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9002A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9002A
CN110069002A CN201910060623.0A CN201910060623A CN110069002A CN 110069002 A CN110069002 A CN 110069002A CN 201910060623 A CN201910060623 A CN 201910060623A CN 110069002 A CN110069002 A CN 1100690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maging device
internal structure
restricted part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06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9002B (zh
Inventor
山内大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2696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0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90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0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9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0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09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for space saving, e.g.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78Fram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框架,其具有(i)树脂模制的底表面和(ii)侧表面,所述侧表面(a)与所述底表面一体地树脂模制并且(b)从所述底表面向上延伸;内部结构,其能够支撑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以及用于将所述内部结构固定到所述框架的底表面的螺钉,其中所述侧表面设置为围绕内部结构,所述框架和所述内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限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限制所述内部结构与所述框架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设置在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侧表面的端部的距离小于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底表面的距离的位置中。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的成像设备具有用于储存包括成像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框架。图9示出用于常规成像设备的示例性框架结构。在图9中,用于成像设备100的框架包括具有底表面和侧表面104、105的下部框架A以及具有上表面102和侧表面101、103的上部框架B,并且下部框架和上部框架在竖向方向上组装。
发明内容
如在常规结构中那样,当通过螺钉紧固在竖向方向上组装两个有底框架A和B以整体形成用于成像设备100的框架时,使用以下构造来确保成像设备100的总刚性。更具体地,从侧表面向内平行于底表面(或上表面102)延伸的边缘部分107和108设置在框架A和B的开口部分附近,并且边缘部分107和108设置有螺孔110,以使得螺钉106被紧固以进行固定。边缘部分107和108在图9中用阴影表示。为了确保抵抗作用于使成像设备100整体变形的外力的足够刚性,边缘部分107和108需要一些宽度,并且确保用于提供边缘部分107和108的空间导致成像设备100的尺寸增加。
本发明提供所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允许成像设备具有足够刚性同时限制成像设备的尺寸增加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i)树脂模制的底表面和(ii)侧表面,所述侧表面(a)与所述底表面一体地树脂模制并且(b)从所述底表面向上延伸;
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能够支撑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以及
螺钉,所述螺钉用于将所述内部结构固定到所述框架的底表面,
其中所述侧表面设置为围绕所述内部结构,
所述框架和所述内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限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限制所述内部结构与框架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设置在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侧表面的端部的距离小于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底表面的距离的位置中。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保成像设备的足够刚性,同时限制成像设备的尺寸增加。
参考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和框架如何固定在成像设备的底部部分处的视图;
图4A至图4E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和框架的接合布置的视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在左右方向上的变形的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上部部分处的内部结构和框架的接合布置的视图;
图7A和图7B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在前后方向上的变形的视图;
图8A至图8E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和框架的接合布置的视图;并且
图9是用于说明常规布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需注意,根据第一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应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并且将通过示例性的方式描述可以设置有单个可拆卸处理盒的单色电子照相打印机。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具有内部结构和用于储存内部结构的四边框架的成像设备并且不受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应用的限制,所述四边框架包括底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例如,对于形成全色图像的成像设备,可拆卸处理盒的数量可以多于一个(例如四个)。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复印机、传真机和例如包含所有上述装置的功能的多功能装置的成像设备。
整体成像设备的一般结构的描述
图1是沿着垂直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左右方向的方向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需注意,本文的左右方向是指从成像设备的前面观察到的左右方向以及平行于成像设备的安装表面并且垂直于图1的纸张表面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连接成像设备的前后的方向以及平行于成像设备的安装表面并且平行于图1的片材表面的左右方向的方向。在图1中,片材表面中的向右对应于向前方向,并且向左对应于向后方向。
成像设备10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成像设备10包括作为成像单元的可拆卸处理盒11。可拆卸处理盒11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文中作为“感光鼓”)和显影单元15,所述显影单元15使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潜像显影。成像设备10具有光学单元18,所述光学单元18通过基于图像数据对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1进行激光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成像设备10基于图像数据在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材料S(例如纸张、塑料片材和织物片材)上形成单色图像。处理盒11储存黑色调色剂。记录材料S从成像设备10的前面处的开口插入成像设备10中,并通过纸张进给装置13被送到转印辊12与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1之间的夹持部分。静电潜像基于图像数据由光学单元18形成在感光鼓1上,并且静电潜像由显影单元15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在记录材料S通过感光鼓1与转印辊12之间的夹持部分的过程中,转印辊12将记录材料S压向感光鼓1。转印辊12通过偏压电源被提供有与调色剂所带电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电压,并且形成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定影单元14设置在转印辊12与感光鼓1之间的夹持部分的下游,并且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通过定影单元14,在定影单元14处,调色剂被加热并加压以在记录材料S上熔化并定影。通过这些操作步骤,单色印刷图像使用感光构件形成在记录材料S的表面上。
成像设备的外部
现在,将参考图2A和图2B描述成像设备10的外部。
图2A是从前面和上面观察到的成像设备10的透视图。成像设备10具有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所述内部结构20能够支撑用于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所述框架30用于储存内部结构。框架30具有树脂模制的底表面31以及侧表面32,所述侧表面32与底表面31一体地树脂模制并从底表面31向上延伸并且在上侧敞开。框架30通过所谓的树脂整体模制形成。因此,树脂模制的底表面31和与底表面31一体地树脂模制的侧表面32形成为连续的。侧表面32设置为围绕内部结构20。成像设备10具有:上部盖35,所述上部盖35设置成用于覆盖框架30的上表面上的开口和内侧结构20的上侧部;以及可枢转打开的盖36,所述可枢转打开的盖36具有位于上部盖35处的旋转中心。
纸张进给端口17设置在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前部部分处,并且具有位于纸张进给端口17附近的旋转中心的纸张进给托盘25附接到所述纸张进给端口17。纸张进给托盘25具有引导记录材料S的引导构件16。
图2B是成像设备10的透视图,其指示从前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上部盖35与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后端部接合,并通过螺钉34紧固并固定到内部结构20的上部部分。
可打开盖36被附接以具有位于上部盖35处的旋转中心,并且能够相对于成像设备1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当可打开盖36处于关闭位置时,允许成像设备10形成图像,并且当可打开盖36处于打开位置时,处理盒11可以插入成像设备10/从成像设备10拉出。需注意,根据实施例,可打开盖36被附接以具有位于上部盖35处的旋转中心,但是可打开盖36可以被附接以具有位于内部结构20或框架30处的旋转中心。
以这种方式,上部盖35和可打开盖36是主要用于覆盖内部结构20的上部部分的构件,并且与下部框架结合时不期望用作用于确保设备整体的刚性的构件,在所示的常规设备的情况下上部盖和可打开盖用于确保设备整体的刚性。因此,上部盖35和可打开盖36可以形成为具有简单且平坦的结构,这相比于所示的常规设备的优点在于可以限制设备的尺寸和成本的增加。
框架与内部结构之间的接合
现在,将参考图3至图6描述将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固定的方式。
首先,将描述在成像设备10的底部处的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的接合。
图3是从前面和下面观察到的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透视图。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底部表面31附近的框架30的一部分。
成像设备10具有用于将内部结构20固定到框架30的底表面31的螺钉40。用于相对于框架30定位的定位凸台201形成在内部结构20的底表面21处,并且用于插入定位凸台201的定位凸台孔301形成在框架30的底表面31处。当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被组装成使得内部结构20的底表面21由框架30的底表面31支撑时,内部结构20的定位凸台201和框架30的定位凸台孔301彼此接合。框架30的底表面31和内部结构20的底表面21通过螺钉40彼此紧固,以使得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固定到成像设备10的底部部分。
现在,将参考图4A至图4E和图5A和图5B描述在成像设备10的上部部分处的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的接合。图4A是沿着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截取的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B是由图4A中的成像设备10的左侧表面中的第一限制部分401附近的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C是由图4A中的成像设备10的右侧表面中的第二限制部分402附近的C表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D是沿着图4B中所示的AA截面截取的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E是沿着图4C中所示的BB截面截取的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示意性剖视图。
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在成像设备10的上部部分的左右侧表面附近彼此接合。成像设备10包括作为多个限制部分的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其用于限制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根据实施例,框架30具有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设置在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左侧和右侧附近,以使得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之间在平行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尽可能大。如图4A中所示,D1表示第一限制部分401或第二限制部分402的位置与框架30的底表面31的位置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并且D2表示第一限制部分401或第二限制部分402的位置与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上端部33的位置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被设置成使得距离D2小于距离D1。需注意,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底表面、上端部和限制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但是从侧表面的与底表面相对的一侧上的端部到限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距离仅需要小于从底表面到限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距离。
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通过在上下方向上接合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来限制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需注意,这里的上下方向是指垂直于框架30的底表面的方向。在图4A、图4B和图4C中,片材表面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上下方向,片材表面的左右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左右方向,并且垂直于片材表面的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前后方向。在图4D和图4E中,片材表面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上下方向,片材表面的左右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前后方向,并且垂直于片材表面的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左右方向。
在图4A中,最外面的U形框架构件是框架30,并且框架内的结构构成内部结构20。
如图4B所示,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第一接触部分202和设置在框架30处的第二接触部分302在设置在成像设备10的左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处的第一限制部分401处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这里,上下方向是垂直于成像设备10的底表面的方向。以这种方式,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需注意,在图4B中,附图标记210表示包括用户操作按钮、照亮按钮的光源和用于引导来自光源的光的光导的作为内部结构20的部件的结构。附图标记211是指作为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主体框架的一部分。附图标记212表示与内部结构20的定位和固定相关的螺孔,并且附图标记213表示定位凸台。附图标记214是指用于在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处保持布线的构件。
如图4C所示,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第三接触部分203和设置在框架30处的第四接触部分303在设置在成像设备10的右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处的第二限制部分402中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第二限制部分402具有凹入形状的第四接触部分303,并且作为突出部分的第三接触部分203适配到第四接触部分303中。以这种方式,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需注意,在图4C中,附图标记215表示作为内部结构20的部件的主体框架的一部分。附图标记216表示用于定位作为成像单元的处理盒的构件。附图标记217表示与感光鼓1的驱动相关的齿轮。在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中,内部结构20的一部分构造成在上下方向上从上方与框架30的一部分接合。
如图4D所示,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第一接触部分202由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平行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延伸。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第二接触部分302由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具有比第一接触部分202小的尺寸。更具体地,第二接触部分302的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接触部分20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如图4D所示,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二接触部分30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在实施例的描述中,设置两个第二接触部分302,而当设置多于一个接触部分时,第二接触部分30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
如图4E所示,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第三接触部分203由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第四接触部分303由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具有比第三接触部分203小的尺寸。如图4E所示,第三接触部分203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在实施例的描述中,设置两个第四接触部分303,而当设置多于一个接触部分时,第四接触部分的数量不限于两个。
需注意,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可以具有除上述示例之外的任何其他结构。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可以包括具有矩形截面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和以一定间隔布置并具有矩形截面的一个或多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更具体地,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三接触部分2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第二接触部分302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可以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有接触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所有接触部分可以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截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只要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二接触部分30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并且第三接触部分203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即可。
将参考图5A和图5B描述第一四接触部分至第四接触部分的功能。
图5A和图5B是示出变形引起力作用在整个设备上的情况的示意图。在图5A中,在设备的右前部分处于提升状态时安装设备。当成像设备10安装在具有台阶50的安装表面上并且成像设备10的右后部分放置在台阶50上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在该状态下,可能使成像设备10的右前部分向下变形的力作用在成像设备10上。当成像设备10以如图5A中的变形状态使用时,光学单元18与感光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能偏移,这可能导致图像劣化。
相反,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中,当例如内部结构20的右前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内部结构20的第三接触部分203接触框架30的第四接触部分303,并且由于框架30的刚性,内部结构20被支撑。以这种方式,限制了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限制了内部结构20的变形。当框架30的右前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框架30的第二接触部分302由于框架30的刚性而开始向上移动。然而,第二接触部分302接触内部结构20的第一接触部分202,使得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并且因此框架30的变形受到限制。因此,当在成像设备10的右前部分处于提升状态的同时安装成像设备10时,可以限制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右前部分变形,如图5B所示。
现在,将参考图6、图7A和图7B描述成像设备10的前侧上的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的接合。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在前侧在成像设备10的中心附近彼此接合。
图6是从后面和下面观察到的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的透视图。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内部结构20和框架30的上部部分的一部分。
成像设备10包括作为限制部分的第三限制部分403,其用于限制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设置第三限制部分403,使得第三限制部分403与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上端部33(参见图4A)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三限制部分403与框架30的底表面31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在第三限制部分403中,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第五接触部分204和设置在框架30处的第六接触部分304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这里,第五接触部分204是设置在内部结构20的前侧上的孔,并且第六接触部分304是设置在框架30的前侧上的突起。这里,孔与突起之间的接合布置被示出为示例,但是接合布置可以是除了上述示例之外的任何布置,只要所述布置允许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以限制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偏移即可。第三限制部分403通过接合结构限制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将参考图7A和图7B描述第五接触部分至第六接触部分的功能。
图7A和图7B是示出变形引起力作用在整个设备上的情况的示意图。图7A示出在设备的前部部分处于提升状态时安装设备的情况。当成像设备10安装在具有台阶70的安装表面上并且成像设备10的中心部分布置在台阶70上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在该状态下,可能使成像设备10的前部部分向下变形的力作用在成像设备10上。当成像设备10以如图7A中的变形状态使用时,光学单元18与感光鼓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能偏移,这可能导致图像劣化。
相反,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中,当内部结构20的前部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内部结构20的第五接触部分204与框架30的第六接触部分304接触,使得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以这种方式,限制了内部结构20的变形。当框架30的前部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内部结构20的第五接触部分204和框架30的第六接触部分304彼此接触,使得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以这种方式,限制了框架30的变形。因此,如图7B所示,可以限制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前部部分向下变形。
需注意,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通过图示在成像设备10的前侧附近在上下方向上接合,而相同的接合布置还可以设置在成像设备10的后侧附近。以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可以限制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变形。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20通过螺钉40固定到框架30的底表面31,并且用于限制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分401、402和403设置在从框架30的底表面31向上延伸的侧表面32处。以这种方式,使用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两者的刚性来抵抗作用在成像设备10上的外部变形引起力,可以限制成像设备10的变形。因此,当上部盖35没有形成为具有高刚性时,可以确保成像设备10整体的刚性。以这种方式,可以在不使用具有高刚性的多个框架的情况下确保包括内部结构的整个成像设备10的刚性,这限制成本和尺寸的增加。
前述描述阐述了本发明的示例,并不旨在着限制本发明。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用于限制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左侧和右侧线性地设置,但是可以设置类似于第三限制部分403的包括孔和突起的接合布置。一个第三限制部分403以示例性的方式设置在成像设备10的中心,但是限制部分可以以规定的间隔设置多个。根据第一实施例,提供多个限制部分,但是可以仅设置一个限制部分。限制部分可以是除了设置在框架30处的接触部分与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接触部分之间的接合布置或者设置在框架30处的突起与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孔之间的接合布置之外的任何布置。形成限制部分的接触部分设置在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两者处,但是接触部分可以设置在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处。根据第一实施例,框架30的侧表面32以示例性的方式包括前平面、后平面、左平面和右平面以及平滑地连接这些平面的弯曲表面。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框架30可以具有任何其他结构,只要框架30具有底表面和从底表面向上延伸的侧表面,并且除了上部开口之外的表面被连接以围绕内部结构20即可。例如,框架30可以呈有底的圆柱形状,其具有圆形底表面和向上延伸的管状侧表面。从底表面向上延伸的侧表面不必相对于底表面以直角向上延伸。当本发明应用于具有有底的圆柱形框架的成像设备时,可以在穿过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并平行于底表面的直线与侧面之间的交叉点附近设置多个限制部分。以这种方式,多个限制部分在平行于底表面的方向上的间隔可以尽可能大。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成像设备10的上部部分处的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的接合布置中,内部结构20的接合部分以示例性的方式从上方接触框架30的接合部分。然而,所述布置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图8A是沿着垂直于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前后的截面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B是由图8A中的成像设备10的左侧表面上的第一限制部分401附近的B表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C是由图8A中的成像设备10的右侧表面上的第二限制部分402附近的C表示的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D是沿着图8B中的截面CC截取的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E是沿着图8C中的截面DD截取的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示意性剖视图。在图8A、图8B和图8C中,片材表面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上下方向,片材表面的左右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左右方向,并且垂直于片材表面的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前后方向。在图8D和图8E中,片材表面的上下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上下方向,片材表面的左右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前后方向,并且垂直于片材表面的方向对应于框架30的左右方向。
在图8A中,最外面的向上U形框架是框架30,并且框架内的结构构成内部结构20。如图8A中所示,D1表示第一限制部分401或第二限制部分402的位置与框架30的底表面31的位置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并且D2表示第一限制部分401或第二限制部分402的位置与框架30的侧表面32的上端部33的位置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被设置成使得距离D2小于距离D1。需注意,虽然已经描述了底表面、上端部和限制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但是从侧表面的与底表面相对的一侧的端部到限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距离仅需要小于从底表面到限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距离。
如图8B所示,在设置在设备的左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处的第一限制部分401中,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第一接触部分202和设置在框架30处的第二接触部分30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需注意,图8B中的表示内部结构20的部件的附图标记210、211、212、214表示图4B中的相同部件。
如图8C所示,在设置在设备的右侧表面的上部部分处的第二限制部分402中,设置在内部结构20处的第三接触部分203和设置在框架30处的第四接触部分303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需注意,图8C中的表示内部结构20的部件的附图标记215、216和217表示图4C中的相同部件。
如图8D所示,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第二接触部分302由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前后方向,平行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延伸。第一限制部分401的第一接触部分202由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具有比第二接触部分302小的尺寸。换句话说,第一接触部分202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部分302的长度。如图8D所示,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二接触部分302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以示例性的方式提供了两个第一接触部分202,但是接触部分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如图8E所示,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第四接触部分303由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限制部分402的第三接触部分203由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形成,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并且具有比第四接触部分303小的尺寸。如图8E所示,第三接触部分203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以示例性的方式提供了两个第三接触部分203,但是接触部分的数量不限于两个。
需注意,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可以具有除上述示例之外的其他结构。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可以包括具有矩形截面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和以一定间隔布置并具有矩形截面的一个或多个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更具体地,第二接触部分302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三接触部分203可以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所有接触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构件,所述构件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并且具有矩形截面。所有接触部分可以包括如下构件,所述构件具有矩形截面并且沿着框架30的侧表面32在框架30的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截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只要第一接触部分202和第二接触部分302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并且第三接触部分203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接触即可。
与第一实施例相反,根据第二实施例,在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中,框架30的一部分构造成在上下方向上从上方与内部结构20的一部分接合。需注意,同样根据第二实施例,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限制部分402相同的凹入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限制部分402相反,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四接触部分303可以形成为具有向下凹入的结构,并且第三接触部分203可以形成为从下方适配到作为凹入结构的第四接触部分303中。
当例如内部结构20的右前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允许框架30的第二接触部分302接触第一接触部分202,所述第一接触部分202否则将由于内部结构20的刚性而向上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限制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使得可以限制内部结构20的变形。当框架30的右前部分即将向下变形时,第三接触部分203和第四接触部分303彼此接触,使得框架30由内部结构20支撑。以这种方式,限制了内部结构20与框架30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使得可以限制框架30的变形。因此,当在设备的右前部分处于提升状态的同时安装设备时,可以限制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的右前部分向下变形,如图5B所示。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内部结构20通过螺钉40固定到框架30的底表面31,并且用于限制框架30与内部结构20之间在垂直于底表面31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分401和第二限制部分402设置在从框架30的底表面31向上延伸的侧表面32处。以这种方式,使用框架30和内部结构20两者的刚性来抵抗作用在成像设备10上的引起变形的外部力,可以限制成像设备10的变形。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可以在不使用具有高刚性的多个框架的情况下确保包括内部结构20的成像设备10的总刚性,这可以限制成本和尺寸的增加。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此类修改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具有(i)树脂模制的底表面和(ii)侧表面,所述侧表面(a)与所述底表面一体地树脂模制并且(b)从所述底表面向上延伸;
内部结构,所述内部结构能够支撑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以及
螺钉,所述螺钉用于将所述内部结构固定到所述框架的底表面,
其中所述侧表面设置为围绕所述内部结构,
所述框架和所述内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限制部分,所述限制部分限制所述内部结构与框架之间在垂直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设置在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侧表面的端部的距离小于在竖向方向上距所述底表面的距离的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限制部分设置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限制部分在平行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以尽可能最大的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限制部分与所述侧表面的上端部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限制部分与所述底表面之间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限制部分构造成使得所述内部结构的一部分在竖向方向上从上方与所述框架的一部分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限制部分构造成使得所述框架的一部分在竖向方向上从上方与所述内部结构的一部分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部分适于使用感光构件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限制部分具有凹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部分是具有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并且能够附接到所述成像设备并且能够从所述成像设备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设备,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是沿着所述框架的侧表面在平行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构件,并且
通过接触所述限制部分而被限制移动的多个接触部分是沿着所述框架的侧表面在平行于所述底表面的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布置的构件。
CN201910060623.0A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Active CN1100690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9647.5A CN115480469A (zh)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9611 2018-01-24
JP2018009611A JP7094705B2 (ja) 2018-01-24 2018-01-24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9647.5A Division CN115480469A (zh)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9002A true CN110069002A (zh) 2019-07-30
CN110069002B CN110069002B (zh) 2022-10-28

Family

ID=6729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0623.0A Active CN110069002B (zh)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CN202211269647.5A Pending CN115480469A (zh)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9647.5A Pending CN115480469A (zh) 2018-01-24 2019-01-23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4417B2 (zh)
JP (1) JP7094705B2 (zh)
KR (1) KR102332795B1 (zh)
CN (2) CN11006900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342A (en) * 1985-12-27 1988-07-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unit
EP0576757A2 (en) * 1992-06-30 1994-01-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CA2147712A1 (en) * 1994-04-26 1995-10-27 Hironobu Isob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95147A (ja) * 2004-06-17 2004-10-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5721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9036A (ja) * 2004-04-21 2005-11-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9482A (ja) * 2005-02-16 2006-08-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3129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444398B2 (ja) * 1999-07-09 2010-03-3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2011197077A (ja) * 2010-03-17 2011-10-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4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03454885A (zh) * 2012-05-29 2013-12-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72325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tary cam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opting the same
CN205301818U (zh) * 2014-12-08 2016-06-08 佳能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壳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60236492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Zih Corp. Durable Mobile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7172A (ja) * 1986-09-09 1988-03-25 Ricoh Co Ltd 静電記録装置
JP3300501B2 (ja) * 1993-10-19 2002-07-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11250A (ja) 1999-10-06 2001-04-20 Canon Inc 電子機器
JP4750479B2 (ja) * 2005-06-14 2011-08-1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0854A (ja) 2006-07-14 2008-01-31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49659A (ja) 2006-08-28 2008-03-06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55909B2 (ja) * 2006-09-14 2012-10-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01810B1 (ko) * 2007-01-15 2012-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5310398B2 (ja) * 2009-08-31 2013-10-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8060B2 (ja) * 2009-11-27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20120B2 (ja) 2012-12-14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463134B2 (ja) * 2015-01-06 2019-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構造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7342A (en) * 1985-12-27 1988-07-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hotoreceptor cartridge unit
EP0576757A2 (en) * 1992-06-30 1994-01-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on which process cartridge is mountable
CA2147712A1 (en) * 1994-04-26 1995-10-27 Hironobu Isob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44398B2 (ja) * 1999-07-09 2010-03-3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5055721A (ja) * 2003-08-06 2005-03-0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9036A (ja) * 2004-04-21 2005-11-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95147A (ja) * 2004-06-17 2004-10-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9482A (ja) * 2005-02-16 2006-08-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31295A (zh) * 2008-03-12 2009-09-1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车轮支承机构、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077A (ja) * 2010-03-17 2011-10-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4A (zh) * 2011-08-30 2013-03-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CN103454885A (zh) * 2012-05-29 2013-12-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72325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tary cam apparatu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dopting the same
CN205301818U (zh) * 2014-12-08 2016-06-08 佳能株式会社 盖开闭机构、壳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60236492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Zih Corp. Durable Mobile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24980A1 (en) 2019-07-25
CN115480469A (zh) 2022-12-16
CN110069002B (zh) 2022-10-28
JP2019128439A (ja) 2019-08-01
JP7094705B2 (ja) 2022-07-04
KR102332795B1 (ko) 2021-11-30
KR20190090337A (ko) 2019-08-01
US10894417B2 (en)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18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leaning mechanism for LED print head hav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US900224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ase
EP2862721B1 (en) Light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8902268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49491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board hold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have surface to which board is fixed
CN10345489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22026093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9034680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EP28404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unit
US7046941B2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CN110069002A (zh) 成像设备
US8724186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for reading document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3852989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105645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CN1073008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013234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87541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608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37873B2 (en) Cartridge having peel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peel off sheet from image carrier
US861152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EP2667264A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of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50045347A (ko) 광학 주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