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1947A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座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91947A CN110091947A CN201910053155.4A CN201910053155A CN110091947A CN 110091947 A CN110091947 A CN 110091947A CN 201910053155 A CN201910053155 A CN 201910053155A CN 110091947 A CN110091947 A CN 110091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shion
- spacer
- seat
- bottom plat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0—Detachable covers; Detachable p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座椅坐垫能够拆装,能够进行缓冲性的调整以及坐垫与底板的滑动的调整。车辆的座椅结构具备坐垫(80~82、85)和覆盖坐垫(80~82、85)的罩(50),其特征在于,坐垫(80~82、85)由树脂构成,罩(50)拆装自如地设置于坐垫(80~82、85),并且,坐垫(80~82、8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设置于座椅底板(60)的上部,在坐垫(80~82、85)与座椅底板(60)之间设置有间隔件(90、9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相对于机动二轮车的座椅拆装自如的座椅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公知有这样的结构,该种座椅罩包括:三维编织物,其覆盖在座椅上;安装面材料,其安装在该三维编织物的缘部;以及安装部,其设置于安装面材料,能够安装至座椅。车辆用座椅一般采用聚氨酯制的坐垫,坐垫自身不具有透气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7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结构中,虽然是座椅的拆装自如的座椅罩,但不能根据驾驶者的特性来改变鞍乘型车辆的乘员的缓冲性(高度、硬度等)。另外,座椅借助底板而固定于车辆,不能简单地进行更换,乘员的坐垫的调整也受到制约。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座椅坐垫能够拆装,能够进行缓冲性的调整以及坐垫与底板的滑动的调整。
本发明是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具备坐垫80、81、82、85和覆盖坐垫80、81、82、85的罩50,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80、81、82、85由树脂构成,所述罩50拆装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坐垫80、81、82、85,并且,所述坐垫80、81、82、8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设置于底板60的上部,在所述坐垫80、81、82、85与所述底板60之间设置有间隔件90、95。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90、95设有坐垫80、81的防滑机构92a、97a。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90、95分体地设置于座椅底板60。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90、95根据所述坐垫80、81的厚度t1、t2而为多个形态。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90、95在俯视观察车辆时设置在座椅底板60的中心线L0上。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坐垫80、81、82、85设置于驾驶者的落座部13a和乘客的落座部13b。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60的乘客落座部13b的坐垫85的定位机构74是所述间隔件90、95的定位机构74。
本发明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具备坐垫和覆盖坐垫的罩,所述坐垫由树脂构成,所述罩拆装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坐垫,并且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所述坐垫设置于座椅底板的上部,在所述坐垫与所述座椅底板之间设置有间隔件。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间隔件,能够调整缓冲性,能够使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与驾驶者的特性匹配。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设有坐垫的防滑机构。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间隔件,能够防止座椅的打滑,能够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分体地设置于座椅底板。根据该结构,通过使间隔件与座椅底板分体,能够进行间隔件的调整,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来选择坐垫。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根据所述坐垫的厚度而为多个形态。根据该结构,能够调整间隔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来选择坐垫。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间隔件在俯视观察车辆时设置在座椅底板的中心线上。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驾驶者的落座部的中心对坐垫进行卡定,更有助于防止坐垫滑动。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所述坐垫设置于驾驶者的落座部和乘客的落座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调整驾驶者和乘客的缓冲性。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的乘客的落座部的坐垫的定位机构是所述间隔件的定位机构。根据该结构,不需要另外新设置间隔件的定位机构,得以实现成本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座椅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座椅中省略了罩的网部的立体图。
图4是坐垫的立体图。
图5是放大了座椅的表面附近的截面的图。
图6是底板的俯视图。
图7是底板的左侧视图。
图8是从下方观察到的驾驶者用的坐垫的图。
图9是从前方观察到的驾驶者用的坐垫安装于底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从后方观察到的驾驶者用的坐垫安装于底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沿车宽方向剖切而示出驾驶者用的坐垫安装于底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驾驶者用的坐垫安装于底板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驾驶者用的第二坐垫安装于底板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驾驶者用的第三坐垫安装于底板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
图15是第一间隔件安装于底板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一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17是第一间隔件的左侧视图。
图18是沿图16中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
图19是第二间隔件的立体图。
图20是第二间隔件的左侧视图。
图21是沿图19中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3a:驾驶者的落座部;
13b:乘客的落座部;
80、81、82、85:坐垫;
50:罩;
60:座椅底板;
74:定位机构;
90、95:间隔件;
92a、97a:防滑机构;
L0: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前后左右及上下这样的方向的记载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另外,各图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左”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另外,在图1中,对于左右成对设置的部件,包括标号在内仅图示了左侧的部件。
机动二轮车(小型车辆)1是踏板式的鞍乘型车辆,其具备:车体框架10;转向系统11,其将前轮2支承为能够转向;动力单元12,其支承在车体框架10的后部;后轮3;以及座椅13,其供乘员以跨乘方式落座。
车体框架10具备:前立管14,其设置在车体框架10的前端;主框架15,其从前立管14向后下方延伸;下框架16,其从主框架15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后框架17,其从下框架16前底后高地向后方延伸;以及中间框架18,其从主框架15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并与后框架17的前部连结。
转向系统11具备:转向轴20,其被轴支承于前立管14;左右一对前叉21,它们配置在前轮2的左右两侧并支承前轮2;桥接部件22,其固定于转向轴20的下端,并连结左右的前叉21的上部;以及手柄23,其固定于转向轴20的上端。
前轮2由架设在左右的前叉21的下端部之间的前轮车轴2a轴支承。
动力单元12是具有作为后轮3的驱动源的发动机和支承后轮3的摆臂的功能的单元摆动发动机。动力单元12借助设置在其前端部的枢轴(未图示)而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车体框架10。后轮3被轴支承于动力单元12的后端部的后轮车轴3a。
机动二轮车1具备覆盖车体框架10等车体的车体罩25。
车体罩25具备:前罩26,其从前方及左右侧方覆盖前立管14;护腿罩27,其配置在前罩26的后方且位于乘员的腿部前方;后罩28,其从侧方覆盖座椅13下方的车体;以及下罩29,其覆盖护腿罩27的下方以及后罩28的前部下方的部分。
此外,机动二轮车1包括从上方覆盖前轮2的前挡泥板40和从上方覆盖后轮3的后挡泥板41。
座椅13从上方覆盖上表面开口的收纳箱(未图示)。座椅13借助其前端的铰链(未图示)设置成能够开闭。
图2是座椅13的立体图,图3是座椅13的结构图,是示出省略了罩50的网部52、53的状态的图。
座椅13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如图3所示,具备能够开闭地支承于车体的底板(座椅底板)60。座椅13为多座式,在底板60上前后设置有坐垫(三维网状结构物)80、85。如图2所示,座椅13具有从外侧覆盖坐垫80、85的罩(表面部件)50。前侧的坐垫80形成驾驶者的落座部13a,后侧的坐垫85形成乘客的落座部13b。
罩50具备沿着座椅13的外周形状设置的皮革部(罩框部)51。
皮革部51具有沿座椅13的外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带状部51a。在左侧的带状部51a与右侧的带状部51a之间形成有对前端之间进行连接的前部51b。前部51b向后方突出,形成为倒U字状。在左侧的带状部51a与右侧的带状部51a之间,形成有对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之间进行连接的分隔部51c。
分隔部51c形成在前侧的驾驶者的落座部13a与后侧的乘客的落座部13b之间的位置。在左侧的带状部51a与右侧的带状部51a之间形成有对后端之间进行连接的后部51d。
如图3所示,根据由左右的带状部51a、前部51b、分隔部51c包围而成的形状,在皮革部51形成有前侧的开口形状部54。根据由左右的带状部51a、后部51d、分隔部51c包围而成的形状,在皮革部51形成有后侧的开口形状部55。
开口形状部54被图2、图5所示的网部(三维立体编织物)52封闭。由于被网部52封闭,因此罩50的开口形状部54具有透气性、透水性。在网部52的下方配置有坐垫80。网部52与左右的带状部51a、前部51b、分隔部51c结合,与皮革部51构成为一体。
开口形状部55被图2、图5所示的网部(三维立体编织物)53封闭。由于被网部53封闭,因此,罩50的开口形状部55具有透气性、透水性。在网部53的下方配置有坐垫85。网部53与左右的带状部51a、后部51d、分隔部51c结合,与皮革部51构成为一体。
如图2所示,罩50由皮革部(罩框部)51和网部(罩主体部)52、53构成。
图4是支承于底板的坐垫80、85的立体图。
坐垫80、85分别与罩50的网部52、53的位置相对应地支承于底板60。罩50相对于支承于底板60的坐垫80、85被支承为能够拆装。
图5是放大了座椅13的表面附近的截面的图。
座椅13的坐垫80、85由单层网状坐垫形成,该单层网状坐垫由单层的网状材料构成,罩50的网部(网罩、罩主体部)52、53由网状材料100构成。
坐垫80、85通过将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树脂制的纤维(也称为"连续线状体")105弯曲而形成环,通过熔接等接合各环的接触部分,构成为三维网状结构。即,该坐垫80、85是热塑性弹性体网状体。由此,能够得到缓冲性及耐久性优异、且与聚氨酯制的坐垫相比透气性格外优异的坐垫80、85。
另外,通过调整构成坐垫80、85的纤维105的材料、纤维直径、中空率(每单位面积的中空面积)等,能够调整缓冲性、透气性和耐久性(缓冲性的持续性)等。由此,即使是厚度比较薄的坐垫80、85,也能够得到充分的缓冲性、透气性及耐久性。另外,由于在坐垫80、85整体上形成有间隙,因此还能够得到散热性及排水性(透水性),有利于座椅13的轻量化。
坐垫80、85并不限定于热塑性弹性体网状体,也可以是使用了热塑性弹性体以外的材料的三维网状结构。
构成罩50的网部52、53的网状材料100形成为由编织品构成的三层结构,该编织品通过编织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纤维材料而形成。即,网状材料100由三维立体编织物形成,该三维立体编织物具备:表层101,其构成露出到外部的表面;里层102,其构成里侧面;以及连结层103,其连结表层101与里层102。表层101和里层102由网状的开孔组织的编织品形成,具有透气性。表层101优选使用表面的肌肤触感良好且保水性少的纤维材料(蓬松丝、原丝等)。
连结层103通过用单丝的连结线103A连结表层101和里层102而构成。更具体而言,连结层103由在连结表层101及里层102时至少2根连结线103A交叉的交叉结构的编织品形成。通过形成交叉结构,容易兼顾作为立体编织物的罩50的网部52、53的透气性、形态稳定性、弹力性(冲击吸收性)及耐久性(弹力性的持续性)等。而且,由于在罩50的网部52、53整体上形成有间隙,因此还能够得到散热性及排水性,有利于座椅13的轻量化。
通过坐垫80、85和罩50的网部52、53这两者,能够得到座椅13的透气性、散热性和排水性。而且,由于用树脂形成坐垫80、85及罩50的网部52、53,因此与使用天然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耐水的结构。
连结层103并不限定于交叉结构,也可以是大致垂直地连结表层101及里层102的柱结构,或者也可以是至少2根连结线103A和表里编织品形成三角形的桁架结构。此外,网状材料100也可以为三层以外的多层结构。此外,也可以将表层101或里层102变更为一片网眼布料等,由编织品以外构成各层101~103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不限于多层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公知的网状材料。
如图6所示,座椅13的底板60在俯视观察时(俯视观察车辆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椭圆形状。如图7所示,从车辆侧面观察,底板60的后端60b位于比前端60a靠上方的位置,在外观上呈前低后高的形状。
底板60在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前的车宽方向中央侧的上表面具备坐垫支承部61。在坐垫支承部61上支承有驾驶者用的坐垫80。坐垫支承部61形成有车宽方向中央部(中心线L0的位置)向上凸的截面为拱形的隆起底部62。在侧视观察车辆时,隆起底部62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隆起底部62与坐垫80的底部接触而支承坐垫80。通过由隆起底部62支承坐垫80,提高了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
在隆起底部62的前部左右形成有侧面形状赋予部66b。如图3所示,在侧面形状赋予部66b的上部支承坐垫80的左右两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隆起底部62和左右的侧面形状赋予部66b构成支承坐垫80的坐垫支承部61。
在坐垫支承部61的隆起底部62的前方,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抵靠肋63。如图6所示,抵靠肋63具有V字状的抵靠部63a。抵靠部63a形成为越向后方越窄的形状。坐垫80的前端部80a(参照图4)与抵靠部63a抵靠而被定位。
在抵靠部63a的前方形成有从抵靠部63a的上端向前方延伸的多个加强部63b。如图7所示,加强部63b越靠前侧高度越低,与底板60的前表面部66平滑地连接。
加强部63b在被罩50覆盖的情况下,同前表面部66一起与罩50的内表面接触,使罩50具有座椅形状。
在坐垫支承部61的后部形成有向上方隆起而相对于坐垫支承部61形成阶梯的阶梯部64。阶梯部64在前部具有阶梯壁64a。阶梯壁64a形成为从坐垫支承部61向上方立起的壁状,且上端以随着向上方而处于后方的方式倾斜。在阶梯壁64a与上述抵靠肋63之间支承坐垫80。
在阶梯部64的后方形成有第二坐垫支承部65。第二坐垫支承部6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形成为大致水平,如图7所示,第二坐垫支承部65形成在比前侧的坐垫支承部61高的位置。在第二坐垫支承部65上支承乘客用的坐垫85。乘客用的坐垫85的前端被设置于阶梯部64的定位肋(定位机构)74定位。定位肋74沿着阶梯部64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比阶梯部64更向上方突出。
在底板60的前部形成有前表面部(底板6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66。前表面部66具备随着向后方而向上方倾斜的前表面形状赋予部66a和从前表面形状赋予部66a的上端向左右延伸的左右一对侧面形状赋予部66b。侧面形状赋予部66b沿着隆起底部62的前部下侧向后方延伸。侧面形状赋予部66b以越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越处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侧面形状赋予部66b随着朝向后方而变窄。
在被罩50覆盖的情况下,前表面部66与罩50的内表面接触,使罩50具有座椅形状。
在坐垫支承部61和第二坐垫支承部65的外周侧形成有周缘部67。在图6所示俯视图中,周缘部67位于底板60的外周部。如图3、图7所示,周缘部67的截面形状从座椅13中心向外周方向倾斜,并以随着朝向车宽方向外侧而处于下方的方式倾斜。在周缘部67处,水容易向车宽方向外侧流动。由于周缘部67的前侧部68的截面形状从座椅13中心向外周方向倾斜,所以提高了底板60的刚性。
在图7所示的车辆侧视图中,周缘部67形成前低后高的形状。在周缘部67处,水容易向前侧流动。周缘部67具有从前表面部66的下端前低后高地延伸的前侧部(周缘部67的前部)68。前侧部68在侧视观察车辆时位于比坐垫支承部61靠下方的位置。在前侧部68的后方形成有中央部69,该中央部69在侧视观察车辆时比坐垫支承部61向后上方延伸。在中央部69的后方形成有与中央部69相比平缓地向后上方倾斜的后侧部70。前侧部68、中央部69、后侧部70各自左右成对地形成。
周缘部67的左右的前侧部68相对于坐垫支承部61向下方形成阶梯,在坐垫支承部61与周缘部67的左右的前侧部68之间,分别形成有使底板60的前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切成截面呈L字状而形成的切口部60d。即,左右的前侧部68具有:侧壁部68a,其形成在前表面部66的侧面形状赋予部66b的下方及坐垫支承部61的下方;以及底壁部68b,其从侧壁部68a的下端沿车宽方向延伸。底壁部68b随着向车宽方向前进而向下方倾斜。
在前侧部68处立设有外周肋71。外周肋71构成底板6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外周肋71为薄板状。外周肋71隔开适当的间隔A1、A2而形成有多个。在相邻的外周肋71彼此之间产生空间A。通过周缘部67的前侧部68所具备的外周肋71,即使在底板60上未配置有坐垫80的部分,也能够形成座椅13的形状。罩50的网部52与外周肋71接触而成为座椅13的形状。由于网部52为三维立体编织物,因此即使在没有坐垫80的部分也能够保护底板60。
由于在左右的前侧部68处分别立设有多个外周肋71,因此容易沿座椅13的外周形成形状。在此,外周肋71形成在切口部60d的位置,在前侧部68处构成了座椅13的形状。底板60为缺肉的形状,能够实现底板60的轻量化而构成座椅的形状。
另外,在水进入了底板60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设置在底板60上表面的外周肋71之间的空间A进行排水。由于外周肋71位于底板60的周缘部67,所以有利于排出水。在此,外周肋71形成在前侧部68处,形成在底板60的较低位置上。利用底板60的前低后高的形状、周缘部67的前低后高的形状,容易将底板60上的水向外周肋71引导。
在图6所示的俯视图中,外周肋71从座椅13的中央沿放射方向延伸。各个外周肋71的外端71e形成在比车宽方向的内端71d靠前侧的位置。在俯视观察时,通过从座椅中心向外周方向呈放射状地定向,能够构成沿着座椅13的外周的形状。另外,外周肋71能够配合底板60的倾斜而将水向座椅13的前部引导。
各个外周肋71形成为大致三角形,能够构成座椅13的形状。外周肋71呈从底板60的外缘部(周缘部67的外端)60c跨坐垫支承部61的下部而形成的大致三角形。外周肋71包括:侧边部71a,其沿着侧壁部68a延伸;底边部71b,其沿着底壁部68b延伸;以及斜边部71c,其连结侧边部71a与底边部71b的末端。
如图7所示,在周缘部67处立设有外周肋71的前侧部68具备:前侧部前部(立设部前部)68c,其立设有与坐垫80分离并能够与罩50(参照图2)的内表面抵接的外周肋71;以及前侧部后部(立设部后部)68d,其立设有与坐垫80的底面抵接的外周肋71。
前侧部前部68c相对于前侧部后部68d位于下方,前侧部前部68c与坐垫支承部61分离。外周肋71中的位于前侧部前部68c的外周肋71相对于位于前侧部后部68d的外周肋71高度方向的尺寸大。对于外周肋71,越是前侧的外周肋71,斜边部71c越接近直线,越是后侧的外周肋71,斜边部71c越凸地弯曲,整体接近四边形状。
如图7所示,位于侧面形状赋予部66b的下方的前侧部前部68c侧的外周肋71中,也作为内端71d的上端71d与前表面部66的侧面形状赋予部66b的下缘66b1连接,也作为外端71e的下端71e与底板60的外缘部60c连接。从侧面形状赋予部66b的下缘66b1延伸的斜边部71c从侧面形状赋予部66b平滑地延伸。
如图7所示,前侧部后部68d外周肋71中,也作为内端71d的上端71d与坐垫支承部61的隆起底部62的侧缘61a连接,也作为外端71e的下端71e与底板60的外缘部60c连接。从坐垫支承部61的隆起底部62的侧缘61a延伸的斜边部71c从坐垫支承部61平滑地延伸。
利用外周肋71,能够构成座椅13的形状。由于能够利用外周肋71构成座椅13的形状,所以能够减小坐垫80,能够实现座椅13的轻量化。
外周肋71中,斜边部71c与罩50或驾驶者用的坐垫80抵接。通过使斜边部71c的形状在前后方向的位置不同,外周肋71容易平滑地构成座椅13的形状。
在侧视观察车辆时,外周肋71的底边部71b从下侧向后方斜上方延伸。利用外周肋71,能够配合底板60的倾斜而将水引导到座椅13的前部。
在前侧部后部68d的外周肋71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侧肋72。侧肋72从车宽方向外侧与坐垫80接触,进行坐垫80的侧部的定位。
在周缘部67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底板60的排水孔73。沿着底板60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排水孔73,排水孔73在底板60的外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排水孔73将流到底板60上的水排出到底板60的下侧。在具有外周肋71的前侧部68也形成有排水孔73。排水孔73中的一个形成在前侧前部68c与前侧后部68d之间。利用形成在外周肋71与外周肋71之间的排水孔73,通过外周肋71而被引导向底板60的外周部附近的水被向座椅13下方排出。
图8是从下方观察驾驶者用的坐垫80的图。
驾驶者用的坐垫80具有宽度窄的前端部80a。前端部80a分为两股状。在前端部80a的后方形成有宽度比前端部80a宽的主体部80b。主体部80b具有从前端部80a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的左右一对延伸部80b1。在主体部80b的后方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后壁部80c。在主体部80b的下部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左右一对凹部80d。
如图9和图10所示,驾驶者用的坐垫80支承于底板60的坐垫支承部61。前端部80a与抵靠肋63的抵靠部63a抵靠。利用左右的侧肋72,坐垫80的侧部被定位。在左右一对凹部80d中嵌入比坐垫支承部61更向上方鼓出的中央部69。坐垫80的后壁部80c配置在阶梯部64的前方。
坐垫80借助抵靠肋63、侧肋72、阶梯部64等,以被从底板60夹持的方式受到压力从而被支承。此时,延伸部80b1覆盖多个外周肋71中的位于周缘部67的前侧部后部68d的外周肋71的上方。利用覆盖多个外周肋71中的一部分的坐垫80的延伸部80b1,能够保护罩50免受与外周肋71的摩擦。
如图4、图7所示,在前端部80a宽度窄且主体部80b宽度宽的驾驶者的落座部13a中,驾驶者的腿容易放置在双点划线R1所示的延伸部80b1的位置上。坐垫80的延伸部80b1向外周肋71的上方延伸,驾驶者容易将腿放置在柔软的坐垫80上,提高了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另外,在驾驶者移动腿的情况下,罩50容易经由坐垫80被按压在外周肋71上,因此罩50容易长寿命化。驾驶者容易放置腿的前侧部后部68d的外周肋71的间隔A2比前侧部前部68c的外周肋71的间隔A1窄,容易承受载荷。
在图9、图10、图11中,当罩50(参照图2)以覆盖坐垫80、85方式安装时,罩50与外周肋71抵接而构成为座椅形状,能够使底板60轻量化而构成座椅形状。另外,具有透气性、透水性。
透过罩50的网部52、53(参照图2)和坐垫80、85进入底板60上的水经由外周肋71等被引导,并被从排水孔73等从底板60排出。
说明了外周肋71将底板60上的水向底板60的外侧引导的结构,但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在外周肋71上设置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开口71f,从隔着开口71f相邻的空间A穿过空间A将进入底板60上的水引导到排水孔73。
图12是示出驾驶者用的坐垫80安装于底板60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驾驶者用的第二坐垫81安装于底板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驾驶者用的第三坐垫82安装于底板60的情况的剖视图,是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剖切的剖视图。
在底板60上选择性地可紧固地构成有与底板60分体的间隔件90、95,厚度t1、t2、t3不同驾驶者用的坐垫80、81、82构成为能够被选择性地支承。各坐垫80、81、82除了厚度t1、t2、t3不同之外,其他结构相同。图13、图14的坐垫81、82的各部分的标号81a~81c、82a~82c与图12的坐垫80的各部分的标号80a~80c对应。
形成为规定厚度t1的第一坐垫80卡定于第一间隔件90,而支承于底板60的坐垫支承部61。形成为比厚度t1厚的规定厚度t2的第二坐垫81卡定于第二间隔件95而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形成为比厚度t2厚的规定厚度t3的第三坐垫82不经由间隔件90、95而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
由于间隔件90、95是独立的,因此能够调整坐垫支承部61的形状,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选择坐垫80~82。
图15是第一间隔件90安装于底板60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6是第一间隔件90的立体图,图17是其左侧视图,图18是沿图16中的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
图19是第二间隔件95的立体图,图20是其左侧视图,图21是沿图19中的XXI-XXI线的剖视图。
第一间隔件90与第二间隔件95是被选择性地安装于底板60的部件,基本的结构相同。
间隔件90、95外观较宽,分别具有:上壁部91、96,它们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以及接触部92、97,它们从上壁部91、96的前端向前下方倾斜。在上壁部91、96上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长孔93、98。
间隔件90、95配置在图6所示的底板60的车宽方向中央的中心线L0上。间隔件90、95能够在驾驶者的落座部13a的中心卡定坐垫80、81,更有助于防止坐垫80、8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间隔件90、9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阶梯部64处。在长孔93、98中插入定位肋74,间隔件90、95被定位。由于间隔件90、95通过定位肋74而被定位,所以定位的定位机构与后侧的坐垫85是共用的。由于不需要新设置间隔件90、95的定位机构,所以能够抑制成本。
间隔件90、95具有外形与阶梯部64对应的背面90a、95a。
间隔件90、95具有被固定至坐垫支承部61的固定部90b、95b。
第一间隔件90的背面90a的形状与第二间隔件95的背面95a的形状一致。背面90a、95a与阶梯部64接触地配置。
第一间隔件90的固定部90b的形状与第二间隔件95的固定部95b的形状一致。固定部90b、95b与坐垫支承部61接触地配置。
间隔件90、95的接触部92、97相对于阶梯部64的阶梯壁64a向前方突出,如图12、图13所示,填充了在与坐垫80、81间产生的间隙。根据厚度t1、t2的坐垫80、81,第一间隔件90和第二间隔件95的截面方向的厚度不同。
第一间隔件90相对于基准位置94a的突出量D1大于第二间隔件95相对于基准位置99a的突出量D2。
第一间隔件90相对于基准位置94a的高度H1高于第二间隔件95相对于基准位置99a的高度H2。间隔件90、95还具有调整坐垫支承部61的高度的功能。
如图12、图13、图15所示,在侧视观察车辆时,间隔件90、95与乘客用的坐垫85局部重叠。通过乘客用的坐垫85,也能够从后方支承坐垫80、81,能够抑制间隔件90、95的大小。
在接触部92、97的表面形成有粗糙面(防滑机构)92a、97a。粗糙面92a、97a与坐垫80、81接触,摩擦阻力增大,从而防止了坐垫80、81滑动。由于防止了坐垫80、81的滑动,所以能够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在接触部92、97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被紧固部94、99。被紧固部94、99位于固定部90b、95b的内部。在被紧固部94、99中贯穿插入有轴状的紧固部件110,将间隔件90、95紧固至底板60的固定部61b。紧固部件110的头部110a埋在被紧固部94、99中。
如图12所示,厚度t1的第一坐垫80在前端部80a与抵靠肋63抵靠、后壁部80c与第一间隔件90接触的状态下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根据坐垫80的厚度t1,第一间隔件90从隆起底部62起高出高度H1的量(参照图18),第一间隔件90相对于阶梯壁64a向前方以突出量D1(参照图18)突出,第一间隔件90填埋了在坐垫80与坐垫支承部61之间产生的间隙。驾驶者用的第一坐垫80能够通过第一间隔件90以不打滑的方式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
如图13所示,厚度t2的第二坐垫81在前端部81a与抵靠肋63抵靠、后壁部81c与第二间隔件95接触的状态下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根据坐垫81的厚度t2,第二间隔件95从隆起底部62起高出高度H2的量(参照图21),第二间隔件95相对于阶梯壁64a向前方以突出量D2(参照图21)突出,第二间隔件95填埋了在坐垫81与坐垫支承部61之间产生的间隙。驾驶者用的第二坐垫81能够通过第二间隔件95以不打滑的方式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
如图14所示,厚度t3的第三坐垫82以前端部82a与抵靠肋63抵靠、后壁部82c与阶梯部64接触的方式支承于坐垫支承部61。在厚度t3厚的坐垫82中,可以不使用间隔件90、95而将坐垫82以不会打滑的方式支承在坐垫支承部61上。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驾驶者用的坐垫80、81的厚度t1、t2,具有多个形态的间隔件90、95。能够调整间隔件90、95来调整坐垫支承部61,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选择形成驾驶者的落座部13a的坐垫80~8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驾驶者用的坐垫80~82和乘客用的坐垫85是分体的,所以能够分别调整驾驶者用的坐垫80~82和乘客用的坐垫85的缓冲性。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在具备坐垫80~82、85和覆盖坐垫80~82、85的罩50的车辆的座椅结构中,坐垫80~82、85由树脂构成,罩50拆装自如地设置于坐垫80~82、85,并且,坐垫80~82、8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设置于底板60的上部,在坐垫80~82、85与底板60之间设置有间隔件90、95。因此,即使配置了厚度t1~t3不同的坐垫80~82,也能够通过设置间隔件90、95来调整缓冲性,能够使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与驾驶者的特性匹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90、95设置有坐垫80、81的粗糙面(防滑机构)92a、97a。因此,即使配置了厚度t1~t3不同的坐垫80~82,也能够通过设置间隔件90、95来防止坐垫80~82滑动,能够提高驾驶者的乘坐舒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90、95分体地设置于底板60。因此,通过使间隔件90、95与底板60分体,能够进行间隔件90、95的调整,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来选择坐垫8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90、95根据坐垫80~82的厚度t1~t3而为多个形态。因此,能够调整间隔件90、95,能够根据驾驶者的特性来选择坐垫8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90、95在俯视观察时设置在底板60的中心线L0上。能够在驾驶者的落座部13a的中心对坐垫80~82进行卡定,更有助于防止坐垫80~82滑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坐垫80~82、85设置于驾驶者的落座部13a和乘客的落座部13b。因此,能够分别调整驾驶者和乘客的缓冲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底板60的乘客落座部13b的坐垫85的定位肋(定位机构)74是间隔件90、95的定位机构74。因此,不需要另外新设置间隔件90、95的定位机构74,从而致使成本得以削减。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及应用。
座椅13例示了驾驶者用坐垫80~82和乘客用坐垫85分体的结构,但驾驶者用的坐垫80~82和乘客用的坐垫85也可以是一体的。另外,也可以不是多座式而是单座式。
坐垫80~82、85只要是树脂即可,也可以不是三维网状结构。坐垫80~82、85也可以是聚氨酯树脂。
说明了间隔件90、95填埋坐垫80、81的后壁部80c、81c与阶梯部64的阶梯壁64a之间的空间的结构,但可以是配置在中心线L0上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配置在隆起底部62上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例如,间隔件90、95具备与隆起底部62的上表面形状对应且车宽方向中央部为凸的拱形的面,对于每个间隔件90、95,也可以采用使隆起的高度不同而支承坐垫80~82的结构。
说明了罩50具备皮革部51和网部52、53结构,但罩50也可以是仅具有皮革部51等表皮的部件,或是仅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网状材料100的罩50。罩50相对于坐垫80~82、85能够拆装即可。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座椅结构,其具备坐垫(80、81、82、85)和覆盖坐垫(80、81、82、85)的罩(50),
所述车辆的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80、81、82、85)由树脂构成,
所述罩(50)被拆装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坐垫(80、81、82、85),并且,
所述坐垫(80、81、82、85)在侧视观察车辆时设置于座椅底板(60)的上部,
在所述坐垫(80、81、82、85)与所述座椅底板(60)之间设置有间隔件(90、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90、95)设有坐垫(80、81)的防滑机构(92a、97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90、95)分体地设置于座椅底板(6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90、95)根据所述坐垫(80、81)的厚度(t1、t2)而为多个形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90、95)在俯视观察车辆时设置在座椅底板(60)的中心线(L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80、81、82、85)设置于驾驶者的落座部(13a)和乘客的落座部(13b)。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座椅底板(60)上乘客的落座部(13b)的坐垫(85)的定位机构(74)是所述间隔件(90、95)的定位机构(7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15254A JP7193916B2 (ja) | 2018-01-31 | 2018-01-31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JP2018-015254 | 2018-01-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91947A true CN110091947A (zh) | 2019-08-06 |
CN110091947B CN110091947B (zh) | 2020-12-04 |
Family
ID=6744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53155.4A Active CN110091947B (zh) | 2018-01-31 | 2019-01-21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93916B2 (zh) |
CN (1) | CN11009194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9050A (zh) * | 2000-02-01 | 2001-08-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用车座 |
CN2670208Y (zh) * | 2003-12-02 | 2005-01-12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靠垫部可调整的摩托车座垫 |
CN2772939Y (zh) * | 2005-03-03 | 2006-04-19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座垫的机车 |
US20080238032A1 (en) * | 2007-03-30 | 2008-10-02 | Yuzuru Ishikawa | Pillion step device for motorcycle |
CN105745146A (zh) * | 2013-12-02 | 2016-07-06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 |
CN107640250A (zh) * | 2017-09-22 | 2018-01-30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座及其摩托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3480U (ja) * | 1984-04-26 | 1985-11-16 | 東京シ−ト株式会社 | ボトムプレ−ト |
JPS62111286U (zh) * | 1985-12-30 | 1987-07-15 | ||
JP3463182B2 (ja) * | 1994-11-28 | 2003-11-0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4381093B2 (ja) | 2003-10-22 | 2009-12-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座席装置 |
JP2008029752A (ja) | 2006-07-31 | 2008-02-14 | Honda Access Corp | シートカバー |
-
2018
- 2018-01-31 JP JP2018015254A patent/JP71939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21 CN CN201910053155.4A patent/CN1100919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9050A (zh) * | 2000-02-01 | 2001-08-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用车座 |
CN2670208Y (zh) * | 2003-12-02 | 2005-01-12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靠垫部可调整的摩托车座垫 |
CN2772939Y (zh) * | 2005-03-03 | 2006-04-19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整座垫的机车 |
US20080238032A1 (en) * | 2007-03-30 | 2008-10-02 | Yuzuru Ishikawa | Pillion step device for motorcycle |
CN105745146A (zh) * | 2013-12-02 | 2016-07-06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跨乘式车辆 |
CN107640250A (zh) * | 2017-09-22 | 2018-01-30 |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座及其摩托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93916B2 (ja) | 2022-12-21 |
JP2019131052A (ja) | 2019-08-08 |
CN110091947B (zh) | 2020-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91942A (zh)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
JP5718698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5718699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CN110091943A (zh)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
EP2939556A1 (fr) | Casque adapté aux contraintes de son utilisation | |
US20050116517A1 (en) | Vehicular seat structure | |
EP1437293B1 (en) | Small vehicle | |
EP3351462B1 (en) | Vehicle seat structure | |
CN110091947A (zh) | 车辆的座椅结构 | |
US4529216A (en) | Two-wheeled vehicle | |
JP4105276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ップ構造 | |
JP2007276548A (ja) | 自動二輪車 | |
US7708105B1 (en) | All terrain vehicle | |
KR950000751Y1 (ko) | 루우프가 붙은 자동 2륜차 | |
JP615179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5661539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4452131B2 (ja) | 車両 | |
JP359167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 |
JP3007060B2 (ja) | 自動二輪車 | |
JP721468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381229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 |
EP3351464B1 (en) | Vehicle seat structure | |
JP3655733B2 (ja) | スクータにおけるフートボード構造 | |
CN219115621U (zh) | 鞍乘型车辆 | |
JPH0899660A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