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6606A -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6606A
CN110006606A CN201910155114.6A CN201910155114A CN110006606A CN 110006606 A CN110006606 A CN 110006606A CN 201910155114 A CN201910155114 A CN 201910155114A CN 110006606 A CN110006606 A CN 110006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test bed
automatic detection
detection test
pipel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51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6606B (zh
Inventor
秦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Ka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n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n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nm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51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06B/zh
Priority to CN202011032559.4A priority patent/CN112504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6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6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6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01M3/2815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us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属于管路检测领域。其中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包括;外框架、内水箱、水箱支撑架、升降装置、加热装置、快速密封装置、吹气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设置其外框架、升降装置、吹气装置、加热装置和标记装置,其标记装置包括防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防水机械手一端探头及设置所述探头同侧的标记笔,能实时检测工件的状态并随时标记处漏点的具体位置,提高了工作质量,避免二次检测,节省了时间,增加工作效率,通过外框架上面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升降门,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工作区域,同时全封闭的检测区域能够增加检测人员安全感。

Description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路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管路检测技术在汽车空调管路、散热器及承压零部件等行业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管路检测技术已经是汽车空调管路、散热器行业中不可缺少、不能替代的检测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路气密性检测大都是采用传统“冒泡法”检验被测产品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并通过观察,检测产品泄漏点。但是传统的检测设备并不能标记泄露点的具体位置,存在其局限性,同时传统的管路检测设备存在着检测精度低,检测接头受检测人员主观影响较大,检测的周期较长,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
另一方面,传统的管路气密性检测试验台采用“冒泡法”检验被测产品,如果在寒冷的气候,检测员在检测产品时容易冻伤手部,不符合人性化;现有技术中,管路气密性检测设备检测完毕的工件,工件表面存有大量的水,需要增设单独的工序去完成吹干检测过的工件表面的水,增加了工序同时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增加零件成本;
传统的管路气密性检测试验台,采用敞开式的或者半封闭式的,其安全防护性能低,如果检测员,操作不当,容易造成人员误伤。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包括:
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侧的内水箱,设置在所述内水箱下面的水箱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面的安全防护装置;
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内水箱两侧的连接板、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水箱支撑架两侧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面升降气缸、安装固定所述连接板上面导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套中间导杆;
升降架,设置所述内水箱里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架底部设置有防漏网板;
吹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内侧面;
加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度传感电连接的加热器;
标记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内侧,包括防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防水机械手一端探头及设置所述探头同侧的标记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框架为中空结构,包括外框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面的门锁组件、所述外框架上面设置有悬臂,连接固定在所述悬臂一端的控制箱;
悬臂的加入能够带动控制箱360度转动,根据需求转动到方便操作的角度;
其所述控制箱上面设置有三色灯,能够根据三色灯的颜色判断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实时运转状态,如绿灯亮,设备待机中,红灯亮时,警笛响,设备出现故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水箱,包括内水箱本体,及分别设置所述内水箱侧面和底部溢水口、进水孔和出水孔,能够方便外部连接水管,同时能够方便更换水箱中的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一端的储气装置、连接在所述增压装置进气口的进气管、连接固定在所述进气管一端的吹气嘴、设置在所述吹气嘴一端的快速密封连接装置;能够方便被测工件快速安装到位,节省装夹时间,当被测工件检测完毕后同时能够吹干被测工件上面的水,增加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效率,于此同时储气装置,还能够储存其管内的多余的能量,能够减少能量浪费。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罩及安装固定在所述安全防护罩内侧的透明防护件,能够方便观察检测区域工件的状态。
所述安全防护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升降门,能够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组成一个全封闭的检测区域,同时全封闭的检测区域能够增加检测人员安全感,且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安全性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快速密封连接装置包括;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一端的软管活动接头螺母、安装在所述软管活动接头螺母内部的断面密封圈、螺纹连接在软管活动接头螺母且挤压所述断面密封圈的活动接头、设置所述活动接头凹槽内的组合垫及设置所述活动接头另一端的密封端头,能够快速的插接被检测工件,节省了安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吹气装置上设置有高压球阀、设置在所述高压球阀一端的测压装置,能够实时检测被检测工件的实时压力同时根据压力随时关闭和开启高压球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加热装置、测压装置电连接;同时吹气装置、升降装置、升降门和测压装置气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操作员将内水箱放满足够量的水,然后被测件工件安装在快速连接装置中;
S2、操作员设置参数,设定压力、加压时间、检测时间和保压时间等
S3、操作员启动设备,升降门关闭;
S4、当升降门完全关闭时,其升降装置和增压装置同时开始工作,同时高压球阀打开,其中升降装置带动被测件工件下降到内水箱的水下直至升降装置下降下限位;然增压装置向被测工件中加压,直至到达设定数值;
S5、测压装置实时监测气被测工件内部压力,当到达设置的是参数值后,高压球阀关闭,被测工件保压开始倒计时;
S6、然后被测工件保压开始,测压装置实时监测被测工件的压力,同时标记装置实时监测其被测工件,如果某个通道的被检测工件泄露,同时标记装置中的标记笔标记处泄露的具体位置,其他通道的继续工作,直至保压时间结束;
S7、当保压时间结束后,其升降装置带动被测工件浮出水面,当升降装置上升到上限位时,吹气装置开始工作,吹走被测工件上面的水;
S8、然后升降门开启,操作员取出工件。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其外框架、升降装置、吹气装置、加热装置和标记装置,其标记装置包括防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防水机械手一端探头及设置所述探头同侧的标记笔,能实时检测工件的状态并随时标记处漏点的具体位置,提高了工作质量,避免二次检测,节省了时间,增加工作效率,通过外框架上面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升降门,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工作区域,人和检测工件隔离,同时能透过透明防护件,主观的观察检测状态,同时全封闭的检测区域能够增加检测人员安全感,且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安全性能,且内水箱底部连接的加热装置,能为介质加温,更人性化。同时还在吹气装置还包括了储气装置,当被测工件检测完毕后同时能够吹干被测工件上面的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工劳动,增加了自动化程度,于此同时储气装置,还能够储存其管内的多余的能量,能够减少能量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吹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外框架1、内水箱2、进水孔201、溢水孔202、出水孔203、水箱支撑架3、升降装置4、升降气缸401、气缸安装座402、导杆403、导套404、连接板405、升降架5、防漏网板501、加热装置6、温度传感器601、加热器602、快速密封装置7、软管701、断面密封圈702、软管活动接头螺母703、接头704、组合垫705、密封端头706、吹气装置8、吃气嘴801、增压装置802、进气管803、储气装置804、安全防护装置9、透明防护件901、升降门10、控制箱11、悬臂12、三色灯13、测压装置14、高压球阀15、门锁组件16、标记装置17、防水机械手1701、探头1702、标记笔1703。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述,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包括外框架1、内水箱2、水箱支撑架3、升降装置4、加热装置6、快速密封装置7、吹气装置8和安全防护装置9等几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外框架1包括,外框架1本体和门锁组件16;其外框架1为中空结构,门锁组件16设置在所述所述外框架1本体上;为了充分利用外框架1内部空间,其内水箱2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且水箱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内水箱2的底部,升降架5设置在内水箱2里面,且升降架5两端分别和升降装置4相互连接;
为来预防小的零部件漏入内水箱2的底部,不方便拿去,在升降架5的上面设置了防漏网板501;
同时为了使其控制箱11能够360°转动,在控制箱11的一端设置了悬臂12,同时将悬臂12安装固定在外框架1上面;
为了实时了解设备的状态,在控制箱11的一端设置有了三色灯13。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绿灯亮,设备待机中,红灯亮时,警笛响,设备出现故障。
如图5所示,其内水箱2包括内水箱2本体、进水孔201、出水孔203和溢水孔202;其中进水孔201和出水孔203分别并排设置在所述内水箱2的底部,溢水孔202设置在所所述内水箱2的侧面。内水箱2本体上的排水孔和出水孔203,有利于方便设备接入外接水源同时放便操作人员更换内水箱2里的水,过多的水从溢水孔202流出,可以保持整个设备的整洁状态;
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气缸401、气缸安装座402、导杆403、导套404和连接板405;
其连接板405连接固定在所述内水箱2本体的外壁,导套404安装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05上面,导杆403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套404中间,其导杆403的一端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升降架5上面,气缸安装座402设置在所述水箱支撑架3两侧,升降气缸401安装固定在所述气缸安装座402上面,同时升降气缸401的升降轴与升降架5相互连接。当给气源时,升降气缸401能带动升降架5在水箱内上下运动。
如图5所示,加热装置6包括温度传感器601和加热器602,加热器602设置在内水箱2的底部,温度传感器601与所述加热器602电连接,设置在内水箱2的侧面。温度传感器601可实时监控水的温度,当水温低于设置的温度时,加热器602工作,直至到达设定的温度,然后加热器602停止工作,能够使水保持在一个恒温状态,既时在寒冷的冬天工作,操作员也不会冻伤手部;
如图6所示,快速密封装置7包括;软管701、断面密封圈702、软管活动接头螺母703、接头704、组合垫705和密封端头706;其中软管活动接头螺母703设置在软管701的一端,断面密封圈702设置在所述活动接头螺母703内侧,活动接头704一端螺纹在所述活动接头704上,且活动接头704的一端接触断面密封圈702并与断面密封挤压使其断面密封变形,使其达到端面密封,组合垫705设置在所述活动接头704的凹槽内部,密封端头706安装设置所述活动接头704的另一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将被测工件插接在所述快速密封装置7中,充气时,组合垫705挤压其被测工件的端口,保持吃端口处密封。
如图3所示,吹气装置8包括吃气嘴801、增压装置802、进气管803和储气装置804;其增压装置802设置在所述外框架1的内部,水箱支撑架3的底部,储气装置804设置在增压装置802上面,进气管803的一端连接在储气装置804上面,进气管803另一端连接在吹气嘴上面,吹气嘴还连接着快速密封装置7,同时吹气嘴和进气管803中间设置了高压球阀15。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被测工件检测完毕后,升降装置4提升升降架5,带动其被检测工件,升出水面,同时吹气装置8吹干被测工件上面的水,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
当设定的压力参数后,同时高压球阀15关闭,切断被测工件和储气装置804气体的流通,让进气管803里的气体全部保证在储气装置804,即使能够储存其管内的多余的能量,也能够减少气体浪费。
如图1和图4所示,安全防护装置9包括安全防护罩和透明防护件901;其安全防护罩安装固定在所述外框架1上面,透明防护件901安装固定在所述安全防护罩上面;
其安全防护装置9的操作面设置有升降门10;
在进一步的实例中,安全防护罩和升降门10,能够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组成一个全封闭的检测区域,一个全封闭的检测区域能够增加检测人员安全感,且提高了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安全性能。
标记装置17包括括防水机械手1701、探头1702、标记笔1703;其防水机械手1701设置在内水箱2中,探头1702设置在所述防水机械手1701的一端,标记设置在所述探头1702的同侧,并与探头1702相邻。
因此,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操作员将内水箱2放满足够量的水,然后被测件工件安装在快速连接装置中;操作员设置参数,设定压力、加压时间、检测时间和保压时间等;操作员启动设备,升降门10关闭;当升降门10完全关闭时,其升降装置4和增压装置802同时开始工作,同时高压球阀15打开,其中升降装置4带动被测件工件下降到内水箱2的水下直至升降装置4下降下限位;然增压装置802向被测工件中加压,直至到达设定数值;测压装置14实时监测气被测工件内部压力,当到达设置的是参数值后,高压球阀15关闭,被测工件保压开始倒计时;然后被测工件保压开始,测压装置14实时监测被测工件的压力,同时标记装置17实时监测其被测工件,如果某个通道的被检测工件泄露,该通道的高压球阀15关闭,同时标记装置17中的标记笔1703标记处泄露的具体位置,其他通道的继续工作,直至保压时间结束;当保压时间结束后,其升降装置4带动被测工件浮出水面,当升降装置4上升到上限位时,吹气装置8开始工作,吹走被测工件上面的水;然后升降门10开启,操作员取出工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9)

1.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内侧的内水箱,设置在所述内水箱下面的水箱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面的安全防护装置;
升降装置,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内水箱两侧的连接板、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水箱支撑架两侧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上面升降气缸、安装固定所述连接板上面导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套中间导杆;
升降架,设置所述内水箱里面,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装置相互连接;所述升降架底部设置有防漏网板;
吹气装置,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内侧面;
加热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度传感电连接的加热器;
标记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内侧,包括防水机械手、设置在所述防水机械手一端探头及设置所述探头同侧的标记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为中空结构,包括外框架本体及设置在所述外框架上面的门锁组件、所述外框架上面设置有悬臂,连接固定在所述悬臂一端的控制箱;
其所述控制箱上面设置有三色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箱,包括内水箱本体,及分别设置所述内水箱侧面和底部溢水口、进水孔和出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包括;增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增压装置一端的储气装置、连接在所述增压装置进气口的进气管、连接固定在所述进气管一端的吹气嘴、设置在所述吹气嘴一端的快速密封连接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安全防护罩及安装固定在所述安全防护罩内侧的透明防护件;
其所述安全防护装置的侧面设置有升降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密封连接装置包括;软管、设置在所述软管一端的软管活动接头螺母、安装在所述软管活动接头螺母内部的断面密封圈、螺纹连接在软管活动接头螺母且挤压所述断面密封圈的活动接头、设置所述活动接头凹槽内的组合垫及设置所述活动接头另一端的密封端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上设置有高压球阀、设置在所述高压球阀一端的测压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控制箱、加热装置、测压装置电连接;同时吹气装置、升降装置、升降门和测压装置气连接。
9.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操作员将内水箱放满足够量的水,然后被测件工件安装在快速连接装置中;
S2、操作员设置参数,设定压力、加压时间、检测时间和保压时间等
S3、操作员启动设备,升降门关闭;
S4、当升降门完全关闭时,其升降装置、标记装置和增压装置同时开始工作,同时高压球阀打开,其中升降装置带动被测件工件下降到内水箱的水下直至升降装置下降下限位;然增压装置向被测工件中加压,直至到达设定数值;
S5、测压装置实时监测气被测工件内部压力,当到达设置的是参数值后,高压球阀关闭,被测工件保压开始倒计时;
S6、然后被测件保压开始中,测压装置实时监测被测工件的压力,同时标记装置实时监测其被测工件,如果某个通道的被检测工件泄露,同时标记装置中的标记笔标记处泄露的具体位置,其他通道的继续工作,直至保压时间结束;
S7、当保压时间结束后,其升降装置带动被测工件浮出水面,当升降装置上升到上限位时,吹气装置开始工作,吹走被测工件上面的水;
S8、然后升降门开启,操作员取出工件。
CN201910155114.6A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00066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114.6A CN11000660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2011032559.4A CN112504580A (zh) 2019-03-01 2019-03-01 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5114.6A CN11000660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2559.4A Division CN112504580A (zh) 2019-03-01 2019-03-01 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6606A true CN110006606A (zh) 2019-07-12
CN110006606B CN110006606B (zh) 2021-01-08

Family

ID=6716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2559.4A Withdrawn CN112504580A (zh) 2019-03-01 2019-03-01 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
CN201910155114.6A Active CN110006606B (zh) 2019-03-01 2019-03-01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2559.4A Withdrawn CN112504580A (zh) 2019-03-01 2019-03-01 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的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5045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156A (zh) * 2019-09-06 2019-11-08 扬州大学 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气密性通用试验台
CN11339057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尺寸柔性复合管及其接头的气体密封性检测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4773A (en) * 1992-04-01 1996-05-08 Risbridger W & J Ltd An elbow connector for use in testing fuel suction lines
CN201819776U (zh) * 2010-09-28 2011-05-04 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3048096A (zh) * 2012-12-26 2013-04-17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工作台式水气密测漏试验装置
CN105181259A (zh) * 2015-09-08 2015-12-23 安徽明雁齿轮有限公司 变速箱总成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4964143U (zh) * 2015-09-08 2016-01-13 安徽明雁齿轮有限公司 变速箱总成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7576458A (zh) * 2017-09-26 2018-01-1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036903A (zh) * 2017-12-20 2018-05-15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滑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81049A (zh) * 2017-12-21 2018-06-19 重庆晓微城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水密性气密性检测台用吹干装置
CN208060097U (zh) * 2018-04-08 2018-11-06 南京凯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气密保压水检试验台
CN208297055U (zh) * 2018-06-27 2018-12-28 马鞍山甬兴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加工的洗衣机料盒气密性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4773A (en) * 1992-04-01 1996-05-08 Risbridger W & J Ltd An elbow connector for use in testing fuel suction lines
CN201819776U (zh) * 2010-09-28 2011-05-04 高精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3048096A (zh) * 2012-12-26 2013-04-17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自动升降工作台式水气密测漏试验装置
CN105181259A (zh) * 2015-09-08 2015-12-23 安徽明雁齿轮有限公司 变速箱总成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4964143U (zh) * 2015-09-08 2016-01-13 安徽明雁齿轮有限公司 变速箱总成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7576458A (zh) * 2017-09-26 2018-01-1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制动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8036903A (zh) * 2017-12-20 2018-05-15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碳滑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181049A (zh) * 2017-12-21 2018-06-19 重庆晓微城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一种水密性气密性检测台用吹干装置
CN208060097U (zh) * 2018-04-08 2018-11-06 南京凯微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气密保压水检试验台
CN208297055U (zh) * 2018-06-27 2018-12-28 马鞍山甬兴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加工的洗衣机料盒气密性检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156A (zh) * 2019-09-06 2019-11-08 扬州大学 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气密性通用试验台
CN110426156B (zh) * 2019-09-06 2024-04-19 扬州大学 一种圆盘式机油冷却器气密性通用试验台
CN113390574A (zh) * 2021-06-10 2021-09-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尺寸柔性复合管及其接头的气体密封性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4580A (zh) 2021-03-16
CN110006606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6606A (zh)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及其工作方法
CN205426439U (zh) 一种阀门密封性检测工装
CN106706228B (zh) 鸣声体测漏装置
CN101281079A (zh) 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251430A (zh) 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泄漏检测定位方法及系统
CN206670879U (zh) 一种阀门智能检测台
CN205102992U (zh) 发动机水管气密性干式检测设备
CN104048801A (zh) 中冷器可视检测试压台
CN205691432U (zh) 一种塑料管材高温、耐压检测装置
CN204188341U (zh) 空气试压检测装置
CN207850628U (zh) 涡轮壳气密检测设备
CN205301299U (zh) 一种用于现场检定气体检测仪的辅助装置
CN102147318A (zh) 高精密封管件气密自动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55542U (zh) 带内衬橡胶制品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233575Y (zh) 汽车水箱干式快速测漏仪
CN206710038U (zh) 一种软管气压密封测试机
CN112525574B (zh) 一种水地源热泵机组的在线模拟检测平台
CN208568196U (zh) 一种进气歧管气密性检测接管装置
CN204944774U (zh) 一种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9589590U (zh) 一种组合式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采样环境舱
CN206930306U (zh) 一种适用于加气站站用瓶组检测的移动检测系统
CN208283017U (zh) 一种法兰密封效果测试装置
CN215524973U (zh) 一种蒸汽管道压力检测装置
CN208239040U (zh) 一种车载主驱电池箱气密检测设备
CN208399272U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阀门壳体强度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8

Address after: No. 230 Caoxueqin East Road, Fengrun District,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4000

Patentee after: TANGSHAN KANGCHE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1000 no.266 Chuangyan Road, Qilin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ANMI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