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6874B -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6874B
CN111586874B CN201910118863.1A CN201910118863A CN111586874B CN 111586874 B CN111586874 B CN 111586874B CN 201910118863 A CN201910118863 A CN 201910118863A CN 111586874 B CN111586874 B CN 111586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devi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signaling
addi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8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6874A (zh
Inventor
薛祎凡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88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7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581 priority patent/WO20201646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6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6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其中,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无线宽带技术的挑战,保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领先优势,3GPP标准组在2016年底制定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generation system)网络架构,称为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网络架构,还称为5g新通信协议(5g new radio,5g NR或NR)。该架构不但支持3GPP标准组定义的无线技术接入5G核心网络(5G core network),而且支持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接入5G核心网络,比如支持固网接入5G核心网络。
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发送信号的时候,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后,会经过射频链路生成射频信号,然后经过天线发送出去。终端设备在接收信号的时候,也会有对应的射频接收链路。在NR中,网络设备和UE都可以通过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提升通信性能,又称为多天线技术。为了更好的调度数据传输,NR中会对传输使用的信道状态进行估计,并且网络设备根据信道估计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该过程称为信道估计(channel estimation)。在NR中,UE可以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信道估计。MIMO技术的引入,虽然提升了通信性能,但是终端设备使用多个天线进行传输,又会引起功耗大的问题。现在提出了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功耗的方案:减少终端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天线数,或称为调整天线参数,以达到减少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
由于网络设备在调整终端设备的天线参数后,均需要进行信道估计。网络设备需要根据信道估计结果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成功率。现有技术中,出于降低终端设备功耗的目的,终端设备可以执行调整天线参数(即关闭部分天线)的操作已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此时网络设备仍使用原有天线参数条件下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与当前天线参数条件下信道估计结果不匹配,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失败概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调整天线参数为开启或关闭天线所对应的端口,例如当调整的为发射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开启或关闭发射天线端口,当调整的为接收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开启或关闭接收天线端口。
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
从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多种信令中,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该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以为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第一配置信息既可以单独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或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和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终端设备使用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且使用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资源时,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为SRS,终端设备使用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当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终端设备使用CSI-RS资源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与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还可以为其它的参考信号资源,此处不作限定。用于在终端设备中配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单独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或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以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和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一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之后。当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确地获知第一信令的内容,保证了网络设备获取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之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调整天线参数之前,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HARQ-ACK)。网络设备根据该HARQ-ACK会向终端设备反馈一个HARQ-ACK的确认信息。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后,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二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示例性的,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二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使用的时域资源间隔大于0,该时域资源间隔通常为3毫秒。
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终端设备首先向网络设备发送HARQ-ACK。网络设备根据该HARQ-ACK向终端设备反馈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后,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确地获知第一信令的内容,保证了网络设备获取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根据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通过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中,通过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该预先配置的PUCCH或该预先配置的PUSCH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信道;或者,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此时第一信令中包含PUCCH或PUSCH的资源的索引值(index),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通过第一信令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PUCCH或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edia access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调整天线参数为开启或关闭天线所对应的端口,例如当调整的为发射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开启或关闭发射天线端口,当调整的为接收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开启或关闭接收天线端口。
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
从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令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多种信令中,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该参考信号资源可以为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以为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第一配置信息既可以单独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或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和下行参考信号资源;
终端设备使用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使用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以及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且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为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资源时,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为SRS,终端设备使用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网络设备接收SRS。当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资源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终端设备使用CSI-RS资源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与下行参考信号资源还可以为其它的参考信号资源,此处不作限定。用于在终端设备中配置参考信号资源的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单独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或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也可以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和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一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之后。当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时,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确地获知第一信令的内容,保证了网络设备获取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在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后,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之前,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HARQ-ACK)。网络设备根据该HARQ-ACK会向终端设备反馈一个HARQ-ACK的确认信息。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后,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二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示例性的,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时,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第二时域资源与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使用的时域资源间隔大于0,该时域资源间隔通常为3毫秒。
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后,终端设备首先向网络设备发送HARQ-ACK。网络设备根据该HARQ-ACK向终端设备反馈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后,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以保证终端设备能够正确地获知第一信令的内容,保证了网络设备获取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网络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具体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占用的时频资源中,通过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中,通过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该预先配置的PUCCH或该预先配置的PUSCH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信道;或者,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此时第一信令中包含PUCCH或PUSCH的资源的索引值(index),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通过第一信令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多种PUCCH或PUSCH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令后,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当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指示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启或关闭发射天线端口。
从上述第三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以降低功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N为正整数,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之前,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M为正整数,M大于N。
当终端设备还配置有发射端口数为K的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且不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信号,K为正整数,K小于M;
当终端设备中仅配置有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M个中的N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具体的,可以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小的端口;或者关闭端口号较小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大的端口;
确定终端设备是否还配置有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N的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若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终端设备使用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若没有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其中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M个中的N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关闭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大于N的发射天线端口后,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具体的,可以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小的端口;或者关闭端口号较小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大的端口。
终端设备可使用多种方法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证传输的准确性。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当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指示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启或关闭发射天线端口。
从上述第四方面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以指示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N为正整数,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终端设备使用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M为正整数,M大于N。
当终端设备还配置有发射端口数为K的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K为正整数,K小于M;
当终端设备中仅配置有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M个中的N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具体的,可以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小的端口;或者关闭端口号较小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大的端口;
终端设备确定终端设备中是否还配置有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N的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若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若没有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M个中的N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关闭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大于N的发射天线端口后,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具体的,可以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小的端口;或者关闭端口号较小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大的端口。
终端设备可使用多种方法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证传输的准确性。提升了方案的实现灵活性。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资源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资源指示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方面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核心网设备行为的功能,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方面所描述的步骤或功能相对应的部件(means)。该步骤或功能可以通过软件实现,或硬件(如电路)实现,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结合来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参考信号指示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信息。该通信单元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接收参考信号指示信息。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或者可穿戴设备等,该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该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该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完成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通信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相应的功能。例如,生成参考信号指示信息。该通信单元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发送参考信号指示信息。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该通信装置可以为基站,该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器,或收发电路。可选的,该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该通信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该通信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方法。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方法。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方法。
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装置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完成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通信装置。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第五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装置,该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装置,该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例如发送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装置,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链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射天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在介绍本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本实施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概念。应理解的是,以下的概念解释可能会因为本实施例的具体情况有所限制,但并不代表本申请仅能局限于该具体情况,以下概念的解释伴随不同实施例的具体情况可能也会存在差异。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网络拓扑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网络100包括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其中,网络设备102~106彼此之间可通过回程(backhaul)链路(如网络设备102~106彼此之间的直线所示)进行通信,该回程链路可以是有线回程链路(例如光纤、铜缆),也可以是无线回程链路(例如微波)。终端设备108~122可通过无线链路(如网络设备102~106与终端设备108~122之间的折线所示)与对应的网络设备102~106通信,网络设备102~106还可以称为基站。
网络设备102~106通常作为接入设备来为通常作为用户设备的终端设备108~122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又可称为蜂窝,如图1中各椭圆区域所示),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信号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受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网络设备的服务覆盖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交叠,处于交叠区域内的终端设备可收到来自多个网络设备的无线信号,因此这些网络设备可以进行相互协同,以此来为该终端设备提供服务。例如,多个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技术为处于上述交叠区域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2与网络设备104的服务覆盖区域存在交叠,终端设备112便处于该交叠区域之内,因此终端设备112可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的无线信号,网络设备102和网络设备104可以进行相互协同,来为终端设备112提供服务。又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4和网络设备106的服务覆盖区域存在一个共同的交叠区域,终端设备120便处于该交叠区域之内,因此终端设备120可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102、104和106的无线信号,网络设备102、104和106可以进行相互协同,来为终端设备120提供服务。
依赖于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技术,网络设备又可称为节点B(NodeB),演进节点B(evolved nodeb,eNodeB)以及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此外,根据所提供的服务覆盖区域的大小,网络设备又可分为用于提供宏蜂窝(macro cell)的宏网络设备、用于提供微蜂窝(pico cell)的微网络设备和用于提供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的毫微微网络设备等。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未来的网络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名称。
终端设备108~122可以是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各种无线通信设备,例如但不限于移动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无线数据卡、无线调制解调器(modulator demodulator,Modem)或者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和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之前不具备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但不限于,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工具设备、服务设备和服务设施,开始通过配置无线通信单元来获得无线通信功能,从而可以接入无线通信网络,接受远程控制。此类设备因配置有无线通信单元而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因此也属于无线通信设备的范畴。此外,终端设备108~122还可以称为移动台、移动设备、移动终端、无线终端、手持设备、客户端等。
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均可配置有多根天线,以支持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进一步的说,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既可以支持单用户MIMO(single-user mimo,SU-MIMO)技术,也可以支持多用户MIMO(multi-user mimo,MU-MIMO),其中MU-MIMO可以基于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DMA)技术来实现。由于配置有多根天线,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还可灵活支持单入单出(single input single output,SISO)技术、单入多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和多入单出(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MISO)技术,以实现各种分集(例如但不限于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和复用技术,其中分集技术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发射分集(transmit diversity,TD)技术和接收分集(receivediversity,RD)技术,复用技术可以是空间复用(spatial multiplexing)技术。而且上述各种技术还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案,例如发射分集技术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空时发射分集(space-timetransmit diversity,STTD)、空频发射分集(space-frequency transmitdiversity,SFTD)、时间切换发射分集(time switched transmit diversity,TSTD)、频率切换发射分集(frequency switch transmit diversity,FSTD)、正交发射分集(orthogonal transmit diversity,OTD)、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等分集方式,以及上述各种分集方式经过衍生、演进以及组合后获得的分集方式。例如,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标准便采用了空时块编码(space time blockcoding,STBC)、空频块编码(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SFBC)和CDD等发射分集方式。上文以举例的方式对发射分集进行了的概括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除上述实例外,发射分集还包括其他多种实现方式。因此,上述介绍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本发明技术方案应理解为适用于各种可能的发射分集方案。
此外,网络设备102~106和终端设备108~122可采用各种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通信,例如但不限于,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术、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技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SC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dma,OFDMA)技术、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dma,SC-FDMA)技术、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SDMA)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演进及衍生技术等。上述无线通信技术作为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被众多无线通信标准所采纳,从而构建出了在今天广为人们所熟知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由802.22系列标准中定义的WiFi、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升级版(lte advanced,LTE-A)以及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演进系统,例如5G新空口技术(5G new radio,5G NR)等。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上述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系统。此外,术语“系统”和“网络”可以相互替换。
应注意,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10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还可能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配置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
下面对MIMO技术进行说明。多天线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在新无线电通信(new radio,NR)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都可以通过MIMO技术提升通信性能。
为了便于理解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信号交互的过程,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链路示意图。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为例,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首先在基带生成基带信号后,会经过射频链路处理,其中,射频链路一般包含三级射频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以及双工器/滤波器,基带信号经过处理后生成射频信号,然后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送出去。终端设备接收信号的过程与发送信号的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现有标准中,网络设备并不明确知道终端设备有多少射频链路,而是采用天线端口这一术语进行描述。比如当终端设备实际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的时候,该终端设备最多支持同时使用2个天线端口与网络设备进行上行通信。如果终端设备使用2个天线端口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则在实际上每个射频链路会对应一个天线端口。如果终端设备使用1个天线端口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一个上行射频链路对应到这个天线端口,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射频链路模拟成一个天线端口,这取决于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对网络设备而言是透明的。网络设备只需要调度终端设备在哪个或哪些天线端口上发送数据即可。下面为了简化描述,将一个终端设备支持一个发射射频链路(transmit,T),两个接收射频链路(receive,R)称为1T2R。以此类推,一个终端设备支持2个发射射频链路和4个接收射频链路称为2T4R。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中的接收射频链路数量会大于或等于发射射频链路数量,并且每一个接收射频链路与一根天线(即电磁波的辐射单元)连接,因此1T2R也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中有一个发射射频链路与两根天线。以此类推,2T4R也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中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与四根天线。该天线具有发射电磁波与接收电磁波的能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发射天线以及接收天线可视为同一事物。
终端设备通过上行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additional)上行信号,终端设备通过下行信道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附加的下行信号,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NR中会对信道状态进行估计,这个过程称为信道估计,网络设备根据信道估计结果选择合适的传输参数,该传输参数包括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值(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预编码矩阵(precoding matrix,PM)等。
在NR中,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进行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终端设备通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并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CSI report)进行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或者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网络设备通过上下行信道的互易性进行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当使用其它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时,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以完成信道估计,此处仅以SRS与CSI-RS为例进行说明,不作限定。下面对SRS与CSI-RS分别进行描述。
(1)、CSI-RS。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CSI-RS资源,当网络设备需要获知终端设备下行信道的信道状态时,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信道使用配置的CSI-RS资源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终端设备接收该CSI-RS,并对该CSI-RS进行处理,以对当前下行信道进行状态估计。终端设备处理结束后生成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RS report),其中,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中包括下列多种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 indication,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资源指示(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同步信号/广播信道块资源指示(synchronous signal/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 resource indicator,SS/PBCH BRI)、层指示(layer indicator,LI)以及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layer 1referencesignal revceived power,L1-RSRP),需要说明的是,该层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指的层1为物理层。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信道状态信息报告。以使得网络设备获知当前的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并调整传输参数。
其中,CSI-RS资源可分为下列三种:周期性CSI-RS资源、半持续性CSI-RS资源以及非周期性CSI-RS资源。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周期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周期性CSI-RS资源。当配置完成后,网络设备就会周期性发送CSI-RS,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接收CSI-RS。
半持续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半持续性CSI-RS资源,此时网络设备不会立刻发送CSI-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激活(activate)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的DCI后,网络设备才会周期性发送该CSI-RS。当网络设备不再发送该CSI-RS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去激活(deactivate)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的DCI,以去激活的终端设备中的该半持续性CSI-RS资源。
非周期性CSI-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非周期性CSI-RS资源,但是不会立刻发送CSI-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trigger)该非周期性CSI-RS资源的DCI后,网络设备才会发送一次该CSI-RS。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在每一次发送CSI-RS之前,都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该非周期性CSI-RS资源的DCI。
(2)、SRS。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SRS资源,终端设备使用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网络设备接收该SRS后对其进行分析测量,以获知当前的上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并调整传输参数。
其中,SRS资源可分为下列两种:周期性SRS资源以及非周期性SRS资源。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周期性SRS资源。当配置完成后,终端设备就会周期性发送SRS,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接收SRS。
非周期性SRS资源: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终端设备配置非周期性SRS资源,但是终端设备不会立刻发送SRS。网络设备还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trigger)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后,终端设备才会发送一次该SRS。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每一次发送SRS之前,网络设备都需要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以触发该非周期性SRS资源的DCI。
需要说明的是,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由于终端设备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使用相同的频域资源,因此可以认为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信道状态非常相似,该信道状态包括有功率衰减、相位移动等,这个特性称为信道互异性。利用TDD系统中的信道互异性,仅通过配置SRS资源并进行信道估计,即可获得上行信道与下行信道的信道估计结果。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的SRS资源配置信息中,还指示了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RS时所采用的发送天线端口数,终端设备按照SRS资源所指示的发送天线端口向网络设备发送SRS。下面对上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发射天线示意图。图3中该终端设备中配置有一个发射射频电路与四根发射天线,该发射射频电路可以与任意一根发射天线连接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电磁波。当终端设备使用不同的发射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电磁波时,不同的发射天线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有可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例如:当用户握持终端设备时,有可能遮挡住某一根发射天线,造成该发射天线发送至网络设备的电磁波衰减较大,影响通信质量。因此为了提升通信质量,引入了天线轮发机制,具体为:终端设备中射频电路在不同的发射天线之间进行切换,终端设备连续发送多个SRS,这些SRS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设备接收到这些SRS之后,可根据SRS的信号质量,确定哪一根发射天线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较好,网络设备在调度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时,将信道状态较好的天线优先级升高,以使得终端设备优先使用信道状态较好的天线接收下行数据。
由于不同的终端设备硬件配置不相同,基于硬件配置,终端设备的天线轮发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NR中规定SRS天线轮发能力如下:1T2R、1T4R、2T4R、1T4R-2T4R、1T1R、2T2R或4T4T等。下面举例说明,1T2R为终端设备中有一个发射射频链路与两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每次可以使用单端口发送一个SRS,完成轮发需要发送两次,即第一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一天线,第二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天线。2T4R为终端设备有两个发射射频链路与四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每次可以使用双端口发送一个SRS,完成轮发需要发送两次,即第一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射频拦路以及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第二次发送SRS使用第一射频链路与第二射频链路以及第三天线与第四天线。1T4R-2T4R为该终端设备既支持1T4R的SRS天线轮发也支持2T4R的SRS天线轮发。
通过引入MIMO技术以及信道估计,终端设备在多天线的情况下也可以保障与网络设备的通信质量,同时,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天线数越多,通信性能越好。但是随着天线数的增加,终端设备的功耗也随之增大,同时大功耗带来了发热量大的问题,发热量大影响终端设备的性能。因此出于降低终端设备功耗的考虑,现有方案中可通过减少天线数即调整天线参数,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但是调整天线参数后,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调整天线参数前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与调整天线参数后实际传输数据所使用的信道不匹配。第二个问题是调整天线参数后实际可用天线端口数,与SRS资源所指示的发送SRS时所采用的发送天线端口数不匹配,该SRS资源为调整天线参数前所配置的。下面对这两个问题举例说明。
第一个问题:终端设备为1T4R为例,当终端设备在调整天线参数前,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四根天线接收CSI-RS。因此,在调整天线参数前,网络设备获取到的信道估计结果是基于四根天线建立的信道。当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后,例如关闭其中的任意两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仅可以使用两根天线接收CSI-RS,而网络设备仍然依照四根天线所支持的4层(layer)数据进行传输调度,因此,终端设备无法正确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一根天线所对应的子信道内传输的数据称为1层数据,该1层数据与其它子信道内传输的数据互不干扰,这里的4层数据为四根天线所对应的四个子信道内传输的数据。
另外,在调整天线参数前,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分集增益,从而支持较高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级。分集增益为终端设备使用一根以上的天线接收相同的一份数据,以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例如1T4R的终端设备,使用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接收第一数据,第三天线与第四天线接收第二数据,此时终端设备相当于使用多根天线传输相同的一份数据。当终端设备采用分集传输时,调整天线参数后,即使网络设备不是按照4层数据进行传输调度,此时网络设备调度数据所使用的信道估计结果,还是终端设备使用四根天线时的信道估计结果,与当前两根天线所对应的两个子信道不匹配,增加了传输失败的概率。
当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RS以完成上行信道估计时,终端设备关闭了哪些天线对于网络设备来说是未知的,因此,网络设备并不知道终端设备关闭的天线所对应的端口,网络设备同样无法知道当前的信道状态。
第二个问题:终端设备为1T2R为例,调整天线参数之前,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其上行发送能力为2天线,网络设备获知终端设备的上行发送能力后为终端设备配置2端口和/或1端口的SRS资源,以使得终端设备根据该SRS资源,向网络设备通过2端口和/或1端口发送SRS。调整天线参数后,终端设备关闭其中任意一根天线,此时终端设备无法使用2端口发送SRS。
基于上述两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案,在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后,提升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以及在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后,解决终端设备如何选择天线端口用以发送SRS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包括;
4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在终端设备中配置参考信号资源。当第一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中配置的是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当第一配置信息在终端设备中配置的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配置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接受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在终端设备中同时配置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与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也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其中,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为SRS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当第一配置信息配置的是下行参考信号资源为CSI-RS资源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CSI-RS资源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
4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中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发射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
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时,执行完步骤403后,执行步骤405,不执行步骤404;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执行完步骤403后,执行步骤404,不执行步骤405;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发射天线参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时,执行完步骤403后,需要执行步骤404以及步骤405,此时不对步骤404以及步骤405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例如:既可以先执行步骤404,再执行步骤405。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5,再执行步骤404。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404以及步骤405。
当第一信令中仅包含第一指示信息,不包含第二指示信息时,执行步骤403后不再执行步骤404和/或步骤405。
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中时,在调整天线参数之前,终端设备还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acknowledge,HARQ-ACK),网络设备根据该HARQ-ACK会向终端设备反馈一个HARQ-ACK的确认信息。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后,终端设备再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
4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令调整天线参数。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当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指示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启或关闭接收天线端口。当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为指示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终端设备对应的开启或关闭发射天线端口。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存在多种方案,下面进行举例描述。
例如:
一、当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N为正整数,在步骤402之前,终端设备中若配置的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其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M为正整数,M大于N。若终端设备还配置有发射天线端口数为K的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K为正整数,K小于M,终端设备使用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参考信号且不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上行信号。
二、当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N为正整数,在步骤402之前,终端设备中仅配置的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其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M为正整数,M大于N。此时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M个中的任意N个发射天线端口数发送上行信号。
三、当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N为正整数,在步骤402之前,终端设备中若配置的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其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M为正整数,M大于N。则终端设备确定是否还配置有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N的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若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终端设备使用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若没有配置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其中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M个中的N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终端设备关闭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大于N的发射天线端口后,使用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
4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调整了发射天线参数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例如SRS。根据第一信令承载的不同,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不一致。
例如:当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后,即可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此时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称为第一时域资源。
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中,终端设备还需要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为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HARQ-ACK生成。在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此时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称为第二时域资源。
4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参考信号。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调整了接收天线参数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例如CSI-RS。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根据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终端设备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当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时,该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报告(CSI-RS report)。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使用的时频资源中,通过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中,通过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该预先配置的PUCCH或该预先配置的PUSCH为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预先配置的信道;或者,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此时第一信令中包含PUCCH或PUSCH的资源的索引值(index),终端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通过第一信令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第一信令指示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该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终端设备进行信道估计,以便网络设备及时获取信道估计结果,根据该信道估计结果进行数据传输,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以SRS为例,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以CSI-RS为例,需要说明的是,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以及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还可以通过其它的参考信号、数据或控制指令等载体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作限定。由第一信令触发的终端设备接收CSI-RS以及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CSI-RS报告信息的过程属于非周期性CSI-RS传输。由第一信令触发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SRS的过程属于非周期性SRS传输。
请参阅图5(a),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5(a)所示意的终端设备中配置有4根接收天线。横坐标的单位为时间,图中的方块为当前动作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中预先配置周期性或半持续性CSI-RS资源,如图所示,从左往右数,第1方块(垂直网格填充)、第2方块(垂直网格填充)、第5方块(垂直网格填充)以及第6方块(垂直网格填充)为终端设备使用周期性或半持续性CSI-RS资源接收CSI-RS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从左往右数,第3方块(横线填充)为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使用的时域资源,该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接收天线数从4根接收天线,调整为2根接收天线,即关闭其中任意2根接收天线。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在图5(a)中纵向实线所指示的时刻,终端设备完成从4根接收天线调整至2根接收天线的调整天线参数过程。在从左往右数第4方块(竖线填充)所指示的时域资源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令中的第二指示信息,使用预先配置的非周期性CSI-RS资源,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CSI-RS。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该CSI-RS估计当前信道状态。终端设备完成信道估计后,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消息,发送该CSI报告消息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位置,具体有下面这几种情况: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非周期性CSI-RS之后,使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的时频资源,通过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消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非周期性CSI-RS之后,使用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通过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消息;或者,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此时第一信令中包含PUCCH或PUSCH的资源的索引值(index),终端设备接收非周期性CSI-RS之后,通过第一信令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CSI报告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调整天线参数后的第一个周期性CSI-RS或者已经被激活的半持续性CSI-RS(即图5(a)中从左向右数第5方块)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内才能够接收CSI-RS并测量信道,这样会造成比较大的延迟。而在纵向实线指示的调整天线参数所使用的时刻至第5方块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网络设备只能利用终端设备在调整天线参数之前,使用4接收天线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传输调度,与终端设备当前信道不匹配(2接收天线),可能导致传输失败。而本申请技术方案引入的,由第一信令触发的非周期性CSI-RS,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快速估计信道,并且进行反馈。这样网络设备就可以快速获取信道状态,以便于调整传输参数。
请参阅图5(b),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图5(b)所示意的终端设备中配置有2根发射天线。横坐标的单位为时间,图中的方块为当前动作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中预先配置周期性SRS资源,如图所示,从左往右数,第1方块(垂直网格填充)、第2方块(垂直网格填充)、第5方块(垂直网格填充)以及第6方块(垂直网格填充)为终端设备使用周期性发送SRS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从左往右数,第3方块(横线填充)为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使用的时域资源,该第一信令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将发射天线数从2根发射天线,调整为1根发射天线,即关闭其中任意1根发射天线。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天线参数,在图5(b)中纵向实线所指示的时刻,终端设备完成从2根发射天线调整至1根发射天线的调整天线参数过程。在从左往右数第4方块(竖线填充)所指示的时域资源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令中的第二指示信息,使用预先配置的非周期性SRS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S。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该SRS估计当前信道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调整天线参数后的第一个周期性SRS(即图5(b)中从左向右数第5方块)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内才能够发送SRS并测量信道,这样会造成比较大的延迟。而在纵向实线指示的调整天线参数所使用的时刻至第5方块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之间,网络设备只能利用终端设备在调整天线参数之前,使用2发射天线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传输调度,与终端设备当前信道不匹配(1发射天线),可能导致传输失败。而本申请技术方案引入的,由第一信令触发的非周期性SRS,使得终端设备可以快速发送SRS,这样网络设备就可以快速获取信道状态,以便于调整传输参数。
上文中提到,第一信令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s,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中的任意一种。对于第一信令所承载的信令不同,其触发非周期性CSI-RS传输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不同,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6(a)以及图6(b),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这类物理层信令时,终端设备进行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均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之后,并且在终端设备调整完天线参数之后,该时域资源称为第一时域资源。
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这类高层信令时,请参阅图7(a)以及图7(b),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这类高层信令,网络设备通过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首先需要在物理层中对PDSCH进行解码。当终端设备对PDSCH解码成功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HARQ-ACK,用以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对PDSCH解码成功。网络设备对接收到HARQ-ACK后,向终端设备反馈HARQ-ACK的确认信息,该HARQ-ACK的确认信息还可以称为HARQ反馈。终端设备接收到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还需要对PDSCH解码成功后获得的数据包传递至终端设备的高层中做进一步解析。进一步解析成功后终端设备才可以获知该数据包中第一信令的正确内容。终端设备进行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均在终端设备接收HARQ反馈之后,并且在终端设备调整完天线参数之后,该时域资源称为第二时域资源。
因此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图中从左向右数第3方块(竖线填充)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为终端设备进行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2方块(菱形网格填充)为终端设备接收HARQ-ACK的确认信息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第3方块与第2方块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第一时间间隔。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中时,该第一时间间隔可以为3毫秒。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时间间隔根据终端设备实际解析能力、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的速率以及第一信令所承载的信令类型决定,此处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信令承载于DCI或RS这类物理层信令时,第一信令所触发的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第一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使用的时域资源之后。当第一信令承载于MAC CE或RRC这类高层信令时,第一信令所触发的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第二时域资源,在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通过限定非周期性CSI-RS传输和/或非周期性SRS传输所使用的时域资源,终端设备可以正确获知第一信令的内容,并且在调整天线参数后进行信道估计。保证了网络设备获取正确的信道估计结果,降低传输失败的概率。
上文中提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存在多种方案,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调整发射天线参数之前,终端设备使用2发射天线发送上行信号。从左到右,每一个方块为发送一次SRS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中配置有两组周期性SRS资源。第1方块(横线填充)与第3方块(横线填充)中发送SRS所使用的周期性SRS资源为双端口SRS资源,终端设备在第1方块与第3方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使用两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SRS。第2方块(竖线填充)中发送SRS所使用的周期性SRS资源为单端口SRS资源,终端设备在第2方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使用一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SRS。图8中纵向虚线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所对应的时刻,当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后,即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端口数从双端口切换为单端口后,终端设备使用单端口发送SRS。若发射天线参数未作调整,则从左往右数第5方块(无填充)与第7方块(无填充)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终端设备使用双端口SRS资源发送SRS。而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后,第5方块与第7方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终端设备不再使用双端口SRS资源发送SRS,仅保留单端口SRS资源发送SRS,即第4方块与第6方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终端设备使用单端口SRS资源发送SRS。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后,由2发射天线调整至1发射天线,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被限制为1发射天线。若终端设备中还预配置有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最大发射天线数的SRS资源时,即单端口SRS资源时,终端设备仅使用该单端口SRS资源发送SRS,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同时,空闲出双端口SRS资源所使用的时域资源。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在调整发射天线参数之前,终端设备使用2发射天线发送上行信号。从左到右,每一个方块为发送一次SRS所使用的时域资源。图9所示的终端设备中配置有一组周期性SRS资源。第1方块(横线填充)与第2方块(横线填充)中发送SRS所使用的周期性SRS资源为双端口SRS资源,终端设备在第1方块与第2方块所对应的时域资源中,使用两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SRS。图9中纵向虚线为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时所对应的时刻,当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后,即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端口数从双端口切换为单端口后,终端设备选择当前双端口SRS资源中的任一端口发送SRS,并关闭剩余的一个端口。具体的,可以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小的端口;或者关闭端口号较小的端口,保留端口号较大的端口,此处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SRS是用于辅助天线选择的。比如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自己支持2T4R的能力,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配置相应的SRS资源如图9所示,第1方块以及第2方块分别为一个双端口SRS资源,经过两次发送可以完成一次轮发。当终端设备上行发送最大端口数由双端口切换为单端口后,在之前配置的时域资源上,只能采用单端口发射SRS。此时终端设备的能力退化为1T2R,即每次发送一个单端口SRS,经过两次发送可以完成一次轮发。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调整发射天线参数后,由2发射天线调整至1发射天线,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被限制为1发射天线。若终端设备中仅配置有一组发射天线端口数大于最大发射天线数的SRS资源时,即双端口SRS资源时,终端设备使用该双端口SRS资源中的任一端口发送SRS,并关闭剩余的另一个端口,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接下来,请参阅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500,包括:
收发模块5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调整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调整所述天线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所述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参考信号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DCI或所述RS,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在第一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令之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在第二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包括: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使用的时域资源间隔大于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500还包括:确定模块503,
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501,具体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501,具体用于在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使用的时频资源中,通过所述第一个PUCCH或所述第一个PUSCH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
在接收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中,通过所述预先配置的PUCCH或所述预先配置的PUSCH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时,在接收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通过所述第一信令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SR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请参阅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600,包括:
收发模块6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收发模块601,还用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接收天线参数且所述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参考信号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DCI或所述RS,
收发模块601,还用于在第一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的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令之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
收发模块60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
收发模块6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HARQ-ACK的确认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
收发模块601,具体用于在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
收发模块601,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使用的时域资源间隔大于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601,还用于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601,具体用于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收发模块601,具体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在第一个PUCCH或第一个PUSCH使用的时频资源中,通过所述第一个PUCCH或所述第一个PUSCH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预先配置的PUCCH或预先配置的PUSCH的时频资源中,通过所述预先配置的PUCCH或所述预先配置的PUSCH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或者,
当所述第一信令还用于指示PUCCH或PUSCH的资源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通过所指示的PUCCH或所指示的PUSCH的资源,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SRS。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请参阅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700,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
调整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调整发射天线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701,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所述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03,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还配置有发射端口数为K的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且不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信号,所述K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所述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03,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所述M个中的所述N个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0还包括:
确定模块704,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还配置有所述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
发送模块703,还用于若配置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使用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发送模块703,具体用于若没有配置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所述M个中的所述N个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大于所述N的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后,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请参阅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800,包括: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最大发射天线数为N,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发送模块8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天线端口数为M,其中,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大于所述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800还包括接收模块802,
接收模块802,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还配置有发射端口数为K的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二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所述K为正整数,所述K小于所述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模块8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所述M个中的所述N个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发送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800还包括确定模块803,
确定模块803,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中是否还配置有所述发射天线端口数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
接收模块802,还用于若配置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接收模块802,还用于若没有配置所述第三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则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任意所述M个中的所述N个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发送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关闭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中的大于所述N的所述发射天线端口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一上行参考信号资源发送的所述上行参考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申请前述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9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如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调整所述天线参数。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参考信号资源等。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析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14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14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90的收发单元9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前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的芯片视为终端设备90的处理器902。如图14所示,终端设备90包括收发单元901和处理器9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例如,可以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9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9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单元9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单元9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基站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基站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002。RRU 1001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011和射频单元10012。RRU 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唤醒信号。BBU 1002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RRU 1001与BBU 1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BBU 10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BBU(处理单元)1002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BBU 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指示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BBU 1002还包括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存储器10021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10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更新配置信息等。处理器10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6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1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芯片,网络设备(如基站),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或者其他网络设备等。
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基站、终端、或芯片等)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以实现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收发单元可以是芯片的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芯片可以用于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又如,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射频芯片等。
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可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资源,第一资源为预先配置资源。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资源的功能。例如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获取第一资源,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发送第一资源。第一资源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确定第一唤醒信号。第一唤醒信号,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确定第一唤醒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可以用于向处于空闲态的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唤醒信号。可以通过收发器、或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发送第一唤醒信号。
处理器1101除了实现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处理器1101可以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指令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处理器内,如指令1103,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1102中,如指令1104,也可以通过指令1103和1104共同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包括电路,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其上存有指令1104,指令可在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指令和/或数据。例如,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唤醒信号等。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单元1105以及天线1106。处理器1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或者基站)进行控制。收发单元11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通过天线1106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对步骤进行的命名或者编号,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命名或者编号所指示的时间/逻辑先后顺序执行方法流程中的步骤,已经命名或者编号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变更执行次序,只要能达到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即可。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调整所述天线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接收天线参数且调整所述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参考信号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DCI或所述RS,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一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令之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之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调整所述天线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
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为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9.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接收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所述接收天线参数且所述调整发射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且发送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上行参考信号用于上行信道估计,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用于下行信道估计。
11.根据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资源,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使用所述参考信号资源发送或接收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DCI、参考信号R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控制元素MAC CE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DCI或所述RS,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的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令之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令之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HARQ-ACK的确认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承载于所述MAC CE或所述RRC,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二时域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二时域资源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HARQ-ACK的确认信息之后。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为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其中,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由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附加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下行参考信号报告消息包含所述下行信道估计的结果。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调整所述天线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收发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令,其中,所述第一信令包含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调整天线参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或接收附加的参考信号,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用于在所述天线参数调整后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或发送所述附加的参考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0-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18863.1A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1586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863.1A CN111586874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CT/CN2020/075581 WO2020164638A1 (zh) 2019-02-15 2020-02-17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8863.1A CN111586874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6874A CN111586874A (zh) 2020-08-25
CN111586874B true CN111586874B (zh) 2022-11-25

Family

ID=7204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8863.1A Active CN111586874B (zh) 2019-02-15 2019-02-15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6874B (zh)
WO (1) WO20201646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7856A (zh) * 2020-08-31 2023-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89651B (zh) * 2020-10-21 2023-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622288B2 (en) * 2021-06-03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blockage events as a cause for changes in rank information or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WO2023122983A1 (zh) * 2021-12-28 2023-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天线切换配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506084A (zh) * 2022-01-18 2023-07-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43283A (zh) * 2022-03-04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4082100A1 (en) * 2022-10-17 2024-04-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8 tx pusch fallback to less tx pusch transmissions
CN115811452A (zh) * 2022-11-23 2023-03-17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信道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303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67927A (zh) * 2013-01-09 2013-04-24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81715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8312B (zh) * 2010-09-29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
CN102185642B (zh) * 2011-05-12 2014-10-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发送配置信息和选择发射天线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8112075B (zh) * 2017-05-05 2023-05-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参数的确定方法及配置信息的发送方法
CN108260217A (zh) * 2018-03-05 2018-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303A (zh) * 2010-06-24 2011-12-28 夏普株式会社 上行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67927A (zh) * 2013-01-09 2013-04-24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干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681715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选择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4638A1 (zh) 2020-08-20
CN111586874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563B (zh) 一种过热指示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1586874B (zh) 一种天线参数调整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09757127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8049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KR102348750B1 (ko) 개선된 무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포인트 송신을 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4190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uplink MIMO
US9955511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43175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199745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671328B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on multi-cell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KR101833829B1 (ko) 다중 셀 협력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031976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DM-RS based open-loop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008362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antenna port related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400848B (zh) 一种指示方法及装置
WO2021227057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 panels transmission
US10951296B1 (en) Direction-controlled PAPR reduction
CN110226304A (zh)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子带单元下行链路调度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575424B2 (en) UE recommended CSI settings
US11405128B2 (en) Minimizing block error rate (BLER) associated with a beam switch
US20210250206A1 (e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17328A1 (en) Csi reporting techniques for multi-panel full duplex base stations
EP3641251A1 (en) Method for mapping between codeword and layer in next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023350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398515B (zh) 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WO2021097589A1 (en) Optimization of channel state feedback (csf)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