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6014B -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 Google Patents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6014B
CN110226014B CN201780084721.7A CN201780084721A CN110226014B CN 110226014 B CN110226014 B CN 110226014B CN 201780084721 A CN201780084721 A CN 201780084721A CN 110226014 B CN110226014 B CN 110226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locking
locking body
state
initial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7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6014A (zh
Inventor
关山正胜
冈田哲郎
和田壮平
伊藤昌树
佐佐木博文
佐藤忍
篠原叶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ken Lease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ken Lease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ken Lease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ken Lease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26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6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6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7/00Connections between parts of the scaffold
    • E04G7/30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 E04G7/302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crossing or intersecting bars or members
    • E04G7/306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crossing or intersecting bars or members the added coupling elements are fixed at several bars or members to connect
    • E04G7/307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crossing or intersecting bars or members the added coupling elements are fixed at several bars or members to connect with tying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bars or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7/00Connections between parts of the scaffold
    • E04G7/30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 E04G7/32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with coupling elements using we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7/00Connections between parts of the scaffold
    • E04G7/30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 E04G7/302Scaffolding bars or members with non-detachably fixed coupling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crossing or intersecting bars o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同时实现连结解除时的构件的防止脱出和分解作业时的构件的取出的容易性。连结件至少包括:楔体(A),其在横向构件(Y)的端部沿上下相对移动自如;卡定体(B),其爪部(70)利用楔体(A)的向下移动从初始位置向卡定位置移动;以及施力体(C),其用于将所述卡定体(B)向所述楔体(A)侧推压。在楔体(A)设有向卡定体(B)侧突出的肩部(40),卡定体(B)设有向楔体(A)侧突出的干涉部(80)。在爪部(70)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利用干涉部(80)阻挡肩部(40)向上方的移动,从而限制楔体(A)的向上移动和卡定体(B)向施力体(C)侧的移动。

Description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为了与在构成临时脚手架的支柱的周围设置的承接件楔连结而设在横向构件的端部的连结件。
背景技术
在构筑于建筑工地等的临时脚手架中,为了在以规定的间隔竖立设置的支柱之间连结扶手、横架材料等横向构件,作为在横向构件的端部设置的连结装置,申请人构思了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
关于图7所示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结装置,作业人员在将插入主体a插入到在支柱x的周围设置的凸缘状的承接件x1的插入口中(图7的(a))之后,用锤子等敲打第1卡定用构件b的上端,从而利用内部的弹性材料d和楔机构使第2卡定用构件c的卡定片部移动,以便卡定到承接件x1的插入口x2,从而将横向构件y连结于支柱x(图7的(b))。
另外,在为了从支柱x的承接件x1拆下连结装置而用锤子等从下方敲打第1卡定用构件b从而解除第2卡定用构件c的卡定状态时,为了使第1卡定用构件b不会容易地从插入主体a的上方脱出,而在第1卡定用构件b的下端附近设有与第2卡定用构件c的下端相干涉的突出台阶部e。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64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结装置中,若敲打第1卡定用构件b的力过强,则存在卡定片部因与突出台阶部e的接触而产生变形或破损的担心。
此外,若用锤子敲打的力过强,则还存在这样的担心:在第2卡定用构件c要从初始位置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第2卡定用构件c的突出部的相对面被第1卡定用构件b的突出部推压,第2卡定用构件c会后退,第1卡定用构件b无意地从上方脱出。
于是,在实际的产品中,如图8所示,为了使第1卡定用构件b的防止脱出更加可靠,辅助性地预先在第1卡定用构件b的下端设置防止脱出用的铆钉f。
但是,若设置该铆钉f,则在为了对连结装置进行维护而将各构件分解时,必须利用研磨机磨削铆钉f,会导致分解作业增加工时。
因而,本申请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同时实现连结解除时的构件的防止脱出和分解作业时的构件的取出的容易性的手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本申请的第1方面是一种连结件,其为了与在构成临时脚手架的支柱的周围设置的承接件楔连结而设在横向构件的端部,其特征在于,该连结件至少包括:楔体,其在横向构件的端部沿上下相对移动自如;卡定体,其具有爪部,该爪部利用所述楔体的向下移动,在与所述承接件之间从初始位置向卡定位置移动;以及施力体,其用于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楔体侧推压,所述楔体至少具有向所述卡定体侧突出的肩部,所述卡定体至少具有向所述楔体侧突出的干涉部,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干涉部阻挡所述肩部向上方的移动,从而限制所述楔体的向上移动和所述卡定体向施力体侧的移动。
此外,本申请的第2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的上表面水平或者朝向该肩部的根部向下方倾斜,所述干涉部的下表面至少包含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肩部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的部分。
此外,本申请的第3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或第2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涉部设有将该干涉部的下表面和顶端面之间的角部倒角而成的引导面。
此外,本申请的第4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楔体在朝向所述卡定体侧的面中至少具有:第1凹陷部,其处于所述肩部的正上方;以及第1鼓出部,其处于所述第1凹陷部的正上方,借助于所述楔体从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起的向下移动,所述第1鼓出部将所述干涉部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从而使所述爪部向所述卡定位置侧转移。
此外,本申请的第5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第4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楔体在朝向所述卡定体侧的面中具有:倾斜面,其构成所述肩部的下边;阶差面,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从该倾斜面向与所述卡定体侧相反的一侧以设置阶差的方式延伸;连络面,其连接所述倾斜面和阶差面;以及第1突出部,其利用所述倾斜面和连络面形成,所述卡定体具有:第1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1相对面与所述倾斜面接触;第2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2相对面与所述连络面接触;第3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3相对面与所述阶差面接触;以及第2突出部,其利用所述第2相对面和第3相对面形成,借助于所述楔体从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起的向下移动,在所述第1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2相对面并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之后,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2突出部抵接,并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从而使所述爪部向所述卡定位置侧转移。
此外,本申请的第6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第5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楔体具有突出台阶部,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突出台阶部能够与所述爪部的下端卡合。
此外,本申请的第7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第6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包含所述卡定体借助于所述楔体的向下移动而摆动的动作。
此外,本申请的第8方面在所述第1方面~第7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施力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起到以下记载的效果。
(1)在连结解除作业时,能够防止楔体的脱出。
在爪部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利用设于楔体的肩部和设于卡定体的干涉部的组合,来限制楔体的向上移动和卡定体的后退移动,因此即使敲打楔体的底部的力变得过度,楔体也不会从上方脱出。
(2)根据需要,能够简单地拆卸楔体。
在构件更换等维护时,只要使用夹具等将卡定体向施力体侧推入而解除肩部和干涉部之间的干涉,就能够简单地从上方拆卸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连结件的各部分的构造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将本发明的连结件插入到支柱的承接件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楔体的向下移动过程中的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图(1)。
图4是表示楔体的向下移动过程中的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图(2)。
图5是表示楔体的向下移动过程中的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图(3)。
图6是表示从上方拆卸楔体时的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连结装置的初始状态和卡定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连结装置的初始状态下的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使各构件的形状明确,有时图示了在各构件之间本来没有产生的间隙。
【实施例】
<1>整体结构(图1)
在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以下也简称为“连结件”。)连结之前的状态(初始状态)下的各构件的配置形态。
本发明的连结件为了与在构成临时脚手架的支柱X的周围设置的承接件X1楔连结而设在横向构件Y的端部,主要将楔体A、卡定体B以及施力体C配置在横向构件Y的端部内部的空间中,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由筒状的横向构件Y和鞘体Z的内部空间构成的收纳空间,并将楔体A、卡定体B以及施力体C收纳于该收纳空间中而构成,其中鞘体Z嵌入到在该横向构件Y的周壁形成的狭缝中并被焊接。
以下对各构件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2>楔体(图1)
楔体A是用于利用该楔体A的上下移动对后述的卡定体B的卡定动作进行切换的构件。
楔体A以能够上下滑动的形态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中。
楔体A的头部10和底部20从鞘体Z露出,构成为能够用锤子等捶打。
在所述收纳空间中,楔体A配置在一侧与卡定体B相邻,另一侧与所述鞘体Z的内壁相邻的位置。
<2.1>鞘体侧的形态
首先,在楔体A中的与鞘体Z相对的一侧具有滑动面30。
该滑动面30是平坦形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同样呈平坦形状的鞘体Z的内壁滑动。
<2.2>卡定体侧的形态
此外,在楔体A中的与卡定体B相对的一侧至少具有肩部4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除了所述肩部40之外,还具有从所述肩部40起向上方依次设置的第1凹陷部51、第1鼓出部52及第2凹陷部53、以及从所述肩部40起向下方依次设置的倾斜面61、第1突出部62、连络面63、阶差面64及突出台阶部65。
<2.3>肩部
肩部40是用于阻止楔体A向上方脱出的部位。
肩部40的上表面沿着水平方向(横向构件Y的轴向)或者从该水平方向朝向该肩部40的根部侧向下方倾斜。
此外,肩部40的从上表面的开放端起的下方与所述倾斜面61连续。
<2.4>第1凹陷部
第1凹陷部51是用于在初始状态下收纳卡定体B的干涉部80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1凹陷部51的端面位于比所述肩部40的开放端靠里侧(横向构件Y的外端侧)的位置。
<2.5>第1鼓出部
第1鼓出部52是用于随着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变更卡定体B的位置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1鼓出部52的端面位于比所述肩部40的开放端靠里侧且比所述第1凹陷部51的端面靠近前侧(施力体C侧)的位置。
<2.6>第2凹陷部
第2凹陷部53是用于随着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变更卡定体B的位置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第2凹陷部53的端面位于比第1鼓出部52的端面靠里侧且比所述第1凹陷部51的端面靠近前侧(施力体C侧)的位置。
<2.7>倾斜面
倾斜面61是用于随着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变更卡定体B的位置的部位。
倾斜面61是用于变更卡定体B的姿势以使卡定体B的爪部70移动到卡定位置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61以从肩部40的开放端朝向下方向里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2.8>连络面/第1突出部
连络面63是用于连接倾斜面61和阶差面64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连络面63以其与倾斜面61之间的内角和其与阶差面64之间的外角互相构成钝角的方式形成。
因而,从所述倾斜面61连接到连络面63的部位成为将内角侧设为钝角的第1突出部62。
<2.9>阶差面
阶差面64是用于确保卡定体B的爪部70的厚度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阶差面64在比倾斜面61靠里侧的位置以朝向下方向里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2.10>突出台阶部
突出台阶部65是用于与肩部40一同阻止楔体A向上方脱出的部位。另外,在本发明中,突出台阶部65作为肩部40的辅助发挥功能,并不是必需的要素。
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突出台阶部65的上表面朝向与阶差面64连接的根部侧,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方倾斜,该上表面的开放端侧向楔体A的底部20侧延伸。
<3>卡定体(图1)
卡定体B是用于通过与所述楔体A的上下移动相应地移动以卡定到在支柱X的周围设置的承接件X1的插入口X2而将支柱X和横向构件Y连结/固定的构件。
卡定体B配置在跨越横向构件Y的端部的内部空间和所述鞘体Z的内部空间的位置,配置为一侧与施力体C相邻,另一侧与楔体A相邻。
另外,卡定体B向承接件X1卡定的卡定动作利用因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产生的卡定体B向施力体C侧的后退动作或卡定体B的摆动动作、或者这些动作的组合来实现,没有特别限定。
<3.1>爪部
在卡定体B中,在朝向施力体C侧的面至少具有爪部70。
爪部70是用于卡定于支柱X的承接件X1的插入口X2而将支柱X和横向构件Y连结的部位。
该爪部70在初始位置呈大致隐藏在鞘体Z的内部的状态,通过楔体A的向下移动进行动作,从而以被楔体A推出的姿态从鞘体Z的开放口露出,并卡定于承接件X1的插入孔的侧壁。
<3.2>干涉部
在卡定体B中,在朝向楔体A侧的面至少具有干涉部80。
干涉部80是用于防止楔体A从鞘体Z的上方脱出的部位。
该干涉部80的下表面81构成为至少包含在所述爪部70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肩部40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的部分。
另外优选的是,干涉部80的厚度尽量预先增厚。
<3.2.1>引导面
也可以预先在干涉部80设置将该干涉部80的下表面81和顶端面82之间的角部倒角而成的引导面83。
引导面8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具有单直线状、多边线状、曲线状等公知的形状。
该引导面83是有意地拆卸楔体A时用的部位,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3.3>各相对面和第2突出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卡定体B中,在朝向楔体A侧的面中,从所述干涉部80朝向下方依次设有第1相对面91、第2相对面92、第3相对面94。
以下对各相对面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3.3.1>第1相对面
第1相对面91是在初始状态下与楔体A的倾斜面61接触的部位。
第1相对面91形成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倾斜面61大致平行的平面。
<3.3.2>第2相对面
第2相对面92是在初始状态下与楔体A的连络面63接触的部位。
第2相对面92形成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连络面63大致平行的平面。
<3.3.3>第3相对面/第2突出部
第3相对面94是在初始状态下与楔体A的阶差面64接触的部位。
第3相对面94形成在初始状态下与所述阶差面64大致平行的平面。
因而,从所述第2相对面92连接到第3相对面94的部位成为将内角侧设为钝角的第2突出部93。
<4>施力体(图1)
施力体C是用于预先对所述卡定体B向所述楔体A侧施力的构件。
施力体C可以使用能够弹性变形的公知的材料。
更详细地讲,施力体C以压缩的状态配置于在横向构件Y的内部配设的侧壁和卡定体B之间的空间中,以利用施力体C的恢复力始终将所述侧壁作为反作用力点地向所述楔体A侧推压所述卡定体B的方式发挥功能。
<5>连结到支柱的连结作业(图2~图5)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连结件使用时的各构件的配置形态的演变进行说明。
<5.1>初始状态(图2)
图2表示将本发明的连结件插入到支柱X的承接件X1的状态。
此时,卡定体B的干涉部80是载置于肩部40的状态,呈现第1相对面91与倾斜面61相互邻接、第2相对面92与连络面63相互邻接、第3相对面94与阶差面64相互邻接的状态。此外,在楔体A的处于被肩部40和第1鼓出部52夹持的位置的第1凹陷部51收纳有卡定体B的干涉部80。
因而,楔体A是利用被向楔体A侧施力的卡定体B的干涉部80和第1鼓出部52的压接、第2相对面92和连络面63的压接而支承于卡定体B的状态,楔体A不会向下方下落。
此外,卡定体B的爪部70几乎不从鞘体Z露出而停留在初始位置,是能够将连结件插入到支柱X的承接件X1和从支柱X的承接件X1拆卸的状态。
进而,呈现卡定体B的爪部70不与楔体A的突出台阶部65接触的状态。
从该状态起捶打楔体A的头部10,而使楔体A开始向下移动。
<5.2>第1阶段(图3)
图3表示通过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形成的第1阶段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3对各部分的状态进行说明。
<5.2.1>由第1鼓出部进行的推入
卡定体B的收纳于第1凹陷部51的干涉部80在向下移动的楔体A的从第1鼓出部52连接到第1凹陷部51的斜路中被逐渐推入。
<5.2.2>由第1突出部进行的推入
此外,与上述作用并行,处于所述倾斜面61和连络面63的连接部位的第1突出部62抵接于所述第2相对面92,将所述卡定体B向所述施力体C侧推入。
随着上述的各动作,卡定体B的爪部70开始向其与承接件X1的卡定位置侧移动。另外,上述卡定体B的移动由卡定体B的后退动作或摆动动作、或者这些动作的组合构成。
<5.3>第2阶段(图4)
图4表示通过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形成的第2阶段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4对各部分的状态进行说明。
<5.3.1>由第1鼓出部进行的推入
楔体A的第1鼓出部52到达卡定体B的干涉部80的顶端。
<5.3.2>由倾斜面61进行的推入
卡定体B的第2突出部93与楔体A的倾斜面61抵接,所述倾斜面61借助所述第2突出部93将所述卡定体B向所述施力体C侧推入。
由此,所述爪部70向所述卡定位置侧转移。
随着上述的各动作,卡定体B的爪部70进一步向其与承接件X1的卡定位置侧转移。另外,上述卡定体B的移动由卡定体B的后退动作或摆动动作、或者这些动作的组合构成。
<5.4>第3阶段(图5)
图5表示通过楔体A的向下移动而形成的第3阶段的状态。
以下参照图5对各部分的状态进行说明。
<5.4.1>干涉部向第2凹陷部的收纳
卡定体B的干涉部80越过第1鼓出部52,被施力体C的弹性力向楔体A侧推动,从而收纳于楔体A的第2凹陷部53。
<5.4.2>由倾斜面进行的推入的继续
卡定体B的第2突出部93抵接于楔体A的倾斜面61的更上方的位置,所述倾斜面61继续借助所述第2突出部93将所述卡定体B向所述施力体C侧推入。
随着上述的各动作,卡定体B的爪部70进一步向其与承接件X1的卡定位置侧转移。特别是,通过由倾斜面61对卡定体B的下部的推入和干涉部80向第2凹陷部53的收纳,使卡定体B顺时针地摆动,因此促进爪部70向其与承接件X1的卡定位置侧转移的动作。
此外,在该状态下,由于楔体A的处于第2凹陷部53的上方的头部10与凹陷部53之间的阶差较大,施力体C的压缩量也变得没有富余,因此即便对楔体A进行捶打,也不能使楔体A向下移动。
<5.5>补充说明(连结完成状态的定义)
另外,本发明的连结件通常设想为保持着图5的第3阶段的状态而完成其与承接件X1的卡定,与支柱X可靠地连结,但出于承接件X1的插入口X2的宽度变窄等原因,若在到达所述第3阶段的中途的阶段卡定体B的爪部70充分地卡定于承接件X1,则即便是在该中途阶段,也能够作为与支柱X可靠地连结的状态处理。
因而,本发明并不将第2凹陷部53作为必需的要素。
<6>从支柱脱离的脱离作业(图5~图2)
在从支柱X拆卸连结件时,通过用锤子等向上方捶打楔体A的底部20,进行使爪部70从卡定位置向初始位置复位的作业即可。
<6.1>楔体的防止脱出机构(图2)
另外此时,在恢复为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的阶段,即使进一步捶打楔体A的下端,也呈现卡定体B的干涉部80载置于楔体A的肩部40的状态,所以楔体A的向上移动被干涉部80限制,因此楔体A不会向上方脱出。
此外,如前所述,卡定体B的爪部70是不与楔体A的突出台阶部65接触的状态,因此爪部70也不会被突出台阶部65损坏。
更详细地讲,其原因在于,通过肩部40的上表面呈现水平方向或者朝向该干涉部80的顶端向下方倾斜的方向,干涉部80的下表面81呈现与所述肩部40的上表面以一定程度的长度接触的状态,从而即使捶打楔体A的下端而促进向上移动,也不作用使卡定体B后退或者逆时针地移动的力。
由此,不必在楔体A的下端设置防脱用的铆钉等。
<7>楔体的拆卸作业(图6)
如上所述,楔体A不能从图1的状态通过楔体A的下端的捶打动作而向上移动,但为了进行故障修理等,期望能够将楔体A适当地从主体拆卸。
在这样的情况下,准备能够插入到卡定体B和楔体A之间的夹具,通过利用该夹具强制性地使卡定体B向施力体C侧后退,在解除肩部40和干涉部80的干涉状态之后,对楔体A的下端进行捶打等,从而能够将楔体A从上方拔出并拆卸。
另外,根据夹具的插入长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使能够解除突出台阶部65和爪部70之间的卡合,由于干涉部80的后退长度的不足,也不能充分地解除干涉部80和肩部40的干涉状态。
在该情况下,若预先设置将干涉部80的顶端面82和下表面81之间的角部倒角而成的引导面83,能够使干涉部80后退到肩部40的角部到达引导面83的程度,则只要之后捶打楔体A的下端,就能够自然地促进干涉部80的后退,从而从上方拆卸楔体A。
附图标记说明
A、楔体;10、头部;20、底部;30、滑动面;40、肩部;51、第1凹陷部;52、第1鼓出部;53、第2凹陷部;61、倾斜面;62、第1突出部;63、连络面;64、阶差面;65、突出台阶部;B、卡定体;70、爪部;80、干涉部;81、下表面;82、顶端面;83、引导面;91、第1相对面;92、第2相对面;93、第2突出部;94、第3相对面;C、施力体;X、支柱;X1、承接件;X2、插入口;Y、横向构件;Z、鞘体;a、插入主体;b、第1卡定用构件;c、第2卡定用构件;d、弹性材料;e、突出台阶部;f、铆钉;x、支柱;x1、承接件;x2、插入口;y、横向构件。

Claims (6)

1.一种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为了与在构成临时脚手架的支柱的周围设置的承接件楔连结而设在横向构件的端部,其特征在于,
该连结件至少包括:
楔体,其在横向构件的端部沿上下相对移动自如;
卡定体,其具有爪部,该爪部利用所述楔体的向下移动,在与所述承接件之间从初始位置向卡定位置移动;以及
施力体,其用于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楔体侧推压,
所述楔体至少具有向所述卡定体侧突出的肩部,
所述卡定体至少具有向所述楔体侧突出的干涉部,
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
利用所述干涉部阻挡所述肩部向上方的移动,从而限制所述楔体的向上移动和所述卡定体向施力体侧的移动,
所述楔体在朝向所述卡定体侧的面中还具有:
倾斜面,其构成所述肩部的下边;
阶差面,其在所述倾斜面的下方从该倾斜面向与所述卡定体侧相反的一侧以设置阶差的方式延伸;
连络面,其连接所述倾斜面和阶差面;以及
第1突出部,其利用所述倾斜面和连络面形成,
所述卡定体还具有:
第1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1相对面与所述倾斜面接触;
第2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2相对面与所述连络面接触;
第3相对面,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第3相对面与所述阶差面接触;以及
第2突出部,其利用所述第2相对面和第3相对面形成,
借助于所述楔体从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起的向下移动,
在所述第1突出部抵接于所述第2相对面并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之后,所述倾斜面与所述第2突出部抵接,并将所述卡定体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从而使所述爪部向所述卡定位置侧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部的上表面水平或者朝向该肩部的根部向下方倾斜,
所述干涉部的下表面至少包含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肩部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干涉部设有将该干涉部的下表面和顶端面之间的角部倒角而成的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体在朝向所述卡定体侧的面中至少具有:
第1凹陷部,其处于所述肩部的正上方;以及
第1鼓出部,其处于所述第1凹陷部的正上方,
借助于所述楔体从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起的向下移动,所述第1鼓出部将所述干涉部向所述施力体侧推动,从而使所述爪部向所述卡定位置侧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体具有突出台阶部,在所述爪部处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该突出台阶部能够与所述爪部的下端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
由弹性材料构成所述施力体。
CN201780084721.7A 2017-01-27 2017-01-27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Active CN110226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2964 WO2018138873A1 (ja) 2017-01-27 2017-01-27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6014A CN110226014A (zh) 2019-09-10
CN110226014B true CN110226014B (zh) 2020-06-16

Family

ID=6248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721.7A Active CN110226014B (zh) 2017-01-27 2017-01-27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697189B2 (zh)
JP (1) JP6340483B1 (zh)
KR (1) KR102115995B1 (zh)
CN (1) CN110226014B (zh)
AU (1) AU2017395902B2 (zh)
CA (1) CA3051654C (zh)
PH (1) PH12019501695B1 (zh)
WO (1) WO20181388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1404B1 (ko) * 2018-01-10 2019-11-06 닛켄 리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계용 수평지지대
CN112211395A (zh) * 2020-09-28 2021-01-12 安徽长青建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脚手架
CN114622715A (zh) * 2022-04-27 2022-06-14 微中子(西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脚手架连接组件及脚手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0702Y (zh) * 1993-06-21 1994-04-06 陈远宪 快速夹紧变径脚手架扣件
JP3123197U (ja) * 2006-04-25 2006-07-06 三栄工業株式会社 組立て足場の連結装置
CN201326272Y (zh) * 2008-12-12 2009-10-14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脚手架连接件
JP2011140769A (ja) * 2010-01-06 2011-07-21 Sakamoto Katsuhiko 足場用の樹脂くさび
JP5264008B1 (ja) * 2013-01-31 2013-08-14 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装置
CN103255910A (zh) * 2013-05-13 2013-08-21 西安博奇实业有限公司 可增加连接强度的组合脚手架节点连接组件
JP2015055057A (ja) * 2013-09-10 2015-03-23 Krh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連結構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80562A (en) * 1966-04-29 1970-02-04 Kwikform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Builders Scaffolding
DE2737859A1 (de) * 1977-08-23 1979-03-08 Eberhard Layher Metallrohrgeruest
US4273463A (en) * 1979-10-03 1981-06-16 Gerhard Dobersch Steel tube scaffold
US4493578A (en) * 1982-09-30 1985-01-15 Harsco Corporation Scaffolding connector and system
DE3236648A1 (de) * 1982-10-04 1984-04-05 Plettac Gmbh Stahlbau Und Gesenkschmiede, 5970 Plettenberg Geruest, insbesondere baugeruest
US4840513A (en) * 1986-11-05 1989-06-20 Hackett Steven B Scaffolding connector apparatus
DE3824823A1 (de) * 1988-07-21 1990-01-25 Langer Ruth Geb Layher Anschlussausbildung fuer horizontaltraeger von geruestboeden
FR2660708B1 (fr) * 1990-04-04 1993-05-21 Perruelle Claude Piece d'assemblage pour elements longiformes.
US5078532A (en) * 1990-09-13 1992-01-07 Williams Joe W Scaffold connection
EP0595853B1 (en) * 1991-07-12 1996-09-25 LUBINSKI, Ronald Aluminum scaffold system
US5207527A (en) * 1992-04-13 1993-05-04 Warren Duncan System scaffold wedging arrangement
JP3123197B2 (ja) * 1992-04-17 2001-01-09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苗植機
CA2086984A1 (en) * 1993-01-08 1994-07-09 Ronald Lubinski Wedge-operated scaffold joint
ES2068136B1 (es) * 1993-05-04 1998-01-16 Ulma S Coop Andamio multidireccional perfeccionado.
DE19602737A1 (de) * 1996-01-26 1997-07-31 Peri Gmbh Gerüstknoten
CA2201535C (en) * 1997-04-02 2006-09-19 Aluma Systems Corp. Scaffolding connector
CA2634573C (en) * 2008-06-10 2011-05-24 Peter J. Rogers Modular scaffold system
US8393439B2 (en) * 2010-01-26 2013-03-12 Steve Howard Thacker Scaffold system and method
US8303207B2 (en) * 2010-01-26 2012-11-06 Saferlte Platforms Inc Hybrid scaffold system
US20120186911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Next Generation Scaffold Services Inc. Scaffold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60702Y (zh) * 1993-06-21 1994-04-06 陈远宪 快速夹紧变径脚手架扣件
JP3123197U (ja) * 2006-04-25 2006-07-06 三栄工業株式会社 組立て足場の連結装置
CN201326272Y (zh) * 2008-12-12 2009-10-14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管脚手架连接件
JP2011140769A (ja) * 2010-01-06 2011-07-21 Sakamoto Katsuhiko 足場用の樹脂くさび
JP5264008B1 (ja) * 2013-01-31 2013-08-14 日建リース工業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の連結装置
CN103255910A (zh) * 2013-05-13 2013-08-21 西安博奇实业有限公司 可增加连接强度的组合脚手架节点连接组件
JP2015055057A (ja) * 2013-09-10 2015-03-23 Krh株式会社 仮設足場用連結構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95902A1 (en) 2019-08-29
CN110226014A (zh) 2019-09-10
JPWO2018138873A1 (ja) 2019-02-07
US10697189B2 (en) 2020-06-30
JP6340483B1 (ja) 2018-06-06
US20190345725A1 (en) 2019-11-14
CA3051654C (en) 2020-03-24
PH12019501695A1 (en) 2020-06-15
CA3051654A1 (en) 2018-08-02
PH12019501695B1 (en) 2020-06-15
KR102115995B1 (ko) 2020-05-28
WO2018138873A1 (ja) 2018-08-02
KR20190107726A (ko) 2019-09-20
AU2017395902B2 (en)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6014B (zh) 临时脚手架用的连结件
US6712635B1 (en) Connector
KR100993558B1 (ko) 커넥터 장치 및 로킹 구조
JP5704020B2 (ja) コネクタ
KR20120067281A (ko) 커넥터
JP2008066030A (ja) コネクタ
JP7251398B2 (ja) コネクタ
KR20110068983A (ko) 전기 커넥터
KR20140058686A (ko) 커넥터의 단자 분리 구조
US20100062660A1 (en) Connector and jig therefor
JP3852690B2 (ja) コネクタ
EP1780839B1 (en) Connector
JP2003100376A (ja) コネクタ
JP3791269B2 (ja) コネクタ
US6692302B1 (en) Connector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disengagement jig
JP4193675B2 (ja) コネクタ
JP5430179B2 (ja) コネクタ
JPH07286438A (ja) パイプジョイント
US7553197B2 (en) Connector with securely lockable front mask
JPH07282903A (ja) コンタクト整列部材付きコネクタ
JP452340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0138084A (ja) コネクタ
KR102700974B1 (ko) 레버 작동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
JP2004031032A (ja) コネクタ
JP4458983B2 (ja) 管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350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