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103B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103B
CN109996103B CN201910207475.0A CN201910207475A CN109996103B CN 109996103 B CN109996103 B CN 109996103B CN 201910207475 A CN201910207475 A CN 201910207475A CN 109996103 B CN109996103 B CN 109996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ng unit
photographing
housing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74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6103A (zh
Inventor
金学荣
金库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96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6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18Detecting physical presence or behaviour of the user, e.g. using sensors to detect if the user is leaving the room or changes his face expression during a TV progr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用户交互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主体,所述显示器主体被构造成具有图像显示表面;和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被构造成包括拍摄用户以感测用户的手势的照相机模块,所述拍摄单元在非拍摄期间布置在该拍摄单元容纳在显示器主体中的第一位置处,而在拍摄期间布置在该拍摄单元从显示器主体突出的第二位置处,其中照相机模块被布置成在拍摄单元在第二位置处时与在第一位置处时相比更靠近图像显示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053004.6,发明名称为“显示设备”,申请日为2014年2月17日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在35U.S.C§119(a)下在2013年2月1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3-001711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供用户交互的显示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交互功能的扩展,已经出现了提供用户交互的显示装置。用户交互用于通过用户的动作或声音控制显示装置。因此,用于感测用户的动作的拍摄单元或用于感测用户的声音的声音感测单元基本上安装在显示装置上。
在相关技术中,拍摄单元或声音感测单元固定地安装在显示装置的上端处。然而,根据这种显示装置,由于拍摄单元或声音感测单元的安装,显示装置的上端部始终向外突出,这破坏了显示装置的美观。进一步地,由于暴露的拍摄单元或声音感测单元,用户可能会感觉到用户始终被观看,这可能给予用户不舒服的感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该问题,拍摄单元和声音感测单元可以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后表面的上部上以向上和向下滑动,使得在不使用拍摄单元和声音感测单元时用户不能够看到拍摄单元和声音感测单元。例如,在拍摄期间拍摄单元可以从显示装置的后表面的上部向上突出,并且在非拍摄期间突出的拍摄单元可以向下滑动并且不能被从显示装置的前面看到。如上所述的拍摄单元和声音感测单元从显示装置的前表面以显示装置的侧部的厚度的距离位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因此,为了确保大的照相机视角,基本上要求拍摄单元进一步向上突出,这可能会破坏显示装置的美观。
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被部分阐述,并且部分将从所述描述被认识,或可以通过实施例的实施被获悉。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不会破坏显示设备的美观的情况下确保大照相机视角的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提供用户交互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主体,所述显示器主体被构造成具有图像显示表面;和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被构造成包括拍摄用户以感测用户的手势的照相机模块,所述拍摄单元在非拍摄期间布置在该拍摄单元容纳在显示器主体中的第一位置处,而在拍摄期间布置在该拍摄单元从显示器主体突出的第二位置处,其中当拍摄单元在第二位置时与在第一位置时相比,照相机模块被布置成更靠近图像显示表面。
照相机模块可以被布置成当拍摄单元在第一位置时瞄准显示器主体的上侧或瞄准平行于显示器主体的上平面,和可以被布置成当拍摄单元在进行图像拍摄的第二位置时瞄准显示器主体的前侧或瞄准平行于显示器主体的前平面。
拍摄单元可以通过以旋转状运动沿着弯曲轨迹或曲线滑动而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或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拍摄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照相机外壳,所述照相机外壳具有对应于所述弯曲轨迹的形状并包括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一对滑动导向槽,并且显示器主体可以包括:主外壳,所述主外壳被构造成容纳显示器面板;和辅助外壳,所述辅助外壳安装在主外壳的后表面上以容纳被布置在第一位置处的拍摄单元,并设有插入到一对滑动导向槽中以引导照相机外壳的滑动的一对导向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锁定单元,所述锁定单元被构造成将布置在第一位置处的拍摄单元锁定在辅助外壳中。
锁定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到拍摄单元的闩锁单元;和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设置在辅助外壳中以当拍摄单元布置在第一位置处时通过与闩锁单元的接合锁定拍摄单元。
闩锁单元可以包括:闩锁壳体;和一对钩状构件,所述一对钩状构件被构造成可在从闩锁壳体露出的暴露位置与部分地插入闩锁壳体中的部分插入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一对钩状构件从暴露位置移动到部分插入位置以与锁定构件进行钩接合,并且当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一对钩状构件从部分插入位置移动到暴露位置以与锁定构件分离。
锁定构件可以包括:从辅助外壳垂直延伸的锁定构件主体部;和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在锁定构件主体部的前端处以与一对钩状构件接合,其中所述一对钩状构件在从暴露位置移动到部分插入位置时彼此弹性靠近以钩在接合部中,并且当从部分插入位置移动到暴露位置时彼此弹性间隔开以与接合部分离。
照相机外壳可以包括:基部外壳,所述基部外壳上安装有照相机模块,并且所述基部外壳上形成有一对滑动导向槽;和被构造成遮盖基部外壳的罩外壳。
基部外壳可以由铝材料形成。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安装有所述闩锁单元,并且所述滑动装置被构造成与拍摄单元接合,其中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滑动装置向下滑动以使锁定构件与钩状构件进行钩接合,而如果钩状构件与锁定构件彼此分开时,滑动装置向上滑动以使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滑动装置的两侧以引导滑动装置的滑动的一对导轨。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构造成当钩状构件与锁定构件彼此分离时向上推滑动装置。
弹性构件可以是扭杆弹簧。
根据本公开的该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滑动装置上以调节滑动装置的滑动速度的阻尼构件。
阻尼构件可以被设置为与设置在导轨上的阻尼器轨道接合以被旋转的旋转阻尼器。
拍摄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调节照相机模块的倾角的倾斜杆。
根据本公开的本方面的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显示器主体内部以感测用户的声音的至少一个声音感测单元。
所述至少一个声音感测单元可以被安装成邻近于显示器主体的上表面并可以设置在拍摄单元的两侧。
显示设备可以是电视机。
如上所述,根据基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不会破坏显示设备的美观的情况下可以确保大照相机视角。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以上及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和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图示在拍摄单元布置在第一位置时设置在图1的显示设备上的拍摄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图示在拍摄单元布置在第二位置时设置在图2的显示设备上的拍摄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图示图1的显示设备的辅助外壳的透视图;
图6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的内部的视图;
图8是图示设置在图5的辅助外壳中的拍摄单元的分解剖视图;
图9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与拍摄单元的基部外壳之间的接合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图示设置在图5的辅助外壳中的拍摄单元与滑动装置之间的接合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拍摄单元的滑动操作的视图;
图12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拍摄单元的移动轨迹的视图;
图13是说明拍摄单元的锁定的视图;
图14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拍摄单元的滑动操作的视图;
图15是说明拍摄单元的锁定解除的视图;以及
图16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拍摄单元的移动轨迹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在附图中显示了其示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整个附图中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说明该实施例。
图1和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在拍摄单元布置在第一位置时设置在图1的显示设备上的拍摄单元的剖视图,而图4是图示在拍摄单元布置在第二位置时设置在图2的显示设备上的拍摄单元的剖视图。图5是图示图1的显示设备的辅助外壳的透视图,而图6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用户交互感测各种用户手势和声音并且可以执行各种相应的控制操作。控制操作可以例如是信道改变、音量大/小、以及应用程序的运行。
显示设备100可以是被实施为平板显示器的LCD电视机、LED电视机、或OLED电视机。另外,显示设备100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平板显示器、除了平板显示器之外的曲面显示器、或柔性显示器。进一步地,显示设备可以是除了电视机之外的计算机监视器。
如上所述的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器主体120和拍摄单元500。
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用户交互感测各种用户手势和声音并且可以执行各种相应的控制操作。控制操作可以例如是信道改变、音量大/小、以及应用程序的运行。
显示设备100可以是被实施为平板显示器的LCD电视机、LED电视机、或OLED电视机。另外,显示设备100可以是另一种类型的平板显示器、除了平板显示器之外的曲面显示器、或柔性显示器。进一步地,显示设备可以是除了电视机之外的计算机监视器。
显示器主体120包括主外壳200、显示面板(未示出)、控制板(未示出),电源板(未示出)、和辅助外壳300。
主壳200容纳显示设备100的各种部件,例如显示面板(未示出)、控制板(未示出)、和电源板(未示出)。
显示面板是显示图像的部件,并且具有图像显示表面220。用户可以通过图像显示表面220观看由显示设备100提供的各条内容。
控制板控制显示设备100的操作,并且可以根据基于用户交互的指令控制显示设备100的操作。电源板将电压供应给显示设备100。
辅助外壳300安装在如上所述的主外壳200的后表面的上部上,并且容纳拍摄单元500。在本实施例中,辅助外壳300单独地安装在主外壳200的后表面上,也可以将辅助外壳300与主外壳200一起形成在一个主体中。然而,可以将外壳300安装在主外壳200的后表面的底部上或安装在主外壳200的侧部上。
参照图5和图6,辅助外壳300包括前外壳320和后外壳340。
前外壳320与主外壳200的后表面的上部接合。前外壳320的上表面321上具有一开口322,其中拍摄单元500穿过所述开口322或延伸通过所述开口322。通过开口322,拍摄单元500从辅助外壳300突出或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
后外壳340与前外壳320接合以形成辅助外壳300的后表面或与外壳300的上表面平齐。用于显示设备100的用户交互的各种部件(例如,拍摄单元500和声音感测单元400)容纳在前外壳320与后外壳340之间的空间中。
拍摄单元500感测用户的手势,并且可滑动地安装在辅助外壳300上。在非拍摄期间,拍摄单元500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并被布置成不超过辅助外壳300的高度。当拍摄单元500被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时,保护窗502布置在与主外壳200的上表面202的高度相同的高度处。
参照图3-6,拍摄单元500包括照相机外壳510、照相机模块600、和倾斜杆件580。
照相机外壳510包括基部外壳520和罩外壳560。
照相机模块600和倾斜杆件580安装在基部外壳520中,并且保护窗502安装在基部外壳520的前表面上。基部外壳520可以由铝材料制成以耗散由照相机模块600产生的热量。
罩外壳560与基部外壳520接合以形成拍摄单元500的外观。如图6所示,保护窗502插入的前开口562和用于露出倾斜杆件560的倾斜杆件开口564形成在罩外壳560中。另一方面,不同于基部外壳520,罩外壳560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
照相机模块600是设置在拍摄单元500中以感测用户的手势的组成元件。拍摄单元500具有感测用户的手势的内置照相机模块600。照相机模块600包括收集图像的光的至少一个透镜(未示出)、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未示出)、和被构造成通过透镜的移动调节焦距的致动器(未示出)。
如图1和图3所示,拍摄单元500在非拍摄或没有图像捕获期间布置在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的第一位置处。拍摄单元500被布置成与图像显示表面220间隔开主外壳200的距离图像显示表面220的厚度d。即,拍摄单元500与图像显示表面220之间的距离d可以基本上与主外壳200的厚度d相同。在这种情况下,照相机模块600被布置成朝向向上的方向(+Z方向)。通过该布置,在非拍摄期间,拍摄单元500当从显示设备100的前面看时被隐藏。因此,可以解决由于突出的拍摄单元500而导致用户可能感觉到的用户不便性。进一步地,在非拍摄期间,显示设备100的外观整洁和整齐,因此可以获得产品的改进的形象。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用户拍摄期间,拍摄单元500布置在拍摄单元500从辅助外壳300突出的第二位置或图像捕获位置处。拍摄单元500在显示设备100的向前方向(+X轴方向)朝向用户观看显示器的观看位置突出并布置在主外壳200的上表面202上。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单元500被布置成与图像显示表面220间隔开预定距离d′,并且拍摄单元500的保护窗502布置在图像显示表面220的稍后方。即,拍摄单元500与图像显示表面220之间的距离d′短于主外壳200的厚度,使得如图4中所示主外壳200不会妨碍照相机视野。与如上所述的第一位置(其中拍摄单元500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的位置)相比较,拍摄单元500被布置成在拍摄单元500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一位置相比更靠近图像显示表面220。因此,在拍摄期间,拍摄单元500不需要在显示设备100的向上方向(+Z方向)上额外突出以确保大照相机视角和不受阻挡的视角。换句话说,显示设备100可以在不会破坏显示设备100的美观的情况下确保大的照相机视角。
倾斜杆件580是用于调节照相机的倾角(倾斜)的组成元件。术语“倾角(倾斜)”表示在照相机的位置固定并且仅角度从顶部到底部或从底部到顶部变化的状态下进行拍摄。根据倾斜杆件580的操作,照相机模块600绕Y轴线方向上下旋转。倾斜杆件580通过罩外壳560的倾斜杆件开口564被暴露到外面。用户可以通过倾斜杆件580的操作根据需要调节照相机的倾角。
图7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的内部的视图。
参照图6和图7,显示设备100进一步包括声音感测单元400和PCB板700。
声音感测单元400被安装成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并且不会从辅助外壳300露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因为声音感测单元400没有与拍摄单元500一体地设置,而是与拍摄单元500分开地设置,因此不需要在拍摄单元500中为声音感测单元400提供额外的空间。因此,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可以减少拍摄单元500暴露到外面的体积。
声音感测单元400包括麦克风420和麦克风孔450。
麦克风420是用于感测用户的声音的组成元件。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麦克风42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麦克风420。两个麦克风420设置在拍摄单元500的两侧,并被布置成邻近前外壳320的上表面321。
麦克风孔450引导用户的声音传输到麦克风42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四个麦克风孔450。具体地,两个麦克风孔450设置在后外壳340上以面对麦克风420的后表面。
PCB板700基于由拍摄单元500感测到的用户的手势信息和由声音感测单元400感测到的用户的声音信息确定用户交互。PCB板700将关于用户交互的信息传送给显示设备100的控制板(未示出),并且显示设备100的控制板(未示出)基于关于用户交互的信息控制显示设备100。
另一方面,PCB板700可以不基于由拍摄单元500感测到的用户的手势信息和由声音感测单元400感测到的用户的声音信息确定用户交互,而是可以将由拍摄单元500感测到的用户的手势信息和由声音感测单元400感测到的用户的声音信息直接传送给显示设备的控制板。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设备100的控制板可以基于由拍摄单元500感测到的用户的手势信息和由声音感测单元400感测到的用户的声音信息确定用户交互,然后可以相应地控制显示设备。
参照图6和图7,显示设备100进一步包括锁定单元900、滑动装置1000、导轨1200、弹性构件1400、和阻尼构件1600,使得拍摄单元500变为可在第一位置(拍摄单元500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的位置)与第二位置(拍摄单元500从辅助外壳300突出的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单元900是用于将布置在第一位置处的拍摄单元500锁定在辅助外壳300中的组成元件。如果拍摄单元500布置在第二位置处,则锁定单元900释放锁定。
锁定单元900包括闩锁单元920和锁定构件960。
闩锁单元920安装在滑动装置1000上,并且滑动装置1000与拍摄单元500接合。因此,闩锁单元920通过滑动装置1000连接到拍摄单元500。闩锁单元920与锁定构件960接合和与锁定构件960分离以锁定和解锁拍摄单元500。
闩锁单元920包括闩锁壳体930和钩状构件940。
闩锁壳体930安装在滑动装置1000上。当锁定被释放时将钩状构件940从闩锁壳体930推出的弹簧(未示出)内置于闩锁壳体930中。一对钩状构件940被设置并安装在闩锁壳体930上以能够在从闩锁壳体930露出的暴露位置与部分地插入闩锁壳体930中的部分插入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构件960设置在辅助外壳300的后外壳340上。锁定构件960被形成为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从后外壳340的内侧的下表面突出。锁定构件960与后外壳340一体形成,但不受限于此。锁定构件960也可以被设置为单独的构件并安装在后外壳上。
锁定构件960包括主体部962和接合部966。
主体部962被形成为在垂直方向上(+Z方向)上从后外壳340延伸。接合部966设置在主体部962的前端处,并可拆卸地与闩锁单元920的钩状构件940接合。
如果拍摄单元500被布置在第一位置(拍摄单元500被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的位置)处,则锁定构件960与闩锁单元920的钩状构件940接合,而如果拍摄单元500被布置在第二位置处(拍摄单元500从辅助外壳300突出的位置),则锁定构件960从闩锁单元920的钩状构件940被释放。
滑动装置1000与拍摄单元500接合,并且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在辅助外壳300中。导轨1200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引导滑动装置1000的滑动,并且设置在滑动装置1000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滑动装置1000的侧端部插入其中的引导狭缝1220形成在导轨1200中的每一个上。
弹性构件1400是当拍摄单元500的锁定被释放时提供使滑动装置1000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移动的驱动力的组成元件。弹性构件1400的一端固定到滑动装置1000,而弹性构件1400的另一端固定到导轨1200。弹性构件1400可以包括弹簧,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1400包括扭杆弹簧。
阻尼构件1600调节滑动装置1000的滑动速度。阻尼构件1600包括旋转阻尼器,并且被安装成与设置在导轨1200上的阻尼器轨道1260接合。在滑动装置1000的滑动期间,阻尼构件1600沿着导轨1200的阻尼器轨道1260旋转以调节滑动装置1000的滑动速度。因此,导轨1200的阻尼器轨道1260也仅设置在邻近阻尼构件1600的导轨1200上。
在下文中,参照图8-10,将更详细地描述引导拍摄单元500的移动的结构。
图8是图示设置在图5的辅助外壳中的拍摄单元的分解剖视图,图9是图示图5的辅助外壳与拍摄单元的基部外壳之间的接合关系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10是图示设置在图5的辅助外壳中的拍摄单元与滑动装置之间的接合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8,滑动导向槽540形成在拍摄单元500的基部外壳520的两个侧表面上。各个滑动导向槽540为在向下方向(-Z方向)上逐渐弯曲的弯曲形式。
参照图9,分别插入基部外壳520的一对滑动导向槽540中的一对导向突出部326形成在前外壳320的开口322下方的部分上。一对导向突出部326被布置成彼此面对。一对导向突出部326分别插入一对滑动导向槽540中以在拍摄单元500的移动期间引导基部外壳520的滑动。
参照图10,移动突出部568形成在罩外壳560的两侧的端部上。一对移动突出部568插入在其中的一对罩导向槽1020形成在滑动装置1000上。一对罩导向槽1020在拍摄单元500的移动期间引导罩外壳560的滑动。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描述在第一位置(拍摄单元500被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的位置)与第二位置(拍摄单元500从辅助外壳300突出的位置)之间滑动的拍摄单元500的操作。
首先,将描述拍摄单元500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的操作。
图11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拍摄单元的滑动操作的视图,图12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二位置滑动到第一位置时拍摄单元的移动轨迹的视图,以及图13是说明拍摄单元的锁定的视图。
参照图11,在非拍摄期间,用户可以将拍摄单元550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通过这样做,显示设备100可以保持拍摄单元500,使得在非拍摄期间从显示设备100的前面看不到拍摄单元500。
如图11中的部分A所示,在非拍摄期间用户用手指推压拍摄单元500的前表面。根据用户推压前表面,拍摄单元500沿着向下方向滑动。
参照图12,如果用户推压拍摄单元500的前表面,则拍摄单元500通过沿着曲线或弯曲轨迹C滑动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然后被容纳在辅助外壳300中。这里,弯曲轨迹C对应于拍摄单元500的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即,拍摄单元500在描绘对应于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的弯曲轨迹C的同时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此时,拍摄单元500的某一点沿着对应于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的弯曲轨迹C从拍摄单元500布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位置P1移动到拍摄单元500布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位置P2。拍摄单元500的其它点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移动。
之后,用户进一步地推压拍摄单元500直到拍摄单元500推压辅助外壳300的开口321的稍下部为止。这将锁定拍摄单元500,其详细说明将参照图13进行说明。
参照图13,在拍摄单元500的移动期间,与拍摄单元500接合的滑动装置1000在辅助外壳300中在向下方向(-Z方向)上滑动。此时,阻尼构件1600与导轨1200的阻尼器轨道1260接合以被旋转,并防止滑动装置1000在向下方向(-Z方向)上急剧移动。
在滑动装置100的移动期间,闩锁单元920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此时,因为闩锁单元920和锁定构件960相互接合,因此拍摄单元500被锁定在第一位置。
对于闩锁单元920和锁定构件960的接合,如上所述,闩锁单元920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并因此一对钩状构件940与锁定构件960的接合部966接触。之后,一对钩状构件940从钩状构件从闩锁壳体930露出的暴露位置移动到钩状构件部分地插入闩锁壳体930中的插入位置。此时,如果用户释放拍摄单元500的推压,则由于设置在闩锁单元920内部的弹簧,滑动装置1000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上方向(+Z方向)上稍微移动。此时,闩锁单元920的一对钩状构件940彼此弹性靠近以与锁定构件960的接合部966进行钩接合。
当用户释放前表面的推压时,由于滑动装置1000的辅助外壳300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拍摄单元500升高以略微高于辅助外壳300的上表面321的高度,如图1所示。
另一方面,当滑动装置1000在向下方向(-Z方向)上移动时,弹性构件1400在向下方向(-Z方向)上延伸,并且产生弹性压力以迫使滑动装置1000朝向向上方向(+Z方向)返回。当拍摄单元500的锁定被释放时,该弹性压力可以迫使滑动装置1000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将描述拍摄单元500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的操作。
图14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拍摄单元的滑动操作的视图,图15是说明拍摄单元的锁定释放的视图,以及图16是说明当拍摄单元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时拍摄单元的移动轨迹的视图。
参照图14,在拍摄期间,用户可以使拍摄单元500从显示设备100突出。通过这样,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拍摄单元500感测位于显示设备100的前面的用户的手势。
如图14中的部分A所示,在拍摄期间,用户用手指推压拍摄单元500的前表面,直到拍摄单元500推压辅助外壳300的开口322的稍下部为止。这将释放拍摄单元500的锁定,并且将参照图15对拍摄单元500的锁定的释放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5,如果拍摄单元500推压辅助外壳300的开口322的稍下部,则滑动装置1000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下方向(-Z方向)上稍微移动。此时,由于内部弹簧,闩锁单元920的一对钩状构件940被推到钩状构件从闩锁壳体930露出的暴露位置。如果一对钩状构件940从闩锁壳体930露出,则所述一对钩状构件940彼此弹性间隔开并与锁定构件960的接合部966分离。通过这样,拍摄单元500在辅助外壳300中的锁定被释放。
如果拍摄单元500的锁定被释放,则弹性构件1400提供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上方向(+Z方向)上的弹性压力,使得滑动装置1000可以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上方向(+Z方向)上移动。由于由弹性构件1400提供的弹性压力,滑动装置1000在辅助外壳300的向上方向(+Z方向)上滑动。此时,阻尼构件1600与导轨1200的阻尼器轨道1260接合以被旋转,并防止滑动装置1000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急剧移动。在滑动装置1000在向上方向(+Z方向)上的移动期间,拍摄单元500一起滑动以从辅助外壳300突出。以下参照图16详细地描述拍摄单元500的滑动。
参照图16,通过沿弯曲轨迹C滑动,拍摄单元50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从辅助外壳300突出。这里,如以上参照图12所述,弯曲轨迹C对应于拍摄单元500的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即,拍摄单元500在绘制对应于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的弯曲轨迹C的同时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此时,拍摄单元500的某一点沿着对应于滑动导向槽540的形状的曲线或弯曲轨迹C从拍摄单元500布置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的位置P2移动到拍摄单元500布置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的位置P1。拍摄单元500的其它点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移动。
虽然已经参照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公开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多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认识的是在不背离实施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改变,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形式中。

Claims (2)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器主体,所述显示器主体包括图像显示表面;
照相机模块,所述照相机模块在非拍摄期间布置在该照相机模块整个地容纳在显示器主体内部的第一位置处,而在拍摄期间布置在该照相机模块从显示器主体突出的第二位置处;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构造成调节照相机模块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速度;
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构造成向上滑动以使照相机模块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及向下滑动以使照相机模块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
设置成引导滑动装置的滑动的导轨;以及
阻尼器轨道,所述阻尼器轨道设置在导轨上,
其中所述阻尼器安装在滑动装置上以与该阻尼器轨道接合,并且
其中所述导轨的外表面被构造成接触所述滑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
所述阻尼器设置成调节滑动装置的滑动速度。
CN201910207475.0A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Active CN1099961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17118A KR102100184B1 (ko) 2013-02-18 2013-02-18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3-0017118 2013-02-18
CN201410053004.6A CN103997667B (zh)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3004.6A Division CN103997667B (zh)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103A CN109996103A (zh) 2019-07-09
CN109996103B true CN109996103B (zh) 2021-12-21

Family

ID=5009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7475.0A Active CN109996103B (zh)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CN201410053004.6A Active CN103997667B (zh)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3004.6A Active CN103997667B (zh) 2013-02-18 2014-02-17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529441B2 (zh)
EP (3) EP3879818A1 (zh)
JP (1) JP6362346B2 (zh)
KR (1) KR102100184B1 (zh)
CN (2) CN109996103B (zh)
BR (1) BR112015016419B1 (zh)
MX (1) MX345939B (zh)
WO (1) WO20141263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0288B1 (ko) 2013-02-27 2019-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D735156S1 (en) * 2013-05-22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Television receiver
USD735155S1 (en) * 2013-05-22 2015-07-28 Lg Electronics Inc. Television receiver
KR20150102489A (ko) * 2014-02-28 2015-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6144195A (ja) * 2015-02-05 2016-08-08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773971B2 (ja) * 2016-09-20 2020-10-21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9105221U (zh) * 2018-09-07 2019-07-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0091110A1 (ko) * 2018-11-01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734329B (zh) * 2019-12-31 2021-07-2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利用外部輸入信號的按鍵巨集之觸發方法
CN210781088U (zh) * 2020-01-15 2020-06-16 赣州市牧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全面屏
CN111511143A (zh) * 2020-05-18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集成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16045174A (zh) * 2021-10-28 2023-05-02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与伸缩组件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2659Y (zh) * 2004-05-28 2005-06-01 李鑫 带阻尼器的滑轨
CN101145809A (zh) * 2006-09-13 2008-03-19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0353340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0314A (ja) * 1992-08-21 1994-03-1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H0844490A (ja) * 1994-07-28 199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
JPH09205626A (ja) * 1996-01-25 1997-08-05 Hitachi Ltd 対面型撮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ビデオカメラ
KR100214610B1 (ko) * 1996-08-29 1999-08-02 구자홍 멀티미디어용 컴퓨터 모니터의 비디오 카메라장치
JPH1093937A (ja) * 1996-09-12 1998-04-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ユニット装置
KR19990000117U (ko) * 1997-06-03 1999-01-15 윤종용 슬라이드식 카메라가 장착된 휴대용 컴퓨터
KR20000020511A (ko) * 1998-09-19 2000-04-15 구자홍 카메라 일체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390887B2 (ja) * 1999-01-25 2009-12-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機器
JP2002062569A (ja) * 2000-08-22 2002-02-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
JP2002073207A (ja) * 2000-08-29 2002-03-12 Sony Corp カメラ搭載の携帯型情報端末
JP4275304B2 (ja) * 2000-11-09 2009-06-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596494B2 (ja) * 2001-08-16 2004-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ハンディ型電話端末装置
JP2004147307A (ja) * 2002-09-30 2004-05-2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表示装置、端末装置及び双方向対話型システム
JP4199576B2 (ja) * 2003-03-31 2008-12-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端末機
US20050014527A1 (en) * 2003-07-18 2005-01-20 Agere Systems Incorporated Retractable rotatable camera modul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717138Y (zh) * 2004-07-27 2005-08-10 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上的摄像头装置
US7431253B2 (en) * 2005-06-03 2008-10-07 Kye Systems Corp. Support device for computer peripheral equipment
KR20070080063A (ko) * 2006-02-06 2007-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용 휴대 단말기
TWI316167B (en) * 2006-05-01 2009-10-21 Quanta Comp Inc Built-in webcam device
US7435018B2 (en) * 2006-06-28 2008-10-14 Inventec Corporation Hidd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KR100843584B1 (ko) * 2007-04-10 2008-07-03 암페놀피닉스 주식회사 휴대전화기용 슬라이드형 개폐장치
US20080266401A1 (en) 2007-04-24 2008-10-30 Fry Walter 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variably positionable imaging device
KR100788865B1 (ko) * 2007-06-21 2007-12-27 장혜순 접속구를 갖는 회전판이 푸시록 출몰되게 한 매립형 커넥터고정장치
CN201252575Y (zh) * 2008-08-21 2009-06-03 英华达(西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拍照摄像功能的移动通讯装置
KR101617259B1 (ko) * 2008-12-05 2016-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110076458A (ko) * 2009-12-29 2011-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IL203283A (en) 2010-01-13 2014-02-27 Iscar Ltd Cutting put
CA2788734A1 (en) * 2010-02-01 2011-08-04 Youngkook Electronics, Co., Ltd.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camera device an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same
TW201205469A (en) * 2010-07-23 2012-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play orientation thereof
TWI408490B (zh) 2010-11-18 2013-09-11 Wistron Corp 影像擷取裝置及具有該影像擷取裝置的電子設備
US8542264B2 (en) 2010-11-18 2013-09-2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ptics in a video environment
KR101896947B1 (ko) * 2011-02-23 2018-10-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제스쳐를 이용한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CN202309797U (zh) * 2011-10-26 2012-07-04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电子设备终端上摄像头的弹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2659Y (zh) * 2004-05-28 2005-06-01 李鑫 带阻尼器的滑轨
CN101145809A (zh) * 2006-09-13 2008-03-19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式蓝牙耳机装置
CN103533406A (zh) * 2012-07-06 2014-01-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5016419B1 (pt) 2022-08-30
MX2015010624A (es) 2015-12-15
US9529441B2 (en) 2016-12-27
CN109996103A (zh) 2019-07-09
JP6362346B2 (ja) 2018-07-25
MX345939B (es) 2017-02-27
JP2014157352A (ja) 2014-08-28
EP2768219B1 (en) 2019-05-29
EP2768219A3 (en) 2014-11-05
CN103997667A (zh) 2014-08-20
KR102100184B1 (ko) 2020-04-13
KR20140103578A (ko) 2014-08-27
EP3525454A1 (en) 2019-08-14
BR112015016419A2 (zh) 2017-10-03
US20140232865A1 (en) 2014-08-21
EP2768219A2 (en) 2014-08-20
WO2014126330A1 (en) 2014-08-21
CN103997667B (zh) 2019-04-12
EP3879818A1 (en) 202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103B (zh) 显示设备
EP277283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1609612B2 (en) Foldable device
US11137801B2 (en) Foldable device
US7793312B2 (en) Optical disk drive and notebook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KR20150014336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9098415A (ja) 電子機器
EP2194427B1 (en) Video projector
KR10236871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079358B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9098413A (ja) 電子機器
JP2009100268A (ja) 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