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0922B -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0922B
CN110250922B CN201810584485.1A CN201810584485A CN110250922B CN 110250922 B CN110250922 B CN 110250922B CN 201810584485 A CN201810584485 A CN 201810584485A CN 110250922 B CN110250922 B CN 110250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yer
fan
cavity
bottom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44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0922A (zh
Inventor
王旭宁
王全福
刘俊杰
杨开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44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0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0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0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0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0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有进风口,上壳体内设有电机、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下壳体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炸锅,导风罩包括罩体和底盖,罩体和底盖合围形成聚风腔,风扇位于聚风腔内,风扇为轴流风扇,罩体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聚风口,底盖设有若干出风缝隙,加热元件位于底盖的下方,电机工作时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内设有电机、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风扇为离心风扇,电机位于导风罩的上方,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导风罩后与风扇连接,下壳体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炸锅,工作过程中,电机驱动离心风扇旋转,由于离心风扇为中间吸风边缘出风,因此离心风扇产生的气流会在导风罩的反射作用下从加热元件的四周斜向下射出,并进入炸锅内对炸锅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之后经炸锅组件反射后返回离心风扇以参与下一循环。可见,在现有技术中,导风罩的作用就是起到反射的作用,防止气流向上流动,以保证将气流顺利地向下导入下壳体的炸锅内,这样气流难免会与导风罩发生碰撞,如此会导致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会得到衰减,不利于气流快速流动,进而导致空气炸锅的加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有进风口,上壳体内设有电机、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电机位于导风罩的上方,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导风罩后与风扇连接,下壳体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炸锅,所述导风罩包括罩体和底盖,所述罩体和底盖合围形成聚风腔,所述风扇位于聚风腔内,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罩体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贯穿的轴孔,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聚风口,所述聚风口围绕轴孔设置,所述底盖设有若干出风缝隙,所述加热元件位于底盖的下方,所述电机工作时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
进一步,所述出风缝隙为弧形缝隙。
进一步,若干出风缝隙形成的出风面积小于聚风口形成的聚风面积。
进一步,所述聚风口的聚风面积小于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进一步,所述风扇包括风扇轴和围绕风扇轴设置的若干叶片,所述风扇轴与电机轴连接,若干叶片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若干叶片上方设有锥形外壳。
进一步,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
进一步,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出风缝隙,若干出风缝隙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向下旋转射出。
进一步,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上翻折的若干导向板,若干导向板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板一侧与基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出风缝隙,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螺旋旋转射出。
进一步,所述基板为中间部分高四周部分低的形状;或者,所述基板为锥台状。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或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前侧下部设有开口,所述炸锅沿着开口可抽拉设于腔体内,所述炸锅前侧设有炸锅面板,所述炸锅安装到位后,所述炸锅面板与开口配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导风罩包括罩体和底盖,罩体和底盖合围形成聚风腔,聚风腔能起到聚风增压的作用,风扇位于聚风腔内,风扇为轴流风扇,罩体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贯穿的轴孔,罩体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聚风口,聚风口围绕轴孔设置,底盖设有若干出风缝隙,加热元件位于底盖的下方,电机工作时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相比现有技术中仅有罩体的导风罩,本发明的导风罩还包括底盖,进而本发明的导风罩能够形成聚风腔,并在底盖上设置出风缝隙,提高了出风压力和出风速度,能够形成高压高速气流,高压高速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会形成高压高速热流,高压高速热流进入炸锅内食物表面的时间得到缩短,有利于加热效率的提升,烹饪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聚风腔内冷风在风扇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直接向下运动,很难会与罩体发生碰撞,如此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不会衰减,可以快速向下流动,进而使得本发明的空气炸锅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而且将加热元件设置于底盖的下方会使得加热元件位于聚风腔之外,如此将加热元件与风扇通过底盖隔开,一方面可以避免风扇的叶片旋转时触碰到加热元件引发危险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很难反向经过导风罩的聚风口传递至电机而烧坏电机的现象发生,这样无需额外设置专门对电机进行散热的风扇。此外,通过底盖将风扇与加热元件隔开设置,而且在底盖上设置若干出风缝隙,使得在空气炸锅工作时,气流通过若干出风缝隙射入炸锅内,并不会反向,因此聚风腔乃至风扇不会受到油烟的污染,该部分无需清洗,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空气炸锅的清洗效率,原因在于,空气炸锅用久了后风扇的叶片上会有很多油渍等污垢,并且叶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清洗比较费劲,使得本发明的空气炸锅既具有加热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易清洗的优点。
2、出风缝隙为弧形缝隙,使得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的气流会从底盖出风缝隙旋转射出,旋转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旋转的热流,这样热流在旋转下沉的过程中不会与下壳体内部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而且热流在炸锅内会旋转也不会与炸锅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3、若干出风缝隙形成的出风面积小于聚风口形成的聚风面积,这样可以确保从底盖上的出风缝隙射出的气流为高压气流。
4、聚风口的聚风面积小于进风口的进风面积,这样可以确保进风口处于低压区域,冷风能够顺畅进入聚风腔,使得聚风腔内的冷风能够得到及时地补充,进而利于空气炸锅加热效率的提高。
5、风扇包括风扇轴和围绕风扇轴设置的若干叶片,风扇轴与电机轴连接,若干叶片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若干叶片上方设有锥形外壳,锥形外壳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电机通过电机轴驱动风扇轴旋转,风扇轴上的若干叶片也随之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自锥形外壳的上端口流向锥形外壳的下端口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从出风缝隙射出后会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旋转热流,对下壳体内炸锅的内部食物进行快速加热,且不会与下壳体内部发生碰撞而造成热量损失,利于提高加热效率,而且锥形外壳能够对冷风起到下压的作用,利于提高旋转气流的流速,进而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6、叶片为弧形叶片,弧形叶片旋转会带动聚风腔内的气流螺旋旋转,螺旋旋转的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螺旋旋转射出并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螺旋旋转的热流,这样热流在旋转下沉的过程中不会与下壳体内部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而且热流在炸锅内会螺旋旋转也不会与炸锅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7、底盖包括圆形基板,基板上设有若干出风缝隙,若干出风缝隙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向下旋转射出,这种向下出风的机制,主要依靠聚风腔高压出风,出风缝隙易于加工成型,使得底盖的结构较为简单。
8、底盖包括圆形基板,基板上设有向上翻折的若干导向板,若干导向板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导向板一侧与基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出风缝隙,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螺旋旋转射出,由于聚风腔内的气流为旋转气流,这种侧出风的机制,使得原来的气流仍然绝大部分旋转射出,保留了气流原来的旋转速度,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利于快速形成高温高压旋转气流,进而极大地缩短了烹饪时间,加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9、基板为中间部分高四周部分低的形状,或者,基板为锥台状,均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聚风腔内的气流从基板的中间部分向基板的四周部分滑动,旋转范围逐渐变大,从出风缝隙吹出后会形成旋转范围比较大的气流,有利于提高炸锅内热流吹到的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10、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或者,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下壳体前侧下部设有开口,炸锅沿着开口可抽拉设于腔体内,炸锅前侧设有炸锅面板,炸锅安装到位后,炸锅面板与开口配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这样,在空气炸锅工作过程中,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到达一定压力后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或者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风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导风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上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上壳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上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的空气炸锅的结构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耐热塑料壳体,上壳体1设有进风口11,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3、导风罩4和热风组件5,下壳体2设有腔体21,腔体21内设有炸锅22,热风组件5位于导风罩4的下方,热风组件5包括风扇51和加热元件52,加热元件52位于风扇51的下方,电机3位于导风罩4的上方,电机3的电机轴31贯穿导风罩4后与风扇51连接,导风罩4的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31贯穿的轴孔41,导风罩4的顶部还设有与进风口11的聚风口42,聚风口42围绕轴孔41设置,风扇51为轴流风扇,工作时,电机3驱动风扇51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上壳体1内,进入上壳体1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42进入导风罩4内,进入导风罩4内的冷风在风扇51的吸附作用下形成气流,气流向下运动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22且在炸锅22内流动以烹饪炸锅内22的食物。这样,导风罩4内冷风在风扇51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直接向下运动,很难会与导风罩4发生碰撞,如此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不会衰减,可以快速向下流动,进而使得本发明的空气炸锅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均为耐热塑料壳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铰接轴10铰接,这样上壳体1可转动地设于下壳体2的上方,上壳体1设有进风口11,进风口11位于上壳体1的顶部,上壳体1内设有电机3、导风罩4和热风组件5,下壳体2设有腔体21,腔体21内设有炸锅22,炸锅22沿着竖直方向置于腔体21内,炸锅22的一侧设有炸锅把手23,下壳体1设有供炸锅把手23容纳的缺口,当炸锅22安装到位后,炸锅把手23将缺口关闭,使得腔体21内处于相对密封的状态,该炸锅把手23为可折叠把手,便于收纳,炸锅把手23的折叠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热风组件5位于导风罩4的下方,热风组件5包括风扇51和加热元件52,加热元件52位于风扇51的下方,加热元件52为加热管,加热管的结构简单,且为标准件,方便安装更换,电机3位于导风罩4的上方,电机3的电机轴31贯穿导风罩4后与风扇51连接,导风罩4的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31贯穿的轴孔41,导风罩4的顶部还设有与进风口11的聚风口42,聚风口42围绕轴孔41设置,导风罩4包括罩体43和底盖44,轴孔41和聚风口42均位于罩体43的顶部,轴孔41位于罩体43顶部的中心,罩体43和底盖44合围形成聚风腔45,风扇51位于聚风腔45内,聚风腔45的容积为V,V为500cm3,既不会过小不能容纳风扇51,又不会过大而导致聚风腔45内的聚压性能较差,底盖44设有若干出风缝隙441,加热元件52位于底盖44的下方。
工作时,电机3驱动风扇51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上壳体1内,进入上壳体1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42进入聚风腔45内,并在聚风腔45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44的出风缝隙441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22且在炸锅22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22内的食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导风罩4还包括底盖44,进而本实施例通过罩体43和底盖44能够形成聚风腔45,并在底盖44上设置出风缝隙441,提高了出风压力和出风速度,能够形成高压高速气流,高压高速气流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会形成高压高速热流,高压高速热流进入炸锅22内食物表面的时间得到缩短,有利于加热效率的提升,烹饪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聚风腔45内冷风在风扇51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直接向下运动,很难会与罩体43发生碰撞,如此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不会衰减,可以快速向下流动,进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而且将加热元件52设置于底盖44的下方会使得加热元件52位于聚风腔45之外,如此将加热元件52与风扇51通过底盖44隔开,一方面可以避免风扇51的叶片旋转时触碰到加热元件52引发危险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加热元件52产生的热量很难反向经过导风罩的聚风口传递至电机而烧坏电机的现象发生,这样无需额外设置专门对电机进行散热的风扇。
而且通过底盖44将风扇51与加热元件52隔开设置,并在底盖44上设置若干出风缝隙441,使得在空气炸锅工作时,气流通过若干出风缝隙441射入炸锅22内,并不会反向,因此聚风腔45乃至风扇51不会受到油烟的污染,该部分无需清洗,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空气炸锅的清洗效率,原因在于,空气炸锅用久了后风扇51的叶片上会有很多油渍等污垢,并且叶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清洗比较费劲。此外加热元件52位于聚风腔45外部,还能够对炸锅22内食物进行热辐射式加热,而且还便于清洗,使得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既具有加热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易清洗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罩体43为钟罩形,底盖44与罩体43之间密封设置,罩体43底部设有向下的挡风筋431,挡风筋431套接有密封圈432,密封圈432与底盖44密封抵接,密封圈432为硅胶密封圈,且为回转体的凹槽形状,凹槽处刚好与挡风筋431配合,底盖44、罩体43均安装到位后,密封圈432与底盖44接触的地方会发生变形,将底盖44与罩体43贴合处的缝隙填满,达到密封效果,解决聚风腔45内气体外逸的问题,出风缝隙441位于密封圈432的内围。这样底盖44与罩体43底部密封抵接,而且出风缝隙441位于密封圈432的内围,使得聚风腔45内的气流只能从若干出风缝隙441射出,一方面避免了炸锅22内的气流从底盖44和罩体43之间的连接缝隙回流至聚风腔45而污染风扇,另一方面提高了射出气流的压力和速度,进而利于提高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底盖44边缘设有安装孔442,加热元件52通过连接件521固定在底盖44下方,连接件521与安装孔442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十分简单,降低了成本。连接件521为卡扣,加热元件52卡接于卡扣内,可实现快速将加热元件52连接于连接件上,进而固定于底盖44的下方,且便于拆卸以方便更换和清洗。底盖44上的出风缝隙441为弧形缝隙,使得在聚风腔45内聚集增压后形成的气流会从底盖44的出风缝隙441旋转射出,旋转的气流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旋转的热流,这样热流在旋转下沉的过程中不会与下壳体2的内部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而且热流在炸锅22内会旋转也不会与炸锅22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若干出风缝隙441形成的出风面积小于聚风口42形成的聚风面积,这样可以确保从底盖44上的出风缝隙441射出的气流为高压气流,聚风口42的聚风面积小于进风口11的进风面积,这样可以确保进风口11处于低压区域,冷风能够顺畅进入聚风腔45,使得聚风腔45内的冷风能够得到及时地补充,进而利于空气炸锅加热效率的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出风缝隙441形成的出风面积与底盖44的面积之比为S, S为2%,既不会过小而导致出风困难,又不会过大而减小出风的速度和压力,因此能够保证快速出风,进而提高空气炸锅的烹饪效率。底盖44包括圆形基板443,安装孔442位于圆形基板443的边缘,若干出风缝隙441设于基板443上,位于安装孔442的内围,且若干出风缝隙441围绕基板443的中心均匀分布,这样能够确保从出风缝隙441射出的气流为旋转气流,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利于形成旋转热流,旋转热流在炸锅22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且不会与炸锅22内部发生碰撞而造成热量损失,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此外,若干出风缝隙441围绕基板443的中心均匀分布,聚风腔45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441向下旋转射出,这种向下出风的机制,主要依靠聚风腔45高压出风,出风缝隙441易于加工成型,底盖44的结构较为简单。本实施例中的基板443为中间部分高四周部分低的形状,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引导聚风腔45内的气流从基板443的中间部分向基板443的四周部分滑动,旋转范围逐渐变大,从出风缝隙441吹出后会形成旋转范围比较大的气流,有利于提高炸锅22内热流吹到的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上壳体1包括拱起部12、外视窗13和内视窗14,外视窗13和内视窗14均围绕拱起部12设置,内视窗14的顶部与拱起部12的底部连接,外视窗13的顶部与拱起部12的顶部连接,内视窗14的底部和外视窗13的底部通过装饰框 15连接固定,装饰框 15向外延伸形成提手16,操作提手16即可开启或关闭上壳体1,外视窗13和内视窗14均为透明件,使得上壳体1内部可见,方便用户观察内部情况,用户视觉效果好、体验感强,此外,外视窗13和内视窗14形成双层视窗,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上壳体1外部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电机3、导风罩4和热风组件5均设置在拱起部12上,具体地,导风罩4的罩体43伸入拱起部12内,罩体43的底部与拱起部12的底部固定连接,底盖44的基板443的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安装围边444,安装围边444围绕基板443设置,安装围边444与拱起部12底部连接,而且安装围边444位于罩体43的外围,通过安装围边444即可将底盖44罩设于罩体43的下方,安装较为方便,而且罩体43底部与基板443抵接,加强了罩体43与底盖44之间的接触强度,在快速出风的情况下,罩体43与底盖44之间不会发生晃动,拱起部12的设置利于罩体43和底盖44的安装,以利于形成聚风腔45,而且拱起部12的设置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使得上壳体1的外形更加美观,本实施例的安装围边444向外延伸形成安装翻边445,安装翻边445与上壳体1的拱起部12通过紧固件连接,这种安装结构,既便于安装,又能减少安装结构的成本,紧固件为螺丝柱。
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操作面板6,操作面板6设于拱起部12的上方,操作面板6上设有开关按键,其结构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防止用户触碰到加热元件52,本实施例在底盖44的下方设有防护罩7,防护罩7将加热元件52罩设于其内,防护罩7主要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护罩7包括防护罩侧壁和防护罩底壁,防护罩底壁上设有若干通孔,热流通过若干通孔流向炸锅22,若干通孔分布较为密集,不会影响热流的流向,防护罩侧壁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将热流快速向下导向以缩短热流的先下流动的路径,进而提高空气炸锅的热效率。防护罩7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空气炸锅工作过程中,电机3驱动风扇51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上壳体2内,进入上壳体2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42进入聚风腔45内,并在聚风腔45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44的出风缝隙441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22且在炸锅22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热流在炸锅22内旋转流动后到达一定压力后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缝隙排出。如此,热流的压力和速度均较高,能够对炸锅22内的食物进行快速加热,加热效率高,而且气流通过若干出风缝隙441射入炸锅22内,并不会反向,因此聚风腔45乃至风扇51不会受到油烟的污染,该部分无需清洗,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空气炸锅的清洗效率,同时,聚风腔45内冷风在风扇51的作用下形成的气流直接向下运动,很难会与罩体43发生碰撞,如此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均不会衰减,可以快速向下流动,进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空气炸锅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V也可以是300cm3或350cm3或400cm3或450cm3或550cm3或600cm3或650cm3,只要满足300cm3≤V≤650cm3均既能满足容纳风扇的要求,又能满足较高聚压性能的要求。
可以理解地,S也可以是1%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0%,只要满足1%≤S≤10%,均既能保证顺利出风,又能保证出风的速度和压力较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盖的结构不同,结合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底盖44的基板443上设有向上翻折的若干导向板446,若干导向板446围绕基板443的中心均匀分布,导向板446与基板443之间形成出风缝隙441,该出风缝隙441由导向板446一侧与基板443之间具有的高度差形成,这样聚风腔45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441螺旋旋转射出,由于聚风腔45内的气流为旋转气流,这种侧出风的机制,使得原来的气流仍然绝大部分旋转射出,保留了气流原来的旋转速度,而且侧出风保证了旋转气流为螺旋旋转,旋转方式更为有序无碰撞损失,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旋转气流利于快速形成高温高压旋转气流,进而极大地缩短了烹饪时间,加热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板446由基板443局部向上冲压成型,导向板446一侧与基板443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出风缝隙,基板443为锥台状,从风扇51吹到基板443中间部位小直径范围内旋转的气流,碰到基板443倾斜面后,贴着基板443倾斜面的气流会沿着斜面向周边滑动,旋转范围变大,从出风缝隙441吹出后会形成旋转范围比较大的气流,有利于提高炸锅22内热风吹到的面积,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方式不同,结合7所示,本实施例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连接,该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一体成型形成罩型壳体,罩型壳体顶部设有顶盖8,罩型壳体底部设有底盖9,操作面板6位于上壳体1的前侧即罩型壳体的前侧上部,下壳体2前侧即罩型壳体前侧下部设有开口24,炸锅22沿着开口24可抽拉设于腔体内,炸锅22的前侧设有炸锅面板25,炸锅把手23设于炸锅面板25上,炸锅22安装到位后,炸锅面板25与开口24配接,热流在炸锅22内旋转流动后从炸锅面板25和开口24之间的缝隙排出。
这样,在空气炸锅工作过程中,电机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到达一定压力后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三的区别在于风扇的具体结构,结合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51包括风扇轴511和围绕风扇轴511设置的若干叶片512,风扇轴511与电机轴31连接,若干叶片512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若干叶片512的上方设有锥形外壳513,锥形外壳513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锥形外壳513与风扇轴511连接,若干叶片512连接于锥形外壳513的内壁,电机3驱动风扇轴511旋转,锥形外壳513和若干叶片512随着风扇轴511一起旋转,使得上壳体1内的冷风自锥形外壳513的上端口流向锥形外壳513的下端口形成旋转气流。
这样,当电机3通过电机轴31驱动风扇轴511旋转时,风扇轴511上的若干叶片512也随之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11处吸入上壳体2内,进入上壳体2内的冷风自锥形外壳513的上端口流向锥形外壳513的下端口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从出风缝隙441射出后会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旋转热流,对下壳体2内炸锅22的内部食物进行快速加热,且不会与下壳体2内部发生碰撞而造成热量损失,利于提高加热效率,而且锥形外壳513能够对冷风起到下压的作用,利于提高旋转气流的流速,进而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叶片512为弧形叶片,弧形叶片旋转会带动聚风腔45内的气流螺旋旋转,螺旋旋转的气流从底盖44的出风缝隙441螺旋旋转射出并在加热元件52的加热作用下形成螺旋旋转的热流,这样热流在旋转下沉的过程中不会与下壳体2内部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而且热流在炸锅22内会螺旋旋转也不会与炸锅22发生碰撞造成热损失,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一、二、三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风扇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51的若干叶片512的下方设有内壳514,内壳514与风扇轴5连接,这样若干叶片512设置在锥形外壳513和内壳514之间,当电机驱动风扇轴511旋转而带动叶片512旋转时,锥形外壳513和内壳514之间的气流更容易形成旋转气流,旋转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旋转热流,对下壳体内炸锅的内部食物进行快速加热,且不会与下壳体内部发生碰撞而造成热量损失,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内壳514与风扇轴511一体成型,能够避免旋转过程中内壳514与风扇轴511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气流流动方向,而且内壳514与风扇轴511一体成型还提高了内壳514和风扇轴511的强度,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可以满足持续旋转的工况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内壳514为锥形,其与锥形外壳513匹配,使得当电机驱动风扇轴511旋转而带动叶片512旋转时,气流进入内壳514和锥形外壳513之间后快速形成旋转气流,而且每个叶片512的一侧连接于锥形外壳513,另一侧连接于内壳514,这样当电机驱动风扇轴511旋转,锥形外壳513、若干叶片512和内壳514随着风扇轴511一起旋转,使得上壳体内的冷风自锥形外壳513的上端口流向锥形外壳513的下端口形成旋转气流。
本实施例的内壳514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风扇轴511连接于内壳514的上端口,内壳514的上端口与锥形外壳513的上端口齐平设置,内壳514的下端口与锥形外壳513的下端口齐平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内壳514与锥形外壳513之间形成锥形的空间,能够对气流起到下压的作用,利于提高旋转气流的流速,进而利于提高加热效率。
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内壳,可以进一步提高旋转气流的流速,进而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四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五的区别在于风扇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风扇51的锥形外壳513设于导风罩3上,即锥形外壳513不旋转,电机3带动若干叶片512旋转,使得上壳体1内的冷风自锥形外壳513的上端口流向锥形外壳513的下端口形成旋转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锥形外壳513与导风罩3一体成型,已方便加工成型,且提高锥形外壳513、导风罩3的强度。当然,可以理解地,锥形外壳513与导风罩3也可以分体设置,锥形外壳513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导风罩3的内壁。
本实施例通过将锥形外壳513设于导风罩3上,能够减轻风扇轴51的承载重量,利于提高若干叶片512的旋转速度,进而快速加热炸锅内的食物。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有益效果与实施例四、五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设有进风口,上壳体内设有电机、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加热元件,电机位于导风罩的上方,电机的电机轴贯穿导风罩后与风扇连接,下壳体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包括罩体和底盖,所述罩体和底盖合围形成聚风腔,所述风扇位于聚风腔内,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罩体顶部中心设有供电机轴贯穿的轴孔,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聚风口,所述聚风口围绕轴孔设置,所述底盖设有若干出风缝隙,所述加热元件位于底盖的下方,所述电机工作时驱动风扇旋转,将冷风从进风口处吸入上壳体内,进入上壳体内的冷风通过聚风口进入聚风腔内,并在聚风腔内聚集增压后形成气流,气流从底盖的出风缝隙射出,射出的气流在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下形成热流,热流向下流动进入炸锅且在炸锅内旋转流动以烹饪炸锅内的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缝隙为弧形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若干出风缝隙形成的出风面积小于聚风口形成的聚风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口的聚风面积小于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风扇轴和围绕风扇轴设置的若干叶片,所述风扇轴与电机轴连接,若干叶片均相对竖直方向倾斜设置,若干叶片上方设有锥形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弧形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若干出风缝隙,若干出风缝隙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向下旋转射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包括圆形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向上翻折的若干导向板,若干导向板围绕基板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板一侧与基板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出风缝隙,聚风腔内形成的气流从出风缝隙螺旋旋转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中间部分高四周部分低的形状;或者,所述基板为锥台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铰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缝隙排出;或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前侧下部设有开口,所述炸锅沿着开口可抽拉设于腔体内,所述炸锅前侧设有炸锅面板,所述炸锅安装到位后,所述炸锅面板与开口配接,热流在炸锅内旋转流动后从炸锅面板和开口之间的缝隙排出。
CN201810584485.1A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ctive CN110250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485.1A CN11025092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485.1A CN11025092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0922A CN110250922A (zh) 2019-09-20
CN110250922B true CN110250922B (zh) 2021-11-09

Family

ID=67911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4485.1A Active CN11025092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0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0923B (zh) * 2018-06-08 2022-05-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出风的空气炸锅
CN110652223A (zh) * 2019-09-27 2020-01-07 浙江手拉手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的热风循环利用结构
WO2021068438A1 (zh) * 2019-10-09 2021-04-15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炸锅
CN113133685B (zh) * 2021-04-22 2022-02-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热风烹饪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81682U (zh) * 2012-11-15 2013-06-12 上官林 一种设有新型导风装置的空气炸锅
CN206303774U (zh) * 2016-08-25 2017-07-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气炸锅
CN206560354U (zh) * 2016-08-11 2017-10-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温度传感器的空气炸锅
CN206603656U (zh) * 2016-09-08 2017-11-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均匀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07101153U (zh) * 2017-03-13 2018-03-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效率提高的空气炸锅
CN207202764U (zh) * 2017-03-13 2018-04-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接油功能的炸篮及包括该炸篮的空气炸锅
CN207202765U (zh) * 2017-03-30 2018-04-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快速的空气炸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3954B (zh) * 2015-01-27 2017-11-03 莱克电气绿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通过旋风形成热循环加热的空气炸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81682U (zh) * 2012-11-15 2013-06-12 上官林 一种设有新型导风装置的空气炸锅
CN206560354U (zh) * 2016-08-11 2017-10-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温度传感器的空气炸锅
CN206303774U (zh) * 2016-08-25 2017-07-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空气炸锅
CN206603656U (zh) * 2016-09-08 2017-11-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均匀的翻盖式空气炸锅
CN207101153U (zh) * 2017-03-13 2018-03-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效率提高的空气炸锅
CN207202764U (zh) * 2017-03-13 2018-04-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接油功能的炸篮及包括该炸篮的空气炸锅
CN207202765U (zh) * 2017-03-30 2018-04-1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快速的空气炸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0922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0922B (zh)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US20170245686A1 (en) Air fryer
CN208973503U (zh) 一种加热快的空气炸锅
CN209090943U (zh) 一种快速进风的空气炸锅
CN209090980U (zh) 一种出风速度快的空气炸锅
CN208973502U (zh) 一种易清洗的空气炸锅
CN20476516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KR102060144B1 (ko) 국소 배기 장치
CN110250923B (zh) 一种快速出风的空气炸锅
CN212213510U (zh) 一种分区甩风式的空气炸锅
CN101586824B (zh) 一种涡轮式吸油烟扇
CN202195526U (zh) 环吸式集成灶的油烟分离装置
CN213850170U (zh)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空气烤箱
CN210930966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
WO2020220788A1 (zh) 一种方便加工的空气炸锅
CN108006766B (zh) 一种自清洁吸油烟机
CN108204621B (zh) 一种近吸式窄体油烟机
CN211795996U (zh) 一种电烹饪器
CN110916523A (zh) 一种具有多个独立加热体的空气炸锅
CN219516015U (zh) 一种快速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19557029U (zh) 排风罩、机头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9500848U (zh) 机头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687005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4104189U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213551191U (zh) 导风盖、盖体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