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30698A -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30698A
CN110130698A CN201910365043.2A CN201910365043A CN110130698A CN 110130698 A CN110130698 A CN 110130698A CN 201910365043 A CN201910365043 A CN 201910365043A CN 110130698 A CN110130698 A CN 110130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rail
track
trolley
pa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50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四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aot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ao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aot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aot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50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30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130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30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中,包括升降吊篮、设在所述升降吊篮相对两侧的第一停车单元和第二停车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停车单元和第二停车单元的最下层分别设有进车位和出车位,所述进车位和出车位的上方均设有若干层叠布置的存车位,所述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的底部均设有汽车输送装置,所述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上设有电动汽车停入所述存车位后用于给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的充电系统,所述升降吊篮、汽车输送装置和充电系统的运行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自动存取和自动充电,且占地面积小,汽车存储量大,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城市里面一般停车位都比较紧张,经常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找停车位,因此,现在出现了一些垂直升降的立体停车库,将汽车一层层地分别停放,这样相对于停在地面上的情况,可以节省大量的场地空间,但是,目前这些垂直升降立体停车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现有的这些立体停车库没有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模块等。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自动存取和自动充电,且占地面积小,汽车存储量大,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中,包括升降吊篮、设在所述升降吊篮相对两侧的第一停车单元和第二停车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停车单元和第二停车单元的最下层分别设有进车位和出车位,所述进车位和出车位的上方均设有若干层叠布置的存车位,所述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的底部均设有汽车输送装置,所述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上设有电动汽车停入所述存车位后用于给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的充电系统,所述升降吊篮、汽车输送装置和充电系统的运行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顶部的吊篮充电轨、进车充电轨、出车充电轨以及存车充电轨,所述吊篮充电轨、进车充电轨、出车充电轨以及存车充电轨均通过充电轨支架分别固定于升降吊篮、进车位、出车位以及存车位的顶部。所述吊篮充电轨、进车充电轨、出车充电轨以及存车充电轨上均设有移动充电小车,所述进车充电轨、出车充电轨和存车充电轨均能够与所述吊篮充电轨进行移动充电小车的交换,所述存车充电轨远离所述升降吊篮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头,所述移动充电小车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头相配合的第二充电接头,所述移动充电小车上还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头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汽车充电口的充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吊篮充电轨、进车充电轨、出车充电轨以及存车充电轨均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设在同一水平面,初始没有存车时,所述移动充电小车分别设在所述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以及所述吊篮充电轨和存车充电轨的第二轨道上。
本发明中,所述移动充电小车与所述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的配合方式包括如下两种:第一种为,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移动充电小车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所述主动驱动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驱动轮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的顶面上。驱动电机的电源可以通过在充电轨支架上连接弱电电源线,依次通过充电轨支架、各充电轨、主动驱动轮将电源传递给驱动电机。
第二种为,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移动充电小车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所述主动驱动轮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驱动轮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的底面上。移动充电小车在第二轨道上运行时,移动充电小车主体在靠近第一轨道的这一侧。相比较而言,第二种配合方式要更优于第一种配合方式,因为第二种配合方式中,移动充电小车的主动驱动轮和从动驱动轮分别卡住上轨道的顶面和下轨道的底面,这样移动充电小车在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运行就更加牢靠,不会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掉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对称设置,所述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远离所述升降吊篮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使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上的移动充电小车从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各自的第二轨道转移到各自的第一轨道上的换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的延长段、与所述延长段连接的小车掉头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轨道转动连接的活动段,所述活动段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设有拉簧,所述活动段靠近所述小车掉头段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两端设有导向面,所述拉簧在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凸起部的底面与所述小车掉头段靠近所述活动段的一端的顶面重合贴紧;所述延长段、小车掉头段和活动段分别包括与第二轨道的上轨道和下轨道对应的上延长段、下延长段,上小车掉头段、下小车掉头段,以及上活动段、下活动段,也就是说,上延长段一端与第二轨道的上轨道连接,另一端与上小车掉头段连接,下延长段一端与第二轨道的下轨道连接,另一端与下小车掉头段连接,上活动段与第二轨道的上轨道转动连接,下活动段与第二轨道的下轨道转动连接,上活动段与上轨道之间以及下活动段与下轨道之间均设有拉簧,上活动段靠近上小车掉头段的一端以及下活动段靠近下小车掉头段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拉簧在自然伸长状态时,上活动段的凸起部的底面与上小车掉头段的顶面重合贴紧,下活动段的凸起部的底面与下小车掉头段的顶面重合贴紧,所述下小车掉头段的底面上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位置设有凹位。
进一步的,所述进车位内设有存车操作面板,所述出车位内设有取车操作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立体停车库的汽车充电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需要存车充电时,驾驶人员将电动汽车开到进车位停好,并将进车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好,然后通过存车操作面板输入存车命令;
S2.控制器接收存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运行到最底层与进车位对接,然后控制器控制进车位和升降吊篮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将进车位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内;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吊篮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进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
S3.控制器控制载有电动汽车的升降吊篮上升到距离最近的空的存车位处,并与该存车位对接,该存车位为第一目标存车位;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
S4.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和第一目标存车位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将升降吊篮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中;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并使该移动充电小车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充电接头与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上的第一充电接头插接,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吊篮充电轨的第二轨道上;此时,电动汽车在第一目标存车位内开始充电,升降吊篮停止运行等待接收下一次的存车或取车命令;
S5.需要取车时,驾驶人员通过取车操作面板输入取车命令,控制器接收取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运行到需要取出的电动汽车所在的存车位处,并与该存车位对接,该存车位为第二目标存车位,然后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和升降吊篮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将第二目标存车位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中;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与第一充电接头分离,并控制该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吊篮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第二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的第二轨道上;
S6.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运行到最底层,与出车位对接,然后控制升降吊篮和出车位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将升降吊篮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出车位内;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出车充电轨的第二轨道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出车充电轨第一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转移到吊篮充电轨的第二轨道上;
S7.驾驶人员将出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分离,然后将电动汽车开出出车位,同时,控制器控制出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此时,电动汽车存车—充电—取车过程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和S7中,进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以及出车充电轨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充电小车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的第一轨道上的步骤如下:
S11.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从第二轨道上运行到延长段上,并继续运行挤开活动段运行到小车掉头段上,移动充电小车运行到小车掉头段上后,活动段在拉簧作用下复位;
S12.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沿着小车掉头段往活动段运行,当移动充电小车运行到活动段的凸起部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主动驱动轮在导向面的作用下运行到上活动段的凸起部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主动驱动轮脱离上小车掉头段,若移动充电小车的从动驱动轮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的顶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从动驱动轮同样在导向面的作用下运行到下活动段的凸起部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从动驱动轮脱离下小车掉头段;若移动充电小车的从动驱动轮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的底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主动驱动轮运行到上活动段的凸起部上时,移动充电小车的从动驱动轮刚好运行到下小车掉头段上的凹位处,此时从动驱动轮脱离下小车掉头段;
S13.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从活动段的凸起部处运行到活动段上,并继续运行,到达第一轨道,此时移动充电小车换轨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立体停车库上设置了充电系统,充电系统设置了能够跟随电动汽车一起在进车位、出车位、存车位以及升降吊篮上相互转移的移动充电小车,使得电动汽车从进车位存入存车位后能够自动进行充电,并且只需驾驶人员将车开进进车位并输入存车指令,后续的存车和充电都由立体停车库自动完成,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立体车库采用两个停车单元共用一个升降吊篮,并且将进车位和出车位分别设置在两个停车单元的最下层,这样进车位和出车位是分开的,出车位在出车的同时进车位就可以开始进车了,这样可以提高立体停车库的工作工作效率,且立体停车库的占地面积小,存车量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升降吊篮运行到最底层时立体车库最底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进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吊篮充电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吊篮充电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存车充电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存车充电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移动充电小车与上轨道和下轨道的配合示意图I。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移动充电小车与上轨道和下轨道的配合示意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中,包括升降吊篮1、设在所述升降吊篮1相对两侧的第一停车单元2和第二停车单元3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停车单元2和第二停车单元3的最下层分别设有进车位4和出车位5,所述进车位4和出车位5的上方均设有若干层叠布置的存车位6,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的底部均设有汽车输送装置7,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上设有电动汽车停入所述存车位6后用于给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的充电系统,所述升降吊篮1、汽车输送装置7和充电系统的运行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如图1到图10所示,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顶部的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上均设有移动充电小车12,所述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和存车充电轨11均能够与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行移动充电小车12的交换,所述存车充电轨11远离所述升降吊篮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头13,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头13相配合的第二充电接头14,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上还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头14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汽车充电口的充电线。
如图3到图8所示,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均包括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设在同一水平面,初始没有存车时,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分别设在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以及所述吊篮充电轨8和存车充电轨11的第二轨道16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19和从动驱动轮20,所述主动驱动轮19上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主动驱动轮19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17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20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顶面上。移动充电小车12在第二轨道16上运行时,移动充电小车12主体在靠近第一轨道15的这一侧。
如图1到图4所示,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对称设置,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远离所述升降吊篮1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使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从车充电轨和出车充电轨10各自的第二轨道16转移到各自的第一轨道15上的换轨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换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轨道16连接的延长段22、与所述延长段22连接的小车掉头段23以及与所述第一轨道15转动连接的活动段24,所述活动段24与所述第一轨道15之间设有拉簧25,所述活动段24靠近所述小车掉头段23的一端设有凸起部26,所述凸起部26的两端设有导向面27,所述拉簧25在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6的底面与所述小车掉头段23靠近所述活动段24的一端的顶面重合贴紧;所述延长段22、小车掉头段23和活动段24分别包括与第二轨道16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对应的上延长段221、下延长段222,上小车掉头段231、下小车掉头段232,以及上活动段241、下活动段242,也就是说,上延长段221一端与第二轨道16的上轨道17连接,另一端与上小车掉头段231连接,下延长段222一端与第二轨道16的下轨道18连接,另一端与下小车掉头段232连接,上活动段241与第二轨道16的上轨道17转动连接,下活动段242与第二轨道16的下轨道18转动连接,上活动段241与上轨道17之间以及下活动段242与下轨道18之间均设有拉簧25,上活动段241靠近上小车掉头段231的一端以及下活动段242靠近下小车掉头段232的一端均设有凸起部26,拉簧25在自然伸长状态时,上活动段241的凸起部26的底面与上小车掉头段231的顶面重合贴紧,下活动段242的凸起部26的底面与下小车掉头段232的顶面重合贴紧,所述下小车掉头段232的底面上与所述凸起部26相对的位置设有凹位28。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车位4内设有存车操作面板,所述出车位5内设有取车操作面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19和从动驱动轮20,所述主动驱动轮19上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主动驱动轮19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17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20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底面上。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相比较而言,实施例2的配合方式要更优于实施例1的配合方式,因为实施例2的配合方式中,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和从动驱动轮20分别卡住上轨道17的顶面和下轨道18的底面,这样移动充电小车12在第一轨道15或第二轨道16上运行就更加牢靠,不会从第一轨道15或第二轨道16上掉下来。
实施例3
一种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所述的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需要存车充电时,驾驶人员将电动汽车开到进车位4停好,并将进车充电轨9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好,然后通过存车操作面板输入存车命令;
S2.控制器接收存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最底层与进车位4对接,然后控制器控制进车位4和升降吊篮1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进车位4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1内;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9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一轨道15上,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
S3.控制器控制载有电动汽车的升降吊篮1上升到距离最近的空的存车位6处,并与该存车位6对接,该存车位6为第一目标存车位6;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的第一轨道15上;
S4.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1和第一目标存车位6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升降吊篮1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6中;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6的存车充电轨11的第一轨道15上,并使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充电接头14与第一目标存车位6的存车充电轨11上的第一充电接头13插接,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一目标存车位6的存车充电轨11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二轨道16上;此时,电动汽车在第一目标存车位6内开始充电,升降吊篮1停止运行等待接收下一次的存车或取车命令;
S5.需要取车时,驾驶人员通过取车操作面板输入取车命令,控制器接收取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需要取出的电动汽车所在的存车位6处,并与该存车位6对接,该存车位6为第二目标存车位6,然后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6和升降吊篮1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第二目标存车位6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1中;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6的存车充电轨11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与第一充电接头13分离,并控制该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一轨道15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第二目标存车位6的存车充电轨11的第二轨道16上;
S6.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最底层,与出车位5对接,然后控制升降吊篮1和出车位5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升降吊篮1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出车位5内;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二轨道16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出车充电轨10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二轨道16上;
S7.驾驶人员将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分离,然后将电动汽车开出出车位5,同时,控制器控制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此时,电动汽车存车—充电—取车过程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和S7中,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的第一轨道15上,以及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的步骤如下:
S11.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从第二轨道16上运行到延长段22上,并继续运行挤开活动段24运行到小车掉头段23上,移动充电小车12运行到小车掉头段23上后,活动段24在拉簧25作用下复位;
S12.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沿着小车掉头段23往活动段24运行,当移动充电小车12运行到活动段24的凸起部26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在导向面27的作用下运行到上活动段241的凸起部26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脱离上小车掉头段231,若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顶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同样在导向面27的作用下运行到下活动段242的凸起部26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脱离下小车掉头段232;若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底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运行到上活动段241的凸起部26上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刚好运行到下小车掉头段232上的凹位28处,此时从动驱动轮20脱离下小车掉头段232;
S13.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从活动段24的凸起部26处运行到活动段24上,并继续运行,到达第一轨道15,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换轨完成。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吊篮(1)、设在所述升降吊篮(1)相对两侧的第一停车单元(2)和第二停车单元(3)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停车单元(2)和第二停车单元(3)的最下层分别设有进车位(4)和出车位(5),所述进车位(4)和出车位(5)的上方均设有若干层叠布置的存车位(6),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的底部均设有汽车输送装置(7),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上设有电动汽车停入所述存车位(6)后用于给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的充电系统,所述升降吊篮(1)、汽车输送装置(7)和充电系统的运行均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分别设在所述升降吊篮(1)、进车位(4)、出车位(5)以及存车位(6)顶部的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上均设有移动充电小车(12),所述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和存车充电轨(11)均能够与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行移动充电小车(12)的交换,所述存车充电轨(11)远离所述升降吊篮(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源连接的第一充电接头(13),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相对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头(13)相配合的第二充电接头(14),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上还设有一端与所述第二充电接头(14)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汽车充电口的充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充电轨(8)、进车充电轨(9)、出车充电轨(10)以及存车充电轨(11)均包括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设在同一水平面,初始没有存车时,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分别设在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以及所述吊篮充电轨(8)和存车充电轨(11)的第二轨道(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19)和从动驱动轮(20),所述主动驱动轮(19)上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主动驱动轮(19)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17)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20)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底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15)和第二轨道(16)均为双轨道,包括设在同一竖直面内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所述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一侧设有主动驱动轮(19)和从动驱动轮(20),所述主动驱动轮(19)上连接有驱动电机(21),所述主动驱动轮(19)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上轨道(17)的顶面上,所述从动驱动轮(20)卡设在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对称设置,所述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远离所述升降吊篮(1)的一端均设有用于使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从进车充电轨(9)和出车充电轨(10)各自的第二轨道(16)转移到各自的第一轨道(15)上的换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轨道(16)连接的延长段(22)、与所述延长段(22)连接的小车掉头段(23)以及与所述第一轨道(15)转动连接的活动段(24),所述活动段(24)与所述第一轨道(15)之间设有拉簧(25),所述活动段(24)靠近所述小车掉头段(23)的一端设有凸起部(26),所述凸起部(26)的两端设有导向面(27),所述拉簧(25)在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凸起部(26)的底面与所述小车掉头段(23)靠近所述活动段(24)的一端的顶面重合贴紧;所述延长段(22)、小车掉头段(23)和活动段(24)分别包括与第二轨道(16)的上轨道(17)和下轨道(18)对应的上延长段(221)、下延长段(222),上小车掉头段(231)、下小车掉头段(232),以及上活动段(241)、下活动段(242),所述下小车掉头段(232)的底面上与所述凸起部(26)相对的位置设有凹位(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车位(4)内设有存车操作面板,所述出车位(5)内设有取车操作面板。
9.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需要存车充电时,驾驶人员将电动汽车开到进车位(4)停好,并将进车充电轨(9)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好,然后通过存车操作面板输入存车命令;
S2.控制器接收存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最底层与进车位(4)对接,然后控制器控制进车位(4)和升降吊篮(1)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进车位(4)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1)内;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9)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一轨道(15)上,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
S3.控制器控制载有电动汽车的升降吊篮(1)上升到距离最近的空的存车位(6)处,并与该存车位(6)对接,该存车位(6)为第一目标存车位;同时,控制器控制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的第一轨道(15)上;
S4.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1)和第一目标存车位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升降吊篮(1)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中;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11)的第一轨道(15)上,并使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其中一个第二充电接头(14)与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11)上的第一充电接头(13)插接,转移过程中,该移动充电小车(12)上的充电线始终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一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11)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二轨道(16)上;此时,电动汽车在第一目标存车位内开始充电,升降吊篮(1)停止运行等待接收下一次的存车或取车命令;
S5.需要取车时,驾驶人员通过取车操作面板输入取车命令,控制器接收取车命令后,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需要取出的电动汽车所在的存车位(6)处,并与该存车位(6)对接,该存车位(6)为第二目标存车位,然后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和升降吊篮(1)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第二目标存车位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升降吊篮(1)中;同时,控制器还控制第二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11)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与第一充电接头(13)分离,并控制该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一轨道(15)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第二目标存车位的存车充电轨(11)的第二轨道(16)上;
S6.控制器控制升降吊篮(1)运行到最底层,与出车位(5)对接,然后控制升降吊篮(1)和出车位(5)底部的汽车输送装置(7)将升降吊篮(1)内的电动汽车转移到出车位(5)内;同时,控制器控制吊篮充电轨(8)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二轨道(16)上;同时,控制器还控制出车充电轨(10)第一轨道(15)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转移到吊篮充电轨(8)的第二轨道(16)上;
S7.驾驶人员将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的充电线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分离,然后将电动汽车开出出车位,同时,控制器控制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此时,电动汽车存车—充电—取车过程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S7中,进车充电轨(9)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进车充电轨(9)的第一轨道(15)上,以及出车充电轨(10)第二轨道(16)上的移动充电小车(12)通过换轨装置转移到出车充电轨(10)的第一轨道(15)上的步骤如下:
S11.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从第二轨道(16)上运行到延长段(22)上,并继续运行挤开活动段(24)运行到小车掉头段(23)上,移动充电小车(12)运行到小车掉头段(23)上后,活动段(24)在拉簧(25)作用下复位;
S12.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沿着小车掉头段(23)往活动段(24)运行,当移动充电小车(12)运行到活动段(24)的凸起部(26)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在导向面(27)的作用下运行到上活动段(241)的凸起部(26)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脱离上小车掉头段(23),若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顶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同样在导向面(27)的作用下运行到下活动段(242)的凸起部(26)上,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脱离下小车掉头段(23);若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是与其对应的下轨道(18)的底面配合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主动驱动轮(19)运行到上活动段(241)的凸起部(26)上时,移动充电小车(12)的从动驱动轮(20)刚好运行到下小车掉头段(23)上的凹位(28)处,此时从动驱动轮(20)脱离下小车掉头段(23);
S13.控制器控制移动充电小车(12)从活动段(24)的凸起部(26)处运行到活动段(24)上,并继续运行,到达第一轨道(15),此时移动充电小车(12)换轨完成。
CN201910365043.2A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Pending CN110130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043.2A CN110130698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5043.2A CN110130698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30698A true CN110130698A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75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5043.2A Pending CN110130698A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30698A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074A (zh) * 2008-06-28 2009-04-15 杭州德萨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方便灵活的可组装式智能停车库
JP2011069180A (ja) * 2009-09-28 2011-04-07 Fuji Hensokuki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装置を備えた駐車塔
EP2330262A2 (de) * 2009-12-04 2011-06-08 WAP Wöhr Automatikparksystem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arkanlage und Parkanlage
CN203613849U (zh) * 2013-12-02 2014-05-28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设有ev充电装置的车库
CN204531541U (zh) * 2015-04-03 2015-08-05 吴建国 一种可充电的立体车库
CN105155889A (zh) * 2015-06-16 2015-12-16 韦宗权 一种通过互联网可查询预约和托盘有充电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4876715U (zh) * 2015-06-16 2015-12-16 韦宗权 一种托盘有充电功能的自动存取车立体车库
CN205583747U (zh) * 2016-03-30 2016-09-14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立体车库及其充电系统
CN205577531U (zh) * 2016-02-26 2016-09-14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智能立体车库
CN108252548A (zh) * 2017-12-29 2018-07-06 安徽罗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车库的充电桩
CN108656997A (zh) * 2018-05-28 2018-10-16 中交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车库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819783A (zh) * 2018-08-01 2018-11-16 安徽朗停停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
CN208152649U (zh) * 2018-04-13 2018-11-27 上海萨逸检测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式载车板垂直升降停车架
CN208198127U (zh) * 2018-02-24 2018-12-07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停车充电装置
CN109130906A (zh) * 2017-12-30 2019-01-04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及其应用系统
CN211007832U (zh) * 2019-04-30 2020-07-14 广州巧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074A (zh) * 2008-06-28 2009-04-15 杭州德萨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方便灵活的可组装式智能停车库
JP2011069180A (ja) * 2009-09-28 2011-04-07 Fuji Hensokuki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装置を備えた駐車塔
EP2330262A2 (de) * 2009-12-04 2011-06-08 WAP Wöhr Automatikparksystem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Parkanlage und Parkanlage
CN203613849U (zh) * 2013-12-02 2014-05-28 天津市中环富士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设有ev充电装置的车库
CN204531541U (zh) * 2015-04-03 2015-08-05 吴建国 一种可充电的立体车库
CN105155889A (zh) * 2015-06-16 2015-12-16 韦宗权 一种通过互联网可查询预约和托盘有充电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4876715U (zh) * 2015-06-16 2015-12-16 韦宗权 一种托盘有充电功能的自动存取车立体车库
CN205577531U (zh) * 2016-02-26 2016-09-14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充电功能的智能立体车库
CN205583747U (zh) * 2016-03-30 2016-09-14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立体车库及其充电系统
CN108252548A (zh) * 2017-12-29 2018-07-06 安徽罗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车库的充电桩
CN109130906A (zh) * 2017-12-30 2019-01-04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车库的充电桩装置及其应用系统
CN208198127U (zh) * 2018-02-24 2018-12-07 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停车充电装置
CN208152649U (zh) * 2018-04-13 2018-11-27 上海萨逸检测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式载车板垂直升降停车架
CN108656997A (zh) * 2018-05-28 2018-10-16 中交航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车库用汽车智能充电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819783A (zh) * 2018-08-01 2018-11-16 安徽朗停停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
CN211007832U (zh) * 2019-04-30 2020-07-14 广州巧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2277B (zh) 一种电池交换站的电池交换方法及其布置
CN103782246B (zh) 搬运车系统以及对搬运车的充电方法
CN114954116A (zh) 换电站及其控制方法
JP2908940B2 (ja) 充電装置を具えた機械式駐車装置
CN109017349A (zh) 用于为车辆做准备的方法
CN109501750A (zh) 电动汽车的自动换电站
CN206815911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共享单车立体车库
CN104088495A (zh) 一种重列式升降横移停车装置
CN109403696A (zh) 一种梳齿型多层停车设备及车辆充电方法
CN111852133B (zh) 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模块化立体车库
CN109703530A (zh) 基于单轨换电机器人的简易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104712160A (zh) 一种纵向升降机侧置式梳齿交换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
CN107585519A (zh) 一种生产线、生产线母车及生产线子车
CN110130698A (zh)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CN108995543A (zh) 一种顶置自动充电系统
CN109252720B (zh) 一种用于道路上层空间的汽车自动存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64746B (zh) 一种停车设备的搬运台车
CN100441820C (zh) 一种多楼层全自动立体车库
CN211007832U (zh) 一种带充电系统的立体停车库
WO2023051752A1 (zh) 基于固设式换电设备的换电站
CN110145147A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工作方法
CN208669046U (zh) 一种用于多层停车架的停车车辆运输机构
CN209111951U (zh) 一种用于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充电桩系统及机械式停车设备
CN1150933A (zh) 充电电池无轨电车系统
CN108824896A (zh) 一种汽车存取装置及新型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