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9905B -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9905B
CN110039905B CN201811524588.5A CN201811524588A CN110039905B CN 110039905 B CN110039905 B CN 110039905B CN 201811524588 A CN201811524588 A CN 201811524588A CN 110039905 B CN110039905 B CN 110039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printing
ink
sub
main sc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45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9905A (zh
Inventor
本田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39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9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9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9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4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the variation of dot disposition or characteristics, e.g. dot number density, dot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05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 B41J2/2056Ink jet for printing a discrete number of tones by ink density chan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0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aiming at correcting other para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实施评价(测量)的条件下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本发明为对印刷装置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补正量而生成按照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Description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从而执行印刷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装置、具备所述印刷装置和所述印刷控制装置的印刷系统、以及对所述印刷装置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具有喷出液体(油墨)的喷嘴,并根据从计算机等的外部装置(印刷控制装置)接收到的印刷数据,而向印刷介质喷出液体从而形成(印刷)印刷图像。在此,印刷数据为,对成为印刷图像的基础的图像数据施以半色调处理等的图像处理的数据。另外,半色调处理为,将图像数据的转换前灰度值转换为与印刷装置形成在印刷介质上的点相对应的灰度值即转换后灰度值的处理(所谓的二值化处理)。
可是,有时会因喷嘴的加工精度的偏差(例如,制造喷嘴的直径不同的喷嘴)等而使被形成于印刷介质上的点的大小产生偏差。此外,有时会因喷嘴的加工精度的偏差等而使印刷介质上的点的形成位置产生偏差。而且,在产生了点的大小的偏差或点的形成位置的偏差的情况下,在印刷图像中会产生条纹状的浓淡不均(条带)。
因此,作为对这样的浓淡不均进行抑制并提高印刷图像的画质的一种技术,而提出了BRS补正处理(BRS correction processing)等的方法。BRS补正处理为,对喷出油墨量(浓度灰度值)进行补正的处理,且为对所产生的浓淡不均进行测量,并根据所测量出的数据而以消除浓淡不均的方式对喷出的油墨量进行补正的处理。关于BRS补正处理,例如被记载于专利文献1。
具体而言,在BRS补正处理中,首先,在使所制造的印刷装置出厂之前,对用于测量浓淡不均的专用图案进行印刷,并用扫描仪对印刷结果(浓淡不均)进行测量。接下来,根据该测量结果,而以消除所产生的浓淡不均的方式来决定油墨量的补正量,并针对喷嘴的每一个来创建使补正前和补正后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相关联的BRS补正表,并预先将所创建的BRS补正表存储并保持于印刷装置所具有的存储器中。在印刷时,生成印刷数据的印刷控制装置参照被存储于印刷装置中的BRS补正表而对决定印刷图像的浓淡的点比例数据(点生成率)进行补正。印刷控制装置根据实施了补正的点比例数据来生成印刷数据。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这种现有的BRS补正处理中,存在如下的课题,即,求出的补正量有效的情况被限定于,与对用于决定补正量的专用图案(用于对浓淡不均进行测量的专用的印刷图案)进行印刷的印刷模式相同的印刷模式的情况。即,在反复实施一边使具备喷嘴列的印刷头进行主扫描移动一边喷出油墨的循环动作和使印刷介质进行移动的副扫描动作从而执行印刷的串行打印机中,在准备了通过不同的移动量的副扫描动作来执行印刷的多个印刷模式(即,通过不同的循环数量来执行印刷的多个印刷模式)的情况下,需要预先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此外,在新追加印刷模式的情况下,每次都必须通过对新印刷模式的专用图案进行印刷并测量从而求出对应的补正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68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或方式来实现。
应用例1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控制装置对如下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所述印刷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所述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的所述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述补正量而生成按照所述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印刷介质相对于印刷头而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另外,该印刷装置反复进行在主扫描动作中从喷嘴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循环动作、和副扫描动作,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根据本应用例,印刷控制装置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来生成按照印刷模式而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也就是说,使印刷装置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是根据基于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的补正量,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被生成的。即,根据本应用例的印刷控制装置,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使印刷装置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应用例2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用于对补正量进行计算的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因此在于每个喷嘴的油墨的喷出量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可适当地对该偏差进行补正的补正量。
应用例3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
根据本应用例,用于对补正量进行计算的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因此在于每个喷嘴的油墨的喷出方向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可适当地对该偏差进行补正的补正量。
应用例4
在上述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正量计算部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以及所述印刷模式而对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的所述油墨的密度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密度分布而对所述补正量进行计算。
根据本应用例,补正量计算部根据喷出特性信息以及印刷模式而对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油墨的密度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密度分布而对补正量进行计算。
如果根据印刷模式,则可知所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被形成的点位置)的关系,通过该位置关系和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能够估计被印刷在印刷介质上的图像的油墨密度。
所估计的图像的油墨密度的分布,即为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反映了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的印刷图像的浓淡的估计信息。因此,根据本应用例,能够以与根据喷出特性信息以及印刷模式而被估计的印刷图像的浓淡相对应的方式计算出适当的补正量。
应用例5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印刷装置、和上述应用例(应用例1~4)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根据本应用例,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应用例6
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对如下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所述印刷控制方法包括:取得工序,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工序,其针对所述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的所述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数据生成工序,其根据补正量而生成按照所述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通过本应用例所涉及的印刷控制方法而进行控制的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印刷头相对于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印刷介质相对于印刷头而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此外,该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主扫描动作中从喷嘴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循环动作和副扫描动作,从而在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本应用例的印刷控制方法包括:取得工序,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工序,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工序,其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而生成按照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也就是说,使印刷装置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是根据基于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的补正量,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被生成的。即,根据本应用例的印刷控制方法,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系统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3为表示从印刷头的下表面观察的、喷嘴的排列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数据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BRS补正表的示例。
图6为SML表的说明图。
图7为用于取得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喷出特性信息的印刷图案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喷嘴的油墨喷出量偏差的示例的曲线图。
图9为表示印刷数据的生成流程的流程图。
图10为用于对作为补正量计算部的功能的补正量计算处理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1为用于对作为补正量计算部的功能的补正量计算处理进行说明的曲线图。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点形成位置(油墨喷出方向)的偏移的示例的说明图。
图13为表示在存在油墨喷出方向的偏移的情况下被印刷的图像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4为用于取得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喷出特性信息的印刷图案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并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另外,在以下的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说明,有时会以与实际不同的尺度来进行记载。此外,在附图中所标记的坐标中,将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Z方向设为上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X方向设为前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Y方向设为左方向,将X-Y平面设为水平面。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印刷系统”(印刷系统1)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该图的框图。
印刷系统1由作为“印刷装置”的打印机100、以及与打印机100连接的印刷控制装置110构成。打印机100为,根据从印刷控制装置110接收的印刷数据,而在以卷绕成卷筒状的状态被供给的长条状的作为“印刷介质”的卷筒纸5上印刷所期望的图像的喷墨打印机。
印刷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
印刷控制装置110具备打印机控制部111、输入部112、显示部113、存储部114等,并根据与印刷图像相对应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此外,实施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任务的控制等。即,印刷控制装置110为对打印机100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装置,作为优选示例,例如能够使用个人计算机来构成。
在印刷控制装置110进行动作的软件中,包括对所印刷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的图像处理应用软件(以下,称为应用软件)、或打印机100的控制、或生成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的打印机驱动器软件(以下,称为打印机驱动器)。
打印机控制部111具备CPU115(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5)、或ASIC116(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116)、DSP117(Digital SignalProcessor117)、存储器118、打印机接口部(I/F)119等,并实施印刷系统1整体的集中管理。
输入部112是作为人机界面的信息输入单元。具体而言,例如,为键盘或鼠标指针等。
显示部113是作为人机界面的信息显示单元(显示器),在打印机控制部111的控制的基础上,显示出从输入部112被输入的信息、或在打印机100中印刷的图像、与印刷任务相关的信息等。
存储部114为硬盘驱动器(HDD)或存储卡等的可改写的存储介质,存储了印刷控制装置110进行动作的软件(通过打印机控制部111而进行动作的程序)、或进行印刷的图像、与印刷任务相关的信息等。
ASIC116或DSP117构成了在CPU115(打印机驱动器)的控制下生成印刷数据时的图像处理引擎。
存储器118为,确保存储CPU115进行动作的程序的区域或进行动作的工作区域等的存储介质,并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存取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的存储元件构成。
打印机接口部119除了具有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与打印机10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的接口功能之外,还具有在与包含网络设备在内的外部电子设备20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的接口功能。
另外,作为印刷系统1的结构,不一定需要使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并以与打印机100分体的方式来构成印刷控制装置110,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包含微型计算机等,并且将具有与印刷控制装置110同样的功能结构要素组装到打印机100主体的内部的结构。
打印机100的基本结构
打印机100由印刷部10、移动部20、控制部30等构成。从印刷控制装置110中接收到印刷数据的打印机100通过控制部30而对印刷部10、移动部20进行控制,并在卷筒纸5上印刷图像(图像形成)。
印刷数据为,通过印刷控制装置110所具备的应用软件以及打印机驱动器而以能够在打印机100中印刷的方式对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的图像形成用的数据,并且包含对打印机100进行控制的命令。
在图像数据中,例如,包括由数字照相机等获得的一般的全色的图像信息或文本信息等。
印刷部10由头单元11、油墨供给部12等构成。
移动部20由主扫描部40、副扫描部50等构成。主扫描部40由滑架41、导向轴42、滑架电机(省略图示)等构成。副扫描部50由供给部51、收纳部52、输送辊53、压印板55等构成。
头单元11具备印刷头13以及头控制部14,所述印刷头13具有将印刷用油墨(以下,称为油墨)作为油墨滴而喷出的多个喷嘴(喷嘴列)。头单元11被搭载于滑架41上,并伴随着在主扫描方向(图1所示的X轴方向)上移动的滑架41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在头单元11(印刷头13)于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在控制部30的控制之下,通过向被支承于压印板55上的卷筒纸5喷出油墨滴,从而在卷筒纸5上形成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点的列(光栅线)。
油墨供给部12具备油墨罐以及从油墨罐向印刷头13供给油墨的油墨供给通道(省略图示)等。
在油墨中,作为由浓油墨组成物构成的油墨组,而使用在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这三种颜色的油墨组中加上黑色(K)的四色的油墨组。另外,油墨组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具有将由使各自的颜色材料的浓度变淡的淡油墨组成物构成的淡蓝绿色(Lc)、淡品红色(Lm)、淡黄色(Ly)、淡黑色(Lk)等的油墨组加在一起的八色的油墨组等。油墨罐、油墨供给通道、以及到喷出同一油墨的喷嘴为止的油墨供给路径针对每种油墨而独立地设置。
在喷出油墨滴的方式(喷墨方式)中,使用了压电方式。压电方式为,在贮留于压力室内的油墨上,通过压电元件(压电元件)而施加与印刷信息信号相应的压力,从而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喷射(喷出)油墨滴并进行印刷的方式。
另外,喷出油墨滴的方式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以液滴状喷射油墨并在印刷介质上形成点组的其他的印刷方式。例如,也可以为,利用喷嘴与置于喷嘴的前方的加速电极间的强电场而从喷嘴中以液滴状连续喷射油墨,并在油墨滴飞翔期间从偏转电极施加印刷信息信号从而进行印刷的方式、或者在不使油墨滴偏转的条件下与印刷信息信号相对应地喷射的方式(静电抽吸方式)、利用小型泵来对油墨施加压力并通过由水晶振子等而使喷嘴机械性地振动,从而强制性地喷射油墨滴的方式、根据印刷信息信号而以微小电极来对油墨进行加热发泡,从而喷射油墨滴来实施印刷的方式(热喷墨方式)等。
移动部20(主扫描部40、副扫描部50)在控制部30的控制下,使卷筒纸5相对于头单元11(印刷头13)而进行相对移动。
导向轴42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并以可滑动连接的状态对滑架41进行支承,而且,滑架电机成为使滑架41沿着导向轴42进行往复移动时的驱动源。也就是说,主扫描部40(滑架41、导向轴42、滑架电机)在控制部30的控制的下,使滑架41(即,使印刷头13)沿着导向轴42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移动(主扫描动作)。
供给部51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以卷筒状卷绕有卷筒纸5的卷轴进行支承,并将卷筒纸5向输送路径送出。收纳部52以可旋转的方式对收卷卷筒纸5的卷轴进行支承,并从输送路径上收卷印刷完毕的卷筒纸5。
输送辊53由在压印板55上使卷筒纸5向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图1所示的Y轴方向)移动的驱动辊与伴随着卷筒纸5的移动而进行旋转的从动辊等构成,并构成使卷筒纸5从供给部51经由印刷部10的印刷区域(在压印板55的上表面上印刷头13进行扫描移动的区域)而向收纳部52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
控制部30具备接口部(I/F)31、CPU32、存储器33、驱动控制部34等,并实施打印机100的控制。
接口部31与印刷控制装置110的打印机接口部119连接,并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与打印机10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与打印机100之间,既可以直接通过电缆等连接,也可以经由网络等而间接地连接。此外,也可以经由无线通信而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与打印机100之间实施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CPU32为,用于实施打印机100整体的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
存储器33为,确保存储CPU32进行动作的程序的区域或进行动作的工作区域等的存储介质,并由RAM、EEPROM等的存储元件构成。
CPU32根据存储于存储器33中的程序、以及从印刷控制装置110接收到的印刷数据,从而经由驱动控制部34而对印刷部10、移动部20进行控制。
驱动控制部34根据CPU32的控制而对印刷部10(头单元11、油墨供给部12)、移动部20(主扫描部40、副扫描部50)的驱动进行控制。驱动控制部34具备移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喷出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6、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7。
移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5为,根据来自CPU32的指示而生成对移动部20(主扫描部40、副扫描部50)进行控制的信号的电路。
喷出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6为,根据印刷数据并按照来自CPU32的指示,从而生成用于进行喷出油墨的喷嘴的选择、所喷出的量的选择、所喷出的定时的控制等的头控制信号的电路。
驱动信号生成电路37为,生成包含对印刷头13的压电元件进行驱动的驱动信号在内的基本驱动信号的电路。
驱动控制部34根据头控制信号和基本驱动信号,从而选择性地对与各喷嘴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压电元件进行驱动。
喷嘴列
图3为表示从印刷头13的下表面观察的、喷嘴的排列的示例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印刷头13具备排列形成有用于喷出各色的油墨的多个喷嘴70的喷嘴列130(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分别为由#1~#400的400个的喷嘴70构成的黑色油墨喷嘴列K、蓝绿色油墨喷嘴列C、品红色油墨喷嘴列M、黄色油墨喷嘴列Y)。
各喷嘴列130的多个喷嘴70沿着副扫描方向(Y轴方向)而以固定的间隔(喷嘴间距)分别整列地排列。此外,多个喷嘴列130沿着与副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而以固定的间隔(喷嘴列间距)并以各喷嘴列130成为平行的方式整列地排列。在图3中,各喷嘴列130的喷嘴70越靠下游侧的喷嘴70越标记较小的编号(#1~#400)。也就是说,喷嘴#1位于与喷嘴#400相比靠副扫描方向的下游侧处。在各喷嘴70中,设置有用于对各喷嘴70进行驱动从而喷出油墨滴的驱动元件(前述的压电元件等的压电元件)。
根据以上的结构,控制部30针对由副扫描部50(供给部51、输送辊53)向印刷区域供给的卷筒纸5而反复进行循环动作和副扫描动作,从而在卷筒纸5上形成(印刷)所期望的图像,其中,所述循环动作为,在使沿着导向轴42而对印刷头13进行支承的滑架41在主扫描方向(X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从印刷头13喷出(赋予)油墨滴的动作,所述副扫描动作为,通过副扫描部50(输送辊53)而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Y方向)上使卷筒纸5移动的动作。
现有技术中的打印机驱动器的基本功能
如前文所述,对卷筒纸5的印刷是通过从印刷控制装置110向打印机100发送有印刷数据而开始的。印刷数据为,作为在打印机100的控制部30中对驱动控制部34进行控制的数据来解释的数据,且通过打印机驱动器而被生成。
打印机驱动器从应用软件中接收图像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等),并转换为打印机100能够解释的形式的印刷数据,并且将印刷数据向打印机100输出。在将来自应用软件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印刷数据时,打印机驱动器实施油墨色分解处理、BRS(Binary Reed-Solomon)补正处理、点分解处理、半色调处理、控制数据生成处理等。
以下,对各自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4为表示生成印刷数据的图像处理的现有技术中的基本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每当印刷时,打印机驱动器根据用户的指定,而取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80,并决定印刷模式(步骤S1)。
在此,印刷模式为,例如,在实施印刷时用户可选择“漂亮”、“高精细”、“快速”等的印刷规格的情况下,执行与各自的选择相对应的印刷的模式。根据各自的选择,而有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即,形成图像的循环动作数量不同的)多个印刷模式与之对应。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针对图像数据80而实施油墨色分解处理(步骤S2)。油墨色分解处理为,将图像数据80的像素的颜色数据(RGB多值数据)分解为C、Y、M、K这四种颜色的油墨量的处理。油墨色分解处理是,针对作为RGB表色系的颜色数据的RGB多值数据(R、G、B的组合)而参照C、Y、M、K的四种颜色的油墨量数据所关联的颜色转换查找表91来实施的。C、Y、M、K的油墨量例如通过8位的浓度灰度值(256灰度)来表示。通过油墨色分解处理,并根据图像数据80,从而生成了四种颜色的油墨的油墨量数据81。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针对油墨量数据81而实施BRS补正处理(步骤S3)。BRS补正处理为,参照BRS补正表92而针对每个像素的油墨量数据81,以喷嘴70的油墨喷出特性或排列误差等为基础而施加补正的处理。
在图5中示出了BRS补正表92的示例。
在BRS补正表92中,关于喷嘴70,补正前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与补正后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建立了相关关系。在图5所示的BRS补正表92中,第一行为补正前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此外,在第二行以后,规定了对喷嘴70进行特别指定的喷嘴编号、和补正后的浓度灰度值。
BRS补正表92针对打印机100的各个个体而创建,并在出厂时,作为初始数据而被存储于存储器33(例如,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在创建BRS补正表92时,例如,关于C、M、Y、K这四种颜色,而对包含多个浓度灰度值的像素在内的专用图案进行印刷。而且,通过扫描仪等来对专用图案的印刷结果进行测量,并获得浓度灰度值的输入值和印刷结果的浓度灰度值(输出值)的对应数据。而且,根据线形插补等的处理,从而针对256灰度而决定能够获得作为目标的输出值的输入值。
打印机驱动器在BRS补正处理中,首先,针对油墨量数据81的各像素而特别指定是用从哪一个喷嘴70喷出的油墨来进行印刷。然后,参照BRS补正表92中的相关的喷嘴70的数据,而将补正前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置换为补正后的油墨量(浓度灰度值)。通过BRS补正处理,并根据油墨量数据81来决定补正油墨量数据82。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根据SML表93而实施将补正油墨量数据82转换为油墨点的发生量数据的点分解处理(步骤S4)。
图6为SML表93的说明图。在图6中,以曲线图表示SML表93的一个示例。
在SML表93中,针对浓度灰度值(油墨量)而规定了S(小点)、M(中点)、L(大点)这三个尺寸的油墨点的发生量。打印机驱动器使用SML表93来实施将补正油墨量数据82转换为油墨点的发生量数据的点分解处理。通过点分解处理,从而能够获得Null(空白点)、S(小点)、M(中点)、L(大点)这四种尺寸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根据通过点分解处理而获得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来实施按照不同的点尺寸来决定像素中的生成的有无的半色调处理(步骤S5)。具体而言,在所获得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中,利用抖动法、误差扩散法等而以使点分散形成的方式来创建像素中的数据。由此,针对像素的位置,而生成指定了包含空白点在内的四种油墨点中的任意一个的点数据84(被二值化的数据)。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实施如下的控制数据生成处理,即,将通过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的点数据84分配给C、M、Y、K的各喷嘴列130的喷嘴70,并附加印刷头13的驱动控制所需的命令数据的控制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6)。作为命令数据,例如存在有与卷筒纸5的副扫描相关的副扫描数据等。
通过该控制数据生成处理,而生成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85,并且通过向打印机100发送所生成的印刷数据85而开始印刷(步骤S7)。
可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数据的生成处理中,也就是说,在基于现有技术的BRS补正处理的印刷数据的生成处理中,在打印机100为能够实施多个印刷模式下的印刷的打印机的情况下,必须准备与各自的印刷模式相对应的BRS补正表92。也就是说,必须预先创建与全部印刷模式相对应的BRS补正表92,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33中。因此,在使打印机100出厂之前,需要预先在作为打印机100的功能而搭载的全部印刷模式的各个印刷模式下来对专用图案进行印刷,并由扫描仪来对该印刷结果(浓淡不均)进行测量,从而创建BRS补正表92。此外,在打印机100出厂之后,在用户方追加新的印刷模式的情况下,还存在如下的课题,即,由于没有对应的BRS补正表92,因此无法实施适当的、或者必要的补正这一课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装置110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并根据所取得的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印刷介质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来生成按照印刷模式而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以下,具体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现有技术中的BRS补正表92,而预先在存储器33中存储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这是通过在打印机100出厂前对印刷头13进行评价来实施的。也就是说,即使在打印机100具备多个印刷模式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也需要与此对应地预先存储多个BRS补正表92,与此相对,只要预先存储一套喷出特性信息(各种颜色的油墨的每个喷嘴列130的喷出特性信息)即可。喷出特性信息为包括每个喷嘴70的油墨喷出量的偏差的信息在内的信息,并且按照以下的步骤来获得。
首先,如图7所示,通过打印机100,针对每个喷嘴列130(黑色油墨喷嘴列K、蓝绿色油墨喷嘴列C、品红色油墨喷嘴列M、黄色油墨喷嘴列Y),而印刷固定的灰度值的全涂点图案G(GK、GC、GM、GY)。固定的灰度值的全涂点图案优选为,能够更加显著地确认喷嘴列130中所包括的每个喷嘴70的喷出量偏差的浓度的图案。例如,在灰度值可通过0~255来指定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循环动作,例如通过与灰度值200相对应的点尺寸的点来形成全部的点位置的点。或者,例如,在难以通过油墨的颜色来确认喷出量偏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通过一个循环动作,而是在不实施副扫描动作的情况下以通过多个循环动作来反复打印点的方式来形成。
接下来,例如通过扫描仪来读取所形成的各种颜色的全涂点图案G(GK、GC、GM、GY),并将其浓度分布作为所对应的位置的喷嘴70的油墨喷出量偏差数据而获得。
其结果为,例如,可以获得如图8的曲线图所示那样的喷嘴70的油墨喷出量偏差数据。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如下趋势的数据F1和数据F2,数据F1为,随着从喷嘴70#1趋向于喷嘴70#400而浓度(喷出量)增加的趋势的数据,数据F2为,相对于两端的喷嘴70#1、喷嘴70#400而越是趋向于中央的喷嘴70,浓度(喷出量)越降低的趋势的数据。
该油墨喷出量偏差数据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喷出特性信息。即,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作为具体的喷出特性信息,例如,作为各个喷嘴70的数据,而将全部喷嘴70(#1~#400的400个喷嘴70)的相对于平均浓度的差异的比例(以下,称为差异比例值)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33中。
另外,作为喷出特性信息的差异比例值的数据并未被限定于通过一个灰度值(在上述的示例中,为灰度值200)中的测量而获得的偏差数据,也可以为通过针对多个灰度值的测量而获得的多个偏差数据组。这对应于因所喷出的油墨量(灰度)而在其偏差的程度上存在可见偏差的情况,例如,也可以分别在灰度值50、100、150、200、250这五个全涂点图案G中取得差异比例值的数据,并作为五个偏差数据的组合而存储在存储器33中。例如,在更浓的浓度中,在更显著地偏差的情况等下,能够根据印刷的图像的浓度而适当地实施后文所述的补正。
印刷控制装置110在生成印刷数据时,读取在存储器33中存储的喷出特性信息,并根据喷出特性信息来进行补正。因此,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中,作为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部(实施由软件进行的处理的部分)而具备取得在存储器33中所存储的喷出特性信息的“取得部”(省略图示)。此外,印刷控制装置110具备“补正量计算部”和“印刷数据生成部”,其中,“补正量计算部”作为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部,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根据所取得的喷出特性信息来对补正在印刷时所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印刷数据生成部”根据所计算出的补正量,而生成按照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数据的生成流程的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对“取得部”、“补正量计算部”、“印刷数据生成部”进行说明。
首先,打印机驱动器在印刷时根据用户的指定而取得印刷对象的图像数据80,而且,决定实施该印刷的印刷模式(步骤SA1)。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参照被存储于存储器33中的颜色转换查找表91,针对图像数据80而实施油墨色分解处理(步骤SA2)。通过油墨色分解处理,从而使C、Y、M、K这四种颜色的油墨量数据81与作为RGB表色系的颜色数据的RGB多值数据(R、G、B的组合)建立了相关关系。C、Y、M、K的油墨量例如通过8位的浓度灰度值(256灰度)来表示。通过油墨色分解处理,并根据图像数据80而生成四种颜色的油墨的油墨量数据81。
接下来,作为“取得部”的功能,打印机驱动器从存储器33中读取并取得被存储于存储器33中的喷出特性信息94(步骤SA3)。
接下来,作为“补正量计算部”的功能,打印机驱动器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4以及所决定的印刷模式,而对补正所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步骤SA4)。具体而言,补正量计算部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4以及印刷模式而对被喷出在卷筒纸5上的油墨的密度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密度分布而对补正量进行计算。
图10、图11为,用于对作为“补正量计算部”的功能的补正量计算处理进行说明的曲线图。曲线图的横轴(箭头标记方向)为相对于卷筒纸5的印刷头13的相对移动方向(副扫描方向的相反方向),纵轴为通过循环动作而形成的图像的浓度。
图10、图11所示的示例为,通过四次循环动作来印刷上述的全涂点图案G的印刷模式的示例。
在图10的曲线图的下方的区域中,示出了与图8所示的数据F1相对应的喷出特性的各循环动作(循环1~循环4)的浓度,在曲线图的上方的区域中,示出了将这些(循环1~循环4)加在一起的浓度分布D1。将各循环动作(循环1~循环4)的浓度加在一起的浓度分布D1为,对通过四次循环动作而形成的图像(全涂点图案G)的浓度分布(浓淡不均)进行计算的(估算的)结果。在浓度分布D1中,表现了各个循环动作中的浓淡不均被加在一起的浓度分布(浓淡不均)。即,浓度分布D1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4以及印刷模式而示出了被喷出在卷筒纸5上的油墨的密度分布。
以此方式,“补正量计算部”根据所取得的喷出特性信息94(相对于平均浓度的差异的比例)和所决定的印刷模式,而对浓度分布D1进行计算。此外,“补正量计算部”根据浓度分布D1而对浓度分布D1的平均值dmean进行计算,并作为填平浓度分布D1与平均值dmean之间的差异(图10所示的网纹的部分)的数值而对“补正量”进行计算。也就是说,低于平均值dmean的部分对实施以成为平均值dmean的方式使浓度灰度值变浓的补正的补正量进行计算,高于平均值dmean的部分对实施以成为平均值dmean的方式使浓度灰度值变淡的补正的补正量进行计算。该补正量为,对所印刷的图像的浓度灰度进行补正的比例值,具体而言,例如为,相对于由像素矩阵数据给出的每四种颜色的油墨的油墨量数据81的浓度灰度值的、系数数据(±%)的矩阵数据。
另外,补正的目标并不限定于使这样的平均值dmean成为目标的这样的补正,例如,也可以为使浓度分布D1的最大值dmax或浓度分布D1的最小值dmin成为补正的目标的补正。
同样地,在图11的曲线图的下方的区域中,示出了与图8所示的数据F2相对应的喷出特性的各循环动作(循环1~循环4)的浓度,在曲线图的上方的区域中,示出了将这些(循环1~循环4)加在一起的浓度分布D2。将各循环动作(循环1~循环4)的浓度加在一起的浓度分布D2、即为对通过四次循环动作而形成的图像(全涂点图案G)的浓度分布(浓淡不均)进行计算的(估算的)结果。
在“补正量计算部”中,例如作为“补正量”,而对在整体上实施了成为浓度分布D2的最小值dmin的这样的补正的值进行计算。
接下来,如图9所示,打印机驱动器针对在步骤SA2中获得的四种颜色的油墨的油墨量数据81的每一个油墨量数据,而实施基于各自的油墨颜色的“补正量”的补正(步骤SA5),并生成补正油墨量数据82。
以后的处理与参照图4而说明的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数据生成处理相同。即,印刷控制装置110具备“印刷数据生成部”,该“印刷数据生成部”作为打印机驱动器的功能部(实施由软件进行的处理的部分),而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来生成按照印刷模式而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85。
作为“印刷数据生成部”的功能,打印机驱动器根据SML表93而实施将补正油墨量数据82转换为油墨点的发生量数据的点分解处理(步骤S4)。通过点分解处理,从而能够获得Null(空白点)、S(小点)、M(中点)、L(大点)这四种尺寸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
在此,补正油墨量数据82为,针对油墨量数据81而实施了基于“补正量”的补正的数据。例如,由于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4而被补正为,估计为图像的浓度变淡的区域的浓度灰度值变得更淡,因此能够获得该区域的点发生量(Null(空白点)、S(小点)、M(中点)、L(大点)这四种的尺寸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参照图6))被较高地补正了的点发生量数据83。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根据通过点分解处理而获得的油墨点的点发生量数据83,而实施按照不同的点尺寸来决定像素中的点生成的有无的半色调处理(步骤S5)。由此,针对像素的位置,而生成了对包含空白点在内的四种油墨点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指定的数据84(被二值化的数据)。
接下来,打印机驱动器实施如下的控制数据生成处理,即,将通过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的点数据84分配给C、M、Y、K的各喷嘴列130的喷嘴70并附加印刷头13的驱动控制所需的命令数据的控制数据生成处理(步骤S6)。
通过该控制数据生成处理,从而生成用于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85,并且通过将所生成的印刷数据85发送至打印机100发送而开始印刷(步骤S7)。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印刷控制方法,其为对打印机100进行控制的方法,如上所述,包括:取得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94的取得工序(步骤SA3);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4而对补正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的补正量计算工序(步骤SA4);根据补正量而生成按照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85的印刷数据生成工序(步骤SA5、步骤S4~步骤S6)。
如以上所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110所控制的打印机100具备:印刷头13,其具有向卷筒纸5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70;主扫描部40,其实施使印刷头13相对于卷筒纸5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50,其实施使卷筒纸5相对于印刷头13而在与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此外,该打印机100通过反复进行在主扫描动作中从喷嘴70向卷筒纸5喷出油墨的循环动作和副扫描动作,从而在卷筒纸5上实施印刷。
根据本实施方式,印刷控制装置110具备: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并根据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来生成按照印刷模式而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也就是说,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是根据基于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的补正量,并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生成的。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装置110,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在不实施用于针对每个不同的印刷模式来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也能够使打印机100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此外,由于用于对补正量进行计算的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因此在于每个喷嘴70的油墨的喷出量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可适当地对该偏差进行补正的补正量。
此外,补正量计算部根据喷出特性信息以及印刷模式而对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密度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密度分布而对补正量进行计算。
根据印刷模式,可知所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位置(所形成的点位置)的关系,根据该位置关系和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能够估计被印刷于卷筒纸5上的图像的油墨密度。
也就是说,所估计的图像的油墨密度的分布为,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反映了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的印刷图像的浓淡的估计信息。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与根据喷出特性信息以及印刷模式而估计的印刷图像的浓淡相对应的方式而对适当的补正量进行计算。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系统,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方法包括:取得工序,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补正量计算工序,其针对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印刷数据生成工序,其根据计算出的补正量而生成按照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也就是说,使打印机100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是,根据基于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被计算出的补正量,针对每个印刷模式而被生成的。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控制方法,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也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另外,求出喷出特性信息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如上文所述那样对全涂点图案G进行印刷并通过扫描仪来读取该图像从而作为浓度分布的信息而取入的方法。例如,如果能够进行测量,则也可以为,针对每个喷嘴70而对所喷出的油墨滴的尺寸或重量进行测量,并将该偏差分布作为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而求出的方法。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时,关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2的特征在于,在印刷控制装置110中,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除此以外,其余均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过的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相同。
图12为,示意性地表示在构成喷嘴列130的喷嘴芯片131之间,在油墨喷出特性中的、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上存在差异(偏差),并在点形成位置上产生偏移的情况的示例的说明图。
为了便于说明,以如下示例来进行说明,即,喷出相同颜色的油墨的喷嘴列130由两个喷嘴芯片131(喷嘴芯片1311以及喷嘴芯片1312)构成,并且各个喷嘴芯片131由八个喷嘴70构成。喷嘴芯片131例如以硅晶片为基本材料,通过应用了半导体工艺的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制造工艺而被制造,且喷嘴芯片131所具有的喷嘴70构成油墨喷出特性相同的、或着近似的喷嘴组。但是,在不同的喷嘴芯片131之间,有时会因安装精度等而在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上产生差异(偏差)。例如,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喷嘴芯片1311通过一次喷射而形成的八个点位置(在图12中,用数字1表示的位置),相对于此,喷嘴芯片1312通过相同的喷射而形成的八个点位置如图12中用数字2所示那样在X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偏移了Δx、在Y轴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偏移了Δy的情况、和在所印刷的图像上目视确认了色彩的浓淡不均的情况。
图13为,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在所印刷的图像上目视确认了浓淡不均的情况的示例的示意图。
在图13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相对于喷嘴列130的长度(2L)而设为输送量L并通过两次循环动作来形成图像的印刷模式。通过最初的循环动作来实施X轴方向(主扫描方向)的密度为一半的印刷,通过接下来的循环动作以填埋密度减半的间隙部分的方式实施印刷。在现有技术中,在未实施补正的情况下,如被图13所示的虚线所包围的C区域那样,可知处于可目视确认出存在X轴方向的条纹不均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出特性信息为,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该喷出特性信息例如可通过如下的方法等而获得,即,对如图14所示那样的全涂点图案G2进行印刷并通过扫描仪来识别图像,并且通过图像处理来对各点的重心位置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如,如图12所示,同一喷嘴芯片131中所包含的喷嘴70几乎不存在喷出方向的偏差,在预先可知不同的喷嘴芯片131间的喷出方向特性会出问题的情况等下,将相对于基准位置的每个喷嘴芯片131的喷出方向偏移量(例如,喷嘴芯片1312相对于喷嘴芯片1311的偏移量(Δx、Δy))设为喷出特性信息。
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预先对该喷出特性进行评价,并作为喷出特性信息95(省略图示)而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3中。
“补正量计算部”经由“取得部”而取得喷出特性信息95,并针对每个印刷模式,根据喷出特性信息95而对补正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具体而言,例如,在图13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将C区域的油墨密度与C区域以外的油墨密度之间的差异作为密度分布信息而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密度分布而对补正量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在图13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对以使C区域的油墨密度变浓而整体上均匀的方式补正C区域的浓度灰度值的补正量进行计算。或者,对以使C区域以外的油墨密度变淡而整体上均匀的方式补正C区域以外的浓度灰度值的补正量进行计算。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用于对补正量进行计算的喷出特性信息包括了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因此在于每个喷嘴70的油墨的喷出方向上存在偏差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可适当地补正该偏差的补正量。此外,即使在印刷模式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根据包括每个喷嘴70的喷出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而计算出了与印刷模式相对应的补正量,因此能够在不实施用于针对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而求出补正量的测量(浓淡不均的测量)等的条件下,使打印机100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另外,虽然在实施方式1中,对在每个喷嘴70的油墨的喷出量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的补正进行了说明,在实施方式2中,对在每个喷嘴70的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中存在差异(偏差)的情况下的补正进行了说明,但产生向卷筒纸5喷出的油墨的密度的偏差的因素也可以为分别复合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预先掌握了使每个喷嘴70的油墨的喷出量或喷出方向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并取得了基于该因素的水准的喷出特性信息,则不论是单独的因素,或者还是复合的因素,只要是能够根据所期望的印刷模式而反映出各自的特性并估计出所印刷的图像的油墨的密度分布的结构,则能够根据该估计结果,通过对油墨量数据81进行补正并求出作为补正油墨量数据82,从而能够使打印机100执行实施了适于各个印刷模式的补正的印刷。
作为使油墨的喷出量或喷出方向产生偏差的因素,例如存在由油墨的喷出频率(喷出频率)导致的差异(偏差)、由油墨喷出位置(主扫描方向上的印刷头13的位置)导致的差异(偏差)等。
符号说明
1…印刷系统;5…卷筒纸;10…印刷部;11…头单元;12…油墨供给部;13…印刷头;14…头控制部;20…移动部;30…控制部;31…接口部;32…CPU;33…存储器;34…驱动控制部;35…移动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6…喷出控制信号生成电路;37…驱动信号生成电路;40…主扫描部;41…滑架;42…导向轴;50…副扫描部;51…供给部;52…收纳部;53…输送辊;55…压印板;70…喷嘴;80…图像数据;81…油墨量数据;82…补正油墨量数据;83…点发生量数据;84…点数据;85…印刷数据;91…颜色转换查找表;93…SML表;94…喷出特性信息;95…喷出特性信息;100…打印机;110…印刷控制装置;111…打印机控制部;112…输入部;113…显示部;114…存储部;115…CPU;116…ASIC;117…DSP;118…存储器;119…打印机接口部;130…喷嘴列;131…喷嘴芯片。

Claims (6)

1.一种印刷控制装置,所述印刷控制装置对如下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所述印刷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取得部,其取得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
补正量计算部,其针对所述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的所述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
印刷数据生成部,其根据所述补正量而生成按照所述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喷出量的特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特性信息包括每个所述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喷出方向的特性。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正量计算部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以及所述印刷模式而对向所述印刷介质被喷出的所述油墨的密度分布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出的所述密度分布而对所述补正量进行计算。
5.一种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印刷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控制装置,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6.一种印刷控制方法,其为对如下的印刷装置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具有向印刷介质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主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头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而在主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主扫描动作;副扫描部,其实施使所述印刷介质相对于所述印刷头而在与所述主扫描方向交叉的副扫描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副扫描动作,所述印刷装置通过反复进行在所述主扫描动作中从所述喷嘴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所述油墨的循环动作和所述副扫描动作,从而在所述印刷介质上实施印刷,
所述印刷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工序,其取得包括每个喷嘴的喷出所述油墨的特性在内的喷出特性信息;
补正量计算工序,其针对所述副扫描动作的相对移动量不同的每个印刷模式,根据所述喷出特性信息而对补正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的所述油墨的量的补正量进行计算;
印刷数据生成工序,其根据补正量而生成按照所述印刷模式来执行印刷的印刷数据。
CN201811524588.5A 2017-12-18 2018-12-13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039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1518A JP2019107814A (ja) 2017-12-18 2017-12-18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2017-241518 2017-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9905A CN110039905A (zh) 2019-07-23
CN110039905B true CN110039905B (zh) 2021-08-27

Family

ID=6681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4588.5A Active CN110039905B (zh) 2017-12-18 2018-12-13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2759B2 (zh)
JP (1) JP2019107814A (zh)
CN (1) CN110039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62565A (ja) * 2019-10-16 2021-04-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学習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57240B2 (ja) * 2020-02-25 2023-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7451038B2 (ja) 2020-04-03 2024-03-1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方法
DE102021125087A1 (de) * 2020-10-22 2022-04-2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Flexodruckmaschine, Flexodruckmaschine, System, Flexodruckform und Hülse für eine Flexodruckform
CN113954541A (zh) * 2021-09-01 2022-01-21 苏州鑫格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油墨印刷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754A (ja) * 1993-07-26 1995-02-0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再現装置
EP1463296A2 (en) * 2003-03-28 2004-09-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96192A (zh) * 2002-08-29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位置校正方法、喷墨型记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01415559A (zh) * 2006-03-31 2009-04-22 武藤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0922670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2029818A (zh) * 2009-09-30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校准方法
CN102555458A (zh) * 2010-11-16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头和墨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27986B1 (ko) * 2005-09-28 2007-06-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의 결함 노즐보상 방법
JP2009226801A (ja) 2008-03-24 2009-10-08 Seiko Epson Corp 補正値取得方法、及び補正値取得装置
JP5322786B2 (ja) * 2009-06-11 2013-10-23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濃度ムラ判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5760478B2 (ja) * 2011-02-15 2015-08-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流体噴射装置及び流体噴射方法
JP5807964B2 (ja) * 2012-05-07 2015-1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6415080B2 (ja) * 2014-04-11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206703733U (zh) * 2017-03-30 2017-12-05 西安德高印染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数码喷墨印刷机的全封闭双负压循环供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754A (ja) * 1993-07-26 1995-02-0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再現装置
CN1596192A (zh) * 2002-08-29 2005-03-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位置校正方法、喷墨型记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EP1463296A2 (en) * 2003-03-28 2004-09-2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15559A (zh) * 2006-03-31 2009-04-22 武藤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JP2009226704A (ja) * 2008-03-21 2009-10-08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2029818A (zh) * 2009-09-30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校准方法
CN102555458A (zh) * 2010-11-16 2012-07-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头和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84712A1 (en) 2019-06-20
US10632759B2 (en) 2020-04-28
CN110039905A (zh) 2019-07-23
JP2019107814A (ja)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9905B (zh)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系统、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CN108340675B (zh) 图像处理方法、打印方法、图像处理装置、打印装置
US10708468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inting system utilizing different gradation tables in overlapping regions based on attribute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N108928124B (zh) 记录头的调节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JP58248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補正方法および画像補正プログラム
CN108724938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US10567618B2 (en) Correcting sharing ratios of nozzle groups in overlapping image region and correcting color conversion table based thereon
CN110774772B (zh) 记录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JP201803698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0315846B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US10821743B2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16117180A (ja) 液体吐出方法
US8432587B2 (en) Line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performing color conversion and halftoning on image data subjected to correction based on correction vectors associated with a pixel row and reference color
JPWO2019012759A1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記録装置
JP6682915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20072283A (ja) 色データ補正方法、記録方法、画像処理装置、記録装置
JP2019171643A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201806530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642901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8120579A (ja) 画像処理方法、印刷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印刷装置
JP2012148466A (ja)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及び算出方法
CN113815313A (zh)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以及印刷系统
JP2010269522A (ja) 補正値設定方法、及び、流体噴射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7024232A (ja) 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装置の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