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720A - 袋状构造体 - Google Patents

袋状构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720A
CN110049720A CN201780076304.8A CN201780076304A CN110049720A CN 110049720 A CN110049720 A CN 110049720A CN 201780076304 A CN201780076304 A CN 201780076304A CN 110049720 A CN110049720 A CN 110049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portion
bag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body
small pieces
strengthe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6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720B (zh
Inventor
西川和义
小代修平
西田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49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A61B5/7445Display arrangements, e.g. multiple display un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侧壁部的膨胀、且提高血管压迫特性的袋状构造体。袋状构造体(32)用于血压计(1)用的袖带(12),该袖带(12)卷绕于生物体(100),对内部空间供给流体而膨胀,由此对生物体(100)进行压迫,该袋状构造体具有:内壁部(41),其设置于生物体(100)侧;外壁部(42),其与内壁部(41)相对;一对侧壁部(43),它们相对于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连续地设置,具有朝向内部空间弯折的弯折部(43a);以及加强部件(44),其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具有高于侧壁部(43)的硬度,并且具有相对于向生物体(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

Description

袋状构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血压的测量中对生物体进行压迫的袋状构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在医疗设备中利用用于测量血压的血压计,在家庭内也作为确认健康状态的手段而利用测量血压的血压计。血压计将具有袋状构造体的袖带卷绕于人体的上臂或者手腕等并使袋状构造体膨胀及收缩,由此对在动脉内产生的脉搏声、动脉壁的振动进行检测而测量血压。为了提高便携性、使用性,对于这种血压计,期望实现小型化。因此,为了使袖带实现小型化,要求用于袖带的袋状构造体的袖带宽度的窄幅化。然而,如果袋状构造体的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则血管压迫面积减小,脉搏测量值的波动增大,因此存在难以实现准确的血压测量的问题。
因此,已知如下被称为所谓的Σ构造、波纹构造的袋状构造体,即,在设置于生物体侧的内壁部与相对于内壁部相对的外壁部之间具有一对侧壁部,它们具有朝向内部空间弯折的弯折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325462号公报)。这种结构的袋状构造体具体形成为朝向生物体膨胀而对生物体进行压迫。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血管压迫特性,还考虑了在波纹构造的基础上减薄内壁部的厚度的结构、使用柔软的材料的结构。这样,已知利用袋状构造体的膨胀压力而使内壁部追随生物体的手腕形状等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在通常的波纹构造的袋状构造体中,如果形成为减薄侧壁部的厚度的结构、由柔软的材料构成侧壁部,则在使袋状构造体膨胀时因膨胀压力而使得侧壁部向外侧膨胀。在该膨胀的部位产生膨胀压力的损失,因此对于波纹构造的袋状构造体而言,在袋状构造体膨胀而对生物体进行压迫时,对生物体侧进行压迫的压迫压力有可能产生波动。其结果,如果将波纹构造的袋状构造体用于袖带,则有可能因侧壁部的膨胀而产生脉搏测量值的波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状构造体,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袋状构造体,其用于血压计用的袖带,该袖带卷绕于生物体,对内部空间供给流体而膨胀,由此对所述生物体进行压迫,该袋状构造体具有:内壁部,其设置于生物体侧;外壁部,其与所述内壁部相对;一对侧壁部,它们相对于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连续地设置,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间弯折的弯折部;以及加强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部,具有高于所述侧壁部的硬度,并且具有相对于向所述生物体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
这里,形状追随性是指,在设置有加强部件的袋状构造体卷绕于生物体时能够以模仿生物体的手腕等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方式变形的功能。即,具有形状追随性的加强部件意味着,能够使袋状构造体具有如下功能的加强部件,即,在设置于袋状构造体时,袋状构造体大致能够模仿生物体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因此,具有形状追随性的加强部件无需具有自身能够以直至袋状构造体的内壁部的与生物体接触的面同生物体贴合的程度为止使得袋状构造体模仿生物体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方式发生变形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隔着所述弯折部而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以及所述外壁部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在第2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的板状的小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在第3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的所述小片与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外壁部侧的所述小片相比,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更短。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在第3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小片在所述内壁部侧连接为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在第2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构成为网眼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在第6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至少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的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小片。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弯折部上具有沿着所述弯折部的穿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式,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式,在第1方式所记载的袋状构造体的基础上,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侧壁部的Shore A硬度为15至95。
根据第1方式,在袋状构造体的侧壁部设置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具有高于侧壁部的硬度、且具有相对于向生物体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由此能够抑制侧壁部的膨胀、且提高血管压迫特性。其结果,袋状构造体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
根据第2方式,加强部件隔着弯折部而分别设置于侧壁部的内壁部侧以及外壁部侧,由此能够防止阻碍袋状构造体的膨胀及收缩。
根据第3方式,侧壁部能够在多个小片之间弯曲,因此能够具有较高的形状追随性。
根据第4方式,设置于内壁部侧的小片构成为与设置于外壁部侧的小片相比在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更短,从而能够在卷绕于生物体时对曲率半径较小的内壁部侧赋予较高的形状追随性。
根据第5方式,在内壁部侧将多个小片连接为一体,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加强部件固定于侧壁部,并且通过在曲率半径较小的内壁部侧进行连接而能够防止形状追随性下降。
根据第6方式,加强部件构成为沿着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的网眼状,从而加强部件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因此能够防止形状追随性下降。
根据第7方式,至少设置于侧壁部的内壁部侧的加强部件形成为网眼状的多个小片,从而在通过网眼状的结构而实现的柔软性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分割而具有较高的形状追随性。
根据第8方式,加强部件在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且在侧壁部的弯折部上具有沿着弯折部的穿孔,从而不会阻碍袋状构造体的膨胀及收缩,另外,能够减少多个小片的数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
根据第9方式,加强部件设置于侧壁部的外表面,从而能够在制造片材部件之后对加强部件进行固定。
根据第10方式,加强部件设置于侧壁部的内部,从而能够在制造片材部件时对加强部件进行配置。
根据第11方式,即使内壁部以及侧壁部柔软而Shore A硬度为15至95,也能够利用加强部件防止侧壁部的膨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计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该血压计的袖带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该袖带卷绕于生物体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在该袖带卷绕于生物体的状态下袖带膨胀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对用于该袖带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局部进行剖切而示出的斜视图。
图6是对用于该袖带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局部进行剖切而示出的斜视图。
图7是在与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示意性地表示该袋状构造体卷绕于生物体的状态下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该袋状构造体的侧壁部以及加强部件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其他例子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8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9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例子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的侧壁部以及加强部件的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个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至图8对具有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的袖带12的血压计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计1的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用于血压计1的袖带12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袖带12卷绕于生物体的手腕100的状态的剖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在袖带12卷绕于手腕100的状态下袖带12的袋状构造体32膨胀而对动脉110进行压迫的状态的剖面图。另外,图5及图6是对用于袖带12的袋状构造体32的结构的局部进行剖切而示出的斜视图,图7是在袋状构造体32卷绕于生物体的手腕100的状态下在与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示意性地表示袋状构造体32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以及加强部件44的结构的斜视图。
血压计1是佩戴于生物体、例如手腕100的电子血压计。如图1所示,血压计1具有装置主体11以及袖带12。
装置主体11具有壳体21、显示部22、操作部23、泵24、开闭阀25、压力传感器26、电力供给部27以及控制部28。另外,装置主体11具有以能够使流体流通的方式将泵24、开闭阀25、压力传感器26以及袖带12连接的空气的流路。例如,空气的流路通过由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管等配置于壳体21内而构成。
壳体21的显示部22配置于上表面。壳体21对泵24、开闭阀25、压力传感器26、电力供给部27以及控制部28进行收容。壳体21与袖带12一体连接。
显示部22与控制部28电连接。显示部22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或者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显示部22对包含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量结果在内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
操作部23构成为能够将来自使用者的指令输入。例如,操作部23是设置于壳体21的按钮、设置于显示部的触屏。使用者对操作部23进行操作而将指令变换为电信号。操作部23与控制部28电连接,将电信号向控制部28输出。
泵24例如为旋转泵。泵24对空气进行压缩,并经由流路而将压缩空气供给至袖带12。泵24与控制部28电连接。
开闭阀25是与控制部28电连接的电磁阀。根据控制部28的指令而对开闭阀25进行开闭。将开闭阀25打开,由此使得流路以及大气连通而对流路内进行减压。
压力传感器26对流路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压力传感器26与控制部28电连接,将检测出的压力变换为电信号,并向控制部28输出。在这里,流路相对于袖带12的后述的袋状构造体32连续,因此流路内的压力是指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的压力。
电力供给部27例如为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电力供给部27与控制部28电连接。电力供给部27对控制部28供给电力。
控制部28对显示部22、操作部23、泵24、开闭阀25以及压力传感器26供给电力。另外,控制部28基于操作部23以及压力传感器26输出的电信号而对显示部22、泵24以及开闭阀25的动作进行控制。
例如,如果从操作部23输入有对血压进行测量的指令,则控制部28对泵24进行驱动而将压缩空气输送至袖带12。另外,控制部28基于压力传感器26输出的电信号而对泵24的驱动及停止、以及开闭阀25的开闭进行控制。另外,控制部28根据压力传感器26输出的电信号而求出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量结果,将与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图像信号向显示部22输出。
如图1及图2所示,袖带12具有基材31以及袋状构造体32。袖带12卷绕于手腕而固定于手腕。
基材31构成为沿着生物体的手腕100的形状而弯曲。对于基材31而言,例如,一端与壳体21构成为一体,另一端构成为能够利用固定件等而固定于壳体21。基材31在内表面对袋状构造体32进行支撑。例如,基材31在内表面具有对袋状构造体32进行接合的粘接剂、双面胶等接合层31a。另外,基材31由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
如图2至图8所示,袋状构造体3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的内壁部41;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的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它们相对于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连续、且朝向袋状构造体32的内侧弯折;以及加强部件44,其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另外,袋状构造体32具有:连结部45,其在与袋状构造体32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一对侧壁部43连结;以及连接管46,其以使得流体能够流通的方式将由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一对侧壁部43构成的内部空间和装置主体11的流路连接。
袋状构造体32由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一对侧壁部43构成以能够使得流体流通的方式与装置主体11的流路连接的空气室。袋状构造体32以长度方向沿着基材31的内表面弯曲的方式配置于基材31。袋状构造体32的宽度例如设定为小于或等于40mm。这种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朝向袋状构造体32的内侧弯折,因此有时还被称为Σ构造、波纹构造。
从图6所示的两端开口的状态起,如图5所示在一端经由连接管46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对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进行接合而构成袋状构造体32。例如,将由热可塑性弹性体构成的规定形状的多个片材部件接合为一体而构成袋状构造体32。
作为构成片材部件的热可塑性弹性体,例如可以采用热可塑性聚氨酯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下面记作TPU)、氯乙烯树脂(PolyVinyl Chloride)、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Ethylene-Vinyl Acetate)、热可塑性聚苯乙烯系树脂(ThermoplasticPolyStyrene)、热可塑性聚烯烃树脂(Thermoplastic Polyolefin)、热可塑性聚酯系树脂(ThermoPlastic Polyester)以及热可塑性聚酰胺树脂(Thermoplastic Polyamide)。作为热可塑性弹性体,优选采用TPU。片材部件可以具有单层构造,另外,也可以具有多层构造。
此外,片材部件并不限定于热可塑性弹性体,可以是硅酮等热硬化性弹性体,另外,也可以是热可塑性弹性体(例如TPU)和热硬化性弹性体(例如硅酮)的组合。
对于片材部件,在采用热可塑性弹性体的情况下,利用T模挤出成型、注塑成型等成型方式,在采用热硬化性弹性体的情况下,利用模具注模成型等成型方式。对于片材部件,在通过各成型方式成型之后,整形为规定的形状,而且,通过粘接、熔接等方式将整形后的各片材接合,由此构成袋状构造体32。作为接合的方式,在采用热可塑性弹性体的情况下,利用高频焊接、激光熔接,在采用热硬化性弹性体的情况下,利用分子粘接剂。
另外,片材部件的Shore A硬度设定为15~95。这是因为,在Shore A硬度小于15的情况下,袋状构造体32反复膨胀及收缩时的耐久性受损的可能性较高,另外,如果Shore A硬度大于95,则袋状构造体32的膨胀压力增大,对于生物体的负荷增大。此外,Shore A硬度是JIS K6253-3:2012(“硫化橡胶以及热可塑性橡胶-硬度的求法-第3部:硬度计硬度”)中规定的、通过类型A硬度计硬度试验而获得的硬度计硬度。
内壁部41配置于生物体侧。外壁部42相对于内壁部41而配置。
外壁部42配置于基材31侧。
侧壁部43的朝向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弯折的弯折部43a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大致设置于中央。弯折部43a例如可以在对片材部件进行接合时设置,另外,也可以是在成型时对片材部件进行赋形而设置的结构。
加强部件44由具有高于侧壁部43的硬度的材料构成。对于用于加强部件44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聚丙烯树脂(Polypropylene)、聚酰亚胺树脂(Polyimide)。
加强部件44在袋状构造体32固定于基材31之前,沿着袋状构造体32的延伸设置方向而设置。而且,加强部件44设置于基材31,具有在袋状构造体32以手腕100的形状而弯曲时以沿着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方式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
这里,形状追随性是指,在设置有加强部件44的袋状构造体32卷绕于手腕100时能够以模仿手腕100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方式变形的功能。即,具有形状追随性的加强部件44意味着,在设置于袋状构造体32时,能够使得袋状构造体32具有能大致模仿手腕100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功能的加强部件44。因此,对于具有形状追随性的加强部件44而言,无需具有加强部件44自身能够以直至袋状构造体32的与手腕100接触的内壁部41的外表面同手腕100贴合的程度为止使得袋状构造体33模仿手腕100的被接触部位的形状的方式发生变形的功能。
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进行分割、或者使得加强部件44本身具有较高的柔软性而获得加强部件44的形状追随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至图8所示,利用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进行分割的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加强部件44具有在袋状构造体32卷绕于手腕100时防止在侧壁部43产生卷绕褶皱、即意料之外的褶皱的硬度以及形状。
加强部件44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加强部件44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这是因为,对于小于0.01mm的厚度的加强部件44而言,无法充分获得侧壁部43的加强效果,另外,对于超过1.00mm的厚度的加强部件44而言,在袋状构造体32折叠时,侧壁部43的厚度增大,从而导致袖带12的外观美观性、佩戴性等使用性下降。
如图7及图8所示,加强部件44具有:第1加强部件51,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此外,为了防止阻碍袋状构造体32的接合,加强部件44设置为避开该接合的部位。
第1加强部件51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1a设定为相邻的小片51a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这是因为,如果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小片51a的厚度,则小片51a彼此会发生干扰,另外,如果超过上限值,则小片51a之间的侧壁部43有可能因袋状构造体32的空气室内的膨胀压力而膨胀。
例如,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小片52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2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2a设定为相邻的小片52a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小片52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这是因为,如果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小片52a的厚度,则小片52a彼此发生干扰,另外,如果超过上限值,则小片52a间的侧壁部43有可能因袋状构造体32的空气室内的膨胀压力而膨胀。
例如,小片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从侧壁部43的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加强部件52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相同的结构。
连结部45将一对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连结。连结部45具有用于防止空气室内的流体断流的、换言之具有用于使得隔着空气室的连结部45的内壁部41侧以及外壁部42侧连续的多个开口45a。
连接管46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且具有挠性。连接管46固定于袋状构造体3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管46的一端与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连接,与装置主体11的流路连接。连接管46构成空气从装置主体11的流路向袋状构造体32的空气室的流路。
这种袋状构造体32在使得涂敷有粘接剂的多个小片51a以及多个小片52a排列成规定的配置关系之后,通过将侧壁部43按压于加强部件44而将加强部件44固定于侧壁部43。
下面,关于使用血压计1的血压值的测量,利用图1、图3以及图4进行说明。
在测量血压值时,使用者将袖带12佩戴于生物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佩戴于手腕100。由此,如图3所示,袖带12的袋状构造体32与手腕100接触。然后,使用者对图1所示的操作部23进行操作,进行与血压值的测量的开始对应的指令的输入。
进行了指令的输入操作之后的操作部23将与测量的开始对应的电信号向控制部28输出。如果接收到该电信号,则控制部28使得开闭阀25关闭,对泵24进行驱动,经由流路而将压缩空气向袋状构造体32供给。由此,袋状构造体32开始膨胀。
压力传感器26对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的压力进行检测,将与该压力对应的电信号向控制部28输出。控制部28基于接收到的电信号而判断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的压力是否达到用于测量血压的规定的压力。
在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的压力达到该规定的压力的情况下,控制部28停止对泵24的驱动。此时,如图4所示,袋状构造体32充分膨胀,膨胀后的袋状构造体32对手腕进行按压而使得手腕100内的动脉110闭塞。
然后,控制部28对开闭阀25进行控制,反复进行开闭阀25的开闭、或者对开闭阀25的开度进行调整而使得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的压力减压。在该减压的过程中,控制部28基于压力传感器26输出的电信号而求出最高血压以及最低血压等血压值、心率等测量结果。控制部28将与求出的测量结果对应的图像信号向显示部22输出。
显示部22如果接收到图像信号,则在画面对该测量结果进行显示。使用者通过目视确认显示部22而确认该测量结果。此外,使用者在测量结束之后将固定件拆下而从手腕拆卸血压计1。
根据这样构成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血压计1的袖带12,由多个小片51a、52a构成的加强部件44设置于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根据该结构,袋状构造体32在因供给至内部的空气而膨胀时,能够利用各小片51a、52a抑制侧壁部43膨胀。
能够利用加强部件44防止侧壁部43的膨胀,因此袋状构造体32能够防止由侧壁部43的膨胀引起的空气室内的膨胀压力的损失。其结果,内壁部41进一步膨胀而能够提高血管压迫特性。另外,在袋状构造体32卷绕于手腕100时,加强部件44能够防止在侧壁部43等产生卷绕褶皱,因此具有实现稳定的血管压迫特性的效果。
另外,通过将加强部件44设为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在侧壁部43设置有多个小片51a间的间隙以及多个小片52a的结构,侧壁部43能够在多个小片51a间以及多个小片52a间弯曲。因此,袋状构造体32具有追随沿着侧壁部43的手腕100的形状的形状的形状追随性。其结果,在袖带12卷绕于手腕100时,袋状构造体32能够追随手腕100的形状,即使是具有加强部件44的结构,内壁部41也与手腕100的表面贴合,因此能够提高袋状构造体32向生物体的贴合性。
由此,即使使用使得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袋状构造体32,袖带12也能够实现较高的脉波测量特性,血压计1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
另外,袋状构造体32避开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而设置加强部件44的第1加强部件51以及第2加强部件52,因此在袋状构造体32膨胀及收缩时不会阻碍该膨胀及收缩。
如上所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计1,在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设置有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加强部件44,由此能够在袋状构造体32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变形例]
下面,利用图9至图19对袋状构造体32的第1变形例至第11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各变形例是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血压计1的袖带12的袋状构造体,因此省略对除了袋状构造体以外的结构的说明。
另外,对于各变形例的结构中的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血压计1相同的结构,利用相同的标号进行说明,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A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B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C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D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E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F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G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8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H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9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I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0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J的结构的斜视图,图1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K的结构的斜视图。
[第1变形例]
如图9所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A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A。另外,在图9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A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A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A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A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A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9所示,加强部件44A具有:第1加强部件51A,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A,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A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具有2列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1a的在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分别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弯折部43a侧的端部、以及在相对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邻的小片51a之间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A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具有2列沿着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A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A相同的结构。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A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进而,袋状构造体32A的第1加强部件51A以及第2加强部件52A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分割配置,因此在膨胀及收缩时提高了展开性以及折叠性。由此,袋状构造体32A能够进一步提高向手腕100的贴合性,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
[第2变形例]
如图10所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B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B。另外,在图10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B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B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B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B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B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10所示,加强部件44B具有:第1加强部件51B,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B,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B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1a的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这是因为,如果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小片51a的厚度,则小片51a彼此会发生干扰,另外,如果超过上限值,则小片51a之间的侧壁部43有可能因袋状构造体32的空气室内的膨胀压力而膨胀。
例如,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9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分别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具有沿着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小片52a构成为在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比用于第1加强部件52B的小片52a长的矩形的薄板状。另外,第2加强部件52的小片52a的该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因此使用的数量设定为比第1加强部件51B的小片51a少。例如,小片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换言之,第1加强部件51A构成为分割出比第2加强部件52多的小片51a。
即,加强部件44B为如下结构,即,使得上述加强部件44的第1加强部件51的小片51a在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缩短、且增加了使用的数量。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B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袋状构造体32B使得与手腕100接触的内壁部41侧的第1加强部件51B形成为小于基材31侧的第2加强部件52的形状,因此,其结果,第1加强部件51B形成为分割成多于第2加强部件52的小片51a的结构。袋状构造体32B在卷绕于手腕100时,手腕100侧的曲率半径小于基材31侧的曲率半径。因此,通过使第1加强部件51B的小片51a在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比第2加强部件52的小片52a短,能够对曲率半径较小的手腕100侧赋予更高的形状追随性。其结果,袋状构造体32B能够提高沿着手腕100的形状的形状追随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向手腕100的贴合性并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
[第3变形例]
如图11所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C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C。另外,在图11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C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C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使加强部件44C自身具有柔软性而使得加强部件44C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C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11所示,加强部件44C具有:第1加强部件51C,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C,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C构成为网眼状、且构成为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第1加强部件51C因构成为网眼状而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利用粘接剂等将第1加强部件51C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第1加强部件51C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
第2加强部件52C构成为网眼状、且构成为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C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C相同的结构。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C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袋状构造体32C为如下结构,即,在一对侧壁部43设置有由一个网眼状的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一个网眼状的第2加强部件52C构成的一对加强部件44C。因此,对于袋状构造体32C而言,在将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第2加强部件52C固定于侧壁部43时,涂敷粘接剂的结构、对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第2加强部件52C进行对位的工序变得容易,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第4变形例]
如图12所示,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D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D。另外,在图12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D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D由与加强部件44C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使加强部件44D自身具有柔软性、且构成为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D进行分割,从而使得加强部件44D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D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12所示,加强部件44D具有:第1加强部件51D,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D,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D构成为网眼状、且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因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且构成为网眼状而具有柔软性。利用粘接剂等将第1加强部件51D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多个小片51a的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D构成为网眼状、且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D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D相同的结构。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D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袋状构造体32D的构成第1加强部件51D以及第2加强部件52D的多个小片51a、52a构成为网眼状,从而第1加强部件51D以及第2加强部件52D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其结果,袋状构造体32D提高了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了相对于袋状构造体32D的长度方向以及卷绕方向正交的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弯曲性,因此提高了向手腕100的贴合性。
[第5变形例]
如图13所示,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E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E。另外,在图13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E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E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E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E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E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13所示,加强部件44E具有:第1加强部件51E,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E,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E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椭圆形的薄板状。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1a的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例如,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
即,小片51a构成为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加强部件44的内切椭圆形状。另外,优选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小片52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椭圆形的薄板状。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E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E相同的结构。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E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第6变形例]
如图14所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F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F。另外,在图14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F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F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E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F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F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如图14所示,加强部件44F具有:第1加强部件51F,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F,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F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1a。小片51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不同形状的薄板状。在这里,不同形状是指除了矩形以外的多边形、除了圆形及椭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侧片构成为相对于该长度方向倾斜的平行四边形。
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此外,小片51a可以为三角形等。
多个小片51a的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例如,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第2加强部件52F具有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的小片52a。小片52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不同形状的薄板状。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E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E相同的结构。另外,第1加强部件51E以及第2加强部件52E的小片51a、52a配置为以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为中心的镜像形状。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F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第7变形例]
如图15所示,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G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G。另外,在图15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G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G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G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G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G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加强部件44G具有:第1加强部件51G,其从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其从弯折部43a设置于外壁部42侧。
第1加强部件51G具有:小片51a,其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以及多个连接部51b,它们在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设置于小片51a间的小片51a连接为一体。第1加强部件51G的多个小片51a以及多个连接部51b在成型时设置为一体。利用树脂材料使多个小片51a以及多个连接部51b成型为一体而制造第1加强部件51G。利用粘接剂等将第1加强部件51G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小片51a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多个小片51a的相邻的小片51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1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这是因为,如果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小片52a的厚度,则小片52a彼此发生干扰,另外,如果超过上限值,则小片52a间的侧壁部43有可能因袋状构造体32的空气室内的膨胀压力而膨胀。
例如,小片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1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从侧壁部43的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1a的周缘。
连接部51b在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多个小片51a的内壁部41侧。换言之,在加强部件44G固定于侧壁部43的状态下,连接部51b在手腕100侧将相邻的小片51a的端部间连接为一体。例如,连接部51b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于0.2mm至0.4mm的范围。这是因为,在袋状构造体32G向手腕100卷绕时,不会因小片51a使得形状追随性下降,不会阻碍侧壁部43的变形。此外,在第1加强部件51G固定于侧壁部43之后,如果该连接部51b断裂,则第1加强部件51G形成为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1加强部件51相同的结构,因此连接部51b可以是有可能断裂的尺寸形状。
第2加强部件52G具有:小片52a,其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以及多个连接部52b,它们在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设置于小片52a间的小片51a连接为一体。第2加强部件52G的多个小片52a以及多个连接部52b在成型时设置为一体。利用粘接剂等将第2加强部件52G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小片52a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多个小片52a的相邻的小片52a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2a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其理由与第1加强部件51G的小片51a相同。例如,小片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10mm。另外,例如,小片52a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从侧壁部43的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2a的周缘。
连接部52b在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于多个小片52a的内壁部41侧。换言之,在加强部件44G固定于侧壁部43的状态下,连接部52b在手腕100侧将相邻的小片52a的端部间连接为一体。例如,连接部52b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于0.2mm至0.4mm的范围。这是因为,与连接部51b相同地,在袋状构造体32G向手腕100卷绕时,因小片52a而具有形状追随性,从而不会阻碍侧壁部43的变形。此外,在第2加强部件52G固定于侧壁部43之后,如果该连接部52b断裂,则第2加强部件52G形成为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加强部件52相同的结构,因此连接部52b可以是有可能断裂的尺寸形状。即,在本变形例中,第2加强部件52E具有与第1加强部件51E相同的结构。
这种第1加强部件51G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为如下结构,即,在袋状构造体32卷绕于手腕100时,利用连接部51b、52b将曲率半径减小一侧的小片51a、52a的端部连接。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G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进而,为了使袋状构造体32G具有形状追随性,袋状构造体32G形成为将第1加强部件51G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实质上分割为多个小片51a、52a的结构,但利用多个连接部51b、52b将多个小片51a、52a的相邻的小片51a、52a彼此分别连接。因此,第1加强部件51G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是一体成型品,因此对于袋状构造体32G而言,在第1加强部件51G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固定于侧壁部43时,涂敷粘接剂的工序、对第1加强部件51G以及第2加强部件52G进行对位的工序变得容易,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第8变形例]
如图16所示,第8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H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H。另外,在图16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H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加强部件44H由与加强部件44相同的材料构成。通过在卷绕方向上在局部对加强部件44H进行分割的结构而使得加强部件44H具有相对于向手腕100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加强部件44H的厚度设定为0.01mm至1.00mm。
加强部件44H具有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连续地设置至外壁部42侧、且沿着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的多个小片53。小片53由树脂材料成型且构成为矩形的薄板状,具有沿着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的穿孔53a。穿孔53a由隔开规定的间隔沿一个方向设置的多个小孔53b构成。多个小孔53b以0.4mm至0.5mm的节距间隔配置于小片53。利用粘接剂等将小片53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
多个小片53的相邻的小片53间的间隙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小片53的厚度、且小于或等于2mm。另外,例如,小片53的相对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构成为以0.3mm至0.5mm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2侧的端部分别分离而能够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另外,优选通过对曲面进行倒角而形成小片53的周缘。
固定于侧壁部43的小片53构成为在侧壁部43沿弯折部43a折叠时能够沿着穿孔53a弯折。
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H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袋状构造体32G的加强部件44H构成为具有沿着弯折部43a的穿孔53a的小片53沿着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而配置。因此,构成加强部件44H的小片53的数量可以是配置于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的数量,也可以减少小片53的数量。其结果,在将加强部件44固定于侧壁部43时,涂敷粘接剂的工序、对小片53进行对位的工序变得容易,具有较高的生产率。
另外,小片53构成为沿着穿孔53a而弯折,因此不会降低以侧壁部43的弯折部43a为中心的折叠性,从而在袋状构造体32H膨胀以及收缩时,不会阻碍该膨胀以及收缩。另外,即使因袋状构造体32H的反复膨胀以及收缩而使得小片53沿着穿孔53a断裂,也因具有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第1加强部件51以及第2加强部件52相同的结构,从而能够实现与一个实施方式的袋状构造体32相同的效果。
[第9变形例]
如图17所示,第9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I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I、以及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I的加强部件44。另外,在图17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I具有连结部45以及连接管46。
侧壁部43I设置为使得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连续的平面状,用于朝向袋状构造体32H的内部空间弯折的折叠部43Ia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大致设置于中央。折叠部43Ia例如由在对片材部件进行成型时设置于局部的凹部等构成。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I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另外,袋状构造体32I无需预先使得侧壁部43I朝向袋状构造体32I的内部空间弯折,只要为平面状的侧壁部43I即可。另外,加强部件44构成为,由多个小片51a、52a构成的第1加强部件51以及第2加强部件52隔着侧壁部43I的折叠部43Ia而分别设置于内壁部41侧以及外壁部42侧。因此,折叠部43Ia配置于第1加强部件51以及第2加强部件52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侧壁部43I在折叠部43Ia以外的部位折叠。其结果,袋状构造体32I的侧壁部43I能够形成为平面状,容易制造。
[第10变形例]
如图18所示,第10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J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J、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J的加强部件44、以及连结部45。另外,在图18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J具有连接管46。
一对侧壁部43J构成为一对侧壁部43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的多段。例如,一对侧壁部43J在内壁部41以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一体地设置有两个侧壁部43。加强部件44以及连结部45分别设置于两个侧壁部43。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J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袋状构造体32J的侧壁部43J在多个部位向内部空间弯折,因此袋状构造体32J容易在对手腕100进行压迫的方向上膨胀,从而容易沿着生物体形状,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另外,袋状构造体32J还增加了波纹效果。
[第11变形例]
如图19所示,第10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K具有内壁部41、外壁部42、一对侧壁部43、分别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以及多个连结部45。换言之,袋状构造体32K将两个袋状构造体32彼此、且将一个内壁部41以及另一个外壁部42彼此接合,在接合的一个内壁部41以及另一个外壁部42设置有以能够使流体流通的方式将两个袋状构造体32连通的连通孔47。另外,在图19中省略,但袋状构造体32K在两个袋状构造体32的一者具有连接管46。
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K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另外,袋状构造体32K将两个袋状构造体32彼此接合,利用连通孔47以能够使流体流通的方式将两个袋状构造体32的内部空间连通。
因此,将这样构成的袋状构造体32K用于袖带12,从而与上述袋状构造体32相同地,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的状态下抑制侧壁部43的膨胀、并提高血管压迫特性。
进而,对于袋状构造体32K而言,两个袋状构造体32分别在对手腕100进行压迫的方向上膨胀,因此容易沿着生物体形状,即使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另外,袋状构造体32K增加了波纹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对袋状构造体32利用粘接剂将加强部件44固定于侧壁部43的外表面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20所示的其他例子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以及加强部件44所示,也可以是构成加强部件44的小片51a、52a设置于侧壁部43的内部的结构。能够以将小片51a、52a配置于片材部件内的方式进行插入成型而制造这种袋状构造体32。
当然,也可以是将除了加强部件44以外的上述各加强部件插入于侧壁部43内的结构。
另外,只要袋状构造体32的设置于侧壁部43的加强部件44构成为在卷绕方向上被分割、或者因自身具有柔软性而相对于手腕100具有形状追随性,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针对第1加强部件采用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各变形例的任意结构、且针对第2加强部件采用与第1加强部件不同的上述任意结构而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结构进行组合。
另外,袋状构造体32可以是通过使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角部、侧壁部43的前端等各部位的厚度与其他部分不同而适当地增减截面二次矩的结构、设置有改善侧壁部43的折叠特性等的形状部的结构。
另外,对上述袋状构造体32D的内壁部41侧的第1加强部件51D以及外壁部42侧的第2加强部件52D分别形成为网眼状的多个小片51a、52a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对于袋状构造体而言,卷绕于手腕100时曲率半径减小的内壁部41侧的第1加强部件51D可以由网眼状的多个小片51a构成,并可以由未对外壁部42侧进行分割的第2加强部件52C构成。
并且,对上述袋状构造体32G构成为由利用多个连接部51b、52b将沿着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的多个小片51a、52a间一体连接的一个成型品分别构成加强部件51G、52G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加强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利用连接部对两个相邻的小片进行一体成型而成的成型品沿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多个,另外,也可以是利用两个连接部对三个相邻的小片进行一体成型而成的结构。
即,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可以在未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可以尽量适当地组合各实施方式而实施,在该情况下,能够获得组合效果。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阶段的发明,可以通过公开的多个技术特征的适当的组合而提炼出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所有技术特征中删除几项技术特征,在能够解决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一栏中记述的问题、且能够获得发明的效果一栏中记述的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这些技术特征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发明而提炼出。
【实施例】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特征,下面对实施例以及评价试验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例。此外,下面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袋状构造体的宽度H设为27mm。
[实施例1]
制作了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小片51a、52a设为能够以0.3mm至0.5mm相对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51a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2]
制作了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A。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A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A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A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加强部件44A形成为使得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一列小片51a、两列小片51a彼此、另一列的小片51a以及曲折部43a、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一列小片52a、两列小片52a彼此、另一列小片52a以及曲折部43a分别能够以0.3mm至0.5mm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3]
制作了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B。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B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B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B的小片51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且小片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9mm。另外,小片51a、52a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别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4]
制作了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C。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C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C的厚度设为0.25mm。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第2加强部件52C形成为粗细为#100的网眼状。另外,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第2加强部件52C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利用粘接剂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5]
制作了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D。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D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D的厚度设为0.25mm。另外,加强部件44D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小片51a及小片52a形成为粗细为#100的网眼状。另外,小片51a、52a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6]
制作了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E。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E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E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E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小片51a、52a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椭圆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7]
制作了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F。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F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F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F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作为小片51a、52a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多边形状,设为平行四边形。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8]
制作了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G。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G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
对于加强部件44G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G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G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小片51a、52a设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9]
制作了第8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H。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H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H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H的小片51a、52a的侧壁部43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加强部件44H的连接部51b、52b的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及外壁部42相对的方向上的宽度设为处于0.2mm至0.4mm的范围。另外,小片51a、52a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和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实施例10]
制作了第9变形例所涉及的袋状构造体32I。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加强部件44的小片53的侧壁部43I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10mm。另外,小片53形成为能够以0.3mm至0.5mm与侧壁部43I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分离设置的形状。另外,以使得多个小片51a的间隔以及多个小片52a的间隔处于0.2mm至0.5mm的范围的方式利用粘接剂将多个小片固定于侧壁部43。
[对比例1]
作为对比例1,制作了实施例1的袋状构造体32的结构中的不具有加强部件44的结构的袋状构造体。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
[对比例2]
作为对比例2,制作了实施例1的袋状构造体32的结构中的、具有加强部件44的多个小片51a以及多个52a分别形成为一体的第1加强部件以及第2加强部件的结构、即具有由未分割的第1加强部件以及第2加强部件构成的加强部件的袋状构造体。对于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材料,作为热硬化性弹性体而采用了Shore A硬度为25的硅酮材料。内壁部41、外壁部42以及侧壁部43的厚度设为0.15mm。对于加强部件44的材料,采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加强部件44的厚度设为0.10mm。另外,第1加强部件以及第2加强部件设为能够以0.3mm至0.5mm的距离相对于侧壁部43的内壁部41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以及外壁部42侧的端部以及弯折部43a分离设置的形状,利用粘接剂固定于侧壁部43。
[评价试验1]
作为评价试验1,进行了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袋状构造体的膨胀评价试验。
作为膨胀评价试验,在300mmHg的压力下使袋状构造体分别膨胀3次,通过目视评价而判断了一对侧壁部43是否膨胀。将任何侧壁部43三次都未膨胀的情况评价为合格,将至少一个侧壁部43发生了1次膨胀的情况评价为不合格。
[评价试验2]
作为评价试验2,进行了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的袋状构造体的血管压迫特性评价试验。
作为血管压迫特性评价试验,实际上针对同一人,利用组装有实施例1至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以及对比例2中制作的袋状构造体的手腕式血压计(血压计1)以及市场销售的上臂式血压计交替地进行了血压值的测量。对于各血压计,合计进行了10次血压值的测量。
这里,作为上臂式血压计,采用了“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制的型号为HEM-7120的上臂式血压计。另外,上臂式血压计佩戴于上臂,各实施例以及各对比例的血压计1分别佩戴于手腕100。
然后,针对利用上臂式血压计获得的血压值和利用手腕式血压计获得的血压值之差而求出了标准偏差。
对利用上臂式血压计测量10次的血压值的标准偏差求解的结果为7mmHg左右。将该标准偏差设为基准值。因此,对于利用上臂式血压计获得的血压值和利用手腕式血压计获得的血压值之差的标准偏差小于7mmHg的袋状构造体32判断为血管压迫特性良好,即,判断为能够实现与上臂式血压计等同的测量精度。与此相对,对于标准偏差大于或等于7mmHg的袋状构造体32判断为血管压迫特性不充分、即无法实现与上臂式血压计等同的测量精度。
[评价试验的结果]
作为上述评价试验1以及评价试验2的结果,表1中示出了评价试验的结果。
【表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10的评价试验1的侧壁部43的膨胀评价以及评价试验2的血管压迫特性均为合格。
此外,关于实施例4,设置于一对侧壁部43的一对第1加强部件51C以及一对第2加强部件52C为网眼状但未被分割,因此与其他实施例相比而标准偏差值略高,但作为评价结果满足评价为合格的基准。
关于对比例1,标准偏差值为26mmHg而不合格,可以认为这是因在两个侧壁部43产生膨胀压力的损失而导致血管压迫特性下降的结果。另外,关于对比例2,无法测量标准偏差值。这是因为,对比例2的结构是具有未分割的薄板状的加强部件的结构,因此加强部件阻碍了袋状构造体的变形,其结果,袋状构造体不具有相对于手腕100的形状追随性,从而加强部件阻碍了袋状构造体与手腕100贴合。
根据上述结果明确可知,为了利用加强部件44对用于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的血压计1的袖带12中所采用的袋状构造体32的侧壁部43进行加强、且为了获得形状追随性,需要在卷绕方向上对加强部件44进行分割、或者使加强部件44自身具有较高的柔软性。
另外,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将用于血压计1的袖带12的袋状构造体32设为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的结构,即使在袖带宽度实现了窄幅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血压测量精度,作为血压计1的袖带12而具有适当的功能。

Claims (11)

1.一种袋状构造体,其用于血压计用的袖带,该袖带卷绕于生物体,对内部空间供给流体而膨胀,由此对所述生物体进行压迫,其中,
所述袋状构造体具有:
内壁部,其设置于生物体侧;
外壁部,其与所述内壁部相对;
一对侧壁部,它们相对于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外壁部连续地设置,具有朝向所述内部空间弯折的弯折部;以及
加强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部,具有高于所述侧壁部的硬度,并且具有相对于向所述生物体的卷绕方向的形状追随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隔着所述弯折部而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以及所述外壁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的板状的小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的所述小片与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外壁部侧的所述小片相比,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更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还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将在所述内壁部侧相邻的所述个小片彼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沿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而设置,构成为网眼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至少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所述内壁部侧的所述加强部件具有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的多个小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在所述侧壁部的长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弯折部上具有沿着所述弯折部的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侧壁部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构造体,其中,
所述内壁部以及所述侧壁部的Shore A硬度为15至95。
CN201780076304.8A 2017-02-13 2017-12-26 袋状构造体 Active CN1100497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4244 2017-02-13
JP2017024244A JP6808524B2 (ja) 2017-02-13 2017-02-13 袋状構造体
PCT/JP2017/046653 WO2018146968A1 (ja) 2017-02-13 2017-12-26 袋状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720A true CN110049720A (zh) 2019-07-23
CN110049720B CN110049720B (zh) 2022-03-11

Family

ID=63107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6304.8A Active CN110049720B (zh) 2017-02-13 2017-12-26 袋状构造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2853B2 (zh)
JP (1) JP6808524B2 (zh)
CN (1) CN110049720B (zh)
DE (1) DE112017007047T5 (zh)
WO (1) WO20181469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1459B2 (ja) 2017-02-07 2021-01-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袋状構造体、血圧計用カフ、及び血圧計
JP6808524B2 (ja) 2017-02-13 2021-01-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袋状構造体
JP7171374B2 (ja) * 2018-11-09 2022-11-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7175720B2 (ja) * 2018-11-09 2022-11-2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
JP7094876B2 (ja) 2018-12-27 2022-07-04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装置用カフ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6933A (en) * 1979-11-29 1981-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rm band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CN1308918A (zh) * 2000-02-17 2001-08-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缠绕方向宽度尺寸狭窄也可很好阻血的血压计用绑带
CN1820702A (zh) * 2005-02-14 2006-08-2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袖带以及血压计
US20100004676A1 (en) * 2005-12-14 2010-01-07 Western Clinical Engineering Ltd. Low-Cost Disposable Tourniquet Cuff
JP2012075780A (ja) * 2010-10-05 2012-04-19 A & D Co Ltd 血圧測定用圧迫帯
CN104394761A (zh) * 2012-05-30 2015-03-0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用空气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11517A (zh) * 2015-04-30 2015-07-2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带柔性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及其自动贴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120141U (de) * 1971-02-01 1972-11-02 Siemens Ag Blutdruckmanschette
JPS6137135A (ja) 1984-07-30 1986-02-22 キヨ−ラク株式会社 血圧測定用の腕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637394A (en) * 1985-06-11 1987-01-20 Racz Gabor B Constant pressure tourniquet
JP3491412B2 (ja) 1995-10-26 2004-01-2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血圧計のカフ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224056A (ja) * 2001-02-02 2002-08-13 Fujikura Rubber Ltd 血圧測定用帯体および血圧計
JP2003144398A (ja) * 2001-11-12 2003-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体情報計測装置
JP3815385B2 (ja) 2002-06-18 2006-08-30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
CN2595322Y (zh) 2002-12-23 2003-12-31 辛未 袖带可调式血压计
JP3747917B2 (ja) 2003-04-21 2006-02-2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
JP4595525B2 (ja) 2004-12-20 2010-12-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計
JP4595573B2 (ja) 2005-02-04 2010-12-08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計用カフ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血圧計
JP3168377U (ja) 2011-03-29 2011-06-09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JP2013031545A (ja) 2011-08-02 2013-02-14 Seiko Epson Corp 生体情報計測装置、センサユニット取付構造、及び生体情報計測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633114B2 (en) 2015-06-16 2023-04-25 Apple Inc. Cuff designs and methods
JP2017023546A (ja) 2015-07-24 2017-02-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流体袋、流体袋製造方法、および血圧測定用カフ
JP6957151B2 (ja) 2016-12-27 2021-11-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袋状構造体及び袋状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728080B2 (ja) 2017-02-07 2020-07-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袋状構造体、カフ、及び血圧計
JP6808524B2 (ja) 2017-02-13 2021-01-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袋状構造体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76933A (en) * 1979-11-29 1981-06-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Arm band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CN1308918A (zh) * 2000-02-17 2001-08-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缠绕方向宽度尺寸狭窄也可很好阻血的血压计用绑带
CN1820702A (zh) * 2005-02-14 2006-08-23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计用袖带以及血压计
US20100004676A1 (en) * 2005-12-14 2010-01-07 Western Clinical Engineering Ltd. Low-Cost Disposable Tourniquet Cuff
JP2012075780A (ja) * 2010-10-05 2012-04-19 A & D Co Ltd 血圧測定用圧迫帯
CN104394761A (zh) * 2012-05-30 2015-03-04 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血压测定装置用空气袋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11517A (zh) * 2015-04-30 2015-07-29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带柔性显示屏的移动终端及其自动贴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7047T5 (de) 2019-10-24
WO2018146968A1 (ja) 2018-08-16
JP6808524B2 (ja) 2021-01-06
US20200187799A1 (en) 2020-06-18
US11272853B2 (en) 2022-03-15
JP2018130161A (ja) 2018-08-23
CN110049720B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720A (zh) 袋状构造体
US11241159B2 (en) Fluid bladder, fluid bladder manufacturing method,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cuff, and blood pressure monitor
CN109937001A (zh) 袋状构造体以及袋状构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511275B (zh) 血压测量装置
US20230029617A1 (en) Airbag of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and electronic blood pressure monitor
US20210244298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US11529063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11526783A (zh) 血压测量装置
CN112842293B (zh) 一种可穿戴式的脉搏实时检测装置
US20210244300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DE112019000416T5 (de) Blutdruckmesseinrichtung
JP2020103631A (ja) 血圧測定装置
US20210290090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N110062601B (zh) 袋状构造体、血压计用袖带以及血压计
US20210236012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N110072447B (zh) 袋状构造体、袖带以及血压计
CN109922721A (zh) 袋状构造体、血压计用袖带以及血压计
WO2020085005A1 (ja) ベルト、及び血圧測定装置
CN109922720A (zh) 袋状构造体、袖带以及血压计
US11653879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JP3074249B2 (ja) 加圧式輸液装置
JP2020062088A (ja) 血圧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