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166B -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166B
CN109983166B CN201780073860.XA CN201780073860A CN109983166B CN 109983166 B CN109983166 B CN 109983166B CN 201780073860 A CN201780073860 A CN 201780073860A CN 109983166 B CN109983166 B CN 109983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waste
deflecting element
stretching device
end stre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38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166A (zh
Inventor
M.格斯奎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nol NV
Original Assignee
Picano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nol NV filed Critical Picanol NV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28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 D03D47/3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wherein the weft itself is projected into the shed by gas jet
    • D03D47/3066Control or handling of the weft at or after arrival
    • D03D47/308Stretching or holding the we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es, Weavers' Tools, And Shuttles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具有吸入嘴(32),该吸入嘴设置有:侧向吸入狭缝(34),其沿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延伸以用于吸入废料端(28);以及开口(35),其设置在吸入嘴(32)的面向编织织物(3)的边缘的第一端(58)处以用于沿垂直于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的方向输送保持在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28),并且其中,偏转元件(41)设置在开口(35)和编织织物(3)的边缘之间,该偏转元件(41)至少部分地突出超过开口(35)以用于使保持在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28)在它们位于编织织物(3)的边缘和开口(35)之间的路径中偏转。一种具有此类废料端拉伸装置(30)的织机以及一种此类废料端拉伸装置(30)的用途。

Description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和一种包括废料端拉伸装置的织机所述织机特别是喷气织机。
背景技术
在喷气织机中,借助于空气插入纬线,该空气由一个或多个主喷嘴和沿纬线插入通道设置的连续中继喷嘴供应。例如在US 3,901,286中示出了喷气织机。将插入的纬线的延伸超过织物的侧边缘且未被织入织物中的部分称为废料端。为了在切断之后去除废料端,US 3,901,286公开了一种在织物下方布置在为编织织物提供的边撑(temple)高度处的导管,其中,该导管具有从下方面向织物的口部。
在两次纬线插入之间的时间间隔期间,纬线的一部分保留在主喷嘴或相关联的主喷嘴中,并且主喷嘴继续对着纬线的布置在主喷嘴内部的部分吹风。这可能引起对纬线的损坏。例如,当编织具有高捻度的纬线时,较长的吹风时间可导致纬线退捻。类似地,当编织复丝纬线时,在多根细纱一起形成一根纬线的情况下,由于相对较长的吹风时间,纬线的经受较长吹风时间的部分可变得“散开(unraveled)”。纬线的退捻或散开的端部具有不同于纬线的剩余部分的性质,并且会导致视觉上可感知的编织缺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知使用较长的废料端,换句话说,将纬线编织成具有此类废料端长度使得在纬线插入之后纬线的受损的或退化的前端延伸超过待编织织物的边缘。换句话说,纬线的受损的或退化的前端未被织入织物中,而是突出超过编织织物。
长废料端会彼此缠结并在织物附近形成一团乱麻,这干扰了随后插入的纬线。而且,存在如下的风险:此类长废料端后跳到后面的梭口中,换句话说,重新进入梭口并织入经线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和一种包括废料端拉伸装置的织机,其中,相对长的废料端也可以得到牢固地保持。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料端拉伸装置在织机中的用途。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废料端拉伸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织机和根据本发明的废料端拉伸装置的用途来实现。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该废料端拉伸装置包括吸入嘴,吸入嘴适于布置在插入的纬线突出超过编织织物的边缘的废料端的路径中,其中,吸入嘴适于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施加吸入力,其中,吸入嘴适于附接到织机,使得吸入嘴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延伸,其中,吸入嘴设置有:侧向吸入狭缝,其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延伸以用于将废料端吸入到吸入嘴中;以及开口,其设置在吸入嘴的面向编织织物的边缘的第一端处以用于沿垂直于吸入嘴的纵向方向的方向输送保持在吸入嘴中的废料端,并且其中,偏转元件设置在开口和编织织物的边缘之间,该偏转元件至少部分地突出超过开口以用于使保持在吸入嘴中的废料端的一部分在它们位于编织织物的边缘和开口之间的路径中偏转。
吸入嘴的面向编织织物的边缘的端部被称为第一端。在该第一端处的壁被称为第一端壁。插入的纬线的前端或废料端经由侧向吸入狭缝被吸入到吸入嘴中。在从织物上切断之前,废料端与织物一起沿织物拉脱(pull-off)方向移动,其中,织物的运动路径通常不是线性路径。通常,沿边撑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另外还沿导向辊来引导织物。借助于设置在第一端处的开口,废料端可以在由吸入嘴保持的同时与织物一起移动。借助于偏转元件,开口被遮蔽以使保持在吸入嘴中并且在吸入嘴和织物的边缘之间延伸的废料端的一部分径向偏转远离开口,使得保持在吸入嘴中的废料端在它们位于编织织物的边缘和开口之间的路径中偏转,由此避免织物或(如果适用的话)废料带被吸引到吸入嘴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织物已被输送超过限定的距离之后,废料端经由开口而离开吸入嘴。在其他实施例中,废料端经由与吸入嘴的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被切断并去除。
在优选实施例中,沿开口的下部分引导废料端。特别地,织机可包括用于使编织织物扩展的边撑。因此,在优选实施例中,偏转元件至少以其下边界突出超过开口,以用于使保持在吸入嘴中的废料端在它们位于编织织物的边缘和开口之间的路径中偏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转元件与吸入嘴的主体一体地形成。在优选实施例中,偏转元件和吸入嘴的主体形成为单独的构件,其中,偏转元件相对于吸入嘴的主体定位,使得间隙设置在吸入嘴的主体的第一端壁和偏转元件之间,其中,间隙的尺寸选择成大到足够避免废料端被捕获在吸入嘴的主体的第一端壁和偏转元件之间。取决于待编织材料的性质,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地选择间隙的尺寸或宽度。在优选实施例中,间隙的宽度在约2 mm和约4mm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入嘴的主体的第一端壁是阶梯状的,使得布置在侧向吸入狭缝下方的第一端壁的下部分比第一端壁的上部分更远离偏转元件定位。由于废料端借助于偏转元件的偏转,在第一端壁的下部分处沿开口的边缘引导废料端。借助于该阶梯,提供了用于引导废料端的足够的自由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开口,其沿垂直于吸入嘴的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在优选实施例中,开口和偏转元件具有互补的环形、圆形或半圆形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借助于边撑使织物偏转。通过提供环形、圆形或半圆形开口和相应的偏转元件,在沿开口的输送期间,经由偏转元件在开口和织物的边缘之间延伸的纬线的非线性路径的长度至少基本恒定。因此,由吸入嘴保持的废料端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的相对运动得以避免或至少保持为最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偏转元件直接附接到织机的框架。在优选实施例中,偏转元件附接到吸入嘴的主体。为此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偏转元件在开口上方的区域中附接到吸入嘴的主体的第一端壁。在优选实施例中,吸入嘴的主体的第一端壁的上部分设置有紧固突起,该紧固突起限定吸入嘴的内部通道朝向第一端的边界,其中,偏转元件附接到紧固突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废料端拉伸装置还包括安装主体,其中,吸入嘴附接到安装主体或者与安装主体一体地形成,并且该安装主体适于以位置可调节的方式附接到织机的框架。该位置例如仅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是可调节的,以用于针对不同的织物宽度和/或不同的废料端长度调节废料端拉伸装置的位置。
为了提供吸入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废料端拉伸装置还包括环形喷射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环形喷射装置附接到安装主体和/或吸入嘴,且因此可与吸入嘴一起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废料端被塞进织物中。优选地,由于废料端的前端质量差,废料端不会被塞进去。在一个实施例中,织机提供有锁边线(catching thread)或废经线以用于形成废料带,并由此保持插入的纬线被拉伸。为了引导锁边线或使用锁边线编织的废料带,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边撑,其具有超过织物宽度的长度。在优选实施例中,废料端拉伸装置包括用于引导锁边线的引导元件,其中,引导元件定位在偏转元件和编织织物的边缘之间,例如与边撑相隔一段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元件在偏转元件和编织织物的边缘之间附接到织机的框架,该边缘例如借助于边撑引导。在优选实施例中,偏转元件与引导元件一体地形成,或者形成为具有引导元件的结构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元件设置有沟槽以用于使废料带保持平行于织物的边缘。在优选实施例中,引导元件包括邻近于偏转元件布置的圆锥形、对顶圆锥形、空竹形或沙漏形中间元件,其中,该中间元件包括至少圆锥形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沿远离偏转元件的方向具有增加的直径,并且其中,第一部分的最小直径小于偏转元件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中间元件与偏转元件一起平行于织物的边缘来引导废料带。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元件还包括圆锥形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沿远离偏转元件的方向具有减小的直径,该第二部分布置在偏转元件和第一部分之间。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包括两个圆锥形部分的此类中间元件被称为对顶圆锥形、空竹形或沙漏形中间元件。然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圆锥形部分的长度和/或孔径角不同和/或第一和第二部分两者都具有截圆锥的形状。当与纬线一起使用时,中间元件由具有小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使得废料带沿中间元件平滑地输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元件还包括在远离偏转元件的一侧处邻近于中间元件布置的环,其中,该环相对于中间元件绕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的轴线可旋转地安装。环适于由于与沿引导元件输送的纬线接触而旋转。为此目的,当与纬线一起使用时,环优选地由具有比中间元件更高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环相对于中间元件略微偏心地布置,其中,环优选地具有略大于中间元件的最大直径的直径,使得纬线接触环而不接触中间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吸入嘴的侧向吸入狭缝受下唇缘和上唇缘限定,其中,废料端拉伸装置适于安装到织机,其中侧向吸入狭缝靠近并平行于织机的织物支撑件的支撑杆延伸,其中,下唇缘至少基本布置在支撑杆的高度处以用于将废料端经由支撑杆和下唇缘引导到吸入嘴中。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织机,其包括:边撑,沿该边撑引导织物;以及废料端拉伸装置,其中,该废料端拉伸装置包括吸入嘴,吸入嘴适于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施加吸入力,其中,吸入嘴在沿边撑的轴向方向的边撑的延伸部处静止地布置在织机上,并且吸入嘴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废料端拉伸装置布置在织机上,使得吸入嘴的纵向方向与边撑的轴向方向同轴或平行地布置。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废料端拉伸装置在织机中的用途,该织机包括边撑,沿该边撑引导织物,其中,废料端拉伸装置包括吸入嘴,吸入嘴适于沿吸入嘴的纵向方向施加吸入力,其中,吸入嘴在沿边撑的轴向方向的边撑的延伸部处静止地布置在织机上,并且吸入嘴的纵向方向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延伸。换句话说,当与织机一起使用时,废料端拉伸装置布置成使得吸入嘴的纵向方向与边撑的轴向方向同轴或平行地布置。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贯穿附图,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是从前面所见的废料端拉伸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从背面所见的图1的废料端拉伸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具有织物支撑件和废料端拉伸装置的织机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图2的废料端拉伸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从织机的背面和从上面所见的织机的透视图,该织机具有织物支撑件、边撑和废料端拉伸装置;
图6是从背面所见的织机的透视图;
图7是从上面所见的图4的织机的视图;以及
图8是具有织物支撑件和边撑的织机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是从前面和背面所见的废料端拉伸装置30的透视图。图1和图2中所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30包括:安装主体31;吸入嘴32;引导元件40,其具有在吸入嘴32的第一端58处附接到吸入嘴32的主体的偏转元件41;以及环形喷射装置33,其在吸入嘴32的第二端59处附接到安装主体31。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将吸入嘴32的在使用中布置成面向编织织物的边缘的端部称为第一端58。将吸入嘴32的相对端称为第二端59。将第一端58处的壁称为第一端壁46。
吸入嘴32具有侧向吸入狭缝34,该侧向吸入狭缝沿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延伸以用于将插入的纬线(未示出)的前端或废料端吸入到吸入嘴32中。吸入嘴32还包括设置在其第一端58处的开口35。第一端58处的开口35允许废料端沿垂直于废料端拉伸装置30的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的方向移动,同时废料端被保持在吸入嘴32中并被施加的吸入力拉伸。为了避免废料端在沿开口35垂直于纵向方向52输送时被吸入到吸入嘴32中太深,借助于偏转元件41来遮蔽开口35,使得插入的纬线的保持在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图1和图2中未示出)在它们的位于编织织物的边缘和开口35之间的路径中被偏转。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35设置有环形横截面,并且偏转元件41设置有圆形横截面,其中,偏转元件41的直径大于开口35的直径。偏转元件41至少以其下边界47突出超过开口35,以用于使保持在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28在它们的位于编织织物3的边缘和开口35之间的路径中偏转。
借助于环形喷射装置33施加沿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的吸入力,该环形喷射装置具有用于空气供应的接管(nipple)36。优选地,压缩空气经由接管36以脉动方式(特别是以不连续的方式)供应到环形喷射装置33,使得废料端28可以容易地被吸入到吸入嘴32中,并且可以容易地沿开口35移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吸入嘴32的内部通道49具有至少基本为圆形的横截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吸入嘴32能够借助于两个螺栓37附接到织机11(见图3至图7),其中,位置沿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的方向是可调节的或可设定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两个支撑螺栓26的支撑件22,该支撑件以位置固定的方式附接到织机11的框架2(见图3至图7),其中,安装主体31借助于两个螺栓37以位置可设定的方式附接到支撑件22。当调节安装主体31的位置时,附接到安装主体31的环形喷射装置33和附接到安装主体31的吸入嘴32共同地进行位置调节。
所示的引导元件40设置有(沿纵向方向52所见的)偏转元件41、中间元件42和环43。所示的中间元件42具有对顶圆锥形状,其具有:圆锥形的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沿远离第一端壁46的方向具有增加的直径;以及布置在第一部分和偏转元件41之间的圆锥形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沿远离第一端壁46的方向具有减小的直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部分比第一部分短得多,例如第二部分的长度约为第一部分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偏转元件41和中间元件42例如由这样的材料一体地形成,该材料仅在沿引导元件40输送的废料端或废料带上施加小摩擦力。环43单独地形成,并且借助于螺栓45可旋转地安装到中间元件42和/或吸入嘴32的主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环43由橡胶制成,其在废料端上施加比引导元件40的其余部分更高的摩擦力。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环43的直径略大于中间元件42的最大直径。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环43相对于中间元件42略微偏心地布置,并且更多地延伸到下部分附近以用于引导纬线。偏转元件41的直径大于中间元件42的最小直径。优选地,偏转元件41的直径至少基本等于中间元件42的最大直径。在替代实施例中,代替设置引导元件40的是,仅偏转元件41设置在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58处。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将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的布置在侧向吸入狭缝34下方的一部分称为第一端壁46的下部分50。将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的布置在侧向吸入狭缝34上方的一部分称为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设置有紧固突起44,该紧固突起44限定吸入嘴32的内部通道49朝向第一端58的边界。引导元件40附接到紧固突起4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是阶梯状的,使得第一端壁46的下部分50比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更远离偏转元件41定位。由此,在第一端壁46的下部分50和开口35下方的偏转元件41之间提供了用于保持在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的足够的自由空间。优选地,偏转元件41附接成使得在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和偏转元件41之间也保留小间隙48,以避免纬线被捕获在吸入嘴32的主体和偏转元件41之间。
图3是附接到织机的图1和图2的废料端拉伸装置30的横截面视图,织机具有织物支撑件1,该织物支撑件具有沿打纬方向延伸到筘(reed)4的通道中的支撑杆20,其中,仅示出了吸入嘴32,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偏转元件41。如图4中所示,紧固突起44从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凸出,从而限定吸入嘴32的内部通道49朝向第一端58边界。如图3中所示,因此形成的开口35基本具有环形形状,换句话说,开口35由内部通道49和紧固突起44之间的净跨距(clear span)形成。
引导元件40借助于螺栓45附接到中间元件42,使得引导元件40的环43相对于中间元件42可旋转地保持。偏转元件41和中间元件42(这两者形成一个组件)通过螺栓57(图4中示出)静止地附接到吸入嘴32。螺栓57延伸穿过紧固突起44的开口54(图3中示出),并且可以由在使用中延伸穿过吸入嘴32的工具收紧。为了避免偏转元件41和中间元件42绕螺栓57旋转,在图3和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从紧固突起44的端表面56凸出的围栏(pen)55,并且该围栏可以与偏转元件41和/或中间元件42中的开口(未示出)合作。偏转元件41被夹紧而抵靠端表面56。
如图3中所示,侧向吸入狭缝34受下唇缘38和上唇缘39限定。废料端拉伸装置30安装到织机的框架2,其中侧向吸入狭缝34平行于织物支撑件1的支撑杆20延伸,其中,下唇缘38至少基本布置在织物支撑件1的支撑杆20的高度处以使废料端经由支撑杆20和侧向吸入狭缝34引导到吸入嘴32中。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织物支撑件1和边撑23的织机11的横截面视图。所示的织物支撑件1附接到织机的框架2,以便支撑织物3。织物支撑件1至少跨越织物3的宽度延伸,例如跨越一长度,该长度大约为几米的数量级。另外,示出了筘4、筘座5、夹紧杆6,筘座支腿7和筘座轴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筘4借助于夹紧杆6和螺栓25夹紧到筘座5。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织物3的导辊24设置在织物支撑件1附近的边撑23的下游。为了纬线插入,借助于主吹风装置(未示出)和多个中继吹风机9将纬线吹入梭口中,所述中继吹风机以已知的方式附接到筘座5。
织物支撑件1包括由多个支撑元件10支撑的至少一个异型支撑杆20,所述支撑元件借助于螺钉元件21附接到框架2。异型支撑杆20附接成使得它的面向筘4的端部在打纬时延伸到筘4的通道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元件10设置有套环27,该套环允许高精度地将支撑元件10附接到框架2。例如在US 7,770,605 B2中示出了此类织物支撑件1,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下文将进一步参考图5至图7来更详细地描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及其在织机中的用途。
图5、图6和图7分别以从织机的背面和从上面所见的透视图、以从背面所见的透视图和从上面所见的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织机11,其具有织物支撑件1、边撑23以及图1和图2中所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30。如图3中所示,侧向吸入狭缝34受到下唇缘38和上唇缘39限定。废料端拉伸装置30安装到织机的框架2,其中开口35面向织物3的边缘,且因此朝向边撑23和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29(换句话说,平行于织物3的打纬线)延伸的侧向吸入狭缝34,其中,下唇缘38至少基本布置在织物支撑件1的支撑杆20的高度处,以使废料端经由支撑杆20和侧向吸入狭缝34引导到吸入嘴32中。据此,吸入嘴32静止地布置在织机11上并且在沿边撑23的轴向方向53的边撑23的延伸部处,并且布置成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平行于纬线插入方向29延伸。
在图5至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锁边线12(也称为废经线)以用于锁住插入的纬线13的废料端28。将借助于锁边线12编织的织物带称为废料带18。在替代实施例中,没有提供锁边线,并且例如使用如WO 2015/189033 A1和/或EP 2176455 B1中所描述的装置将废料端塞进去, 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锁边线12提供单独的辅助筘14(见图4和图6),该辅助筘附接到筘座5。纬线检测器15、16设置在筘4和辅助筘14的到达端处。废料带18和废料端借助于示意性地示出的切割装置17从织物3上切断。如图6和图7中最佳地所见,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喷嘴(例如,两个喷嘴)的张紧装置19设置在辅助筘14处,以用于张紧已经插入的纬线。例如在WO 2015/177155 A1中描述了此类张紧装置19,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引导元件40定位成与边撑23相隔一段距离,其中,边撑23的位置被选择为至少与织物3的宽度基本匹配。沿引导元件40的中间元件42引导废料带18,其中,具有比吸入嘴32更大的直径的偏转元件41机械地和流体机械地阻止废料带18被吸入到吸入嘴32中。
如上文所描述的,引导元件40的可旋转地安装的环43具有比中间元件42的最大直径略大的直径。因此,环43将经由引导元件40接触在边撑23和吸入嘴32之间延伸的纬线,并且在织物3沿环43移动时引导纬线。
在使用中,插入纬线并通过张紧装置19张紧纬线,然后,在插入的纬线的延伸超过锁边线12的前端或废料端经由侧向吸入狭缝34被吸入到吸入嘴32中时对纬线进行打纬。在进一步输送织物3时,废料端借助于废料端拉伸装置30保持拉伸,同时它们与织物3一起沿拉脱方向输送,其中,废料端沿开口35移动。借助于中间元件42来引导废料带18。偏转元件41阻止废料带18被吸入到吸入嘴32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进一步输送织物3时,废料端将最终经由开口35从吸入嘴32移除。在其他实施例中,废料端被切断并经由吸入嘴32的第二端59被移除。
显然,吸入嘴32在织机中的附接并不限于使用支撑件22和安装主体31,但是为此根据替代例可以使用紧固元件,从而允许设定吸入嘴32相对于织机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废料端拉伸装置、织机和废料端拉伸装置的用途并不限于通过示例描述并在附图中图示的实施例。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所描述和图示的实施例的替代例和组合也是可能的。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包括吸入嘴(32),所述吸入嘴适于布置在插入的纬线(13)突出超过编织织物(3)的边缘的废料端的路径中,其中,所述吸入嘴(32)适于沿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施加吸入力,其中,所述吸入嘴(32)适于附接到所述织机(11),使得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平行于所述纬线插入方向(29)延伸,并且其中,开口(35)设置在所述吸入嘴(32)的面向所述编织织物(3)的所述边缘的第一端(58)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嘴(32)设置有:侧向吸入狭缝(34),其沿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延伸以用于将废料端吸入到所述吸入嘴(32)中;并且设置在所述吸入嘴(32)的第一端(58)处的开口(35)适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的方向输送保持在所述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并且其中,偏转元件(41)设置在所述开口(35)和所述编织织物(3)的所述边缘之间,所述偏转元件(41)至少部分地突出超过所述开口(35)以用于使保持在所述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在它们位于所述编织织物(3)的所述边缘和所述开口(35)之间的路径中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元件(41)至少以其下边界(47)突出超过所述开口(35),以用于使保持在所述吸入嘴(32)中的废料端在它们位于所述编织织物(3)的所述边缘和所述开口(35)之间的路径中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元件(41)和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形成为单独的构件,其中,所述偏转元件(41)相对于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定位,使得间隙(48)设置在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和所述偏转元件(41)之间,其中,所述间隙(48)的尺寸选择成大到足够避免废料端被捕获在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和所述偏转元件(4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是阶梯状的,使得在所述侧向吸入狭缝(34)下方的所述第一端壁(46)的下部分(50)比所述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更远离所述偏转元件(41)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嘴(32)的主体的第一端壁(46)的上部分(51)设置有紧固突起(44),所述紧固突起(44)由所述吸入嘴(32)的内部通道(49)朝向所述第一端(58)界定,其中,所述偏转元件(41)附接到所述紧固突起(4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5)和所述偏转元件(41)具有互补的环形、圆形或半圆形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还包括安装主体(31),其中,所述吸入嘴(32)附接到所述安装主体(31)或者与所述安装主体(31)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安装主体(31)适于以位置可调节的方式附接到所述织机(11)的框架(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包括安装主体(31),并且还包括用于提供吸入力的环形喷射装置(3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喷射装置(33)附接到所述安装主体(31)和/或所述吸入嘴(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用于引导锁边线(12)的引导元件(40),其中,所述引导元件(40)定位在所述偏转元件(41)和所述编织织物(3)的所述边缘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元件(41)与所述引导元件(40)一体地形成,或者形成为具有所述引导元件(40)的结构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40)包括邻近于所述偏转元件(41)布置的圆锥形、对顶圆锥形或沙漏形中间元件(42),其中,所述中间元件(42)包括至少圆锥形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远离所述偏转元件(41)的方向具有增加的直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偏转元件(41)的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40)还包括在远离所述偏转元件(41)的一侧处邻近于所述中间元件(42)布置的环(43),其中,所述环(43)相对于所述中间元件(42)绕平行于所述纬线插入方向(29)的轴线可旋转地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嘴(32)的侧向吸入狭缝(34)受下唇缘(38)和上唇缘(39)限定,其中,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适于安装到所述织机(11),其中所述侧向吸入狭缝(34)靠近并平行于所述织机(11)的织物支撑件(1)的支撑杆(20)延伸,其中,在使用中,所述下唇缘(38)至少基本布置在所述支撑杆(20)的高度处以用于将废料端经由所述支撑杆(20)和所述下唇缘(38)引导到所述吸入嘴(32)中。
15.一种织机,其包括:边撑(23),沿所述边撑(23)引导织物(3);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30),其中,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包括吸入嘴(32),所述吸入嘴适于沿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施加吸入力,其中,所述吸入嘴(32)在沿所述边撑(23)的轴向方向的所述边撑(23)的延伸部处静止地布置在所述织机(11)上,并且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平行于所述纬线插入方向(29)延伸。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料端拉伸装置在织机(11)中的用途,所述织机包括边撑(23),沿所述边撑(23)引导织物(3),其中,所述废料端拉伸装置(30)包括吸入嘴(32),所述吸入嘴适于沿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施加吸入力,其中,所述吸入嘴(32)在沿所述边撑(23)的轴向方向的所述边撑(23)的延伸部处静止地布置在所述织机(11)上,并且所述吸入嘴(32)的纵向方向(52)平行于所述纬线插入方向(29)延伸。
CN201780073860.XA 2016-11-29 2017-10-27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Active CN1099831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6/0178 2016-11-29
BE2016/0178A BE1024755B1 (nl) 2016-11-29 2016-11-29 Afvaleinde-strekinrichting voor een weefmachine
PCT/EP2017/077638 WO2018099662A1 (en) 2016-11-29 2017-10-27 Waste end stretching device for a weaving ma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166A CN109983166A (zh) 2019-07-05
CN109983166B true CN109983166B (zh) 2020-12-11

Family

ID=5754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3860.XA Active CN109983166B (zh) 2016-11-29 2017-10-27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548656B1 (zh)
CN (1) CN109983166B (zh)
BE (1) BE1024755B1 (zh)
WO (1) WO20180996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217B (zh) * 2019-11-21 2020-12-22 福建宇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织造化纤长丝织物捕纬装置
CN110886043A (zh) * 2019-12-26 2020-03-17 鲁丰织染有限公司 降低喷气织机废边纱长度的拉伸辅喷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00989A3 (nl) * 1987-10-09 1989-05-30 Picanol Nv Inrichting voor het strekken van een inslagdraad bij weefmachines.
CN1217398A (zh) * 1997-11-13 1999-05-26 Jet技研株式会社 喷射织机上去除废纬纱的装置
CN2661725Y (zh) * 2003-12-08 2004-12-08 河北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废边纱导轨
JP2010065369A (ja) * 2008-09-09 2010-03-25 Jet Engineering Co Ltd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織機の緯糸先端部の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57859A (nl) * 1969-10-22 1971-04-01 Strake Maschf Nv Weefmachine
NL7108526A (zh) * 1971-06-21 1972-12-27
US3901286A (en) 1973-08-20 1975-08-26 Rueti Te Strake Bv Weft tensioning and cutting means
CH594089A5 (zh) * 1976-01-27 1977-12-30 Rueti Ag Maschf
IT216529Z2 (it) * 1989-04-21 1991-09-16 Somet Soc Mec Tessile Dispositivo aspiratore del filo di trama per telaio di tessitura ad aria.
JPH09256245A (ja) * 1996-03-22 1997-09-30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おける緯糸張力付与装置
BE1017274A6 (nl) 2006-09-13 2008-05-06 Picanol Nv Weefselsteun voor een weefmachine.
BE1017684A3 (nl) 2007-07-12 2009-03-03 Picanol Nv Werkwijze voor het inleggen van een einde van een inslagdraad in een kant van een weefsel en pneumatische kanteninlegger.
JP5369915B2 (ja) * 2009-06-11 2013-12-1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エアジェット織機における緯糸張力付与装置
EP2348144A1 (en) * 2010-01-26 2011-07-27 ITEMA (Switzerland) Ltd. Pneumatic stretching device of the weft thread for air-jet weaving looms, with a weft deflecting head arranged inside the launch channel of the reed
BE1021879B1 (nl) 2014-05-22 2016-01-25 Picanol Strekinrichting voor een inslagdraad
BE1022146B1 (nl) 2014-06-13 2016-02-19 Picanol Zelfkantvormingsinrichting voor een inslagdraad
JP6119715B2 (ja) * 2014-10-27 2017-04-2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エアジェット織機における緯糸張力付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00989A3 (nl) * 1987-10-09 1989-05-30 Picanol Nv Inrichting voor het strekken van een inslagdraad bij weefmachines.
CN1217398A (zh) * 1997-11-13 1999-05-26 Jet技研株式会社 喷射织机上去除废纬纱的装置
CN2661725Y (zh) * 2003-12-08 2004-12-08 河北保定依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废边纱导轨
JP2010065369A (ja) * 2008-09-09 2010-03-25 Jet Engineering Co Ltd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織機の緯糸先端部の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9662A1 (en) 2018-06-07
EP3548656A1 (en) 2019-10-09
BE1024755A1 (nl) 2018-06-20
BE1024755B1 (nl) 2018-06-27
EP3548656B1 (en) 2020-12-16
CN109983166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3166B (zh) 用于织机的废料端拉伸装置
JPS5838544B2 (ja) シヨクキ
FR2497841A1 (fr) Metier a tisser a tuyeres
EP1722019A1 (en) Weft tension device for jet looms
JPH03500308A (ja) 糸貯蔵及び繰り出し装置
JP6119715B2 (ja) エアジェット織機における緯糸張力付与装置
JP2008063715A (ja) 緯糸を保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ストレッチング装置
EP3146101B1 (en) Stretching device for a weft thread
EP2904136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weft thread
EP2014808B1 (en) Weft insertion nozzle
US4090536A (en) Weaving loom comprising a pneumatically operated storage device
US20020042975A1 (en)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thread division on a sectional warping machine
US4729411A (en) Air jet weaving machine
US4549582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evered fabric parts from a weaving machine
US7066213B2 (en) Catching and holding apparatus for the catching-side weft thread end in a weaving machine
CN113166982B (zh) 使用空气压力的梭口方法和设备
CN109642362B (zh) 用于捕捉和拉伸纬线的装置和方法
CN106256937B (zh) 用于从片梭织布机的片梭路径去除错纬的气动装置和方法
EP1264921B1 (de) Halteeinrichtung für die Enden von Schussfäden bei einer Luftdüsenwebmaschine
JPH0610237A (ja) 空気ノズル式織機において織物耳の乱れたよこ糸端を空気で案内する装置
KR102107781B1 (ko) 플랫사 공급장치
US20080178959A1 (en) Catc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rapier weaving machine
IT9021324A1 (it) Dispositivo correttore della variazione di tensione del filo in dipanatura in una unita' di roccatura
JP3039238U (ja) 織機用の全幅テンプル装置
RU1784680C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образовани закладной кромки ткани на бесчелночном ткацком станк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