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7003A -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7003A
CN110067003A CN201910323178.2A CN201910323178A CN110067003A CN 110067003 A CN110067003 A CN 110067003A CN 201910323178 A CN201910323178 A CN 201910323178A CN 110067003 A CN110067003 A CN 110067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arbon dioxide
dioxide reduction
doped graphen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31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7003B (zh
Inventor
宫勇吉
翟朋博
杨伟伟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ruitai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231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7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7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7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1/00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25B11/04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C25B11/051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 C25B11/073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atalyst material
    • C25B11/091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atalyst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catalytic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catalytic compound;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atalytic elements or catalyt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Catalyst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氯化铵、葡萄糖、二氰二胺与金属盐制成溶液;冷冻干燥,制得前驱体粉末;然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制得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二氧化碳还原活性高和还原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用于制作二氧化碳还原电极能够保证一氧化碳95%以上的选择性。

Description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迫使人类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二氧化碳(CO2)是绝大多数能源消耗过程的最终产物。如何有效地将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甲酸或者其他多碳物质对于维持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众多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中,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凭借活性位点多,稳定性好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制备金属单原子材料的方法大多集中在原子层沉积、湿法化学等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的方法上。金属单原子的沉积基底多为金属氧化物一类导电性较差的材料。因此,合理选择金属单原子的沉积基底,以简便廉价的方法制备金属单原子材料成为获得优异的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二氧化碳还原活性高和还原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氯化铵、葡萄糖、二氰二胺与金属盐制成溶液;冷冻干燥,制得前驱体粉末;然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即制得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研究发现,本发明上述制备方法巧妙地利用可分解的盐模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使其炭化为石墨烯,使得金属以原子形式掺杂进入石墨烯的晶格中,而不会团聚为金属颗粒,从而制得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选自镍、铜、铂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金属盐以氯化物或乙酸盐等形式提供。作为本发明更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盐选自乙酸镍、乙酸铜、氯铂酸铵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盐、葡萄糖、二氰二胺与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2):20:20:200。
优选地,所述金属为镍,其相对于所述葡萄糖碳化所得石墨烯的摩尔比为(0.01-0.024):1;更优选为0.0136。
所述煅烧优选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温度优选为500-750℃,煅烧时间优选为1-5h,更优选为3-4h。
具体地,可称取适量的前驱体粉末置于氧化铝方舟内,在氩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为了更好地使镍/铂/铜以原子形式掺杂进入石墨烯的晶格中,而不会团聚为金属颗粒,所述煅烧条件优选为:首先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50℃,保温2h,随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750℃,保温2h。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在制备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或还原二氧化碳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包括上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和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优选地,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与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4mg/0.5-3mL,更优选为2mg/mL。
将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分散于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中,超声处理30min左右即获得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浆料。在此比例下获得的电极浆料能够保证与玻碳电极表面有足够的粘合性,同时不会过分影响材料的导电性。
取上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浆料(例如5μL左右)均匀涂抹于玻碳电极表面,在40℃下真空干燥(例如2-4h),即可制得二氧化碳还原电极。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在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池,包括上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进一步地,该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池还包括铂丝作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质子交换膜作为隔膜、0.5M的碳酸氢钾溶液为电解液。
本发明制得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在应用于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时,提高了二氧化碳的还原活性,有利于二氧化碳向一氧化碳的转化。同时,与金属颗粒负载石墨烯材料相比,降低了析氢反应的活性,提高了产物中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基于以上优点有利于二氧化碳选择性还原为一氧化碳。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原料廉价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普通石墨烯(PG)和实施例1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的XRD图。
图2为对比例2氮掺杂石墨烯(NG)和实施例1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的XPS图。
图3为实施例1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的球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4为实验例1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在扫速为30mV/s时的线性扫描电压曲线,其中电压区间为-0.4~-1.0V(参比于可逆氢电极)。
图5为实验例1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在不同还原电位下,还原产物氢气(H2)和一氧化碳(CO)的相对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0.05g乙酸镍,1.0g葡萄糖和10g氯化铵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1.0g二氰二胺,配置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在-40℃下预冻24h。之后将冷冻好的溶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保温2h,随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h,即得。
本实施例中,镍相对于葡萄糖碳化所得石墨烯的摩尔比为0.0136: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原料乙酸镍中镍相对于葡萄糖碳化所得石墨烯的摩尔比为0.0164: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用的原料乙酸镍中镍相对于葡萄糖碳化所得石墨烯的摩尔比为0.02: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铂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0.05g氯铂酸铵,1.0g葡萄糖和10g氯化铵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1.0g二氰二胺,配置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在-40℃下预冻24h。之后将冷冻好的溶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保温2h,随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h,即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0.05g乙酸铜,1.0g葡萄糖和10g氯化铵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1.0g二氰二胺,配置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在-40℃下预冻24h。之后将冷冻好的溶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保温2h,随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h,即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其制备方法如下:
以浓度为0.25%的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作为溶剂,将实施例1制备的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4mg分散于1mL浓度为0.25%的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中,超声处理30min制成粘稠浆料;均匀涂敷于洁净平滑的玻碳电极表面。随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40℃下真空干燥2h,冷却后取出备用。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普通石墨烯(PG)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1.0g葡萄糖和10g氯化铵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配置成均匀的溶液。随后将溶液在-40℃下预冻24h。之后将冷冻好的溶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保温2h,随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h,即得。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氮原子掺杂石墨烯(NG)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1.0g葡萄糖和10g氯化铵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随后边搅拌边加入1.0g二氰二胺,配置成均匀的溶液。随后将溶液在-40℃下预冻24h。之后将冷冻好的溶液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24h,制得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50℃,保温2h,随后加热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750℃保温2h,即得。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将所用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替换为对比例1制备的普通石墨烯材料。
对比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你还原电极,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6的区别仅在于:将所用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替换为对比例2制备的氮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实验例1
对比例1普通石墨烯材料(PG)和实施例1制备的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的XRD见图1。
对比例2氮掺杂石墨烯材料(NG)和实施例1制备的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红线)的XPS谱见图2。
实施例1制备的镍单原子掺杂石墨烯(SANi-NG)的球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图见图3。
实验例2
本实验例验证以实施例6及对比例3-4所制得的二氧化碳还原电极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
试验方法:电化学性能测试采用标准的H型电解池,分别以实施例6及对比例3-4制备得到的电极为工作电极,铂丝为对电极,Ag/AgCl电极为参比电极,质子交换膜(Nafion117)为隔膜,电解液采用1M碳酸氢钾溶液。电解过程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CHI760e)控制,所得气相产物通过气相色谱仪(Nexis GC2030)检测。
试验结果如附图4-5所示。图中,SANi-NG表示实施例6二氧化碳还原电极,RHE代表可逆氢电极。图4横坐标表示加载电压,纵坐标表示电化学反应的电流密度;图5横坐标表示加载电压,纵坐标表示电化学还原产物所占比例。
结果表明,金属镍单原子的引入,使材料催化析氢反应的速率得到了抑制,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速率大大提高,同时二氧化碳还原反应所得产物的一氧化碳选择性得到了提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氯化铵、葡萄糖、二氰二胺与金属盐制成溶液;冷冻干燥,制得前驱体粉末;然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镍、铜、铂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金属盐以氯化物或乙酸盐形式提供;更优选地,所述金属盐选自乙酸镍、乙酸铜、氯铂酸铵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葡萄糖、二氰二胺与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2):20:20:200;
优选地,所述金属为镍,其相对于葡萄糖碳化所得石墨烯的摩尔比为(0.01-0.024):1;更优选为0.013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温度为500-750℃,煅烧时间优选为1-5h,更优选为3-4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条件为:首先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550℃,保温2h,随后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700-750℃,保温2h。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
7.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和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优选地,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与Nafion全氟化树脂分散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4mg/0.5-3mL,更优选为2mg/mL。
8.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其特征在于,是将权利要求7所述锂金属电池负极材料均匀涂抹于玻碳电极表面,在40℃下真空干燥2-4h而制得。
9.权利要求6所述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或权利要求7所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或权利要求8所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在二氧化碳还原方面的应用。
10.一种二氧化碳还原电解池,包括以权利要求7所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材料为原料制备的二氧化碳还原电极,或者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二氧化碳还原电极。
CN201910323178.2A 2019-04-22 2019-04-22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10067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178.2A CN110067003B (zh) 2019-04-22 2019-04-22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178.2A CN110067003B (zh) 2019-04-22 2019-04-22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003A true CN110067003A (zh) 2019-07-30
CN110067003B CN110067003B (zh) 2020-05-05

Family

ID=6736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3178.2A Active CN110067003B (zh) 2019-04-22 2019-04-22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700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4592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单原子金属-氮掺杂石墨烯聚集体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642245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0773192A (zh) * 2019-11-06 2020-02-11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碳负载高熵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773198A (zh) * 2019-11-19 2020-02-11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2521A (zh) * 2020-05-14 2020-09-1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3644A (zh) * 2021-06-25 2021-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30540A (zh) * 2021-06-25 2021-09-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483A (zh) * 2015-12-08 2016-02-0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原位制备过渡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的方法
CN106876728A (zh) * 2017-02-14 2017-06-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密度过渡金属单原子负载石墨烯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2631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单原子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483A (zh) * 2015-12-08 2016-02-0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原位制备过渡金属掺杂多孔石墨烯的方法
CN106876728A (zh) * 2017-02-14 2017-06-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高密度过渡金属单原子负载石墨烯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82631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单原子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SONG: "In situ trapped high-density single metal atoms within graphene:Iron-Containing hybrids as representatives for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NANO RESEARCH》 *
WENTUAN BI: "surface immobiliza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 on nitrogen-doped graphene realizing high-efficient and selective CO2 redu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
YANG SONG: "High-Selectivity electrochemical conversion of CO2 to ethanol using a copper nanoparticle/N-doped graphene electrode", 《CHEMISTRYSELECT》 *
YONGLI GONG: "uniform lithium deposition assisted by single-atom doping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metal anod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4592A (zh) * 2019-09-29 2019-12-31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单原子金属-氮掺杂石墨烯聚集体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0642245A (zh) * 2019-09-29 2020-01-03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10773192A (zh) * 2019-11-06 2020-02-11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碳负载高熵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773198A (zh) * 2019-11-19 2020-02-11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3198B (zh) * 2019-11-19 2022-10-04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72521A (zh) * 2020-05-14 2020-09-18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过渡金属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03644A (zh) * 2021-06-25 2021-09-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430540A (zh) * 2021-06-25 2021-09-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003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7003A (zh) 金属单原子掺杂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36028B (zh) 一种多孔氮掺杂碳负载钴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225274B (zh) Fe掺杂的MoS2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79788B (zh) 一种复合型钴钒氮化物纳米线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onso-Lemus et al. Novel self-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from waste leather as highly active metal-free electrocatalyst for the ORR
CN106328960A (zh) Zif‑67模板法制备钴铂核壳颗粒/多孔碳复合材料以及在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催化应用
CN109012749A (zh) 基于zif-8磷硫双掺杂的非金属双功能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07204A (zh) 氮硫双掺杂碳材料双功能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5314B (zh) 一种镍辅助低温合成碳化钼电催化剂的方法
CN109569696A (zh) 一种氮掺杂生物质多孔炭的制备方法及其氧还原催化应用
CN103495432A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13437314B (zh) 氮掺杂碳负载低含量钌和Co2P纳米粒子的三功能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15899B (zh) 一种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锌空电池中的应用
CN113270597B (zh) 一种C3N4包覆的碳纳米管负载NiFe双功能氧气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81965B (zh) 一种以生物质碳源为模板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07539A (zh) 燃料电池用石墨烯-铁氮共掺杂多孔碳复合催化剂及其方法
CN106058276A (zh) 一种二氧化硅修饰的多球腔碳材料的制法及其在燃料电池膜电极中的应用
CN111957336A (zh) 一种ZIF-8衍生的Fe-N-C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9449448A (zh) 一种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47536B (zh) 一种钴镍双掺杂的硫化锡纳米片、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12738B (zh) 三元铁镍钼基复合材料电解水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59153B (zh) 一种氧还原/氧析出反应双功能过渡金属氮化物异质结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0743594A (zh) 氮掺杂碳负载锡和氧化锡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754786B (zh) 一种利用KMnO4直接氧化石墨纸上提高电催化氧化的方法
CN112510217B (zh) 一种碳负载铂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8

Address after: 100000 room 602, 6 / F, building 7, courtyard 1, Xituche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zhongruita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37,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BEIH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