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3413B - 一种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43413B
CN110143413B CN201910521445.7A CN201910521445A CN110143413B CN 110143413 B CN110143413 B CN 110143413B CN 201910521445 A CN201910521445 A CN 201910521445A CN 110143413 B CN110143413 B CN 110143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assembly
conveyor
processing
proces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14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43413A (zh
Inventor
黎斌
孙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op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14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43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43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3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43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43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产线,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该生产线包括多个第一加工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设备,第二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大于第一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多个第一加工设备间隔排列在第二加工设备的两侧,还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和多个第三传送组件,第二加工设备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一传送组件在同一水平面,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进料口与第二传送组件在同一水平面;第二传送组件传送多个生料,第三传送组件将生料从第二传送组件上传送至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进料口,并从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出料口将加工后形成的熟料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上。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线,占用空间小,容错性好,加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生产加工车间内,一条生产线通常是由多种加工设备,以及多种加工设备之间的传送设备组成。多种加工设备在空间内的排布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传送设备的传送工件的时间,以及整个生产线的占用空间。进一步地,不同的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处于生产线上游的第一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是1个/单位时间,处于生产线下游的第二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是8个/单位时间,如果这两个加工设备直接通过传送设备连接,明显浪费了第二加工设备的产能,降低了生产线的加工效率。因此通常是设置8个第一加工设备,同时为1个第二加工设备供料。而8个第一加工设备与1个第二加工设备之间的布置方式,以及传送设备的结构形式,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的占用空间和加工效率。
现有技术当中,通常将多个第一加工设备并排设置,通过一个传送设备将多个第一加工设备串联起来,在传送设备的末端设置第二加工设备,实现多个第一加工设备为一个第二加工设备供料。这种布置式占用空间大,传送速度慢,容错性差,使得整个生产线的加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线,占用空间小,容错性好,加工效率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线,包括多个第一加工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设备,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大于第一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加工设备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两侧,还包括:
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以及多个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第二传送组件被配置为传送多个生料,一个所述第三传送组件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传送组件被配置为将生料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传送至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进料口,并从所述第一加工设备的第一出料口将加工后形成的熟料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呈U形,其包括第一左传送部、第一右传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一右传送部的第一中传送部,所述第一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一右传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两侧;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呈U形,其包括第二左传送部、第二右传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的第二中传送部,所述第二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左传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一侧,所述第一左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左传送部位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和同侧的所述第一加工设备之间,所述第一右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右传送部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位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和同侧的所述第一加工设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多个第四传送组件,多个所述第四传送组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每个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均对应设置一个第四传送组件,所述第四传送组件被配置为改变生料或熟料的传送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中传送部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第四传送组件,所述第四传送组件正对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第二进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四传送组件包括顶升部和传送部,所述传送部包括传送驱动件和传送支撑板,所述传送支撑板上承载生料或熟料在所述传送驱动件的驱动下移动,所述顶升部能驱动所述传送支撑板沿高度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所述第四传送组件均包括电机、皮带轮和皮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部和与所述第一传送部连接的升降驱动部,所述升降驱动部能带动所述第一传送部能沿高度方向移动,以选择性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处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进料口处均设置有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是第一加工设备的加工速度的2N倍,N为非零的自然数,N个所述第一加工设备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传送组件的传送过程和第二传送组件的传送过程分别在各自的水平面内进行,在高度方向上互不干扰,再通过设置第三传送组件作为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传送部件,并设置一个第三传送组件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对应设置,使得每个第一加工设备均能通过对应的第三传送组件,在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之间上料和下料,多个第一加工设备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即使某一个第一加工设备损坏无法工作,只要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不停止工作,其他的第一加工设备依然可以保证整个生产线正常运行。与现有技术中串联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容错性高,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传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一加工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加工设备;11-第一进料口;12-第一出料口;
2-第二加工设备;
3-第一传送组件;31-第一左传送部;32-第一右传送部;33-第一中传送部;
4-第二传送组件;41-第二左传送部;42-第二右传送部;43-第二中传送部;
5-第三传送组件;51-第一传送部;52-升降驱动部;
6-第四传送组件;61-顶升部;62-传送部;63-安装架;
611-顶升气缸;612-导向杆;
621-传送驱动件;622-传送支撑件;
6211-驱动电机;6212-皮带轮;6213-滑动轮;6214-皮带;
6221-挡板;
631-滑槽;
7-第五传送组件;
8-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线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该生产线主要包括: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至少一个第二加工设备2、第一传送组件3、第二传送组件4和第三传送组件5(参考图5)。整体来看,第一加工设备1和第二加工设备2分别用于加工工件,第一传送组件3、第二传送组件4和第三传送组件5相互配合,将工件传送给第一加工设备1,并将第一加工设备1加工后工件传送给第二加工设备2继续加工。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区别第一加工设备1在加工前和加工后工件的不同,将第一加工设备1加工前的工件称为生料,将第一加工设备1加工后的工件称为熟料,生料和熟料仅仅表示工件的不同状态,并没有其他特殊意义;生料和熟料分别由不同的传送组件进行传送。
具体地,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大于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需要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为一个第二加工设备2供料,才能保证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为此,将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间隔排列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将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传送组件3的传送过程和第二传送组件4的传送过程分别在各自的水平面内进行,在高度方向上互不干扰,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并排设置结构,这种设置方式占用空间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传送组件4的上方。
进一步地,多个第三传送组件5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传动连接,其中,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21与第一传送组件3在同一水平面,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与第二传送组件4在同一水平面。由于第一传送组件3的传送过程和第二传送组件4的传送过程分别在各自的水平面内进行,在高度方向上互不干扰,因此第一传送组件3上传送的一定是生料,在第二传送组件4上传送的一定是熟料。
进一步地,通过一个第三传送组件5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设置,并将第三传送组件5的功能设置为将生料从第二传送组件4上传送至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进行加工,并从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出料口12将加工后形成的熟料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3上,即第三传送组件5既能传送生料,又能传送熟料。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通过设置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第一传送组件3的传送过程和第二传送组件4的传送过程分别在各自的水平面内进行,在高度方向上互不干扰,再通过设置第三传送组件5作为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在高度方向上的传送部件,并设置一个第三传送组件5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设置,使得每个第一加工设备1均能通过对应的第三传送组件5,在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之间上料和下料,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即使某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损坏无法工作,只要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依然在工作,依然可以保证整个生产线正常运行。与现有技术中串联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容错性高,加工效率高。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加工设备1和第二加工设备2属于同一生产线中上游加工设备和下游加工设备的关系,可理解为先经过第一加工设备1加工后,再传送给第二加工设备2进行加工。为了更好地描述传送方向,本实施例中在空间内定义了x向、y向和z向,其中x向、y向和z向两两相互垂直,x向、y向和z向并没有实际意义,x向可以代表整个生产线的宽度方向,y向可以代表整个生产线的长度方向,z向可以代表整个生产线的高度方向;本实施例中还定义了左和右两个方向,同样没有实际意义,以图1中x向箭头指向的方向为左侧,以x向箭头指向的反方向为右侧;本实施例还标记了带箭头的虚线来表示传送方向,并在每个箭头上标记了字母A、B、C、D…I,来表示方向A、方向B、方向C、方向D…方向I,上述表达并没有实际意义,仅用于表示传送方向。
具体地,根据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和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的比值进行设置第一加工设备1的数量。本发明保护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是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的2N倍,N为非零的自然数,N个第一加工设备1间隔排列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设备1一共设置有十个,五个一组,间隔排列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那么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是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的10倍,N=5。这种设置使得整个生产线的产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本实施例中,十个第一加工设备1满负荷工作,刚好能为一个第二加工设备2供料;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第一加工设备1无法工作,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效率不是最大,但并不妨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因此整个生产线不用停止,哪个第一加工设备1无法工作,单独修该第一加工设备1即可。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可知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的大体结构是相似的。第一传送组件3呈U形结构,包括第一左传送部31、第一右传送部32以及连接于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一右传送部32的第一中传送部33;第二传送组件4同样呈U形结构,第二传送组件4包括第二左传送部41、第二右传送部42以及连接第二左传送部41和第二右传送部42的第二中传送部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的各个传送部,相邻两个之间相互垂直,相对两个相互平行,便于加工和摆放。
可以预计地是,该生产线还包括一个机架8,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沿z方向间隔设置在该机架8上。图2可见该机架8是由角钢等管状材料搭接形成的框架结构,机架8本体也呈U形结构,至少包括上下两层,分别用于安装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机架8的具体结构不做过多展开。
参考图1,将第一左传送部31沿y向设置,第一右传送部32沿y向设置,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一右传送部32分别设置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同理第二左传送部41和第二右传送部42也分别设置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
进一步地,联系图1和图2可知,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二左传送部41设置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一侧,并位于第二加工设备2和同侧的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二右传送部42设置在第二加工设备2的另一侧,并位于第二加工设备2和同侧的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
即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二左传送部41共同作用,对设置在左侧的五个第一加工设备1进行传送,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二右传送部42共同对设置在右侧的五个第一加工设备1进行传送功能。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传送组件3、第二传送组件4的结构均大致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均包括电机、皮带轮和皮带,差别仅在于传送带传送的方向,传送带的长短等。通过设置皮带传送结构实现传送,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传送方式,例如直线运动模组等,在此不再过多展开。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左传送部31、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一中传送部33同样由电机、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第二左传送部41、第二右传送部42和第二中传送部43同样由电机、皮带轮和皮带组成,不再更多展开。
综合上述的布置方式可以知晓,第一中传送部33和第二中传送部43的传送方向为x向,第一左传送部31、第二左传送部41、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二右传送部42的传送方向为y向。对应地,由于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是对称设置在第二加工设备2沿x向的两侧的最外侧,因此可选地,第三传送组件5将生料传送至第一加工设备1的方向为x向,再将熟料从第一加工设备1内部传送出来的方向也为x向。
因此,还需要设置多个第四传送组件6,第四传送组件6的作用是改变生料或熟料的传送方向。
具体地,参考图1和图2可知,多个第四传送组件6分别连接在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上,其中,每个第三传送组件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四传送组件6。举例说明,在第二传送组件4上的生料,需要先经过第四传送组件6改变传送方向,再进入第三传送组件5,然后在进入第一加工设备1上进行传送。因此,每个第三传送组件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四传送组件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传送组件5设置有十个,对应第四传送组件6也至少设置十个。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传送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中为了更好地显示内部结构,将第四传送组件6的外部壳体隐藏,以露出内部结构。
参考图3和图4,第四传送组件6包括顶升部61、传送部62和安装架63,其中安装架63用于支撑,传送部62包括传送驱动件621和传送支撑件622,传送支撑件622上承载的生料或熟料在传送驱动件621的驱动下移动,顶升部61能驱动传送支撑件622沿高度方向移动。
具体地,传送驱动件621和顶升部61的具体结构有多种,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皮带传送和气缸顶升的方案。
在实施例中,传送驱动件621包括:驱动电机6211,驱动电机6211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带动皮带轮6212转动,皮带轮6212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一根传送轴的两端;安装架63上沿x向设置有滑槽631,两个滑动轮6213的转轴插在滑槽631内并能沿滑槽631滑动;在滑动轮6213周向、皮带轮6212周向以及传送支撑件622上绕设有皮带6214,皮带6214直接与工件抵接并带动工件移动。
因此,传送部62的工作过程为:工件处于传送支撑件622上的皮带6214上,由传送支撑件622支撑,驱动电机6211转动,带动皮带轮6212转动,滑动轮6213随动,皮带轮6212带动皮带6214动作,以驱动皮带6214上的工件移动。图3中,工件的传送方向为x向。
进一步地,顶升部61包括顶升气缸611,以及设置在顶升气缸611周向的导向杆612。图3中,顶升气缸611的输出端朝向z向的正方向设置,并与传送支撑件622的底面连接,四根导向杆612与传送支撑件622的底面连接,顶升气缸611伸出或缩回,就能带动传送支撑件622沿z向移动。
进一步地,由于皮带6214是套设在传送支撑件622上的,皮带轮6212的位置相对固定,当传送支撑件622被顶升时,由于皮带6214的长度是一定的,传送支撑件622与皮带轮6212之间距离被拉大,此时,皮带6214的张紧力会作用在滑动轮6213上,滑动轮6213沿着滑槽631滑动,使得皮带6214能够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接下来以设置在第一左传送部31一侧的第四传送组件6为例进行动作的描述,第四传送组件6的其他工作过程,参考以下描述,不再更多赘述。
参考图4,图中的第四传送组件6的一侧正对一个第三传送组件5,第一左传送部31设置在机架8的上表面,能够沿y向传送熟料。第四传送组件6同样设置在机架8上,并沿x向设置皮带6214,即第四传送组件6设置的传送方向为x向。通过设置第四传送组件6在机架8上的位置,使得传送支撑件622在第四传送组件6未工作时,是低于第一左传送部31的,进一步保证皮带6214是低于第一左传送部31的,使得此时的熟料只能在第一左传送部31的作用下沿着y向传送。
当第四传送组件6工作时,此时顶升部61动作,顶升气缸611将传送支撑件622顶升起来,使得此时的熟料从第一左传送部31上被顶升,而置于传送支撑件622的表面,此时传送部62动作,使得皮带6214能带动熟料沿着x向传送。最终实现熟料从第一左传送部31上沿y向传送,转化为在第四传送组件6上沿x向传送,改变熟料的传送方向。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在第一左传送部31处于传送熟料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由第四传送组件6改变传送方向。可在传送支撑件622的一个端部凸设一个挡板6221。参考图3和图4,由于传送支撑件622是在顶升气缸611的作用下沿z向移动的,因此可以保证顶升气缸611在缩回时,挡板6221不影响第一左传送部31的传送过程;对应地,当顶升气缸611伸出时,挡板6221能够阻挡熟料的动作,使得熟料沿y向的移动被阻挡住,再由皮带6214带动熟料沿着x向传送。
进一步地,第四传送组件6还可以根据其他需要设置在不同位置处,改变生料或熟料的传送方向。在本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中传送部33的一侧设置有一第四传送组件6,且第四传送组件6设置为正对于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
进一步地,在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一中传送部33的连接处,第一中传送部33和第一右传送部32的连接处,第二左传送部41和第二中传送部43的连接处,第二中传送部43和第二右传送部42的连接处,均涉及到传送方向的改变,因此在这些连接处还可以设置第四传送组件6。
进一步地,每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处,都需要进行一次传送方向的改变,使得生料或者熟料能进入对应的第三传送组件5内或从第三传送组件5中排出,因此在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二右传送部42对应每个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处,在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二左传送部41对应每个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处,均设置了第四传送组件6。
参考图2,第一中传送部33的传送方向为x向,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可沿y向设置,通过设置第四传送组件6,能够使得第一中传送部33上的熟料被传送至第二加工设备2中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该生产线的生料可以是人工放置在第二传送组件4上,也可以设置传送组件实现自动化传送,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第五传送组件7。参考图1,第五传送组件7设置在第二中传送部43的一侧,第五传送组件7用于将多个生料传送至第二传送组件4上。所谓第五传送组件7设置在第二中传送部43的一侧,即第五传送组件7设置在机架8上靠近第二中传送部43处,可以是第二中传送部43的上方,也可以是第二中传送部43的下方。
可预计地是,在第二中传送部43上,对应第五传送组件7传送方向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一第四传送组件6,以改变传送方向。第五传送组件7可以采用电机、皮带轮和皮带的传送方式,直接向第二中传送部43上传送,在此不作更多展开。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传送组件和第一加工设备的示意图,为了更好地显示结构,图5将整个第一加工设备1的机壳隐藏。
由于一个第三传送组件5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是对应设置的,因此在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地节省空间,将第三传送组件5设置在第一加工设备1机壳的内部。在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处于z向的下方,第一出料口12处于z向的上方,第一进料口11对应着第二传送组件4,第一出料口12对应着第一传送组件3,即第一进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之间的间隔,实际为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高度方向的间隔。
第三传送组件5具体结构有多种,在本实施中具体包括第一传送部51和与第一传送部51连接的升降驱动部52,升降驱动部52能带动第一传送部51能沿高度方向移动,以选择性与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第一传送部51包括电机、皮带轮和皮带,组成的传送组件,升降驱动部52可包括顶升气缸等结构,升降驱动部52的输出端可直接连接第一传送部51,以带动第一传送部51沿z向升降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传送部51上的工件共同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部51设置有三个,第一个第一传送部51设置在第一进料口11处,第二个第一传送部51设置在升降驱动部52的输出端,第三个第一传送部51设置在第一出料口12处,第一个第一传送部51和第三个第一传送部51相对位置不变,第二个第一传送部51由升降驱动部52驱动,选择性与第一个第一传送部51或第三个第一传送部51对齐。这种结构能够实现第三传送组件5的快速动作。
参考图2和图3中箭头的指向,其中,B向、D向、F向、H向为x向,A向、C向、G向、I向为y向,E向为z向。并以右侧的第一右传送部32和第二右传送部42为例进行说明,左侧的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二左传送部41同理,可以简单描述本发明提出的生产线的动作过程为:
第五传送组件7沿A向传送多个生料,第四传送组件6改变多个生料传送方向,使得多个生料在第二中传送部43上沿B向传送,
在第二中传送部43和第二右传送部42之间通过第四传送组件6改变多个生料传送方向,使得多个生料在第二右传送部42上沿C向传送,依次传送到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的第一进料口11处。
某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设置的第四传送组件6动作,改变生料的传送方向,将第二右传送部42上的生料沿D向传送至该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的第一进料口11处。
上述的传送过程均在处于下方的水平面上。
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的第三传送组件5,将生料沿E向传送,并在某一位置保持不动,由第一加工设备1进行加工,以形成熟料。
加工形成熟料后,再由第三传送组件5沿F向传送出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出料口12,再由此处的第四传送组件6传送上第一右传送部32。
此时熟料位于处于上方的水平面上。
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分别加工出多个熟料,均向第一右传送部32上传送。第一右传送部32带动熟料沿G向传送,直至到达第一左传送部31和第一右传送部32的连接处设置的第四传送组件6处。由该处第四传送组件6进行传送方向的转换,使得熟料被传送到第一中传送部33上。多个熟料由第一中传送部33沿H向传送,直至传送到与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正对的一个第四传送组件6位置处,有该处的第四传送组件6改变熟料的传送方向,将多个熟料分别传送到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内,由第二加工设备2进行第二次加工。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传送过程均为自动化控制,该生产线还包括各种位置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传送位置,以检测是否有工件传送过来。该生产线还包括与这些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读取这些信号并处理,再反馈给相应的驱动件,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在实施例中,优选包括在每个第一进料口11、第一出料口12和第二进料口处均设置的传感器,以检测是否有工件传送过来。
与现有技术中串联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生产线,占用空间小,容错性高,加工效率高。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生产线,包括多个第一加工设备(1)和至少一个第二加工设备(2),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大于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还包括:
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组件(3)和第二传送组件(4),以及多个分别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的第三传送组件(5),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在同一水平面;
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被配置为传送多个生料,一个所述第三传送组件(5)与一个第一加工设备(1)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传送组件(5)被配置为将生料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上传送至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进料口(11),并从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的第一出料口(12)将加工后形成的熟料传送至第一传送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呈U形,其包括第一左传送部(31)、第一右传送部(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左传送部(31)和所述第一右传送部(32)的第一中传送部(33),所述第一左传送部(31)和所述第一右传送部(3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呈U形,其包括第二左传送部(41)、第二右传送部(4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左传送部(41)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42)的第二中传送部(43),所述第二左传送部(41)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传送部(31)和所述第二左传送部(41)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一侧,所述第一左传送部(31)和所述第二左传送部(41)位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和同侧的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所述第一右传送部(32)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42)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右传送部(32)和所述第二右传送部(42)位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和同侧的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四传送组件(6),多个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上,每个所述第三传送组件(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四传送组件(6),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被配置为改变生料或熟料的传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传送部(33)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正对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第二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包括顶升部(61)和传送部(62),所述传送部(62)包括传送驱动件(621)和传送支撑件(622),所述传送支撑件(622)上承载的生料或熟料在所述传送驱动件(621)的驱动下移动,所述顶升部(61)能驱动所述传送支撑件(622)沿高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所述第三传送组件(5)和所述第四传送组件(6)均包括电机、皮带轮和皮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5)包括第一传送部(51)和与所述第一传送部(51)连接的升降驱动部(52),所述升降驱动部(52)能带动所述第一传送部(51)能沿高度方向移动,以选择性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3)和所述第二传送组件(4)处于同一水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11)、所述第一出料口(12)和所述第二进料口处均设置有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加工速度是第一加工设备(1)的加工速度的2N倍,N为非零的自然数,N个所述第一加工设备(1)间隔排列在所述第二加工设备(2)的两侧。
CN201910521445.7A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生产线 Active CN110143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1445.7A CN110143413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1445.7A CN110143413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生产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3413A CN110143413A (zh) 2019-08-20
CN110143413B true CN110143413B (zh) 2024-05-28

Family

ID=67591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1445.7A Active CN110143413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4341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0942A1 (de) * 2009-10-28 2011-05-05 Marco Systemanalyse Und Entwicklung Gmbh Transfervorrichtung
CN203854130U (zh) * 2014-04-17 2014-10-01 江西龙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鞋用湿热定型加硫机
KR101784659B1 (ko) * 2017-07-28 2017-10-12 남경민 링 부재용 이송장치
CN109132405A (zh) * 2018-10-26 2019-01-04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载具定位装置、物料传送装置及全自动生产线
CN109605217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磨设备
CN210192621U (zh) * 2019-06-17 2020-03-27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50942A1 (de) * 2009-10-28 2011-05-05 Marco Systemanalyse Und Entwicklung Gmbh Transfervorrichtung
CN203854130U (zh) * 2014-04-17 2014-10-01 江西龙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鞋用湿热定型加硫机
KR101784659B1 (ko) * 2017-07-28 2017-10-12 남경민 링 부재용 이송장치
CN109132405A (zh) * 2018-10-26 2019-01-04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载具定位装置、物料传送装置及全自动生产线
CN109605217A (zh) * 2019-01-31 2019-04-12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磨设备
CN210192621U (zh) * 2019-06-17 2020-03-27 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43413A (zh) 2019-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7771B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和电子元件装载头
CN101802630B (zh) 具有多个在环行轨道上引导的环行车的用于电子元件的操作设备
CN201864328U (zh) Pcb板在线气动翻板机
JP2005350147A (ja) フリーフロー搬送システム
JP3185447U (ja) コンベヤ装置
CN110143413B (zh) 一种生产线
CN210192621U (zh) 一种生产线
US20090287346A1 (en) Drive for the Cross Belt of a Cross Belt Sorter
CN101274719B (zh) 原纸卷搬运装置、搬运方法及原纸卷搬运装置的布置方法
CN101186121A (zh) 用于生产片材产品的机械
CN219275848U (zh) 对接机器人
CN110341151A (zh) 多层冷却箱及其冷却方法
CN212370507U (zh) 物料输送装置和具有该物料输送装置的并线点胶机器人
KR20000051777A (ko) 인쇄회로기판 어셈블리 이송용 회전형 반전기
JPH1111632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CN110255105A (zh) 对接自动引导运输车上货的穿梭车
CN218433535U (zh) 一种用于升降过渡的动力机构
CN109877048A (zh) 物料分拣系统
CN220844019U (zh) 自动输送装置
CN113484332B (zh) 一种面板的边缘检测装置
CN219751088U (zh) 一种移载设备及输送线系统
CN219258728U (zh) 一种传送机构
CN221025943U (zh) 合流输送设备
CN213036691U (zh) 链条牵引过渡输送装置
CN109160240A (zh) 输送转向机构及分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