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5204A - 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5204A
CN102135204A CN2011100374928A CN201110037492A CN102135204A CN 102135204 A CN102135204 A CN 102135204A CN 2011100374928 A CN2011100374928 A CN 2011100374928A CN 201110037492 A CN201110037492 A CN 201110037492A CN 102135204 A CN102135204 A CN 1021352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ssembly
operated valve
housing
mortor op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7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5204B (zh
Inventor
原田贵雄
荒井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o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ko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138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257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771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909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ok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k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35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5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5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5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动阀,把线圈单元组装到阀主体上时,能够防止线圈单元对于壳体的装配不良,且能够容易地、正确地且可靠地进行所述装配。在具有阀室等的阀主体上,一体地固定有内部装备有转子的圆筒形的壳体,在壳体上安装有线圈单元。壳体的外周部上形成有突起(30)。由金属板制成的装配部件(100)被固定在线圈单元(50)的下部。在该装配部件(100)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多个脚状的装配部,且在其中1片装配部(110)上形成有孔(200)。该孔(200)具有在组装时将突起(30)向孔(200)的中心方向引导、且该孔(200)和突起(30)之间进行自动调心的形状,例如,被形成为卵形。

Description

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所述电动阀包括内装有可旋转的转子的壳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子的外嵌于所述壳体的定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定子对于壳体的固定构造方面具有特点的电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电动阀装备有:由非磁性金属制作成圆筒形状的被称为壳体的部件,收容于该壳体内部的转子,以及由线圈单元构成的、装卸自如地嵌合于该壳体外周的环状定子。该转子和定子组合在一起构成步进电动机。由定子旋转驱动转子,转子的旋转根据需要通过齿轮机构等减速机构被减速,之后,由螺旋机构变换成阀芯的阀轴线方向上的直线运动。阀芯通过该直线运动与配设于阀主体内的节流孔相接触分离,由此,阀开度即通过节流孔的流量得以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6369号公报)中,作为这种电动阀,提出有如下的一个例子:通过将减速装置与转子一起收容配置于同一壳体内,从而做成小型化且大功率/高分辨率的电动阀,并详细公开了其构造。即,在电动阀主体内插入有具有阀芯的阀杆,在固定于主体侧的壳体内配置有转子,在转子的内侧,收容有由所谓奇异行星齿轮机构构成的减速装置。在该减速装置中,转子的输出被输入到恒星齿轮,再从恒星齿轮传送到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同时与固定齿轮以及输出齿轮啮合,该输出齿轮和该固定齿轮的齿数稍有不同,基于该齿数差以大减速比减速驱动输出齿轮。输出齿轮的旋转输出通过驱动杆传送到螺纹轴,通过螺纹轴的螺旋作用将旋转运动变换成阀杆的轴向直线运动,由此阀芯进行靠近或远离阀座的动作。
图19以及图20表示以往电动阀的一个例子。图19为电动阀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表示组装后的该电动阀的立体图。相对于阀主体10装卸自如地装配的线圈单元(定子)50,在嵌合到壳体20上之后,采用装配部件80固定到阀主体10上,该装配部件80具有3片有弹性的装配部(板状部件)83。通过将线圈单元50上所设有的凸台70嵌入形成于环状主体81的装配孔82中并焊接,从而将装配部件80固定到线圈单元50上。线圈单元50构成为,相对于壳体20,在壳体20的圆周上能够选择4处装配姿态中的任意一个。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将电动阀配设到制冷循环中时,能够选择相对于对方机器最适合的线圈单元50的装配姿态。
具体来说,将通过冲裁等形成的嵌合孔84与形成在壳体20的外周部上的4个突起30嵌合,从而把线圈单元50固定于电动阀主体侧。所述嵌合孔84形成于固定在线圈单元50上的3片装配部83中的一片装配部上。形成于装配部83的嵌合孔84的直径比形成在壳体20的外周部上的突起30的根部的直径稍小,由此线圈单元50相对于电动阀主体的壳体20被定位。通过这样的构造,形成有嵌合孔84的装配部83隔着突起30按压壳体20,未形成有嵌合孔84的其他的装配部83直接按压壳体20,由此线圈单元50相对于壳体20被定位且被固定。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63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具有上述的定位及固定构造的电动阀,为了上述嵌合而进行的对位较难,存在发生装配不良的风险。另外,例如,流通过程中由下落等引起的冲击作用于电动阀时,定子相对于阀主体的装配位置可能从本来的位置偏出,存在发生偏离的情况。另外,装配由突起和孔的嵌合完成,为了装配而进行的对位较难,存在装配耗费时间、或发生装配不良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在相对于阀主体组装定子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的突起和孔的嵌合,且能够防止所述的装配不良。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能够使定子向阀主体的装配变得容易,且能够防止定子从阀主体上偏离。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动阀包括:阀主体,所述阀主体室具有阀室、与该阀室相通的阀座以及相对于该阀座分离接触的阀芯;固定于所述阀主体、由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形的壳体;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转子;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并传递给所述阀芯的机构;装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外侧的线圈单元;以及使所述线圈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具有: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突起、以及固定在所述线圈单元上的多个有弹性的装配部,所述多个装配部中的一个装配部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突起相卡合的孔,且具有将所述突起向所述孔中心方向引导的引导功能。
根据这样的电动阀,由于将线圈单元相对于壳体固定的装配装置具有将突起向孔的中心方向引导的引导功能,所以壳体的突起能够容易地与固定在线圈单元上的一个装配部所具有的孔相卡合。
另外,上述的电动阀中,所述引导功能通过所述孔实现,所述孔的形状被确定成能够将所述突起自动地向所述孔的中心引导。
并且形成于装配部的孔是长度方向位于线圈单元的轴线方向的卵形的孔,或者是长度方向位于线圈单元的轴线方向的菱形的孔。
进一步,形成于装配部的孔是在和所述突起相卡合的方向上具有大径部的锥形孔,或者,是从与所述突起卡合的方向插入工具、进行翻边加工而形成的孔。
另外,本发明的电动阀在上述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在所述一个装配部的侧面设置有切口或凹部,所述引导功能通过所述切口或凹部实现。
根据该电动阀,把线圈单元嵌插到壳体的外侧时,向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通过所述切口或凹部被向孔的中心方向引导,并且与位于该引导装置附近的该装配部的孔相卡合,所以,突起和孔之间的卡合即定子向阀主体的装配能够容易地进行。
进一步,本发明涉及的具有上述各特征的电动阀,其中,所述多个装配部中余下的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为防脱部,该防脱部与所述阀主体或者所述壳体卡合,并防止所述定子向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松脱。
根据这样的电动阀,余下的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为防止定子向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脱出的防脱部,所以,除了通过上述引导装置使定子向阀主体的装配变得容易之外,还能够防止装配于阀主体的定子从阀主体脱出。
所述防脱部可以为形成有防脱孔的卡合部,所述防脱孔在所述转子脱出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突起中除了与所述一个装配部卡合的所述突起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突起相卡合。
另外,所述防脱孔可以是在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较长的横向长孔。
另外,所述防脱部可以为至少一个卡合脚,该卡合脚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的所述阀主体的凸缘部相卡合。
进一步,所述各卡合脚具有一对卡合爪,所述一对卡合爪在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分离。
根据本电动阀,当定子被嵌插到圆筒形的壳体的外侧时,设置在定子上的装配装置的定位部所具有的定位孔,与壳体所具有的多个突起中的一个相卡合,由此,定子相对于壳体被定位。即使该定位部没能起到防止由于受到冲击等而使定子从壳体脱出的作用,由于装配装置上所设置的防脱部与阀主体或者壳体相卡合而防止定子向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脱出,所以定子以相对于壳体位置被定位的状态被保持在该位置上。
发明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电动阀具有以上的构造,组装线圈单元和阀主体侧时,突起被向装配部的孔的中心方向引导,结果,能够容易、正确、且可靠地对其进行定位,并且能够防止组装不良。
另外,通过将所述孔的形状确定成能够将所述突起自动地向所述孔的中心引导,从而装配部的孔被自动调心而与突起卡合,因此其定位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上述的电动阀,由于利用装配装置所具有的防脱部来防止定子从壳体上脱出,因此即使在处于打包状态下的流通阶段等,因碰撞等原因电动阀受到冲击,由于除了定位部以外的其他装配装置所具有的防脱部与阀主体或者壳体相卡合而防止定子向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脱出,所以定子不会从壳体上脱出,能够良好地保持完成品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阀主体和壳体的组装部件的说明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阀的线圈单元的外观图。
图4是表示把图1所示的电动阀分解成主体部和线圈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对于图4所示的电动阀分解线圈单元和装配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装配部110的孔112和壳体侧的突起30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动阀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图15是说明图14所示的电动阀中的定位部和防脱部的展开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其他的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电动阀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6所示的电动阀中的定位部和防脱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19是表示以往电动阀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电动阀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电动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的说明图。
用符号1表示其整体的电动阀,具有由黄铜等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状的阀主体10,在阀主体10上连接有配管12、14。
虽然未图示,但在阀主体10内设有阀室和与该阀室相通的阀座,且收容有相对于该阀座能够进行接触分离动作的阀芯。通过装配部件22,将由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有底圆筒形状的壳体20固定在阀主体10的上部。圆筒形状的转子(未图示)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壳体20内。通过螺旋机构(未图示)将转子的旋转变换成直线运动,通过该直线运动使阀芯在阀轴方向上移动,相对于阀座进行接触分离动作。
通过控制阀芯相对于阀座的位置,能够控制通过阀流经配管12、14的制冷剂等流体的流量。
在壳体20的外周部上装卸自如地装配有线圈单元50。在线圈单元50内,配置缠绕电线的绕线管,且用合成树脂进行一体化。在线圈单元50的一侧设有收容线端的罩部60,通过引线62与外部的供电侧连接。
由壳体20外侧的线圈单元50和壳体20内侧的转子构成步进电动机,通过向线圈单元50侧供电的脉冲,能够使转子旋转规定的角度。
固定有壳体20的阀主体10,作为组合部件被供给,通过组装线圈单元50而形成电动阀1的完成品。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1的阀主体10和壳体20的组装部件,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动阀1的线圈单元50的外观图。
壳体20通过装配部件22固定在阀主体10上。
在圆筒形状的壳体20的装配部件22附近,在圆周上形成有例如4个突起30。这些突起30通过利用冲孔机、冲床等工具从壳体20的内侧对壳体20进行加工而形成。这些突起30为半球状,或者形成为其纵剖面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的一部分、或者其他的曲面。
线圈单元50为用合成树脂覆盖线圈绕线管的部件,在其下部具有朝向下方以突起状突出的树脂制的多个凸台70。在这些凸台70上嵌合有金属制的装配部件100,将凸台70焊接到装配部件100上而与装配部件100一体化。
该装配部件100由有弹性的金属板制成,通过弯曲加工形成有例如3片装配部。
在3片装配部中,有1片装配部110具有装配用的孔。其他两片装配部120、120没有孔,分别具有利用弹性按压壳体20的外周而把线圈单元50可靠地固定在壳体20的外周部的功能。
图4是表示把图1所示的电动阀1分解成主体部和线圈单元50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前所述,在具有装配部件22且固定于阀主体10的壳体20的阀主体侧的附近,在圆周上例如以90度的等间隔形成有4个突起30。
线圈单元50具有在合成树脂的内部密封线圈绕线管的构造,其内侧嵌合在壳体20的外周部上。线圈单元50为环状,在其外侧突出有罩部60,该罩部60收容用于接收供电的线端。
在线圈单元50的下表面,设有沿轴向突出的多个圆柱状的凸台70。
装配部件100由有弹性的金属板制成,具有安装在线圈单元50的环状下端面52上的环状主体,在该环状主体上以与凸台70对应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孔,每个孔都与凸台70相嵌合。这些孔与凸台70嵌合后,用焊接等方法对凸台70进行加工,从而将装配部件100固定在线圈单元50上。
装配部件100具有金属板弯曲而成的3片装配部110、120。在其中的1片装配部110上形成有与壳体20的突起30卡合的孔200。其他的两片装配部120、120没有与突起卡合的孔,具有利用其弹性把线圈单元50可靠地固定在壳体20上的功能。
图5是表示对于图4所示的电动阀1进一步分解线圈单元50和装配部件100的状态的立体图。
装配部件100为圆盘状部件,在其内侧具有使壳体20的外周部插入的空间104。装配部件100形成有用于和线圈单元50的凸台70相卡合的多个装配孔102。
对构成装配部件的金属板进行切割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3片装配部110、120、120中的1片装配部110,具有与壳体的突起相卡合的孔200。其他的两片装配部120、120没有孔,具有利用弹性把线圈单元50可靠地固定在壳体20上的功能。
图6是表示在线圈单元50侧的装配部110上形成的圆孔112和壳体侧的突起30之间以往的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6(a)所示,在以往的装配部110上,通过冲裁等形成有圆孔112。即,该圆孔112被形成为其内壁面与装配部110的表面相垂直。
壳体与线圈单元50组装时,线圈单元50嵌合到壳体的外侧之后,旋转线圈单元50,使装配部110的圆孔112与壳体侧的突起30卡合。
在进行该组装时,如果线圈单元50和壳体的轴向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则如图6(b)所示,装配部110的圆孔112能够与壳体的突起30正确地卡合。
然而,如果线圈单元50与壳体之间的轴向位置比规定的位置短,则如图6(c)所示,装配部110的圆孔112无法和突起30正确地卡合。
同样,如果线圈单元50与壳体之间的轴向位置比规定的位置长,则如图6(d)所示,装配部110的圆孔112无法和突起30正确地卡合。
因此,上述卡合操作比较麻烦,另外组装时,如果装配部110的圆孔112和壳体的突起30没有正确地卡合,则线圈单元50和阀主体侧面的固定状态会变得不稳定,成为步进电动机工作不良的原因,有损电动阀的功能。
本发明的装配装置提供了消除上述不良状况的装配部件。
图7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中,装配装置和以往一样具有固定在线圈单元50下表面的装配部件100。装配部件100具有装配部110和两个装配部120、120(图4、图5),所述装配部110起到与壳体侧的突起30卡合的卡合脚的作用,所述装配部120、120仅具有按压壳体的功能。
如图7(a)所示,装配部110具有卵形的孔200。孔200形成为线圈单元50侧的上部为小径部204、下方为大径部202的卵形。即,以应定位突起30的位置为中心形成圆形的大径部202,小径部204形成为向大径部202的上方突出,并且它们的轮廓被用直线连结,从而形成孔200。另外,大径部202被设定为比突起30的根部的直径略小。进一步,在该实施例中,孔200例如通过采用呈上述形状的模具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其内壁面被形成为相对于装配部110的表面垂直。
因此,例如,如图7(b)所示,在组装时,即使孔200和突起30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不一致,只要突起30的顶点能够进入到孔200的入口内,通过装配部110的弹性,突起30就能够被向卵形的孔200的中心方向引导,自动地向中心部(大径部202的中心部)调心。由此,突起30与大径部202卡合,从而线圈单元50被装配到壳体20的正确的位置。如此,装配部110通过孔200所具有的自动调心功能而被定位。
图8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形成在装配部110上的孔210具有上方为大径部212、下方为小径部214的倒立的卵形的形状。
该例为与图7所示的卵形的孔200上下颠倒的形状,具有圆形轮廓的大径部212的中心被设定在应对突起30进行定位的位置。该倒立的卵形的孔210所具有的功能与在图7中说明的孔的功能相同。
在图8(b)所示的实施例中,菱形的孔220兼有图7所示的实施例以及图8(a)所示的实施例的功能,在圆形的大径部222的上下具有圆形的小径部224,且用直线将它们连结。即,孔220为长轴在上下方向上的菱形。因此,如果突起30的中心位于上下的小径部224内,突起30能够被向孔220的中心方向引导,突起30的中心自动地向孔200的中央(大径部222的中心)调心。
图9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a)、(b)所示,形成在装配部110上的孔240形成为与突起30相对一侧的面(表面)的圆较大、其相反侧的面(背面)的圆较小的锥状(相对于装配部110的表面倾斜)。如果突起30的顶端能够位于孔240的表面内,则通过该锥面的作用,突起30被向孔240的中心方向引导,突起30被自动地调心成其中心位于孔240的中心。
另外,通过恰当地设定锥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突起30的曲面,能够使锥面和突起30的接触部分不位于孔240的表面端部,而位于从该表面向背面侧移动的位置,由此,与通过冲裁形成孔的情况相比,孔240的表面的圆的直径能够更大。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把突起30插入到孔240内。
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在装配部110上的孔250通过从插入突起30的一侧向装配部110压入刀具的翻边加工而形成。
通过该翻边加工,在装配部110的背面侧形成圆筒状的突起251,且在孔250的表面侧的周围形成有R面252。
通过该R面252的作用,如果突起30的顶端能够位于孔250的内侧,则通过该R面252的作用,突起30被向孔250的中心方向引导,突起30被自动调心成其中心位于孔250的中心。
另外,本例和图9所示的例子一样,与突起30相对一侧的孔250的最外周部的直径,可以比通过冲裁形成的孔大,结果,向孔250内插入突起30变得更加容易。
图11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件100的与突起30相卡合的装配部110在其中央具有圆孔112,所述装配部110由弹性金属片弯折成脚状而形成。并且,在该装配部110的两侧面设有作为引导装置的凹部260,所述凹部260用于把突起30向圆孔112的中心方向引导。
该凹部260能够通过对由弹性金属片制成的装配部110的两侧部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变形部261而构成。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圆孔112的两侧设置两个凹部260,因此相对于壳体20装配线圈单元50时,如果规定的突起30插入到两个凹部260中的任一个,则线圈单元50相对于壳体20的纵向(中心轴方向)的位置就被确定了。因此,如果从该状态稍微地旋转线圈单元50,则所述规定的突起30通过凹部260被向所述圆孔112的中心方向引导,所述圆孔112能够与所述规定的突起30可靠地卡合。
图1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装配部件100的装配部110在其中央具有圆孔112。并且,在该装配部110的两侧面设有作为引导装置的切口270,所述切口270用于把突起30向圆孔112的中心方向引导。
该切口270可以在裁切装配部110的同时形成。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在圆孔112的两侧设有两个切口270,如果壳体20的规定的突起30与两个切口270中的任一个相抵接,则线圈单元50相对于壳体20的纵向的位置也被确定了。因此,如果从该状态稍微地旋转线圈单元50,则所述规定的突起30通过切口270被向所述圆孔112的中心方向引导,所述圆孔112能够与所述规定的突起30可靠地卡合。
另外,虽然在图11以及图12的例子中,圆孔112为通过冲裁形成的孔,但是也可以为图7~10所示那样的卵形、菱形、或是锥状的通过翻边加工形成的孔。
在本发明的电动阀中,组装预先构成的阀主体部和线圈单元侧时,在阀主体的壳体上形成的突起被引导成能够嵌合到线圈单元侧的装配部的孔的位置,实现可靠地组装。
图13、图14以及图1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又一实施例的图。图13是表示对于电动阀将线圈单元50、装配部件100a以及包括壳体20的阀主体10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将图13所示的线圈单元50、装配部件100a以及阀主体10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将装配部件100a在环状主体101的圆周方向上展开且并排表示一系列卡合部的展开图。由于线圈单元50以及包括壳体20的阀主体10的构造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因此用相同符号进行图示,不再详述。
将装配部件100a装配到定子50的壳体20上时,各卡合部由于自身的弹性朝向按压壳体20外周的方向施力,弯曲并越过突起30而使突起30嵌入卵形的孔200或者横向长孔230,由此,具有将线圈单元50可靠地固定到壳体20的外周部上的功能。4片卡合部中的1片卡合部构成装配部110a,所述装配部110a上形成有孔200并具有定位的作用。装配部110a负责定子50的圆周方向以及转子轴线方向的定位,具有已经说明了的自动调心功能。另外,其他的3片卡合部构成装配部120a,所述装配部120a在与转子的轴线垂直的横向上形成有较长的横向长孔230并具有防脱作用。三个装配部120a可以构成为相同的构造。
在各装配部120a中,在突起30嵌入横向长孔230的状态下,如果定子50要沿推力方向(转子轴线方向)从壳体20脱出,由于突起30顶到横向长孔230的上下孔缘231而卡合,因此限制定子50在转子轴线方向的位移。因此,各装配部120a弥补了单独具有装配部110a时的较弱的防脱作用,起到有效地阻止定子50的脱出的作用。在图示的例子中,虽然对于除装配部110a之外的所有突起30都设有装配部120a,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仅对于一个突起30或两个突起30、30设置装配部120a。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余下的突起30,卡合部不设孔,通过自身的弹性力能够保持按压突起30的状态,但是设置装配部120a的地方越多,越能使定子50在圆周方向分散地相对于壳体20可靠地保持。
在各装配部120a中,由于横向长孔230和突起30之间在壳体20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上具有通融性,因此,即使横向长孔230或突起30在形成时角度尺寸(在与转子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剖开时的相对于中心的角度尺寸)存在一些偏差,当通过装配部110a在圆周方向进行定位时,能够吸收横向长孔230和突起30的制作误差。另外,横向长孔230可以是上下孔缘平行且两端为半圆形的形状,或者也可是横轴作为长轴的椭圆形状。
具有自动调心功能的装配部110a可以具有如图8所示的形成为倒立的卵形形状的孔210,或者具有形成为菱形形状的孔220。另外,具有自动调心功能的定位孔的形状/构造,不限于上述的例子,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形状/构造也是可以的。另外还有,代替上述的自动调心功能,或者说是除了自动调心功能以外,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那样,在孔200的两侧具有凹部260或切口270的构造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涉及的电动阀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6中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另外,其组装状态如图17中的立体图所示。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实施例和图13以及图14所示的实施例,除装配部件的具体构造不同之外没有差别,因此,对于同等的部件或部位用相同符号标记,省略再次的说明。图16、图17所示的电动阀所使用的装配部件300,与装配部件100相同,由有弹性的金属板制成,具有环状主体301,在环状主体301的内侧形成有使壳体20的外周部插入的空间304。装配部件300被设置成如下的结构:凸台70嵌合到多个的装配孔302中,通过将此状态的凸台70焊接到环状主体301上,从而使装配部件300相对于线圈单元50一体地固定。环状主体301通过弯曲加工形成为例如至少1片卡合部和至少1片卡合脚向远离线圈单元50的方向延伸。当线圈单元50嵌插到壳体20的外侧时,壳体20从空间304内通过,各卡合部沿着壳体20的外周面延伸。
卡合部中的一个为装配部310,该装配部310具有与图15所示的装配部110a相同的构造和自动调心功能,至少1片卡合脚为具有后面详细描述的防脱作用的装配部330。如图16所示,在总共设置4片卡合部以及卡合脚的情况下,余下的两片,如图18所示,可以是作为具有防脱作用的装配部320、330而发挥功能的卡合部或者卡合脚,这种情况的组合为以下总共3种情形:
(a)两片都由与图15所示的装配部120a相同的卡合部构成的装配部320;
(b)由与图15所示的装配部120a相同的卡合部构成的装配部320、以及与装配部330相同的卡合脚各一片;
(c)两片都与装配部330相同的卡合脚。
或者说,余下的两片可以是其中一片或者两片都不设孔、通过自身的弹性力按压突起30的卡合部。仅一方为无孔的卡合部时,余下的1片可以是作为装配部320或者装配部330而发挥功能的卡合部或者卡合脚。
如图所示,作为装配部330发挥功能的卡合脚具有:从环状主体301延伸出来的脚主体331,在脚主体331的顶端侧向两旁延伸、且向内侧弯折的卡合爪332、332,以及设置在脚主体331顶端侧的末端、向壳体的外侧方向稍微弯折的尾部333。卡合爪332、332钩住壳体20的对于阀主体10的装配部件22,由此,不需要在阀主体10侧设置特殊的部件,就能够容易且可靠地阻止线圈单元50从壳体20脱出。装配部件22为壳体20的下端的对于阀主体10的装配部分(阀主体的凸缘部),在该部分通过焊接将壳体安装到主体上。卡合爪332、332对于装配部件22的钩挂,可以通过捏住尾部333进行拉拽而使脚主体331弹性形变来容易地进行。另外,即使不捏住尾部333进行拉拽,通过将线圈单元50押入到壳体20上,由于尾部333向外侧弯折而形成的倾斜面(尾部333的壳体20侧的面)或卡合爪332的顶端侧的倾斜部332A与壳体20的表面抵接,脚主体331发生弹性形变,因此只要这样继续进行押入操作,当卡合爪332的后端332B到达所述装配部件22时,脚主体331的形变恢复,之后,所述后端332B就会钩住装配部件22。另外,由于两个卡合爪332、332在装配部330的两旁钩住固定侧,与仅由一个卡合爪钩住的情况相比较,强度变大,提高了钩挂的稳定性。
图17是表示图16中分解表示的电动阀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装配部件300的一个卡合部作为定位部31而发挥功能,并且,设置在径向相对的位置上的一个卡合脚作为装配部330发挥功能。余下的两片中能被看到的一侧的卡合部,作为由横向长孔和突起30构成的装配部320而发挥功能。

Claims (13)

1.一种电动阀,包括:
阀主体,所述阀主体具有阀室、与该阀室相通的阀座以及相对于该阀座分离接触的阀芯;
固定于所述阀主体、由非磁性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形的壳体;
旋转自如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转子;
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运动并传递给所述阀芯的机构;
装配于所述圆筒形壳体的外侧的线圈单元;以及
使所述线圈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的装配装置,
所述电动阀的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具有:
向所述壳体的外侧突出的突起;以及
固定在所述线圈单元上的多个有弹性的装配部,
所述多个装配部中的一个装配部,具有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突起相卡合的孔,且具有将所述突起向所述孔中心方向引导的引导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功能通过所述孔实现,所述孔的形状被确定成能够将所述突起自动地向所述孔的中心引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是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线圈单元的轴线方向的卵形的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是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线圈单元的轴线方向的菱形的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是在与所述突起相卡合的方向上具有大径部的锥形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是从与所述突起卡合的方向插入工具、进行翻边加工而形成的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装配部的侧面设有切口,所述引导功能通过所述切口实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个装配部的侧面设有凹部,所述引导功能通过所述凹部实现。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装配部中余下的装配部中的至少一个为防脱部,该防脱部与所述阀主体或者所述壳体卡合,防止所述定子向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松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为形成有防脱孔的卡合部,所述防脱孔在所述转子脱出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突起中除了与所述一个装配部卡合的所述突起以外的至少一个所述突起相卡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孔是在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较长的横向长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为至少一个卡合脚,该卡合脚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的所述阀主体的凸缘部相卡合。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卡合脚具有一对卡合爪,所述一对卡合爪在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相互分离。
CN201110037492.8A 2010-01-26 2011-01-26 电动阀 Active CN1021352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3823 2010-01-26
JP2010013823A JP5725714B2 (ja) 2010-01-26 2010-01-26 電動弁のコイルユニットの取付装置
JP2010-077156 2010-03-30
JP2010077156A JP5590936B2 (ja) 2010-03-30 2010-03-30 電動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5204A true CN102135204A (zh) 2011-07-27
CN102135204B CN102135204B (zh) 2015-03-18

Family

ID=44295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7492.8A Active CN102135204B (zh) 2010-01-26 2011-01-26 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520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211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磁驱动器以及具有该电磁驱动器的电动阀
CN106286947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体控制阀
CN107830222A (zh) * 2017-12-05 2018-03-23 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线圈定位结构
CN10925353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386643A (zh) * 2017-08-08 2019-02-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09899580A (zh) * 2017-12-08 2019-06-1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09983267A (zh) * 2016-12-01 2019-07-0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10388493A (zh) * 2019-06-26 2019-10-29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EP3975390A1 (en) * 2020-09-24 2022-03-30 Fujikoki Corporation Motor-operated valve comprising improved means for supporting an air gap can within the motor stator unit
CN110388493B (zh) * 2019-06-26 2024-06-07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057U (zh) * 1989-11-28 1990-08-08 刘希元 多变厨房搁架
JPH11344014A (ja) * 1998-05-29 1999-12-14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クリップ取付座
CN1103702C (zh) * 1995-11-10 2003-03-26 株式会社电装 气路切换器与采用此器的空调机
CN1412460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JP2004169857A (ja) * 2002-11-21 2004-06-17 Chiyoda Kucho Kiki Kk 電動弁
CN2913772Y (zh) * 2006-04-19 2007-06-20 浙江盾安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定子线圈与阀体的接合定位结构
CN101042197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101149118A (zh) * 2006-09-20 2008-03-26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WO2009082063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Ye-Myung Lee Dust proof strike for door fixing
JP4390299B2 (ja) * 1998-08-27 2009-12-2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0057U (zh) * 1989-11-28 1990-08-08 刘希元 多变厨房搁架
CN1103702C (zh) * 1995-11-10 2003-03-26 株式会社电装 气路切换器与采用此器的空调机
JPH11344014A (ja) * 1998-05-29 1999-12-14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内装部品のクリップ取付座
JP4390299B2 (ja) * 1998-08-27 2009-12-24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CN1412460A (zh) * 2001-10-10 2003-04-23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JP2004169857A (ja) * 2002-11-21 2004-06-17 Chiyoda Kucho Kiki Kk 電動弁
CN101042197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CN2913772Y (zh) * 2006-04-19 2007-06-20 浙江盾安精工集团有限公司 电子膨胀阀定子线圈与阀体的接合定位结构
CN101149118A (zh) * 2006-09-20 2008-03-26 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电动阀
WO2009082063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Ye-Myung Lee Dust proof strike for door fixing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2112B (zh) * 2012-09-07 2016-04-0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磁驱动器以及具有该电磁驱动器的电动阀
CN103672112A (zh) * 2012-09-07 2014-03-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磁驱动器以及具有该电磁驱动器的电动阀
CN106286947A (zh) * 2015-06-26 2017-01-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体控制阀
CN106286947B (zh) * 2015-06-26 2018-11-09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流体控制阀
CN109983267A (zh) * 2016-12-01 2019-07-05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25353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253533B (zh) * 2017-07-14 2020-10-1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N109386643A (zh) * 2017-08-08 2019-02-26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07830222A (zh) * 2017-12-05 2018-03-23 浙江中宝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阀线圈定位结构
CN109899580B (zh) * 2017-12-08 2020-09-01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09899580A (zh) * 2017-12-08 2019-06-1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用定子以及电动阀
CN110388493A (zh) * 2019-06-26 2019-10-29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10388493B (zh) * 2019-06-26 2024-06-07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膨胀阀
EP3975390A1 (en) * 2020-09-24 2022-03-30 Fujikoki Corporation Motor-operated valve comprising improved means for supporting an air gap can within the motor stator un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5204B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5204A (zh) 电动阀
US7793915B2 (en) Valve drive device
JP6740740B2 (ja) 減速機
JP4945377B2 (ja) 回転電機
JP5488931B2 (ja) 回転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2067856A (ja)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装置
JP5590936B2 (ja) 電動弁
EP3376644B1 (en) Geared motor
EP3276202B1 (en) Gear device
US10753426B2 (en) Geared mo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geared motor
CN108343777A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5725714B2 (ja) 電動弁のコイルユニットの取付装置
JP2005306106A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KR20130021325A (ko) 기어드 모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3431822B1 (en) Pin and carrier locking assembly
JP2004169857A (ja) 電動弁
JP2013038963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
KR101806925B1 (ko) 차량의 전동식 브레이크용 롤러 스크류
US20180195597A1 (en) Differential for automobile
JP2019043337A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7250636B (zh) 电磁阀的安装构造
CN212338103U (zh) 驱动装置
JP5334881B2 (ja) 打抜き機械に用いられる、回動可能な複数の工具挿入体を備えた工具
JPH1047519A (ja) 電動弁のストッパー構造
JP2019210999A (ja) バックラッシ調整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