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9534B -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9534B
CN109999534B CN201910338979.6A CN201910338979A CN109999534B CN 109999534 B CN109999534 B CN 109999534B CN 201910338979 A CN201910338979 A CN 201910338979A CN 109999534 B CN109999534 B CN 109999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xedly connected
bottle
potentilla anserina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89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9534A (zh
Inventor
程菊
刘迪
赵丽霞
沈蓉
白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3897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9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9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9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9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9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3Rosaceae (Rose family), e.g. strawberry, chokeberry, blackberry, pear or firetho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9/00General protective or antinoxious agents
    • A61P39/06Free radical scavengers or antioxid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1/00Solvent extraction
    • B01D11/02Solvent extraction of solids
    • B01D11/0288Applications, solv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85Funnel filters; Hold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01D29/5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9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in which the filtering elements are moved between filtering operations; Particular measures for removing or replacing the filtering elements; Transport systems for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20Pressure-related systems for filters
    • B01D2201/204Systems for applying vacuum to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34Seals or gaskets for filte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属于总黄酮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辅以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优化微波辅助萃取蕨麻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并进一步对蕨麻黄酮的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对生产设备及技术的要求较低、提取成本较低、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蕨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或功能性食品。

Description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总黄酮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提取设备。
背景技术
蕨麻(Potentiiia anserine L.)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的块根,始载于《西藏常用中药材》,是一种常用的藏药,有1200多年的历史,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日常食用,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病强身,有健脾益胃、生津止咳、益气补血、滋阴养肾之功效,主治吐血、崩中、疟疾痈疮、脾虚泄泻、风湿痹痛、肾虚气亏、病后贫血、营养不良等症。蕨麻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酸、三萜类化合物、黄酮、鞣质、蕨麻素和野鸦椿酸等,还含有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蕨麻主要具有抗氧化、抗缺氧、保护心肌细胞、增强免疫、保肝、补血及抗疲劳等生物活性。
蕨麻主要生长在青海、西藏及甘肃等高寒地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蕨麻的使用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目前对蕨麻黄酮并未展开深入的研究,本专利旨在探讨蕨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蕨麻总黄酮的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传统藏药蕨麻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蕨麻总黄酮在提取过程中,需要对提取液进行减压过滤,但是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减压过滤装置密封性较差且过滤效果不佳,同时在完成过滤工作后,滤纸不易取下,鉴于此,我们还提出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探讨蕨麻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蕨麻总黄酮的成分及其抗氧化作用进行初步研究,而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测定,有效提高了的蕨麻总黄酮的提取率,并证实了蕨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性,除此之外,为了解决蕨麻在提取过程中减压过滤装置密封性较差,过滤效果不佳以及过滤后滤纸不易取下的问题,还提出了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有效改善了装置的密封性,过滤效果更好且过滤工作完成后便于将滤纸取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用适量的蕨麻块根,将蕨麻块根洗净后放入30℃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然后将干燥的蕨麻块根粉碎成蕨麻块根粉末,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S2、称取定量的蕨麻块根粉末移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根据实验需要调配成不同料液比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圆底烧瓶放入到微波炉中,设定一定的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和微波时间,得到提取液;
S3、取用一部分提取液进行处理,然后利用提取液测定其抗氧化作用;
S3、另取一部分提取液减压抽滤除去滤渣,转移至100mL容量瓶并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S4、对S2中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四个因素设置多组变量,应用单因素研究的方法,测试相对应的提取率;
S5、制备芦丁标准溶液,将芦丁标准溶液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60%乙醇、NaNO2 溶液、Al(NO3)3溶液和NaOH溶液,震荡、混匀后静置;
S6、以未添加芦丁标准液的溶液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校准曲线,建立测量黄酮含量的回归方程:
A=10.799X-0.0315(r2=0.9997)
S7、取用S4中制备的,对其进行离心操作后,取其上层清液,然后重复S5的操作步骤,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黄酮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蕨麻总黄酮含量:
黄酮含量(%)=nCxV/M∙1000*100%
注:n为稀释倍数;Cx为样品中黄酮的浓度;V为药液体积;M为药物重量。
S8、通过MS和LC-MS对蕨麻提取物80%乙醇溶解液中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检测溶解液中含有的黄酮化合物,进而得出提取物中的具体成分;
S9、根据S7和S8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总黄酮提取率和黄酮的组成成分。
优选的,所述S3中提到的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蕨麻提取液按不同质量溶解于50%的甲醇中,与不同浓度DPPH自由基溶液混匀,用相同体积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30min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PPH的清除能力:
清除率(%)=[1-(A药物/A对照)]×100
Ⅱ、将ABTS加入一定浓度的过硫酸钾溶液中室温避光处理,以产生ABTS+自由基,用磷酸钠缓冲液稀释ABTS+,测定吸光度,将蕨麻提取物按不同质量溶解于50%甲醇中,与ABTS+溶液混匀,用相同体积的50%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10min,测定不同浓度样本的吸光度,采用与Ⅰ中相同的公式计算对ABTS+的清除活性;
Ⅲ、将不同质量的蕨麻提取物溶于蒸馏水中,加入PBS(pH6.7)和1%(w/v,g/mL)K3Fe(CN)6混合溶液,50°C反应20 min,加入10%(w/v,g/mL)三氯乙酸(TCA),离心10min,取上清与0.1% FeCl3 (w/v,g/mL)混匀,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采用与Ⅰ和Ⅱ中相同的公式计算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
Ⅳ、对Ⅰ、Ⅱ、Ⅲ中多次实验测定得到的清除率(%)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证实蕨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优选的,所述S3中提到的测定蕨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方法还包括有细胞培养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抗氧化能力:
通过H2O2干预细胞的活性来检测蕨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
H2O2干预细胞的活性检测可以通过计算各组细胞成活率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细胞存活率(%)=(A药物-A空白)/(A对照-A空白)×100%
优选的,所述S2中所提及的乙醇浓度为0-100%,料液比为1:10-30,微波辐射时间为1-5 min,微波辐射温度为40-90℃,在其中3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剩余一个因素的数值来考察其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取样量为5g的条件下,在料液比(g:ml)1∶25、提取溶剂为50%乙醇,微波处理时间4 min、提取温度80°C。
优选的,所述S6、S7中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时均是在510nm处进行测定的。
优选的,所述Ⅰ、Ⅱ中蕨麻提取物与50%甲醇的混合溶液在与DPPH自由基溶液、和ABTS+溶液混匀后的终浓度为3.125-50μg/mL,所述Ⅲ终蕨麻提取物与蒸馏水混匀后的终浓度也为3.125-50μg/mL。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所述设备应用于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中,包括有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彼此之间相互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有减压过滤装置,所述减压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机构、保护瓶和真空泵,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过滤瓶、布氏漏斗和防腐蚀瓶塞,所述防腐蚀瓶塞连接在过滤瓶的瓶口处,所述布氏漏斗连接在防腐蚀瓶塞上,所述过滤瓶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过滤瓶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过滤瓶一端与保护瓶相连通,所述保护瓶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真空泵与第二连通管远离保护瓶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布氏漏斗包括有漏斗体,所述漏斗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口,所述漏斗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周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漏斗体的内壁底端靠近活动环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层。
优选的,所述布氏漏斗还包括有可拆卸式过滤机构,所述可拆卸式过滤机构包括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的外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层,所述外螺纹层与内螺纹层相匹配,所述活动管通过外螺纹层和内螺纹层与漏斗体螺旋连接,所述活动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管,所述活动管的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防腐蚀瓶塞包括有塞体,所述塞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布氏漏斗的连接管插接在贯穿孔内,所述塞体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密封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提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单因素试验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该方法以50%乙醇为提取剂,在料液比(g/ml)1∶25、微波处理时间4分钟、微波功率373瓦,提取温度80°C。在此工艺条件下蕨麻总黄酮提取率为1.763%。本发明采用MS和LC-MS检测提取物显示主要成分为杨梅黄素、槲皮素和汉黄芩素或金合欢素,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还原实验证实提取的蕨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蕨麻黄酮对H2O2诱导的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反应及细胞损伤具有抑制作用,能逆转细胞存活率、降低H2O2诱导的丙二醛(MDA)含量增高、增高H2O2诱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抗氧化能力,对H2O2所致的成骨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相较于现有设计,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对生产设备及技术的要求较低、提取成本较低、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蕨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或功能性食品。
2.本发明提出的应用于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在装置本体的布氏漏斗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板,在过滤板的周围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有活动环,使用时,首先在过滤板上放置一张滤纸,然后将可拆卸式过滤机构的活动管放置到漏斗体内部,然后向下按压活动管,使得活动管外壁底端的外螺纹层与漏斗体内壁上的内螺纹相接触,然后通过活动管顶端的防滑管旋转活动管,使得活动管与漏斗体螺旋连接,在活动管旋紧的过程中,会挤压下方的活动环和第一弹簧,使其向下移动,直至活动管无法再向下继续旋转,此时活动管底部与活动环紧密连接,能够将过滤板上的滤纸边缘压紧,在抽滤过程中能够避免液体中的杂质从滤纸边缘渗透到过滤瓶中,同时在活动管内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能够将待过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直接过滤掉,与滤纸配合使用,能够更好的提高过滤效果;在减压过滤完成之后,将活动管旋转取下,便于对活动管进行清洗,同时由于第一弹簧的弹力,能够将活动环顶起,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将滤纸取出,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过滤效果不佳以及过滤后滤纸不易取下的问题。
3.在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的防腐蚀瓶塞的塞体外壁面上设置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部还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密封环,使用时,首先将塞体插在过滤瓶的瓶口上,由于塞体设计成倒圆台状,从而可以保证塞体较为紧密的连接在瓶口上,同时由于密封环直径大于所在位置塞体外壁的直径,从而能够保证密封环与瓶口紧密的连接,在布氏漏斗的连接管通过塞体上的贯穿孔插接时,由于连接管对塞体的挤压作用,能够压缩第二弹簧,由于第二弹簧压缩产生弹力,从而能够挤压密封环使其与瓶口更加紧密的接触,同时也使得连接管与塞体连接的更加的紧密,更好的增强了塞体的密封性,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密封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测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的蕨麻总黄酮产量的单因素较优水平分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的蕨麻提取物的MS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的蕨麻提取物的LC-MS分析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的布氏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用减压过滤装置的防腐蚀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过滤机构;2、第一连通管;3、保护瓶;4、第二连通管;5、真空泵;6、过滤瓶;7、布氏漏斗;8、防腐蚀瓶塞;9、出液管;10、截止阀;11、漏斗体;12、连接管;13、过滤板;14、活动环;15、第一弹簧;16、活动管;17、外螺纹层;18、防滑管;19、过滤网;20、塞体;21、贯穿孔;22、安装槽;23、第二弹簧;24、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用适量的蕨麻块根,将蕨麻块根洗净后放入30℃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然后将干燥的蕨麻块根粉碎成蕨麻块根粉末,放入干燥器中备用;
S2、称取定量的蕨麻块根粉末移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根据实验需要调配成不同料液比的混合溶液,然后将圆底烧瓶放入到微波炉中,设定一定的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和微波时间,得到提取液;
S3、取用一部分提取液进行处理,然后利用提取液测定其抗氧化作用;
S3、另取一部分提取液减压抽滤除去滤渣,转移至100mL容量瓶并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S4、对S2中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温度四个因素设置多组变量,应用单因素研究的方法,测试相对应的提取率;
S5、制备芦丁标准溶液,将芦丁标准溶液置于10mL的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60%乙醇、NaNO2 溶液、Al(NO3)3溶液和NaOH溶液,震荡、混匀后静置;
S6、以未添加芦丁标准液的溶液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绘制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校准曲线,建立测量黄酮含量的回归方程:
A=10.799X-0.0315(r2=0.9997)
S7、取用S4中制备的,对其进行离心操作后,取其上层清液,然后重复S5的操作步骤,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黄酮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蕨麻总黄酮含量:
黄酮含量(%)=nCxV/M∙1000*100%
注:n为稀释倍数;Cx为样品中黄酮的浓度;V为药液体积;M为药物重量。
S8、通过MS和LC-MS对蕨麻提取物80%乙醇溶解液中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检测溶解液中含有的黄酮化合物,进而得出提取物中的具体成分;
S9、根据S7和S8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总黄酮提取率和黄酮的组成成分。
S3中提到的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作用,包括以下步骤;
Ⅰ、将蕨麻提取液按不同质量溶解于50%的甲醇中,与不同浓度DPPH自由基溶液混匀,用相同体积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30min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PPH的清除能力:
清除率(%)=[1-(A药物/A对照)]×100
Ⅱ、将ABTS加入一定浓度的过硫酸钾溶液中室温避光处理,以产生ABTS+自由基,用磷酸钠缓冲液稀释ABTS+,测定吸光度,将蕨麻提取物按不同质量溶解于50%甲醇中,与ABTS+溶液混匀,用相同体积的50%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10min,测定不同浓度样本的吸光度,采用与Ⅰ中相同的公式计算对ABTS+的清除活性;
Ⅲ、将不同质量的蕨麻提取物溶于蒸馏水中,加入PBS(pH6.7)和1%(w/v,g/mL)K3Fe(CN)6混合溶液,50°C反应20 min,加入10%(w/v,g/mL)三氯乙酸(TCA),离心10min,取上清与0.1% FeCl3 (w/v,g/mL)混匀,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采用与Ⅰ和Ⅱ中相同的公式计算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
Ⅳ、对Ⅰ、Ⅱ、Ⅲ中多次实验测定得到的清除率(%)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证实蕨麻提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
S3中提到的测定蕨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的方法还包括有细胞培养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和抗氧化能力:
通过H2O2干预细胞的活性来检测蕨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
H2O2干预细胞的活性检测可以通过计算各组细胞成活率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细胞存活率(%)=(A药物-A空白)/(A对照-A空白)×100%
S2中所提及的乙醇浓度为0-100%,料液比为1:10-30,微波辐射时间为1-5 min,微波辐射温度为40-90℃,在其中3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剩余一个因素的数值来考察其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取样量为5g的条件下,在料液比(g:ml)1∶25、提取溶剂为50%乙醇,微波处理时间4 min、提取温度80°C。
S6、S7中在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时均是在510nm处进行测定的。
Ⅰ、Ⅱ中蕨麻提取物与50%甲醇的混合溶液在与DPPH自由基溶液、和ABTS+溶液混匀后的终浓度为3.125-50μg/mL,所述Ⅲ终蕨麻提取物与蒸馏水混匀后的终浓度也为3.125-50μg/mL。
本发明通过单因素试验提供了一种优化的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该方法以50%乙醇为提取剂,在料液比(g/ml)1∶25、微波处理时间4分钟、微波功率373瓦,提取温度80°C。在此工艺条件下蕨麻总黄酮提取率为1.763%。本发明采用LC-MS检测提取物显示主要成分为杨梅黄素、槲皮素,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还原实验证实提取的蕨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蕨麻黄酮对H2O2诱导的成骨细胞MC3T3-E1氧化反应及细胞损伤具有抑制作用,能逆转细胞存活率、降低H2O2诱导的丙二醛(MDA)含量增高、增高H2O2诱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具有显著抗氧化能力,对H2O2所致的成骨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相较于现有设计,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对生产设备及技术的要求较低、提取成本较低、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蕨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或功能性食品。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但有所不同的是;
蕨麻总黄酮的提取
将蕨麻块根洗净后放入干燥箱内30°C干燥至恒重,粉碎后发放入干燥器备用。准确称取5g蕨麻块根粉末移入圆底烧瓶中,加入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在一定的微波功率和温度下提取不同的时间,将提取液减压抽滤除去滤渣,转移至100mL容量瓶并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后备用。
单因素较优水平分析
研究乙醇浓度(0、25、50、75、100%,v/v)、料液比(1:10、1:15、1:20、1:25、1:30)、微波辐射时间(1、2、3、4、5min)、微波辐射温度(40、50、60、70、80、90°C)4个因素对蕨麻块根黄酮提取的影响。应用单因素研究,在其中3个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剩余一个因素的数值来考察其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取样量为5g的条件下,在料液比(g:ml)1∶25、提取溶剂为50%乙醇,微波处理时间4min、提取温度80°C。
芦丁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测试
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20mg,加入6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容量瓶,制备成0.2mg·mL-1芦丁标准溶液。准确吸取1.0、1.5、2.0、2.5、3.0mL芦丁标准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分别加60%乙醇3.0、2.5、2.0、1.5、1mL,然后加入5%NaNO2溶液0.4mL,震荡混匀,静置6min,加10%Al(NO3)3溶液0.4mL,震荡混匀,静置6min,再加4.3%NaOH溶液4.0mL,加60%乙醇定容至刻度,震荡混匀,静置15min。以未添加芦丁标准液的溶液为空白对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绘制芦丁浓度与吸光度的校准曲线,建立测量黄酮含量的回归方程A=10.799X-0.0315(r2=0.9997)。
取10mL定容后的备用溶液以10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精密量取1mL离心后的上层清液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至4mL,加入5%NaNO2溶液0.4mL,摇匀,静置6min;加入10%Al(NO3)3溶液0.4mL,摇匀,静置6min;然后加入4%NaOH溶液4mL混匀使其充分反应后用6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15min,测其定溶液在510nm波长处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黄酮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代入回归方程,计算蕨麻总黄酮含量。
黄酮含量(%)=n∙Cx∙V/M∙1000*100%
注:n为稀释倍数;Cx为样品中黄酮的浓度;V为药液体积;M为药物重量
蕨麻提取物黄酮成分分析
经MS和LC-MS分析蕨麻提取物80%乙醇溶解液中的黄酮成分,结果显示,在试验范围内检测到3种化合物,其中m/z=284.26为汉黄芩素或金合欢素,m/z=318.52为杨梅黄素,m/z=301.14为槲皮素。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和2但有所不同的是:
DPPH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将蕨麻提取物按不同质量溶解于100μl50%的甲醇,与900μlDPPH自由基溶液混匀,使其中浓度分别为3.125、6.25、12.5、25、50μg/mL,用相同体积的50%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30min后,分光光度计在517nm处测量其吸光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PPH的清除能力
清除率(%)=(1-(A药物/A对照))×100
ABTS+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2.0mmol/LABTS加入2.45mmol/L过硫酸钾溶液中室温避光处理4h以产生ABTS+自由基。0.1M磷酸钠缓冲液(pH7.4)稀释ABTS+,测定734nm吸光度。将蕨麻提取物按不同质量溶解于50μl50%甲醇,与1mLABTS+溶液混匀,使其中浓度分别为3.125、6.25、12.5、25、50μg/mL,用相同体积的50%的甲醇作空白对照,避光放置10min,测定不同浓度样本在734nm的吸光度。采用与DPPH相同的公式计算对ABTS+的清除活性。
FRAP法测定抗氧化能力
将不同质量的蕨麻提取物溶于1.0mL蒸馏水中,使其终浓度分别为3.125、6.25、12.5、25、50μg/mL,加入2.5mL0.2MPBS(pH6.7)和2.5mL1%(w/v,g/mL)K3Fe(CN)6混合溶液,50°C反应20min,加入10%(w/v,g/mL)三氯乙酸(TCA)2.5mL,6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2.5mL与0.5mL0.1%FeCl3(w/v,g/mL)混匀,分光光度计测定700nm处溶液的吸光度。采用与DPPH相同的公式计算对铁离子的还原/抗氧化能力。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3中任意一条但有所不同的是:
蕨麻提取物的细胞毒性评价
细胞培养
MC3T3-E1细胞以1×105/mL接种于的α-MEM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00ng/mL链霉素和100IU/mL青霉素),置于37°C,5%CO2培养箱中培养,备用。
细胞活性检测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3T3-E1细胞以3×103cells/孔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于37°C,5%CO2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融合80%~90%,弃原培养基,加入含有终浓度为3.125、6.25、12.5、25、50、100μg/mL蕨麻提取物的α-MEM培养基90μL,同时设立空白组和对照组,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基,对照组接种细胞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基但不加药物,37°C,5%CO2孵育24h,每孔加入CCK-8试剂10μL继续孵育2h,酶标仪测定450nm处各孔吸光度,计算各组细胞存活率。以对照组吸光度作为100%存活对照,不同组别吸光度值表示为对照组的百分比。
细胞存活率(%)=(A药物-A空白)/(A对照-A空白)×100%
蕨麻提取物抗氧化指标检测
蕨麻提取物对H2O2干预细胞的活性检测
同上文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细胞分别给与0、0.03、0.3、1.5、3、3.75、7.5mg/mLH2O2处理24h,检测细胞活性,筛选出3mg/mLH2O2为最佳干预浓度。
细胞分别用0、3.125、6.25、12.5、25μg/mL蕨麻提取物预处理8h,然后给与3mg/mLH2O2处理4h,检测细胞活性。
蕨麻提取物对H2O2干预细胞的氧化指标检测
各组细胞细胞分别用0、3.125、6.25、12.5、25μg/mL蕨麻提取物预处理8h,然后给与3mg/mLH2O2处理4h后,快速将培养瓶壁上的贴壁细胞用预冷的细胞刮刮下,转移细胞悬液到10ml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10min,弃上清,4˚C预冷PBS重悬、漂洗细胞2次。预冷PBS1mL重悬细胞,转入玻璃匀浆器中匀浆,匀浆完毕,4˚C,25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按照试剂盒说明书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但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设备应用于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方法中,包括有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彼此之间相互匹配,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有减压过滤装置,减压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机构1、保护瓶3和真空泵5,过滤机构1包括有过滤瓶6、布氏漏斗7和防腐蚀瓶塞8,防腐蚀瓶塞8连接在过滤瓶6的瓶口处,布氏漏斗7连接在防腐蚀瓶塞8上,过滤瓶6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9,出液管9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10,过滤瓶6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第一连通管2远离过滤瓶6一端与保护瓶3相连通,保护瓶3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4,真空泵5与第二连通管4远离保护瓶3的一端固定连接。
布氏漏斗7包括有漏斗体11,漏斗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口,漏斗体1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过滤板13的周围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环14,活动环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漏斗体11的内壁底端靠近活动环14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层。
布氏漏斗7还包括有可拆卸式过滤机构,可拆卸式过滤机构包括有活动管16,活动管16的外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层17,外螺纹层17与内螺纹层相匹配,活动管16通过外螺纹层17和内螺纹层与漏斗体11螺旋连接,活动管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管18,活动管16的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
使用时,首先在过滤板13上放置一张滤纸,然后将可拆卸式过滤机构的活动管16放置到漏斗体11内部,然后向下按压活动管16,使得活动管16外壁底端的外螺纹层17与漏斗体11内壁上的内螺纹相接触,然后通过活动管16顶端的防滑管18旋转活动管16,使得活动管16与漏斗体11螺旋连接,在活动管16旋紧的过程中,会挤压下方的活动环14和第一弹簧15,使其向下移动,直至活动管16无法再向下继续旋转,此时活动管16底部与活动环14紧密连接,能够将过滤板13上的滤纸边缘压紧,在抽滤过程中能够避免液体中的杂质从滤纸边缘渗透到过滤瓶6中,同时在活动管16的内部还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能够将待过滤液中的大颗粒杂质直接过滤掉,与滤纸配合使用,能够更好的提高过滤效果;在减压过滤完成之后,将活动管16旋转取下,便于对活动管16进行清洗,同时由于第一弹簧15的弹力,能够将活动环14顶起,从而可以更加方便的将滤纸取出,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过滤效果不佳以及过滤后滤纸不易取下的问题。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或5但有所不同之处在于:
防腐蚀瓶塞8包括有塞体20,塞体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穿孔21,布氏漏斗7的连接管12插接在贯穿孔21内,塞体20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远离安装槽22的一端固定连接密封环24。
使用时,首先将塞体20插在过滤瓶6的瓶口上,由于塞体20设计成倒圆台状,从而可以保证塞体20较为紧密的连接在瓶口上,同时由于密封环24直径大于所在位置塞体20外壁的直径,从而能够保证密封环24与瓶口紧密的连接,在布氏漏斗7的连接管12通过塞体20上的贯穿孔21插接时,由于连接管12对塞体20的挤压作用,能够压缩第二弹簧23,由于第二弹簧23压缩产生弹力,从而能够挤压密封环24使其与瓶口更加紧密的接触,同时也使得连接管12与塞体20连接的更加的紧密,更好的增强了塞体20的密封性,利用上述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密封性不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包括有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所述干燥装置、称量装置和混合处理装置彼此之间相互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有减压过滤装置,所述减压过滤装置包括有过滤机构(1)、保护瓶(3)和真空泵(5),所述过滤机构(1)包括有过滤瓶(6)、布氏漏斗(7)和防腐蚀瓶塞(8),所述防腐蚀瓶塞(8)连接在过滤瓶(6)的瓶口处,所述布氏漏斗(7)连接在防腐蚀瓶塞(8)上,所述过滤瓶(6)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9),所述出液管(9)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10),所述过滤瓶(6)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2),所述第一连通管(2)远离过滤瓶(6)一端与保护瓶(3)相连通,所述保护瓶(3)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4),所述真空泵(5)与第二连通管(4)远离保护瓶(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布氏漏斗(7)包括有漏斗体(11),所述漏斗体(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底端设置有倾斜口,所述漏斗体(1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所述过滤板(13)的周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环(14),所述活动环(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底部,所述漏斗体(11)的内壁底端靠近活动环(14)位置处还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氏漏斗(7)还包括有可拆卸式过滤机构,所述可拆卸式过滤机构包括有活动管(16),所述活动管(16)的外壁面底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层(17),所述外螺纹层(17)与内螺纹层相匹配,所述活动管(16)通过外螺纹层(17)和内螺纹层与漏斗体(11)螺旋连接,所述活动管(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管(18),所述活动管(16)的内壁面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瓶塞(8)包括有塞体(20),所述塞体(2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贯穿孔(21),所述布氏漏斗(7)的连接管(12)插接在贯穿孔(21)内,所述塞体(20)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安装槽(22),所述安装槽(22)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远离安装槽(22)的一端固定连接密封环(24)。
CN201910338979.6A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Active CN109999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8979.6A CN109999534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8979.6A CN109999534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9534A CN109999534A (zh) 2019-07-12
CN109999534B true CN109999534B (zh) 2020-06-19

Family

ID=67174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8979.6A Active CN109999534B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9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032B (zh) * 2019-07-23 2024-04-26 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粮食脂肪酸值测定的抽滤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CN110624088B (zh) * 2019-09-16 2021-11-23 安徽大学 一种生姜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3232A (ja) * 1982-08-19 1984-02-23 Tokiwa Kanpou Seiyaku:Kk マメ科植物からサポニン類およびフラボン類の分離方法
CN102357209A (zh) * 2011-10-25 2012-02-22 广州蓝韵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竹笋黄酮和鞣质的提取方法
CN102688271A (zh) * 2012-05-18 2012-09-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白莲蒿总黄酮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CN103505479B (zh) * 2013-09-12 2015-03-25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松针黄酮的制备方法
CN204502557U (zh) * 2015-01-30 2015-07-29 无锡海特圣大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用抽滤装置
CN106420858A (zh) * 2016-11-21 2017-02-22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菱壳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优化提取及抗氧化验证方法
CN107349279B (zh) * 2017-08-28 2020-07-24 忻州师范学院 一种旱柳柳花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抗氧化应用
CN108693127A (zh) * 2018-03-12 2018-10-23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一种以野生皱皮柑为原料提取黄酮的方法
CN109098045B (zh) * 2018-08-09 2024-01-26 镇江大东纸业有限公司 纸浆亮度试样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9534A (zh) 2019-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7387B (zh) 一种低分子量银耳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59096B (zh) 采用黑顺片自动化提取过程中实时放行方法所得的黑顺片提取液及参附注射液
CN109999534B (zh) 一种蕨麻总黄酮提取设备
Chen et al. Ultrasound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Tricholoma matsutake
Lin et al. Ultrasound-assisted enzyme extraction and properties of Shatian pomelo peel polysaccharide
TW561049B (en) Crude drug extracts, and method for standardizing same
CN105560320A (zh) 一种人参灵芝蛹虫草粉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9805393B (zh) 一种酒糟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66349B (zh) 一种低分子量黑莓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9779A (zh) 一种芦荟花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272796A (zh) 一种桑葚党参黄芪混合发酵的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1763B (zh) 精血补片的检测方法
CN106666707B (zh) 方格星虫抗氧化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43515A (zh) 注射用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7890542A (zh) 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13717296A (zh) 一种杜仲酸性多糖、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抗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7468777B (zh) 复方雪莲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751699A (zh) 一种红花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9825B (zh) 一种海带根降血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6496348A (zh)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枸杞精制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671066B (zh) 粉团蔷薇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15015402B (zh) 食品中3种紫草素类天然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212854C (zh) 复方夏枯草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9555A (zh) 一种海参酶解‑醇提取组分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得到的醇提取组分和应用
TWI774340B (zh) 六君子醱酵物的製造方法及含其之中草藥化妝品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