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4307B -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4307B
CN109994307B CN201910306673.2A CN201910306673A CN109994307B CN 109994307 B CN109994307 B CN 109994307B CN 201910306673 A CN201910306673 A CN 201910306673A CN 109994307 B CN109994307 B CN 109994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d
cylinder
disc
recipro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6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4307A (zh
Inventor
郑慧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 ltd
Leiyang Mingbo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uzhen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uzhen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filed Critical Qiuzhen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306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4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4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4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4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传输组件和气动组件a;第二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包括机架、气动组件b和储存组件;循环机构,循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储存组件上的周转组件和固定设置在储存组件上且为位于周转组件上方的涂胶组件;以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周转组件上且沿着机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连动组件、与连动组件铰接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周转组件上的往复组件a、与往复组件a沿着连动组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的往复组件b和设置在涂胶组件下方的输出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粘结成型过程需要一个个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产能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线圈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背景技术
所谓电感线圈是电路中经常使用的电器元件,可以给电路提供适当的电感,电感线圈控制所提供电感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人们对电感线圈的密封性、阻燃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一些电感线圈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感线圈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传统工作中,通常是人工一手拿着电感线圈,一手拿磁芯,然后将其粘结成一体,发明人发现该粘结成型过程需要一个个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产能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第一上料机构用来上装线圈,第二上料机构用来上装磁芯,再利用传动机构和循环机构将线圈和磁芯有序粘结成型,同时通过传动机构的上下同步反向工作结合循环机构的自动180°工位转换工作,从而解决了粘结成型过程需要一个个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产能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上料、成型、出料三个工作的循环且连续使用,其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产量输出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包括:
第一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传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输出端且与所述传输组件垂直设置的气动组件a;
第二上料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a输出端方向的机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气动组件b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b输出端的储存组件;
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上的周转组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周转组件上方的涂胶组件;以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上且沿着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连动组件、与所述连动组件铰接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上的往复组件a、与所述往复组件a沿着所述连动组件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的往复组件b和设置在所述涂胶组件下方的输出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传输组件包括:
安装架;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电机c,所述电机c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以及
传输带,所述传输带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组件a包括:
气缸a,所述气缸a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传输带一侧;
推板,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传输带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上且为L型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组件b包括:
气缸b,所述气缸b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进料槽,所述进料槽开设在所述机架上;
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气缸b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槽内;以及
定杆,所述定杆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该定杆为L型结构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储存组件包括:
圆筒,所述圆筒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槽的输出端且竖直设置;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开设在所述圆筒表面且与所述进料槽对应设置;
蓄料槽,所述蓄料槽开设在所述圆筒内且与所述进料口连通设置,该蓄料槽竖直向下贯穿设置;以及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筒上且与其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周转组件包括:
电机a,所述电机a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驱动轴a,所述驱动轴a与所述电机a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加盘单元a,所述加盘单元a包括与所述驱动轴同轴且固定设置的圆盘a和开设在所述圆盘a的表面上的定位槽a,所述定位槽a沿圆盘a直径方向设置两个;
加盘单元b,所述加盘单元b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上且环形结构的圆盘b和开设在所述圆盘b的表面上的定位槽b,所述定位槽a和定位槽b沿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拉动杆,所述拉动杆一端与所述驱动轴a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圆盘b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蓄料槽底部口径为L1,所述定位槽b内部口径为L2,所述定位槽b外部口径为L3,所述L1=L2>L3。
作为优选,所述涂胶组件包括:
撑杆,所述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竖直向上设置;
胶水箱,所述胶水箱与所述撑杆固定设置;以及
上胶单元,所述上胶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胶水箱上的电机b、与所述电机b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胶水箱转动连接的驱动轴b和与所述驱动轴b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胶水箱上的涂胶棍,所述涂胶棍位于所述圆盘b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连动组件包括:
支轴,所述支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盘b上;
传杆,所述传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轴上;以及
腰槽,所述腰槽开设在所述传杆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组件a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内的调杆a、与所述调杆a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a、与所述连杆a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b内的顶料杆a和与所述连杆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a内的接料轴a;
所述往复组件b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内的调杆b、与所述调杆b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b、与所述连杆b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b内的顶料杆b和与所述连杆b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a内的接料轴b。
作为又优选,所述输出组件包括:
出料板,所述出料板与所述撑杆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设置;以及
接料桶,所述接料桶设置在所述出料板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上料机构用来上装线圈,第二上料机构用来上装磁芯,再利用传动机构和循环机构将线圈和磁芯有序粘结成型,顺利输出,同时通过传动机构的上下同步反向工作结合循环机构的自动180°工位转换工作,实现上料、成型、出料三个工作的循环且连续使用,其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产量输出高;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气动组件b实现磁芯的两次上料工作,即其一将磁芯推送至进料槽,等待新一次装配成型工作;其二定杆移动至与往复组件a,并推动顶料杆a沿着位于圆盘b上端设置的定位槽b将磁芯与线圈成型装配,通过设置一个驱动力,实现磁芯两次的上料工作,其工作效率高,连动性紧密,同时也降低成本输出;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上胶单元,涂胶棍在电机b的作用下转动,完成磁芯的上胶工作;另一方面,利用涂胶棍为圆柱状设置,其转动过程中对磁芯有一个反向驱动力的作用,使得磁芯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与涂胶棍相反的转动,进而使得磁芯被涂胶的表面积增大,更利于磁芯与线圈的装配工作;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连动组件,使得滑动设置在腰槽内的往复组件a42和往复组件b在传杆的作用下进行同步且相反的移动,进而一方面完成线圈和磁芯的装配工作和线圈的上料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新一次线圈的上料工作,连动性高,工作之间联系紧密;
(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利用往复组件a和往复组件b的对称性,再配合连动组件的共同驱动,使得不需要进行调整工位复位的工作,即能实现往复组件a完成上料、装配工作;同时往复组件b自动同时完成装配、上料工作,如此重复循环使用,其工作效率高,产能输出高,联系十分紧密。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产能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电感线圈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存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周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包括:
第一上料机构1,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包括传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11输出端且与所述传输组件11垂直设置的气动组件a12;
第二上料机构2,所述第二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a12输出端方向的机架21、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的气动组件b2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b22输出端的储存组件23;
循环机构3,所述循环机构3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23上的周转组件3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23上且位于所述周转组件31上方的涂胶组件32;以及
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31上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连动组件41、与所述连动组件41铰接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31上的往复组件a42、与所述往复组件a42沿着所述连动组件4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的往复组件b43和设置在所述涂胶组件32下方的输出组件4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上料机构1用来上装线圈,第二上料机构2用来上装磁芯,再利用传动机构4和循环机构3将线圈和磁芯有序粘结成型,顺利输出,同时通过传动机构4的上下同步反向工作结合循环机构3的自动180°工位转换工作,实现上料、成型、出料三个工作的循环且连续使用,其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产量输出高。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即往复组件a42位于上方,往复组件b43位于下方。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传输组件11包括:
安装架111;
转动轴112,所述转动轴11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1上;
电机c113,所述电机c113与所述转动轴112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1上;以及
传输带114,所述传输带114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12上。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气动组件a12包括:
气缸a121,所述气缸a121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支撑架122,所述支撑架122设置在所述传输带114一侧;
推板123,所述推板123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22上且与所述传输带114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限位杆124,所述限位杆124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123上且为L型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输组件11配合气动组件a12,使得气动组件a12将传输组件11依次输出的线圈推送至位于下方设置的往复组件b43待上装位置,使得整个上料工作有序稳定,便于控制输入量和频率。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气动组件b22包括:
气缸b221,所述气缸b221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进料槽222,所述进料槽222开设在所述机架21上;
推杆223,所述推杆223与所述气缸b2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槽222内;以及
定杆224,所述定杆224与所述推杆223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该定杆224为L型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动组件b22实现磁芯的两次上料工作,即其一将磁芯推送至进料槽222,使其最终落入位于圆盘b317下端设置的定位槽b318内,等待新一次装配成型工作;其二定杆224移动至与往复组件a42,并推动顶料杆a423沿着位于圆盘b317上端设置的定位槽b318将磁芯与线圈成型装配,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接料轴a424端部正好位于与圆盘b317表面相切位置,通过设置一个驱动力,实现磁芯两次的上料工作,其工作效率高,连动性紧密,同时也降低成本输出。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储存组件23包括:
圆筒231,所述圆筒231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槽222的输出端且竖直设置;
进料口232,所述进料口232开设在所述圆筒231表面且与所述进料槽222对应设置;
蓄料槽233,所述蓄料槽233开设在所述圆筒231内且与所述进料口232连通设置,该蓄料槽233竖直向下贯穿设置;以及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筒231上且与其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存组件23,将磁芯临时暂存放置在蓄料槽233内,通过设置支撑轴,其目的是对驱动轴a312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周转组件31包括:
电机a311,所述电机a311安装在所述机架21上;
驱动轴a312,所述驱动轴a312与所述电机a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
加盘单元a313,所述加盘单元a313包括与所述驱动轴a312同轴且固定设置的圆盘a314和开设在所述圆盘a314的表面上的定位槽a315,所述定位槽a315沿圆盘a314直径方向设置两个;
加盘单元b316,所述加盘单元b316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231上且环形结构的圆盘b317和开设在所述圆盘b317的表面上的定位槽b318,所述定位槽a315和定位槽b318沿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拉动杆319,所述拉动杆319一端与所述驱动轴a31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圆盘b317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周转组件31,实现往复组件b43和往复组件a42的工位转换工作,其结构巧妙、简单。
此外;定位槽a315用于对接料轴b434和接料轴a424起到支撑和限位导向作用,同时能通过拉动杆319带动圆盘b317同步180°转动;定位槽b318用于对顶料杆a423和顶料杆b433起到支撑和限位导向作用,同时能将定位槽b318内的磁芯连动转向至上方进行装配工作。
同时,圆盘a314对装配好的电感线圈具有限位作用,有利于其脱落工作。
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涂胶组件32包括:
撑杆321,所述撑杆32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竖直向上设置;
胶水箱322,所述胶水箱322与所述撑杆321固定设置;以及
上胶单元323,所述上胶单元32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胶水箱322上的电机b324、与所述电机b324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胶水箱322转动连接的驱动轴b325和与所述驱动轴b325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胶水箱322上的涂胶棍326,所述涂胶棍326位于所述圆盘b317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胶单元323,涂胶棍326在电机b324的作用下转动,将胶水箱322内的胶水驱动转移至定位槽b318内的磁芯上,完成上胶工作;另一方面,利用涂胶棍326为圆柱状设置,其转动过程中对磁芯有一个反向驱动力的作用,使得磁芯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与涂胶棍326相反的转动,进而使得磁芯被涂胶的表面积增大,更利于磁芯与线圈的装配工作。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连动组件41包括:
支轴411,所述支轴411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盘b317上;
传杆412,所述传杆412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轴411上;以及
腰槽413,所述腰槽413开设在所述传杆412的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动组件41,使得滑动设置在腰槽413内的往复组件a42和往复组件b43在传杆412的作用下进行同步且相反的移动,进而一方面完成线圈和磁芯的装配工作和线圈的上料工作;另一方面完成新一次线圈的上料工作,连动性高,工作之间联系紧密。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往复组件a42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413内的调杆a421、与所述调杆a421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a422、与所述连杆a422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b318内的顶料杆a423和与所述连杆a4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a315内的接料轴a424;
所述往复组件b43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413内的调杆b431、与所述调杆b431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b432、与所述连杆b4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b318内的顶料杆b433和与所述连杆b4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a315内的接料轴b434。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位于第二上料机构2上方为装配A区,位于第二上料机构2下方为上料B区。
初始状态时,往复组件a42位于装配A区,往复组件b43位于上料B区,此时在装配A区,顶料杆a423不在定位槽b318内且与定位槽b318后外壁相切状态,接料轴a424位于定位槽b318前外壁相切状态,顶料杆b433位于定位槽b318内且与定位槽b318前外壁相切状态,接料轴b434位于定位槽a315内;然后启动气动组件b22,完成往复组件a42在装配A区的装配工作,往复组件b43在上料B区的上料工作;
电机a311旋转180°后,往复组件a42位于位于上料B区内,往复组件b43位于装配A区,而此时,往复组件a42的各零件工作位置正好与初始状态时往复组件b43的各零件工作位置相同,同理往复组件b43的各零件工作位置正好与初始状态时往复组件a42的各零件工作位置相同;
由此可知,利用往复组件a42和往复组件b43的对称性,再配合连动组件41的共同驱动,使得不需要进行调整工位复位的工作,即能实现往复组件a42完成上料、装配工作;同时往复组件b43自动同时完成装配、上料工作,如此重复循环使用,其工作效率高,产能输出高,联系十分紧密。
进一步,如图7所示,所述输出组件44包括:
出料板441,所述出料板441与所述撑杆321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设置;以及
接料桶442,所述接料桶442设置在所述出料板441的正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输出组件44,使得完整装配工作的电感线圈顺着倾斜向下设置的出料板441及时出料至接料桶442进行存储,整个装置连续、完整。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蓄料槽233底部口径为L1,所述定位槽b318内部口径为L2,所述定位槽b318外部口径为L3,所述L1=L2>L3。
此外通过设置L1=L2>L3,使得磁芯能顺利从蓄料槽233直通进入定位槽b318内,但是又受到定位槽b318底部的限位,使得磁芯从下方180°转向时,不会因为偏心力发生掉落,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起到存储固定安装的效果。
工作过程:
首先将线圈依次放在传输带114上,线圈被推送至推板123上,启动气缸a121,线圈被推送至接料轴b434正前方;此时将磁芯放入进料槽222内,启动气缸b221,推杆223将磁芯从进料口232推送至蓄料槽233内,且竖直向下输送,同时定杆224推动往复组件b43水平移动,然后往复组件b43带动往复组件a同步反向移动,接料轴b434将线圈穿套在其上,此时磁芯落入定位槽b318内,气缸b221迅速复位;
接着启动电机a311,加盘单元a313转动,同时带动加盘单元b同步进行180°的转动,然后再次启动气缸b221,推杆223将磁芯从进料口232推送至蓄料槽233内,接着推动往复组件b43的顶料杆b433将定位槽b318内的磁芯向外推送,同时启动电机b324,涂胶棍326将胶水箱322内的胶水均匀的涂抹在磁芯上,然后磁芯与线圈粘结成型;
最后,在圆盘a314的限位下电感线圈从出料板441掉入在接料桶442内;
与此同时,与往复组件b43对称设置的往复组件a42工作过程相同,依次循环工作,在此不加以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上料机构(1),所述第一上料机构(1)包括传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11)输出端且与所述传输组件(11)垂直设置的气动组件a(12);
第二上料机构(2),所述第二上料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a(12)输出端方向的机架(21)、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的气动组件b(2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气动组件b(22)输出端的储存组件(23);
循环机构(3),所述循环机构(3)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23)上的周转组件(3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储存组件(23)上且位于所述周转组件(31)上方的涂胶组件(32);以及
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31)上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连动组件(41)、与所述连动组件(41)铰接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周转组件(31)上的往复组件a(42)、与所述往复组件a(42)沿着所述连动组件(41)长度上的中线对称设置的往复组件b(43)和设置在所述涂胶组件(32)下方的输出组件(44);
所述气动组件b(22)包括进料槽(222);
所述储存组件(23)包括:
圆筒(231),所述圆筒(231)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槽(222)的输出端且竖直设置;
进料口(232),所述进料口(232)开设在所述圆筒(231)表面且与所述进料槽(222)对应设置;
蓄料槽(233),所述蓄料槽(233)开设在所述圆筒(231)内且与所述进料口(232)连通设置,该蓄料槽(233)竖直向下贯穿设置;以及
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筒(231)上且与其同轴设置;
所述周转组件(31)包括:
电机a(311),所述电机a(311)安装在所述机架(21)上;
驱动轴a(312),所述驱动轴a(312)与所述电机a(3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21)上;
加盘单元a(313),所述加盘单元a(313)包括与所述驱动轴a(312)同轴且固定设置的圆盘a(314)和开设在所述圆盘a(314)的表面上的定位槽a(315),所述定位槽a(315)沿圆盘a(314)直径方向设置两个;
加盘单元b(316),所述加盘单元b(316)包括套设在所述圆筒(231)上且环形结构的圆盘b(317)和开设在所述圆盘b(317)的表面上的定位槽b(318),所述定位槽a(315)和定位槽b(318)沿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拉动杆(319),所述拉动杆(319)一端与所述驱动轴a(31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圆盘b(317)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蓄料槽(233)底部口径为L1,所述定位槽b(318)内部口径为L2,所述定位槽b(318)外部口径为L3,所述L1=L2>L3;
所述涂胶组件(32)包括:
撑杆(321),所述撑杆(32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竖直向上设置;
胶水箱(322),所述胶水箱(322)与所述撑杆(321)固定设置;以及
上胶单元(323),所述上胶单元(32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胶水箱(322)上的电机b(324)、与所述电机b(324)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胶水箱(322)转动连接的驱动轴b(325)和与所述驱动轴b(325)固定连接且转动设置在所述胶水箱(322)上的涂胶棍(326),所述涂胶棍(326)位于所述圆盘b(317)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11)包括:
安装架(111);
转动轴(112),所述转动轴(11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11)上;
电机c(113),所述电机c(113)与所述转动轴(112)固定连接且安装在所述安装架(111)上;以及
传输带(114),所述传输带(114)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轴(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a(12)包括:
气缸a(121),所述气缸a(121)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支撑架(122),所述支撑架(122)设置在所述传输带(114)一侧;
推板(123),所述推板(123)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22)上且与所述传输带(114)同一水平面设置;以及
限位杆(124),所述限位杆(124)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123)上且为L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b(22)包括:
气缸b(221),所述气缸b(221)固定安装在气缸架上;
推杆(223),所述推杆(223)与所述气缸b(22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所述进料槽(222)内;以及
定杆(224),所述定杆(224)与所述推杆(223)固定连接且竖直向上设置,该定杆(224)为L型结构设置
所述进料槽(222)开设在所述机架(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组件(41)包括:
支轴(411),所述支轴(411)固定设置在所述圆盘b(317)上;
传杆(412),所述传杆(412)转动设置在所述支轴(411)上;以及
腰槽(413),所述腰槽(413)开设在所述传杆(412)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a(42)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413)内的调杆a(421)、与所述调杆a(421)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a(422)、与所述连杆a(422)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b(318)内的顶料杆a(423)和与所述连杆a(4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其中任一所述定位槽a(315)内的接料轴a(424);
所述往复组件b(43)包括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所述腰槽(413)内的调杆b(431)、与所述调杆b(431)垂直设置且沿着所述机架(21)长度方向设置的连杆b(432)、与所述连杆b(43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b(318)内的顶料杆b(433)和与所述连杆b(4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滑动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定位槽a(315)内的接料轴b(4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44)包括:
出料板(441),所述出料板(441)与所述撑杆(321)固定连接且倾斜向下设置;以及
接料桶(442),所述接料桶(442)设置在所述出料板(441)的正下方。
CN201910306673.2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Active CN109994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6673.2A CN1099943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6673.2A CN1099943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307A CN109994307A (zh) 2019-07-09
CN109994307B true CN109994307B (zh) 2020-11-10

Family

ID=6713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6673.2A Active CN1099943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430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6072A (ja) * 1993-06-30 1995-03-31 Tokin Corp 回転ドラム型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アの接着方法
EP1113464A3 (en) * 1999-12-27 2002-05-15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Microgapping process for magnetic cor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1355B2 (ja) * 1995-12-07 2004-09-02 コーア株式会社 自動巻線機および自動巻線方法
CN201207332Y (zh) * 2008-05-06 2009-03-11 佛山市南海平洲电子厂有限公司 电感组装机
CN106000785A (zh) * 2016-07-01 2016-10-12 肇庆市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电感全自动涂胶机
CN106252053B (zh) * 2016-09-24 2018-06-01 昆山市张浦镇科伟自动化设备厂 电感线圈自动点胶组装设备及其方法
CN206435420U (zh) * 2017-01-25 2017-08-25 青岛海泰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点胶机点胶运动装置
CN109273252B (zh) * 2018-11-13 2020-06-30 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e字型电感自动加工装置
CN109243806B (zh) * 2018-11-13 2020-06-09 阜阳佰恩得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离合器电感线圈加工生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6072A (ja) * 1993-06-30 1995-03-31 Tokin Corp 回転ドラム型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アの接着方法
EP1113464A3 (en) * 1999-12-27 2002-05-15 Alcatel USA Sourcing, L.P. Microgapping process for magnetic co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4307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51928U (zh) 一种用于螺丝整列机的加料仓
CN106252053B (zh) 电感线圈自动点胶组装设备及其方法
CN109551808A (zh) 一种艾炷生产装置
CN109159360B (zh)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N109994307B (zh) 一种模压绕线电感器加工用自动输送线
CN209897948U (zh) 一种自动加料机构
CN209299098U (zh) 一种电机磁瓦装配设备
CN216291983U (zh) 一种散热片自动插针机分针装置
CN109848686B (zh) 一种电感器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08295770A (zh) 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的定量配料装置
CN211868684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人造生态石填模装置
CN209633859U (zh) 一种艾炷生产装置
CN207290716U (zh) 一种三色注塑模具结构
CN206661608U (zh) 一种紧固件的表面处理装置
CN219636108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料盘输送装置
CN110047652B (zh) 一种电感元件连续式自动生产线
CN219210532U (zh) 一种螺旋式旋转烘干机构
CN109230682A (zh) 一种布料的放布装置
CN212710853U (zh) 一种可快速调节容量的转盘料仓
CN211842667U (zh) 一种塑粉混合搅拌机
CN215903936U (zh) 一种电缆保护套原料的集中供料装置
CN219788696U (zh) 一种木材压板机
CN21217271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自动粘箱机
CN21907851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送料装置
CN220861141U (zh) 一种生物基环氧树脂生产的配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3000 No. 1, bachelor Road, Zhejiang, Huzhou

Patentee after: Huzhou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1, bachelor Road, Zhejiang, Huzhou

Patentee before: QIUZHEN SCHOO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1

Address after: 421800, 4th Floor, Building D17,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ark, Baiyangdu Village Committe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Sanjia Street Office, Leiyang Ci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iyang Mingbo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1

Address after: 230000 floor 1, building 2, phase I, e-commerce Park, Jinggang Road, Shu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ragon totem Technology (Hefei)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000 No. 1, bachelor Road, Zhejiang, Huzhou

Patentee before: Huzhou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