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3050A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Google Patents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73050A CN110073050A CN201880004925.XA CN201880004925A CN110073050A CN 110073050 A CN110073050 A CN 110073050A CN 201880004925 A CN201880004925 A CN 201880004925A CN 110073050 A CN110073050 A CN 110073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e
- water
- cleaning
- bubbles
- air bubb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5/00—Washing or rinsing machines for crockery or tableware
- A47L15/42—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10—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with additional treatment of the liquid or of the object being cleaned, e.g. by heat, by electricity or by vibration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利用清洁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该清洁液是通过使表面活性剂和细微气泡水混合而成的,所述细微气泡水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的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被称作微米气泡、纳米气泡的粒径为几十nm~几μm尺寸的细微气泡正受到关注,提出了使用含有多个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的技术。这里,例如在清洁油污等时,一般使用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然而,在以往构成中,关于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未得到充分的验证,未充分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带来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3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提供能够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而提高清洁效率的清洁方法、使用了该清洁方法的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是利用清洁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的清洁方法,该清洁液是将细微气泡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所述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的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使用了如下清洁方法,该清洁方法是利用清洁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的清洁方法,该清洁液是将细微气泡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所述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的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图表的方式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水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图。
图2是以表的方式示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水所含的细微气泡的粒径与个数的关系的图。
图3是针对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而以表的方式示出清洁性能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4是针对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而以图表的方式示出清洁性能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6是沿图5的X6-X6线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产生器的剖面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对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水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进行测量的测量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8是以图表的方式示出由测量系统对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使用的细微气泡水进行测量而得的结果的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的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图(其1)。
图10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的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图(其2)。
图11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的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图(其3)。
图12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的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图(其4)。
图13是概略地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中的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的图(其5)。
图14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利用的细微气泡水和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清洁液即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的清洁方法,所述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即1×10^5个)以上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更优选的是所述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粒径为25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活性剂能够使用肥皂等天然来源的表面活性剂、或合成洗涤剂等中含有的合成表面活性剂等。肥皂、合成洗涤剂也可以是固态、液体、粉体中的任一种形状。
细微气泡水是指含有大量直径为纳米级别的细微气泡的水或者溶液。即,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与自来水相比,含有大量粒径为纳米级别的细微气泡。例如能够通过局部缩小水等液体所流经的流路的截面面积而使通过该流路的液体急剧减压,由此使液体中的溶解空气析出而产生细微气泡。另外,例如也能够对通过流路的水等液体高速地混入外部的空气而产生细微气泡。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设定为,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直径、即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最大峰值P1落入粒径100nm±70nm的范围内,更优选的是落入粒径100nm±50nm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的是落入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在该情况下,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最大峰值P1出现在粒径80nm附近。
另外,第二个峰值P2出现在粒径140nm附近,第三个峰值P3出现在粒径110nm附近。另外,第四个峰值P4出现在粒径50nm程度附近,第五个峰值P5出现在粒径220nm附近。在本实施方式中,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直径的个数分布中的、包含最大峰值P1在内的至少两个峰值、在本情况下是最大峰值P1与第三个峰值P3落入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设定为,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占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的比例为50%以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细微气泡水每1ml含有1.0×106个以上的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在本情况下是每1ml含有约1.25×106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其中,处于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约为8.25×105个。因而,细微气泡水中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占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的比例约为66%。
本申请发明人使用上述的细微气泡水,通过以下的顺序验证了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数量与针对皮脂污垢的清洁性能的提高率的相关性。另外,本验证中的细微气泡是指粒径为500nm以下的气泡。
(人工皮脂污垢的污染成分的调制)
以氯仿作为溶剂,将油酸以及甘油三油酸酯溶解,将含有32.5%的油酸以及17.5%的甘油三油酸酯的50%溶液作为污染成分。
(试料的人工污染以及调制)
使上述污染成分的溶液40ml均匀地渗入150mm×200mm的棉布,在室内进行24小时的自然干燥后,裁剪成50mm见方的布片,从而得到污染布。另外,将未浸入有污染成分的溶液的棉布作为原布。
(测试方法)
将一个污染布作为不进行清洁的基准片。另外,将六个污染布分别用含有1.30×106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含有6.5×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含有3.25×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含有2.6×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含有1.60×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以及未混入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这6种清洁液进行清洁,之后,在室内进行24小时的自然干燥。由此,分别得到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
另外,在各清洁液中溶解有相同量的洗涤剂。即,用于清洁比较片的清洁液是在自来水中溶解规定量的市售洗涤剂而成的。另外,用于清洁评价片1~5的清洁液是在分别混入了上述规定的细微气泡后的自来水中溶解规定量的市售洗涤剂而成的。洗涤剂的溶解量例如是该洗涤剂的使用说明书中记载的规定量。另外,比较片以及各评价片1~5的清洁使用市售的洗衣机在相同的运行内容下进行。
接下来,在混合比为乙醇:水=13:7的乙醇水溶液的溶剂中溶解苏丹红作为油溶性色素,得到浓度0.664mg/ml的染色液。然后,将各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浸渍于染色液中15分钟而进行染色,之后,按乙醇水溶液、水的顺序漂洗,将多余的染色液漂洗掉,然后,将比较片以及各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在室内进行24小时的自然干燥。
接下来,使用色差计,作为各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的清洁前色差,测量了原布与基准片之间的色差。另外,作为各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的清洁后色差,测量了原布与各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之间的色差。然后,基于下式(1)计算评价片1~5以及比较片的清洁度,进行了各评价片1~5的清洁度相对于比较片的清洁度的比较。
清洁度=1-(清洁后色差)/(清洁前色差)···(1)
将试验的结果表示在图3中。另外,图3中的“混合比例”表示在将每1ml含有1.30×106个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设为100%的细微气泡水、在该100%的细微气泡水中混合自来水来精制出清洁液的情况下,细微气泡水占清洁液整体的比率。图3中的“细微气泡浓度”示出了各清洁液的每1ml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数量。而且,图3中的“对数值”是用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表示各清洁液的细微气泡浓度的值。
根据图3所示的试验结果,在用含有1.30×106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评价片1中,相对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比较片,可见有19.2%的清洁性能的提高。另外,在用含有6.5×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评价片2中,相对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比较片,可见有13.7%的清洁性能的提高。另外,在用含有3.25×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评价片3中,相对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比较片,可见有13.0%的清洁性能的提高。
另外,在用含有2.6×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评价片4中,相对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比较片,可见有12.6%的清洁性能的提高。而且,在用含有1.60×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评价片5中,相对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了清洁的比较片,可见有10.7%的清洁性能的提高。
图4是关于图3的各评价片1~5、将横轴设为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数的对数、将纵轴设为清洁性能提高率而示出的图。而且,在图4中,在将横轴即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浓度设为X轴、将纵轴即清洁性能的提高率设为Y轴的情况下,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出的近似曲线能够由下式(2)表示。另外,该情况下的相关系数R^2为0.908。
Y=(5.02×10^(-4))X^(3.25)···(2)
根据图4、式(2)以及其相关系数R^2可知,伴随着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量的增大,清洁性能大致线性地、即大致一次直线地提高。即,通过本试验可知,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数量与清洁性能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而且,根据式(2)可导出,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数量为1.0×105个/ml即X=5时,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通常的清洁液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清洁性能提高约9.4%。另外,根据式(2)可导出,清洁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数量为1.26×105个/ml即X=5.1时,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通常的清洁液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清洁性能提高约10%。其结果,可知通过使清洁液中至少含有1.0×105个/ml的细微气泡,与用不含有细微气泡的通常的清洁液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约10%的清洁性能。
这里,在上述试验中,使用图5以及图6所示的细微气泡产生器10生成细微气泡水。细微气泡产生器10例如为合成树脂制,整体形成为圆筒形状。细微气泡产生器10具有节流部11、直通部12以及突出部13。节流部11与直通部12形成连续的一条流路。在该情况下,节流部11侧成为输入侧,直通部12侧成为输出侧。
节流部11形成为从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输入侧朝向输出侧而内径缩小的形状,即形成流路的截面面积即内径连续地逐渐减少的那种所谓的圆锥形的锥管状。直通部12形成为流路的截面面积即内径不变化的圆筒形、所谓的直管状。
突出部13设于直通部12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分。突出部13用于通过局部缩小直通部12中的水能够通过的截面面积而使通过直通部12的液体中产生细微气泡。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直通部12设有多根、在该情况下为4根突出部13。各突出部13由前端尖的棒状的部件构成,从直通部12的内周面朝向该直通部12的剖面的中心方向突出。各突出部13以朝向直通部12的剖面的周向相互等间隔地分离的状态配置。
若水从节流部11侧流入细微气泡产生器10,则由于从节流部11至直通部12的流路截面面积缩小,从而利用流体力学的所谓文丘里效应来提高流速。并且,该高速流碰撞于突出部13,使得压力急剧降低。由此,能够使溶解于水中的空气作为细微的气泡而大量析出。
在使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生成细微气泡水时,测量该细微气泡水的单位量例如每1ml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数量与其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由此进行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性能的评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使水相对于细微气泡产生器10仅通过一次而生成细微气泡水的情况称为一次通过(one pass)。
使用图7所示那样的测量系统20进行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性能的评价。测量系统20具备细微气泡产生器10、水槽21、循环泵22以及将水槽21与循环泵22之间相连的配管23、24。细微气泡产生器10设于连接于循环泵22的排出侧的配管23的中途部分、即从循环泵22至水槽21的配管23的中途部分。
在水槽21内存储有规定量、例如10L的超纯水W。循环泵22使超纯水W在水槽21与循环泵22之间循环。此时,通过循环泵22的作用,以0.1MPa的压力对细微气泡产生器10施加超纯水W。由此,在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超纯水W内,析出细微气泡而成为细微气泡水。并且,使循环泵22驱动规定时间,使超纯水W循环而多次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从而使水槽21内的超纯水W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增大。
本申请发明人在开始循环泵22的驱动后,每隔规定的时间例如约10分钟采集水槽21内的超纯水W作为样本。并且,本申请发明人使用纳米粒子分析装置(NANOSIGHT LM1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通过纳米粒子跟踪法(也称为粒子轨迹追踪法)对所采集的各样本进行分析,由此测量出每1ml的细微气泡的数量。
另外,本申请发明人根据超纯水W的循环流量与水槽21内的初始存储量计算出超纯水W的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约为1分钟。而且,本申请发明人根据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和样本的采集时间,计算出到各样本的采集时为止超纯水W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次数。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这样计算出的次数、即被认为从使循环泵22动作到各样本的采集时为止超纯水W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次数称作通过次数。
图8是以通过次数为横轴、以细微气泡的产生量为纵轴对各样本进行绘制而得的图。根据图8的结果可知,通过次数即超纯水W的循环次数越增加,超纯水W所含的细微气泡的量也越线性地增加。即,可知超纯水W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次数越增加,超纯水W中的细微气泡越被浓缩。即,根据图8的结果可知,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通过次数即超纯水W的循环次数、和超纯水W所含的细微气泡的量具有一次直线的相关关系。
据此,若将水等液体相对于细微气泡产生器10通过一次时产生的细微气泡的数量设为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一次通过的性能,则可如下那样求出该一次通过的性能。即,在循环开始后的任意时刻,将水槽21内的超纯水W取样,并测量该样本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然后,通过将该测量到的细微气泡的数量除以到采样时刻为止的通过次数即循环次数,计算出细微气泡产生器10的一次通过的性能。关于这样计算出的性能即细微气泡的数量,由于是在暂时使浓度变浓的基础上由通过次数进行平均化而得到的,因此能够尽量排除测定装置的分辨率或使用的水所含的细微气泡以外的细微粒子的影响,能够得到高精度的评价结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图8所示的结果,通过10.6次的循环,每1ml生成约1.48×107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另外,通过20.2次的循环,每1ml生成约2.85×107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而且,通过29.8次的循环,每1ml生成约3.95×107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根据这些结果可知,利用一次通过,每1ml生成了1.3~1.4×106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因而,可知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所使用的细微气泡产生器10能够在施加动水压力0.1MPa下,以一次通过生成每1ml含有约1.3~1.4×106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
另外,在上述的清洁性能的试验中,将使自来水仅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得的细微气泡水即一次通过中产生的细微气泡水设为100%的细微气泡水。在该100%的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约1.3×106个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并且,将该100%的细微气泡水不在自来水中稀释而作为原液使用,由此得到使用于评价片1的含有1.30×106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另外,通过用自来水将100%的细微气泡水稀释到50%,得到了使用于评价片2的含有6.50×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
另外,通过用自来水将100%的细微气泡水稀释到25%,得到了使用于评价片3的含有3.25×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另外,通过用自来水将100%的细微气泡水稀释到20%,得到了使用于评价片4的含有2.60×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而且,通过用自来水将100%的细微气泡水稀释到12.5%,得到了使用于评价片5的含有1.60×105个/ml的细微气泡的清洁液。
因而,评价片1~5所使用的清洁液中,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峰值以及比例都相同。即,如上述那样,评价片1~5所使用的清洁液都是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最大峰值落入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另外,如上述那样,评价片1~5所使用的清洁液都是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占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的比例为50%以上。
这里,一般来说,细微气泡根据其气泡的粒径而如下那样分类。例如,粒径为几μm至50μm左右即微米级别的气泡被称作微米气泡或者微气泡。与此相对,粒径为几百nm~几十nm以下即纳米级别的气泡被称作纳米气泡或者超细微气泡。
若气泡的粒径为几百nm~几十nm以下,则由于比光的波长还小,因此不能目视确认,液体变得透明。而且,纳米级别的细微气泡与微米级别以上的气泡相比,具有总界面面积大、上浮速度慢、内部压力大等特性。例如,粒径为微米级别的气泡由于其浮力而在液体中迅速上升,在液体表面破裂而消失,因此在液体中的滞留时间相对较短。另一方面,粒径为纳米级别的细微气泡由于浮力小,因此在液体中的滞留时间长。
在上述试验中可知,通过使溶解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洁液中含有细微气泡,与用不含有细微气泡的通常的清洁液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清洁性能提高。设想是如下那样的原理。即,如图9所示,通常,表面活性剂32在达到某个浓度以上时,表面活性剂32的疏水基彼此聚集并胶束化,形成表面活性剂32的凝聚体33。该凝聚体33的粒径设为几十nm。另一方面,例如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31由于其表面带负电而成为疏水性,因此吸引表面活性剂32的疏水基。
因此,若将含有胶束化后的表面活性剂32的凝聚体33的洗涤剂混合到含有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31的细微气泡水中,则在细微气泡31的表面的疏水性作用下,凝聚体33的能量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如图10所示,凝聚体33被破坏,表面活性剂32的各分子分散。而且,分散的表面活性剂32的各分子通过表面活性剂32的疏水基与细微气泡31的具有疏水性的表面的相互作用,吸附于细微气泡31的表面。由此,清洁液所含的表面活性剂32被吸附于细微气泡31而形成复合体34。
并且,如图11所示,表面活性剂32与细微气泡31的复合体34由于细微气泡31的浮力等而遍及清洁液中的大范围进行扩散。因此,表面活性剂32的各分子与例如附着于纤维35的皮脂污垢成分36等接触的概率大幅度提高。而且,如图12所示,若表面活性剂32与细微气泡31的复合体34接近污垢成分36,则在污垢成分36的表面的疏水作用下,表面活性剂32与细微气泡31的能量的稳定性被破坏,产生细微气泡31的变形或破裂。于是,表面活性剂32的各分子分离而吸附于污垢成分36,并且由于细微气泡31的破裂所带来的冲击等,污垢成分36容易从纤维35浮起而剥离。
此时,表面活性剂32进入由于细微气泡31的破裂的冲击而产生的污垢成分36与纤维35之间的间隙,促进污垢成分36的乳化。而且,表面活性剂32获取污垢成分36而使其乳化,从而将污垢成分36从纤维35剥离,由此发挥清洁能力。这样,细微气泡31引出表面活性剂32的清洁能力。
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例如如图14所示能够应用于洗衣机40。洗衣机40具备外箱41、顶盖42、盛水桶43、转桶44、波轮45、电动机46、注水装置5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10。洗衣机40是转桶44的旋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所谓的纵轴型的洗衣机。另外,洗衣机并不限定于纵轴型,也可以是转桶的旋转轴水平或者朝向后方下降倾斜的横轴型的所谓的滚筒式洗衣机。
注水装置50位于外箱41的上部且设于顶盖42的内部。注水装置50具有第一供水阀51、第二供水阀52、第三供水阀53、连接口54、注水盒60以及细微气泡产生器10。即,在洗衣机40中,细微气泡产生器10作为注水装置50的构成要素组装于注水装置50。
连接口54经由未图示的软管与自来水的水龙头等供水源连接。连接口54的下游侧分支为多个,经由各供水阀51、52、53连接于注水盒6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连接口54的下游侧分支为三个,经由各供水阀51、52、53连接于注水盒60。
注水盒60接收从连接口54供给的水,将该接收到的水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注水。注水盒60具有抽出式的洗涤剂盒62以及柔顺剂盒63。洗涤剂盒62被投入洗涤剂,柔顺剂盒63被投入柔顺剂。
在该构成中,若第一供水阀51打开,则从未图示的水龙头供给到连接口54的自来水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成为含有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并向注水盒60内的洗涤剂盒62供给。并且,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供给到洗涤剂盒62内的细微气泡水流落到注水盒60的底部,之后,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注水。此时,如果洗涤剂盒62内收容有洗涤剂,则该洗涤剂溶解于供给到洗涤剂盒62内的细微气泡水,从而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流落。
同样,若第二供水阀52打开,则从未图示的水龙头供给到连接口54的自来水向注水盒60内的洗涤剂盒62供给。并且,供给到洗涤剂盒62内的自来水流落到注水盒60的底部,之后,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注水。此时,如果洗涤剂盒62内收容有洗涤剂,则该洗涤剂溶解于供给到洗涤剂盒62内的自来水,从而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流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开第一供水阀51而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地加以供给的细微气泡水、和打开第二供水阀52而不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地加以供给的自来水在注水盒60内或者盛水桶43内混合而成为洗涤液。在该情况下,洗衣机40通过调整第一供水阀51与第二供水阀52的开闭时间或定时,能够调整洗涤液中的细微气泡水与自来水的混合比例。由此,能够任意地调整洗涤液所含的细微气泡的浓度。
另外,若第三供水阀53打开,则从未图示的水龙头供给到连接口54的自来水向注水盒60内的柔顺剂盒63供给。并且,供给到柔顺剂盒63内的自来水向注水盒60的底部流落,之后,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注水。此时,如果柔顺剂盒63内收容有柔顺剂,则该柔顺剂溶解于供给到柔顺剂盒63内的自来水,从而从注水口61向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流落。另外,也可以在第三供水阀53的路径中进一步设置细微气泡产生器10。
而且,洗衣机40在盛水桶43以及转桶44内存储有洗涤液的状态下,使电动机46驱动而使波轮45旋转来搅拌转桶44内的洗涤物,从而进行洗涤动作。在该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10被施加自来水而并非循环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液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是使自来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产生的,即是利用一次通过而产生的。另外,细微气泡产生器10也可以在洗衣机40内设于使洗涤液循环的循环路径的中途。据此,通过使洗涤液多次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能够进一步提高洗涤液中的细微气泡的浓度。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以及洗衣机40,利用使细微气泡水和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混合而成的清洁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该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
据此,能够使细微气泡的数量以及粒径适合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清洁。由此,能够充分地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其结果,与用不含细微气泡的清洁液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清洁效率。
细微气泡在表面带有负的电荷。而且,细微气泡的粒径即颗粒直径越小,细微气泡的表面的负电荷越大。因此,粒径越小,细微气泡越容易吸附表面活性剂,其结果,容易形成与表面活性剂的集合体。然而,若细微气泡的粒径变小,则细微气泡的表面积变小,因此一个细微气泡所能够吸附的表面活性剂的量变少。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以及洗衣机40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中,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粒径的个数分布的最大峰值处于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据此,能够使基于细微气泡的电特性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能力和基于细微气泡的尺寸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成为适当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以及洗衣机40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中,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占粒径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由此,也能够使基于细微气泡的电特性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能力和基于细微气泡的尺寸的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成为更适当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另外,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以及洗衣机40所使用的细微气泡水是使自来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产生的。据此,与使自来水多次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生成细微气泡水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细微气泡水的供给时间。其结果,能够缩短清洁时间。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并不限定于洗衣机40,例如也能够应用于餐具清洁机、便器。
在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应用于餐具清洁机的情况下,餐具清洁机例如使用通过上述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对作为清洁对象的餐具进行清洁。在该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10只要设于用于从自来水管向餐具清洁机内供给自来水的供水路径的中途或者使供给到餐具清洁机内的水循环的循环路径的中途即可。由此,餐具清洁机内被供给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包含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并且,在餐具清洁机内,细微气泡水与餐具用洗涤剂混合,从而能够如上述那样有效地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另外,在将上述实施方式的清洁方法应用于便器的情况下,便器例如使用通过上述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生成的细微气泡水,对作为清洁对象的便器内进行清洁。在该情况下,细微气泡产生器10只要设于用于从自来水管向便器内供给自来水的供水路径的中途即可。由此,便器内被供给通过细微气泡产生器10而包含细微气泡的细微气泡水。并且,在便器内,例如在用户清扫便器内时投入到便器内的洗涤剂和供给到便器内的细微气泡水混合,从而能够如上述那样有效地引出细微气泡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效果。在该情况下,便器也可以具备将洗涤剂与细微气泡水一起自动地供给到便器内的机构。
以上,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该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该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该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与其等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清洁方法,其中,
利用使表面活性剂和细微气泡水混合而成的清洁液对清洁对象进行清洁,所述细微气泡水中每1ml含有1×105个以上的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方法,其中,
所述细微气泡水中,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按照直径的个数分布的最大峰值处于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方法,其中,
所述细微气泡水中,粒径100nm±30nm的范围内的细微气泡的数量占粒径为500nm以下的细微气泡的数量的比例为5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方法,其中,
所述细微气泡水是使自来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而产生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方法,其中,
所述细微气泡水是使自来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而产生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方法,其中,
所述细微气泡水是使自来水通过一次细微气泡产生器而产生的。
7.一种洗衣机,使用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方法。
8.一种餐具清洁机,使用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方法。
9.一种便器,使用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洁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1642675.6A CN119346522A (zh) | 2017-04-13 | 2018-01-15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79899A JP7185390B2 (ja) | 2017-04-13 | 2017-04-13 | 洗浄方法、洗濯機、食器洗浄機、及び便器 |
JP2017-079899 | 2017-04-13 | ||
PCT/JP2018/000832 WO2018189973A1 (ja) | 2017-04-13 | 2018-01-15 | 洗浄方法、洗濯機、食器洗浄機、及び便器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642675.6A Division CN119346522A (zh) | 2017-04-13 | 2018-01-15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73050A true CN110073050A (zh) | 2019-07-30 |
Family
ID=637931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4925.XA Pending CN110073050A (zh) | 2017-04-13 | 2018-01-15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CN202411642675.6A Pending CN119346522A (zh) | 2017-04-13 | 2018-01-15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1642675.6A Pending CN119346522A (zh) | 2017-04-13 | 2018-01-15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185390B2 (zh) |
CN (2) | CN110073050A (zh) |
TW (1) | TWI678444B (zh) |
WO (1) | WO201818997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23159A1 (zh) * | 2019-08-02 | 2021-02-1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 |
WO2021109896A1 (zh) | 2019-12-04 | 2021-06-10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洗涤设备的进水方法及使用该进水方法的洗涤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94088A (ja) * | 2018-12-10 | 2020-06-18 |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 洗浄溶液、洗浄溶液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洗浄方法 |
TWI831094B (zh) * | 2021-12-03 | 2024-02-01 | 英屬開曼群島商納諾股份有限公司 | 衣物洗滌系統、奈米微氣泡離子水產生裝置及衣物洗滌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4314U (zh) * | 1990-05-23 | 1992-01-29 | 梁志峰 | 微气泡超声波洗涤机 |
CN1275180A (zh) * | 1997-08-15 | 2000-11-29 |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 洗涤水喷射装置 |
JP2008093166A (ja) * | 2006-10-11 | 2008-04-2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洗剤吐出装置 |
CN101228325A (zh) * | 2005-07-26 | 2008-07-23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冲水马桶设备 |
JP2009226208A (ja) * | 2008-02-29 | 2009-10-08 |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洗濯装置 |
JP2011088979A (ja) * | 2009-10-21 | 2011-05-06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洗浄液、洗浄方法、洗浄液製造装置 |
JP2011115359A (ja) * | 2009-12-03 | 2011-06-16 | Panasonic Corp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JP2013140096A (ja) * | 2012-01-05 | 2013-07-18 |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 放射性物質汚染物の汚染除去方法 |
WO2015147048A1 (ja) * | 2014-03-26 | 2015-10-01 | トスレック株式会社 | ナノバブル製造装置 |
CN105297357A (zh) * | 2014-06-24 | 2016-02-03 | 株式会社东芝 | 洗衣机 |
US20160066760A1 (en) * | 2014-09-05 | 2016-03-10 | Tennant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treatment liquids having nanobubb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1962A (ja) | 2002-10-01 | 2004-04-2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 ナノバブルの利用方法及び装置 |
EP3150559A4 (en) | 2014-05-28 | 2018-02-21 |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 Antibacterial water |
-
2017
- 2017-04-13 JP JP2017079899A patent/JP71853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15 CN CN201880004925.XA patent/CN110073050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15 WO PCT/JP2018/000832 patent/WO20181899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1-15 CN CN202411642675.6A patent/CN119346522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24 TW TW107102481A patent/TWI678444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4314U (zh) * | 1990-05-23 | 1992-01-29 | 梁志峰 | 微气泡超声波洗涤机 |
CN1275180A (zh) * | 1997-08-15 | 2000-11-29 | 东陶机器株式会社 | 洗涤水喷射装置 |
CN101228325A (zh) * | 2005-07-26 | 2008-07-23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冲水马桶设备 |
JP2008093166A (ja) * | 2006-10-11 | 2008-04-2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洗剤吐出装置 |
JP2009226208A (ja) * | 2008-02-29 | 2009-10-08 |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 洗濯装置 |
JP2011088979A (ja) * | 2009-10-21 | 2011-05-06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洗浄液、洗浄方法、洗浄液製造装置 |
JP2011115359A (ja) * | 2009-12-03 | 2011-06-16 | Panasonic Corp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JP2013140096A (ja) * | 2012-01-05 | 2013-07-18 | Sunstar Engineering Inc | 放射性物質汚染物の汚染除去方法 |
WO2015147048A1 (ja) * | 2014-03-26 | 2015-10-01 | トスレック株式会社 | ナノバブル製造装置 |
CN105297357A (zh) * | 2014-06-24 | 2016-02-03 | 株式会社东芝 | 洗衣机 |
US20160066760A1 (en) * | 2014-09-05 | 2016-03-10 | Tennant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treatment liquids having nanobubble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23159A1 (zh) * | 2019-08-02 | 2021-02-1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 |
WO2021109896A1 (zh) | 2019-12-04 | 2021-06-10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洗涤设备的进水方法及使用该进水方法的洗涤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9346522A (zh) | 2025-01-24 |
JP7185390B2 (ja) | 2022-12-07 |
WO2018189973A1 (ja) | 2018-10-18 |
TWI678444B (zh) | 2019-12-01 |
TW201837264A (zh) | 2018-10-16 |
JP2018175443A (ja) | 2018-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73050A (zh) | 清洁方法、洗衣机、餐具清洁机以及便器 | |
TWI638073B (zh) | 洗衣機 | |
CN110494606B (zh) | 洗衣机 | |
JP6370987B2 (ja) | アミノシロキサンポリマーナノエマルションを含む布地処理組成物 | |
JP2025003527A (ja) | 洗浄方法 | |
JP2021183052A (ja) | 洗浄装置、及び洗濯機 | |
JP2017525861A (ja) | アミノシロキサンポリマーナノエマルションを含む布地処理組成物 | |
JP2008043651A (ja) | 洗濯機 | |
TWI831094B (zh) | 衣物洗滌系統、奈米微氣泡離子水產生裝置及衣物洗滌方法 | |
CN105779151A (zh) | 一种去蜡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KR20150075070A (ko) | 초음파 세정 방법 | |
Peila et al. | Washing off intensification of cotton and wool fabrics by ultrasounds | |
JP6948144B2 (ja) | 水洗便器装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局部洗浄装置 | |
JPH11267391A (ja) | バブル噴流洗濯機及びバブル噴流洗浄方法 | |
CN112941835B (zh) | 制备湿泡沫流体的方法、装置、系统及洗涤消毒方法 | |
TWI274797B (en) | Washing machine | |
JP2018123223A (ja) | ファインバブル生成用組成物 | |
JP2006110091A (ja) | 洗濯機 | |
JPH06285447A (ja) | 管路の洗浄方法 | |
CN116254157A (zh) | 一种用于lcd的微乳液液晶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21137113A (ja) | 洗濯機 | |
Stanescu et al. | Green solution for cotton scouring | |
Susanto et al. | Potential utilization of ultrafine bubbles (UFB) technology in the cleaning process as a solution to replace the use of detergents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 review | |
JP2022124498A (ja) | キャビテーション処理水の洗浄力評価方法及び被処理物の洗浄方法 | |
JP7706332B2 (ja) | 洗濯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