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267A -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267A
CN109983267A CN201780070984.2A CN201780070984A CN109983267A CN 109983267 A CN109983267 A CN 109983267A CN 201780070984 A CN201780070984 A CN 201780070984A CN 109983267 A CN109983267 A CN 109983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ator
motor
valve
wi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09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冈总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98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26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阀,容易将定子(11)安装于阀主体(20)和壳部(30)。在定子(11)的靠阀主体(20)侧的面形成有由弹性线材形成的固定用钢丝弹簧(1)。固定用钢丝弹簧(1)嵌合地固定于定子(11)的下表面的固定凸部(111)的槽(111b)和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将壳部(30)嵌入定子(11)的圆柱状的插嵌孔(11H)内,并使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水平山形部(1b)嵌合于壳部(30)的凹部(30a)。利用固定用钢丝弹簧(1)使壳部(30)与定子(11)的磁轭(11c)电接地。或者,将安装于定子的固定用钢丝弹簧卡合于阀主体(20)的第一接头管(21)。

Description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空调机等冷冻循环系统等中使用的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作为这种电动阀,通过步进马达等马达部的磁性转子的旋转来使阀部件直线运动,利用该阀部件来开闭阀口。在这样的电动阀中,需要封闭流体的流路,在与阀主体一起形成封闭构造的圆筒形状的壳部内收纳有马达部的磁性转子。而且,马达部的定子成为配置于壳部的外周的构造。例如在日本特开2011-208729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特开2016-1445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相同的电动阀。
并且,空调机(空调器)的电动阀设置于室外机(室外单元),但在其设置时,首先将阀装置(阀主体骨和壳部的组装体)组装于制冷剂配管,硬钎焊来固定配管的连接部之后,将定子嵌入并固定于壳部,最后进行电气配线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8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44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将电动阀设置在室外机内时,需要在室外机内将定子安装于阀装置的作业。然而,由于复杂地配管后的室外机内的空间狭小,所以有难以进行作业的问题。因此,要求容易将定子组装于阀装置的构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在相对于将收纳磁性转子的壳部组装于阀主体而成的阀装置来安装定子的电动阀中,容易将定子组装于壳部的外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方案1的电动阀具备:阀装置,其相对于阀主体组装圆筒形状的壳部而成,该阀主体内置有通过马达部的驱动来工作的阀部件,该圆筒形状的壳部收纳有上述马达部的磁性转子;以及定子,其构成上述马达部并且具有以轴线为中心的圆柱形状的插嵌孔,通过将上述壳部嵌入上述定子的上述插嵌孔,从而上述定子被装配于上述阀装置,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一部分卡合于上述定子的方式保持于该定子的弹性部件,上述定子利用设于上述弹性部件的固定机构固定于上述阀装置。
方案2的电动阀根据方案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由包围上述定子的上述插嵌孔的整周或者大致整周的部件构成。
方案3的电动阀根据方案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由线材构成,并且在上述定子且在上述插嵌孔的周围形成有与上述轴线同心的圆弧槽,上述弹性部件的一部分插通于上述圆弧槽内。
方案4的电动阀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固定机构是向上述插嵌孔侧突出并与上述阀装置侧的凹部嵌合的水平山形部。
方案5的电动阀根据方案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固定机构是与设于上述阀装置侧的卡定用凸部卡合的夹紧部。
方案6的电动阀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卡定用突起部,上述夹紧部构成为在相对于上述卡定用突起部绕上述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上述卡定用突起部卡合。
方案7的电动阀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接头管,上述夹紧部构成为相对于上述接头管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并与上述接头管卡合。
方案8的电动阀根据方案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接头管,上述夹紧部构成为在相对于上述接头管绕上述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上述接头管卡合。
方案9的电动阀根据方案1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上述阀装置与上述定子的磁轭通过上述弹性部件而电接地。
方案10的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案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至9的电动阀,由于在定子设有弹性部件,利用该弹性部件的固定机构将定子固定于阀装置,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定子组装于壳部的外周。
根据方案2的电动阀,由于弹性部件由包围插嵌孔的整周或者大致整周的部件构成,所以能够在插嵌孔的周围选择设于该弹性部件的固定机构的位置,进而设计自由度变高。
根据方案3的电动阀,由于由线材构成的弹性部件插通在插嵌孔的周围的圆弧槽内,所以当弹性部件弹性变形时,其一部分能够在圆弧槽内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弹性变形。
根据方案4的电动阀,由于仅将向插嵌孔侧突出地设于弹性部件的水平山形部嵌合于阀装置侧的凹部,就能够将定子固定于阀装置,所以能够容易将定子组装于壳部的外周,并且能够进行定子相对于阀装置在轴线周围的定位。
根据方案5的电动阀,仅使设于弹性部件的夹紧部与设于阀装置侧的卡定用凸部卡合,就能够将定子固定于阀装置。
根据方案6的电动阀,仅使设于弹性部件的夹紧部相对于设于阀装置侧的卡定用突起部绕轴线转动来与该卡定用突起部卡合,就能够将定子固定于阀装置,并且能够进行定子在轴线周围的定位。
根据方案7或者方案8的电动阀,除了方案5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利用阀装置的接头管来将定子固定于阀装置,从而制造变得容易。
根据方案9的电动阀,除方案1至8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防止定子的磁轭与阀装置之间的电噪声。
根据方案10的冷冻循环系统,获得与方案1至9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底面。
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底部截面。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A-A向视图,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
图9是图7的B-B向视图,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部截面。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3的A-A向视图,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
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7的A-A向视图,示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
图20是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底面,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示出该定子的底部截面,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上下”的概念与图1、图2及图5的附图中的上下对应。
如图5所示,该电动阀具备作为“弹性部件”的固定用钢丝弹簧1、作为“马达部”的步进马达10、阀主体20、以及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圆筒形状的壳部30。步进马达10由安装于壳部30的外周的在下面说明的定子11、和能够旋转地配设于壳部30的内部的磁性转子12构成。磁性转子12在外周具备磁化部件121并且在中央具备内螺纹部件122。此外,磁性转子12能够与圆筒形状的壳部30的轴线L同轴地旋转。
阀主体20由不锈钢等制成,并大致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内侧具有阀室20A。在阀主体20的外周单侧连接有与阀室20A导通的第一接头管21,并且在从下端向下方延伸的筒状部连接有第二接头管22。并且,在第二接头管22的阀室20A侧嵌合有阀座部件23。在阀座部件23且在其内侧形成有与阀室20A连通的阀口23a。阀室20A与第二接头管22能够经由该阀口23a导通。此外,第一接头管21以及第二接头管22通过硬钎焊等固定于阀主体20。
在阀主体20的上端,经由平板圆环状的固定部件24并通过焊接等气密地组装有壳部30,由此阀主体20、壳部30以及固定部件24构成“阀装置”。在壳部30内,在阀主体20的与阀口23a相反的一侧安装有支架41和固定于该支架41的外螺纹部件42。在外螺纹部件42的外周具有外螺纹部42a。并且,在支架41以及外螺纹部件42的中心形成有导向孔411、421,并在该导向孔411、421内插通有阀部件43的杆部43a。阀部件43由不锈钢等形成,并在插通在阀室20A内的下端具有圆柱状的阀芯43b。而且,阀部件43被导向孔411、421导向,能够沿轴线L方向滑动。并且,在杆部43a的最上部安装有承接螺旋弹簧44的弹簧座44a。
磁性转子12的内螺纹部件122在其内螺纹部122a处与外螺纹部件42的外螺纹部42a螺纹结合。并且,在磁性转子12与上述弹簧座44a之间装配有螺旋弹簧44,由该螺旋弹簧44始终向阀口23a侧对弹簧座44a和阀部件43进行施力。由此,磁性转子12能够旋转地设置在壳部30内。在磁性转子12的磁化部件121的外周面与壳部30的内周面之间设有预定的缝隙。
在壳部30的顶部设有由螺旋导向线体51和可动限位部件52构成的旋转限位机构50。在该限位机构50中,突起部12a伴随磁性转子12的旋转来推转可动限位部件52,由此可动限位部件52因与螺旋导向线体51的螺纹结合而一边回转一边上下运动。而且,可动限位部件52通过抵接于螺旋导向线体51的下端限位器51a,来获得磁性转子12和阀部件43的最下端位置处的旋转限位作用。并且,可动限位部件52通过抵接于螺旋导向线体51的上端限位器51b,来获得磁性转子12和阀部件43的最上端位置处的旋转限位作用。
定子11通过在轴线L方向上层叠一对线圈部11A、11B来构成,在各线圈部11A、11B中,在树脂制的线轴11a卷绕有线圈11b,并在线轴11a的外周嵌合有具有磁极齿11c1的磁轭(轭部)11c。磁轭11c由磁性体构成。而且,磁轭11c的上下和外周通过模制成形来由模制树脂110覆盖。
定子11在中央具有以轴线L为中心的圆柱形状的插嵌孔11H,在该插嵌孔11H的内周未形成模制树脂110,而是在该内周面配置有磁轭11c的磁极齿11c1。而且,该磁极齿11c1紧贴于壳部30的外周面。
通过以上的结构,在步进马达10中,通过对线圈11b施加脉冲输出而线圈11b产生磁力线。由此,在线圈部11A、11B中,磁极齿11c1交替地变化磁极(N、S极),相对于磁性转子12的磁化部件121产生磁吸力和磁斥力,从而磁性转子12旋转。若磁性转子12旋转,则通过磁性转子12的内螺纹部122a与外螺纹部件42的外螺纹部42a的螺纹进给机构,磁性转子12和阀部件43沿轴线L方向上下运动,从而阀芯43b相对于阀座部件23离座/落座。由此增减阀口23a的开口面积,来控制从第一接头管11向第二接头管12、或者从第二接头管12向第一接头管11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
在定子11的靠阀主体20侧的底面,且在离插嵌孔11H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同一圆周上,形成有一个固定凸部111和与轴线L及插嵌孔11H同心地弯曲的四个矩形凸部112。该固定凸部111和矩形凸部112通过模制成形而形成为模制树脂110的一部分。固定凸部111具有向插嵌孔11H侧(内侧)凸出的梯形部111a,并在该梯形部11a的两侧具有槽111b。并且,矩形凸部112具有在插嵌孔11H侧(内侧)开口的圆弧槽112a。圆弧槽112位于与轴线L及插嵌孔11H同心的圆周上。而且,通过在该固定凸部111的槽111b和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嵌入固定用钢丝弹簧1,来将固定用钢丝弹簧1安装于定子11的下表面。
固定用钢丝弹簧1由不锈钢等弹性线材形成,该固定用钢丝弹簧1形成为包围定子11的插嵌孔11H的大致整周那样的近似圆弧状的形状。在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两端部具有向径向外侧折弯的弯曲部1a、1a,并具有位于离该弯曲部1a、1a等距离的中央位置的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水平山形部1b。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1在水平山形部1b与一个弯曲部1a之间、以及水平山形部1b与另一个弯曲部1a之间具有两个倾斜山形部1c、1c。水平山形部1b形成为在与轴线L垂直的面内朝该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内侧突出。倾斜山形部1c、1c形成为向该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内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轴线L侧倾斜地向定子11侧突出。并且,弯曲部1a与倾斜山形部1c之间的部分、以及水平山形部1b与倾斜山形部1c之间的部分分别成为圆弧状的连结部1d。
而且,在固定用钢丝弹簧1中,水平山形部1b嵌合于固定凸部111的梯形部111a,并且倾斜山形部1c、1c配置于固定凸部111与矩形凸部112之间。并且,弯曲部1a、1a卡合于离固定凸部111较远的矩形凸部112、112的端面。而且,通过使连结部1d分别嵌合并插通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来将固定用钢丝弹簧1安装于定子11。通过以上的构造,固定用钢丝弹簧1尤其是连结部1d能够沿槽方向在圆弧槽112a内滑动。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1通过嵌合于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从而相对于定子11在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并且,如图1、图2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倾斜山形部1c的突端在插嵌孔11H的周围压接于定子11的磁轭11c,由此磁轭11c与固定用钢丝弹簧1电接地。
就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定子11而言,在插嵌孔11H内嵌入壳部30,并在阀主体20的上部安装于壳部30。此时,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水平山形部1b的突端嵌合在形成于壳部30的下部外周的凹部30a(参照图5)内,利用该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尤其是水平山形部1c)的弹力,将固定用钢丝弹簧1以及定子11固定于壳部30。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1与壳部30在凹部30a和水平山形部1c电接地。由此能够防止磁轭11c与壳部30之间的电噪声。并且,在进行上述的安装时,当固定用钢丝弹簧1沿轴线L方向在壳部30的外周移动时,水平山形部1b以克服弹力而打开的方式弹性变形,在该第一实施方式(和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连结部1d能够沿槽方向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滑动,从而上述水平山形部1b容易弹性变形。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以下,在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用与图1至图5相同的符号来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经由平板圆环状的固定部件24在阀主体20安装有壳部30。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壳部30的形成凹部30a的部位的直径比插嵌孔11H的内径大。这是因为:凹部30a的部位向壳部30的内侧伸出,与此相应地当内插磁性转子12时不会产生干涉。也可以仅使壳部30的形成凹部30a的部位向外侧突出以便仅当内插磁性转子12时不会产生干涉,从而不会扩大壳部30的整周。
与此相对,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笔直的壳部40,该壳部40的长度比壳部30的长度短且靠阀主体20侧的端部也与插嵌孔11H的内径匹配。并且,经由碟状的固定部件25并通过焊接等在阀主体20气密地组装壳部40。由此阀主体20、壳部40以及固定部件25构成为“阀装置”。而且,在固定部件25的外周形成有凹部25a,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水平山形部1b的突端嵌合在该凹部25a内,固定用钢丝弹簧1和定子11利用该固定用钢丝弹簧1的(尤其是水平山形部1c)的弹力固定于固定部件25以及壳部40。其它结构、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图8是图7的A-A向视图,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图9是图7的B-B向视图,示出该定子的上部截面,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固定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7所示,该电动阀具备作为“弹性部件”的固定用钢丝弹簧3,并且与上述相同地具备步进马达10、阀主体20以及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壳部40。步进马达10由安装于壳部40的外周的定子11′、和能够旋转地配设在壳部40的内部的未图示的磁性转子构成。此外,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阀主体20、壳部40以及固定部件25构成“阀装置”,壳部40内的磁性转子等其它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
在定子11′的与阀主体20相反的一侧的上表面,且在离插嵌孔11H预定距离的位置处的同一圆周上,形成有一个固定凸部111和与轴线L及插嵌孔11H同心地弯曲的四个矩形凸部112。该固定凸部111和矩形凸部112形成于定子11′的上表面,除此以外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号。即,固定凸部111具有梯形部111a和槽111b,矩形凸部112具有圆弧槽112a。圆弧槽112位于与轴线L及插嵌孔11H同心的圆周上,并在插嵌孔11H侧开口。并且,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11′的上表面部且在隔着轴线L而与固定凸部111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固定孔113、113。
固定用钢丝弹簧3由不锈钢等弹性线材形成,该固定用钢丝弹簧3形成为包围插嵌孔11H的大致整周那样的近似圆弧状的形状。在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两端部具有向轴线L方向折弯的弯曲部3a、3a,并在与该弯曲部3a、3a对置的位置具有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水平山形部3b。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3在水平山形部3b与一个弯曲部3a之间、以及水平山形部3b与另一个弯曲部3a之间具有两个倾斜山形部3c、3c。水平山形部3b形成为在与轴线L垂直的面内朝该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内侧突出。倾斜山形部3c、3c形成为向该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内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轴线L侧倾斜地向定子11′侧突出。并且,弯曲部3a与倾斜山形部3c之间的部分、以及水平山形部3b与倾斜山形部3c之间的部分分别成为连结部3d。
而且,在固定用钢丝弹簧3中,水平山形部3b嵌合于固定凸部111的梯形部111a,并且倾斜山形部3c、3c配置于固定凸部111与矩形凸部112之间。并且,弯曲部3a、3a插入并卡合在固定孔113、113内。而且,通过使连结部3d分别嵌合并插通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从而固定用钢丝弹簧3安装于定子11′。固定用钢丝弹簧3通过嵌合于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从而相对于定子11′在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
并且,如图7、图8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倾斜山形部3c的突端在插嵌孔11H的周围压接于定子11′的磁轭11c,由此磁轭11c与固定用钢丝弹簧3电接地。
当在阀主体20的上部将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定子11′安装于壳部40时,如图10中点划线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水平山形部3b的突端嵌合在形成于壳部40的上部外周的凹部40b内,固定用钢丝弹簧3以及定子11′利用该固定用钢丝弹簧3的弹力固定于壳部40。另外,固定用钢丝弹簧3与壳部40在凹部40b和水平山形部3c电接地。由此能够防止磁轭11c与壳部40之间的电噪声。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图1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该电动阀具备作为“弹性部件”的固定用钢丝弹簧4、作为“马达部”的步进马达10、阀主体20′、以及由非磁性体构成的壳部3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步进马达10由定子11和未图示的磁性转子构成。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阀主体20′、壳部30以及固定部件24构成“阀装置”。而且,在固定部件24的外周一个部位设有作为“卡定用凸部”的卡定用突起部26。此外,该卡定用突起部26也可以是与固定部件24相独立的部件,并通过焊接等将该卡定用突起部26接合于固定部件24。
在定子11的阀主体20侧的下表面绕壳部30形成有多个凸部114,并在该凸部114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4。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固定用钢丝弹簧4相对于该凸部114的安装构造是在形成于凸部114的槽内嵌入的构造。
固定用钢丝弹簧4由不锈钢等弹性线材形成,该固定用钢丝弹簧4形成为包围插嵌孔11H的整周那样的近似圆弧状的形状。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4具有形成为两端部在壳部30周围的一处重叠的构造的夹紧部4a。夹紧部4a由水平的按压杆4a1、倾斜的滑动杆4a2以及矩形状弯曲部4a3构成。
而且,当将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4的定子11安装于阀主体20′的上部时,如图11的箭头P所示,将壳部30嵌入定子11的插嵌孔11H内,并使定子11如箭头Q所示地回转,来将夹紧部4a卡合于卡定用突起部26。此时,卡定用突起部26一边向下方按压滑动杆4a2,一边越过该滑动杆4a2与矩形状弯曲部4a3的边界。而且,卡定用突起部26嵌合在矩形状弯曲部4a3内,并且按压杆4a1推压卡定用突起部26的上表面。由此,固定用钢丝弹簧4以及定子11与阀主体20′一起固定于壳部30。
图1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图1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主视图,图15是图13的A-A向视图,示出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该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作为“弹性部件”的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构造和将固定用钢丝弹簧5固定于阀主体20这一点,固定用钢丝弹簧5相对于定子11、固定凸部111、矩形凸部112的安装构造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并且,该第五实施方式的“阀装置”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阀主体20、壳部40以及固定部件25构成“阀装置”。
固定用钢丝弹簧5由不锈钢等弹性线材形成,该固定用钢丝弹簧5形成为包围插嵌孔11H的整周那样的近似圆弧状的形状。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5具有形成为两端部在固定部件25周围的一处重叠的构造的夹紧部5a。夹紧部5a由倾斜的滑动杆5a1、与作为“卡定用凸部”的第一接头管21匹配且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圆弧部5a2、倾斜的滑动杆5a3、以及与第一接头管21匹配且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圆弧部5a4构成。滑动杆5a1、圆弧部5a2、滑动杆5a3以及圆弧部5a4分别沿轴线L方向延伸。
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5具有位于离夹紧部5a等距离的中央位置的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水平山形部5b,并在水平山形部5b与夹紧部5a之间具有两个倾斜山形部5c、5c。水平山形部5b形成为在与轴线L垂直的面内朝该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内侧突出。倾斜山形部5c、5c形成为向该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内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轴线L侧倾斜地向定子11侧突出。并且,夹紧部5a与倾斜山形部5c之间的部分、以及水平山形部5b与倾斜山形部5c之间的部分分别成为连结部5d。并且,在固定用钢丝弹簧5中,水平山形部5b嵌合于固定凸部111的梯形部111a,并且倾斜山形部5c、5c配置于固定凸部111与矩形凸部112之间。另外,通过使连结部5d分别嵌合并插通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来将固定用钢丝弹簧5安装于定子11。通过以上的构造,固定用钢丝弹簧1尤其是连结部5d能够沿槽方向在圆弧槽112a内滑动。
而且,当将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定子11安装于阀主体20的上部时,在图14的箭头P的方向上将壳部30嵌入定子11的插嵌孔11H内,来将夹紧部5a卡合于第一接头管21。此时,第一接头21一边使滑动杆5a1与滑动杆5a3张开,一边越过该滑动杆5a1、5a3与圆弧部5a2、5a4的边界。而且,第一接头管21以夹入的方式嵌合在圆弧部5a2、5a4内。由此,固定用钢丝弹簧5以及定子11固定于由阀主体20、壳部40以及固定部件25构成的阀装置。
并且,如图13、图15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倾斜山形部5c的突端在插嵌孔11H的周围压接于定子11的磁轭11c,由此磁轭11c与固定用钢丝弹簧5电接地。另外,如图16中点划线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5的水平山形部5b的突端嵌合在形成于固定部件25的外周的凹部25a内,固定用钢丝弹簧5与固定部件25在凹部25a和水平山形部5b电接地。由此,能够防止磁轭11c与壳部30之间的电噪声。并且,在进行上述的安装时,当固定用钢丝弹簧5沿轴线L方向在固定部件25的外周移动时,水平山形部5b以克服弹力而打开的方式弹性变形,同样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连结部5d能够沿槽方向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滑动,从而上述水平山形部5b容易弹性变形。
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侧视图,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电动阀的主视图,图19是图17的A-A向视图,示出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定子的上表面,图20是第六实施方式中的固定用钢丝弹簧的仰视图和侧视图。
该第六实施方式与第五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作为“弹性部件”的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构造和将固定用钢丝弹簧6固定于阀主体20这一点,固定用钢丝弹簧5相对于定子11、固定凸部111、矩形凸部112的安装构造等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
固定用钢丝弹簧6由不锈钢等弹性线材形成,该固定用钢丝弹簧6形成为包围插嵌孔11H的整周那样的近似圆弧状的形状。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6具有形成为两端部在固定部件25周围的一处重叠的构造的夹紧部6a。夹紧部6a由倾斜的滑动杆6a1、与第一接头管21匹配且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圆弧部6a2、倾斜的滑动杆6a3、以及与第一接头管21匹配且呈圆弧状地弯曲的圆弧部6a4构成。滑动杆6a1和圆弧部6a2在第一接头21的上侧分别沿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滑动杆6a3和圆弧部6a4在第一接头21的下侧分别沿与轴线L交叉的方向延伸。
并且,固定用钢丝弹簧6具有位于离夹紧部6a等距离的中央位置的作为“固定机构”的一个水平山形部6b,并在水平山形部6b与夹紧部6a之间具有两个倾斜山形部6c、6c。水平山形部6b形成为在与轴线L垂直的面内朝该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内侧突出。倾斜山形部6c、6c形成为向该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内侧突出,并且相对于轴线L侧倾斜地向定子11侧突出。并且,夹紧部6a与倾斜山形部6c之间的部分、以及水平山形部6b与倾斜山形部6c之间的部分分别成为连结部6d。并且,在固定用钢丝弹簧6中,水平山形部6b嵌合于固定凸部111的梯形部111a,倾斜山形部6c、6c配置于固定凸部111与矩形凸部112之间。另外,通过使连结部6d分别嵌合并插通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来将固定用钢丝弹簧6安装于定子11。通过以上的构造,固定用钢丝弹簧6尤其是连结部6d能够沿槽方向在圆弧槽112a内滑动。
而且,当将安装有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定子11安装于阀主体20的上部时,在图18的箭头P的方向上将壳部30嵌入定子11的插嵌孔11H内,并使定子11沿箭头Q的方向旋转,来将夹紧部6a卡合于第一接头管21。此时,第一接头21一边使滑动杆6a1与滑动杆6a3张开,一边越过该滑动杆6a1、6a3与圆弧部6a2、6a4的边界。而且,第一接头管21嵌合在圆弧部6a2、6a4内。由此,固定用钢丝弹簧6以及定子11固定于由阀主体20、壳部40以及固定部件25构成的阀装置。
并且,如图17、图19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倾斜山形部6c的突端在插嵌孔11H的周围压接于定子11的磁轭11c,由此磁轭11c与固定用钢丝弹簧6电接地。另外,如图20中点划线所示,固定用钢丝弹簧6的水平山形部6b的突端嵌合在形成于固定部件25的外周的凹部25a内,固定用钢丝弹簧6与固定部件25在凹部25a和水平山形部6b电接地。由此,能够防止磁轭11c与壳部30之间的电噪声。并且,在进行上述的安装时,当固定用钢丝弹簧6沿轴线L方向在固定部件25的外周移动时,水平山形部6b以克服弹力而打开的方式弹性变形,同样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连结部6d能够沿槽方向在矩形凸部112的圆弧槽112a内滑动,从而上述水平山形部6b容易弹性变形。
在以上的各实施方式中,将由旋转限位机构50规定的磁性转子的下端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分别相对于上述基准位置预先设定磁性转子的磁极、壳部的凹部、固定用钢丝弹簧的固定位置、以及定子的磁极齿绕轴线L的位置。而且,由固定用钢丝弹簧固定于上述已设定的位置。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冷冻循环系统的图。图中,符号100是构成膨胀阀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电动阀,200是搭载于室外单元的室外换热器,300是搭载于室内单元的室内换热器,400是构成四通阀的流路切换阀,500是压缩机。电动阀100、室外换热器200、室内换热器300、流路切换阀400以及压缩机500分别通过导管如图示那样地连接,来构成热泵式冷冻循环。此外,省略储存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的图示。
冷冻循环的流路由流路切换阀400切换成制冷运转时的流路和制热运转时的流路这两种。在制冷运转时,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由压缩机500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流路切换阀400向室外换热器200流入,该室外换热器20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并且从室外换热器200流出的制冷剂液体经由电动阀100向室内换热器300流入,该室内换热器30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在制热运转时,如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由压缩机500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流路切换阀400依次向室内换热器300、电动阀100、室外换热器200、流路切换阀400以及压缩机500循环,室内换热器300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室外内换热器20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电动阀100使在制冷运转时从室外换热器200流入的制冷剂液体、或者在制热运转时从室内换热器300流入的制冷剂液体分别减压膨胀,并且控制该制冷剂的流量。
实施方式中的“阀装置”包括固定部件,但阀装置也可以是将壳部直接接合于阀主体的构造而并非固定部件。例如,图5中,也可以是取消固定部件24而通过焊接等将壳部30的下端固定于阀主体20的上端外周的构造。并且,图6中,也可以是取消固定部件25而使壳部40的下部延长并通过焊接等将其下端固定于阀主体20的上端外周的构造。另外,图6中,也可以是如下构造:代替阀主体20地,使固定部件25向下方延长,将该圆筒状的部件作为“阀主体”,并在该“阀主体”组装第一接头21、第二接头22以及阀座部件23。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结构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变更等。
符号的说明
1—固定用钢丝弹簧,1a—弯曲部,1b—水平山形部,1c—倾斜山形部,1d—连结部,10—步进马达(马达部),11—定子,11A—线圈部,11B—线圈部,11c—磁轭,11H—插嵌孔,110—模制树脂,111—固定凸部,112—矩形凸部,12—磁性转子,12a—突起部,121—磁化部件,20—阀主体,21—第一接头管(卡定用凸部),22—第二接头管,23—阀座部件,23a—阀口,30—壳部,30a—凹部,43—阀部件,43b—阀芯,50—旋转限位机构,51—螺旋导向线体,52—可动限位部件,40—壳部,25—固定部件,25a—凹部,3—固定用钢丝弹簧,3a—弯曲部,3b—水平山形部,3c—倾斜山形部,3d—连结部,11′—定子,113—固定孔,4—固定用钢丝弹簧,4a—夹紧部,4a1—按压杆,4a2—滑动杆,4a3—矩形状弯曲部,20′—阀主体,26—卡定用突起部(卡定用凸部),5—固定用钢丝弹簧,5a—夹紧部,5a1—滑动杆,5a2—圆弧部,5a3—滑动杆,5a4—圆弧部,5b—水平山形部,5c—倾斜山形部,5d—连结部,6—固定用钢丝弹簧,6a—夹紧部,6a1—滑动杆,6a2—圆弧部,6a3—滑动杆,6a4—圆弧部,6b—水平山形部,6c—倾斜山形部,6d—连结部,L—轴线。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阀,具备:
阀装置,其相对于阀主体组装圆筒形状的壳部而成,该阀主体内置有通过马达部的驱动来工作的阀部件,该圆筒形状的壳部收纳有上述马达部的磁性转子;以及
定子,其构成上述马达部并且具有以轴线为中心的圆柱形状的插嵌孔,
通过将上述壳部嵌入上述定子的上述插嵌孔,从而上述定子被装配于上述阀装置,
上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
具备以一部分卡合于上述定子的方式保持于该定子的弹性部件,上述定子利用设于上述弹性部件的固定机构固定于上述阀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由包围上述定子的上述插嵌孔的整周或者大致整周的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由线材构成,并且在上述定子且在上述插嵌孔的周围形成有与上述轴线同心的圆弧槽,上述弹性部件的一部分插通于上述圆弧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固定机构是向上述插嵌孔侧突出并与上述阀装置侧的凹部嵌合的水平山形部。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部件的上述固定机构是与设于上述阀装置侧的卡定用凸部卡合的夹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卡定用突起部,上述夹紧部构成为在相对于上述卡定用突起部绕上述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上述卡定用突起部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接头管,上述夹紧部构成为相对于上述接头管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并与上述接头管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用凸部是向上述阀装置的侧部水平地突出的接头管,上述夹紧部构成为在相对于上述接头管绕上述轴线转动的方向上与上述接头管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装置与上述定子的磁轭通过上述弹性部件而电接地。
10.一种冷冻循环系统,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的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阀作为上述膨胀阀。
CN201780070984.2A 2016-12-01 2017-10-10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Withdrawn CN109983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34049 2016-12-01
JP2016234049A JP2018091378A (ja) 2016-12-01 2016-12-01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PCT/JP2017/036617 WO2018100890A1 (ja) 2016-12-01 2017-10-10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267A true CN109983267A (zh) 2019-07-05

Family

ID=6224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0984.2A Withdrawn CN109983267A (zh) 2016-12-01 2017-10-10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8091378A (zh)
CN (1) CN109983267A (zh)
WO (1) WO201810089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0931A (ja) * 1996-07-16 1997-04-15 Fuji Koki:Kk 電動流量制御弁
JP2000074245A (ja) * 1998-08-27 2000-03-14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
CN1412460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201327255Y (zh) * 2008-07-11 2009-10-1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膨胀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2135204A (zh) * 2010-01-26 2011-07-27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202561205U (zh) * 2012-05-25 2012-11-28 何永水 电动阀
CN105247262A (zh) * 2013-07-23 2016-01-1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具备电磁线圈的流体控制阀以及该电磁线圈单元的固定方法
CN105299290A (zh) * 2014-07-03 2016-02-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3476B2 (ja) * 2003-08-07 2008-07-0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磁弁の電磁コイル取付構造
CN101956854B (zh) * 2009-07-15 2012-10-24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阀及其阀体装置
JP5457153B2 (ja) * 2009-12-03 2014-04-02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電磁弁
JP5725714B2 (ja) * 2010-01-26 2015-05-27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のコイルユニットの取付装置
JP5590936B2 (ja) * 2010-03-30 2014-09-17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JP5850799B2 (ja) * 2012-05-24 2016-02-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0931A (ja) * 1996-07-16 1997-04-15 Fuji Koki:Kk 電動流量制御弁
JP2000074245A (ja) * 1998-08-27 2000-03-14 Fuji Koki Corp 電動弁
CN1412460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201327255Y (zh) * 2008-07-11 2009-10-1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膨胀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2135204A (zh) * 2010-01-26 2011-07-27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202561205U (zh) * 2012-05-25 2012-11-28 何永水 电动阀
CN105247262A (zh) * 2013-07-23 2016-01-13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具备电磁线圈的流体控制阀以及该电磁线圈单元的固定方法
CN105299290A (zh) * 2014-07-03 2016-02-0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00890A1 (ja) 2018-06-07
JP2018091378A (ja) 2018-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2139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5247262B (zh) 具备电磁线圈的流体控制阀以及该电磁线圈单元的固定方法
KR20030032008A (ko) 밸브구동장치
CN105190132A (zh) 具有静止元件的轴向阀
CN108730590A (zh) 控制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43750A (zh)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JP7481562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9983267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8331923B (zh) 电动阀及冷冻循环系统
JP6722274B2 (ja) 電動弁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8700217A (zh) 电动阀
CN109253533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7144994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9899580A (zh)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JP2004108764A (ja) 電動膨張弁及び冷凍装置
JP2019190496A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JP5715772B2 (ja) 電動弁及び四方切換弁
JP7190170B2 (ja) 電動弁
CN113932022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386643A (zh)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JP6781730B2 (ja) 電動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14562568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2005201407A (ja) 電動弁
JPH0616189Y2 (ja) 切替弁
KR20000006353A (ko) 냉난방장치에있어서의작동매체의유로전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