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87715A -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87715A CN110187715A CN201910333259.0A CN201910333259A CN110187715A CN 110187715 A CN110187715 A CN 110187715A CN 201910333259 A CN201910333259 A CN 201910333259A CN 110187715 A CN110187715 A CN 1101877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personic aircraft
- dynamic coupling
- control
- follows
- coord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PXFBZOLANLWPMH-UHFFFAOYSA-N 16-Epiaffi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C=CC=C2N2)=C2C(=O)CC2C(=CC)CN(C)C1C2CO PXFBZOLANLWPM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9,10-anthraquin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2C(=O)C3=CC=CC=C3C(=O)C2=C1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719 Personality chan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 G05D1/0808—Control of attitude, i.e. control of roll, pitch, or yaw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1—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利用得出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本发明从系统动态方程入手,得出的耦合关系矩阵为非线性的、动态的,更加全面客观的反应实际飞行状态下的耦合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大于5Ma速度飞行的飞行器称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占领空天”的优势,是目前世界各军事大国积极投入研究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但由于其飞行环境严峻,非线性特性复杂,且其内部变量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耦合,大大增加了飞行控制的难度,甚至威胁到飞行安全。因此,为提高飞行品质,研究高超声速飞行器各变量之间的耦合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协调控制系统应对耦合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一些学者和研究机构都针对飞行控制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于耦合性问题的关注不够。现有的耦合关系描述多为线性且在整个飞行阶段保持定值,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飞行器变量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协调控制,必然会降低飞行协调控制的性能。为此,为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的效果,有必要寻求一个能反映变量间耦合关系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并基于该耦合分析设计飞行协调控制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从系统模型入手,得出的耦合关系矩阵为非线性的、动态的,更加全面客观的反应实际飞行状态下的耦合情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控制。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
(2)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
(3)将步骤(2)给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步骤(1)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
(4)利用步骤(3)得出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从系统稳定性角度出发设计协调控制项,结合滑模控制方法,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
进一步的,步骤(1)中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如下:
其中,H,V,γ,α和q分别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度、速度、航迹倾斜角、攻角和俯仰角速率;z是飞行器质心投影到地面坐标轴系z轴坐标,M是飞行器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Iyy为沿y轴转动惯量,L、D、T分别是升力、阻力和推力,m为俯仰力矩;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为动压,S是机翼参考面积,c是平均气动弦长,Xcg是质心到参考力矩中心的距离,Z是机体坐标轴系Z轴方向的力,δe是左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δa是右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CT是总的推力系数;CD是总的阻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阻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CL是总的升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升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Cm是总的俯仰力矩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俯仰力矩系数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是俯仰角速率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
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系数CT表达式如下:
其中,λ是油门开度,是一个二阶系统:
其中,λc是油门开度的控制信号,ξ油门开度调节阻尼,ωn是自然频率。
进一步的,步骤(2)中,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定义状态向量为:x=[H,V,γ,α,q]T,控制输入向量为:u=[δe,δa,λ]T,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改写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同理,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步骤(2)给出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步骤(1)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动态耦合矩阵,具体如下:
H、V和γ、α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Γ为:
同理,定义Η为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计算公式为:
其中,
根据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计算而得的耦合阵的数值变化范围过大,为了便于分析耦合关系,对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进行归一化处理;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的归一化矩阵分别定义为LΓ和LΗ:
其中,
归一化动态耦合矩阵LΓ和LΗ满足:LΓ∈R2×2,LΗ∈R3×3,-1≤LΓ(i,j),LΗ(i,j)≤1;
LΓ(i,j)表示状态变量H,V和γ,α之间的耦合关系;LΗ(i,j)表示控制输入δe,δa,λ和状态变量γ,α,q之间的耦合关系。
进一步的,步骤(4)中利用步骤(3)得出的纵向系统中动态耦合关系矩阵,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其中,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包括轨迹协调控制器、姿态协调控制器、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期望高度Hc和期望速度Vc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入,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输入,采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和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
更进一步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度跟踪误差定义为:
e1=H-Hc;
其中,Hc是期望高度,H为实际高度;
滑模面设计为:
其中,c1>0,且满足Hurwitz条件;
对滑模面公式求导可得:
其中,H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度,V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速度,γ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航迹倾斜角;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高超声速飞行器航迹倾斜角的协调控制指令γc设计为:
其中,γco=dγsgn(s1)是协调控制项,k1>0,ε1>0是常数;
将航迹倾斜角的协调控制指令γc公式代入滑模面求导公式可得:
引入虚拟控制量μV和μγ,将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γ模型转化为仿射非线性形式,速度V和航迹角γ模型为:
其中,μV=Tcosα,μγ=Tsinα;V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速度;M是飞行器质量,D是阻力;
高超声速飞行器速度V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2=V-Vc,航迹倾斜角γ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3=γ-γc,定义e=[e2,e3]T,Vc是期望速度,γc是期望航迹倾斜角;
定义新型滑模面如下:
其中,c2,c3>0,σ1≥1,1>σ2>0,s2=[sV,sγ]T且sigσ(e)=[|e2|σsgn(e2),|e3|σsgn(e3)]T;对新型滑模面公式求导得:
一旦系统到达新型滑模面,滑模动态方程如下:
虚拟控制量μV,μγ设计为:
其中,k2>0,ε2>0;
将虚拟控制量μV,μγ的公式代入新型滑模面导数公式得:
定义αc为期望攻角,则攻角的跟踪误差为e4=α-α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4,c5>0,σ3≥1,1>σ4>0;
对滑模面s3求导得:
考虑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俯仰角速率协调控制指令qc设计为:
其中,qco=dqsgn(s3)为协调控制项,
将俯仰角速率协调控制指令qc代入滑模面s3导数公式得:
令qc为期望俯仰角速率,则俯仰角速率的跟踪误差为e5=q-q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6,c7>0,σ5≥1,1>σ6>0;
对滑模面s4求导可得:
俯仰力矩控制指令设计为:
其中k4>0,ε4>0;
将俯仰力矩控制指令mc公式代入滑模面s4公式得:
油门开度的跟踪误差定义为:
e6=λ-λr;
由高超声速飞行器升力L、阻力D、推力T和俯仰力矩m的公式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系数CT可得:
推力控制指令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8>0;
对滑模面s5公式求导可得:
考虑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油门开度的控制指令信号λc设计为:
其中,λco=dλsgn(s5)是协调控制项,dλ=[γ α q]Ηi3(3×1),k5>0,ε5>0;
将油门开度的控制指令信号λc代入滑模面s5的导数公式可得:
由式升力L、阻力D、推力T和俯仰力矩m的公式可得:
考虑H,V和γ,α之间的动态耦合矩公式和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公式,操纵舵面控制指令信号设计为:
其中,δco=[γ α q]Ηi1(3×1)+[γ α q]Ηi2(3×1)是协调控制项。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从系统模型入手,定义动态耦合关系矩阵,所得动态耦合关系矩阵是非线性的、动态的,更加客观全面的描述各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2)对于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协调控制,本发明以纵向系统为例,从系统稳定性角度出发,运用动态耦合关系矩阵设计协调控制器,由仿真结果可知耦合分析方法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到了协调控制器控制效果,与传统滑模控制相比,加入协调控制项后纵向系统轨迹跟踪更快,各姿态量的变化曲线响应速度更快,稳定时间更短,超调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动态耦合关系变化曲线,其中(a)表示LΓ(1,1)的变化曲线,(b)表示LΓ(1,2)的变化曲线;
图3为本发明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方案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轨迹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其中(a)是高度H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b)是速度V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
图5为本发明的姿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其中(a)是α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b)是γ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
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输入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其中(a)是δe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b)是λ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
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如下:
其中,H,V,γ,α和q分别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度、速度、航迹倾斜角、攻角和俯仰角速率;z是飞行器质心投影到地面坐标轴系z轴坐标,M是飞行器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Iyy为沿y轴转动惯量,L、D、T分别是升力、阻力和推力,m为俯仰力矩;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为动压,S是机翼参考面积,c是平均气动弦长,Xcg是质心到参考力矩中心的距离,Z是机体坐标轴系Z轴方向的力,δe是左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δa是右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CT是总的推力系数;CD是总的阻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阻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CL是总的升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升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Cm是总的俯仰力矩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俯仰力矩系数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是俯仰角速率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
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系数CT表达式如下:
其中,λ是油门开度,是一个二阶系统:
λc是油门开度的控制信号,ξ油门开度调节阻尼,ωn是自然频率。
从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1)以看出,变量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就是耦合。一方面,轨迹变量H,V和姿态变量γ,α间存在强耦合。另一方面,由于气动参数CT,控制输入δe,δa,λ和状态变量H,V,γ,α,q间存在这严重的耦合。特别地,高超声速飞行器变量间复杂的耦合关系增加了姿态和轨迹的控制难度。
(2)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具体为:
定义状态向量为x=[H,V,γ,α,q]T,控制输入向量为u=[δe,δa,λ]T,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式(1)改写为:
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同理,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通过分析可知,动态耦合矩阵(6)和(7)是系统非线性函数F(x,u)关于状态变量x和控制输入u的Jacobian矩阵。由于飞行过程中,飞行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状态变量x和输入u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则纵向系统中姿态变量与轨迹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还是姿态变量与操纵舵面偏角之间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且每一个工作点的耦合关系可以用一个常数矩阵来衡量。
(3)将步骤(2)给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步骤(1)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
H,V和γ,α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Γ的计算公式为:
同理,定义Η为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计算可得:
其中:
显然,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不同于以往的常值耦合度矩阵,本发明所得出的耦合矩阵是非线性函数矩阵,且是动态的,能够反应耦合关系随着飞行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的过程。
根据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计算而得的耦合阵的数值变化范围过大,为了便于分析耦合关系,可对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进行归一化处理。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的归一化矩阵分别定义为LΓ和LΗ:
其中,
归一化动态耦合矩阵LΓ和LΗ满足:LΓ∈R2×2,LΗ∈R3×3,-1≤LΓ(i,j),LΗ(i,j)≤1。
其中,LΓ(i,j)表示状态变量H,V和γ,α之间的耦合关系;LΗ(i,j)表示控制输入δe,δa,λ和状态变量γ,α,q之间的耦合关系。LΓ(i,j),LΗ(i,j)中元素数值越大表示变量间的耦合越强,相互之间影响越强。
为直观地描述纵向系统中耦合的动态变化,图2(a)给出了归一化矩阵式(10)中的LΓ(1,1)的变化曲线,其中LΓ(1,1)衡量的是高度H与航迹倾斜角γ的动态耦合;图2(b)给出了归一化矩阵式(10)中的LΓ(1,2)的变化曲线,LΓ(1,2)衡量的是高度H与攻角α的动态耦合。
以LΓ(1,1)和LΓ(1,2)为例,H和γ,α之间的耦合关系数值的变化情况如图2(a)和(b)所示。LΓ(1,1)的整体数值稍大于LΓ(1,2)的整体数值,即高度H与航迹倾斜角γ耦合稍强于高度H与攻角α的耦合。不难发现,耦合关系的大小并不是绝对的,纵向系统变量间的耦合关系是随着飞行状态的改变不断变化的。这也说明本小节提出的动态耦合矩阵不是常数阵,而是随着飞行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的非线性动态矩阵,正是由于飞行状态的改变,引起飞行器气动参数的变化,最终影响到变量间的耦合关系。
(4)利用步骤(3)得出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从系统稳定性角度出发设计协调控制项,结合滑模控制方法,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
纵向系统协调控制方案如图3所示,主要有三个协调控制器:一是主要实现轨迹跟踪的轨迹协调控制器;二是实现纵向姿态控制的姿态协调控制器;三是实现油门开度与气动舵面协调动作的协调控制器。三个协调控制器的基本控制方法是采用普通滑模和新型终端滑模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将动态耦合矩阵做一定的处理,设计成耦合控制项,加入到控制律中,完成对纵向系统耦合的精准高效的处理,并实现纵向系统的稳定跟踪。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包括轨迹协调控制器、姿态协调控制器、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期望高度Hc和期望速度Vc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入,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输入,采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和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具体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度跟踪误差定义为:
e1=H-Hc (12);
其中,Hc是期望高度,H为实际高度;
滑模面设计为:
其中,c1>0,且满足Hurwitz条件。
对式(13)求导可得: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8),(9),航迹倾斜角的协调控制指令γc设计为:
其中,γco=dγsgn(s1)是协调控制项,k1>0,ε1>0是常数。
将式(15)代入式(14)可得:
引入虚拟控制量μV和μγ,将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γ模型转化为仿射非线性形式,速度V和航迹角γ模型为:
其中μV=Tcosα,μγ=Tsinα。
速度V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2=V-Vc,航迹倾斜角γ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3=γ-γc,定义e=[e2,e3]T,Vc是期望速度,γc是期望航迹倾斜角。
定义新型滑模面如下:
其中,c2,c3>0,σ1≥1,1>σ2>0,s2=[sV,sγ]T且sigσ(e)=[|e2|σsgn(e2),|e3|σsgn(e3)]T。
对式(18)求导可得:
一旦系统到达滑模面(18),滑模动态方程如下:
虚拟控制量μV,μγ设计为:
其中k2>0,ε2>0。
将式(22)代入式(19)可得:
定义αc为期望攻角,则攻角的跟踪误差为e4=α-α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4,c5>0,σ3≥1,1>σ4>0。
对式(24)求导可得: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9),俯仰角速率协调控制指令qc设计为:
其中,qco=dq sgn(s3)为协调控制项,
将式(26)代入式(25)可得:
令qc为期望俯仰角速率,则俯仰角速率的跟踪误差为e5=q-q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6,c7>0,σ5≥1,1>σ6>0。
对式(28)求导可得:
俯仰力矩控制指令设计为:
其中,k4>0,ε4>0。
将式(30)代入式(29)可得:
油门开度的跟踪误差定义为:
e6=λ-λr (32);
由式(2)和式(3)可得:
推力控制指令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8>0。
对式(35)求导可得: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9),油门开度的控制指令信号λc设计为:
其中,λco=dλsgn(s5)是协调控制项,dλ=[γ α q]Ηi3(3×1),k5>0,ε5>0。
将式(37)代入式(36)可得:
由式(2)可得: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8)和(9),操纵舵面控制指令信号设计为:
其中,δco=[γ α q]Ηi1(3×1)+[γ α q]Ηi2(3×1)是协调控制项。
本发明在Matlab2012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如下:
仿真初始条件:高度H0=30000m,速度V0=3000m/s,攻角α0=1°,航迹倾斜角γ0=0°,俯仰角速率q0=0°/s。
设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协调控制器参数:
结果说明:
从图4(a)和(b)可知,高度H和速度V均能准确的跟踪参考信号。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加入协调控制器的高度H的响应时间小于不加协调控制器的响应时间,响应速度变大,且加入协调控制器的高度H无超调。加入协调控制器的速度V的响应时间和跟踪误差均小于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从图5(a)和(b)可知,两种控制器均能保证姿态是有界的,稳定的。对比加入协调控制器和不加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可得,加入协调控制器的仿真曲线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小的超调,更快达到稳定状态,系统各项性能都优于不加协调控制器的系统性能。从图6(a)和(b)可知,加入协调控制器的左升降副翼舵偏角δe的仿真曲线的振幅明显小于不加人协调控制器的振幅。加入协调控制器的油门开度的稳态值小于不加协调控制器的油门开度的稳态值。这说明加入协调控制器后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效率。
从以上所述,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有效协调了轨迹量、姿态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耦合关系。
本发明直接从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动态耦合分析方法,更加准确地描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复杂的动态耦合关系,并使协调控制更具针对性,并给出了飞行器纵向系统中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显然,利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耦合关系矩阵是非线性的、动态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能更全面体现耦合关系,更贴近飞行器在实际飞行状态下的耦合情况,增强了协调控制器的实际意义。
Claims (6)
1.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
(2)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
(3)将步骤(2)给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步骤(1)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
(4)利用步骤(3)得出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从系统稳定性角度出发设计协调控制项,结合滑模控制方法,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如下:
其中,H,V,γ,α和q分别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度、速度、航迹倾斜角、攻角和俯仰角速率;z是飞行器质心投影到地面坐标轴系z轴坐标,M是飞行器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Iyy为沿y轴转动惯量,L、D、T分别是升力、阻力和推力,m为俯仰力矩;具体表达式为:
其中,为动压,S是机翼参考面积,c是平均气动弦长,Xcg是质心到参考力矩中心的距离,Z是机体坐标轴系Z轴方向的力,δe是左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δa是右升降副翼舵舵面偏角;CT是总的推力系数;CD是总的阻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阻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阻力增量系数;CL是总的升力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升力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升力增量系数;Cm是总的俯仰力矩系数,和分别表示基本俯仰力矩系数系数,左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和右升降副翼舵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是俯仰角速率引起的俯仰力矩增量系数;
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系数CT表达式如下:
其中,λ是油门开度,是一个二阶系统:
其中,λc是油门开度的控制信号,ξ油门开度调节阻尼,ωn是自然频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定义状态向量为:x=[H,V,γ,α,q]T,控制输入向量为:u=[δe,δa,λ]T,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改写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同理,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的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定义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给出的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应用于步骤(1)建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模型,得出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动态耦合矩阵,具体如下:
H、V和γ、α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Γ为:
同理,定义Η为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计算公式为:
其中,
根据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计算而得的耦合阵的数值变化范围过大,为了便于分析耦合关系,对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进行归一化处理;动态耦合矩阵Γ和Η的归一化矩阵分别定义为LΓ和LΗ:
其中,
归一化动态耦合矩阵LΓ和LΗ满足:LΓ∈R2×2,LΗ∈R3×3,-1≤LΓ(i,j),LΗ(i,j)≤1;
LΓ(i,j)表示状态变量H,V和γ,α之间的耦合关系;LΗ(i,j)表示控制输入δe,δa,λ和状态变量γ,α,q之间的耦合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利用步骤(3)得出的纵向系统中动态耦合关系矩阵,设计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其中,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包括轨迹协调控制器、姿态协调控制器、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期望高度Hc和期望速度Vc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入,轨迹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与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入相连,油门开度/气动舵面协调控制器的输出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的输入,采用动态耦合分析方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轨迹变量、姿态变量和控制输入变量间的动态耦合关系矩阵,作为轨迹协调控制器和姿态协调控制器的输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系统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高度跟踪误差定义为:
e1=H-Hc;
其中,Hc是期望高度,H为实际高度;
滑模面设计为:
其中,c1>0,且满足Hurwitz条件;
对滑模面公式求导可得:
其中,H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度,V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速度,γ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航迹倾斜角;
考虑动态耦合矩阵,高超声速飞行器航迹倾斜角的协调控制指令γc设计为:
其中,γco=dγ sgn(s1)是协调控制项,k1>0,ε1>0是常数;
将航迹倾斜角的协调控制指令γc公式代入滑模面求导公式可得:
引入虚拟控制量μV和μγ,将速度V和航迹倾斜角γ模型转化为仿射非线性形式,速度V和航迹角γ模型为:
其中,μV=T cosα,μγ=T sinα;V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速度;M是飞行器质量,D是阻力;
高超声速飞行器速度V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2=V-Vc,航迹倾斜角γ的跟踪误差定义为:e3=γ-γc,定义e=[e2,e3]T,Vc是期望速度,γc是期望航迹倾斜角;
定义新型滑模面如下:
其中,c2,c3>0,σ1≥1,1>σ2>0,s2=[sV,sγ]T且sigσ(e)=[|e2|σsgn(e2),|e3|σsgn(e3)]T;
对新型滑模面公式求导得:
一旦系统到达新型滑模面,滑模动态方程如下:
虚拟控制量μV,μγ设计为:
其中,k2>0,ε2>0;
将虚拟控制量μV,μγ的公式代入新型滑模面导数公式得:
定义αc为期望攻角,则攻角的跟踪误差为e4=α-α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4,c5>0,σ3≥1,1>σ4>0;
对滑模面s3求导得:
考虑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俯仰角速率协调控制指令qc设计为:
其中,qco=dq sgn(s3)为协调控制项,
将俯仰角速率协调控制指令qc代入滑模面s3导数公式得:
令qc为期望俯仰角速率,则俯仰角速率的跟踪误差为e5=q-qc;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6,c7>0,σ5≥1,1>σ6>0;
对滑模面s4求导可得:
俯仰力矩控制指令设计为:
其中k4>0,ε4>0;
将俯仰力矩控制指令mc公式代入滑模面s4公式得:
油门开度的跟踪误差定义为:
e6=λ-λr;
由高超声速飞行器升力L、阻力D、推力T和俯仰力矩m的公式以及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系数CT可得:
推力控制指令
定义滑模面为:
其中,c8>0;
对滑模面s5公式求导可得:
考虑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油门开度的控制指令信号λc设计为:
其中,λco=dλ sgn(s5)是协调控制项,dλ=[γ α q]Ηi3(3×1),k5>0,ε5>0;
将油门开度的控制指令信号λc代入滑模面s5的导数公式可得:
由式升力L、阻力D、推力T和俯仰力矩m的公式可得:
考虑H,V和γ,α之间的动态耦合矩公式和γ,α,q和δe,δa,λ之间的动态耦合矩阵公式,操纵舵面控制指令信号设计为:
其中,δco=[γ α q]Ηi1(3×1)+[γ α q]Ηi2(3×1)是协调控制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3259.0A CN110187715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3259.0A CN110187715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7715A true CN110187715A (zh) | 2019-08-30 |
CN110187715B CN110187715B (zh) | 2021-01-15 |
Family
ID=67714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33259.0A Active CN110187715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87715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1456A (zh) * | 2019-08-22 | 2019-11-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高超声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姿控、变形一体化控制方法 |
CN110598294A (zh) * | 2019-09-03 | 2019-12-2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常规布局飞机飞行轨迹稳定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1176325A (zh) * | 2020-01-06 | 2020-05-1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无人机协调区域分析方法 |
CN114296352A (zh) * | 2021-12-31 | 2022-04-08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全局镇定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912202A (zh) * | 2022-05-24 | 2022-08-16 | 大连理工大学 | 宽速域吸气式动力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耦合控制方法 |
CN115930698A (zh) * | 2023-01-10 | 2023-04-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非零滚转角条件下控制通道舵偏角转化为x形舵偏角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18572A2 (en) * | 2004-11-08 | 2007-02-15 |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 Flight system with three feedback control loops |
CN108595790A (zh) * | 2018-04-09 | 2018-09-2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动态方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分析方法 |
CN109426146A (zh) * | 2017-08-23 | 2019-03-05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阶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4-24 CN CN201910333259.0A patent/CN1101877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18572A2 (en) * | 2004-11-08 | 2007-02-15 |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 Flight system with three feedback control loops |
CN109426146A (zh) * | 2017-08-23 | 2019-03-05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阶非奇异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 |
CN108595790A (zh) * | 2018-04-09 | 2018-09-2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基于动态方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分析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侯思远 等: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耦合分析及协调控制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
甄武斌 等: ""基于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协调控制"",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71456A (zh) * | 2019-08-22 | 2019-11-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高超声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姿控、变形一体化控制方法 |
CN110471456B (zh) * | 2019-08-22 | 2022-08-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高超声速飞行器俯冲段制导、姿控、变形一体化控制方法 |
CN110598294A (zh) * | 2019-09-03 | 2019-12-20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常规布局飞机飞行轨迹稳定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0598294B (zh) * | 2019-09-03 | 2023-05-19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常规布局飞机飞行轨迹稳定性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11176325A (zh) * | 2020-01-06 | 2020-05-1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无人机协调区域分析方法 |
CN111176325B (zh) * | 2020-01-06 | 2021-05-28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吸气式高超声速无人机协调区域分析方法 |
CN114296352A (zh) * | 2021-12-31 | 2022-04-08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全局镇定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4912202A (zh) * | 2022-05-24 | 2022-08-16 | 大连理工大学 | 宽速域吸气式动力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耦合控制方法 |
CN115930698A (zh) * | 2023-01-10 | 2023-04-0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非零滚转角条件下控制通道舵偏角转化为x形舵偏角的方法 |
CN115930698B (zh) * | 2023-01-10 | 2024-08-27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非零滚转角条件下控制通道舵偏角转化为x形舵偏角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87715B (zh) | 2021-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87715B (zh) | 一种基于动态耦合分析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协调控制方法 | |
CN110377045B (zh) | 一种基于抗干扰技术的飞行器全剖面控制方法 | |
CN110908278B (zh) | 一种折叠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控制方法 | |
CN107942651B (zh) | 一种近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 | |
CN109460050B (zh) | 一种针对变体无人机的复合分层抗干扰控制方法 | |
CN109062055A (zh) | 一种基于Back-stepping鲁棒自适应动态面的近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 | |
CN107844123A (zh) | 一种非线性飞行器航迹控制方法 | |
CN109062234B (zh) | 一种非最小相位飞行器复合学习滑模控制方法 | |
CN107479384A (zh) | 高超声速飞行器神经网络复合学习非反步控制方法 | |
CN108762098B (zh) | 基于复合学习的非最小相位飞行器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 |
CN107065554B (zh) | 近空间可变翼飞行器自适应小翼切换控制系统及工作方法 | |
CN112578805B (zh) | 一种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方法 | |
CN107632518B (zh) | 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神经网络复合学习控制方法 | |
CN111290278B (zh) | 一种基于预测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姿态控制方法 | |
CN113778129A (zh) | 一种干扰补偿的高超声速变后掠翼飞行器跟踪控制方法 | |
CN110568765A (zh) | 面向攻角跟踪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对称输出受限控制方法 | |
CN114942649B (zh) | 一种基于反步法的飞机俯仰姿态与航迹角解耦控制方法 | |
CN108595790A (zh) | 基于动态方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分析方法 | |
CN113051662B (zh) | 一种基于cfd和datcom的折叠翼尖变体飞行器的气动建模及其性能评估方法 | |
CN114637312B (zh) | 一种基于智能变形决策的无人机节能飞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1240204B (zh) | 一种基于模型参考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巡飞弹控制方法 | |
CN114721266B (zh) | 飞机舵面结构性缺失故障情况下的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 | |
CN115729264A (zh) | 一种基于柔性自适应翼梢小翼的变稳隐身飞机控制方法 | |
CN116088549B (zh) | 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 | |
CN116736723A (zh) | 一种气动热影响下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