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142B -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 Google Patents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142B
CN109983142B CN201780067551.1A CN201780067551A CN109983142B CN 109983142 B CN109983142 B CN 109983142B CN 201780067551 A CN201780067551 A CN 201780067551A CN 109983142 B CN109983142 B CN 1099831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luminum alloy
alloy wire
less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75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142A (zh
Inventor
草刈美里
桑原铁也
中井由弘
西川太一郎
大塚保之
大井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48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099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01B1/023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003Draw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alloys so far a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alloy requires or permits special drawing methods or seque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1/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metal wire, metal rods, metal tubes by drawing
    • B21C1/02Drawing metal wire or like flexible metallic material by draw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in which the drawing action is effected by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4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bars or wire
    • B21C37/047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bars or wire of fine 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9/00Cooling, heating or lubricating draw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7/00Twisting wire; Twisting wire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1/00Casting non-ferrous metals or metallic compounds so far as their metallurgical properties are of importance for the casting procedure; Selection of compositions therefor
    • B22D21/02Casting exceedingly oxidisable non-ferrous metals, e.g. in inert atmosphere
    • B22D21/04Casting aluminium or magnes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02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mainly consisting of metal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02Single bars, rods, wires, or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08Several wires or the like stranded in the form of a ro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heat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07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14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extrus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Non-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铝合金的铝合金线。该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在铝合金线的截面中,在从表面至深度为50μm的表层区域选取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该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

Description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6年10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13157的优先权和基于2017年4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74232的优先权,并将上述日本申请中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作为适合于电线用导体的线材,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线,该铝合金线包含作为特定组成的铝合金并且该铝合金线被软化以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率,并且还具有优异的对端子部分的固定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2010-067591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铝合金线是由铝合金构成的铝合金线。
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并且该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
本公开的铝合金绞合线包括多根本公开的铝合金线,多根铝合金线被绞合在一起。
本公开的包覆电线包括:导体;以及包覆导体的外周的绝缘覆层。
导体包括本公开的铝合金绞合线。
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包括:本公开的包覆电线;以及附接至包覆电线的端部的端子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实施方案中具有包括铝合金线的导体的包覆电线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案中的带端子电线的端子部分附近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说明测定结晶物的方法等的说明图。
图4为说明测定结晶物的方法等的另一个说明图。
图5为用于说明测定动摩擦系数的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用于电线中所含的导体等的线材,期望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疲劳特性的铝合金线。
存在用于各种用途的电线,如放置在汽车、飞机等中的装置中的线束、诸如工业机器人之类的各种电气装置中的互连以及建筑物中的互连等。在装置的使用、安装等期间,此类电线可能会受到冲击、反复弯曲等。以下为具体实例(1)至(3)。
(1)可以想到的是,汽车用线束中包括的电线会受到:(例如)在将电线安装到待连接的对象期间在端子部分附近的冲击(专利文献1);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的突然冲击;在汽车行驶期间由于振动引起的反复弯曲;等等。
(2)可以想到的是,在工业机器人中布线的电线会受到反复弯曲、扭曲等。
(3)可以想到的是,在建筑物中布线的电线会受到:由于操作者在安装期间突然强拉或错误下落而产生的冲击;由于以波状运动摇动以便从已经缠绕成线圈形状的线材上去除褶皱而造成的反复弯曲;等等。
因此,期望用于电线中包括的导体等的铝合金线不仅在受到冲击时,而且在反复弯曲时,均不易于断开。
因此,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铝合金线。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和带端子电线。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铝合金线、本公开的铝合金绞合线、本公开的包覆电线以及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均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实施方案的说明]
本发明人已经在各种条件下制造了铝合金线,并且对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不易于由于反复弯曲而断开)的铝合金线进行了研究。由具有包含特定范围的Fe的特定组成的铝合金制成并经过软化处理的线材具有高强度(例如,高拉伸强度和高0.2%屈服应力)、高韧性(例如,高断裂伸长率)、优异的耐冲击性以及还具有高导电率从而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如果此类线材的表层包含微细结晶物,则此类线材可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不易于由于反复弯曲而断开。本发明人还发现,可以通过(例如)在铸造过程中,在特定温度范围内控制冷却速度以落入特定范围,来制造具有包含微细结晶物的表层的铝合金线。本申请的发明基于上述发现。下面将首先列出本申请的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细节以进行说明。
(1)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铝合金线是由铝合金构成的铝合金线。
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并且该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铝合金线的横截面是指沿着与铝合金线的轴向方向(纵向方向)正交的平面切割的截面。
结晶物代表性地为含有作为添加元素的Fe等和Al的化合物,并且这里是指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面积为0.05μm2以上(相同面积中的等效圆直径为0.25μm以上)的物质。上述化合物中面积小于0.05μm2、代表性地等效圆直径为0.2μm以下、进而为0.15μm以下的较微细的化合物则被称为析出物。
上述铝合金线(以下可称为Al合金线)由具有特定组成的铝合金(以下可称为Al合金)形成。上述铝合金线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软化处理等,因此其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由于高强度和高韧性,上述铝合金线可以顺畅地弯曲,即使在反复弯曲时也不易于断开,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疲劳特性。特别地,上述Al合金线具有包括微细结晶物的表层。因此,即使在受到冲击、反复弯曲等时,粗大的结晶物也不易于成为破裂的起点,因此不易于发生表面破裂。此外,易于抑制穿过粗大的结晶物的破裂的蔓延,从而可以减少破裂从线材的表面向其内部蔓延并可减小线材的断裂。因此,上述Al合金线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此外,上述Al合金线包括晶粒微细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尺寸的结晶物,其可有助于抑制Al合金中的晶粒生长。同样由于微细的晶粒,可以预期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提高。此外,上述Al合金线不易于发生由结晶物引起的破裂。因此,取决于组成、热处理条件等,在拉伸试验中,选自拉伸强度、0.2%屈服应力和断裂伸长率中的至少一者倾向于比其他的相对更高,从而也可产生优异的机械特性。
(2)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数量大于10且为400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铝合金线表层中存在的上述微细结晶物的数量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使得结晶物不易于成为破裂的起点,同时更易于抑制由结晶物引起的破裂的蔓延,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3)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使得该内部结晶测定区域的矩形的中心与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该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40μm2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Al合金线内部存在的结晶物也是晶粒微细的,因此更易于抑制由结晶物引起的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4)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上述铝合金的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结晶物为晶粒微细的,此外,晶粒是微细的晶粒,使得能够具有优异的柔软性,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5)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3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并且该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Al合金线的表层包括晶粒微细的结晶物和另外少量气泡。因此,即使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气泡也不易于成为破裂的起点,因此易于抑制由气泡引起的破裂和破裂的蔓延。因此,上述Al合金线具有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6)上述(5)中的含有特定范围含量的气泡的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在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使得该内部气泡测定区域的矩形的中心与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与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之比为1.1以上44以下。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上述总截面面积之比为1.1以上。因此,虽然Al合金线内部的气泡量大于Al合金线的表层中的气泡量,但是上述总截面面积之比落入特定范围内。因此,可以说Al合金线内部的气泡量也很小。因此,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即使当受到冲击、反复弯曲等时,破裂也不易于穿过气泡从线材的表面向其内部蔓延并且不易于断裂,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7)上述(5)或(6)中的含有特定范围含量的气泡的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氢气的含量为4.0ml/100g以下。
本发明人已经研究了含有气泡的Al合金线中所含的气体成分,并发现含有氢气。因此,据认为在Al合金线内部产生气泡的一个因素为氢气。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氢气的含量小,因此气泡的量也被认为是小的。因此,不易于发生由气泡引起的断开,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8)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加工硬化指数为0.05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加工硬化指数落入特定范围内。因此,当通过压接等附接端子部分时,可以预期通过加工硬化使端子部分的固定力得到提高。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可以适用于附接有端子部分的导体,如带端子电线。
(9)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
通过(例如)使用上述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形成绞合线,基线更易于在弯曲等时彼此滑动,使得这些基线可以平滑地移动。因此,各基线均不易于断开。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在疲劳特性方面更为优异。
(10)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小,因此更易于降低动摩擦系数,从而产生特别优异的疲劳特性。
(11)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铝合金线的表面附着有润滑剂,并且来源于润滑剂的C的附着量大于0质量%且为30质量%以下。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据认为附着在Al合金线表面上的润滑剂是在制造过程中用于拉丝或线绞合的润滑剂的残留物。由于此类润滑剂代表性地包含碳(C),因此润滑剂的附着量由C的附着量表示。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由于铝合金线表面上存在的润滑剂,可以预期动摩擦系数减小,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疲劳特性。此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由于润滑剂,使得耐腐蚀性优异。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Al合金线表面上的润滑剂量(C量)落入特定范围内,因此当附接端子部分时,Al合金线和端子部分之间的润滑剂量(C量)小。从而,可以防止由于Al合金线和端子部分之间过量的润滑剂而造成的连接电阻增大。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可以适用于附接有端子部分的导体,如带端子电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造具有特别优异的疲劳特性、低电阻和优异的耐腐蚀性的连接结构。
(12)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铝合金线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为1nm以上120nm以下。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表面氧化膜的厚度落入特定范围内。因此,当附接端子部分时,插入端子部分和表面之间的氧化物(其形成表面氧化膜)的量小。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插入过量氧化物而使连接电阻增大,同时还可以实现优异的耐腐蚀性。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可适用于附接有端子部分的导体,如带端子电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以及电阻较小且耐腐蚀性优异的连接结构。
(13)上述Al合金线的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拉伸强度为110MPa以上200MPa以下,0.2%屈服应力为4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并且导电率为55%IACS以上。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拉伸强度、0.2%屈服应力和断裂伸长率各自均高,机械特性优异,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更为优异,并且由于高导电率,因而电气特性也优异。由于0.2%屈服应力高,因此上述实施方案显示出优异的端子部分固定性。
(14)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的一个方面的铝合金绞合线包括多根上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多根铝合金线被绞合在一起。
形成上述铝合金绞合线(以下可称为Al合金绞合线)的各基线由具有如上所述的特定组成并且具有包括微细结晶物的表层的Al合金形成,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此外,与具有相同导体截面面积的单线相比,绞合线通常具有优异的挠性,并且即使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绞合线的各基线也不易于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鉴于上述观点,上述Al合金绞合线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如上所述,各基线均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因此,上述Al合金绞合线显示出选自拉伸强度、0.2%屈服应力和断裂伸长率中的至少一者比其他的更高的趋势,从而还产生优异的机械特性。
(15)上述Al合金绞合线的一个实例包括这样的实施方案,其中绞合间距为铝合金绞合线的层芯直径(pitch diameter)的10倍以上40倍以下。
层芯直径是指连接具有多层结构的绞合线的各层中所包括的所有基线的各个中心的圆的直径。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绞合间距落入特定范围内。因此,在弯曲等期间,基线不易于被扭曲,从而不易于发生断裂。此外,在附接端子部分期间,基线不易于彼此分离,因此易于附接端子部分。因此,上述实施方案在疲劳特性方面特别优异,并且还可以适用于附接有端子部分的导体,如带端子电线。
(16)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包覆电线是这样的包覆电线,其包括:导体;以及包覆导体外周的绝缘覆层。导体包括上述(14)或(15)中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
由于上述包覆电线包括由上述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Al合金绞合线形成的导体,因此该包覆电线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17)根据本申请的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带端子电线包括:上述(16)中所述的包覆电线;以及附接至包覆电线的端部的端子部分。
上述带端子电线由包括包覆电线的部件构成,该包覆电线具有由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Al合金线和Al合金线绞合线形成的导体,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本申请的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细节]
下面,将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发明的实施方案,在附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在以下说明中,各元素的含量以质量%表示。
[铝合金线]
(概述)
实施方案中的铝合金线(Al合金线)22是由铝合金(Al合金)形成的线材,并且代表性地用于电线的导体2等(图1)。在这种情况下,Al合金线22以下列状态使用:单线;通过将多根Al合金线22绞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绞合线(在该实施方案中为Al合金绞合线20);或者,通过将绞合线压缩成形为规定形状而形成的压缩绞合线(本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的另一个实例)。图1示出了通过将七根Al合金线22绞合在一起而形成的Al合金绞合线20。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具有特定组成,其中Al合金包含特定范围内的Fe,并且Al合金线22还具有特定结构,其中在Al合金线22的表层中存在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具体而言,形成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Al合金为Al-Fe基合金,其包含:0.005%以上2.2%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其中以下区域(称为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在从Al合金线22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的区域。将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定义为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区域。具有上述特定组成且具有特定结构的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软化处理等,因此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优异的耐冲击性,并且还可以减少由粗大结晶物所引起的断裂,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以下是更为详细的说明。试验例中将描述测定诸如结晶物的尺寸之类的各参数的方法的细节以及上述效果的细节。
(组成)
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由含有0.005%以上的Fe的Al合金形成。因此,可以提高Al合金线22的强度而不会过度降低导电率。较高的Fe含量产生较高的Al合金强度。此外,Al合金线22由含有2.2%以下的Fe的Al合金形成,这不易于导致由Fe含量造成的导电率和韧性的降低。因此,该Al合金线22具有高导电率、高韧性等,在拉丝期间不易于断开,并且还具有优异的可制造性。考虑到强度、韧性和导电率之间的平衡,可以将Fe的含量设定为0.1%以上2.0%以下以及0.3%以上2.0%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0.9%以上2.0%以下。
当形成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Al合金包含除Fe之外的优选后文描述的特定范围内的以下添加元素时,预期诸如强度和韧性之类的机械特性能够得到提高,从而产生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添加元素可为选自Mg、Si、Cu、Mn、Ni、Zr、Ag、Cr和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Mg、Mn、Ni、Zr和Cr的情况中,导电率大大降低,但实现了高强度的改进效果。特别是当同时含有Mg和Si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在Cu的情况中,导电率降低较少,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在Ag和Zn的情况中,导电率降低较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强度提高的效果。由于强度的提高,即使在进行诸如软化处理之类的热处理之后,也可以在保持高拉伸强度等的同时实现高断裂伸长率等,从而也有助于提高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各所列元素的含量为0%以上0.5%以下。所列元素的总含量为0%以上1.0%以下。特别是当所列元素的总含量为0.005%以上1.0%以下时,能够易于实现上述提高强度、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等的效果。以下是各元素含量的实例。在上述总含量范围和以下各元素含量范围内,较高的含量更易于提高强度,而较低的含量更易于提高导电率。
(Mg)大于0%且为0.5%以下、0.05%以上且小于0.5%、0.05%以上0.4%以下以及0.1%以上0.4%以下。
(Si)大于0%且为0.3%以下、0.03%以上且小于0.3%以及0.05%以上0.2%以下。
(Cu)0.05%以上0.5%以下以及0.05%以上0.4%以下。
(Mn、Ni、Zr、Ag、Cr和Zn,以下可统称为元素α)合计0.005%以上0.2%以下以及合计0.005%以上0.15%以下。
当用作原料的纯铝中的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原料包含作为杂质的Fe和如上所述的诸如Mg之类的添加元素时,可调整各元素的添加量,使得这些元素各自的含量变为期望的量。换句话说,诸如Fe之类的各添加元素的含量表示包括用作原料的铝基体金属中所含的元素的总量,而不一定是指添加量。
形成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Al合金可以包含除Fe之外的Ti和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Ti和B具有在铸造期间获得Al合金的晶粒微细的晶体的效果。当将具有微细晶体结构的铸造材料用作基础材料时,即使在铸造后进行诸如轧制和拉丝之类的加工或包括软化处理的热处理,晶粒也易于成为微细晶粒。与粗大的晶体结构的情况相比,具有微细的晶体结构的Al合金线22在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不易于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获得较高晶粒微细化效果的顺序如下:仅含有B、仅含有Ti以及含有Ti和B两者。在Ti的含量为0%以上0.05%以下并且进一步为0.005%以上0.05%以下的情况中,并且在B的含量为0%以上0.005%以下并且进一步为0.001%以上0.005%以下的情况中,在能够抑制由含有Ti和B所造成的导电率降低的同时,可以实现晶粒微细化效果。考虑到晶粒微细化效果和导电率之间的平衡,可以将Ti的含量设定为0.01%以上0.04%以下并且进一步为0.03%以下,并且可以将B的含量设定为0.002%以上0.004%以下。
以下将描述含有除Fe之外的上述元素的组成的具体实例。
(1)含有:0.01%以上2.2%以下的Fe;以及0.05%以上0.5%以下的Mg,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含有:0.01%以上2.2%以下的Fe;0.05%以上0.5%以下的Mg;以及0.03%以上0.3%以下的Si,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含有:0.01%以上2.2%以下的Fe;0.05%以上0.5%以下的Mg;以及总量0.005%以上0.2%以下的选自Mn、Ni、Zr、Ag、Cr和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4)含有:0.1%以上2.2%以下的Fe;以及0.05%以上0.5%以下的Cu,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5)含有下列元素中的至少一种:0.1%以上2.2%以下的Fe;0.05%以上0.5%以下的Cu;0.05%以上0.5%以下的Mg;以及0.03%以上0.3%以下的Si,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6)在上述(1)至(5)中的一者中,含有下列元素中的至少一者:0.005%以上0.05%以下的Ti;以及0.001%以上0.005%以下的B。
(结构)
-结晶物
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具有包含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的表层。具体而言,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如图3所示定义从Al合金线22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220,即厚度为50μm的环形区域。然后,在该表层区域220内,定义短边长度S为50μm且长边长度L为75μm的矩形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222(由图3中的虚线所示)。短边长度S对应于表层区域220的厚度。具体而言,定义Al合金线22的表面上的任意点(接触点P)的切线T。在表面的法线方向上,从接触点P朝向Al合金线22的内部定义长度为50μm的直线C。当Al合金线22为圆线时,定义朝向圆线的圆形中心延伸的直线C。将平行于直线C延伸并且长度为50μm的直线定义为短边22S。将沿着切线T延伸穿过接触点P并且接触点P定义为中间点的长度为75μm的直线定义为长边22L。允许在表层结晶测定区域222中出现不包括Al合金线22的微小空隙(阴影部分)g。该表层结晶测定区域222中存在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即使表层包含多个结晶物时,这些结晶物的平均尺寸也为3μm2以下。因此,更易于抑制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由作为起点的各结晶物产生的破裂,从而也可以抑制破裂从表层向其内部的蔓延。作为结果,可以抑制由结晶物造成的断裂。因此,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另一方面,当结晶物的平均面积大时,更易于包括起到破裂起点作用的粗大结晶物,从而导致差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另一方面,由于结晶物的平均尺寸为0.05μm2以上,因此可以预期以下效果:减少由于添加的元素(如Fe)的固溶所致的导电率降低;以及抑制晶粒生长。随着上述平均面积越小,更易于减少破裂。平均面积优选为2.5μm2以下、2μm2以下以及1μm2以下。为了使一定量的结晶物存在,平均面积可以为0.08μm2以上0.1μm2以下。例如,通过减少添加的元素(如Fe)或提高铸造期间的冷却速度,更易于使结晶物的尺寸减小。特别地,通过在铸造过程中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调整冷却速度,使得结晶物能够适当地存在(后文将详细描述)。
当Al合金线22为圆线或当Al合金线22实质上被认为是圆线时,如图4所示,上述表层中的结晶物的测定区域可以形成扇形。图4示出了由粗线表示以便辨认的结晶测定区域224。如图4所示,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定义从Al合金线22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220,即厚度t为50μm的环形区域。从该表层区域220中,定义面积为3750μm2的扇形区域(称为结晶测定区域224)。当使用环形表层区域220的面积和结晶测定区域224的3750μm2的面积计算面积为3750μm2的扇形区域的中心角θ时,可以将扇形结晶测定区域224从环形表层区域220中提取出来。如果该扇形结晶测定区域224中存在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则基于上述原因,可获得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Al合金线22。当定义了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和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两者时,并且这些区域中各自存在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时,预期可以提高作为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线材的可靠性。
除了上述表层中结晶物的特定尺寸之外,优选的是,在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和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中,测定区域中结晶物的数量大于10个且为400个以下。由于具有上述特定尺寸的结晶物的数量不是太大,即400个以下,因而结晶物不易于起到破裂起点的作用,并且更易于减少由结晶物造成的破裂的蔓延。因此,该Al合金线22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随着结晶物的数量减少,更易于减少破裂的发生。鉴于此,结晶物的数量优选为350个以下、300个以下、250个以下或200个以下。当存在多于10个具有上述特定尺寸的结晶物时,如上所述,可以预期以下效果:抑制导电率的降低;抑制晶粒生长;等等。鉴于此,结晶物的数量可以为15个以上或进一步地为20个以上。
此外,当表层中大部分结晶物的尺寸为3μm2以下时,由于微细的晶粒尺寸,使得结晶物不易于起到破裂起点的作用,并且可以预期由尺寸均一的结晶物产生的分散强化。鉴于此,在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和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中,相对于测定区域中的所有结晶物的总面积,测定区域中的面积为3μm2以下的各结晶物的总面积优选为50%以上、60%以上或70%以上。
作为一个实例,在实施方案的Al合金线22中,不仅在Al合金线22的表层中而且在Al合金线22的内部也存在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具体而言,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区域(称为“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以使得矩形的中心与Al合金线22的中心重合的方式定义该内部结晶测定区域。当Al合金线22为异形线时,将内切圆的中心定义为Al合金线22的中心(其余与上述相同)。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40μm2以下。这里,结晶物在铸造过程中形成,并且可由于铸造后的塑性加工而分裂,但是铸造材料中结晶物的尺寸在具有最终线径的Al合金线22中也易于基本上得到保持。在铸造过程中,凝固通常从金属的表层向金属的内部进行。因此,金属内部的温度易于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高于金属表层的温度。因此,Al合金线22内部存在的结晶物易于比表层中的结晶物大。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方案的Al合金线22中,Al合金线22内部存在的结晶物也是微细的。因此,更易于减少由结晶物造成的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与上述表层一样,为了减少断裂,更优选较小的平均面积。平均面积为20μm2以下、10μm2以下、特别是5μm2以下或2.5μm2以下。为了使一定量的结晶物存在,上述平均面积可以为0.08μm2以上或0.1μm2以上。
-结晶粒径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由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Al合金制成的Al合金线。具有微细晶体结构的Al合金线22更易于经受弯曲等,并且具有优异的挠性,使得该Al合金线22在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不易于断裂。在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中,结晶物尺寸小,并且优选Al合金线22的表层中的气泡量(后文将描述)小,使得该Al合金线22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较小的平均结晶粒径使得更易于弯曲等,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因此,优选的是平均结晶粒径为45μm以下、40μm以下以及30μm以下。取决于组成或制造条件,(例如)当含有如上所述的Ti和B时,结晶粒径更易于为晶粒微细的。
-气泡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表层包含少量气泡的Al合金线。具体而言,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在从Al合金线22的表面至深度方向30μm的表层区域中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区域(其将被称为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即厚度为30μm的环形区域。短边长度对应于表层区域的厚度。该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在Al合金线22为圆线或者实质上可以被认为是圆线的情况中,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在上述厚度为30μm的环形区域中定义面积为1500μm2的扇形区域(称为气泡测定区域),并且在该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可以以与上述表层结晶测定区域222和扇形结晶测定区域224中相同的方式,通过将短边长度S改变为30μm、将长边长度L改变为50μm、将厚度t改变为30μm或者将面积改变为1550μm2来定义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和扇形气泡测定区域。当各自定义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和扇形气泡测定区域并且这些区域中各自存在的气泡的总面积为2μm2以下时,预期可以提高作为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线材的可靠性。当表层包含少量气泡时,更易于抑制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由气泡作为起点而发生的破裂,从而也可以抑制破裂从表层向其内部蔓延。作为结果,可以抑制由气泡引起的断裂。因此,该Al合金线22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一方面,当气泡的总面积相对较大时,存在粗大的气泡或存在大量的微细气泡。因此,气泡成为破裂的起点或破裂更易于蔓延,从而导致差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另一方面,较小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产生较小的气泡量,以减少由气泡引起的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因此,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优选小于1.5μm2、为1μm2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0.95μm2以下,更优选接近零。例如,当在铸造过程中将熔体的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时,更易于减小气泡的量。此外,铸造期间的冷却速度的加速,特别是后文描述的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的加速,倾向于产生较少量和较小尺寸的气泡。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这样的Al合金线,其中不仅在表层中,而且在Al合金线内部,气泡的量都很小。具体而言,在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中,限定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区域(将被称为内部气泡测定区域)。定义该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使得矩形的中心与Al合金线22的中心重合。在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和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的至少一者中,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Sib与上述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Sfb之比(Sib/Sfb)为1.1以上44以下。如上所述,在铸造过程中,凝固从金属的表层向金属的内部进行。因此,当大气中的气体溶解在熔体中时,金属的表层中的气体更易于泄漏至金属外部,但是金属内部的气体更易于被限制并保留在金属中。在使用此类铸造材料作为基础材料制造线材的情况中,据认为金属内部的气泡量更易于比金属表层中的大。如果如上所述表层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Sfb小,则在上述比率Sib/Sfb小的实施方案中,金属内部存在的气泡量也小。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更易于降低在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产生的破裂的发生和蔓延,从而抑制由气泡引起的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较小的比率Sib/Sfb产生较少量的内部气泡,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因此,更优选比率Sib/Sfb为40以下、30以下、20以下以及15以下。据认为上述比率Sib/Sfb为1.1以上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因为这使得能够制造包含少量气泡的Al合金线22而不必将熔体温度设定得过低。据认为当上述比率Sib/Sfb为约1.3至6.0时,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氢气含量)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含有4.0ml/100g以下的氢气的Al合金线。如上所述,据认为造成气泡的一个因素是氢气。当每100g质量的Al合金线22的氢气含量为4.0ml以下时,该Al合金线22包含少量的气泡,因此如上所述可以抑制由气泡引起的断裂。据认为较小的氢气含量产生较少量的气泡。因此,氢气含量优选为3.8ml/100g以下、3.6ml/100g以下以及3ml/100g以下,并且更优选接近零。Al合金线22中的氢气被认为是溶解的氢气的残留物,其通过在大气气氛等中的含有水蒸气的气氛中铸造而将大气中的水蒸气溶解在熔体中而产生。因此,(例如)当通过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来减少来自大气的气体的溶解时,氢气含量倾向于降低。此外,当含有Cu和Si中的至少一者时,氢气含量倾向于降低。
(表面性质)
-动摩擦系数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的Al合金线。当将动摩擦系数这样小的Al合金线22用作(例如)绞合线的基线并对该绞合线进行反复弯曲时,基线(Al合金线22)之间的摩擦小,从而使得基线能够彼此滑动,结果是各基线可以平滑地移动。这里,当动摩擦系数大时,基线之间的摩擦大。因此,当进行反复弯曲时,由于这种摩擦使得各基线更易于断裂,结果是绞合线更易于断开。特别是当用于绞合线时,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的Al合金线22可以降低基线之间的摩擦。因此,即使在反复弯曲时,各基线也不易于断开,因此产生优异的疲劳特性。随着动摩擦系数越小,可以更加减少由摩擦引起的断裂。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7以下、0.6以下或0.5以下。通过提供Al合金线22的光滑表面、在Al合金线22的表面上涂布润滑剂或进行上述两者,动摩擦系数更易于变小。
-表面粗糙度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的Al合金线。在表面粗糙度这样小的Al合金线22中,动摩擦系数倾向于较小。当如上所述将Al合金线22用作绞合线的基线时,可以降低基线之间的摩擦,从而产生优异的疲劳特性。随着表面粗糙度越小,动摩擦系数更易于变小,并且能够易于降低基线之间的摩擦。因此,表面粗糙度优选为2.5μm以下、2μm以下或1.8μm以下。例如,通过以下列方式制造Al合金线22以具有光滑表面,可易于降低表面粗糙度:使用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的拉丝模具;准备更大量的润滑剂用于拉丝;等等。当将表面粗糙度的下限设定为0.01μm或0.03μm时,预期有利于Al合金线22的工业大规模生产。
-C量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表面附着有润滑剂的Al合金线22,并且来源于该润滑剂的C的附着量大于0质量%且为30质量%以下。据认为附着在Al合金线22表面上的润滑剂为如上所述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残留润滑剂(代表性地,为油)。在C的附着量落入上述范围内的Al合金线22中,由于润滑剂的附着,使得动摩擦系数易于变小。随着在上述范围内的C的附着量变大,动摩擦系数倾向于变得更小。由于动摩擦系数小,因此当将Al合金线22用于如上所述的绞合线的基线时,可以降低基线之间的摩擦,从而产生优异的疲劳特性。此外,由于润滑剂的附着,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随着在上述范围内的附着量变小,当将端子部分4附接至由Al合金线22构成的导体2的端部时,可以降低插入导体2和端子部分4(图2)之间的润滑剂的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防止由于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插入过量的润滑剂所致的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的连接电阻增大。考虑到降低摩擦和抑制连接电阻的增大,可以将C的附着量设定为0.5质量%以上25质量%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1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例如,为了获得所需的C附着量,可以考虑调整拉丝或线绞合期间所用的润滑剂的量或调整热处理条件等。这是因为可根据热处理条件而减少或除去润滑剂。
(表面氧化膜)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表面氧化膜厚度为1nm以上120nm以下的Al合金线22。当进行诸如软化处理之类的热处理时,在Al合金线22的表面上可能存在氧化膜。当表面氧化膜薄至120nm以下时,可以降低当将端子部分4附接至由Al合金线22形成的导体2的端部时在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插入的氧化物的量。当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插入的作为电绝缘体的氧化物的量小时,可以抑制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的连接电阻的增大。另一方面,当表面氧化膜为1nm以上时,Al合金线22的耐腐蚀性得到提高。随着在上述范围内的膜更薄,可以进一步降低上述连接电阻的增大。随着在上述范围内的膜更厚,可以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考虑到对连接电阻增大的抑制和耐腐蚀性,表面氧化膜可以形成为厚度为2nm以上115nm以下,进一步地为5nm以上110nm以下,并且还进一步地为100nm以下。例如,可以通过热处理条件来调整表面氧化膜的厚度。例如,气氛中的较高氧浓度(例如,大气气氛)更易于提高表面氧化膜的厚度。较低的氧浓度(例如,惰性气体气氛、还原性气体气氛等)更易于降低表面氧化膜的厚度。
(特性)
-加工硬化指数
作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实例,可存在加工硬化指数为0.05以上的Al合金线。当加工硬化指数高达0.05以上时,在进行塑性加工的情况中,例如,在对通过将多根Al合金线22绞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绞合线压缩成形为压缩绞合线的塑性加工中,以及在将端子部分4压接至由Al合金线22形成的导体2(其可为单线、绞合线和压缩绞合线中的任意一者)的端部的塑性加工中,Al合金线22易于加工硬化。即使当通过诸如压缩成形和压接之类的塑性加工使截面面积减小时,也能够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并且能够将端子部分4牢固地固定至导体2。因此,加工硬化指数大的Al合金线22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对端子部分4的固定性的导体2。优选的是,加工硬化指数为0.08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0.1以上,这是因为较大的加工硬化指数可以预期通过加工硬化更大程度地提高强度。随着断裂伸长率变大,加工硬化指数更易于增大。因此,为了提高加工硬化指数,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添加元素的类型、含量、热处理条件等来提高断裂伸长率。在Al合金线22具有特定结构(其中结晶物的尺寸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并且平均结晶粒径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情况中,加工硬化指数更易于为0.05以上。因此,也可以通过使用Al合金的结构作为指标来调整添加元素的类型、含量、热处理条件等来调整加工硬化指数。
-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由具有上述特定组成的Al合金形成,并且代表性地经过诸如软化处理之类的热处理,从而获得高拉伸强度、高0.2%屈服应力、优异的强度、高断裂伸长率、优异的韧性、高导电率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定量地,假设Al合金线22满足选自以下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特性包括:拉伸强度为110MPa以上200MPa以下;0.2%屈服应力为4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以及导电率为55%IACS以上。满足上述特性中的两个特性、三个特性、特别是全部四个特性的Al合金线22是优选的,因为此类Al合金线22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此类Al合金线22可适合用作电线的导体。
在上述范围内的较高的拉伸强度可产生更为优异的强度。在上述范围内的较低的拉伸强度更易于提高断裂伸长率和导电率。鉴于上述情况,可以将上述拉伸强度设定为110MPa以上180MPa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115MPa以上150MPa以下。
在上述范围内的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可产生更为优异的挠性和韧性,从而使得易于弯曲等。因此,可以将上述断裂伸长率设定为13%以上、15%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20%以上。
由于Al合金线22代表性地用于导体2,因此较高的导电率是更优选的。因此,更优选的是,导电率为56%IACS以上、57%IACS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58%IACS以上。
优选的是,Al合金线22还具有高的0.2%屈服应力。这是因为,在拉伸强度相同的情况中,较高的0.2%屈服应力更易于产生优异的对端子部分4的固定性。可以将0.2%屈服应力设定为45MPa以上、50MPa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55MPa以上。
当0.2%屈服应力与拉伸强度之比为0.4以上时,Al合金线22表现出足够高的0.2%屈服应力,具有高强度,不易于断裂,并且如上所述还具有优异的对端子部分4的固定性。优选地,该比率为0.42以上以及0.45以上,这是因为较高的比率可产生较高的强度和更为优异的对端子部分4的固定性。
例如,通过调整添加元素的类型、含量、制造条件(拉丝条件、热处理条件等),可以改变拉伸强度、0.2%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和导电率。例如,较大量的添加元素倾向于产生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高的0.2%屈服应力。较少量的添加元素倾向于产生较高的导电率。此外,热处理期间较高的加热温度倾向于产生较高的断裂伸长率。
(形状)
可以根据预期用途等适当地选择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的形状。例如,可存在横截面为圆形的圆线(参见图1)。此外,可存在横截面为诸如矩形之类的四边形的矩形线等。当Al合金线22形成上述压缩绞合线的基线时,其代表性地具有压坏圆的异形形状。作为用于评价结晶物和气泡的上述测定区域,当Al合金线22为矩形线等时,易于使用矩形区域,而当Al合金线22为圆线等时,可使用矩形区域或扇形区域。可选择拉丝模具的形状、用于压缩成形的模具的形状等,使得Al合金线22的横截面的形状形成为所需形状。
(尺寸)
可以根据预期用途等适当地选择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的尺寸(横截面面积、圆线的情况中的线径(直径)等)。例如,当将Al合金线22用于设置在各种类型的线束(如汽车用线束)中的电线的导体时,Al合金线22的线径可为0.2mm以上1.5mm以下。例如,当将Al合金线22用于构建建筑物的互连结构等的电线的导体时,Al合金线22的线径可为0.2mm以上3.6mm以下。
[Al合金绞合线]
如图1所示,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可用于绞合线的基线。通过将多根Al合金线22绞合在一起而形成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通过将多根基线(Al合金线22)绞合而形成Al合金绞合线20,每根基线的截面面积小于具有相同的导体截面面积的作为单线的Al合金线的截面面积,从而产生优异的挠性并能够易于弯曲等。此外,由于线绞合在一起,因而即使作为各基线的Al合金线22相对较细,绞合线整体上也具有优异的强度。此外,使用具有包含微细结晶物的特定结构的Al合金线22作为基线,以形成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鉴于上述情况,即使当Al合金绞合线20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作为各基线的Al合金线22也不易于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当选自如上所述的结晶物的数量、气泡含量、氢气含量、结晶粒径、动摩擦系数的大小、表面粗糙度和C的附着量中的至少一个特性落入上述相应的特定范围内时,作为各基线的Al合金线22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更为优异。特别是当动摩擦系数小时,如上所述降低了基线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形成疲劳特性更为优异的Al合金绞合线20。
可以适当地选择Al合金绞合线20的绞合线的数量,并且例如可为7、11、16、19、37等。可以适当地选择Al合金绞合线20的绞合间距。在这种情况下,当将绞合间距设定为Al合金绞合线20的层芯直径的10倍以上时,当将端子部分4附接至由Al合金绞合线20形成的导体2的端部时,线不易于分离,使得端子部分4能够以优异的可加工性附接。另一方面,当将绞合间距设定为上述层芯直径的40倍以下时,基线在弯曲等时不易于扭曲,使得不易于发生断裂,从而产生优异的疲劳特性。考虑到防止线的分离和扭曲,可以将绞合间距设定为上述层芯直径的15倍以上35倍以下,以及上述层芯直径的20倍以上30倍以下。
Al合金绞合线20可以形成为已经进一步经过压缩成形的压缩绞合线。在这种情况下,线径可以比将线简单地绞合在一起的状态下的线径减小得更多,或者外部形状可以形成为期望的形状(例如,圆形)。当作为各基线的Al合金线22的加工硬化指数如上所述相对较高时,也可以期望提高强度、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形成Al合金绞合线20的各Al合金线22的规格(如组成、结构、表面氧化膜厚度、氢气含量、C的附着量、表面性质、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实质上保持在线绞合之前所用的Al合金线22的规格。根据诸如在线绞合期间使用润滑剂或在线绞合之后进行热处理之类的原因,可以改变表面氧化膜的厚度、C的附着量、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可调整绞合条件,使得Al合金绞合线20的规格达到期望值。
[包覆电线]
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和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其可为压缩绞合线)可以适合用于电线用导体,也可以用于没有绝缘覆层的裸导体和具有绝缘覆层的包覆电线的导体中的每一者。实施方案中的包覆电线1包括导体2和包覆导体2外周的绝缘覆层3,并且也包括作为导体2的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或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该包覆电线1包括由各自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Al合金线22和Al合金绞合线20形成的导体2,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可以适当地选择形成绝缘覆层3的绝缘材料。上述绝缘材料的实例可为阻燃性优异的材料,如聚氯乙烯(PVC)、无卤树脂等,它们可以是已知材料。可以在表现出规定的绝缘强度的范围内适当地选择绝缘覆层3的厚度。
[带端子电线]
实施方案中的包覆电线1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的电线,如放置在汽车、飞机等中的装置中的线束、各种电气装置(如工业机器人)中的互连、建筑物中的互连等等。当包覆电线1设置在线束等中时,代表性地,端子部分4附接至包覆电线1的端部。如图2所示,实施方案中的带端子电线10包括实施方案中的包覆电线1和附接至包覆电线1的端部的端子部分4。由于该带端子电线10包括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包覆电线1,因此带端子电线10也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图2示出了作为端子部分4的压接端子的实例,其具有:包括阴型或阳型嵌合部分42的一端;包括用于夹持绝缘覆层3的绝缘筒部分44的另一端;以及包括用于夹持导体2的线筒部分40的中间部分。端子部分4的另一个实例可为用于熔融导体2以进行附接的熔融型端子部分。
将压接端子压接至通过除去包覆电线1的端部处的绝缘覆层3而暴露的导体2的端部,并且电连接且机械连接至导体2。如上所述,当形成导体2的Al合金线22和Al合金绞合线20具有相对较高的加工硬化指数时,导体2附接有压接端子的部分具有局部减小的截面面积,但由于加工硬化而具有优异的强度。因此,例如,即使在端子部分4与包覆电线1的连接对象之间的连接期间受到冲击,甚至在连接之后经过反复弯曲时,也可以抑制端子部分4附近的导体2的断裂。因此,该带端子电线10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在形成导体2的Al合金线22和Al合金绞合线20中,如上所述,当C的附着量相对较小并且表面氧化膜薄时,可以减少插入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的电绝缘体(含有C的润滑剂、形成表面氧化膜的氧化物等),从而可以降低导体2和端子部分4之间的连接电阻。因此,该带端子电线10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并且还具有小的连接电阻。
如图2所示,带端子电线10可被构造为使得一个端子部分4附接至各包覆电线1,并且还可被构造为使得多根包覆电线1具有一个端子部分(未示出)。当利用捆扎工具等将多根包覆电线1捆扎在一起时,可以容易地处理带端子电线10。
[制造Al合金线的方法及制造Al合金绞合线的方法]
(概述)
除了基本步骤如铸造、(热)轧制、挤出和拉丝之外,代表性地,可以通过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热处理(包括软化处理)来制造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可以应用已知条件等作为基本步骤、软化处理等的条件。可以通过将多根Al合金线22绞合在一起来制造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绞合线20。可以应用已知条件作为绞合条件等。
(铸造步骤)
特别地,(例如)当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铸造过程中的冷却速度、特别是在从熔体温度一直到650℃的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时,易于制造实施方案中的具有包括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的表层的Al合金线22。这是因为上述特定温度范围主要是液相范围,因此,当提高液相范围内的冷却速度时,凝固期间产生的结晶物易于减小尺寸。然而,据认为,如后文所述,当在熔体温度降低的情况中冷却速度过高时,特别是当冷却速度为25℃/秒以上时,不易于生成结晶物,因此,添加元素的固溶量增大,从而使导电率降低,因而不易于实现结晶物对晶粒的钉扎效应。相反地,当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述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时,不易于包含粗大的结晶物,而是更易于包含一定量的具有相对均一的尺寸的微细结晶物。最终,可以制造具有包含一定量微细结晶物的表层的Al合金线22。
虽然取决于诸如Fe之类的添加元素的含量,但是当在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例如)为1℃/秒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2℃/秒以上以及4℃/秒以上时,结晶物容易为微细晶粒。此外,当将在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设定为30℃/秒以下、进一步地低于25℃/秒、20℃/秒以下、低于20℃/秒、15℃/秒以下和10℃/秒以下时,易于生成适量的结晶物。当上述冷却速度不过高时,还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已经发现,如上所述,通过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可以制造上述含有少量气泡的Al合金线22。当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时,可以减少气氛中的气体溶解在熔体,从而可以使用含有少量溶解气体的熔体来制造铸造材料。如上所述,溶解气体的实例可为氢气。该氢气被认为是气氛中的水蒸气的分解物,并被认为包含在气氛中。当将具有少量溶解气体(如溶解的氢气)的铸造材料用作基础材料时,不论是诸如轧制和拉丝之类的塑性加工还是诸如软化处理之类的热处理,在铸造时和之后都可以容易地保持Al合金含有少量气泡(其得自溶解气体)的状态。作为结果,可将具有最终线径的Al合金线22的表层和内部存在的气泡设定为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此外,可以制造如上所述的含有少量氢气的Al合金线22。据认为,通过进行铸造步骤之后的步骤(例如剥皮和塑性变形)涉及的处理(轧制、挤出、拉丝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受限于Al合金内部的气泡的位置并减小气泡的尺寸。然而,据认为,当铸造材料中存在的气泡的总含量相对较大时,即使当气泡的位置和尺寸变化时,具有最终线径的Al合金线的表层和内部存在的气泡的总含量和氢气含量也更易于增大(实质上保持维持)。相反地,通过降低熔体温度以充分减少铸造材料本身所含的气泡,可以制造包含少量气泡的Al合金线22。较低的熔体温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溶解气体,并且还可以减少铸造材料中的气泡。此外,通过降低熔体温度,即使当在含有水蒸气的气氛(如大气气氛)中进行铸造时,也可以减少溶解气体,结果是可以降低由溶解气体所致的气泡的总含量和氢气含量。据认为,除了降低熔体温度之外,通过如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铸造过程中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也能够易于防止来自气氛的溶解气体的增加,此外,通过不过度提高冷却速度,凝固期间金属内部的溶解气体易于排放到外部气氛中。作为结果,可以进一步降低由溶解气体所致的气泡的总含量和氢气含量。
熔体的特定温度的实例可为Al合金中的液相线温度以上且低于750℃。优选的是,熔体温度为748℃以下,还可为745℃以下,这是因为较低的熔体温度可以进一步减少溶解气体并进一步减少铸造材料中的气泡。另一方面,当熔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添加元素易于固溶。因此,可以将熔体温度设定为670℃以上,还可为675℃以上。因此,易于获得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等的Al合金线。当将上述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设定为落入特定范围内同时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时,如上所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微细结晶物,此外,还可以易于降低铸造材料中的气泡的尺寸和含量。这是由于以下原因。具体而言,在上述直至650℃的温度范围内,氢气等易于溶解,因而溶解的气体易于增加。然而,当将上述冷却速度设定为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时,可以抑制溶解气体的增加。此外,当冷却速度不是太高时,凝固期间金属内部的溶解气体易于排放到外部气氛中。基于上述情况,更优选的是将熔体温度设定为670℃以上且低于750℃,并且将从熔体温度到650℃的冷却速度设定为低于20℃/秒。
此外,当在上述范围内提高铸造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时,可以预期获得以下效果:易于获得具有微细晶体结构的铸造材料;添加元素易于在一定程度上固溶;以及枝晶臂间距(DAS)易于减小(例如,为50μm以下,还可为40μm以下)。
连续铸造和金属模铸造(坯料铸造)两者均可用于铸造。连续铸造能够连续生产细长的铸造材料并且还有利于提高冷却速度。因此,如上所述,可以预期获得以下效果:抑制粗大结晶物;减少气泡;形成更微细的晶粒和更微细的DAS;使添加元素固溶;等等。
(拉丝前的步骤)
对通过对铸造材料进行诸如(热)轧制和挤出之类的塑性加工(中间加工)而代表性地获得的中间加工材料,进行拉丝。此外,也可以通过在连续铸造之后进行热轧制,对连续铸造轧制的材料(中间工作材料的一个实例)进行拉丝。在上述塑性加工之前和之后可以进行剥皮和热处理。通过剥皮,可以除去可能含有气泡、表面缺陷等的表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热处理是(例如)为了实现Al合金的均质化等而进行的。可设定均质化处理的条件,以使得加热温度为约450℃以上约600℃以下,并且保持时间为约0.5小时以上约5小时以下。当在这些条件下进行均质化处理时,由于偏析所致的不均匀且粗大的结晶物在一定程度上易于晶粒微细且尺寸均一。当使用坯料铸造材料时,优选在铸造之后进行均质化处理。
(拉丝步骤)
对经过上述轧制等塑性加工的基础材料(中间加工材料)进行(冷)拉丝,直至达到规定的最终线径,从而形成拉丝线材。代表性地使用拉丝模具进行拉丝。此外,使用润滑剂进行拉丝。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例如)3μm以下的低表面粗糙度的拉丝模具并且通过调整待施用的润滑剂的量,可以制造表面光滑且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的Al合金线22。通过将拉丝模具适当地改变为表面粗糙度低的拉丝模具,可以连续地制造表面光滑的拉丝线材。通过使用拉丝线材的表面粗糙度作为替代值,可以容易地测定拉丝模具的表面粗糙度。通过调整润滑剂的涂布量或调整下述热处理条件,可以制造这样的Al合金线22,其中Al合金线22表面的C的附着量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因此,可以制造动摩擦系数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Al合金线22。可以根据最终线径适当地选择拉丝程度。
(绞合步骤)
为了制造Al合金绞合线20,准备多根线材(拉丝线材或在拉丝后经过热处理的经热处理的线材)并以规定的绞合间距(例如,层芯直径的10倍至40倍)绞合在一起。在线绞合期间可使用润滑剂。为了将Al合金绞合线20形成为压缩绞合线,将线材绞合,然后压缩成形为规定的形状。
(热处理)
可以在拉丝期间和之后的适当时期对拉丝线材进行热处理。特别是当进行为了提高断裂伸长率等韧性的软化处理时,可以制造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并且还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优异的疲劳特性的Al合金线22和Al合金绞合线20。可以在以下时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热处理,所述时期包括:拉丝期间;拉丝之后(线绞合之前);线绞合之后(压缩成形之前);以及压缩成形之后。可以在多个时期进行热处理。可通过调整热处理条件来进行热处理,使得作为最终产品的Al合金线22和Al合金绞合线20满足期望的特性,例如,使得断裂伸长率变为10%以上。通过进行使得断裂伸长率变为10%以上的热处理(软化处理),还可以制造加工硬化指数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Al合金线22。当在拉丝中途或在线绞合之前进行热处理时,可提高可加工性,从而能够易于进行拉丝、线绞合等。
可以在以下各项中使用热处理:连续处理,其中将待热处理的对象连续地供给到诸如管式炉或电炉之类的加热容器中;以及分批处理,其中在将待热处理的对象封闭在诸如气氛炉之类的加热容器中的状态下,对对象进行加热。例如,可设定分批处理条件,使得加热温度为约250℃以上约500℃以下,保持时间为约0.5小时以上约6小时以下。在连续处理中,可调整控制参数,使得热处理后的线材满足期望的特性。当根据待热处理的对象的尺寸(线径、截面面积等),以满足所期望的特性的方式预先准备特性和参数值之间的相关数据时,易于调整连续处理条件(参见专利文献1)。此外,通过在热处理之前预先测定润滑剂的量,可以调整热处理条件,使得在热处理之后获得期望值的润滑剂的残留量。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持时间延长,润滑剂的残留量倾向于变小。
热处理期间的气氛的实例可为:诸如含有相对大量氧的大气气氛之类的气氛;或所含氧比大气中的氧少的低氧气氛。在大气气氛的情况中,不必控制气氛,但表面氧化膜更易于形成得较厚(例如,50nm以上)。因此,在大气气氛的情况中,通过采用有利于较短的保持时间的连续处理,易于制造具有厚度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表面氧化膜的Al合金线22。低氢气氛的实例可为真空气氛(减压气氛)、惰性气体气氛、还原性气体气氛等。惰性气体的实例可为氮气、氩气等。还原性气体的实例可为氢气、含有氢气和惰性气体的氢气混合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等。在低氧气氛中,必须控制气氛,但表面氧化膜更易于形成得更薄(例如,小于50nm)。因此,在低氧气氛的情况中,通过采用能够容易控制气氛的分批处理,可以易于制造具有厚度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表面氧化膜的Al合金线22,并且优选制造具有较薄表面氧化膜的Al合金线22。
当如上所述调整Al合金的组成(优选地,添加Ti和B两者)并且使用连续铸造材料或连续铸造轧制的材料作为基础材料时,易于制造表现出落入上述范围内的结晶粒径的Al合金线22。特别是在将基础材料(由对连续铸造材料进行诸如轧制之类的塑性加工而得到)或将连续铸造轧制材料加工并成形为具有最终线径的拉丝线材的拉丝程度设定为80%以上时,当对具有最终线径的拉丝线材、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进行热处理(软化处理)以使得断裂伸长率成为10%以上时,进一步地易于制造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的Al合金线22。在这种情况下,还可在拉丝中途进行热处理。通过以这种方式控制晶体结构并且还控制断裂伸长率,也可以制造表现出落入上述特定范围内的加工硬化指数的Al合金线22。
(其他步骤)
此外,调整表面氧化膜厚度的方法的实例可为:在存在高温高压的热水的情况中,暴露具有最终线径的拉丝线材;将水涂布到具有最终线径的拉丝线材上;在大气气氛中连续处理中的热处理之后进行水冷却时,在水冷却之后提供干燥步骤;等等。通过暴露于热水和涂布水,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倾向于增加。通过如上所述在水冷却之后进行干燥,可防止由水冷却所致的勃姆石层的形成,从而使表面氧化膜倾向于形成得较薄。通过使用通过向水中添加乙醇而得到的水冷却冷却剂,还可以在冷却的同时进行脱脂。
通过上述热处理,或通过进行脱脂处理等,当Al合金线22的表面附着有少量润滑剂或实质上没有润滑剂时,可以以规定的附着量涂布润滑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C的附着量和动摩擦系数作为指标来调整润滑剂的附着量。可以使用已知方法并且如上所述也可以与冷却结合,以进行脱脂处理。
[制造包覆电线的方法]
可以通过准备形成导体2的实施方案中的Al合金线22或Al合金绞合线20(其可为压缩绞合线),并通过挤出等在导体2的外周上形成绝缘覆层3,从而制造实施方案中的包覆电线1。可以应用已知条件作为挤出条件等。
[制造带端子电线的方法]
可以通过从包覆电线1的端部除去绝缘覆层3以便暴露将附接端子部分4的导体2,从而制造实施方案中的带端子电线10。
[试验例1]
在各种条件下制造Al合金线以检测其特性。此外,将这些Al合金线用于制造Al合金绞合线,并且进一步制造包括该Al合金绞合线作为导体的包覆电线。然后,将压接端子附接至包覆电线的端部,从而得到带端子包覆电线。检测了带端子包覆电线的特性。
如下制造Al合金线。
准备纯铝(99.7质量%以上的Al)作为基础材料并溶解以得到熔体(熔融铝),以表1至表4所示的含量(质量%)向熔体中添加表1至表4所示的添加元素,从而制造Al合金熔体。当对经过成分调整的Al合金熔体进行氢气去除处理和异物去除处理时,可以易于降低氢气含量并且可以易于减少异物。
将所制备的Al合金熔体用于制造连续铸造轧制材料或坯料铸造材料。通过使用带轮式连续铸轧机和所制备的Al合金熔体连续进行铸造和热轧制来制造连续铸造轧制材料,从而形成φ9.5mm的线棒。将Al合金熔体倒入规定的固定模具中,然后冷却,从而制造坯料铸造材料。将坯料铸造材料均质化,然后进行热轧制,从而制造φ9.5mm的线棒(轧制材料)。表5至表8示出了铸造方法的类型(连续铸造轧制材料表示为“连续”,而坯料铸造材料表示为“坯料”)、熔体温度(℃)和铸造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从熔体温度至650℃的平均冷却速度;℃/秒)。通过使用水冷却机等调整冷却状态来改变冷却速度。
对上述线棒进行冷拉丝以制造线径为φ0.3mm的拉丝线材、线径为φ0.37mm的拉丝线材以及线径为φ0.39mm的拉丝线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拉丝模具和市售可得的润滑剂(含碳的油剂)进行拉丝。根据需要准备并更换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拉丝模具。此外,调整所使用的润滑剂的量,从而调整各样品的拉丝线材的表面粗糙度。对于样品No.3-10,使用表面粗糙度大于其他样品的表面粗糙度的拉丝模具。对于各样品No.2-208和No.3-307,使用具有最大表面粗糙度的拉丝模具。
通过表5至表8中所示的方法以及在表5至表8中所示的温度(℃)和气氛中对所得的线径为φ0.3mm的拉丝线材进行软化处理,从而制造经软化的线材(Al合金线)。在表5至表8中,作为方法表示的“光亮软化”是使用箱式炉的分批处理,其中将保持时间设定为3小时。在表5至表8中,作为方法表示的“连续软化”是高频诱导加热方式或直接通电方式的连续处理,其中控制通电条件以达到表5至表8中所示的温度(通过非接触式红外线温度计测定)。线速度选自50m/min至3,000m/min的范围。样品No.2-202未经过软化处理。在比其他样品的温度高且时间长(如550℃×8小时)的热处理条件下处理样品No.2-204(将“*1”付到表8中的温度栏中)。在大气气氛中进行软化处理后,对样品No.2-209进行勃姆石处理(100℃×15分钟)(将“*2”付到表8中的气氛栏中)。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2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3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4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51
[表5]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61
[表6]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71
[表7]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81
[表8]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391
(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
对于所得的线径为φ0.3mm的经软化的线材和未经热处理的线材(样品No.2-202),测定拉伸强度(MPa)、0.2%屈服应力(MPa)、断裂伸长率(%)、加工硬化指数和导电率(%IACS)。此外,计算0.2%屈服应力与拉伸强度之比“屈服应力/拉力”。这些结果示于表9至表12中。
基于JIS Z 2241(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方法,1998),通过使用通用拉伸试验机测定拉伸强度(MPa)、0.2%屈服应力(MPa)和断裂伸长率(%)。将加工硬化指数定义为:当在单轴方向上施加拉伸试验的试验力时,所得到的塑性应变区域中的实际应力σ和实际应变ε的表达式σ=C×εn中的实际应变ε的指数n。在上述表达式中,C为强度系数。通过使用上述拉伸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通过生成S-S曲线来计算上述指数n(也参见2011年的JIS G2253)。通过桥接法测定导电率(%IACS)。
(疲劳特性)
对所得的各自具有φ0.3mm的线径的经软化的线材和未经热处理的线材(样品No.2-202)进行弯曲试验,以测定直至发生断裂的弯曲次数。使用市售可得的重复弯曲试验机进行弯曲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在施加12.2MPa的负荷的状态下,使用能够对各样品的线材施加0.3%的弯曲变形的夹具进行反复弯曲。对于各样品的三个以上材料进行弯曲试验,并将弯曲次数的平均值(数量)示于表9至表12中。可以认识到,随着直到发生断裂时进行的弯曲次数越大,越不易于发生由反复弯曲造成的断裂,这会产生优异的疲劳特性。
[表9]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411
[表10]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421
[表1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431
[表12]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432
使用所得的线径为φ0.37mm或线径为φ0.39mm的拉丝线材(未经过上述软化处理)来制造绞合线。根据需要,将市售可得的润滑剂(含碳的油剂)用于线绞合。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了使用七根各自线径为φ0.37mm的线材形成的绞合线。此外,将使用七根各自线径为φ0.39mm的线材形成的绞合线进一步压缩成形,从而制造了压缩绞合线。绞合线的截面面积和压缩绞合线的截面面积各自均为0.75mm2(0.75sq)。绞合间距为25mm(为层芯直径的约33倍)。
通过表5至表8中所示的方法,在表5至表8中所示的温度(℃)和气氛中对所得的绞合线和压缩绞合线进行软化处理(关于样品No.2-204中的*1和样品No.2-209中的*2,参见上文)。将所得的经软化的绞合线用作导体,以利用绝缘材料(此处为无卤绝缘材料)在导体的外周上形成绝缘覆层(厚度为0.2mm),从而制造了包覆电线。调整拉丝期间的润滑剂和线绞合期间的润滑剂中的至少一者的使用量,使得在软化处理之后保留一定量的润滑剂。对于样品No.1-20,所使用的润滑剂的量大于其他样品的润滑剂的量。对于样品No.1-109,使用最大量的润滑剂。对于样品No.1-108和No.2-207,在软化处理之后进行脱脂处理。对于样品No.2-202,各拉丝线材和绞合线均未经过软化处理。
对所得的各样品的包覆电线或通过将压接端子附接至该包覆电线而得到的带端子电线,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对于包括绞合线作为导体的包覆电线和包括压缩绞合线作为导体的包覆电线中的每一者,检查以下项目。表13至表20示出了在将绞合线用作导体的情况中得到的结果,将上述结果与在将压缩绞合线用作导体的情况中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确认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构观察)
-结晶物
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的横截面中的导体(由Al合金线形成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以下与上述相同)以确认其表层和内部的结晶物。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形成导体的各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换句话说,对于一个样品,在形成绞合线的七根Al合金线的每个中定义一个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从而定义总共七个表层结晶测定区域。然后,计算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面积和数量。对于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计算结晶物的面积的平均值。换句话说,对于一个样品,计算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面积的平均值。然后,将各样品的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面积的平均值的平均值示出为表13至表16中的平均面积A(μm2)。
此外,对于各样品,测定总共七个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数量。然后,将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数量的平均值示出为表13至表16中的数量A(个)。
此外,确定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中面积为3μm2以下的结晶物的总面积。然后,计算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各自面积为3μm2以下的结晶物的总面积与所有结晶物的总面积之比。对于各样品,确定总共七个表层结晶测定区域的每个中的上述总面积之比。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上述总面积之比的平均值示出为表13至表16中的面积占比A(%)。
代替上述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在厚度为50μm的环形表层区域内定义面积为3750μm2的扇形结晶测定区域。然后,以与上述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评价相同的方式,计算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B(μm2)。此外,以与上述矩形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评价相同的方式,计算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数量B(个)和各自具有3μm2以下的面积的结晶物的总面积的面积占比B(%)。其结果示于表13至表16中。
通过对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如二值化处理)并从经处理的图像中提取出结晶物,从而可以易于测定结晶物的面积。这同样适用于后文将描述的气泡。
在上述横截面中,在形成导体的各Al合金线中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内部结晶测定区域。定义该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使得矩形的中心与各Al合金线的中心重合。然后,计算各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面积的平均值。对于各样品,确定总共七个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面积的平均值。通过对上述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面积的平均值进一步取平均而得到的值被定义为平均面积(内部)。样品No.1-5、No.2-5和No.3-1的平均面积(内部)分别为2μm2、3μm2和1.5μm2。除了这些样品之外,样品No.1-1至No.1-23、No.2-1至No.2-23和No.3-1至No.3-12的平均面积(内部)为0.05μm2以上40μm2以下,并且在大多数样品中,为4μm2以下。
-气泡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所得样品的包覆电线的横截面中的导体,以确定导体的表层和内部的气泡和结晶粒径。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形成导体的各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3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换句话说,对于一个样品,在形成绞合线的七根Al合金线的每个中定义一个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从而定义总共七个表层气泡测定区域。然后,计算各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对于各样品,确定总共七个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表13至表16各自示出了通过对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取平均而得到的值作为总面积A(μm2)。
代替上述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在厚度为30μm的环形表层区域内定义面积为1500μm2的扇形气泡测定区域。然后,以与上述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的评价相同的方式,计算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面积B(μm2)。其结果示于表13至表16中。
在上述横截面中,在形成导体的各Al合金线中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内部气泡测定区域。定义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使得矩形的中心与各Al合金线的中心重合。然后,计算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与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存在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之比“内部/表层”。对于各样品的总共七个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和内部气泡测定区域,计算比率“内部/表层”。在表13至表16中,通过对总共七个测定区域中的比率“内部/表层”取平均而得到的值示出为比率“内部/表层A”。以与上述矩形表层气泡测定区域的评价相同的方式,计算上述扇形气泡测定区域的情况中的上述比率“内部/表层B”,并将其结果示于表13至表16中。
-结晶粒径
此外,在上述横截面中,基于JIS G 0551(钢-晶粒度的显微镜确定方法,2013),在SEM观察结果图像中绘制试验线,并将各晶粒中分割试验线的长度定义为结晶粒径(切割法)。将试验线的长度定义为这样的程度,使得该试验线可分割十个以上晶粒。然后,在一个横截面上绘制三条试验线,以计算各结晶粒径。然后,将这些结晶粒径的平均值示出为表13至表16中的平均结晶粒径(μm)。
(氢气含量)
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然后,测定每100g导体的氢气含量(ml/100g)。其结果示于表13至表16中。通过惰性气体熔融法测定氢气含量。具体而言,在氩气流中,将样品引入石墨坩埚中,并且加热并熔融,从而提取氢气以及其他气体。使提取的气体流过分离柱,以将氢气与其他气体分离,并通过热导检测器测定分离的氢气,以量化氢气的浓度,从而计算氢气含量。
(表面性质)
-动摩擦系数
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然后,将构成导体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拆成基线。将各基线(Al合金线)作为样品,以下述方式测定动摩擦系数。结果示于表17至表20中。如图5所示,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台座100。将用作配对材料150的基线(Al合金线)以平行于矩形表面的短边方向放置在台座100的表面的一个矩形表面上。配对材料150的两端是固定的(未示出固定位置)。以与配对材料150正交并且与台座100的上述那个表面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将用作样品S的基线(Al合金线)水平地设置在配对材料150上。将具有预定质量的砝码110(这里,为200g)设置在样品S和配对材料150之间的交叉位置上,使得交叉位置不偏离。在这种状态下,将滑轮设置在样品S的中途,并且将样品S的一端沿着滑轮向上拉,以使用自动绘图仪等测定拉力(N)。从样品S和配对材料150的相对偏移运动的开始到它们移动了100mm的时刻的平均荷重被定义为动摩擦力(N)。将动摩擦力除以由砝码110的质量产生的法向力(此处为2N)而得到的值(动摩擦力/法向力)定义为动摩擦系数。
-表面粗糙度
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然后,将构成导体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拆成基线。将各基线(Al合金线)作为样品,使用市售可得的三维光学分析仪(例如,由ZYGO提供的NewView7100)测定表面粗糙度(μm)。这里,在各基线(Al合金线)中,在85μm×64μm的矩形区域内计算算术平均粗糙度Ra(μm)。对于各样品,确定总共七个区域各自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以得到总共七个区域中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平均值作为表面粗糙度(μm),表面粗糙度示于表17至表20中。
-C的附着量
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然后,将构成导体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拆开,以确定来源于附着在中心基线的表面上的润滑剂的C的附着量。使用SEM-EDX(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装置(将电子枪的加速电压设定为5kV)测定C的附着量(质量%)。结果示于表13至表16中。应当注意,在润滑剂附着到构成包覆电线所含的导体的Al合金线的表面的情况中,当除去绝缘覆层时,Al合金线中与绝缘覆层相接触的位置处的润滑剂可能会与绝缘覆层一起被移除,导致可能无法适当地测定C的附着量。另一方面,在测定构成包覆电线所含的导体的Al合金线的表面上的C的附着量的情况中,据认为可以通过测定Al合金线的不与绝缘覆层相接触的位置处的C的附着量而精确测定C的附着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各自包括相对于同一中心绞合在一起的七根Al合金线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中,在不与绝缘覆层相接触的中心基线处测定C的附着量。可以在围绕中心基线的外周的外周基线上不与绝缘覆层相接触的部分处测定C的附着量。
-表面氧化膜
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然后,将构成导体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拆成基线。如下测定各基线的表面氧化膜。在这种情况下,检测各基线(Al合金线)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对于各样品,确定总共七根基线各自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然后,将总共七根基线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的平均值示出为表17至表20中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nm)。进行截面抛光(CP)处理以定义各基线的截面。然后,对所定义的截面进行SEM观察。在厚度超过约50nm的相对较厚的氧化膜的情况中,使用该SEM观察结果图像测定厚度。当在SEM观察结果中看到厚度为约50nm以下的相对较薄的氧化膜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在深度方向上单独进行分析(重复溅射和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进行的分析)以进行测定。
(耐冲击性)
对于各所得的样品的包覆电线,参考专利文献1评价耐冲击性(J/m)。示意性地,将砝码连接至与评价点之间的距离为1m处的样品的端部。使砝码向上升高1m后,使砝码自由下落。然后,测定样品中没有发生断开的最大砝码质量(kg)。将重力加速度(9.8m/s2)和下落距离1m与该砝码的质量相乘,将所得的乘积除以下落距离(1m)而得到的值定义为耐冲击性的评价参数(J/m或(N·m)/m)。将得到的耐冲击性的评价参数除以导体截面面积(此处为0.75mm2)得到的值示出为表17至表20中的每单位面积的耐冲击性的评价参数(J/m·mm2)。
(端子固定力)
对于各所得的样品的带端子电线,参考专利文献1评价端子固定力(N)。示意性地,利用端子卡盘将附接至带端子电线的一端的端子部分夹持在中间,以除去包覆电线另一端处的绝缘覆层,然后,利用导体卡盘夹持导体部分。对于两个端部均由两个卡盘夹持的各样品的带端子电线,使用通用拉伸试验机测定断裂时的最大荷重(N),以评价作为端子固定力(N)的最大荷重(N)。将计算出的最大荷重除以导体截面面积(此处为0.75mm2)而得到的值示出为表17至表20中的每单位面积的端子固定力(N/mm2)。
(耐腐蚀性)
从各得到的样品的包覆电线中,除去绝缘覆层,以单独得到导体。将构成导体的绞合线或压缩绞合线拆成基线,将基线中的任意一根用作样品,然后对样品进行盐雾试验,以通过目视观察确定是否发生腐蚀。其结果示于表21中。盐雾试验在以下条件下进行:使用5质量%浓度的NaCl水溶液;并且测试时间为96小时。表21代表性地示出:样品No.1-5,其中C的附着量为8质量%;样品No.2-207,其中C的附着量为0质量%,并且实质上未附着润滑剂;样品No.1-109,其中C的附着量为40质量%,并且过度附着润滑剂。应注意的是样品No.1-1至No.1-23(不包括样品No.1-5)和样品No.2-1至No.2-23以及样品No.3-1至No.3-12表现出类似于样品No.1-5的结果。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1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2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3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41
[表17]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51
[表18]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61
[表19]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71
[表20]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72
[表21]
Figure BDA0002045498180000581
如表17至表19所示,与各自具有以下特定组成之外的组成的样品No.1-101至No.1-104、No.2-201和No.3-301(以下统称为比较样品组)的Al合金线相比,各自由具有特定组成(其含有特定范围内的Fe并根据需要含有特定范围内的特定元素(Mg、Si、Cu,元素α))的Al-Fe基合金形成并且各自进行软化处理的样品No.1-1至No.1-23及No.2-1至No.2-23及No.3-1至No.3-12(以下统称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的Al合金线各自具有高达10J/m以上的高耐冲击性的评价参数值。此外,如表9至表11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还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较高的弯曲次数。这表明,与比较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相比,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优异的疲劳特性。此外,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也就是说,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断裂伸长率,并且还具有高0.2%屈服应力和高导电率。定量地,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满足以下条件:拉伸强度为110MPa以上200MPa以下;0.2%屈服应力为40MPa以上(此处,为45MPa以上,并且在大多数样品中,为5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此处,为11%以上,并且在大多数样品中,为15%以上和20%以上);并且导电率为55%IACS以上(在大多数样品中,为57%IACS以上和58%IACS以上)。此外,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表现出拉伸强度和0.2%屈服应力之间的高“屈服应力/拉力”比,该比率为0.4以上。此外,如表17至表19所示,可知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具有优异的对端子部分的固定性(40N以上)。作为其中一个原因,据认为这是因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各自具有0.05以上的高加工硬化指数(在大多数样品中,为0.07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0.10以上;表9至表11),从而在压接端子的压接期间通过加工硬化极好地实现了强度提高效果。
通过参照使用矩形测定区域A得到的评价结果和使用扇形测定区域B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下文所述关于结晶物的特征和下文所述的关于气泡的特征。
如表13至表15所示,在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各Al合金线中,在表层中存在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定量地,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3μm2以下。在许多样品中,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2μm2以下、1.5μm2以下或1.0μm2以下。此外,此类微细结晶物的数量大于10个且为400个以下,并且此处为350个以下。在许多样品中,此类微细结晶物的数量为300个以下,并且在一些样品中,此类微细结晶物的数量为200个以下或100个以下。在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1-5(表9、表17)和样品No.1-107(表12、表20)之间进行比较、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2-5(表10、表18)和样品No.2-206(表12、表20)之间进行比较、以及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3-3(表11、表19)和样品No.3-306(表12、表20)进行比较中,各自在表层中存在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的各样品No.1-5、No.2-5和No.3-3中进行弯曲的次数较大并且耐冲击性的参数值较大。鉴于此,据认为表层中的结晶物是微细的,因此不易于成为破裂的起点,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据认为存在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可起到抑制晶体生长的作用并有利于弯曲等,因此成为疲劳特性得到提高的一个因素。
基于上述试验,为了使结晶物能够晶粒微细并且能够存在一定量的此类晶粒微细的结晶物,可以说将特定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设定为提高至某种程度(此处,大于0.5℃/秒,进一步地为1℃/秒以上,并且为30℃/秒以下,优选低于25℃/秒,并且进一步地低于20℃/秒)是有效的。
此外,可以从上述试验中发现以下内容。
(1)如表13至表15中的“面积占比”所示,表层中存在的结晶物的大部分(此处,为70%以上,在大多数情况中,为80%以上,并且进一步地,为85%以上)为3μm2以下,并且是晶粒微细且尺寸均一的,因此被认为不易于成为破裂的起点。
同样基于该试验,据认为如上所述不仅在表层而且在其内部存在的小的(40μm2以下)结晶物因此可以抑制结晶物成为破裂的起点,并且还可以抑制破裂穿过这些结晶物从表层向其内部的蔓延,从而产生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
(2)如表13至表15所示,在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中,表层中存在的气泡的总面积为2.0μm2以下,该值小于表16中的样品No.1-105、No.2-205和No.3-305中的Al合金线的那些值。将注意力集中在表层中的这些气泡上,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1-5、No.1-105)、(No.2-5、No.2-205)和(No.3-3、No.3-305)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表明,具有较小气泡量的样品No.1-5的耐冲击性更为优异(表17和表20),并且弯曲次数更大且疲劳特性更为优异(表9和表12)。这同样适用于各自包含较小气泡量的样品No.2-5和No.3-3。作为其中一个原因,据认为这是因为,在表层中各自含有大量气泡的样品No.1-105、No.2-205和No.3-305的Al合金线中,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更易于发生由于气泡作为破裂起点的断裂。基于此,可以认识到,通过降低Al合金线的表层中的气泡,可以提高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同样如表13至表15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的氢气含量小于表16中所示的样品No.1-105、No.2-205和No.3-305中的Al合金线。基于以上所述,气泡的一个因素被认为是氢气。据认为,在样品No.1-105、No.2-205和No.3-305中,熔体温度相对较高,并且熔体中更易于存在大量的溶解气体。还认为来源于该溶解气体的氢气增加。基于以上所述,可以认为为了减少上述表层中的气泡,在铸造过程中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此处为低于750℃)是有效的。
此外,通过样品No.1-3和样品No.1-10(表13)之间的比较以及样品No.1-5和样品No.3-3(表15)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当含有Si和Cu时,易于减少氢气。
如表13至表15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不仅在表层而且在其内部各自包含少量的气泡。定量地,气泡的总面积的比率“内部/表层”为44以下,并且此处为20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15以下,并且在大多数样品中为10以下,该值小于样品No.2-205(表16)的值。当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1-5和样品No.1-107进行比较时,比率“内部/表层”较小的样品No.1-5的弯曲次数高于样品No.1-107(表9和表12)并且耐冲击性参数值高于样品No.1-107(表17和表20)。作为其中一个原因,据认为在含有相对较大量的内部气泡的样品No.1-107的Al合金线中,当受到冲击或反复弯曲时,破裂通过气泡从表层向其内部蔓延,因此更易于发生断裂。在样品No.2-205的情况中,弯曲次数小(表12)并且耐冲击性参数值低(表20)。因此,可以说较高的比率“内部/表层”更易于导致破裂向内部蔓延,因此更易于发生断裂。基于以上所述,可以说通过减少Al合金线的表层及其内部的气泡可以提高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此外,基于该试验可以说,较高的冷却速度更易于产生较小的比率“内比/表层”。因此,为了减少上述内部气泡,可以认为在铸造过程中将熔体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并且将直至650℃的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一定程度地提高(此处,大于0.5℃/秒,并且进一步地为1℃/秒以上,并且为30℃/秒以下,并且优选低于25℃/秒,并且进一步地低于20℃/秒)是有效的。
(3)如表17至表19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各自具有小的动摩擦系数。定量地,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并且在许多样品中,为0.5以下。据认为由于这样小的动摩擦系数,形成绞合线的基线更易于彼此滑动,从而在重复弯曲时不易于发生断开。然后,对于各个具有样品No.2-5的组成的单线(线径为0.3mm)和使用各自具有样品No.2-5的组成的Al合金线制造的绞合线,使用上述重复弯曲试验机确定直至发生断裂的弯曲次数。试验条件如下:弯曲变形为0.9%;并且负荷为12.2MPa。以与线径为φ0.3mm的单根Al合金线相同的方式制备线径为φ0.4mm的基线。然后,将16根基线绞合然后压缩,从而得到截面面积为1.25mm2(1.25sq)的压缩绞合线。然后,对压缩绞合线进行软化处理(表6中的样品No.2-5的条件)。作为试验的结果,直至发生断裂的单线的弯曲次数为1268,而直至发生断裂的绞合线的弯曲次数为3252。绞合线的弯曲次数大大增加。鉴于此,当将动摩擦系数小的基线用于绞合线时,可以预期疲劳特性的提高效果。此外,如表17至表19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各自具有小的表面粗糙度。定量地,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在许多样品中为2μm以下,并且在一些样品中为1μm以下。在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1-5(表17、表9)和样品No.1-108(表20、表12)之间进行比较、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2-5(表18、表10)和样品No.2-208(表20、表12)之间进行比较、以及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3-3(表19、表11)和样品No.3-307(表20、表12)进行比较中,在各样品No.1-5、No.2-5和No.3-3中的动摩擦系数倾向于较小,弯曲次数倾向于较大,并且耐冲击性倾向于更为优异。鉴于此,据认为小的动摩擦系数有助于提高疲劳特性并提高耐冲击性。此外,为了降低动摩擦系数,可以说获得小的表面粗糙度是有效的。
如表13至表15所示,可以说当润滑剂附着到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各Al合金线的表面时,特别是当C的附着量为1质量%以上时(参见与表14和表18中的样品No.2-8的比较),如表17至表19所示,动摩擦系数更易于变小。可以说,即使当表面粗糙度相对较大时,但当C的附着量大时,动摩擦系数更易于变小(例如,参见样品No.3-10(表15和表19))。此外,如表21所示,结果表明由于润滑剂附着在Al合金线的表面上,因而可以获得优异的耐腐蚀性。当润滑剂的附着量(C的附着量)过大时,与端子部分的连接电阻增大。因此,据认为润滑剂的附着优选小至某种程度,特别是30质量%以下。
(4)如表13至表15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表现出相对较小的结晶粒径。定量地,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并且在大多数样品中为35μm以下,并且进一步地为30μm以下,该值小于样品No.2-204(表16)的值。当对具有相同组成的样品No.2-5和样品No.2-204进行比较时,样品No.2-5的耐冲击性的评价参数值大于样品No.2-204(表18和表20)并且弯曲次数也大于样品No.2-204(表10和表12)。因此,据认为小的结晶粒径有助于提高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此外,基于该试验可以说,通过将热处理温度设定得相对较低或通过将保持时间设定得相对较短,可以易于减小结晶粒径。
(5)如表17至表19所示,经软化的线材样品组中的Al合金线各自具有相对薄的表面氧化膜(为比较参见表20中的样品No.2-209)并且为120nm以下。因此,据认为这些Al合金线可以抑制与端子部分的连接电阻的增加,从而能够构造低电阻连接结构。此外,如上所述,据认为具有适当均匀厚度(此处为1nm以上)的表面氧化膜有助于提高耐腐蚀性。此外,基于该试验可以说,在用于诸如软化处理的热处理的大气气氛中或在能够形成勃姆石层的条件下,表面氧化膜更易于形成得较厚,并且在低氧气氛中,表面氧化膜更易于形成得较薄。
如上所述,由具有特定组成、经过软化处理并具有包含一定量的微细结晶物的表层的Al-Fe基合金构成的Al合金线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率,并且还具有优异的端子部分连接强度以及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期望此类Al合金线能够适合用于包覆电线用导体,特别是附接有端子部分的带端子电线的导体。
本发明由权利要求的条款限定,但不限于以上描述,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条款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修改。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改变试验例1中的合金的组成、线材的截面面积、绞合成绞合线的线材的数量以及制造条件(熔体温度、铸造期间的冷却速度、热处理的时期、热处理条件等)。
[附记]
以下构造可用作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铝合金线。例如,以下可用作制造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的铝合金线的方法。
[附记1]
一种铝合金线,其由铝合金构成。
所述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环形表层区域内定义3750μm2的扇形结晶测定区域。所述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
[附记2]
在[附记1]中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所述扇形结晶测定区域中存在的结晶物的数量大于10个且为400个以下。
[附记3]
在[附记1]或[附记2]中所述的铝合金线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使得所述内部结晶测定区域的矩形的中心与所述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40μm2以下。
[附记4]
在[附记1]至[附记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所述铝合金的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
[附记5]
在[附记1]至[附记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30μm的环形表层区域内定义1500μm2的扇形气泡测定区域,并且所述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
[附记6]
在[附记5]中所述的铝合金线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使得所述内部气泡测定区域的矩形的中心与所述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与所述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之比为1.1以上44以下。
[附记7]
在[附记5]或[附记6]中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氢气的含量为4.0ml/100g以下。
[附记8]
在[附记1]至[附记7]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加工硬化指数为0.05以上。
[附记9]
在[附记1]至[附记8]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
[附记10]
在[附记1]至[附记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
[附记11]
在[附记1]至[附记10]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润滑剂附着在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上,并且来源于润滑剂的C的附着量大于0质量%且为30质量%以下。
[附记12]
在[附记1]至[附记11]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为1nm以上120nm以下。
[附记13]
在[附记1]至[附记12]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所述铝合金还包含:合计0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的选自Mg、Si、Cu、Mn、Ni、Zr、Ag、Cr和Zn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附记14]
在[附记1]至[附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所述铝合金还包含以下元素中的至少一种:0质量%以上0.05质量%以下的Ti;以及0质量%以上0.005质量%以下的B。
[附记15]
在[附记1]至[附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中,满足选自以下特性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所述特性包括:拉伸强度为110MPa以上200MPa以下;0.2%屈服应力为4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以及导电率为55%IACS以上。
[附记16]
一种铝合金绞合线,其包括多根[附记1]至[附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线,这些铝合金线被绞合在一起。
[附记17]
在[附记16]中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中,绞合间距为所述铝合金绞合线的层芯直径的10倍以上40倍以下。
[附记18]
一种包覆电线,其包括:导体;以及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覆层。所述导体包括[附记16]或[附记17]中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
[附记19]
一种带端子电线,其包括:[附记18]中所述的包覆电线;以及附接至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端子部分。
[附记20]
一种制造铝合金线的方法,包括:
铸造步骤,其中通过铸造铝合金的熔体,以形成铸造材料,所述铝合金含有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中间加工步骤,其中对所述铸造材料进行塑性加工,以形成中间加工材料;
拉丝步骤,其中对所述中间加工材料进行拉丝,以形成拉丝线材;以及
热处理步骤,其中在所述拉丝期间或在所述拉丝步骤之后进行热处理。
在所述铸造步骤中,将所述熔体的温度设定为液相线温度以上且低于750℃,并且将从所述熔体的温度至650℃的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度设定1℃/秒以上且低于25℃/秒。
[附记21]
一种铝合金线,其由铝合金构成。
所述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30μm的环形表层区域内定义1500μm2的扇形气泡测定区域,并且所述扇形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
当上述[附记21]中所述的铝合金线满足[附记1]至[附记15]中所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者时,所述铝合金线具有更为优异的耐冲击性和疲劳特性。此外,上述[附记21]中所述的铝合金线可以用于[附记16]至[附记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或带端子电线。
附图标记列表
1包覆电线、10带端子电线、2导体、20铝合金绞合线、22铝合金线(基线)、220表层区域、222表层结晶测定区域、224结晶测定区域、22S短边、22L长边、P接触点、T切线、C直线、g空隙、3绝缘覆层、4端子部分、40线筒部分、42嵌合部分、44绝缘筒部分、S样品、100台座、110砝码、150配对材料

Claims (17)

1.一种由铝合金构成的铝合金线,其中
所述铝合金包含0.005质量%以上2.2质量%以下的Fe,并且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
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5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表层结晶测定区域,并且所述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3μm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所述表层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数量大于10且为40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50μm且长边长度为75μm的矩形的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使得所述内部结晶测定区域的所述矩形的中心与所述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内部结晶测定区域中的结晶物的平均面积为0.05μm2以上40μm2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所述铝合金的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在从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沿深度方向延伸30μm的表层区域内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表层气泡测定区域,并且所述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为2μ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在所述铝合金线的横截面中,定义短边长度为30μm且长边长度为50μm的矩形的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使得所述内部气泡测定区域的所述矩形的中心与所述铝合金线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内部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与所述表层气泡测定区域中的气泡的总截面面积之比为1.1以上44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氢气的含量为4.0ml/100g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加工硬化指数为0.0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动摩擦系数为0.8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表面粗糙度为3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附着有润滑剂,并且来源于所述润滑剂的C的附着量大于0质量%且为30质量%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所述铝合金线的表面氧化膜的厚度为1nm以上120n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其中,
拉伸强度为110MPa以上200MPa以下,
0.2%屈服应力为40MPa以上,
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并且
导电率为55%IACS以上。
14.一种铝合金绞合线,其包括多根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线,多根所述铝合金线被绞合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其中绞合间距为所述铝合金绞合线的层芯直径的10倍以上40倍以下。
16.一种包覆电线,其包括:
导体;以及
包覆所述导体的外周的绝缘覆层,其中
所述导体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铝合金绞合线。
17.一种带端子电线,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包覆电线;以及
附接至所述包覆电线的端部的端子部分。
CN201780067551.1A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Active CN1099831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4805.6A CN113409982B (zh)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3157 2016-10-31
JP2016-213157 2016-10-31
JP2017074232 2017-04-04
JP2017-074232 2017-04-04
PCT/JP2017/030732 WO2018079047A1 (ja) 2016-10-31 2017-08-28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撚線、被覆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4805.6A Division CN113409982B (zh)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142A CN109983142A (zh) 2019-07-05
CN109983142B true CN109983142B (zh) 2021-07-02

Family

ID=620246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4805.6A Active CN113409982B (zh)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CN201780067551.1A Active CN109983142B (zh)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4805.6A Active CN113409982B (zh) 2016-10-31 2017-08-28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53328B2 (zh)
JP (1) JP6969568B2 (zh)
KR (1) KR102361777B1 (zh)
CN (2) CN113409982B (zh)
DE (1) DE112017005496T5 (zh)
WO (1) WO201807904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982A (zh) * 2016-10-31 2021-09-1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2438B1 (ja) * 2016-10-31 2017-04-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撚線、被覆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DE112017005623T5 (de) * 2016-11-08 2019-07-18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Elektrischer Drahtleiter, ummantelte elektrische Leitung und Kabelbaum
DE102018211867A1 (de) * 2018-07-17 2020-01-23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r Wärmebehandlung einer Formlitz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motors bzw. Kraftfahrzeuges
JP6997953B2 (ja) * 2018-09-05 2022-02-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TWI843821B (zh) * 2019-03-13 2024-06-01 日商日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l接合線
JP7060002B2 (ja) * 2019-11-20 2022-04-2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多心ケーブル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579A (ja) * 1995-07-17 1997-02-04 Nippon Foil Mfg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高圧電極用アルミニウム箔
CN10104116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姚汝龙 挤压铝板生产工艺
CN101514419A (zh) * 2009-02-26 2009-08-26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改变加工断屑的新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052B2 (ja) * 1991-09-25 1996-03-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溶接用ワイヤ
US6786700B2 (en) * 2002-03-01 2004-09-07 Ernest Taylor Vapor evacuation device
JP2003303517A (ja) * 2002-04-10 2003-10-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自動車用アルミ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7366B2 (ja) * 2005-02-08 2012-05-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導電線
WO2009126347A2 (en) * 2008-01-16 2009-10-15 Questek Innovations Llc. High-strength aluminum casting alloys resistant to hot tearing
JP4787885B2 (ja) * 2008-08-11 2011-10-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電線、及び自動車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KR101192431B1 (ko) 2008-12-11 2012-10-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제한 수신 방송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at―dmb 송신 및 수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EP2381001B1 (en) * 2009-01-19 2014-06-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Aluminum alloy wire
JP4609865B2 (ja) * 2009-01-19 2011-01-1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材
US8962163B2 (en) * 2009-12-22 2015-02-24 Showa Denko K.K. Aluminum alloy for anodization and aluminum alloy component
JP5431233B2 (ja) * 2010-03-31 2014-03-0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鍛造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11447A1 (ja) * 2010-07-20 2012-01-2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84719B2 (ja) * 2011-03-31 2013-04-17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導体
JP5155464B2 (ja) * 2011-04-11 2013-03-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撚り線、被覆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140290320A1 (en) * 2011-07-11 2014-10-02 Kyoeisha Chemical Co., Ltd. Band-shaped lubricating material for dry wiredrawing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5698695B2 (ja) * 2012-03-30 2015-04-08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自動車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鍛造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22882B2 (ja) * 2012-10-05 2016-11-09 株式会社Uacj 高強度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押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10454B2 (ja) * 2012-12-27 2016-10-1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
JP6207252B2 (ja) * 2013-06-24 2017-10-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高屈曲電線
JP6096610B2 (ja) * 2013-06-24 2017-03-15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蓄電池用トレー
JP5950249B2 (ja) * 2014-08-08 2016-07-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線、銅合金撚線、被覆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CN104264011B (zh) * 2014-09-30 2017-06-20 石家庄新日锌业有限公司 一种铝丝
KR101990225B1 (ko) * 2014-12-05 2019-06-17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알루미늄 합금 선재, 알루미늄 합금연선, 피복전선, 와이어 하네스, 및 알루미늄 합금 선재의 제조방법
JP6594032B2 (ja) 2015-05-13 2019-10-23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6525844B2 (ja) 2015-10-15 2019-06-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ルフボール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ゴルフボール
JP2017222888A (ja) * 2016-06-13 2017-12-21 株式会社Uacj 板厚方向で均一な強度を有する高強度6000系合金厚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12017005496T5 (de) * 2016-10-31 2019-09-12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Aluminiumlegierungskabel, Aluminiumlegierungslitzenkabel, abgedecktes Elektrokabel und mit einem Anschluss ausgestattetes Elektrokab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1579A (ja) * 1995-07-17 1997-02-04 Nippon Foil Mfg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高圧電極用アルミニウム箔
CN101041166A (zh) * 2006-03-24 2007-09-26 姚汝龙 挤压铝板生产工艺
CN101514419A (zh) * 2009-02-26 2009-08-26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改变加工断屑的新材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9982A (zh) * 2016-10-31 2021-09-1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CN113409982B (zh) * 2016-10-31 2023-02-17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5496T5 (de) 2019-09-12
US10706986B2 (en) 2020-07-07
KR102361777B1 (ko) 2022-02-10
US20200075191A1 (en) 2020-03-05
KR20190077365A (ko) 2019-07-03
JPWO2018079047A1 (ja) 2019-09-12
CN113409982A (zh) 2021-09-17
WO2018079047A1 (ja) 2018-05-03
CN109983142A (zh) 2019-07-05
CN113409982B (zh) 2023-02-17
US20190267151A1 (en) 2019-08-29
JP6969568B2 (ja) 2021-11-24
US10553328B2 (en)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3142B (zh)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CN109923227B (zh)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CN109923228B (zh)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US11342094B2 (en) Aluminum alloy wire, aluminum alloy strand wire, covered electrical wire, and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al wire
CN109923226B (zh)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JP6840348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の製造方法
CN113963837B (zh) 铝合金线、铝合金绞合线、包覆电线以及带端子电线
JP7054077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線、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撚線、被覆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