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3802A - 乘客运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乘客运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3802A
CN110203802A CN201810166832.9A CN201810166832A CN110203802A CN 110203802 A CN110203802 A CN 110203802A CN 201810166832 A CN201810166832 A CN 201810166832A CN 110203802 A CN110203802 A CN 110203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plate
pedal
edge
kickplat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68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开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to CN2018101668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3802A/zh
Priority to US16/285,951 priority patent/US10703609B2/en
Priority to KR1020190022520A priority patent/KR102652291B1/ko
Priority to EP19160108.7A priority patent/EP3533746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203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3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客运送设备。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若干个梯级,其中,梯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裙部护板,梯级构造为沿裙部护板所限定的路径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进行往复运动;梯级包括:踏板,其两侧附接有踏板护板,并且踏板护板位于踏板和裙部护板之间;踏板护板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突起部,各个突起部构造为相对于踏板的上表面突起,并且离踏板越远的突起部具有更大的突起高度。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扶手电梯的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乘客运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结构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带有防夹结构,以便防止乘客的脚或衣物非期望地卷入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间隙中。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诸多乘客运送设备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典型的乘客运送设备例如自动扶梯或电梯。现有的自动扶梯通常包括可改变相对位置的多个梯级,它们各自带有滚轮,以便沿着导轨运动。多个梯级通常由安装成环状的梯级链条来连接在一起,以便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之间往复移动。
此外,栏杆通常竖直地设置在梯级的两侧,并且在栏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裙部护板。裙部护板与多个梯级以及附接到梯级上的踏板间隔开。典型地,在踏板边缘与裙边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并且梯级与裙边护板之间也存在间隙。
然而,在使用中,用户可能会站立在过于接近裙边护板的位置处。此时,用户的鞋子边缘、鞋带、裙边、袜子或裤脚趋向于容易卷入裙边护板附近的间隙中,从而导致非期望的事故。这样的事故在用户踏上电梯、离开电梯或电梯上密集地站立了大量人时尤其容易发生。
现有技术中已经包括一些方案来避免上述问题。例如,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踏板10上设置有覆盖部30,并且覆盖部30的一端31延伸到踏板10之外,并且沿裙边护板20布置,以覆盖踏板10与裙边护板20之间的间隙40。类似地,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裙边护板20与踢板50之间的间隙40由覆盖部60的延伸部61覆盖。上述设计旨在由覆盖部阻止鞋子或衣物进入间隙40中。此外,还存在设置三角型防护设备、裙部护板安全开关、以及改变防滑条和踏板的咬合形状等安全设计。然而,现有的安全设计存在操作不便、防护效果不佳、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因此,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新的乘客运送设备及电驱动器,其能够避免上述技术缺陷并使乘客传送设备变得更为安全和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运送设备,其带有改善的防夹结构,以便有效地防止乘客的鞋或衣物非期望地卷入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间隙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乘客运送设备,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若干个梯级,其中,梯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裙部护板,梯级构造为沿裙部护板所限定的路径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梯级包括踏板,其两侧附接有踏板护板,并且踏板护板位于踏板和裙部护板之间;并且
踏板护板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突起部,各个突起部构造为相对于踏板的上表面突起,并且离踏板越远的突起部具有更大的突起高度。
可选地,梯级还包括踢板,踢板的两侧附接有踢板护板,并且踢板护板位于踢板和裙部护板之间。
可选地,踢板护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三边缘以及设置在第一边缘和第三边缘之间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距裙部护板的距离比第三边缘距裙部护板的距离更远,并且其中,第二边缘构造为具有平滑过渡的弯曲轮廓。
可选地,多个突起部的顶端位于同一直线、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上。
可选地,多个突起部形状构造为使得各个突起部的顶部的轮廓位于同一直线、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上。
可选地,第二边缘构造为具有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的轮廓形状。
可选地,踏板护板包括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和踏板护板边缘,其中,第二突起部设置在第一突起部和踏板之间,连接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顶部的直线与踏板护板边缘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并且其中,第一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第一边缘与第三边缘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第三边缘的延长线与第二边缘的切线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并且其中,第二夹角为锐角。
可选地,踏板护板与踢板护板构造为一体的或分离的。
可选地,多个梯级通过梯级链条连接,并且通过滚轮来沿导轨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运动。
可选地,各个突起部相对于踏板的上表面突起3-9mm。
可选地,梯级还包括梯级框架,其踏板和踢板附接到梯级框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扶手电梯的安全系数和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单个梯级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安装就位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踢板护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在操作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6A至图6C是示意图,图示了图3所示实施例如何操作。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在操作时的受力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示意图,图示了图4所示实施例如何操作。
图9是现有技术中踏板边缘防夹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现有技术中踢板边缘防夹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若干个梯级,其中,各个梯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裙部护板,各个梯级构造为沿护板所限定的路径在入口和出口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因此,在各个梯级与两侧的裙部护板之间分别存在间隙,以允许各个梯级相对于裙部护板的运动。
可选地,在各个裙部护板上方设置有可移动的扶手,以供搭乘者放置手部,其中,扶手设置为相对于各个梯级大致同向同速地运动。
可选地,扶手相对于裙部护板的移动速度设置为略微大于各个梯级相对于裙部护板的移动速度。
图1是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单个梯级的侧视图。其中,乘客运送设备包括多个梯级100,各个梯级100包括:踏板110,其带有踏板护板150;踢板130,其带有踢板护板160;梯级框架140,其附接到踏板110和踢板130上。
其中,踏板护板150设置在踏板110的两侧,位于踏板110和裙部护板200之间;踢板护板160设置在踢板130的两侧,位于踢板130和裙部护板200之间。图1中的踏板护板150和踢板护板160分别完全遮盖踏板110和踢板130,因此,踏板110和踢板130的轮廓以虚线示出。
此外,梯级框架140上还附接有第一滚轮151和第二滚轮152,以便使梯级100能够沿未示出的导轨运动。
多个梯级100可通过未示出的环状的梯级链条连接,并且通过滚轮来沿未示出的导轨运动。
可选地,踏板护板150与踢板护板160构造为一体的或分离的。
可选地,踏板护板150与踢板护板160构造为独立的部件并且可组装在一起。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安装就位时的主视图。其中,踏板护板150与踢板护板160分别设置在踏板110和踢板130的边缘上,并且踏板护板150和踢板护板160分别与裙部护板200间隔开,在踏板护板150与裙部护板200之间以及踢板护板160与裙部护板200之间形成间隙400。如图所示,踏板护板150相对于踏板110突起。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视图。其中,踏板护板150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突起部,各个突起部构造为相对于踏板1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离踏板110越远的突起部具有更大的突起高度。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踏板护板150包括第一突起部151、第二突起部152和踏板护板边缘153,第二突起部152设置在第一突起部151和踏板110之间。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相对于踏板110的上表面突起,并且第二突起部152相对于踏板110突起的高度比第一突起部151相对于踏板110突起的高度更高。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起部152的高度比第一突起部151的高度高出h1。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的顶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即位于直线a1上。因此,连接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顶部的直线a1与踏板护板边缘153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θ1。
如图所示,第一夹角θ1为锐角。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踏板护板150包括两个突起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踏板护板150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突起部,并且这些突起部各自布置为使得它们的顶部位于同一直线或弧线上。
可选地,多个突起部各自布置为使得它们的顶部位于同一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抛物线或其他合适的曲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相对于踏板110的上表面突起3-9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的顶部都构造为平坦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突起部151和/或第二突起部152的顶部构造为带有倾斜轮廓,并且倾斜轮廓可为沿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的顶部连线a1延伸。
可选地,各个突起部可形状构造为使得它们的顶部轮廓位于同一直线、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抛物线或其他合适的曲线上。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踢板护板的横截面视图。其中,踢板护板160包括:第一边缘161、第三边缘163以及设置在第一边缘161和第三边缘163之间的第二边缘162,并且其中,第二边缘162具有平滑过渡的弯曲轮廓。
如图所示,第三边缘163面朝裙部护板200,在第三边缘163与裙部护板200之间设置有间隙400,并且第一边缘161距裙部护板200的距离比第三边缘163距裙部护板200的距离更远。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缘161与第三边缘163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边缘162在远离裙部护板200的方向上突起。第三边缘163的延长线a2与第二边缘162的切线a3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θ2。图4中还示出了与第二边缘162的切线a3相垂直的垂线a4。
如图所示,第二夹角θ2为锐角。
可选地,第一边缘161和第三边缘163构造为具有直线轮廓形状。
可选地,第二边缘162构造为具有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抛物线或其他合适的轮廓形状。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在操作时的受力示意图。其中,当用户搭乘根据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时,如果用户的鞋300放置在踏板110的边缘处,也即依靠在裙部护板200上时,如图所示,鞋300的一部分倚靠在裙部护板200上,并且另一部分倚靠在踏板护板150上,由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分别支承。此时,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共同向鞋300施加第一支承力N,由于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的高度设置关系,第一支承力N的方向是垂直于第一突起部151和第二突起部152的顶部连线a1。
此外,第一支承力N可分解为垂直分量Nh和水平分量Nv。其中,水平分量Nv与第一支承力N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夹角θ1。
因此,在用户的鞋300过度靠近裙部护板200时,根据本发明的踏板护板150能够向鞋300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即第一支承力N的水平分量Nv),从而使鞋300趋于远离裙部护板200,有效地防止鞋300或用户穿着物非期望地进入间隙400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图6A至图6C是示意图,图示了图3所示实施例如何操作。如图6A和6B中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踏板护板150的作用下,鞋300不断地在远离裙部护板200的方向上运动。在图6C中,鞋300最终与踏板护板150分离,并且完全位于踏板110之上。此时,鞋300已经有效地远离裙部护板200和间隙400,从而防止鞋300或用户穿着物非期望地卷入间隙400中。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在操作时的受力示意图。其中,当用户搭乘根据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时,如果用户的鞋300放置在踢板130的边缘处,也即依靠在裙部护板200上时,如图所示,鞋300的一部分倚靠在裙部护板200上,并且另一部分倚靠在踢板护板160上,由第二边缘162支承。此时,第二边缘162向鞋300施加第二支承力N’,由于第二边缘162的形状设置,第二支承力N’的方向是垂直于第二边缘162的切线a3,并且位于图4中的垂线a4的方向上。
此外,第二支承力N’可分解为第一分量N1和第二分量N2。其中,第二分量N1与第二支承力N’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二夹角θ2。
因此,在用户的鞋300过度靠近裙部护板200时,根据本发明的踢板护板160能够向鞋300施加力(即第二支承力N’的第一分量N1),从而使鞋300趋于远离裙部护板200,有效地防止鞋300或用户穿着物非期望地进入间隙400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图8A至图8C是示意图,图示了图4所示实施例如何操作。如图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踢板护板160的作用下,鞋300不断地在远离裙部护板200的方向上运动。因此,鞋300有效地远离间隙400,从而防止鞋300或用户穿着物非期望地卷入间隙400中。
在使用中,根据本发明的踏板护板150和踢板护板160共同作用,防止用户的鞋、鞋带或其他穿着物非期望地卷入梯级100与裙部护板200之间的间隙400中,从而有效地增加乘客运送设备的搭乘安全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乘客运送设备包括扶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发明,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选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发明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含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由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若干个梯级,其中,所述梯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裙部护板,所述梯级构造为沿所述裙部护板所限定的路径在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梯级包括踏板,其两侧附接有踏板护板,并且所述踏板护板位于所述踏板和所述裙部护板之间;并且
所述踏板护板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突起部,各个突起部构造为相对于所述踏板的上表面突起,并且离所述踏板越远的突起部具有更大的突起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还包括踢板,所述踢板的两侧附接有踢板护板,并且所述踢板护板位于所述踢板和所述裙部护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踢板护板包括:第一边缘、第三边缘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之间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距所述裙部护板的距离比所述第三边缘距所述裙部护板的距离更远,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边缘构造为具有平滑过渡的弯曲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起部的顶端位于同一直线、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起部形状构造为使得各个突起部的顶部的轮廓位于同一直线、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构造为具有圆弧、椭圆弧、双曲线或抛物线的轮廓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护板包括第一突起部、第二突起部和踏板护板边缘,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踏板之间,连接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二突起部顶部的直线与所述踏板护板边缘的延长线相交并形成第一夹角,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互平行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三边缘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边缘的切线相交并形成第二夹角,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为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护板与所述踢板护板构造为一体的或分离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梯级通过梯级链条连接,并且通过滚轮来沿导轨在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之间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个突起部相对于所述踏板的上表面突起3-9mm。
12.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乘客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还包括梯级框架,其所述踏板和所述踢板附接到所述梯级框架上。
CN201810166832.9A 2018-02-28 2018-02-28 乘客运送设备 Pending CN1102038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6832.9A CN110203802A (zh) 2018-02-28 2018-02-28 乘客运送设备
US16/285,951 US10703609B2 (en) 2018-02-28 2019-02-26 Passenger transferring device
KR1020190022520A KR102652291B1 (ko) 2018-02-28 2019-02-26 승객 이송 장치
EP19160108.7A EP3533746B1 (en) 2018-02-28 2019-02-28 Passenger conveying device having an antipinch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6832.9A CN110203802A (zh) 2018-02-28 2018-02-28 乘客运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3802A true CN110203802A (zh) 2019-09-06

Family

ID=65657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6832.9A Pending CN110203802A (zh) 2018-02-28 2018-02-28 乘客运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3609B2 (zh)
EP (1) EP3533746B1 (zh)
KR (1) KR102652291B1 (zh)
CN (1) CN11020380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1199B1 (ja) * 2020-04-28 2022-0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ガイドシュー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2210A (ja) * 1998-12-01 2000-06-23 Nisshin:Kk 移動踏板の表示体
CN102190235A (zh) * 2010-03-10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1378B2 (zh) 1972-03-31 1977-10-18
JPH0725507B2 (ja) 1988-09-20 1995-03-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用ステップ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注意体
JPH0359982U (zh) 1989-10-16 1991-06-12
NL1001785C1 (nl) 1995-11-30 1996-01-24 Arthur Van Moerkerken Beveiligingssysteem voor roltrappen.
US6213278B1 (en) * 1999-04-22 2001-04-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Man-conveyor step
US6978876B1 (en) 1999-09-07 2005-12-27 Otis Elevator Company Step for escalator
US6283270B1 (en) * 1999-12-16 2001-09-04 Inventio Ag Escalator step with removable demarcation inserts
JP2004292105A (ja) 2003-03-27 2004-10-21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製造方法
ES2471217T3 (es) 2004-11-18 2014-06-25 Inventio Ag Escalera mecánica o pasillo móvil con cepillo integrado en el escalón
JP4997866B2 (ja) 2006-08-16 2012-08-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
JP5611799B2 (ja) 2010-12-15 2014-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乗客コンベア用の踏段
WO2012085957A1 (ja) 2010-12-20 2012-06-28 株式会社 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
JP2013220934A (ja) 2012-04-19 2013-10-28 Hitachi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段
EP3160889A4 (en) 2014-06-30 2018-03-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kirt for passenger conveyor
CN106379803A (zh) 2016-10-28 2017-02-08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安全梯级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72210A (ja) * 1998-12-01 2000-06-23 Nisshin:Kk 移動踏板の表示体
CN102190235A (zh) * 2010-03-10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63632A1 (en) 2019-08-29
KR20190103972A (ko) 2019-09-05
US10703609B2 (en) 2020-07-07
EP3533746B1 (en) 2022-01-12
KR102652291B1 (ko) 2024-03-29
EP3533746A1 (en) 2019-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3802A (zh) 乘客运送设备
US10597261B2 (en) Transport device
DE602004026611D1 (de) Rolltreppe und einfassungsendstruktur
JP2680372B2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
CN210260811U (zh) 乘客输送机
JP6177108B2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CN103261082B (zh) 乘客传送设备和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
CN211521319U (zh) 一种多级行人输送带的扶手连接装置
JP2010202362A (ja) 乗客コンベア
TWM245202U (en) Escalator for passenger
JP7187627B1 (ja) 乗客コンベア及び安全装置
CN209601904U (zh) 一种用于自动扶梯的梳齿板
KR200191909Y1 (ko) 에스컬레이터용 안전 스트립
CN210001402U (zh) 自动人行道踏板丢失检测传感器
CN209872100U (zh) 一种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上的安全装置
CN102556822B (zh) 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梯级
US5992606A (en) Escalator balustrade/hand rail construction
CN106395592A (zh) 一种具有防卡功能的电梯梯级
JP2014172698A (ja) 乗客運搬装置
CN220787766U (zh) 一种商场扶梯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JPH02163285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ステツプ
US20220289525A1 (en)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
CN215025478U (zh) 登高安全扣
JP2006044943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H0373788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踏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