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9360B -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9360B
CN109159360B CN201811223513.3A CN201811223513A CN109159360B CN 109159360 B CN109159360 B CN 109159360B CN 201811223513 A CN201811223513 A CN 201811223513A CN 109159360 B CN109159360 B CN 109159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feeding
injection molding
strip
bl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35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9360A (zh
Inventor
温兵
赵立宏
陈小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er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er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er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er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235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9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9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9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9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9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注塑模具;带状坯料;拉送料装置,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沿进出所述注塑模具的方向运动;其中,注塑产品通过与所述带状坯料一同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带状坯料上;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所述拉送料装置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的带状坯料;通过拉送料装置将带状坯料送进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实现与注塑产品的固定;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通过所述拉送料装置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压坏注塑模具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通常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注入注塑模具中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其中,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需要将注塑产品取出完成取料,若是注塑产品中含有如金属件等其他注塑原料件,还需要在开模后将其他原料送入注塑模具中完成送料。现在为了提高批量生产的效率,常常采用转盘注塑系统的方案,即在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通过转盘注塑机将注塑模具旋转出,之后由操作人员人工上料,再旋转进去完成注塑成型。但是这样一方面因为需要使注塑模具旋转进出,使得注塑成型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人工上料工作不稳定,常常出现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且容易造出现压坏注塑模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提供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压坏注塑模具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系统,包括:
注塑模具,用于提供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
带状坯料,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
拉送料装置,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沿进出所述注塑模具的方向运动;
其中,注塑产品通过与所述带状坯料一同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带状坯料上;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所述拉送料装置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状坯料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坯料;每个子坯料均与一个注塑产品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送料装置包括驱动器、设于所述注塑模具一侧的送料平台和设于所述注塑模具另一侧的拉料平台;所述送料平台用于承载带状坯料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所述拉料平台用于承载带状坯料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所述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拉料平台上和/或所述送料平台上,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平台包括送料底座、设于所述送料底座上的送料下盖板和对应于所述送料下盖板的送料上盖板,所述送料下盖板和送料上盖板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的送料空间;所述拉料平台包括拉料底座、设于所述拉料底座上的拉料下盖板和对应于所述拉料下盖板的拉料上盖板,所述拉料下盖板和拉料上盖板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的拉料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送料下盖板远离所述模具一侧的导料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带和由所述驱动带驱动的齿轮;所述带状坯料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齿轮的轮齿匹配的导位孔,所述轮齿嵌入于所述导位孔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坯、设于所述模坯内的成型模块和顶出机构;所述成型模块内形成有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将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顶出;所述拉送料装置固定于所述顶出机构上,当所述顶出机构顶出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时,同步将所述拉送料装置顶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板、固定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下顶棍、设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上顶出板、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上的上顶棍、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撬桿、设于所述下顶棍上的一次顶针板、固定于所述一次顶针板上的一次顶针、设于所述上顶棍上的二次顶针板和固定于所述二次顶针板上的二次顶针;所述拉送料装置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上,所述下顶出板顶出时带动所述撬棍旋转顶起所述上顶出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加送料装置,所述注塑模具上异于布置所述拉送料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加送料装置对应的加料槽;所述加送料装置用于提供与注塑产品对应的注塑加料件,通过与加料槽的配合将注塑加料件送入所述注塑模具中。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的带状坯料;
通过拉送料装置将带状坯料送进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实现与注塑产品的固定;
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通过所述拉送料装置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注塑系统及方法进行注塑作业时,可以通过拉送料装置将带状坯料逐步送进注塑模具中,完成注塑成型作业时,在注塑模具中的带状坯料局部就同时固定了注塑产品,注塑模具开模后,拉送料装置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就可以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取料和送料,从而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且由于取料和送料均由拉送料装置带动所述带状坯料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人工多次取料放料导致的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问题,有效降低了出现压坏模具的风险;且避免了因成型周期长从而影响到机台射胶胶料碳化,注塑烧焦,缺胶不良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注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带状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拉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导料器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加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加料槽的布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注塑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其表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注塑系统。该注塑系统包括注塑模具1,用于提供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带状坯料2,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拉送料装置3,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沿进出所述注塑模具的方向运动;其中,注塑产品通过与所述带状坯料2一同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带状坯料2上;当所述注塑模具1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所述拉送料装置3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1。
这样,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系统进行注塑作业时,可以通过拉送料装置3将带状坯料2逐段送进注塑模具1中,完成注塑成型作业时,在注塑模具1中的带状坯料2局部就同时固定了注塑产品,注塑模具1开模后,拉送料装置3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1,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取料。具体地,当所述注塑产品为全注塑产品时,所述带状坯料2可以为固定所述注塑产品的金属固定片,在与注塑产品一同注塑成型后仅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当所述注塑产品中需要同步成型其他注塑原料件时,也可以将注塑原料件设在所述带状坯料2上,从而通过拉送料装置3将带状坯料2逐步送进注塑模具1中就有效实现了送料,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且由于取料和送料均由拉送料装置3带动所述带状坯料2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人工多次取料放料导致的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问题,有效降低了出现压坏模具的风险;且避免了因成型周期长从而影响到机台射胶胶料碳化,注塑烧焦,缺胶不良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带状坯料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坯料20;每个子坯料20均与一个注塑产品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一个注塑产品并不特指单个产品单元,而可以指注塑模具中一次注塑成型后同时形成的多个产品单元的组合,如图2所示的子坯料包括了多个坯料单元,每一个坯料单元均可以对应一个产品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送料装置3每一次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运动会将其中一个子坯料20送入注塑模具1中,完成注塑作业固定了注塑产品后注塑模具1开模,拉送料装置3将该固定有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拉出注塑模具1时,就可以同时将随后一个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送入注塑模具1中,从而实现了连续的取料和送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由于每一个子坯料20依次有序进入注塑模具1中,更加有效避免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问题。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拉送料装置3包括驱动器31、设于所述注塑模具1一侧的送料平台32和设于所述注塑模具1另一侧的拉料平台33;所述送料平台32用于承载带状坯料2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所述拉料平台33用于承载带状坯料2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所述驱动器31固定于所述拉料平台33上和/或所述送料平台32上,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更具体地,所述送料平台32包括送料底座321、设于所述送料底座321上的送料下盖板322和对应于所述送料下盖板322的送料上盖板323,所述送料下盖板322和送料上盖板323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2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的送料空间;所述拉料平台33包括拉料底座331、设于所述拉料底座331上的拉料下盖板332和对应于所述拉料下盖板332的拉料上盖板333,所述拉料下盖板332和拉料上盖板333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2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的拉料空间。这样,带状坯料2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容纳于送料平台32的送料下盖板322和送料上盖板323之间,有效限制了位移;同样地,带状坯料2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容纳于拉料平台33的拉料下盖板332和拉料上盖板333之间,从而使得在注塑作业时,带状坯料2在靠近注塑模具1的区域能够有效保持为平面布置,使得带状坯料2被送进与送出注塑模具1的过程中平缓顺畅,有效保证生产效率也保证了注塑产品的形成。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送料平台32还包括设于所述送料下盖板322远离所述模具一侧的导料器324。设置导料器324可以使得带状坯料2在靠近送料平台32的容纳空间时保持平缓,避免被送料平台32的边缘锋利位置卡住或者划伤,从而有效保证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体地,所述导料器324可以为连接于所述送料下盖板322远离所述模具一端的弧形导料板,所述弧形导料板的延伸方向指向所述送料下盖板322的下方,这样可以使得带状坯料2在未进入送料下盖板322的一段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垂向弧形导料板,从而有助于带状坯料2紧贴于所述送料下盖板322布置,有利于送料。所述导料器324也可以包括支撑杆和穿过所述支撑杆上的导料杆,这样当所述拉送料装置3同时拉送多条带状坯料2时有助于多条带状坯料2的同时送料;如当带状坯料2的数量为两条时,可以在在支撑杆的两侧分别架设一条带状坯料2,从而保证了两条带状坯料2的位置不会交叉重叠,方便送料的顺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器31包括驱动电机311、由所述驱动电机311驱动的驱动带312和由所述驱动带312驱动的齿轮313;所述带状坯料2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齿轮313的轮齿匹配的导位孔200,所述轮齿3131嵌入于所述导位孔200中。这样,驱动电机311启动后可以通过驱动带312带动所述齿轮313转动,由于齿轮313的轮齿3131与带状坯料2上的导位孔200匹配且轮齿3131嵌入于所述导位孔200中,从而在齿轮313转动时,就可以直接带动带状坯料2运动,实现送料和取料。这样的驱动器31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由于通过齿轮313直接带动带状坯料2运动,通过控制齿轮313的转动圈数或角度就能够有效控制带状坯料2的拉送距离,有效保证送料的定位精度,减少了因放置不到位导致模具压模需要维修的风险。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注塑模具1包括模坯11、设于所述模坯11内的成型模块12和顶出机构13;所述成型模块12内形成有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所述顶出机构13用于当所述注塑模具1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将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20顶出;所述拉送料装置3固定于所述顶出机构13上,当所述顶出机构13顶出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20时,同步将所述拉送料装置3顶出。这样,将拉送料装置3直接设于注塑模具1的顶出结构上,使得所述顶出机构13顶出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20时,同步将所述拉送料装置3顶出,也就是说,当带状坯料2中的某一个子坯料20固定好注塑产品后,与注塑产品一同被顶出时,拉送料装置3会同步抬升同样的顶出高度,从而布置于拉送料装置3上的整段带状坯料2保持了同样的顶出高度,有效方便了拉送料装置3将固定有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拉出注塑模具1且将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送进注塑模具1。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顶出机构13包括下顶出板131、固定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下顶棍132、设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上顶出板133、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133上的上顶棍134、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撬桿135、设于所述下顶棍132上的一次顶针板136、固定于所述一次顶针板136上的一次顶针137、设于所述上顶棍134上的二次顶针板138和固定于所述二次顶针板138上的二次顶针139;所述拉送料装置3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133上,所述下顶出板131顶出时带动所述撬棍135旋转顶起所述上顶出板133。这样,当注塑模具1开模后,需要将注塑产品及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顶出时,可以通过机台顶棍顶起下顶出板131,从而依次驱使固定于下顶出板131的下顶棍132、设于下顶棍132上的一次顶针板136和固定于一次顶针板136上的一次顶针137向上顶出,此时,下顶出板131的顶起会使得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撬棍135旋转,在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撬桿旋转角度不大不足以顶起上顶出板133时,上顶出板133仅受到下顶出板131作用向上顶起,从而依次驱使固定于上顶出板133的上顶棍134、设于上顶棍134上的二次顶针板138和固定于二次顶针板138上的二次顶针139向上顶出,形成第一次顶出,有效将注塑产品和子坯料20顶起;当二次顶针板138的顶起高度使得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131上的撬桿旋转角度增大,向上顶起上顶出板133时,上顶出板133脱离下顶出板131,从而驱使固定于下顶出板131的下顶棍132、设于下顶棍132上的一次顶针板136和固定于一次顶针板136上的一次顶针137继续向上顶出形成二次顶出,从而使得注塑产品和子坯料20的顶出高度更大,有效方便了拉送料装置3的拉动取料。这样,通过撬棍135的设置简单有效地实现了注塑模具1的二次顶出,既保证了顶出注塑产品时对注塑产品的有效保护,同时二次顶出后有效方便了拉送料装置3的取料和送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系统与以上实施例原理相同,结构类似,其区别仅在于,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系统还包括加送料装置4,所述注塑模具1上异于布置所述拉送料装置3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加送料装置4对应的加料槽10;所述加送料装置4用于提供与注塑产品对应的注塑加料件,通过与加料槽10的配合将注塑加料件送入所述注塑模具1中。这样,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系统进行注塑作业时,除了通过带状坯料2可以实现注塑产品的取出以及实现注塑原料件的送料外,还可以通过在所述加送料装置4上放置另外的注塑加料件,继而通过与加料槽的配合将注塑加料件送入所述注塑模具1中,从而实现了将多种注塑原料送入模具中进行注塑成型,且通过加送料装置4送进注塑模具1中的注塑加料件通过与注塑产品一同注塑成型实现了固定,从而也实现了与带状坯料2的固定,从而在注塑模具1完成成型作业开模时,就可以随着拉送料装置3拉动带状坯料2一起被拉出注塑模具1,实现多种注塑原料的送料,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系统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送料装置4包括手柄41、与所述手柄41固定的支撑部42和设于所述支撑部42上的装载部43,所述装载部43用于放置注塑加料件,所述支撑部42用于与所述模具1的加料槽10配合,具体地,所述支撑部41包括与所述手柄和装载部固定连接的支撑主体和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两侧的定位块。这样设置了定位块之后,当将加送料装置4伸入所述加料槽时,就可以有效保证加送料的位置固定,使得加送料装置4只能沿着进出加料槽的方形运动,从而有效保证了送料的对位精度。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其显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的带状坯料2;通过拉送料装置3将带状坯料2送进注塑模具1中进行注塑成型实现与注塑产品的固定;当所述注塑模具1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通过所述拉送料装置3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1。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前一实施例所述的拉送料装置3将带状坯料2逐步送进注塑模具1中,完成注塑成型作业时,在注塑模具1中的带状坯料2局部就同时固定了注塑产品,注塑模具1开模后,拉送料装置3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就可以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1,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取料。具体地,当所述注塑产品为全注塑产品时,所述带状坯料2可以为固定所述注塑产品的金属固定片,当所述注塑产品中需要同步成型其他材料件时,也可以将其他注塑原料件设在所述带状坯料2上,从而实现了由拉送料装置3实现送料。这样,有效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且由于取料和送料均由拉送料装置3带动所述带状坯料2完成,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人工多次取料放料导致的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问题,有效降低了出现压坏模具的风险;且避免了因成型周期长从而影响到机台射胶胶料碳化,注塑烧焦,缺胶不良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带状坯料2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坯料20;每个子坯料20均与一个注塑产品对应。所述拉送料装置3每一次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运动会将其中一个子坯料20送入注塑模具1中,完成注塑作业固定了注塑产品后注塑模具1开模,拉送料装置3将该固定有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拉出注塑模具1时,就可以同时将随后一个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送入注塑模具1中,从而实现了连续的取料和送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由于每一个子坯料20依次有序进入注塑模具1中,更加有效避免放不到位,放反,漏放等问题。
具体地,在完成注塑作业固定了注塑产品后注塑模具1开模后,还包括顶出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20,且同步将所述拉送料装置3顶出。这样使得布置于拉送料装置3上的整段带状坯料2保持了同样的顶出高度,从而能够有效方便拉送料装置3拉动所述带状坯料2将固定有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拉出注塑模具1且将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20送进注塑模具1,优选地,所述拉送料装置3直接设于注塑模具1的顶出结构上从而实现与注塑产品一同被顶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模具,用于提供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带状坯料,用于固定注塑产品和/或承载注塑原料件;拉送料装置,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沿进出所述注塑模具的方向运动;其中,注塑产品通过与所述带状坯料一同注塑成型固定于所述带状坯料上;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所述拉送料装置通过拉动所述带状坯料将注塑产品拉出注塑模具,所述带状坯料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子坯料;每个子坯料均与一个注塑产品对应,所述拉送料装置包括驱动器、设于所述注塑模具一侧的送料平台和设于所述注塑模具另一侧的拉料平台;所述送料平台用于承载带状坯料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所述拉料平台用于承载带状坯料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所述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拉料平台上和/或所述送料平台上,用于拉动所述带状坯料,所述送料平台包括送料底座、设于所述送料底座上的送料下盖板和对应于所述送料下盖板的送料上盖板,所述送料下盖板和送料上盖板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中未固定注塑产品的子坯料的送料空间;所述拉料平台包括拉料底座、设于所述拉料底座上的拉料下盖板和对应于所述拉料下盖板的拉料上盖板,所述拉料下盖板和拉料上盖板之间形成承载带状坯料中固定了注塑产品的子坯料的拉料空间,所述注塑模具包括模坯、设于所述模坯内的成型模块和顶出机构;所述成型模块内形成有注塑产品的成型模腔,所述顶出机构用于当所述注塑模具完成注塑产品的成型作业开模后,将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顶出;所述拉送料装置固定于所述顶出机构上,当所述顶出机构顶出注塑产品及其固定的子坯料时,同步将所述拉送料装置顶出,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板、固定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下顶棍、设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上顶出板、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上的上顶棍、铰接于所述下顶出板上的撬桿、设于所述下顶棍上的一次顶针板、固定于所述一次顶针板上的一次顶针、设于所述上顶棍上的二次顶针板和固定于所述二次顶针板上的二次顶针;所述拉送料装置固定于所述上顶出板上,所述下顶出板顶出时带动所述撬棍旋转顶起所述上顶出板,还包括加送料装置,所述注塑模具上异于布置所述拉送料装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加送料装置对应的加料槽;所述加送料装置用于提供与注塑产品对应的注塑加料件,通过与加料槽的配合将注塑加料件送入所述注塑模具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送料下盖板远离所述模具一侧的导料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带和由所述驱动带驱动的齿轮;所述带状坯料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齿轮的轮齿匹配的导位孔,所述轮齿嵌入于所述导位孔中。
CN201811223513.3A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159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3513.3A CN10915936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3513.3A CN10915936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9360A CN109159360A (zh) 2019-01-08
CN109159360B true CN109159360B (zh) 2024-01-09

Family

ID=64878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3513.3A Active CN109159360B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93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8802A (zh) * 2019-04-30 2019-10-15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工艺
CN110328803A (zh) * 2019-04-30 2019-10-15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成型工艺
CN110171096A (zh) * 2019-05-07 2019-08-27 东莞市鼎通精密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模具的自动送料装置
CN112519135A (zh) * 2020-12-11 2021-03-19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8862U (zh) * 2012-06-19 2013-01-16 东莞市硕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smd五金端子自动送料注塑设备
CN204109231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宁国市鼎封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减振件的生产装置
CN204183816U (zh) * 2014-09-16 2015-03-0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204869448U (zh) * 2015-07-27 2015-12-1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模内伺服拉料装置
CN204914399U (zh) * 2015-09-01 2015-12-30 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塑成型精密模具机构
CN108582641A (zh) * 2018-04-20 2018-09-28 现代精密自动化(深圳)有限公司 卡托自动化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68862U (zh) * 2012-06-19 2013-01-16 东莞市硕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smd五金端子自动送料注塑设备
CN204109231U (zh) * 2014-08-11 2015-01-21 宁国市鼎封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减振件的生产装置
CN204183816U (zh) * 2014-09-16 2015-03-0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注塑模具
CN204869448U (zh) * 2015-07-27 2015-12-1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模内伺服拉料装置
CN204914399U (zh) * 2015-09-01 2015-12-30 深圳市爱特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注塑成型精密模具机构
CN108582641A (zh) * 2018-04-20 2018-09-28 现代精密自动化(深圳)有限公司 卡托自动化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9360A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9360B (zh)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N103949605B (zh) 自动扳扣机
CN105964765B (zh) 开关柜底盘车主体薄板冲压工艺及其自动冲压设备
CN204206984U (zh) 全自动连续糕点成型机
US6135756A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forming, trimming and stacking apparatus
CN109333916A (zh) 一种卡托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12497608A (zh) 一种可定点注胶的软胶滴塑公仔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02318816U (zh) 一种模具的齿轮合模机构
CN105690680A (zh) 一种注塑机系统
CN104690951A (zh) 塑制品盒热成型机构
CN110271134A (zh) 一种灯杯自动注塑机
CN21618244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N215703522U (zh) 一种生产空调滤网用的裁切供料装置
CN203751297U (zh) 自动扳扣机
CN211993893U (zh) 一种五金塑胶一体件的生产装置
CN214395229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注塑模具
CN213082233U (zh) 卧式注射机
CN210116159U (zh) 一种自动切料的吹塑模具
CN209649313U (zh) 一种注塑系统
CN207267338U (zh) 一种全自动注塑机
CN220880482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模具结构
CN217495081U (zh) 一种多腔pp材料瓶坯成型机动模板倒坯装置
CN205467024U (zh) 一种多腔注塑机的承料治具
CN201002328Y (zh) 多功能折叠式注塑产品取出机构
CN101239500A (zh) 多功能折叠式注塑产品取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