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7014B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57014B CN110257014B CN201910653968.7A CN201910653968A CN110257014B CN 110257014 B CN110257014 B CN 110257014B CN 201910653968 A CN201910653968 A CN 201910653968A CN 110257014 B CN110257014 B CN 1102570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oroethane
- refrigerant
- mixed
- trifluoroiodomethane
- difluoroeth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UHCBBWUQDAVSMS-UHFFFAOYSA-N fluo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F UHCBBWUQDAVSM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VPAYJEUHKVESSD-UHFFFAOYSA-N trifluoroiod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F)I VPAYJEUHKVESS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NPNPZTNLOVBDOC-UHFFFAOYSA-N 1,1-difluoroethane Chemical group CC(F)F NPNPZTNLOVBDO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29940051271 1,1-difluoroethane Drug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LCGLNKUTAGEVQW-UHFFFAOYSA-N Dimethyl ether Chemical compound COC LCGLNKUTAGEVQ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FXRLMCRCYDHQFW-UHFFFAOYSA-N 2,3,3,3-tetrafluoropropene Chemical compound FC(=C)C(F)(F)F FXRLMCRCYDHQFW-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propylene Natural products CC=C QQONPFPTGQHPM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125000004805 prop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1])C([H])([H])[*:2]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1,1,1,2-tetrafluo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C(F)(F)F LVGUZGTVOIAKKC-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diflu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FCF RWRIWBAIICGTTQ-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monofluoromethane Natural products FC NBVXSUQYWXRMNV-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isobut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NNPPMTNAJDCUHE-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1282 iso-but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LJPCNSSTRWGCMZ-UHFFFAOYSA-N 3-methyloxola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OC1 LJPCNSSTRWGCMZ-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1
- SPQGWBSQYJNIHG-UHFFFAOYSA-N C.[I].[F] Chemical compound C.[I].[F] SPQGWBSQYJNIH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7
- CDOOAUSHHFGWSA-OWOJBTEDSA-N (e)-1,3,3,3-tetrafluoroprop-1-ene Chemical compound F\C=C\C(F)(F)F CDOOAUSHHFGWSA-OWOJBTEDSA-N 0.000 description 22
- OKJPEAGHQZHRQV-UHFFFAOYSA-N Triiodomethane Natural products IC(I)I OKJPEAGHQZHRQ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INQOMBQAUSQDDS-UHFFFAOYSA-N iod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IC INQOMBQAUSQDD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2,2,4,4,6,6-hexaphenoxy-1,3,5-triaza-2$l^{5},4$l^{5},6$l^{5}-triphosphacyclohexa-1,3,5-triene Chemical compound N=1P(OC=2C=CC=CC=2)(OC=2C=CC=CC=2)=NP(OC=2C=CC=CC=2)(OC=2C=CC=CC=2)=NP=1(OC=1C=CC=CC=1)OC1=CC=CC=C1 RNFJDJUURJAIC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Prop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 ATUOYWHBWRK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94 prop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 C09K5/041—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5/04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 C09K5/045—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fluorine as haloge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ubrica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工质。该混合制冷工质包括三氟碘甲烷、氟乙烷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或者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混合制冷工质还包括第四组分,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甲醚、二氟甲烷、一氟甲烷和异丁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进行组合或者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和1,1‑二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配合如上的第四组分,使得混合制冷工质的GWP大大降低,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GWP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的HFCs类制冷剂因具有非常高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而面临着严苛的削减计划。同时欧盟汽车空调指令要求汽车空调制冷剂GWP不高于150,所以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的高GWP制冷剂R134a的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而目前却尚未找到较为完美的替代方案。由于混合工质具有均衡制冷剂物性的特点,所以其在制冷剂替代方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及企业的研究热点。
目前基于三氟碘甲烷和四氟乙烷的混合制冷剂有多种,比如吴剑锋课题组提出来一系列以三氟碘甲烷和四氟乙烷为主要组分,配合丙烷、丙烯、二甲醚或二氟乙烷形成混合制冷剂,所形成的混合制冷剂的GWP有所降低,但是其仍然不能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制冷工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制冷剂GWP不能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要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工质,该混合制冷工质包括三氟碘甲烷、氟乙烷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或者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混合制冷工质还包括第四组分,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甲醚、二氟甲烷、一氟甲烷和异丁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4%的三氟碘甲烷、2~76%的氟乙烷、3~24%的第三组分,第三组分为重量比为8:2~2:8的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73%的三氟碘甲烷、17~43%的氟乙烷、8~10%的第三组分,第三组分为重量比为7:3~3:7的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4%的三氟碘甲烷、3~76%的氟乙烷、3~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73%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氟甲烷和异丁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71%的三氟碘甲烷、21~75%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24%的异丁烷,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71%的三氟碘甲烷、23~43%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3%的异丁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1~70%的三氟碘甲烷、16~72%的氟乙烷、4~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4~43%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70%的三氟碘甲烷、22~42%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4~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60%的三氟碘甲烷、31~76%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60%的三氟碘甲烷、31~44%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4%的三氟碘甲烷、3~76%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73%的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67%的三氟碘甲烷、24~75%的氟乙烷、4~9%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8%的二氟甲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3%的三氟碘甲烷、13~72%的氟乙烷、3~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3~66%的2,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73%的三氟碘甲烷、20~42%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3~5%的2,3,3,3-四氟丙烯。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9~76%的三氟碘甲烷、2~78%的氟乙烷、3~6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75%的第四组分。
进一步地,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甲醚、二氟甲烷和一氟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1~71%的三氟碘甲烷、13~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44%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1%的三氟碘甲烷、23~73%的氟乙烷、2~4%的1,1-二氟乙烷以及4~8%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61%的三氟碘甲烷、16~78%的氟乙烷、3~39%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61%的三氟碘甲烷、16~28%的氟乙烷、4~22%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6%的三氟碘甲烷、2~78%的氟乙烷、2~6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75%的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6~76%的三氟碘甲烷、2~23%的氟乙烷、2~25%的1,1-二氟乙烷以及2~22%的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0%的三氟碘甲烷、4~77%的氟乙烷、3~64%的1,1-二氟乙烷以及2~19%的二氟甲烷,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0%的三氟碘甲烷、12~77%的氟乙烷、5~16%的1,1-二氟乙烷以及2~8%的二氟甲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9~71%的三氟碘甲烷、12~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67%的2,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1%的三氟碘甲烷、23~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8%的2,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3%的三氟碘甲烷、11~78%的氟乙烷、2~58%的1,1-二氟乙烷以及2~45%的二甲醚,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3%的三氟碘甲烷、23~77%的氟乙烷、2~58%的1,1-二氟乙烷以及2~6%的二甲醚,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61%的三氟碘甲烷、15~78%的氟乙烷、3~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一氟甲烷。
进一步地,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的三氟碘甲烷、42%的氟乙烷、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50%的三氟碘甲烷、44%的氟乙烷、4%的1,1-二氟乙烷以及2%的二甲醚。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进行组合或者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和1,1-二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配合如上的第四组分,使得混合制冷工质的GWP大大降低,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GWP要求;且三氟碘甲烷为阻燃剂通过添加该阻燃剂可以消弱混合制冷工质的可燃性,从而达到安全的要求;另外,各组分的ODP值为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本申请的混合制冷工质具有较低的GWP能够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所分析的,现有技术混合制冷剂GWP较高,不能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工质,在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该混合制冷工质包括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和1,1,1,2-四氟乙烷(R134a),或者第三组分为1,1-二氟乙烷(R152a)或1,1,1,2-四氟乙烷(R134a),该混合制冷工质还包括第四组分,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2,3,3,3-四氟丙烯(R1234yf)、二氧化碳(R744)、丙烯(R1270)、二甲醚(RE170)、二氟甲烷(R32)、一氟甲烷(R41)和异丁烷(R600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申请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进行组合或者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和1,1-二氟乙烷或1,1,1,2-四氟乙烷配合如上的第四组分,使得混合制冷工质的GWP大大降低,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GWP要求;且三氟碘甲烷为阻燃剂通过添加该阻燃剂可以消弱混合制冷工质的可燃性,从而达到安全的要求;另外,各组分的ODP值为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本申请的混合制冷工质具有较低的GWP能够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要求。
为了使上述各组分的配合更充分地降低GWP且实现较好的制冷效果,以重量百分比计,优选上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4%的三氟碘甲烷、2~76%的氟乙烷、3~24%的第三组分,第三组分为重量比为8:2~2:8的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进一步优选以重量百分比计,上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73%的三氟碘甲烷、17~43%的氟乙烷、8~10%的第三组分,第三组分为重量比为7:3~3:7的1,1-二氟乙烷和1,1,1,2-四氟乙烷。
在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4%的三氟碘甲烷、3~76%的氟乙烷、3~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73%的第四组分。优选地,上述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氟甲烷和异丁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述混合制冷工质在采用1,1,1,2-四氟乙烷作为第三组分的基础上,通过上述第四组分的添加,可以进一步使得混合制冷工质的制冷效果更稳定。
优选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71%的三氟碘甲烷、21~75%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24%的异丁烷,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71%的三氟碘甲烷、23~43%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3%的异丁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1~70%的三氟碘甲烷、16~72%的氟乙烷、4~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4~43%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70%的三氟碘甲烷、22~42%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4~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60%的三氟碘甲烷、31~76%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9~60%的三氟碘甲烷、31~44%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4%的三氟碘甲烷、3~76%的氟乙烷、4~10%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1~73%的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67%的三氟碘甲烷、24~75%的氟乙烷、4~9%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2~8%的二氟甲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8~73%的三氟碘甲烷、13~72%的氟乙烷、3~11%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3~66%的2,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73%的三氟碘甲烷、20~42%的氟乙烷、4~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3~5%的2,3,3,3-四氟丙烯。通过对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限定,可以使混合制冷工质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比如排气温度、压缩比、容积制冷量、EER(能效比)等参数的综合水平更好。
在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比计,上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9~76%的三氟碘甲烷、2~78%的氟乙烷、3~6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75%的第四组分。优选上述第四组分选自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二氧化碳、丙烯、二甲醚、二氟甲烷和一氟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述混合制冷工质在采用1,1-二氟乙烷作为第三组分的基础上,通过上述第四组分的添加,可以进一步使得混合制冷工质的制冷效果更稳定。
优选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1~71%的三氟碘甲烷、13~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44%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1%的三氟碘甲烷、23~73%的氟乙烷、2~4%的1,1-二氟乙烷以及4~8%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61%的三氟碘甲烷、16~78%的氟乙烷、3~39%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3~61%的三氟碘甲烷、16~28%的氟乙烷、4~22%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二氧化碳,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6%的三氟碘甲烷、2~78%的氟乙烷、2~6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75%的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6~76%的三氟碘甲烷、2~23%的氟乙烷、2~25%的1,1-二氟乙烷以及2~22%的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0%的三氟碘甲烷、4~77%的氟乙烷、3~64%的1,1-二氟乙烷以及2~19%的二氟甲烷,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4~70%的三氟碘甲烷、12~77%的氟乙烷、5~16%的1,1-二氟乙烷以及2~8%的二氟甲烷,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9~71%的三氟碘甲烷、12~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67%的2,3,3,3-四氟丙烯,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1%的三氟碘甲烷、23~74%的氟乙烷、2~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4~8%的2,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3%的三氟碘甲烷、11~77%的氟乙烷、2~58%的1,1-二氟乙烷以及2~45%的二甲醚,优选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3%的三氟碘甲烷、23~77%的氟乙烷、2~58%的1,1-二氟乙烷以及2~6%的二甲醚,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61%的三氟碘甲烷、15~78%的氟乙烷、3~55%的1,1-二氟乙烷以及1~5%的一氟甲烷。通过对上述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限定,可以使制冷剂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比如排气温度、压缩比、容积制冷量、EER(能效比)等参数的综合水平更好。
在本申请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混合制冷工质包括48%的三氟碘甲烷、42%的氟乙烷、5%的1,1,1,2-四氟乙烷以及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或者混合制冷工质包括50%的三氟碘甲烷、44%的氟乙烷、4%的1,1-二氟乙烷以及2%的二甲醚。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各物质的基本参数见表1。
下面给出多个具体实施例,其中组分的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每种混合制冷工质的组分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实施例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1:22:5:2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6:9: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5:4:8:7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6:7: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5:3:6:4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24:10:1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4:18:7: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2:44:6: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5:7: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67:24:7: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3:35:9: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44:5: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60:31:4: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40:10: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8:42:5: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3:20:4: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72:7: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8:19:9:6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1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43:5: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3:17:3: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1,1-二氟乙烷(R152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3:17:7: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8:42:5: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72:11: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0:22:4: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41:5:4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异丁烷(R600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9:43:5: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异丁烷(R600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75:8: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异丁烷(R600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1:23:4: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2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四氟乙烷(R134a)及异丁烷(R600a)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56:7:2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2:23:3:2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6:4:5:7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6:20:2: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18:65: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丙烯(R12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65:2:25: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0:44:4: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78:4: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61:16:22: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氧化碳(R744)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3:45:39:3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3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一氟甲烷(R41)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0:45:3: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一氟甲烷(R41)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78:5: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一氟甲烷(R41)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31:55: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一氟甲烷(R41)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8:16:25:1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3:42:7: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7:5: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0:12:16: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氟甲烷(R32)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18:64: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甲醚(RE1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50:44:4: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甲醚(RE1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3:23:2:2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4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甲醚(RE1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24:58: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甲醚(RE1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36:5:45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二甲醚(RE170)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7:5: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2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8:43:3: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3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1:23:2: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4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4:4: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5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26:55: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6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9:21:3:6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7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48:43:3:6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8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4:74:4:8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59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71:23:2: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60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2:26:55:7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实施例61
将三氟碘甲烷(R13I1)、氟乙烷(R161)、1,1-二氟乙烷(R152a)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四种组分在常温液相下按11:42:3:44的质量百分比进行物理混合作为制冷剂。
表2比较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与R134a的分子量、标准沸点及环境性能等基本参数。
表2
(*注:滑移温度为冷凝温度40℃对应泡点压力下的露点温度与泡点温度之差)
由表2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制冷工质的环境性能优于R134a,其GWP均小于150,其中大部分实施例的GWP均低于100;混合制冷工质的滑移温度较小,其中大部分实施例的滑移温度均低于3℃,某些配比下的混合制冷工质属于近共沸混合物,排除了温度滑移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制冷工况下(即蒸发温度为10℃,冷凝温度为40℃,过热度为5℃,过冷度为7℃),上述实施例与R134a的热力参数(即压缩比和排气温度)及相对热力性能(即相对单位容积制冷量和相对效率EER)的对比结果见表3。
表3
由表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制冷工质的热力性能优于R134a,其中容积制冷量远高于R134a,且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可减小系统体积或有效解决R134a系统低温制热量不足的问题。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将三氟碘甲烷与氟乙烷和1,1-二氟乙烷和/或1,1,1,2-四氟乙烷进行组合,使得混合制冷剂的GWP大大降低,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GWP要求;且三氟碘甲烷为阻燃剂通过添加该阻燃剂可以消弱混合制冷剂的可燃性,从而达到安全的要求;另外,各组分的ODP值为零,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造成对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本申请的混合制冷剂具有较低的GWP能够满足汽车空调制冷剂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混合制冷工质,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6~76%的三氟碘甲烷、2~23%的氟乙烷、2~25%的1,1-二氟乙烷以及2~22%的丙烯,
或者所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1%的所述三氟碘甲烷、23~74%的所述氟乙烷、2~55%的所述1,1-二氟乙烷以及4~8%的2,3,3,3-四氟丙烯;
或者所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12~73%的所述三氟碘甲烷、23~77%的所述氟乙烷、2~58%的所述1,1-二氟乙烷以及2~6%的二甲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工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冷工质包括50%的所述三氟碘甲烷、44%的所述氟乙烷、4%的所述1,1-二氟乙烷以及2%的所述二甲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53968.7A CN110257014B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53968.7A CN110257014B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57014A CN110257014A (zh) | 2019-09-20 |
CN110257014B true CN110257014B (zh) | 2020-10-09 |
Family
ID=6792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53968.7A Active CN110257014B (zh) | 2019-07-19 | 2019-07-19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5701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73157B (zh) * | 2019-07-22 | 2020-11-1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746936B (zh) * | 2019-10-11 | 2021-05-04 | 金华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剂 |
CN110878195B (zh) * | 2019-10-16 | 2020-1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
CN110699043B (zh) * | 2019-10-18 | 2020-11-27 | 天津大学 | 一种环保混合制冷工质 |
CN111004609B (zh) * | 2019-10-22 | 2021-10-29 | 湖北瑞能华辉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替代r-134a的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U2020402053A1 (en) * | 2019-12-12 | 2022-05-19 | The Chemours Company Fc, Llc | Refrigerant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R-32, R-134a, and CF3I |
CN111139036B (zh) * | 2019-12-27 | 2021-11-02 | 陈思廷 | 替代r410的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154456A (zh) * | 2020-02-23 | 2020-05-15 | 扬州摩笛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环保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423852B (zh) * | 2020-03-30 | 2021-06-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三元制冷组合物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CN111704738A (zh) * | 2020-07-07 | 2020-09-25 | 连云港九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发泡剂及其在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上的应用 |
CN111944489B (zh) * | 2020-07-21 | 2021-10-29 |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代烃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11311B (zh) * | 2020-08-13 | 2021-06-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非共沸环保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除湿系统 |
CN113444494A (zh) * | 2021-07-07 | 2021-09-28 | 国节新辉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r32的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62361A (zh) * | 2021-07-12 | 2021-10-01 | 国节新辉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R134a的制冷剂及其应用 |
CN113789154B (zh) * | 2021-09-14 | 2023-06-27 | 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 一种含有二氧化碳及氟乙烷的三元混合工质 |
CN113913158B (zh) * | 2021-10-26 | 2022-07-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非共沸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冷装置中的应用 |
CN114045155B (zh) * | 2021-11-29 | 2022-07-1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节能型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702938B (zh) * | 2022-04-19 | 2023-03-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29248A (zh) * | 2004-09-29 | 2005-06-22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cfc-12的环保型制冷剂 |
CN1842579A (zh) * | 2003-08-27 | 2006-10-04 | 苏威氟有限公司 | 致冷剂混合物的用途 |
CN1896174A (zh) * | 2006-06-26 | 2007-01-17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cfc-12的环保型制冷剂 |
CN101054336A (zh) * | 2006-03-10 | 2007-10-17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产生污染信用的方法 |
CN101649189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
CN101824305A (zh) * | 2010-04-06 | 2010-09-08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
CN102762685A (zh) * | 2010-02-16 | 2012-10-31 | 墨西哥化学阿玛科股份有限公司 | 传热组合物 |
CN103540386A (zh) * | 2007-02-27 | 2014-01-29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冷冻机油和冷冻机用工作流体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075C (zh) * | 1998-03-06 | 2001-01-24 | 清华大学 | 一种制冷剂 |
US7569170B2 (en) * | 2005-03-04 | 2009-08-04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fluoroolefin |
WO2009047535A2 (en) * | 2007-10-12 | 2009-04-16 | Ineos Fluor Holdings Limited | Heat transfer compositions |
CN102229793A (zh) * | 2011-05-06 | 2011-11-02 | 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低gwp值的制冷剂 |
CN102250587A (zh) * | 2011-05-31 | 2011-11-23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热泵工质 |
ITTO20121099A1 (it) * | 2012-12-18 | 2014-06-19 | Tazzetti S P A | Nuove miscele refrigeranti a basso impatto ambientale |
CN103045174A (zh) * | 2012-12-24 | 2013-04-17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 一种含有二甲醚和三氟碘甲烷的环保型中高温热泵工质 |
CN104194730B (zh) * | 2014-08-25 | 2017-01-18 | 天津市恒生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无氟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852348B (zh) * | 2019-01-10 | 2020-10-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环保混合工质 |
-
2019
- 2019-07-19 CN CN201910653968.7A patent/CN1102570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42579A (zh) * | 2003-08-27 | 2006-10-04 | 苏威氟有限公司 | 致冷剂混合物的用途 |
CN1629248A (zh) * | 2004-09-29 | 2005-06-22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cfc-12的环保型制冷剂 |
CN101054336A (zh) * | 2006-03-10 | 2007-10-17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产生污染信用的方法 |
CN1896174A (zh) * | 2006-06-26 | 2007-01-17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替代cfc-12的环保型制冷剂 |
CN103540386A (zh) * | 2007-02-27 | 2014-01-29 | 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 | 冷冻机油和冷冻机用工作流体组合物 |
CN101649189A (zh) * | 2009-09-04 | 2010-02-17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
CN102762685A (zh) * | 2010-02-16 | 2012-10-31 | 墨西哥化学阿玛科股份有限公司 | 传热组合物 |
CN101824305A (zh) * | 2010-04-06 | 2010-09-08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混合制冷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57014A (zh) | 2019-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57014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
JP2021066889A (ja) | 熱伝導流体 | |
JP5525517B2 (ja) | ハイドロフルオロオレフィン組成物 | |
EP2335782B1 (en) | Use of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HFCO-1233zd | |
RU2582703C2 (ru) |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тепла | |
CN104531079A (zh) | 一种含四氟丙烯的混合制冷剂 | |
TWI801701B (zh) | 含有反式-1,2-二氟乙烯之組成物 | |
EP2652065B2 (en) | Use of refrigerants comprising e-1,3,3,3-tetrafluoropropene and at least one tetrafluoroethane for cooling | |
EP3640313B1 (en) | Composition containing refrigerant, use of same, freezing method using same, and freezing machine including same | |
GB2437373A (en) | Heat transfer compositions | |
JP2010513646A (ja) | 冷媒として使用できる組成物 | |
JP2021504527A (ja) | 低gwp冷媒ブレンド | |
KR20150133769A (ko) | 냉동을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 |
JP2009024152A (ja) | 温暖化係数が低いトリフルオロヨードメタンとジフルオロメタンの不燃性組成物 | |
EP3699252A1 (en) | REFRIGERANT COMPOSITION INCLUDING HFO-1234ze (E) AND HFC-134 AND USE FOR SAME | |
CN110317574B (zh) | 混合制冷剂 | |
CN110845995B (zh) | 一种环保混合工质及组合物和换热系统 | |
CN110845997B (zh) | 一种热传递介质及适用于冷却器的组合物 | |
CN113845882B (zh) | 三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 |
CN108285775B (zh) | 一种含1,1,1,4,4,4-六氟-2-丁烯的组合物 | |
CN110257015B (zh) | 混合工质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0317576A (zh) | 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0655909B (zh) | 一种适用于汽车空调的环保混合冷媒 | |
JP2009001651A (ja) | 温暖化係数の低い1,1−ジフルオロエタンとトリフルオロヨードメタンの不燃性組成物 | |
CN113667455B (zh) | 一种含反式-1,1,1,4,4,4-六氟-2-丁烯的混合制冷剂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