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2549A - 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2549A
CN110022549A CN201811623304.8A CN201811623304A CN110022549A CN 110022549 A CN110022549 A CN 110022549A CN 201811623304 A CN201811623304 A CN 201811623304A CN 110022549 A CN110022549 A CN 110022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xternal equipment
termin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33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8205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3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2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的终端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在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通知单元,用于在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通知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

Description

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除了802.11a/b/g/n标准已经被标准化以外,作为速度更快的标准的802.11ac标准也已经被标准化。802.11ac/a标准使用5千兆赫兹(GHz)频带。802.11b/g标准使用2.4GHz频带。802.11n标准支持2.4GHz和5GHz这两个频带,然而,通常使用2.4GHz频带。通常使用的移动终端支持所有的无线局域网(LAN)标准。
作为移动终端到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连接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参见日本特开2013-062786)。接入点将其服务集标识符(SSID)和密钥信息存储在近场通信(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数据中或者图像中。移动终端通过使用NFC读取NDEF数据或者拍摄图像以获取SSID和密钥信息,并使用所获取到的SSID和密钥信息来进入接入点的无线LAN连接。
在移动终端的工作频率与接入点的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无法建立与接入点的连接。例如,在移动终端工作在802.11n标准的2.4GHz频率且接入点工作在802.11ac标准的5GHz频率的情况下,由于工作频率不一致,因而无法建立无线LAN接入。即使当用户利用移动终端通过使用NFC读取NDEF数据或者拍摄图像时,无线LAN连接无法建立的状态在此之后也继续,或者仅显示连接错误。因此,用户无法认识到连接失败的原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通知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通知。
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用于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画面。
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以使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
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不一致。
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用于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画面。
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以使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用于改变移动终端的频带的用户界面(UI)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打印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用于改变打印设备的频带的UI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移动终端的信息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包括在图像中的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包括在近场通信(NFC)数据交换格式(NDEF)数据中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特征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错误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错误显示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打印设备的信息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移动终端的信息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移动终端的信息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
参考图1来描述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移动终端200包括无线局域网(LAN)通信功能,并进行与在接入点模式下工作的打印设备210的直接无线LAN通信。打印设备210的直接无线LAN通信不限于接入点模式,并且可以是包括支持直接无线LAN连接的功能的其它模式。例如,通信可以是由联盟提供的Wi-Fi模式。
接着,参考图2来描述移动终端200的硬件结构。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移动终端20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只要移动终端包括无线LAN功能即可。
中央处理单元(CPU)301读出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3中的程序,并执行用以控制移动终端200的操作的各种处理。ROM 303存储程序。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2用作主存储器的临时存储区域和CPU 301的工作区域。硬盘驱动器(HDD)304存储诸如图像等的各种数据。
在移动终端200的情况下,一个CPU 301执行下面描述的图6、13和14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然而,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多个CPU可以协作来执行图6、13和14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
照相机接口(I/F)单元306通过照相机307来进行图像等的拍摄。
操作面板接口308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各种图像,操作单元309是包括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用户可以使用操作单元309向移动终端200输入指示和信息。
无线LAN接口单元310使用无线LAN芯片311来执行与诸如打印设备210等的外部设备的无线LAN通信。
接口单元312经由芯片313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通信包括低功耗通信。
近场通信(NFC)接口单元314经由NFC芯片执行与外部设备的NFC通信。
图3是示出用于改变移动终端200中的频带的用户界面(UI)的示例的图。该UI包括“自动”、“5GHz”和“2.4GHz”的排他设置。例如,在用户想要仅使用802.11ac标准的情况下,用户选择“5GHz”。结果,移动终端200仅使用802.11ac标准通信。在用户想要仅使用802.11n标准的情况下,用户选择“2.4GHz”。结果,移动终端200仅使用802.11n标准通信。“自动”表示用以使移动终端200所支持的全部无线LAN标准有效的设置。例如,当在移动终端200支持802.11n和802.11ac的无线LAN标准的情况下选择“自动”设置时,移动终端200在这两个频带中均执行服务集标识符(SSID)检索。
接着,参考图4来描述打印设备210的硬件结构。
CPU 1101读出存储在ROM 1103中的程序,并执行用以控制打印设备210的操作的各种处理。ROM 1103存储程序。RAM 1102用作诸如主存储器等的临时存储区域和CPU 1101的工作区域。HDD 1104存储诸如图像等的各种数据。
在打印设备210的情况下,一个CPU 1101执行下面描述的图12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然而,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例如,多个CPU可以协作来执行图12的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
打印接口单元1106使用打印处理单元1107执行特定图像数据的打印和排纸处理。
操作面板接口1108在操作单元1109上显示各种图像,操作单元1109是包括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单元。用户可以使用操作单元1109向打印设备210输入指示和信息。
无线LAN接口单元1110经由无线LAN芯片1111执行与诸如移动终端200等的外部设备的无线LAN通信。
接口单元1112经由芯片1113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通信包括低功耗通信。
NFC接口单元1114经由NFC芯片1115执行与外部设备的NFC通信。
图5是示出用于改变打印设备210中的频带的UI的示例的图。该UI包括“5GHz”和“2.4GHz”的排他设置。例如,在用户仅想使用802.11ac标准的情况下,用户选择“5GHz”。在用户仅想使用802.11n标准的情况下,用户选择“2.4GHz”。在“5GHz”设置被选择的情况下,打印设备210启动使用802.11ac标准的接入点模式。在“2.4GHz”设置被选择的情况下,打印设备210启动使用802.11n标准的接入点模式。
接着,参考图6的流程图来描述移动终端200获取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频带信息并判断频带是否一致的信息处理。
图6中的流程图示出由移动终端200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S401中,CPU 301获取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通信信息。通信信息例如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取。
-拍摄码图像
-NFC
在拍摄图像的情况下,用户启动移动终端200的照相机307。如果打印设备210显示图像,则移动终端200响应于用户操作而拍摄图像。图7是示出包括在图像中的数据的示例的图。图像存储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SSID和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密钥信息。除了这些信息以外,图像还存储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工作频带信息和无线LAN标准信息。图7的示例表示打印设备210工作在802.11ac标准的5GHz频带。
在NFC的情况下,用户使移动终端200的NFC芯片315与打印设备210的NFC芯片相接触。结果,移动终端200获取NDEF数据。图8是示出包括在NDEF数据中的数据结构的示例的图。将打印设备210工作于的IP地址和MAC地址存储在网络标识符(ID)记录区域中。将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SSID、密钥信息、频带信息和无线LAN标准信息存储在唯一扩展记录区域。
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经由芯片313使用通信获取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详细通信信息。例如,在打印设备210周期性发送低功耗信标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在接收到该信标时向打印设备210发送低功耗通用属性(GATT)连接请求,并建立双向连接。图9是示出使用GATT所获取到的特征数据的示例的图。可以获取与接入点有关的SSID、密钥信息、频带信息和无线LAN标准信息。
CPU 301通过任意的上述获取方法来获取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通信信息。
在步骤S402中,CPU 301判断在所获取到的通信信息中是否包括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工作频率信息。
在包括频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是”),在步骤S403中,CPU 301检查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频率信息。在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是2.4GHz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8。在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是5GHz的情况下(步骤S40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CPU 301判断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是否与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一致。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被设置为5GHz或者自动的情况下(步骤S404中为“是”),CPU 301判断为工作频率一致,并处理进入步骤S405。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被设置为2.4GHz的情况下(步骤S404中为“否”),CPU 301判断为工作频率不一致,并处理进入步骤S409。
接着的对步骤S405、S406、S407和S410的描述反映现有技术的处理,但是出于完整性目的而被提供于此。在步骤S405中,CPU 301使用所获取到的SSID和密钥信息来向打印设备210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
在步骤S406中,CPU 301判断无线LAN连接请求是否成功。对于连接请求,由于工作频率一致,因此频率不一致错误不会发生。然而,无线LAN连接例如可能由于其它原因(诸如已经通过无线LAN连接而连接到打印设备210的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最大值等)而失败。在无线LAN连接正常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406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407。在无线LAN连接失败的情况下(步骤S406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410。
在步骤S407中,CPU 301完成打印设备21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结果,移动终端200和打印设备210进行期望的无线LAN通信。
在步骤S410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如图10所示的错误显示。在这种情况下,CPU 301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并在预定时间段内等待响应,或者重复进行预定次数的无线LAN连接请求的再发送,结果,CPU 301判断为连接失败。因此,需要时间来显示错误显示,并且用户在其已经持续等待了预定时间段之后认识到错误的发生。
在步骤S408中,CPU 301判断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是否与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一致。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被设置为2.4GHz或自动的情况下(步骤S408中为“是”),CPU 301判断为工作频率一致,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405。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被设置为5GHz的情况下(步骤S408中为“否”),CPU 301判断为工作频率不一致,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409。
在步骤S409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如图11所示的表示由于工作频率不一致而无法建立连接的错误显示。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可以判断为连接无法建立,并可以在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之前显示错误显示。因此,用户可以在与步骤S410中的现有的错误显示相比更早的阶段认识到错误。用户可以掌握连接失败的原因是频率不一致。
在步骤S402中不包括频率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402中为“否”),如之前所示,步骤S405、S406、S407和S410反映现有技术的处理。在步骤S405中,CPU 301使用所获取到的SSID和密钥信息来将无线LAN连接请求发送至打印设备210。然而,工作频率是否一致是不确定的。因此,如果工作频率不一致,则无线LAN连接可能以失败告终。例如,在移动终端200工作在5GHz频率且打印设备工作在2.4GHz频率的情况下,即使SSID和密钥信息一致,由于频率彼此不同,因此也不会返回对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的响应。结果,在移动终端200的连接请求再发送在预定时间段内重复预定次数之后发生连接错误。在连接失败的情况下,在步骤S410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如图10所示的连接失败画面,然而,用户无法认识到错误原因。即使工作频率是一致的,无线LAN连接可能由于其它原因(例如,已经通过无线LAN连接而连接到打印设备210的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最大值)而失败。同样,在该情况下,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如图10所示的连接失败画面,然而,用户无法认识到错误原因。
图12所示的流程图示出由打印设备210进行的处理。
在步骤S1301中,CPU 1101启动接入点模式。接入点模式例如在打印设备210的电源接通或通过使用操作单元1109指示该模式时被启动。
在步骤S1302中,CPU 1101判断启动时的工作频率是5GHz还是2.4GHz。与打印设备210有关的无线LAN操作信息被存储在RAM中,并且包括SSID、密钥信息和工作频率信息。在频率是5GHz的情况下(步骤S1302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303。在频率是2.4GHz的情况下(步骤S1302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304。
在步骤S1303中,CPU 1101将5GHz作为工作频率信息设置在RAM 1102中。
在步骤S1304中,CPU 1101将2.4GHz作为工作频率信息设置在RAM 1102中。
在步骤S1305中,CPU 1101判断打印设备210的NFC功能是否有效。在NFC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306。在NFC功能无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307。
在步骤S1306中,CPU 1101将SSID、密钥信息和工作频率信息存储在NDEF数据中。
在步骤S1307中,CPU 1101判断打印设备210的图像显示功能是否有效。在图像显示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308。在图像显示功能无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7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1309。
在步骤S1308中,CPU 1101将SSID、密钥信息和工作频率信息存储在图像中。
在步骤S1309中,CPU 1101判断打印设备210的低功耗功能是否有效。在低功耗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9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310。在低功耗功能无效的情况下(步骤S1309中为“否”),图12所示的流程图中的处理结束。
在步骤S1310中,CPU 1101将SSID、密钥信息和工作频率信息存储在低功耗数据中。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移动终端200比较频率信息。然而,移动终端200可以比较诸如802.11n等的无线LAN标准信息。在所比较的无线LAN标准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向打印设备210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在无线LAN标准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显示用于改变移动终端200所用的无线LAN标准信息的画面等。此外,移动终端200可以比较频率信息和无线LAN标准信息这两者。
结果,移动终端200可以从图像或NDEF数据获取打印设备210的接入点的工作频率。因此,在移动终端200向接入点发送无线LAN接入请求之前的比较中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与接入点的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向用户通知频率不一致。这使得用户能够认识到错误原因。
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参考图13的流程图描述了移动终端200比较工作频率并在不一致情况下引导至用于改变频率设置的画面的信息处理。
图13中的流程图示出由移动终端200进行的处理。当移动终端200在图6的步骤S408中判断为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与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不一致时,开始图13中的处理。
在步骤S901中,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与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902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用于改变频率设置的画面。用于改变频率设置的画面例如是如图3所示的UI。该UI使得用户可以认识到需要改变频率以建立与打印设备210的无线LAN连接。
在步骤S903中,CPU 301判断频率是否已经被改变为与打印设备210的频率一致的频率。例如,在打印设备210工作在5GHz频率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200的频率被设置为“5GHz”或者“自动”时,频率一致。可选地,在打印设备210工作在2.4GHz频率的情况下,当移动终端200的频率被设置为“2.4GHz”或者“自动”时,频率一致。在频率已经被改变为一致频率的情况下(步骤S9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904。在频率未被改变为一致频率的情况下(步骤S90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905。
在步骤S904中,CPU 301使用所获取到的SSID和密钥信息向打印设备210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由于工作频率一致,因此无线LAN连接不会失败。
在步骤S905中,CPU 301在操作单元309上显示如图11所示的用于表示由于频率不一致而导致的连接失败的错误显示。
如上所述,在移动终端200判断为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画面自动转变为用于改变频率设置的画面。这使得用户可以执行期望的设置改变以通过较少的操作步骤来建立无线LAN连接。
在第三典型实施例中,参考图14的流程图描述了移动终端200比较工作频率并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自动改变频率设置的信息处理。
图14所示的流程图示出由移动终端200进行的处理。当移动终端200在图6的步骤S408中判断为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与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不一致时,开始图14中的处理。
在步骤S1001中,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与打印设备210的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2中,CPU 301自动将移动终端200的频率改变为与打印设备210的频率一致的频率。例如,在移动终端200工作在802.11n标准的2.4GHz频率且打印设备210工作在802.11ac标准的5GHz频率的情况下,CPU 301自动将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设置改变为“自动”。
在步骤S1003中,CPU 301使用所获取到的SSID和密钥信息向打印设备210发送无线LAN连接请求。由于工作频率一致,因此无线LAN连接不会失败。
在步骤S1004中,CPU 301完成打印设备210和移动终端200之间的无线LAN连接。结果,移动终端200和打印设备210进行期望的无线LAN通信。
在步骤S1005中,CPU 301判断是否终止移动终端200和打印设备210之间的无线LAN连接。在CPU 301判断为终止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CPU 301判断为不终止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05中为“是”),执行步骤S1005中的处理。
在步骤S1006中,CPU 301判断在步骤S1002中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是否已经被自动改变。在移动终端200的工作频率已经被改变的情况下,CPU 301将设置改变为原始工作频率。
如上所述,在判断为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200将频率自动改变为一致频率,从而进行无线LAN连接。移动终端200在无线LAN连接结束后自动将频率恢复成原始频率,这使得即使设置不一致时也能够在无需用户操作的情况下建立LAN连接。
本发明可以通过经由网络或者存储介质将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本发明同样可以通过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
尽管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示例,但是这些典型实施例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上述典型实施例可以选择性地相互组合来实现。
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移动终端可以从图像或者NDEF数据获取外部设备的接入点的工作频率。结果,在移动终端向接入点发送无线LAN接入请求之前的比较中移动终端的工作频率与接入点的工作频率不一致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向用户通知频率不一致,并且用户可以认识到错误原因。
因此,在由于无线LAN的工作频率之间的不一致或者无线LAN标准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无线连接无法建立的情况下,移动终端可以向用户通知原因。
根据典型实施例,在由于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而导致无线连接无法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向用户通知原因。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描述了典型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9)

1.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通知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提供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频率信息,该LAN为局域网,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频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标准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标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拍摄所述外部设备所显示的二维图像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近场通信即NFC、或者蓝牙通信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6.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显示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用于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频率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频率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标准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标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拍摄所述外部设备所显示的二维图像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NFC或者蓝牙通信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11.一种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以使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发生改变并且所述外部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通信终止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恢复成原始无线通信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频率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频率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
其中,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LAN标准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是所述终端的无线LAN标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拍摄所述外部设备所显示的二维图像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获取单元通过NFC或者蓝牙通信来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
17.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不一致。
18.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用于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的画面。
19.一种终端所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终端用于进行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外部设备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和与所述终端有关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来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无线通信连接请求;以及
在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改变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以使所述外部设备的无线通信信息与所述终端的无线通信信息一致。
CN201811623304.8A 2017-12-28 2018-12-28 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022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20598.8A CN116723492A (zh) 2017-12-28 2018-12-28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4553A JP2019121875A (ja) 2017-12-28 2017-12-28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254553 2017-12-2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0598.8A Division CN116723492A (zh) 2017-12-28 2018-12-28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549A true CN110022549A (zh) 2019-07-16

Family

ID=6706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3304.8A Pending CN110022549A (zh) 2017-12-28 2018-12-28 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CN202310820598.8A Pending CN116723492A (zh) 2017-12-28 2018-12-28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20598.8A Pending CN116723492A (zh) 2017-12-28 2018-12-28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1293B2 (zh)
JP (3) JP2019121875A (zh)
CN (2) CN11002254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37454A1 (en) 2020-07-08 2022-01-12 Thales DIS France SA Secure end-to-end pairing of secure element to mobile device
WO2024095328A1 (ja) * 2022-10-31 2024-05-1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操作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5485A (ja) * 2010-03-26 2011-10-13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機器登録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機器登録方法
CN104620662A (zh) * 2012-09-07 2015-05-13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和程序
CN104811575A (zh) * 2014-01-27 2015-07-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CN104871148A (zh) * 2012-12-28 2015-08-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应用程序的方法以及系统
US20160072553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70127384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180063368A1 (en) * 2013-03-14 2018-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Same
CN10869402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2225A (ja) * 2002-09-17 2004-04-08 Ricoh Co Ltd 情報通信装置
WO2005096160A1 (en) * 2004-03-16 2005-10-13 Thomson Licensing Proxy dns for web browser request redirection in public hotspot accesses
US7669085B2 (en) * 2005-04-15 2010-02-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diagnostics and troubleshooting
WO2008047475A1 (fr) * 2006-10-18 2008-04-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de terminal utilisant celui-ci et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JP5101742B1 (ja) 2011-08-23 2012-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システム
JP5978615B2 (ja) * 2011-12-16 2016-08-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設定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2118049B1 (ko) * 2013-12-19 2020-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봇 청소기, 로봇 청소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383149B2 (ja) * 2013-12-27 2018-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596552B2 (en) * 2014-03-14 2017-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atures and optimizations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public addressing system
JP6071949B2 (ja) * 2014-06-25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41786B2 (ja) * 2014-07-24 2018-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6525714B2 (ja) * 2015-04-30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49844B1 (en) * 2015-05-06 2017-08-2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devices for connection to a wireless network
EP3305009B1 (en) * 2015-05-26 2023-07-26 Intel Corporation Wlan mobility for lte/wlan aggregation
JP6532333B2 (ja) * 2015-07-21 2019-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057261B2 (en) * 2015-11-09 2018-08-21 Fotonation Limite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ccess for a limited user interface (UI) device
JP6578913B2 (ja) * 2015-12-01 2019-09-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406695B1 (ko) * 2015-12-24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드 신호를 기반으로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JP6682862B2 (ja) * 2016-01-13 2020-04-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JP6184580B1 (ja) * 2016-01-29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47694B2 (en) * 2016-02-16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service discovery indication
JP2017144606A (ja) * 2016-02-16 2017-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407190B2 (ja) * 2016-03-24 2018-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5628B2 (ja) * 2016-03-31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362608B2 (en) * 2016-04-13 2019-07-23 Fortinet, Inc. Managing wireless client connections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JP6759011B2 (ja) * 2016-09-02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94191B2 (ja) * 2016-09-02 2020-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01375B2 (ja) * 2016-11-01 2020-1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8132162A2 (en) * 2016-11-11 2018-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physiology monitoring
WO2018120389A1 (zh) * 2016-12-28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发送端以及接收端
US11064459B2 (en) * 2017-06-30 2021-07-13 Maxlinear, Inc. Method for informing a user about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mismatch in a home network, client devices and access points for a home network
US10536859B2 (en) * 2017-08-15 2020-01-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of quasi-licensed wireless spectrum
JP7034709B2 (ja) * 2017-12-28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5485A (ja) * 2010-03-26 2011-10-13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機器登録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機器登録方法
CN104620662A (zh) * 2012-09-07 2015-05-13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便携终端、信息处理装置和程序
CN104871148A (zh) * 2012-12-28 2015-08-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执行应用程序的方法以及系统
US20180063368A1 (en) * 2013-03-14 2018-03-0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Same
CN104811575A (zh) * 2014-01-27 2015-07-2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US20160072553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70127384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8694027A (zh) * 2017-03-31 2018-10-2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3492A (zh) 2023-09-08
JP2019121875A (ja) 2019-07-22
JP2022103411A (ja) 2022-07-07
JP2024045693A (ja) 2024-04-02
US20190207802A1 (en) 2019-07-04
US10911293B2 (en)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9054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of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917911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JP6368989B2 (ja) 通信装置
KR102168413B1 (ko) 통신 장치, 통신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제어 프로그램
US997401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54168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用于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CN105392103B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547497B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525714B2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14801A (ja) 通信装置
JP2024045693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023441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861156B1 (ko) 통신장치 및 통신장치의 제어방법
KR102527424B1 (ko) 통신장치, 제어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억매체
US9807583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3020328A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CN110196696A (zh) 终端装置、通信系统、存储介质及显示控制方法
JP2014143633A (ja)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1005837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713672A2 (en) Wireless slave devices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rewith
JP2018137686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012451B (zh) 信息处理设备、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220663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745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