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183816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183816U
CN204183816U CN201420531459.XU CN201420531459U CN204183816U CN 204183816 U CN204183816 U CN 204183816U CN 201420531459 U CN201420531459 U CN 201420531459U CN 204183816 U CN204183816 U CN 20418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utted
plate group
injection mold
conta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5314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文鹏
吴小平
王木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5314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18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18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1838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及顶出机构。下模包括下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两侧的间隔板,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限位凹槽。顶出机构包括下顶出板组、上顶出板、两顶出组件、固设于下顶出板组上的第一顶针及固设于设上顶出板上的第二顶针。顶出组件具有一弹抵块,弹抵块枢接于下顶出板组的两侧,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于该模具合模状态下,弹抵块的外侧与限位凹槽的顶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开模时,下顶出板组和上顶出板一起向上移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向上移动,直至弹抵块的外侧抵顶限位凹槽的顶壁,而后,弹抵块的内侧向上翘起推顶上顶出板向上移动并与下顶出板组分离。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将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一体成型于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时,需将导电端子由人工用手摆放于注塑模具的型腔内,这种摆放方式既浪费人工,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不能保证导电端子掺杂其它物质及表面氧化(手上有汗、油污或其它物质)。 
为了解决人工摆放导电端子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可自动送料成型的注塑模具。先将若干组导电端子呈横向排列的冲压成型在一料带上,然后通过自动拉料装置将料带拉送至设定位置注塑成型,注塑成型后通过顶针将绝缘本体与端子一同顶出,自动拉料装置继续将料带向前拉动至下一组导电端子位于成型位置成型,从而实现自动送料成型。 
但注塑产品成型后,在自动拉料装置将料带向前拉动至下一组导电端子位于成型位置成型前,需要用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但在顶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顶针卡产品或顶针粘产品的现象,使产品不容易脱落,此时,如果自动拉料装置向前拉动料带及成型好的产品时容易碰到下模仁和顶针,造成下模仁、顶针和产品损坏,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造成模具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可自动送料成型,产品容易脱落,不会造成模具损坏和影响产品质量的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可自动送料成型,产品容易脱落,且不会造成模具损坏和影响产品质量的注塑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通过自动 拉料装置将具有若干横向排列的嵌件的长条形料带从其一端拉入,从另一端拉出,从而在若干嵌件的外部分别一体成型出一成型产品,该注塑模具包括一上模、一下模、一送料拖板及一顶出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板及若干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一下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上表面两侧的间隔板、固定于间隔板上表面的下模板及若干横向排列的下模仁,下固定板、两间隔板和下模板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一限位凹槽;所述送料拖板可上下活动地装设于下模板上部,包括一基板,基板的中间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孔,该等下模仁伸入到所述开孔内并与相应上模仁配合形成若干型腔,所述料带从送料拖板一端进料,从送料拖板的另一端出料,料带的正待成型的若干嵌件位于送料拖板的开孔处并分别定位在相应的下模仁内;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下顶出板组、一上顶出板、两顶出组件、若干第一顶针、若干第二顶针和一驱动装置,所述下顶出板组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下顶出板组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向外贯穿且与间隔板的限位凹槽相对应的枢接槽;所述上顶出板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置于下顶出板组上;所述顶出组件具有一弹抵块,弹抵块枢接于相应的枢接槽内,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若干第一顶针固设于下顶出板组上,上端分别穿过上顶出板和下模板;所述若干第二顶针固设于设上顶出板上,上端穿过下模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顶出板组及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板上表面的中间开设一横向贯穿下模板两端的开槽;所述基板装设于下模板上的开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横向贯穿基板两端且与所述开孔连通的导引开槽,所述送料拖板还包括两对导引板,所述两对导引板分别固设于基板的两端,每对导引板分居在导引开槽的两侧,每一导引板于邻靠导引开槽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一导引缺槽,导引缺槽与导引开槽连通,料带的两侧收容于导引缺槽内,料带中间的若干嵌件收容于导引开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板分别开设有若干上小下大的呈阶梯状的贯穿下模板上下表面的第一导引孔,各第一导引孔 内形成有一止挡壁,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两侧向下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引孔,第二导引孔与第一导引孔对应连通;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导引杆和若干弹簧,所述若干导引杆的下端装设于下顶出板组上,导引杆的上端穿过下模板的第一导引孔收容于第二导引孔内,所述若干弹簧分别套设于一导引杆上,各弹簧的一端抵顶于上顶出板的上表面,各弹簧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一导引孔内并抵顶于止挡壁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模板的中部向下开设一矩形状的第一凹槽,所述下模还包括一下固定框架,所述下固定框架呈“凸”形,包括一矩形状的第一本体和一从第一本体上表面向上凸设而成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表面的中间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固持凹槽;所述若干下模仁呈横向排列的固定于下固定框架的固持凹槽内,所述下固定框架的第一本体固设于下模板的第一凹槽内,第二本体伸入至基板的开孔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一下模和一顶出机构;所述下模包括一下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上表面两侧的间隔板及固定于间隔板上表面的下模板,下固定板、两间隔板和下模板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一限位凹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下顶出板组、一上顶出板、两顶出组件、若干第一顶针、若干第二顶针和一驱动装置;所述下顶出板组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下顶出板组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向外贯穿且与间隔板的限位凹槽相对应的枢接槽;所述上顶出板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置于下顶出板组上;所述顶出组件具有一弹抵块,弹抵块枢接于相应的枢接槽内,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若干第一顶针固设于下顶出板组上,上端分别穿过上顶出板和下模板;所述若干第二顶针固设于设上顶出板上,上端穿过下模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顶出板组及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顶出板组包括一下板和一固设于下板上的中板;所述两枢接槽分别开设在中板的上表面两侧并向下贯穿中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顶针的下端穿过中板抵顶于下板的上表 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一枢接轴和一对固定块,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一呈横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槽,弹抵块具有横向贯穿的枢接孔;所述两枢接槽包括截面大致呈倒“凸”状的主槽体,分别为位于上部的第一槽体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面开设有一横向延伸进而与第二槽体交叉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块分别固设于第一槽体底面的两侧,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对应配合;所述枢接轴穿过枢接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所述弹抵块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槽体内侧壁的中间向内开设一贯穿中板上表面的限位槽;所述弹抵块具有一弹抵基部,弹抵基部的中部开设所述枢接孔,弹抵基部内侧面的上部向内凸伸出一推抵部;所述弹抵基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所述推抵部收容于限位槽内;开模时,推抵部以枢接轴为支点向上翘起并推顶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抵基部上表面的外侧开设一第一缺槽,第一缺槽底面的外端缘向上凸设出一高度低于弹抵基部上表面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分别收容于一限位凹槽内;开模时,抵顶部抵顶于限位凹槽的顶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通过下模的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限位凹槽,下顶出板组上枢接两弹抵块,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开模时,下顶出板组和上顶出板一起向上移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向上移动,直至弹抵块的外侧抵顶于限位凹槽的顶壁,而后,弹抵块的内侧向上翘起推顶上顶出板向上移动并与下顶出板组分离。第一顶针向上推顶相应的成型产品,第二顶针向上推顶送料拖板,由于上顶出板与下顶出板组分离,使得第二顶针推动送料拖板进而带动成型产品与第一顶针分离,由此,自动拉料装置在拉动料带时,料带及成型产品不会碰到下模仁和第一顶针,从而不会造成注塑模具损坏和影响成型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一种实施例及料带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移除上模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上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送料拖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中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弹抵块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开模第一阶段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开模第一阶段的Ⅹ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开模第二阶段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注塑模具     100     上模        10 
上固定板     11      水口推板    12 
上模板       13      第一卡槽    131 
上固定框架   14      固持孔      141 
上模仁       15      下模        20 
下固定板     21      间隔板      22 
限位凹槽     221     下模板      23 
开槽         231     第一凹槽    232 
第一导引孔   233     止挡壁      234 
下固定框架   24      第一本体    241 
第二本体     242     固持凹槽    243 
下模仁       25      收容空间    26 
型腔         27      送料拖板    30 
基板         31      开孔        311 
导引开槽     312     第二导引孔  313 
导引板       32      导引缺槽    321 
顶出机构     40      驱动杆      41 
下顶出板组   42      下板        421 
中板         422     第一侧面    423 
枢接槽       424     第一槽体    4241 
第二槽体     4242    第一固定槽  4243 
限位槽       4244    顶出组件    43 
枢接轴       431     固定块      432 
第二固定槽   4321    弹抵块      433 
弹抵基部     4331    枢接孔      4332 
推抵部       4333    第一缺槽    4334 
抵顶部       4335    上顶出板    44 
导引杆       45      弹簧        46 
第一顶针     47      第二顶针    48 
料带         200     嵌件        201 
成型产品     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8,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通过自动拉料装置(图未示)将具有若干横向排列的嵌件201的长条形料带200拉送至其内,从而在若干嵌件201的外部分别一体成型出一成型产品300,其包括一上模10、一下模20、一送料拖板30和一顶出机构40。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上模10包括一上固定板11、一水口推板12、一上模板13、一上固定框架14及若干上模仁15。所述水口推板12设于上固定板11下方,所述上模板13设于水口推板12下方。所述上固定框架14呈矩形框状,中间具有一呈横向延伸的固持孔141。所述上固定框架14固设于上模板13内,所述若干上模仁15呈横向排列的固定于上固定框架14的固持孔141内。上模板13的下表面两端分别开设有横向延伸且向外贯穿的一对第一卡槽131,该等第一卡槽131分别与所述上固定框架14的两端相邻。 
请参阅图1至图3和图8,所述下模20包括一下固定板21、 两间隔板22、一下模板23、一下固定框架24及若干下模仁25。所述两间隔板22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21上表面的两侧,所述下模板23固定于两间隔板22的上表面,下固定板21、两间隔板22和下模板23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26,两间隔板22的内侧面相对开设一对矩形状的限位凹槽221。所述下模板23上表面的中间开设一横向贯穿下模板23两端的开槽231,开槽231底面的中部向下开设一矩形状的第一凹槽232,开槽231底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若干上小下大的呈阶梯状的贯穿下模板23下表面的第一导引孔233,各第一导引孔233内形成有一止挡壁234。所述下固定框架24呈“凸”形,包括一矩形状的第一本体241和一从第一本体241上表面向上凸设而成的第二本体242,第二本体242上表面的中间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固持凹槽243。所述下固定框架24的第一本体241固设于下模板23的第一凹槽232内,下固定框架24的第二本体242凸伸出第一凹槽232的底面并与下模板23的上表面平齐,所述若干下模仁25呈横向排列的固定于下固定框架24的固持凹槽243内。所述下模20与上模10相对应配合,所述下模仁25与上模仁15分别对应配合形成若干成型成型产品300的型腔27。 
请参阅图1至图5和图6,所述送料拖板30可上下活动地装设于下模板23的上部,所述料带200设置于送料拖板30上,该料带200从送料拖板30一端进料,从送料拖板30的另一端出料。具体地,所述送料拖板30包括一基板31和两对导引板32,所述基板31呈矩形板状,基板31的中间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孔311,基板31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横向贯穿基板31两端且与所述开孔311连通的导引开槽312,基板31上表面的于导引开槽312的两侧向下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引孔313,基板31可上下活动地装设于下模板23上的开槽231内,下固定框架24的第二本体242伸入至基板31的开孔311内,第二导引孔313与第一导引孔233对应连通;所述两对导引板32分别固设于基板31的两端,而且每对导引板32分居在导引开槽312的两侧,合模时,两对导引板32的上端分别收容于对应的第一卡槽131内,每一导引板32于邻靠导引开槽312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一导引缺槽321,导引缺槽321与导引开槽312 连通,料带200的两侧收容于导引缺槽321,料带200中间的若干嵌件201收容于导引开槽312内,其中,正待成型的若干嵌件201位于送料拖板30的开孔311处并分别定位在相应的下模仁25内。 
请参阅图1至图3和图5至图10,所述顶出机构40包括一驱动装置(图未示)、一下顶出板组42、一对顶出组件43、一上顶出板44、若干导引杆45、若干弹簧46、若干第一顶针47和若干第二顶针4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杆41,驱动杆41的上端从穿过下固定板21伸入收容空间26内。 
所述下顶出板组42固设驱动杆41的上端并收容于收容空间26内,下顶出板组42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向外贯穿且与间隔板22的限位凹槽221相对应的枢接槽424。具体地,所述下顶出板组42包括一下板421和一中板422,所述下板421固设于驱动杆41的上端,所述中板422固设于下板421上,所述两枢接槽424分别开设在中板422的的上表面两侧并向下贯穿中板422的下表面。所述两枢接槽424包括截面大致呈倒“凸”状的主槽体(图中未标示出),分别为位于上部的第一槽体424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槽体4242。所述第一槽体4241的底面开设有一横向延伸进而与第二槽体4242交叉连通的第一固定槽4243,第一槽体4241内侧壁的中间向内开设一贯穿中板422上表面的限位槽4244。 
所述顶出组件43包括一枢接轴431、一对固定块432和一弹抵块433。所述弹抵块433具有一弹抵基部4331,弹抵基部4331的中部开设一横向贯穿的枢接孔4332,弹抵基部4331内侧面的上部向内凸伸形成一推抵部4333,弹抵基部4331上表面的外侧开设一第一缺槽4334,第一缺槽4334底面的外端缘向上凸设出一高度低于弹抵基部4334上表面的抵顶部4335。所述固定块432分别固设于第一槽体4241底面的两侧,固定块432的下表面开设一呈横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槽4321,第一固定槽4243和第二固定槽4321对应配合。所述弹抵块433枢接于枢接槽4243内,弹抵块433的外侧分别凸伸出下顶出板组42的侧面并分别收容于一限位凹槽221内。具体地,所述枢接轴431穿过枢接孔4332,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槽4243和第二固定槽4321内,所述弹抵块433通过枢接轴431 枢接于第一槽体4241和第二槽体4242内,推抵部4333收容于限位槽4244内,抵顶部4335收容于一限位凹槽221内并与限位凹槽221的顶壁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所述若干导引杆45的下端装设于下顶出板组42上,导引杆45的上端穿过下模板23的第一导引孔233收容于第二导引孔313内。所述上顶出板44收容于收容空间26内并上下滑动地装设于导引杆45上并设于中板422的上方,所述若干弹簧46分别套设于一导引杆45上,各弹簧46的一端抵顶于上顶出板44的上表面,各弹簧46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一导引孔233内并抵顶于止挡壁234上。 
所述若干第一顶针47的下端固设于下顶出板组42上,上端分别穿过上顶出板44、下模板23和下模仁25并伸入型腔27内。具体地,若干第一顶针47的下端穿过中板422抵顶于下板421的上表面。 
所述若干第二顶针48的下端固设于设上顶出板44上,第二顶针48的上端穿过下模板23和下固定框架24抵顶于送料拖板30的基板31的下表面。 
请参阅图1、图3至图5和图8,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注塑成型后,在各型腔27内于嵌件201的外部分别一体成型出一所述成型产品300,开模第一阶段,上模10向上移动,上模仁15与成型产品300脱离;驱动杆41向上移动并推顶下顶出板组42和上顶出板44一起向上移动直至弹抵块433外侧的抵顶部4335抵顶于限位凹槽221的顶壁,与此同时,若干导引杆45沿第一导引孔233和第二导引孔313向上滑动,弹簧46压缩,下顶出板组42带动若干第一顶针47推顶成型产品300向上移动,上顶出板44带动若干第二顶针48抵顶送料拖板30进而带动料带200与成型产品300一起向上移动,使成型产品300与25下模仁分离;开模第二阶段,驱动杆41继续向上移动,驱动杆41推顶下顶出板组42、上顶出板44继续一起向上移动,抵顶部4335抵顶于限位凹槽221的顶壁,如翘翘板一样,弹抵块433内端的推抵部4333以枢接轴431为支点向上翘起并推顶上顶出板44向上移动,上顶出板44与下顶出板组42的中板422分离,弹簧46继续压缩,上顶出板44继续带动 若干第二顶针48推顶送料拖板30的基板31进而带动料带200与成型产品300一起向上移动,成型产品300及料带200与第一顶针47及下模仁25分离,此时,自动拉料装置拉动料带200及成型产品300向出料的方向移动直至下一组嵌件201到达成型位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100通过下模20的两间隔板22的内侧面分别开设一限位凹槽221,下顶出板组42上枢接两弹抵块433,弹抵块433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42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221内,开模时,下顶出板组42和上顶出板44一起向上移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顶针47和第二顶针48向上移动,直至弹抵块433的外侧抵顶于限位凹槽221的顶壁,而后,弹抵块433的内侧向上翘起推顶上顶出板44向上移动并与下顶出板组42分离。第一顶针47向上推顶相应的成型产品300,第二顶针48向上推顶送料拖板30,由于上顶出板44与下顶出板组42分离,使得第二顶针48推动送料拖板30进而带动成型产品300与第一顶针47分离,由此,自动拉料装置在拉动料带200时,料带200及成型产品300不会碰到下模仁25和第一顶针47,从而不会造成注塑模具100损坏和影响成型产品300的质量。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通过自动拉料装置将具有若干横向排列的嵌件的长条形料带从其一端拉入,从另一端拉出,从而在若干嵌件的外部分别一体成型出一成型产品,其特征在于:该注塑模具包括一上模、一下模、一送料拖板及一顶出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板及若干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一下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上表面两侧的间隔板、固定于间隔板上表面的下模板及若干横向排列的下模仁,下固定板、两间隔板和下模板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一限位凹槽;所述送料拖板可上下活动地装设于下模板上部,包括一基板,基板的中间开设一上下贯穿的开孔,该等下模仁伸入到所述开孔内并与相应上模仁配合形成若干型腔,所述料带从送料拖板一端进料,从送料拖板的另一端出料,料带的正待成型的若干嵌件位于送料拖板的开孔处并分别定位在相应的下模仁内;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下顶出板组、一上顶出板、两顶出组件、若干第一顶针、若干第二顶针和一驱动装置,所述下顶出板组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下顶出板组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向外贯穿且与间隔板的限位凹槽相对应的枢接槽;所述上顶出板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置于下顶出板组上;所述顶出组件具有一弹抵块,弹抵块枢接于相应的枢接槽内,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若干第一顶针固设于下顶出板组上,上端分别穿过上顶出板和下模板;所述若干第二顶针固设于上顶出板上,上端穿过下模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顶出板组及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上表面的中间开设一横向贯穿下模板两端的开槽;所述基板装设于下模板上的开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中间开设有横向贯穿基板两端且与所述开孔连通的导引开槽,所述送料拖板还包括两对导引板,所述两对导引板分别固设于基板 的两端,每对导引板分居在导引开槽的两侧,每一导引板于邻靠导引开槽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一导引缺槽,导引缺槽与导引开槽连通,料带的两侧收容于导引缺槽内,料带中间的若干嵌件收容于导引开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分别开设有若干上小下大的呈阶梯状的贯穿下模板上下表面的第一导引孔,各第一导引孔内形成有一止挡壁,所述基板上表面的两侧向下开设有若干第二导引孔,第二导引孔与第一导引孔对应连通;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导引杆和若干弹簧,所述若干导引杆的下端装设于下顶出板组上,导引杆的上端穿过下模板的第一导引孔收容于第二导引孔内,所述若干弹簧分别套设于一导引杆上,各弹簧的一端抵顶于上顶出板的上表面,各弹簧的另一端收容于第一导引孔内并抵顶于止挡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的中部向下开设一矩形状的第一凹槽,所述下模还包括一下固定框架,所述下固定框架呈“凸”形,包括一矩形状的第一本体和一从第一本体上表面向上凸设而成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表面的中间设有一横向延伸的固持凹槽;所述若干下模仁呈横向排列的固定于下固定框架的固持凹槽内,所述下固定框架的第一本体固设于下模板的第一凹槽内,第二本体伸入至基板的开孔内。 
6.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模和一顶出机构;所述下模包括一下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下固定板上表面两侧的间隔板及固定于间隔板上表面的下模板,下固定板、两间隔板和下模板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两间隔板的内侧面分别开设一限位凹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下顶出板组、一上顶出板、两顶出组件、若干第一顶针、若干第二顶针和一驱动装置;所述下顶出板组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下顶出板组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向外贯穿且与间隔板的限位凹槽相对应的枢接槽;所述上顶出板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且置于下顶出板组上;所述顶出组件具有一弹抵块,弹抵块枢接于相应的枢接槽内,弹抵块的外侧凸伸出下顶出板组的侧面并收容于相应的限位凹槽内;所述若干第一顶针固设于下顶出板组上,上端 分别穿过上顶出板和下模板;所述若干第二顶针固设于设上顶出板上,上端穿过下模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下顶出板组及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顶出板组包括一下板和一固设于下板上的中板;所述两枢接槽分别开设在中板的上表面两侧并向下贯穿中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顶针的下端穿过中板抵顶于下板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还包括一枢接轴和一对固定块,固定块的下表面开设一呈横向延伸的第二固定槽,弹抵块具有横向贯穿的枢接孔;所述两枢接槽包括截面大致呈倒“凸”状的主槽体,分别为位于上部的第一槽体和位于下部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底面开设有一横向延伸进而与第二槽体交叉连通的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块分别固设于第一槽体底面的两侧,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对应配合;所述枢接轴穿过枢接孔,其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所述弹抵块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内侧壁的中间向内开设一贯穿中板上表面的限位槽;所述弹抵块具有一弹抵基部,弹抵基部的中部开设所述枢接孔,弹抵基部内侧面的上部向内凸伸出一推抵部;所述弹抵基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内,所述推抵部收容于限位槽内;开模时,推抵部以枢接轴为支点向上翘起并推顶上顶出板向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抵基部上表面的外侧开设一第一缺槽,第一缺槽底面的外端缘向上凸设出一高度低于弹抵基部上表面的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分别收容于一限位凹槽内;开模时,抵顶部抵顶于限位凹槽的顶壁。 
CN201420531459.XU 2014-09-16 2014-09-16 注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1459.XU CN204183816U (zh) 2014-09-16 2014-09-16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531459.XU CN204183816U (zh) 2014-09-16 2014-09-16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183816U true CN204183816U (zh) 2015-03-04

Family

ID=5261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53145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183816U (zh) 2014-09-16 2014-09-16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183816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9681A (zh) * 2016-01-20 2016-04-13 东莞市罗曼罗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牙刷外壳的模具
CN105946181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料带拉出的注塑模具
CN106217750A (zh) * 2016-07-25 2016-12-14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扁针料带注塑机
CN109159360A (zh) * 2018-10-19 2019-01-08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N109732949A (zh) * 2018-12-29 2019-05-10 上海超惠通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压玻璃钢法兰的制作方法
CN110053221A (zh) * 2019-05-24 2019-07-26 宁波隆威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水杯滑盖注塑模具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9681A (zh) * 2016-01-20 2016-04-13 东莞市罗曼罗兰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牙刷外壳的模具
CN105946181A (zh) * 2016-07-06 2016-09-21 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料带拉出的注塑模具
CN106217750A (zh) * 2016-07-25 2016-12-14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扁针料带注塑机
CN106217750B (zh) * 2016-07-25 2018-07-06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扁针料带注塑机
CN109159360A (zh) * 2018-10-19 2019-01-08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N109159360B (zh) * 2018-10-19 2024-01-09 深圳市精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系统及方法
CN109732949A (zh) * 2018-12-29 2019-05-10 上海超惠通风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压玻璃钢法兰的制作方法
CN110053221A (zh) * 2019-05-24 2019-07-26 宁波隆威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水杯滑盖注塑模具
CN110053221B (zh) * 2019-05-24 2023-11-28 宁波隆威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水杯滑盖注塑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3816U (zh) 注塑模具
CN203739167U (zh) 汽车塑件模具二次顶出脱模机构
CN208324035U (zh) 一种快速成型的模具
CN210233870U (zh) 一种精密塑胶模具
CN104826930A (zh) 一种z折产品成型模具
CN203527787U (zh) 一种注射模具
CN203876170U (zh) 电动车后尾盖注塑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CN216363426U (zh) 一种蛋挞皮加工成型设备
CN202572814U (zh) 注塑模具
CN202725834U (zh) 冷冻柜把手冲压模具
CN203665857U (zh) 母模斜滑块结构
CN204724701U (zh) 一种z折产品成型模具
CN102294802A (zh) 注塑模具杠杆双脱模机构
CN102626976A (zh) 注塑模具顶块杠杆式二次脱模机构
CN105313312A (zh) 一种制品表面无顶出杆痕迹的热压模具
CN102756463B (zh) 可顶出脱扣型芯装置
CN102773338A (zh) 滑块结构
CN202895581U (zh) 一种塑料注射三板模具
CN202725833U (zh) 一种冷冻柜把手冲压模具
CN217196696U (zh) 一种用于手机摄像头的注塑模具
CN202607985U (zh) 注塑模具顶块杠杆式二次脱模机构
CN203357819U (zh) 一种塑料模具滑块上走滑块装置
CN204526018U (zh) 延时顶出模具
CN204604740U (zh) 一种暖瓶嘴的自动脱模注塑模具
CN202480336U (zh) 具有预断结构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