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3295A -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3295A
CN110003295A CN201910357315.4A CN201910357315A CN110003295A CN 110003295 A CN110003295 A CN 110003295A CN 201910357315 A CN201910357315 A CN 201910357315A CN 110003295 A CN110003295 A CN 110003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ed
erythromycin thiocyanate
thiocyanate
erythromycin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73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3295B (zh
Inventor
李峰
商清海
周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dongyangguang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Changji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Changji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Changji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73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3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3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3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3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3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00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gar derivatives
    • C07H1/0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7/00Compound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hetero atoms of saccharide radicals
    • C07H17/04Heterocyclic radicals containing only oxygen as ring hetero atoms
    • C07H17/08Hetero rings containing eight or more ring members, e.g. erythromyc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晶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溶剂加入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分相,得上清液I;然后继续向上清液I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搅拌后再静置,分相,取上清液II;上清液II中加入硫氰酸钠溶液,然后加入冰醋酸调节pH,再减压蒸馏,降温至15‑30℃,离心,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粉碎、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本发明提供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产生废水少,制备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收率高,纯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具体为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氰酸红霉素(Erythromycin Thiocyanate)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的中间体,红霉素是1952年从红色糖多孢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生素,后来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红霉素A、B、C、D、E等组分,其中以红霉素A为主要组分,抗菌活性强、且毒副作用较小;其它组分抗菌活性弱,而毒副作用又较A大。通常所称的硫氰酸红霉素即指红霉素A及其盐类。本品一般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后续红霉素衍生物的合成起始物料。
目前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是在红霉素丙酮溶液加入硫氰酸钠,用乙酸或乙酸丙酮溶液调节pH至7.6±0.2,然后向结晶体系中加入水,水与丙酮溶液互溶降低硫氰酸红霉素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从而形成过饱和度结晶出来,并通过继续降温使之结晶更为完全,传统工艺结晶所得产品的B、C组份仍然较高,且结晶过程需要加入大量的纯化水,导致母液量大,回收成本高,污水处理投入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提纯硫氰酸红霉素造成污染较多的缺陷,制备高纯度的硫氰酸红霉素,最后在保证其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减少污水的排放。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剂加入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9.0~9.5,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分相,得上清液I;然后继续向上清液I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搅拌后再静置,分相,取上清液II;
步骤3:往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II中加入硫氰酸钠,然后加入冰醋酸调节pH,再减压蒸馏,降温至15-30℃,离心,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粉碎、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
优选地,所述步骤1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酸丁酯、二氯甲烷或其组合,所述步骤1粗品硫氰酸红霉素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1-3。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1溶剂升温至30~45℃加入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9.0~9.5,混合溶液控制在30~49℃。能够更好的促使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在此条件下的充分溶解,且在此pH9.0~9.5范围内,红霉素相对稳定,降解风险较低,有利于后期结晶进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氯化钠固体为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的2%-5%,饱和氯化钠盐水为上清液I体积的5%-30%,搅拌时间为10-15min,静置时间为10-15min。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硫氰酸钠质量浓度为30%-40%;硫氰酸钠的加量为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的15%-30%,冰醋酸调节pH值至7.3-7.5,减压蒸馏溶剂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的30%-60%,降温至15-30℃。上述步骤可以在保证产品杂质未大量结晶析出的前提下促进硫氰酸红霉素更充分的结晶析出。
优选地,所述步骤3减压蒸馏条件为:温度为30-45℃,真空压力为0.02-0.07MPa,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30-60%时停止减压蒸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3减压蒸馏条件为:结晶液减压蒸馏初始温度为40-49℃,真空压力为0.02-0.06MPa。减压蒸馏1.5-5h后,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30-60%,停止减压蒸馏,结晶液减压蒸馏结束温度为30-45℃,真空压力为0.03-0.07MPa。通过温度及真空度的综合条件可以有效控制结晶液减压蒸馏速率均匀,保障结晶过程的稳定性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均一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粉碎筛网为12-16目,干燥条件为:在真空度0.070-0.10MPa,温度为80-95℃环境下干燥2-8小时。
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为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是在红霉素丙酮溶液中加入硫氰酸钠,用乙酸溶液调节pH,红霉素与乙酸反应转化为离子,然后再与硫氰酸根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硫氰酸红霉素。然后采用减压蒸馏工艺使结晶液中的丙酮比例减少,得到硫氰酸红霉素结晶,继续降温使之结晶更为完全,产品纯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结晶母液污水体积,污水排放更少,对保护环境有良好影响。
2、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显著进步:
1)缩短单元反应时间:原工艺中结晶过程需要保证较低速率匀速进行,需要10-11小时/批;现结晶过程只需7-8小时/批;
2)提高生产收率:在保证重量收率不下降的基础上,精制A收率可以提升0.5%-1.0%;
3)减少污水排放:按照每精制处理1吨粗品硫氰酸红霉素计算,原工艺可产生6.0-6.5m3废水,现工艺结晶共产生废水1.4-1.6m3
4)提高产品质量:红霉素A组分含量提升0.6-1.0%,红霉素B组分、C组分下降0.2-0.7%,其他杂质下降,更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3、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主要除去蛋白类等固体杂质,上清液I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主要是洗涤溶液中的水溶性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份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反应釜中加入丙酮,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丙酮的温度升至40℃时,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最终控制体系pH值为9.0,物料温度为45℃。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按85rpm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40-49℃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85rpm,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10%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43℃,洗涤时间15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45℃。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30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开启搅拌,控制物料温度为4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40。然后继续搅拌5min,密封容器。
步骤8、开启抽真空系统进行减压蒸馏,结晶液减压蒸馏初始温度为45℃,真空压力为0.042MPa。减压蒸馏1.5h后,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30%,停止减蒸,结晶液减蒸结束温度为36℃,真空压力为0.071MPa。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将物料进行抽滤,纯化水淋洗5min,获得精制后的硫氰酸红霉素湿品。
步骤10、将上面的湿精品放入烘箱中干燥用85℃干燥2h。
实施例2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批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溶解罐中加入丙酮,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丙酮的温度升至40℃时,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最终体系pH值为9.5,物料温度为45℃。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85rpm下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85rpm,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43℃,洗涤时间7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45℃。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30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开启搅拌,接料后控制物料温度为4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快速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丙酮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40。然后继续搅拌5min,密封容器,准备减压蒸馏。
步骤8、开启真空系统进行减压蒸馏,结晶液减蒸初始温度为45℃,真空压力为0.042MPa。减蒸3h后,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40%,停止减蒸,结晶液减蒸结束温度为36℃,真空压力为0.071MPa。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将物料进行离心放料,纯化水淋洗5min后干甩10min,获得精制后的硫氰酸红霉素。
步骤10、粉碎操作:将离心的湿品用14目的不锈钢筛网过筛。
步骤11、控制热水温度87℃、真空度0.082MPa,双锥干燥时间6小时,直至干燥结束。
实施例3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一批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溶解罐中加入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体积比=1:2.0-3.5),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混合溶剂的温度升至30℃时,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最终体系pH值为9.4,物料温度为30℃。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85rpm下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85rpm,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30℃,洗涤时间:8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30℃。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20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开启搅拌,接料后控制物料温度为3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快速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丙酮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35。然后继续搅拌5min,密封容器,准备减蒸。
步骤8、开启抽真空系统进行减压蒸馏,结晶液减蒸初始温度为30℃,真空压力为0.040MPa。减蒸3h后,溶剂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50%,停止减蒸,结晶液减蒸结束温度为25℃,真空压力为0.07MPa。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将物料进行离心放料,纯化水淋洗5min后干甩10min,获得精制后的硫氰酸红霉素。
步骤10、粉碎操作:将离心的湿品用14目的不锈钢筛网过筛。
步骤11、控制热水温度88℃、真空度0.082MPa,双锥干燥时间6小时,直至干燥结束。
对比例1、加水丙酮结晶工艺提纯硫氰酸红霉素
步骤1、取一份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反应釜中丙酮,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丙酮的温度升至40℃时,调节搅拌至满速,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缓慢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最终控制体系pH值为9.5,物料温度为45℃。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满速下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满速,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43℃,洗涤时间7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45℃。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30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开启搅拌频率40rpm,控制物料温度为4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快速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转速为60rpm,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丙酮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4,加酸完成后养晶30min。
步骤8、加水析晶:结晶反应后维持搅拌转速60rpm,加入溶解液体积0.0.5BV体积的纯化水,加水过程中保持物料温度为42℃。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取反应釜内晶浆,测量体系pH值为6.70,将物料进行抽滤,纯化水淋洗5min,获得硫氰酸红霉素湿精品。
步骤10、将上面的湿精品放入烘箱中干燥用85℃干燥2h。
对比例2、加水丙酮结晶工艺提纯硫氰酸红霉素
步骤1、取一批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溶解罐中加入丙酮,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丙酮的温度升至40℃时,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最终体系pH值为9.0,物料温度为45℃。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85rpm下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85rpm,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43℃,洗涤时间7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45℃。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10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接料后控制搅拌频率为60rpm,控制物料温度为4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快速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转速为60rpm,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丙酮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40,加酸完成后养晶30min。
步骤8、加水析晶:结晶反应后维持搅拌转速60rpm,加入溶解液体积1.0BV体积的纯化水,加水过程中通过调节夹套冷热水维持物料温度43℃。加水完毕,开始降温。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将物料进行离心放料,纯化水淋洗5min后干甩10min,获得硫氰酸红霉素湿精品。
步骤10、粉碎操作:将离心的湿品用14目的不锈钢筛网过筛
步骤11、控制热水温度87℃、真空度0.082MPa,双锥干燥时间6小时,直至干燥结束。
对比例3、加水混合溶剂结晶工艺提纯硫氰酸红霉素
步骤1、取一批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测量组分含量、化学效价、水分及重量,并计算出该批物料的效价十亿(u)。
步骤2、向溶解罐中加入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体积比=1:2.0-3.5),开启搅拌,然后升温,当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液(体积比=1:2.0-3.5)的温度升至30℃时,将步骤1中的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投入,同时开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最终体系pH值为9.2,物料温度为30℃。
步骤3、一次分相:当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溶解完全后向体系一次性加入所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粗品硫氰酸红霉素干燥失重×10%)。加入氯化钠后在85rpm下搅拌5min。停止搅拌,静置10min后开始分相,分相过程中控制釜内物料温度不下降且没有析晶现象。
步骤4、洗涤分相:开启搅拌至85rpm,在一次分相后的溶解液中加一次分相后溶解液体积7%的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洗涤过程控制温度为30℃,洗涤时间9min。洗涤完成后,停止搅拌,静置10min再进行分相,控制此时溶液温度为30℃。
步骤5、将溶液打料至结晶罐中,用钛棒过滤器进行过滤,打料过程中压力为0.24MPa。过滤完毕,用150L丙酮顶洗打料管道。
步骤6、接料后控制搅拌频率为60rpm,控制物料温度为30℃。按0.283L/十亿的标准向溶解液中快速加入40%硫氰酸钠溶液。
步骤7、当硫氰酸钠溶液加入完毕后,维持搅拌转速为60rpm,在无析晶状态下流加冰醋酸丙酮溶液,控制最终物料pH为7.40,加酸完成后养晶30min。
步骤8、加水析晶:结晶反应后维持搅拌转速60rpm,加入溶解液体积0.4BV体积的纯化水,加水过程中通过调节夹套冷热水维持物料温度30℃。加水完毕,开始降温。
步骤9、开启冷冻水降温到15℃后,将物料进行离心放料,纯化水淋洗5min后干甩10min,获得硫氰酸红霉素湿精品。
步骤10、粉碎操作:将离心的湿品用14目的不锈钢筛网过筛
步骤11、控制热水温度88℃、真空度0.085MPa,双锥干燥时间6小时,直至干燥结束。
实验结果
表1实例1与对照1硫氰酸红霉素的质量和收率
备注:母液废水量根据实际所投粗品硫氰酸红霉素的重量进行计算,上表为比值的均值,下同。
采取新工艺时,精制A收率高于原工艺对比组,红霉素A组分明显提高,其红霉素B、C下降明显,证明减压蒸馏工艺结晶可以达到精制工艺水平,同时精制收率提高;通过减压蒸馏方式对母液回收方式有巨大改变,减少母液废水量。
表2实例2与对照2硫氰酸红霉素的质量和收率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试验批次精制A收率达到91.6%,高出对比值91.1%约0.5%,基本达到试验预期。在产品质量方面,通过对比实验批次、正常批次,新工艺产品A组份提高,B、C等组分大幅降低。其他与现有工艺基本一致。
表3实例3与对照3硫氰酸红霉素的质量和收率
通过表3数据可以看出,更换混合溶剂后仍然能够硫氰酸红霉素A组份提高,B、C等组分降低,但是与单一的丙酮溶剂相比较混合溶剂存在后期回收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
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使用减压蒸馏方式结晶,可以使产品质量提升,同时收率略提升,同时未使用纯化水等媒介减少了母液污水的排放,可以很好的降低消耗,节约成本。

Claims (9)

1.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溶剂加入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搅拌后静置,分相,得上清液I;然后继续向上清液I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搅拌后再静置,分相,取上清液II;
步骤3:往步骤2得到的上清液II中加入硫氰酸钠溶液,然后加入冰醋酸调节pH,再减压蒸馏,降温至15-30℃,离心,得硫氰酸红霉素湿品;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湿品粉碎、干燥,即得硫氰酸红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酸丁酯、二氯甲烷或其组合,所述步骤1粗品硫氰酸红霉素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1 -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溶剂升温至30~45℃加入粗品硫氰酸红霉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9.0~9.5,混合溶液控制在30~4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氯化钠固体为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的2%-5%,饱和氯化钠盐水为上清液I体积的5%-30%,搅拌时间为10-15min,静置时间为10-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硫氰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30%-40%;硫氰酸钠的加入量为粗品硫氰酸红霉素重量的15%-30%,冰醋酸调节pH值至7.3-7.5,减压蒸馏溶剂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的30%-60%,降温至15-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减压蒸馏条件为:温度为30-45℃,真空压力为0.02-0.07MPa,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30-60%时停止减压蒸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减压蒸馏条件为:结晶液减压蒸馏初始温度为30-49℃,真空压力为0.02-0.06MPa,丙酮蒸发量为原初始加入体积的30-60%时停止减蒸;结晶液减蒸结束温度为30-45℃,真空压力为0.03-0.07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粉碎筛网为12-16目,干燥条件为:在真空度0.070-0.10MPa,温度为80-95℃环境下干燥2-8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硫氰酸红霉素。
CN201910357315.4A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0003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315.4A CN11000329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315.4A CN11000329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3295A true CN110003295A (zh) 2019-07-12
CN110003295B CN110003295B (zh) 2020-05-12

Family

ID=6717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7315.4A Active CN11000329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329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0918A (zh) * 2019-12-31 2020-04-03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从硫氰酸红霉素二次结晶母液中回收硫氰酸红霉素的方法
CN112978993A (zh) * 2021-02-25 2021-06-18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从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母液的精馏废液中回收硫氰酸根离子的方法及应用
CN113201038A (zh) * 2021-04-13 2021-08-03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硫氰酸红霉素溶剂残留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8462A (zh) * 2011-12-02 2012-04-11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WO2013029497A1 (zh) * 2011-08-26 2013-03-07 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3113440A (zh) * 2013-01-30 2013-05-22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5601687A (zh) * 2016-03-28 2016-05-25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精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9497A1 (zh) * 2011-08-26 2013-03-07 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2408462A (zh) * 2011-12-02 2012-04-11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3113440A (zh) * 2013-01-30 2013-05-22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5601687A (zh) * 2016-03-28 2016-05-25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精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0918A (zh) * 2019-12-31 2020-04-03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从硫氰酸红霉素二次结晶母液中回收硫氰酸红霉素的方法
CN112978993A (zh) * 2021-02-25 2021-06-18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从硫氰酸红霉素结晶母液的精馏废液中回收硫氰酸根离子的方法及应用
CN113201038A (zh) * 2021-04-13 2021-08-03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硫氰酸红霉素溶剂残留的方法
CN113201038B (zh) * 2021-04-13 2022-07-26 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硫氰酸红霉素溶剂残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3295B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3295A (zh)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的制备方法
CN106278953B (zh) 一种提高盐酸二甲双胍纯度的生产方法
CN101671246B (zh) 一种副产三水合乙酸钠和无水乙酸钠的方法
CN109053535A (zh) 一种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的制备方法
CN105418471A (zh) 一种羧甲司坦的合成方法
CN103804173B (zh) 一种发酵有机酸的精制方法
CN106397236A (zh) 一种甘氨酸的提纯方法
CN112250722B (zh) 一种乳糖醇晶体的生产工艺
WO2021212535A1 (zh) 一种盐酸苯海索精制方法
CN104478973B (zh) 一种重结晶降低螺旋霉素杂质的方法
CN103804174B (zh) 一种有机酸的精制方法
CN105061289A (zh) 一种制备药用级l-色氨酸的方法
CN104355990B (zh) 一种d-乙酯生产中回收和套用l-(+)-酒石酸的方法
CN107188798A (zh) 一种可控制粒度的枸橼酸钠的精制工艺及实现装置
WO2020207130A1 (zh) 一种青蒿素分离纯化工艺
CN104592004A (zh) 一种精制长链有机酸的方法
CN109456371A (zh) 一种高效甜菊糖苷混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416156B (zh) 一种1,4-丁二磺酸钠的制备方法
CN104447715B (zh) 奥美沙坦酯的制备方法
CN105566425A (zh) 泼尼松龙的精制方法
CN113201038B (zh) 一种降低硫氰酸红霉素溶剂残留的方法
CN109456291A (zh) 一种低温快速结晶生产灰黄霉素的方法
CN1219788C (zh) 红霉素盐制备红霉素的动态控制结晶方法
CN113264822B (zh) 一种富马酸二钠的制备方法
CN104326901B (zh) D-乙酯生产中回收和套用l-(+)-酒石酸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2

Address after: No.62, Lucheng Binjiang Road, Yidu Ci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ichang dongyangguang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43300, No. 62, Binjiang Road, Yidu, Hubei, Yichang

Patentee before: HEC PHAR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