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563A -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563A
CN110049563A CN201910198417.6A CN201910198417A CN110049563A CN 110049563 A CN110049563 A CN 110049563A CN 201910198417 A CN201910198417 A CN 201910198417A CN 110049563 A CN110049563 A CN 110049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reference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84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563B (zh
Inventor
丁仁天
邝奕如
薛祎凡
徐海博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84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9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9552 priority patent/WO202018719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8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with direct estimation from sounding sig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热指示方法包括: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以降低终端设备功耗,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在2016年底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网络架构,称为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还称为5g新通信协议(5g new radio,5g NR或NR)。在NR中,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发送信号的时候,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后,会经过射频链路生成射频信号,然后经过天线发送出去。终端设备在接收信号的时候,也会有对应的射频接收链路。在NR中,网络设备和UE都可以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提升通信性能,又称为多天线技术。为了提升通信质量,引入了天线轮发机制。而为了更好的调度数据传输。NR中会对传输使用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且网络设备根据信道估计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该过程称为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在NR中,UE可以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上行信道估计。结合MIMO技术,当SRS资源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RS资源进行SRS轮发,同时对多根天线进行信道估计。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接入时上报的无线能力(radio capability)向终端设备配置SRS资源。SRS天线轮发能力还可以称为SRS天线选择(antenna selection)能力。
当出现终端设备内部过热问题,可以通过降低终端设备能力或配置来降温解决过热问题。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辅助信息(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information),用以通知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所期望降低的能力或配置,该辅助信息由于是在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的,因此还可以称为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重配。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过热时,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重配后,终端设备仍然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仍然处于高功耗状态,无法解决过热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辅助信息后,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以降低终端设备功耗,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热指示方法,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信息中,指示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处于设备内部过热状态时,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解决终端设备的过热问题,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还可以简称为RRC信令。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该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当该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为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当该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从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终端设备在设备内部过热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第一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有效的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该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重配置信息。
具体的,当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网络设备在接收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承载有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本身,获知发送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即网络设备接收到携带有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时,默认发送该RRC信令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获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提升了方案的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具体承载于哪一种信令,由当前终端设备中所配置的用于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类型决定。
当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在下文中简称为SRS资源,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SRS资源类型。具体的: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DCI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半持续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MAC CE信令中。
当该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信令时,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当终端设备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发送激活(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信令,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发送承载于DCI信令的第一重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信息用于去激活(de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根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类型的不同,第一重配置信息可承载于不同的信令中,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可以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此时第一重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是全部频段资源指示;另一种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此时第一重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是部分频段资源指示。
终端设备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全部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该全部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全部频段资源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该终端设备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部分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该部分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部分频段资源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具体的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的过程,可以为删除配置于终端设备内部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天线轮发能力时,终端设备删除所有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删除对应的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释放全部频段资源上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释放部分频段资源上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既可以实现快速的降温,也可以在保留部分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慢速的降温。获得了常用频段资源的信道估计结果,在保证常用频段资源下的通信质量,也通过不进行不常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达到了降低功耗的目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当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降低多入多出层数(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layer,MIMO layer)指示时,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和/或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该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
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网络设备除了指示终端设备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以降低功耗外,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调整MIMO能力,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的射频链路和/或天线数目,以实现更进一步的降低功耗,使得终端设备的温度更快恢复正常。同时,该降低MIMO layer指示还可以携带在第一重配置信息中,简化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由于终端设备已经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因此网络设备无法通过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获得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发起下行信道估计,获得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根据信道互异性,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非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也可以通过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其中,该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终端设备通过接收该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信道估计;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该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还可以为其它的下行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block,SS/PBCH Block)。当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CSI report)。当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后,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以进行下行信道估计。基于信道互异性,该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也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调度中,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MIMO layer指示时,该第二重配置信息还可以重新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其中,调整发送天线数目或接收天线数目的情况为,降低MIMO layer指示所指示的降低值低于当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例如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的降低MIMO layer指示为从4layer降低至2layer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重配置信息将接收天线数目从2调整为4。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此时网络设备会设定第一时间间隔,经过第一时间间隔之后,若终端设备并未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时,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以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若该终端设备从温度过热状态恢复为温度正常状态,该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
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此时网络设备会设定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的温度已恢复正常,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该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MIMO layer指示时,该第二重配置信息还可以重新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以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的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三过热指示信息。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过热指示信息,重置定时器。重置定时器后,终端设备可能出现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温度恢复正常;第二种情况、温度仍然为异常状态。
第一种情况:重置定时器后,且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的温度已恢复正常,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该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
第二种情况:重置定时器后,且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的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过热指示信息,重置定时器。网络设备不断的重置定时器,直到终端设备的温度恢复正常。当终端设备的温度恢复正常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新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在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的同时,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的终端设备不会错误的重新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以保证仍然处于过热状态的终端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热指示方法,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信息中,指示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处于设备内部过热状态时,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解决终端设备的过热问题,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还可以简称为RRC信令。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该上行参考信号可以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当该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为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当该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从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终端设备在设备内部过热情况下,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第一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有效的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该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重配置信息。
具体的,当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网络设备在接收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承载有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本身,获知发送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即网络设备接收到携带有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时,默认发送该RRC信令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获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提升了方案的灵活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具体承载于哪一种信令,由当前终端设备中所配置的用于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类型决定。
当上行参考信号为SRS时,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在下文中简称为SRS资源,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SRS资源类型。具体的: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DCI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半持续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MAC CE信令中。
当该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信令时,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当终端设备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发送激活(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信令,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发送承载于DCI信令的第一重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信息用于去激活(de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根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类型的不同,第一重配置信息可承载于不同的信令中,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可以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此时第一重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是全部频段资源指示;另一种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此时第一重配置信息中携带的是部分频段资源指示。
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该终端设备根据携带该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该全部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全部频段资源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该终端设备根据携带该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释放该终端设备中该部分频段资源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不支持该部分频段资源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具体的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的过程,可以为删除配置于终端设备内部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天线轮发能力时,终端设备删除所有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删除对应的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网络情况释放全部频段资源上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释放部分频段资源上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既可以实现快速的降温,也可以在保留部分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慢速的降温。获得了常用频段资源的信道估计结果,在保证常用频段资源下的通信质量,也通过不进行不常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达到了降低功耗的目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当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降低MIMO layer指示时,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
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该终端设备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和/或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该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
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网络设备除了指示终端设备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以降低功耗外,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调整MIMO能力,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的射频链路和/或天线数目,以实现更进一步的降低功耗,使得终端设备的温度更快恢复正常。同时,该降低MIMO layer指示还可以携带在第一重配置信息中,简化步骤。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由于终端设备已经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因此网络设备无法通过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获得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发起下行信道估计,获得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根据信道互异性,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非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ing,TDD)系统中,也可以通过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首先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该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还可以为其它的下行参考信号,例如: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Block)。当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CSI report)。当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后,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下发的下行参考信号,以进行下行信道估计。基于信道互异性,该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也可以应用于上行数据调度中,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MIMO layer指示时,该第二重配置信息还可以重新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其中,调整发送天线数目或接收天线数目的情况为,降低MIMO layer指示所指示的降低值低于当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例如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的降低MIMO layer指示为从4layer降低至2layer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重配置信息将接收天线数目从2调整为4。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此时网络设备会设定第一时间间隔,经过第一时间间隔之后,若终端设备并未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时,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以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若该终端设备从温度过热状态恢复为温度正常状态,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
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该终端设备重新配置该终端设备中的该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该终端设备支持该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此时网络设备会设定第一时间间隔,在第一时间间隔内,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的温度已恢复正常,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该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MIMO layer指示时,该第二重配置信息还可以重新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以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的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三过热指示信息。当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过热指示信息,重置定时器。重置定时器后,终端设备可能出现下列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温度恢复正常;第二种情况、温度仍然为异常状态。
第一种情况:重置定时器后,且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若终端设备检测到内部的温度已恢复正常,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新的过热指示信息,该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设备的温度已恢复正常,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此时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配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
第二种情况:重置定时器后,且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的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过热指示信息,重置定时器。网络设备不断的重置定时器,直到终端设备的温度恢复正常。当终端设备的温度恢复正常后,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第二重配置信息,重新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重新支持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能力。在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的同时,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的终端设备不会错误的重新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以保证仍然处于过热状态的终端设备处于低功耗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重配置信息为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
处理模块,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接收模块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时,发送模块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模块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重置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接收模块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
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发送模块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模块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第二过热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发送的;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模块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过热指示信息,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的;
发送模块,还用于,网络设备重置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发送模块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方面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行为的功能,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方面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该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该通信单元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或者可穿戴设备等,该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该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该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该通信单元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该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该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该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完成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装置,该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装置,该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以降低终端设备功耗,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链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射天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热指示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热指示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辅助信息后,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以降低终端设备功耗,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在介绍本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本实施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概念。应理解的是,以下的概念解释可能会因为本实施例的具体情况有所限制,但并不代表本申请仅能局限于该具体情况,以下概念的解释伴随不同实施例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会存在差异。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其中,网络设备102~106彼此之间可通过回程(backhaul)链路(如网络设备102~106彼此之间的直线所示)进行通信,该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回程链路(例如光纤、铜缆),也可以是无线回程链路(例如微波)。终端设备108~122可通过无线链路(如网络设备102~106与终端设备108~122之间的折线所示)与对应的网络设备102~106通信,网络设备102~106还可以称为基站。
网络设备102~106通常作为接入设备来为通常作为用户设备的终端设备108~122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又可称为蜂窝,如图1中各椭圆区域所示),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信号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受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网络设备的服务覆盖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交叠,处于交叠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可收到来自多个网络设备的无线信号,因此这些网络设备可以进行相互协同,以此来为该终端设备提供服务。例如,多个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技术为处于上述交叠区域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2与网络设备104的服务覆盖区域存在交叠,终端设备112便处于该交叠区域之内,因此终端设备112可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的无线信号,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可以进行相互协同,来为终端设备112提供服务。又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4和网络设备106的服务覆盖区域存在一个共同的交叠区域,终端设备120便处于该交叠区域之内,因此终端设备120可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102、104和106的无线信号,网络设备102、104和106可以进行相互协同,来为终端设备120提供服务。
依赖于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又可称为节点B(NodeB),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以及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此外,根据所提供的服务覆盖区域的大小,网络设备又可分为用于提供宏蜂窝(macro cell)的宏网络设备、用于提供微蜂窝(pico cell)的微网络设备和用于提供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的毫微微网络设备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
终端设备108~122可以是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各种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移动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modulator demodulator,Modem)或者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和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之前不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但不限于,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工具设备、服务设备和服务设施,开始通过配置无线通信单元来获得无线通信功能,从而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接受远程控制。此类设备因配置有无线通信单元而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因此也属于无线通信设备的范畴。此外,终端设备108~122还可以称为移动台、移动设备、移动终端、无线终端、手持设备、客户端等。
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均可配置有多根天线,以支持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进一步的说,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既可以支持单用户MIMO(single-user mimo,SU-MIMO)技术,也可以支持多用户MIMO(multi-user mimo,MU-MIMO),其中MU-MIMO可以基于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DMA)技术来实现。由于配置有多根天线,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还可灵活支持单入单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技术、单入多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和多入单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技术,以实现各种分集(例如但不限于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和复用技术,其中分集技术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TD)技术和接收分集(receivediversity,RD)技术,复用技术可以是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技术。而且上述各种技术还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案,例如发射分集技术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空时发射分集(space-timetransmit diversity,STTD)、空频发射分集(space-frequency transmitdiversity,SFTD)、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ime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TSTD)、频率切换发射分集(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FSTD)、正交发射分集(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OTD)、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等分集方式,以及上述各种分集方式经过衍生、演进以及组合后获得的分集方式。例如,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标准便采用了空时块编码(space time blockcoding,STBC)、空频块编码(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SFBC)和CDD等发射分集方式。上文以举例的方式对发射分集进行了的概括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上述实例外,发射分集还包括其他多种实现方式。因此,上述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发明技术方案应理解为适用于各种可能的发射分集方案。
此外,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可采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通信,例如但不限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dma,OFDMA)技术、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dma,SC-FDMA)技术、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SDMA)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演进及衍生技术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被众多无线通信标准所采纳,从而构建出了在今天广为人们所熟知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由802.22系列标准中定义的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升级版(lte advanced,LTE-A)以及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系统,例如5G新空口技术(5G new radio,5G NR)等。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上述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系统。此外,术语“系统”和“网络”可以相互替换。
应注意,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10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还可能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配置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
下面对MIMO技术进行说明。多天线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在新无线电通信(new radio,NR)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MIMO技术提升通信性能。
为了便于理解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信号交互的过程,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链路示意图。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为例,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首先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后,会经过射频链路处理,其中,射频链路一般包含三级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以及双工器/滤波器,基带信号经过处理后生成射频信号,然后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送出去。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过程与发送信号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现有标准中,网络设备并不明确知道终端设备有多少射频链路,而是采用天线这一术语进行描述。比如当终端设备实际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的时候,该终端设备最多支持同时使用2个天线与网络设备进行上行通信。如果终端设备使用2个天线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则在实际上每个射频链路会对应一个天线。如果终端设备使用1个天线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一个上行射频链路对应到这个天线,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射频链路模拟成一个天线,这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对网络设备而言是透明的。网络设备只需要调度终端设备在哪个或哪些天线上发送数据即可。下面为了简化描述,将一个终端设备支持一个发射射频链路(transmit,T),两个接收射频链路(receive,R)称为t1r2。以此类推,一个终端设备支持2个发射射频链路和4个接收射频链路称为t2r4。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射频链路数量会大于或等于发射射频链路数量,并且每一个接收射频链路与一根天线(即电磁波的辐射单元)连接,因此t1r2也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中有一个发射射频链路与两根天线。以此类推,t2r4也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中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与四根天线。该天线具有发射电磁波与接收电磁波的能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发送天线以及接收天线可视为同一事物。
终端设备通过上行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通过下行信道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NR中会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这个过程称为信道估计,网络设备根据信道估计结果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该传输参数包括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预编码矩阵(precodingmatrix,PM)等。
在NR中,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进行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并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CSI report)进行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PBCH Block)进行下行信道估计,具体信道估计的过程与使用CSI-RS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或者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或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网络设备通过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进行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当使用其它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以完成信道估计,本实施例中仅以SRS与CSI-RS为例进行说明,不作限定。下面对SRS与CSI-RS分别进行描述。
(1)、CSI-RS。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CSI-RS资源,当网络设备需要获知终端设备下行信道的信道状态时,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信道使用配置的CSI-RS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终端设备接收该CSI-RS,并对该CSI-RS进行处理,以对当前下行信道进行状态估计。终端设备处理结束后生成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RS report),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包括下列多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ion,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资源指示(synchronous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 resource indicator,SS/PBCH BRI)、层指示(layer indicator,LI)以及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referencesignal revceived power,L1-RSRP),需要说明的是,该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指的层1为物理层。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使得网络设备获知当前的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并调整传输参数。
其中,CSI-RS资源可分为下列三种:周期性CSI-RS资源、半持续性CSI-RS资源以及非周期性CSI-RS资源。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周期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简称为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周期性CSI-RS资源。当配置完成后,网络设备就会周期性发送CSI-RS,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接收CSI-RS。
半持续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半持续性CSI-RS资源,此时网络设备不会立刻发送CSI-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激活(activate)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后,网络设备才会周期性发送该CSI-RS。当网络设备不再发送该CSI-RS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去激活(deactivate)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的MAC CE,以去激活的终端设备中的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
非周期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非周期性CSI-RS资源,但是不会立刻发送CSI-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trigger)该非周期性CSI-RS资源的DCI后,网络设备才会发送一次该CSI-RS。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在每一次发送CSI-RS之前,都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该非周期性CSI-RS资源的DCI。
(2)、SRS。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SRS资源,终端设备使用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网络设备接收该SRS后对其进行分析测量,以获知当前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并调整传输参数。
其中,SRS资源可分为下列三种:周期性SRS资源、非周期性SRS资源以及半持续性SRS资源。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周期性SRS资源。当配置完成后,终端设备就会周期性发送SRS,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接收SRS。
非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非周期性SRS资源,但是终端设备不会立刻发送S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trigger)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后,终端设备才会发送一次该SRS。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每一次发送SRS之前,网络设备都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
半持续性S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半持续性SRS资源,此时终端设备不会立刻发送S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trigger)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CE)后,终端设备才会周期性发送该SRS。当终端设备不再发送该SRS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去激活(deactivate)该半持续性SRS资源的MAC CE,以去激活的终端设备中的该半持续性SRS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由于终端设备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使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因此可以认为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信道状态非常相似,该信道状态包括有功率衰减、相位移动等,这个特性称为信道互异性。利用TDD系统中的信道互异性,仅通过配置SRS资源或CSI-RS资源并进行信道估计,即可获得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在非TDD系统中也可以仅通过配置SRS资源或CSI-RS资源并进行信道估计,即可获得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在非TDD系统中信道估计结果误差大于TDD系统中的误差。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SRS资源配置信息中,还指示了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RS时所采用的发送天线数,终端设备按照SRS资源所指示的发送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SRS。下面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送天线示意图。图3中该终端设备中配置有一个发射射频电路与四根发送天线,该发射射频电路可以与任意一根发送天线连接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电磁波。当终端设备使用不同的发送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电磁波时,不同的发送天线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有可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例如:当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时,有可能遮挡住某一根发送天线,造成该发送天线发送至网络设备的电磁波衰减较大,影响通信质量。因此为了提升通信质量,引入了天线轮发机制,具体为:终端设备中射频电路在不同的发送天线之间进行切换,终端设备连续发送多个SRS,这些SRS通过不同的发送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些SRS之后,可根据SRS的信号质量,确定哪一根发送天线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较好,网络设备在调度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将信道状态较好的天线优先级升高,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使用信道状态较好的天线接收下行数据。
由于不同的终端设备硬件配置不相同,基于硬件配置,终端设备的天线轮发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NR中规定SRS天线轮发能力如下:t1r2、t1r4、t2r4、t1r4-t2r4、t1r1、t2r2或t4r4等。下面举例说明,t1r2为终端设备中有一个发射射频链路与两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每次可以使用单端口发送一个SRS,完成轮发需要发送两次,即第一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一天线,第二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天线。t2r4为终端设备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与四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每次可以使用双端口发送一个SRS,完成轮发需要发送两次,即第一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射频拦路以及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第二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射频链路以及第三天线与第四天线。t1r4-t2r4为该终端设备既支持t1r4的SRS天线轮发也支持t2r4的SRS天线轮发。
当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所在的小区时,会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的无线能力(radio capability),其中包括针对终端设备支持的每一种频带组合(band combination)中的每一频带(band)上报SRS天线轮发(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ntenna switch)能力。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为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用于SRS天线轮发目的SRS资源。例如代码为“supportedSRS-TxPortSwitch t1r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为支持一个发射射频链路与两根天线,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SRS天线轮发能力向终端设备配置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
通过引入MIMO技术以及信道估计,终端设备在多天线的情况下也可以保障与网络设备的通信质量,同时,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天线数越多,通信性能越好。但是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终端设备的功耗也随之增大,同时大功耗带来了发热量大的问题,发热量大影响终端设备的性能。当出现终端设备内部过热问题,可以通过降低终端设备能力或配置来降温解决过热问题。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辅助信息(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information),用以通知网络设备此时终端设备所期望降低的能力或配置,该辅助信息由于是在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的,因此还可以称为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重配。下面结合图4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辅助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信息。
步骤401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信息,该RRC连接重配信息中包括当终端设备过热时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可以发送过热相关的指示信息给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过热时相关的禁止定时器的取值。
步骤4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
步骤402中,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RRC连接重配信息中,指示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后,当终端设备处于设备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该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解决终端设备的过热问题。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场景或E-UTRA-NR双连接(e-utra-nrdual connectivity,EN-DC)场景中,终端设备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含:上行和/或下行终端设备类型(UE category),和/或,上行和/或下行最大辅(secondary)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辅小区(SCell)数。其中上行和/或下行终端设备类型中还包含多入多出层数(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layer,MIMO layer)。
在独立组网架构(standalone,SA)或NR-E-UTRA双连接(nr-e-utra dualconnectivity,NE-DC)或NR-NR双连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R-DC)场景中,终端设备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中可以包含:上行和/或下行最大辅(secondary)载波(componentcarrier,CC)/辅小区(SCell)数,和/或,每个频段(低频FR1及高频FR2)上行和/或下行最大聚合带宽,和/或,每个频段(低频FR1及高频FR2)上每个服务小区的上行和/或下行最大MIMO layer数。
现有技术中,当终端设备出现过热问题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过热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过热指示信息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使用低能力的MIMO,例如:过热前,终端设备使用的下行MIMO能力是4*4MIMO,上行MIMO能力是4*4MIMO。当上报过热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重配置信息,上行MIMO能力是4*4MIMO。过热前终端设备使用上行MIMO能力是4*4MIMO,终端设备需要打开4条发射射频链路和4个发送天线;终端设备接收重配置信息后使用上行MIMO能力是2*2MIMO,终端设备针对低能力2*2MIMO只需要2条发射射频链路和2个发送天线,因此可以降低功耗,解决过热问题。然而,调整MIMO能力与调整SRS天线轮发能力是解耦的,若终端设备在过热前配置的SRS天线轮发能力是t2r4,则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重配置信息之后,依然需要开启2条发射射频链路和4个发送天线,无法降低功耗,解决过热问题。而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无法降低(fallback)SRS天线轮发能力,这导致了终端设备无法有效解决过热问题。
另一方面,终端设备根据重配置信息降低了MIMO能力后,终端设备根据该重配置信息关闭了对应的射频链路与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无法再使用配置于该终端设备内部的SRS资源正常的完成天线轮发。即此时的终端设备无法支持正常的天线轮发,造成部分SRS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终端设备进行SRS天线轮发的目的是获得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当终端设备通过被关闭的射频链路与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SRS,该信道与终端设备实际上能够使用的信道不一致,这两个信道的质量不一致,造成了信道估计结果的错误,网络设备使用该信道估计结果调度数据,也会造成误码率提升,影响通信质量。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案,当终端设备过热时,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调整终端设备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以降低终端设备功耗,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热指示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热指示的方法包括:
5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且网络设备允许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承载于RRC信令中。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网络设备在接收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承载有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本身,获知发送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即网络设备接收到携带有过热指示信息的RRC信令时,默认发送该RRC信令的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可以携带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获知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具体的,该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可以为以下代码:“ENUMERATEDsupportedSRS-TxPortSwitch{notsupported}OPTIONAL”。
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另一种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例如频分双工长期演进技术(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LTE)中的FDD-LTE B1、2、3、4、5、6、7、8、12、17、18、19、20或26频段中的至少一种。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网络实际情况,配置终端设备不支持哪一些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或者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的全部频段资源指示或部分频段资源指示,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哪一些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其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是全部频段资源指示时,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的是部分频段资源指示时,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具体的不支持哪一部分频段资源由部分频段资源指示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设备需要降低MIMO能力时,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降低MIMO layer指示。
5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具体承载于哪一种信令,由当前终端设备中所配置的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类型决定,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在下文中简称为SRS资源,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获知该SRS资源类型。具体的: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RRC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DCI信令中;当配置的SRS资源为半持续性SRS资源时,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MAC CE信令中。
其中,当终端设备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发送激活(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信令,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发送承载于DCI信令的第一重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信息用于去激活(deactivate)该非周期性SRS资源,达到该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即当终端设备中配置的SRS资源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步骤502为可选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该SRS资源由于是用于SRS天线轮发的,而SRS天线轮发中存在选择发送天线进行发送SRS的步骤,因此该SRS资源还可以称为用于天线选择(antennaselection)功能的SRS资源。
当该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降低MIMO layer指示时,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其中,调整发送天线数目或接收天线数目的情况为,降低MIMO layer指示所指示的降低值低于当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例如当降低MIMO layer指示为从4layer降低至2layer,终端设备中接收天线数目为4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将接收天线数目从4调整为2。
503、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本实施例中,根据终端设备内部所配置的SRS资源类型的不同,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当终端设备内部配置的为周期性SRS资源时,终端设备根据承载于RRC信令中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fallback)该周期性SRS资源,当终端设备释放了该SRS资源后,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了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也可以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去激活该SRS资源,使得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结果。
当终端设备内部配置的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终端设备根据承载于DCI信令中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非周期性SRS资源,当终端设备释放了该SRS资源后,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了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另外,终端设备中配置的为非周期性SRS资源时,终端设备每次执行SRS天线轮发,都需要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激活SRS资源指令,该指令承载于DCI信令中。因此,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不发送激SRS资源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结果。
当终端设备内部配置的为半持续性SRS资源时,终端设备根据承载于MAC CE信令中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该半持续性SRS资源,当终端设备释放了该SRS资源后,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了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也可以根据该第一重配置信息去激活该SRS资源,使得终端设备无法再进行SRS天线轮发,实现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的效果。
具体的释放SRS资源的过程,可以为删除配置于终端设备内部的SRS资源。
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时,终端设备释放所有频段资源的SRS资源;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指示的是: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的SRS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释放对应的部分频段资源的SRS资源。
5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已经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因此网络设备无法通过SRS天线轮发获得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发起下行信道估计,获得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根据信道互异性,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非TDD系统中,也可以通过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通过接收该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下行信道估计。需要说明的是,该下行参考信号可以为CSI-RS,还可以为其它的下行参考信号,此处不作限定。
505、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当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RS report)。
网络设备根据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以及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设备内部过热情况下,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终端设备需要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第一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终端设备在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后,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功耗,有效的解决终端设备过热问题。在终端设备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后,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并接收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以及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保证的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终端设备出现过热问题,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后,网络设备还可以向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用于SRS轮发的SRS资源。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过热指示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过热指示的方法包括:
6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内容与步骤501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设定的时长称为第一时间间隔,第一时间间隔通常可以设置为:0.5秒、1秒、5秒、10秒、30秒或60秒等。
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后,网络设备可能遇到多种情况,下面分别描述:
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过热指示信息中,指示终端设备温度正常情况,执行步骤602;
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过热指示信息中,指示终端设备温度过热情况,执行步骤603;
在第一时间间隔内,网络设备没有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过热指示信息,执行步骤604。
602、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温度恢复正常后,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已恢复正常,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二过热指示信息。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之后,执行步骤604。
60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过热指示信息,以告知网络设备当前终端设备温度仍然为过热状态,该过热指示信息称为第三过热指示信息。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过热指示信息,重置定时器。重置定时器后,网络设备执行的步骤与步骤601中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后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604、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已获知终端设备此时已经处于温度正常状态,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该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以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重配置信息重新配置SRS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
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MIMO layer指示时,该第二重配置信息还可以重新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和/或下行MIMO能力(MIMO layer)。具体的,调整终端设备中上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发送天线数目以及发射射频链路数目;调整终端设备中下行MIMO能力为:调整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射频链路数目。其中,调整发送天线数目或接收天线数目的情况为,降低MIMO layer指示所指示的降低值低于当前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例如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的降低MIMO layer指示为从4layer降低至2layer时,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二重配置信息将接收天线数目从2调整为4。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不支持SRS天线轮发能力之后,若终端设备已经从过热状态恢复为温度正常状态,则网络设备可以重新向终端设备配置用于SRS天线轮发的SRS资源。以保证温度恢复正常后的终端设备,可以及时恢复SRS天线轮发能力。
接下来,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700,包括:
发送模块701,用于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重配置信息为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
处理模块703,用于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处理模块703,具体用于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
处理模块703,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7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702,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接收模块70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701,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时,发送模块7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702,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701,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模块7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702,还用于,网络设备重置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接收模块70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
处理模块703,还用于根据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接下来,请参阅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800,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802,用于根据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802,具体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全部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向终端设备发送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释放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不支持部分频段资源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layer指示时,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包括处理模块;
发送模块8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接收模块8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处理模块803,用于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发送模块802,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发送模块802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801,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模块801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过热指示信息,第二过热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发送的;
发送模块802,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接收模块801,还用于,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接收模块801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过热指示信息,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的;
发送模块802,还用于,网络设备重置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发送模块802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终端设备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终端设备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layer,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如根据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等。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析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9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90的收发单元9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前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芯片视为终端设备90的处理器902。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包括收发单元901和处理器9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例如,可以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9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9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9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9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基站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002。RRU 10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011和射频单元10012。RRU 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BBU 1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RRU 1001与BBU 1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BBU 10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BBU(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BBU 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BBU 1002还包括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存储器10021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10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更新配置信息等。处理器10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1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1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芯片,网络设备(如基站),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或者其他网络设备等。
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收发单元可以是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芯片可以用于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又如,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释放终端设备中的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确定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可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接收第二重配置信息。
处理器1101除了实现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处理器1101可以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指令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内,如指令1103,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1102中,如指令1104,也可以通过指令1103和1104共同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包括电路,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其上存有指令1104,指令可在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等。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105以及天线1106。处理器1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1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1106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1)

1.一种过热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者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全部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全部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全部频段资源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部分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部分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部分频段资源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过热指示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当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过热指示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重置所述定时器,经过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所述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
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天线数目和/或所述射频链路数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SR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S/PBCH Block。
13.一种过热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具体包含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其中,所述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指示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媒体接入控制层的控制信息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RC中的任意一种,
当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承载于所述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时,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具体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或不进行上行参考信号轮发,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携带所述全部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全部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全部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全部频段资源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或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携带所述部分频段资源指示的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部分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释放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部分频段资源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所述部分频段资源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携带有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数目和/或射频链路数目。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中携带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反馈信息获得上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经过第一时间间隔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过热指示信息,所述第二过热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温度正常状态发送的;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启动定时器,在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过热指示信息,所述第三过热指示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发送的;
所述网络设备重置所述定时器,经过所述第一时间间隔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轮发资源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所述减少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指示时,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还用于重新配置所述终端设备中的多入多出层数MIMO layer,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天线数目和/或所述射频链路数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SRS。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SS/PBCH Block。
2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当终端设备处于过热状态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为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生成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过热指示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过热指示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置信息,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不支持上行参考信号天线轮发能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CN201910198417.6A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049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8417.6A CN110049563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CT/CN2020/079552 WO2020187192A1 (zh) 2019-03-15 2020-03-16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8417.6A CN110049563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563A true CN110049563A (zh) 2019-07-23
CN110049563B CN110049563B (zh) 2021-07-16

Family

ID=67273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8417.6A Active CN110049563B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9563B (zh)
WO (1) WO2020187192A1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0248A (zh) * 2019-08-28 2020-0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过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34227A (zh) * 2019-11-19 2020-04-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8097A (zh) * 2020-02-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80357A (zh) * 2020-03-12 2020-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87192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0192782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srs能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27499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239964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cg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031957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测量的方法以及终端装置
CN112564871A (zh) * 2019-09-26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rs轮发配置信息的上报、配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1139627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上报方法及上行调度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301559A (zh) * 2021-05-21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29423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482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810928A (zh) * 2020-06-16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数据流数量的方法、终端及mimo系统
CN114270914A (zh) * 2019-08-12 2022-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新无线(nr)和多无线双连接(mr-dc)中的过热指示的针对网络的创新信令方法
CN114554517A (zh) * 2020-11-24 2022-05-2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过热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2133707A1 (en) * 2020-12-22 2022-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information
CN114830613A (zh) * 2019-12-3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2257793A1 (zh) * 2021-06-09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WO2023004703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16488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2642A1 (en) * 2021-08-20 2023-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porting of predicted ue overheating
CN115412120A (zh) * 2022-08-17 2022-11-29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装置的控制方法、射频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3436A1 (en) * 2017-08-31 2019-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SRS TRANSMISSION ANTENNA SEL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7301B2 (en) * 2017-09-07 2022-03-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Unifi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beam management
CN108353311A (zh) * 2017-09-19 2018-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过热保护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0049563B (zh) * 2019-03-15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3436A1 (en) * 2017-08-31 2019-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SRS TRANSMISSION ANTENNA SELE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PO: "3GPP TSG-RAN2 Meeting #103bis R2-1814500", 《3GPP TSG-RAN2 MEETING #103BIS R2-1814500》 *
OPPO: "SRS switch IL simulation in FR1",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89 R4-1814952》 *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192A1 (zh) * 2019-03-15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0192782A1 (zh) * 2019-03-28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srs能力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27499A1 (zh) * 2019-08-09 2021-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4270914A (zh) * 2019-08-12 2022-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新无线(nr)和多无线双连接(mr-dc)中的过热指示的针对网络的创新信令方法
CN112399645B (zh) * 2019-08-15 2023-0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cg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399645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cg释放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031957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信道测量的方法以及终端装置
CN110710248A (zh) * 2019-08-28 2020-01-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过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10248B (zh) * 2019-08-28 2023-12-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过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64871B (zh) * 2019-09-26 2023-05-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rs轮发配置信息的上报、配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2564871A (zh) * 2019-09-26 2021-03-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rs轮发配置信息的上报、配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034227B (zh) * 2019-11-19 2021-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4227A (zh) * 2019-11-19 2020-04-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辅助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30613B (zh) * 2019-12-31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830613A (zh) * 2019-12-3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139627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上报方法及上行调度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1278097A (zh) * 2020-02-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480357A (zh) * 2020-03-12 2020-07-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179266A1 (zh) * 2020-03-12 2021-09-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80357B (zh) * 2020-03-12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输入多输出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10928A (zh) * 2020-06-16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调整数据流数量的方法、终端及mimo系统
CN114554517A (zh) * 2020-11-24 2022-05-2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过热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2133707A1 (en) * 2020-12-22 2022-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associated with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information
CN113329482B (zh) * 2021-05-21 2022-07-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01559B (zh) * 2021-05-21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29423B (zh) * 2021-05-21 2022-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01559A (zh) * 2021-05-21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终端能力上报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29423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29482A (zh) * 2021-05-21 2021-08-3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257793A1 (zh) * 2021-06-09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WO2023004703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16488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7192A1 (zh) 2020-09-24
CN110049563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563A (zh)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JP665747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csi報告を遂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673052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csi報告を遂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734650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測定及び報告する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装置
KR10239928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703243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状態情報を報告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KR102411838B1 (ko) 진보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업링크 mimo 코드북
KR10195887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장치
CN11047473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958805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bwp操作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586874B (zh)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KR10213760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005591B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10166190A (zh) 准共址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94377A (zh) 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140304A (zh) 秩指示方法,秩指示上报方法、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WO2019234478A1 (en) Sdma carrier sharing
CN109150270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9756255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24069543A2 (en) Csi report with cqi values
CN108023619A (zh) 一种预编码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