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7884B -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7884B
CN110257884B CN201910703287.7A CN201910703287A CN110257884B CN 110257884 B CN110257884 B CN 110257884B CN 201910703287 A CN201910703287 A CN 201910703287A CN 110257884 B CN110257884 B CN 110257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upper cap
pipe fitting
electroplat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32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7884A (zh
Inventor
彭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70328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7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7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7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for articles to be coat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21/00Processes for servicing or operating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21/16Regeneration of process solutions
    • C25D21/18Regeneration of process solutions of electroly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2Electroplating of selected surface a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5/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Pretreatment or after-treatment of workpieces
    • C25D5/08Electroplating with moving electrolyte e.g. jet electrop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7/00Electropl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7/04Tubes; Rings; Hollow bod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装置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上帽和下帽,上下帽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下帽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夹持在上下帽之间;上帽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基架上设有驱动上帽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基架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和与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连接座位于上帽的上方且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穿过上帽和被夹持管件的内孔;基架上设有驱动连接座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本发明可避免原电镀前需人工装夹、穿阳极钢丝等复杂耗时的操作,提高效率、质量。

Description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在管件内孔中设置阳极钢丝进而在管件的孔壁上覆上镀层的电镀方法,可以提高管件内孔的工作性能,如提高耐磨能力、抗蚀能力等,在实际生产、产品中有着广泛应用;如CN106245082A、CN109183084A、CN202148362U、CN109402691A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实际操作时,配合阴极夹具将管件一根根放置到阴极夹具上并夹持固定,再向管件内孔中穿设阳极钢丝的电镀前准备工作基本由人工完成,比较耗力费时,装夹质量也不易保证,一致性较差,从而影响后续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的镀层质量。
另外,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H2)需要排出,在静态的电镀槽、电镀液中,仅依靠电镀液的自然流动补充,使得气体的排出效率不高,也影响管件孔壁上镀层的厚度均匀性;也有部分使用循环泵来使电镀液有效循环起来的方式,但泵送的电镀液的压力、流量、流速不太稳定,在保证电镀过程中气体的顺利排出和保障镀层质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避免电镀前准备工作复杂耗时的问题,取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镀层质量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上帽和下帽,所述上帽和下帽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帽和下帽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夹持在上下帽之间;所述上帽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上帽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所述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所述连接座位于上帽的上方且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穿过上帽和被夹持管件的内孔;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连接座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架上设有预定位机构以将管件靠在预定位机构上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便于上帽下移进行准确的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呈竖向,所述连接座上凸起设有驱动部,连接座通过所述驱动部套设在第二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呈竖向,所述上帽的侧壁上凸起设有连接部,上帽通过所述连接部套设在第一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架包括竖向的主体结构板,上帽和下帽位于其同侧,主体结构板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板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杆和上帽位于主体结构板的同侧,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可转动连接,主体结构板通过第一横板连接向上延伸的穿丝加长板;穿丝加长板的上端通过第三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穿丝加长板平行于主体结构板,穿丝加长板上还设有在丝杠传动过程中对驱动部和连接部起到制转作用的两竖向挡板,两竖向挡板正对且分别位于第二螺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帽为腔体结构,其上端敞口,其侧壁开设有进液口,其下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第一工作通孔以便阳极钢丝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一工作通孔的周围还围设有向下的限位凸起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的周向限位;所述连接座为与上帽的上端敞口相适配的盖体结构,连接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移时可扣合于上帽的上端以保障阳极钢丝与被夹持管件的内孔的同轴度;
所述下帽为腔体结构,其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其上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第二工作通孔以便阳极钢丝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二工作通孔的周围还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限位筒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的周向限位;所述下帽的下方设有夹拉机构以用于夹持阳极钢丝的下端,下帽的下端面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包括自下而上的直孔段和扩口段,所述夹拉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竖向通孔内且外形与竖向通孔相对应的收口筒夹,收口筒夹下方设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与收口筒夹的下部相连以便带动收口筒夹竖向移动以在下移的过程中夹紧阳极钢丝的下端,所述伸缩气缸连接于主体结构板。
进一步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电镀液循环机构,所述电镀液循环机构包括用于存蓄电镀液的储液槽、用于将储液槽内的电镀液泵出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至储液槽以便电镀液的回流再循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高位水塔以在使用时通过水泵保持高位水塔内的液面高度进而保障液流循环的稳定性;所述高位水塔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进液口,进液口以上的上帽的侧壁上或/和所述盖体结构上开设有排气通孔。
进一步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主体结构板上设有到位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夹持前的预定位到位情况,所述高位水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高位水塔内的液面高度,所述到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伸缩气缸以及水泵控制连接。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镀方法,本方法基于上述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而进行,电镀过程中,使高位水塔内电镀液的液面高度在竖向上保持在进液口和排气通孔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可避免原电镀前需人工装夹、穿阳极钢丝等复杂耗时的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夹持稳定可靠,机械穿设阳极钢丝的方式一致性更好,阳极钢丝与管件内孔的同轴度好,利于保证电镀的镀层质量。
2、本发明的夹持机构定位简单,夹持可靠,整个机构动作稳定可靠;体积小,适合批量处理;适用性强,既可以应用于现有的电镀槽,也可以结合本装置中的电镀液循环机构使用。
3、本发明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提供了电镀液循环机构,使电镀液在管件内孔中循环流动,通过高位水塔的水头压力更加有效地保障流经管件内孔的电镀液的稳定性,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稳定流动的电镀液中也能更好地排出,内孔中电镀液介质交换的能力得到提升,并可以实现电镀覆层厚度与电镀时间成直线数学模型关系,从而提高电镀技术的可控性水平。
4、本发明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在电镀时,电镀液只经由需要电镀的管件内孔中流动,有效避免了不需要电镀的表面与电镀液的接触,既可以减少电镀液有效成分的消耗、又可以减少管件不必要表面参与到电镀过程中,减少Fe+离子的大量析出对电镀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具体实施例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剖视图;
图3-图2中上帽部位段的局部放大图;
图4-图2中下帽部位段的局部放大图;
图5-图1的轴测示图;
图6-具体实施例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夹持机构100,管件200,基架1,主体结构板11,第一横板12,穿丝加长板13,第三横板14,竖向挡板15,上帽2,连接部21,第一螺杆22,第一驱动机构23,进液口24,第一工作通孔25,限位凸起26,下帽3,出液口31,第二工作通孔32,限位筒33,连接座4,阳极钢丝41,驱动部42,第二螺杆43,第二驱动机构44,排气通孔45,预定位机构5,收口筒夹6,伸缩气缸61,储液槽7,水泵71,第一循环管路72,第二循环管路73,高位水塔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5,具体实施例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100,所述夹持机构100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上设有上帽2和下帽3,所述上帽2和下帽3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帽2和下帽3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200夹持在上下帽之间;所述上帽2与基架1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基架1上设有驱动上帽2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3;所述基架1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所述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4和与所述连接座4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41,所述连接座4位于上帽2的上方且与基架1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41穿过上帽2和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所述基架1上设有驱动连接座4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4。
实施例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将上下帽连接设置在了基架1上,下帽3固定,便于人工上料,先将上帽2和连接座4移动至上限位置,人工只需要将管件200的下端置于下帽3的工作端上然后保持稳定即可,后续第一驱动机构23带动上帽2落下,通过其工作端接触并结合下帽3夹持住管件200,然后第二驱动机构44带动连接座4和阳极钢丝41落下,阳极钢丝41的下端穿过上帽2和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以便实施电镀;这样,就避免了原电镀前需人工装夹、穿阳极钢丝41等复杂耗时的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夹持稳定可靠,机械穿设阳极钢丝41的方式一致性更好,利于保证电镀的镀层质量。实施时,作为电镀实施的必要条件,可以知道夹具应为阴极,阳极钢丝41为阳极,所述的上帽2可以采用绝缘材质制造;实施时,为提高自动化程度,相关控制为自动控制,可以通过在基架1上设置距离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前述的人工上料是否到位,基架1上(或外置)增设控制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23和第二驱动机构44控制连接,当距离传感器检测人工上料已到位且稳定,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23和第二驱动机构44自动完成夹持和穿丝的动作,进一步简化操作。具体实施电镀时,可以选择如现有将夹持机构100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的方式,也可选择其它可实施的电镀方式。
其中,所述基架1上设有预定位机构5以将管件200靠在预定位机构5上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便于上帽2下移进行准确的夹持。
预定位机构5可以根据管件200的外形具体形貌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管件200为棒料外形,所以预定位机构5采用了V形铁,并在基架1上、上下帽之间呈竖向间隔设置了两个,其V形开口呈水平且朝向管件200以用于定位竖向的管件200,V形开口距离基架1的尺寸结合所接触管件段的直径而定,这样,人工上料并在夹持前保持管件200稳定的操作更简单,可以简单可靠地将管件200靠在预定位机构5上进行初步定位,上帽2下移可以准确地夹持住管件200,避免因未对正而造成顶伤或损坏上帽2的工作端和管件200的上端面的情况。实施时,前述的距离传感器可以设置在V形铁上,其探头位于V形开口的根部并朝向管件200以便检测是否上料到位。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4与连接座4之间采用丝杠传动连接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螺杆43,所述第二螺杆43呈竖向,所述连接座4上凸起设有驱动部42,连接座4通过所述驱动部42套设在第二螺杆43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与上帽2之间采用丝杠传动连接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杆22,所述第一螺杆22呈竖向,所述上帽2的侧壁上凸起设有连接部21,上帽2通过所述连接部21套设在第一螺杆22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这样,本实施例选择丝杠传动的驱动方式,成熟可靠,相关结构件可以外购再装配到基架1上,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夹持和穿丝的速度可以更好地受控,避免速度过快在异常时造成对人员的安全风险和对管件200的破坏分险。
其中,所述基架1包括竖向的主体结构板11,上帽2和下帽3位于其同侧,主体结构板11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板12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杆22和上帽2位于主体结构板11的同侧,第一螺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12可转动连接,具体为第一螺杆22的上端穿过第一横板12并通过齿轮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齿轮传动连接以便于调节转速和扭矩,第一螺杆22的下端与第二横板可转动连接,第二横板连接于主体结构板11的对应侧面,主体结构板11通过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连接向上延伸的穿丝加长板13,穿丝加长板13与主体结构板11相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一螺杆22和上帽2之间,穿丝加长板13的下部开设有通槽以供上帽2的连接部21穿过并可上下移动,通槽大于或等于连接部21的宽度;穿丝加长板13的上端通过第三横板14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杆43位于穿丝加长板13朝向上帽2的一侧,其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14可转动连接,具体为第二螺杆43的上端穿过第三横板14并通过齿轮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齿轮传动连接以便于调节转速和扭矩,第二螺杆43的下端与第四横板可转动连接,第四横板连接于穿丝加长板13的对应侧面。
这样,适合批量处理,因为在电镀时,通常并不是单件实施,而是多夹具对应夹持多管件200同时进行电镀,本装置的基架1的结构简单,特别适合多个装置并排批量处理,占用的空间小,对应得对所需的电镀槽及相关设备的体积要求也不高,便于实施,降低成本。本装置的主体结构板11和穿丝加长板13在竖向上有部分重叠通过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相连,连接强度更好,作为基架整个装置的机构动作也更稳定。
其中,穿丝加长板13上还设有在丝杠传动过程中对连接座4的驱动部42和上帽2的连接部21起到制转作用的两竖向挡板15,两竖向挡板15正对且分别位于第二螺杆43的两侧并向下延伸至第二横板,两竖向挡板15的间距与所述连接部21和驱动部42的宽度对应以起到制转作用。
这样,保证夹持和穿丝的准确性,丝杠传动中对直线运动件制转的方式也很多,本装置采用两竖向挡板15的形式,既可以较好地保护第二螺杆43,同时也起到制转作用,并形成为连接座4和上帽2竖向移动时的导轨,提高机构动作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为较好地保护第一螺杆22,并进一步提高主体结构板11和穿丝加长板13的连接强度,在第一螺杆22的两侧也设置了竖向的挡板并连接主体结构板11和穿丝加长板13。
其中,所述上帽2为腔体结构,优选上端敞口的圆筒形状,其侧壁开设有进液口24,其下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与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对应的第一工作通孔25以便阳极钢丝41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一工作通孔25的周围还围设有向下的限位凸起26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200的周向限位,限位凸起26可以是在第一工作通孔25的周围间隔均布的至少三个的形式,本实施中的限位凸起26为一圈环形挡板并与第一工作通孔25同轴;所述阳极钢丝41与第一工作通孔25同轴,所述连接座4为与上帽2的上端敞口相适配的盖体结构,包括盖板和连接在盖板边缘的一圈下沿,所述阳极钢丝41固连在盖板的中心(轴线上),所述驱动部42固连于所述下沿的外侧面,连接座4由第二驱动机构44驱动下移时可通过其盖体结构扣合于上帽2的上端以保障阳极钢丝41与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的同轴度。
这样,利于管件200的夹持定位,利于保证阳极钢丝41与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的同轴度,提高电镀的镀层质量。如果采用现有将夹持机构100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的方式,则进液口24可以用于电镀液的流通和排出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所述下帽3为腔体结构,其侧壁开设有出液口31,其上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与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对应的第二工作通孔32以便阳极钢丝41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二工作通孔32的周围还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限位筒33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200的周向限位;所述下帽3的下方设有夹拉机构以用于夹持阳极钢丝41的下端,下帽3的下端面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包括自下而上的直孔段和扩口段,所述夹拉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竖向通孔内且外形与竖向通孔相对应的收口筒夹6,收口筒夹6具有与阳极钢丝41相对应的内孔,且至少其上部的锥度段开设有周向均布的筒夹槽,所述筒夹槽沿轴向延伸且在径向上是贯穿的,以在收口筒夹6下移时,通过竖向通孔的扩口段与其锥度段相作用,使其锥度段被束小缩径,从而夹紧其内孔中的阳极钢丝41,又因为收口筒夹6是在下移的过程中夹紧阳极钢丝41的,所以还传递有一定拉紧阳极钢丝41的作用力,从而很好地保证阳极钢丝41与被夹持管件200的内孔的同轴度,保证电镀覆层的均匀性;收口筒夹6下方设有伸缩气缸61且伸缩气缸61的伸缩杆与收口筒夹6的下部相连以便带动收口筒夹6竖向移动,所述伸缩气缸61固定连接于主体结构板11的下端。本实施例中,下帽3通过一个凸台连接在主体结构板11的侧面,伸缩气缸61通过一Z形支架连接在主体结构板11和该凸台的下端,实施时,所述竖向通孔的直孔段与收口筒夹6之间设有密封圈。如果采用现有将夹持机构100放入电镀槽的电镀液中通电进行电镀的方式,则出液口31可以用于电镀液的流通。
参见图6,其中,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电镀液循环机构,所述电镀液循环机构包括用于存蓄电镀液的储液槽7、用于将储液槽7内的电镀液泵出的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72连接所述进液口24,所述出液口31通过第二循环管路73连通至储液槽7以便电镀液的回流再循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72上设有高位水塔74以在使用时通过水泵71保持高位水塔74内的液面高度进而保障液流循环的稳定性;所述高位水塔74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进液口24,进液口24以上的上帽2的侧壁上或/和所述盖体结构上开设有排气通孔45,本实施例中,排气通孔45开设在盖板上。
实施时,储液槽7为上端敞口的结构,夹持机构100位于储液槽7的上方,可以防止电镀液渗漏,有效回收再循环。所述高位水塔74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进液口24,其目的是要在使用过程中将高位水塔74内的电镀液液面高度保持在所述进液口24以上,排气通孔45以下,这样,在电镀过程中,通过水泵71先保证高位水塔74内的电镀液液面高度保持在设计范围内,再通过高位水塔74的水头压力,来保障后续流经管件200内孔的电镀液的流量、压力、流速的稳定性,稳定性更好;电镀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稳定流动的电镀液中也能更好地排出;电镀液及时流动,持续补充,提升了内孔中电镀液介质交换的能力,可以实现电镀覆层厚度与电镀时间成直线数学模型关系,可以很好地控制狭小空间内孔中对电镀覆层厚度、附着力、表面粗糙度的技术需要,提升了电镀技术的可控性水平。另外,采用本装置进行电镀,电镀液只经由需要电镀的管件200内孔中流动,有效避免了不需要电镀的表面与电镀液的接触,既可以减少电镀液有效成分的消耗、又可以减少管件200不必要表面参与到电镀过程中,减少Fe+离子的大量析出对电镀质量的影响。
其中,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主体结构板11上设有到位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夹持前的预定位到位情况,所述高位水塔74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高位水塔74内的液面高度,所述到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伸缩气缸61的气缸阀门以及水泵71控制连接。
前文已经进行了部分相关介绍,这样,目的是提高自动化程度,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实施时,为便于控制电镀液循环过程,所述第一循环管路72上设有调节阀,所述第二循环管路73上设有回水阀,这样,可提高电镀液循环可控、可调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镀方法,本方法基于上述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而进行,电镀过程中,应使高位水塔74内电镀液的液面高度在竖向上保持在进液口24和排气通孔45之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上帽2和连接座4上移以便上料;
2)将管件200的下端置于下帽3的工作端上并保持竖直;
3)第一驱动机构23带动上帽2落下夹持住管件200;第二驱动机构44带动连接座4和阳极钢丝41落下,阳极钢丝41的下端穿过上帽2和管件200的内孔,连接座4与上帽2扣合;
4)通过夹拉机构夹持住阳极钢丝41的下端;这样就完成了电镀前的装夹准备;
5)按设计循环参数开启水泵71,使高位水塔74内电镀液的液面高度在竖向上保持在进液口24和排气通孔45之间;这样可以借助水头压力保持流经管件200内孔的电镀液的稳定性,同时保证电镀过程中将产生的气体的顺利排出;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液位传感器将液面高度控制在更小的取值范围内;
6)通电实施电镀;阴阳极通电情况及时长按电镀工艺要求实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设有上帽和下帽,所述上帽和下帽呈竖向间隔设置且工作端相对,上帽和下帽的间距可调以便将内孔待电镀的管件夹持在上下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帽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使上下帽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上帽竖向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基架上还设有阳极钢丝穿丝机构,所述阳极钢丝穿丝机构包括连接座和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且呈竖向的阳极钢丝,所述连接座位于上帽的上方且与基架为可竖向滑动连接以在向下移动时可带动所述阳极钢丝穿过上帽和被夹持管件的内孔;所述基架上设有驱动连接座竖向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基架上设有预定位机构以将管件靠在预定位机构上进行初步定位从而便于上帽下移进行准确的夹持;
所述上帽为腔体结构,其上端敞口,其侧壁开设有进液口,其下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第一工作通孔以便阳极钢丝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一工作通孔的周围还围设有向下的限位凸起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的周向限位;所述连接座为与上帽的上端敞口相适配的盖体结构,连接座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移时可扣合于上帽的上端以保障阳极钢丝与被夹持管件的内孔的同轴度;
所述下帽为腔体结构,其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其上端面为工作端且开设有第二工作通孔以便阳极钢丝穿过和电镀液的流通,所述第二工作通孔的周围还设有一圈向上凸起的限位筒以用于对被夹持管件的周向限位;所述下帽的下方设有夹拉机构以用于夹持阳极钢丝的下端,下帽的下端面开设有竖向通孔,所述竖向通孔包括自下而上的直孔段和扩口段,所述夹拉机构包括置于所述竖向通孔内且外形与竖向通孔相对应的收口筒夹,收口筒夹下方设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与收口筒夹的下部相连以便带动收口筒夹竖向移动以在下移的过程中夹紧阳极钢丝的下端,所述伸缩气缸连接于主体结构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呈竖向,所述连接座上凸起设有驱动部,连接座通过所述驱动部套设在第二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其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呈竖向,所述上帽的侧壁上凸起设有连接部,上帽通过所述连接部套设在第一螺杆上并呈丝杠传动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包括竖向的主体结构板,上帽和下帽位于其同侧,主体结构板的上端通过第一横板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一螺杆和上帽位于主体结构板的同侧,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板可转动连接,主体结构板通过第一横板连接向上延伸的穿丝加长板;穿丝加长板的上端通过第三横板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横板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穿丝加长板平行于主体结构板,穿丝加长板上还设有在丝杠传动过程中对驱动部和连接部起到制转作用的两竖向挡板,两竖向挡板正对且分别位于第二螺杆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电镀液循环机构,所述电镀液循环机构包括用于存蓄电镀液的储液槽、用于将储液槽内的电镀液泵出的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至储液槽以便电镀液的回流再循环,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高位水塔以在使用时通过水泵保持高位水塔内的液面高度进而保障液流循环的稳定性;所述高位水塔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进液口,进液口以上的上帽的侧壁上或/和所述盖体结构上开设有排气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所述主体结构板上设有到位传感器以用于检测夹持前的预定位到位情况,所述高位水塔内设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高位水塔内的液面高度,所述到位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伸缩气缸以及水泵控制连接。
8.一种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基于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管件内孔电镀装置而进行,电镀过程中,使高位水塔内电镀液的液面高度在竖向上保持在进液口和排气通孔之间。
CN201910703287.7A 2019-07-31 2019-07-31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Active CN110257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287.7A CN110257884B (zh) 2019-07-31 2019-07-31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3287.7A CN110257884B (zh) 2019-07-31 2019-07-31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7884A CN110257884A (zh) 2019-09-20
CN110257884B true CN110257884B (zh) 2024-01-30

Family

ID=6791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3287.7A Active CN110257884B (zh) 2019-07-31 2019-07-31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7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6536A (zh) * 2020-09-21 2020-11-27 福建兵工装备有限公司 枪管内膛液体处理装置
CN114540922B (zh) * 2022-04-21 2022-09-27 南通柏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塑料零部件的电镀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4584A (ja) * 2000-12-27 2002-07-10 Tetsuo Tanaka 多心一体型フェル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080098U (zh) * 2012-12-19 2013-07-24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孔小构件电泳前自动穿丝装置
CN103614755A (zh) * 2013-12-09 2014-03-05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细长管件内孔镀液装置
CN106283166A (zh) * 2016-09-09 2017-01-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制备中空工件内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装置
JP3218165U (ja) * 2018-07-13 2018-09-27 深▲せん▼市創智成功科技有限公司 電気メッキ装置
CN109183084A (zh) * 2018-11-20 2019-01-11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件内孔复合镀铬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镀铬装置
CN210176989U (zh) * 2019-07-31 2020-03-24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94584A (ja) * 2000-12-27 2002-07-10 Tetsuo Tanaka 多心一体型フェル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3080098U (zh) * 2012-12-19 2013-07-24 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孔小构件电泳前自动穿丝装置
CN103614755A (zh) * 2013-12-09 2014-03-05 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细长管件内孔镀液装置
CN106283166A (zh) * 2016-09-09 2017-01-0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制备中空工件内表面Ni‑SiC复合镀层的装置
JP3218165U (ja) * 2018-07-13 2018-09-27 深▲せん▼市創智成功科技有限公司 電気メッキ装置
CN109183084A (zh) * 2018-11-20 2019-01-11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管件内孔复合镀铬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镀铬装置
CN210176989U (zh) * 2019-07-31 2020-03-24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7884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7884B (zh)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CN109112600A (zh) 可自动补充电解液的铝型材阳极氧化装置
CN112620866B (zh) 一种烘干架钎焊用全自动上焊料设备
CN111270282A (zh) 一种细长管零件单件配独立电源供电及流动镀铬装置
CN210176989U (zh) 管件内孔电镀装置
CN112663102B (zh) 一种内管均匀电镀装置
CN111850660A (zh) 一种基于电镀方法的简易超疏水管内表面制备装置
CN1056134A (zh) 超长轴类连续镀铬法及设备
WO2015188598A1 (zh) 用于模拟带钢高速连续电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9397282U (zh) 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装置
CN116121842A (zh) 一种小口径管道内表面电化学抛光装置
CN110994327B (zh) 一种接地棒用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210386383U (zh) 一种自动化流涂控制装置
CN220812665U (zh) 一种摇摆机构及电镀辅助装置
CN112458526A (zh) 一种自动化电镀装置
CN214142567U (zh) 一种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
CN209989488U (zh) 一种电镀铬表面处理设备
CN206308441U (zh) 一种模拟重力法电镀锌工艺的试验装置
CN212800598U (zh) 一种电镀镀液槽的自动控温装置
CN114214692B (zh) 电极总成
CN213756449U (zh) 一种节油型油炸机
CN216630888U (zh) 一种实验室用小型喷槽
CN220612854U (zh) 一种钢质门加工焊接机
CN211277189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加工的焊接设备
CN218190429U (zh) 一种铸铁件防腐蚀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