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8029B -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8029B
CN110108029B CN201910353129.3A CN201910353129A CN110108029B CN 110108029 B CN110108029 B CN 110108029B CN 201910353129 A CN201910353129 A CN 201910353129A CN 110108029 B CN110108029 B CN 1101080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up
heating
temperature
dry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3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8029A (zh
Inventor
蒋勇
杨柏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shion Wi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shion W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shion Wi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shion W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31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080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08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8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8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802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8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20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 F24H1/201Water-storage heaters with immersed heating elements, e.g. electric elements or furnace tubes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1Storage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本发明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能够及时检测出水杯是否发生干烧,还可避免因水杯初始温度较高而带来的误判。

Description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方法的防干烧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性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便于水杯内饮料如咖啡或茶水的随时饮用,目前出现了一些可以持续加热水杯,以使水内饮品保持在适宜温度的加热装置。这些加热装置通常利用电磁加热的原理,即金属或铁磁性材料在频率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电场,进而形成电流。由于金属和铁磁性材料本身存在内阻,内阻消耗掉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将使金属和铁磁性材料发热,即涡流效应,即通过加热装置产生频率变化的磁场,加热具备金属或铁磁性材料的水杯。
不过,持续加热水杯在保持水杯内饮料温度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在水杯持续保温的情况下,水杯内饮料的蒸发速度会较快,如果人们没有及时饮用的话,水杯中液体如咖啡或茶水被蒸干后会在水杯的底部形成难清洗的污渍,而且长时间对没有液体的水杯加热,也不利于节省能源,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部分设备设置了一定的防干烧方法,如测量水杯的温度,或者在水杯内设置水位传感器,不过测量水杯的温度,存在因水杯中饮料初始温度较高而误判的情况,而设置水位传感器较为麻烦,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以能够在水杯发生干烧以前,停止加热装置对水杯的加热保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
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
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
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
进一步的,热平衡判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若否,返回步骤S1;若是,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开始计时,并执行步骤S2;
S2、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若是,返回步骤S2,若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恢复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执行步骤S3;
S3、再次执行步骤S1、S2,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返回步骤S3,若否,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
进一步的,热平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水杯加热设定时间后,再执行所述干烧判断步骤。
进一步的,干烧判断步骤中,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时,返回热平衡判断步骤。
进一步的,预设的所述干烧判定温度小于所述水杯中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发生干烧时的动态热平衡温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通过该防干烧控制方法,可方便的检测出水杯是否发生干烧,以节省能源,同时,本发明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通过预先判断水杯是否达到热平衡,再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可避免因水杯的初始温度较高而产生误判,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通过第一控制温度以及第二控制温度的方式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结果较为准确,也可较好的将水杯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以内。
(3)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的结果为否时,再次执行热平衡判断步骤和干烧判断步骤,可较好的将水杯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温度区间内。
(4)干烧判定温度小于所述水杯中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发生干烧时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可避免水杯内液体完全蒸干,避免在水杯中留下难以清洗的污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包括:
载体,可承载水杯;
电磁加热单元,设于所述载体上,所述电磁加热单元被配置为与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构成对所述水杯的加热;
温度检测单元,设于所述载体上,以可检测承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所述水杯的温度;
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及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发送的温度信号,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且于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发送的温度信号与存储于所述控制单元上的干烧判定温度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水杯是否发生干烧,并在所述水杯发生干烧时,控制所述电磁加热单元关闭;
其中,所述防干烧加热装置控制水杯防干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
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
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
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
其中,所述热平衡判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若否,返回步骤S1;若是,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开始计时,并执行步骤S2;
S2、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若是,返回步骤S2,若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恢复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执行步骤S3;
S3、再次执行步骤S1、S2,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返回步骤S3,若否,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采用薄膜NTC式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存储于所述控制单元上的第一控制温度和第二控制温度,以及接收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所述水杯的温度,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
本发明所述的防干烧加热装置与上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干烧实验的数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防干烧加热装置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加热单元,2-控制单元,3-温度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中水杯指的是容器及其承装的液体,而杯子仅指容器。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该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
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
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
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
先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再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干烧状态的原因在于:水杯初始放置于加热装置上时,其温度是不确定的,例如咖啡或茶叶等需要高温冲泡,即冲入杯子的水温可能较高,例如达到80℃-100℃,有可能高于步骤S2中的干烧判定温度,因此,若直接判断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干烧判定温度来判断水杯是否干烧,存在误判的可能,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先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再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的原理在于:
根据热力学定律,对于装有液体的水杯,其温度变化服从以下公式: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016264000000061
其中,△T为温度升高值,Q为水杯和水杯中液体吸收的热量,m为水杯的质量,c为水杯的比热容,m为水杯中液体的质量,c为水杯中液体的比热容。
另外,由于水杯也在不断地对外辐射热量,且随着水杯温度的升高,水杯对外辐射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在加热装置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即水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显然存在一个温度值,使水杯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大致等于单位时间内水杯对外辐射的热量,水杯的温度会稳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此时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同时可推知,水杯中液体越多,该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的温度越低,具体的来说,水杯中液体越多时,其在相同温度下对外辐射的热量越多,因此,在水杯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杯中的液体越多,满足水杯对外辐射的热量和由加热装置吸收的热量相等的温度越低。
举例说明,在杯子中加入50mL温度为室温的水,使用加热装置定功率持续给杯子加热,直到水杯中的水被彻底烧干,在这个过程中采集杯子的温度,其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该水杯的温度变化包括四个阶段,第一上升阶段,第一平衡阶段,第二上升阶段,第二平衡阶段。
其中,第一上升阶段代表水杯从加热装置吸收的热量大于水杯对外辐射的热量,水杯的温度上升;第一平衡阶段代表水杯从加热装置吸收的热量和对外辐射的热量近似相等,达到动态热平衡;第二上升阶段代表杯子中的水完全蒸发后,杯子从加热装置吸收的热量大于杯子对外辐射的热量,杯子的温度升高;第二平衡阶段代表,杯子从加热装置吸收的热量近似于杯子对外辐射的热量。
由图中可知,该杯子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在80℃~90℃之间,而干烧判定温度显然不会大于该杯子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即有可能小于水杯的初始温度,因此通过直接判断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干烧判定温度有可能存在误判。而加入50ml水后水杯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在70℃左右,另外可推知,加入杯子中的水量大于50ml时,水杯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小于70℃,因此水杯的温度达到动态热平衡温度后,再通过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干烧判定温度来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可避免因水杯的初始温度较高而带来的误判。
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若否,返回步骤S10;若是,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开始计时,并执行步骤S20;
S20、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与预设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若是,返回步骤S20,若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恢复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执行步骤S30,
S30、再次执行步骤S10、S20,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并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返回步骤S30,若否,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
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在水杯放置于加热装置上以后,由加热装置检测水杯的温度,并将水杯的温度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相比较,若水杯的温度低于第一控制温度,保持对水杯的加热,并继续检测水杯的温度,直至水杯的温度高于或等于第一控制温度,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的加热,并开始计时。
在停止对水杯加热后,因水杯只对外辐射热量,因此其温度会持续降低,此时连续检测水杯的温度,并将水杯的温度与预设的、小于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相比较,直至水杯的温度不大于该第二控制温度,然后控制加热装置恢复对水杯的加热。
首先记录加热装置自第一次停止对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第一持续时间,然后再次执行上述步骤,记录加热装置第二次停止对水杯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第二持续时间,计算第二持续时间与第一持续时间之间的第一差值,并与预设的时间阈值相比较,若该第一差值不大于时间阈值,则判断该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进入干烧判断步骤;若该第一差值大于时间阈值,则判断该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再次执行上述步骤,记录加热装置第三次停止对水杯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第三持续时间,将第三持续时间与第二持续时间的差值与时间阈值相比较,再次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若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进入干烧判断步骤,若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则记录第四持续时间,依次类推,直至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进入干烧判断步骤。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上述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检测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52℃,若否,返回步骤S100;若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加热,并开始计时,执行步骤S200;
S200、检测水杯的温度是否在48℃以下,若否,返回步骤S200;若是,恢复加热装置对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执行步骤S300;
S300、再次执行步骤S100、S200,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77S;若是,返回步骤S300;若否,判断水杯已达到动态热平衡,进入干烧判断步骤。
为了便于测量,上述所测量的水杯的温度均为杯子底部的温度,而且加热装置的热源位于杯子的底部,由于杯子的比热容远低于水的比热容,例如,根据文献可知,杯子为陶瓷材质时其比热容为850J/kg℃,杯子为钢质时其比热容为460J/kg℃,而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因此,在加热装置对对水杯进行加热时,杯子底部的温度变化快于杯子中液体的温度变化,难以通过杯子底部的温度直接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而采用上述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的方法可方便的检测出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
同时,采用上述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的方法,可将水杯的温度保持在第一控制温度和第二控制温度之间的温度区间内,方便将水杯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内。
干烧判断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在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控制加热装置对水杯加热一段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可为3分钟,检测水杯底部的最终温度值,若该最终温度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则判断该水杯发生干烧,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的加热,直到水杯被取走,返回待机状态。
若上述的最终温度值小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则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为了较好的将水杯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优选再次执行热平衡判断步骤,并在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再执行干烧判定步骤,依次循环,直至判断出水杯发生干烧,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的加热。
当然,干烧判断步骤中,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后,也可不再执行热平衡判断步骤,改为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加热,持续时间例如为两分钟,然后再次控制加热装置对水杯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再次检测水杯底部的最终温度值,并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相比较,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依次循环,直至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的加热。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干烧判定温度优选小于杯子的动态热平衡温度,具体的,该干烧判定温度优选位于水杯中具有50ml水时的动态热平衡温度,以及杯子的动态热平衡温度,例如为63-67℃,优选为65℃。通过将干烧判定温度按如上设置,可在水杯内液体在0-50ml时,即能够判断出水杯发生干烧,避免水杯中液体完全蒸发而在杯子中留下难以清洗的污渍。
作为本实施例的水杯的防干烧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检测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52℃,若否,返回步骤S110;若是,停止加热装置对水杯加热,并开始计时,执行步骤S120;
S120、检测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水杯的温度是否在48℃以下,若否,返回步骤S120;若是,恢复加热装置对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加热装置自停止对水杯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执行步骤S130;
S130、再次执行步骤S110、S120,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差值是否大于77S;若是,返回步骤S130;若否,判断水杯已达到动态热平衡,执行步骤S200;
S210、控制加热装置加热所述水杯一段时间,检测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水杯的温度是否小于65℃,若是,返回步骤S110,若否,执行步骤S220;
S220、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水杯的加热,直至水杯被取走,加热装置返回待机状态,等待水杯下一次放置于加热装置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该防干烧加热装置包括可承载水杯的载体,以及设于载体上,并可于外部电源电联接而将输入的电流转化为频率变化磁场的电磁加热单元1,还包括设于载体上、可检测所述水杯底部温度的温度检测单元3,以及与电磁加热单元1及温度检测单元3控制连接的控制单元2。
本实施例中,该载体以及电磁加热单元1可参考现有用于对手机等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的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的用于将电流转化为频率变化磁场的线圈,一种示意性说明如下:该载体为具有中空腔体的圆盘状,上述的水杯可承载于载体一侧的表面上,电磁加热单元1为容置于中空腔体内的线圈,且该线圈可将输入的电流转化为频率变化的磁场。
上述的温度检测单元3优选为固设于载体表面上的薄膜NTC温度传感器,该薄膜NTC温度传感器可与承载于载体上的水杯的底部接触,以对水杯底部的温度进行采样,且采样频率不小于1次/秒。
上述的控制单元2可根据温度检测单元3所检测到的水杯的温度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并在判断水杯达到热平衡后,控制单元2可根据所检测到的水杯的温度与预设于控制单元2内的干烧判定温度的比较结果判断水杯是否发生干烧,且在判断出水杯发生干烧后,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关闭,停止产生磁场,也即停止对水杯的加热。
本实施例的水杯中的杯子可为钢质的杯子,亦可为陶瓷杯子,且所述杯子为陶瓷杯子时,在杯子的底部附着有铁磁性材料,以能在频率变化的磁场内因涡流效应而发热,当然,该杯子亦可以为其它材质,例如玻璃或其它,只需在杯子上且优选在杯子的底部附着有铁磁性材料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水杯放置于载体上后,温度检测单元3开始采集水杯底部的温度,并发送至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将该水杯底部的温度与预设于控制单元2内的第一控制温度相比较,若水杯的温度小于第一控制温度,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对水杯进行加热,同时,控制单元2继续接收温度检测单元3发动的温度检测信号,直至水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控制温度,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关闭,停止对水杯的加热。
停止对水杯加热后,温度检测单元3继续采集水杯底部的温度,并发送至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将水杯的温度与第二控制温度相比较,若水杯的温度大于第二控制温度,控制单元2控制温度检测单元3继续检测水杯的温度,直至水杯的温度不大于第二控制温度,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开启,恢复对水杯的加热。
控制单元2计算电磁加热单元1自停止对水杯加热至恢复对水杯加热的第一持续时间,并至少再执行一次上述的步骤,计算第二持续时间。控制单元2计算第二持续时间与第一持续时间的差值,并将差值与预设于控制单元2内的时间阈值相比较,若差值大于时间阈值,则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再次执行上述步骤,并记录第三持续时间,并将第三持续时间与第二持续时间的差值与时间阈值相比较,直至差值小于或等于时间阈值,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
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对水杯加热一段时间,温度检测单元3实时采集水杯的温度,并发送至控制单元2,控制单元2将水杯的温度与预设于控制单元2内的干烧判定温度相比较,若水杯的温度小于干烧判定温度,控制单元2再次判断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若水杯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干烧判定温度,控制单元2控制电磁加热单元1关闭,直至水杯下次放置于载体上。
需要说明的是,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 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 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 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 计算机可读介质" 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 非穷尽性列表) 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 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 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 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
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
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
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
其中,所述热平衡判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若否,返回步骤S1;若是,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开始计时,并执行步骤S2;
S2、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若是,返回步骤S2,若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恢复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执行步骤S3;
S3、再次执行步骤S1、S2,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返回步骤S3,若否,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平衡判断步骤中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水杯加热设定时间后,再执行所述干烧判断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烧判断步骤中,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时,返回热平衡判断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的所述干烧判定温度小于所述水杯中没有液体的情况下发生干烧时的动态热平衡温度。
5.一种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体,可承载水杯;
电磁加热单元(1),设于所述载体上,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被配置为可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而构成对所述水杯的加热;
温度检测单元(3),设于所述载体上,以可检测承载于所述载体上的所述水杯的温度;
控制单元(2),与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及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控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发送的温度信号,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且于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后,所述控制单元(2)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所发送的温度信号与存储于所述控制单元(2)上的干烧判定温度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水杯是否发生干烧,并在所述水杯发生干烧时,控制所述电磁加热单元(1)关闭;
其中,所述防干烧加热装置控制水杯防干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热平衡判断步骤,判断水杯是否因加热装置的加热及向外界的散热而达到动态热平衡;
干烧判断步骤,所述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以后,采集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干烧判定温度;
若否,判断水杯未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继续对所述水杯加热;
若是,判断水杯发生干烧,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加热;
其中,所述热平衡判断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控制温度,若否,返回步骤S1;若是,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开始计时,并执行步骤S2;
S2、检测所述水杯的温度,并判断所述水杯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温度的第二控制温度,若是,返回步骤S2,若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恢复对所述水杯的加热,停止计时,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执行步骤S3;
S3、再次执行步骤S1、S2,计算自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对所述水杯的加热至恢复对所述水杯加热的持续时间,并计算相邻两次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判断水杯未达到动态热平衡,返回步骤S3,若否,判断水杯达到动态热平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采用薄膜NTC式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干烧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2)被配置为根据存储于所述控制单元(2)上的第一控制温度和第二控制温度,以及接收的所述温度检测单元(3)所检测的所述水杯的温度,判断所述水杯是否达到动态热平衡。
CN201910353129.3A 2019-04-29 2019-04-29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080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3129.3A CN110108029B (zh) 2019-04-29 2019-04-29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3129.3A CN110108029B (zh) 2019-04-29 2019-04-29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8029A CN110108029A (zh) 2019-08-09
CN110108029B true CN110108029B (zh) 2021-07-20

Family

ID=6748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312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08029B (zh) 2019-04-29 2019-04-29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080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982A (zh) * 2021-03-29 2021-07-06 深圳市鑫同创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倾斜角度检测水杯干烧的方法及电路
CN113662404A (zh) * 2021-08-19 2021-11-19 深圳饭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水杯干烧检测方法和智能水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9123Y (zh) * 1998-10-07 1999-09-22 宁波久联电线有限公司 电水杯
JP3178503U (ja) * 2012-06-26 2012-09-20 エレス株式会社 加熱機能付きタンブラー
CN206525928U (zh) * 2016-08-30 2017-09-29 王小冲 基于非接触式红外温度传感器监测热水壶状态的装置
CN107374245A (zh) * 2017-08-14 2017-11-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
CN108302772B (zh) * 2018-02-12 2020-08-1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器防干烧控制方法
CN108742100A (zh) * 2018-05-25 2018-11-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08916924A (zh) * 2018-08-15 2018-11-3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灶具及其防干烧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237545A (zh) * 2018-09-04 2019-01-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防干烧的控制方法和防干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8029A (zh)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8029B (zh)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RU2562917C2 (ru) Оценивание температуры
US10244892B2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module for adjusting temperature of liquid in container
JP2001511692A (ja) 加熱容器及びこのような容器の加熱素子を制御する方法
JP4479120B2 (ja) 自動製氷機
JP5904517B2 (ja) 盗電検査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EP0917402B1 (en) Microwave oven for heating the contents of a cup
JP2018130018A (ja) 生体情報測定器
JP3932426B2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沸騰検知方法
ES2939085T3 (es) Encimera de cocción que comprende un programa de cocción mejorado, sistema de cocción, procedimiento de cocción y programa correspondiente
JP2003077643A (ja) 加熱調理器
JP3714081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27007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H0238961B2 (ja) Futsutokenshutsusochi
JP2907530B2 (ja) 炊飯器の加熱制御方法
JP200531038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8209572A (zh) 加热控制方法和电水壶
JP3195998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JP2006061359A (ja) 加熱調理器
JP322815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S6041915A (ja) 加熱機器
JP3278372B2 (ja) 炊飯制御方法
JP3017897B2 (ja) 加熱調理器の被加熱調理物量判定装置
JPH0675425B2 (ja) 沸騰検出装置
JPH05137654A (ja) コーヒーメーカーの水量検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