡条334横截面形状一致,且卡槽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条334横截面面积,从而支架331通过卡条334与缓冲板321上的卡槽卡扣连接。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卡条334嵌入卡槽内部,进而支架331利用卡条334在卡槽内部滑动,进而支架331与缓冲板321卡扣连接。
转移层33的安装过程:将一个支架331上的一个卡条334与缓冲板321上的一个卡槽对应后,再将另一个卡条334与缓冲板321上的另一个卡槽对应,推动卡条334在卡槽内部滑动,从而将支架331固定在缓冲板321上。同理,将另一个支架331固定到另一个缓冲板321上,完成对转移层33的安装。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先后对安装层31、缓冲层32和转移层33安装后,从而完成对防护环圈3的安装。以汽车撞击防护装置为了进行示例性说明。若汽车侧面撞击到防护环圈3表面时,即汽车侧面撞击到支架331的转筒332上,此时转筒332在支杆333表面转动,转移层33表面安装上并列转动的转筒332与汽车侧面会接触,转筒332转动,引导汽车形成侧滑,从而避免汽车与桥墩正面相撞的损伤。
若汽车正面撞击到防护环圈3上时,若汽车撞击角度有偏差时,可以按照侧滑的方式来减小汽车和桥墩相撞的损伤。若汽车撞击是直线撞击,则缓冲层321内存储仓323存储的液体以及缓冲层321本身会吸收撞击的冲击力度,此时存储仓323内部的液体通过开口324喷出,减缓汽车撞击的力度。
当防护环圈3损坏时,可以将固定件314取出,从而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分开,能够整个将防护环圈3卸下,然后安装上新的防护环圈3,并且可以对安装层31、缓冲层32和转移层33进行更换,增加防护环圈3的使用寿命,从而加强了对桥墩1的保护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桥墩(1)、底座(2)和防护环圈(3),所述桥墩(1)底端安装到所述底座(2)上;
所述防护环圈(3)包括安装层(31)、两个缓冲层(32)和两个转移层(33),所述防护环圈(3)通过所述安装层(31)与所述桥墩(1)圆周侧面贴合,所述缓冲层(32)与所述安装层(31)连接,所述转移层(33)与所述缓冲层(32)连接;
所述安装层(31)包括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所述安装层(31)横截面设置为一个圆环;
所述安装层(31)还包括多个活动杆(313)和两个固定件(314),多个所述活动杆(313)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架(311)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12)的圆周外侧;
所述第一固定架(311)两个端口均设有凸块,所述第二固定架(312)两个端口均设有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对应匹配,所述第一固定架(311)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架(312)上的所述凹槽卡扣连接;
所述缓冲层(32)包括缓冲板(321)和多个滑块(322),且多个所述滑块(322)与所述缓冲板(321)圆周内侧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板(321)包括存储仓(323)和多个开口(324),所述开口(324)与所述存储仓(323)连通,所述开口(324)设置在所述缓冲板(321)圆周外侧的顶部,所述存储仓(323)设置在所述缓冲板(321)内部;
所述存储仓(323)为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设置多种颜色液体,所述存储仓(323)内还设置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对所述液体进行吸收;
所述转移层(33)包括两个支架(331)和多个转筒(332),所述支架(331)上设置有多个支杆(333),所述转筒(332)套接在支杆(333)上;
所述支架(331)还包括两个卡条(334),且卡条(334)横截面设置为“凸”型结构,所述缓冲板(321)圆周外侧弧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条(334)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11)和第二固定架(312)的连接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固定件(314)与所述贯穿孔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13)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活动杆(313)弯折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层(31)圆周外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块(322)以直线排列的方式铺设在所述缓冲板(321)圆周内侧,形成排列组,每个所述排列组对应一个所述活动杆(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2)上设有用于套接所述活动杆(313)的滑槽,所述滑槽孔径大于所述活动杆(313)的横截面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2)通过所述滑槽套接在所述活动杆(313),所述缓冲板(321)通过所述滑块(322)套接在所述活动杆(3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墩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开口(324)的连线形成一个以所述桥墩(1)轴线为圆心的半圆形结构,多个所述开口(324)处于同一平面。
CN201910647542.0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Active CN110258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542.0A CN110258313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7542.0A CN110258313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8313A CN110258313A (zh) 2019-09-20
CN110258313B true CN110258313B (zh) 2021-04-30

Family

ID=67926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7542.0A Active CN110258313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8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1807B (zh) * 2019-11-09 2021-07-27 儋州宇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薄壁钢管防撞混凝土电线杆
CN111335265A (zh) * 2020-03-14 2020-06-26 佛山舒宜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桥梁的防撞设施
CN114960431A (zh) * 2022-05-12 2022-08-3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栅格式钢-泡沫铝组合防冲击装置及其建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0891B1 (ko) * 2007-03-26 2007-06-21 주식회사 다린이앤씨 교각기초의 세굴방지대
CN206034348U (zh) * 2016-08-26 2017-03-22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化拼装的桥墩防车撞装置
CN206512647U (zh) * 2017-02-09 2017-09-22 泉州市东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路口防撞桶
CN207017142U (zh) * 2017-06-16 2018-02-16 宣城双凤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撞击桥墩
CN208857674U (zh) * 2018-09-29 2019-05-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能够削弱桥墩振动加速度的桥梁防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0891B1 (ko) * 2007-03-26 2007-06-21 주식회사 다린이앤씨 교각기초의 세굴방지대
CN206034348U (zh) * 2016-08-26 2017-03-22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化拼装的桥墩防车撞装置
CN206512647U (zh) * 2017-02-09 2017-09-22 泉州市东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路口防撞桶
CN207017142U (zh) * 2017-06-16 2018-02-16 宣城双凤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撞击桥墩
CN208857674U (zh) * 2018-09-29 2019-05-1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能够削弱桥墩振动加速度的桥梁防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8313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8313B (zh)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KR100753176B1 (ko) 도로 지주용 완충장치
KR101727687B1 (ko) 사출성형으로 제조되는 가드레일의 충격흡수 롤러
CN210104635U (zh) 一种双筒式公路护栏防撞桶
KR101429983B1 (ko) 충격흡수구조
KR101294724B1 (ko) 차량 방호 울타리
KR101164333B1 (ko) 차량의 종류별 충돌위치 및 충격량을 고려한 복합소재 방호울타리
CN21162120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桥梁防护装置
CN209128865U (zh) 一种组合式桥梁设计模型
WO2016195240A1 (ko) 충격흡수용 가드레일
KR101142385B1 (ko) 충격흡수 방호울타리
KR101369119B1 (ko) 중공형 가드레일과 아크형 완충빔을 갖는 가드레일 시설물
KR20170011466A (ko) 지주용 완충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완충 장치
CN221072500U (zh)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CN220079854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防撞桶
KR20120038050A (ko) 충격 흡수를 위한 완충 구조를 구비한 중앙분리대용 가드레일
CN110725240A (zh) 一种山区桥梁桥墩防滚石柔性防撞设施
CN21556186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
CN219467857U (zh) 一种具有高抗形变强度的后备箱盖
CN114150624B (zh) 临江架空箱涵撞击防护体系
CN219045140U (zh) 一种桥墩防撞装置
KR101369079B1 (ko) 판상형 가드레일과 아크형 완충빔을 갖는 가드레일 시설물
CN211446647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高速公路防眩板
CN210288104U (zh) 一种拥有新型防护栏的立交桥
CN216435178U (zh) 一种具有防撞缓冲功能的信号灯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