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198A -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198A
CN109976198A CN201711441182.6A CN201711441182A CN109976198A CN 109976198 A CN109976198 A CN 109976198A CN 201711441182 A CN201711441182 A CN 201711441182A CN 109976198 A CN109976198 A CN 109976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ump housing
ontology
cooker
tas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11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6198B (zh
Inventor
房振
苏莹
曹珊珊
王丽英
李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118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6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6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6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3Oven, cook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kers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通过对第一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或是负压状态,均能将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压入食物内部,保证食材能顺利进行入味,并且通过对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行控制到维持第一预设时长,保证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食材内部能恰到好处的进行入味,避免了入味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口味不佳的情况,保证了食材进行入味烹饪的过程适宜。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压力锅在会在烹饪时进行加压和泄压的步骤,以保证能更好的对食材进行烹饪,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烹饪器具在进行烹饪时,往往难以找到适合食材的入味环境,这样会使得尽管已经对食材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烹饪,但烹饪时汤汁内的外道还是会仅仅留在食材表层,而无法进入到食材的内部,这样导致烹饪后的食材内部的口味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带有烹饪腔本体及密封腔本体的烹饪装置,并且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为通过连接阀相连接,使得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连通。在烹饪装置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分别与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阀,会使得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此时再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并且控制泵体向密封腔本体内充气或者抽气,由于密封腔本体与烹饪腔本体相连接形成了第一腔体,因此第一腔体内会根据泵体的充气或者抽气形成相对正压状态或者是相对负压状态,并且控制第一腔体维持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而相对正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高;相对负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低。通过对第一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或是负压状态,均能将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压入食物内部,保证食材能顺利进行入味,并且通过对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行控制到维持第一预设时长,保证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食材内部能恰到好处的进行入味,避免了入味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口味不佳的情况,保证了食材进行入味烹饪的过程适宜。
可以想到地,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进行压缩,使得气压力能主动将食材表面或者是汤液中的调味品压入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而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小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内的空气进行抽吸,这样食材内的空气等被吸出,这样会在食材内部形成排气通道,而食材表面及汤液中的调味品则会通过排气通道被吸入到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
此外,对第一预设时长的选择,可以为按照食材的用量进行自动设定,也可以为在烹饪器具上设置可供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食材的用量或者用户所想要的入味程度进行选择。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的步骤与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的步骤之间还包括: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与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前,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达到适合的入味温度,因此可以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进行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后续在使得第一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入味处理时,不但能保证气压能适宜食材进行入味,并且此时的温度也能是适宜食材入味的入味温度。
可以想到地,入味温度会是与不同食材相对应的不同温度,由于各个食材的种类不同,因此各个食材的入味温度也是不相同地,可以在烹饪前首先进行对烹饪食材种类的确定,不同的入味温度也可以是通过前期进行相关入味实验测试得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时,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在进行正压入味或者负压入味时,能维持在一个适合的温度中,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并且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入味温度,这样在整个入味的过程中,烹饪腔本体内均保持第二预设温度,此时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入味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能进行更好的入味,也可以是将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的特定的高于入味温度的温度,并且会由于加热后能保证分子运动更加剧烈,而促进入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具体为: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正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正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负压入味,并在正压入味和负压入味后,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正压后负压的正负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正压与负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具体为: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负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负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正压入味,并在负压入味和正压入味后,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负压后正压的负正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负压与正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于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处理单元,用于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在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中,可以应用于带有烹饪腔本体及密封腔本体的烹饪装置,并且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为通过连接阀相连接,使得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连通。在烹饪装置接收到入味指令后,通过第一控制单元开启分别与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阀,会使得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此时再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并且通过处理单元控制泵体向密封腔本体内充气或者抽气,由于密封腔本体与烹饪腔本体相连接形成了第一腔体,因此第一腔体内会根据泵体的充气或者抽气形成相对正压状态或者是相对负压状态,并且控制第一腔体维持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而相对正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高;相对负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低。通过对第一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或是负压状态,均能将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压入食物内部,保证食材能顺利进行入味,并且通过对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行控制到维持第一预设时长,保证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食材内部能恰到好处的进行入味,避免了入味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口味不佳的情况,保证了食材进行入味烹饪的过程适宜。
可以想到地,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进行压缩,使得气压力能主动将食材表面或者是汤液中的调味品压入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而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小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内的空气进行抽吸,这样食材内的空气等被吸出,这样会在食材内部形成排气通道,而食材表面及汤液中的调味品则会通过排气通道被吸入到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
此外,对第一预设时长的选择,可以为按照食材的用量进行自动设定,也可以为在烹饪器具上设置可供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食材的用量或者用户所想要的入味程度进行选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与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前,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达到适合的入味温度,因此可以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进行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后续在使得第一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入味处理时,不但能保证气压能适宜食材进行入味,并且此时的温度也能是适宜食材入味的入味温度。
可以想到地,入味温度会是与不同食材相对应的不同温度,由于各个食材的种类不同,因此各个食材的入味温度也是不相同地,可以在烹饪前首先进行对烹饪食材种类的确定,不同的入味温度也可以是通过前期进行相关入味实验测试得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时,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在进行正压入味或者负压入味时,能维持在一个适合的温度中,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第三控制单元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并且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入味温度,这样在整个入味的过程中,烹饪腔本体内均保持第二预设温度,此时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入味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能进行更好的入味,也可以是将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的特定的高于入味温度的温度,并且会由于加热后能保证分子运动更加剧烈,而促进入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第一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正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正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通过第一操作单元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负压入味,并在正压入味和负压入味后,通过第一关闭单元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正压后负压的正负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第一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正压与负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操作单元,用于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第二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过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负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负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通过第二操作单元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正压入味,并在负压入味和正压入味后,通过第二关闭单元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负压后正压的负正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第二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负压与正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所包含的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因而该计算机设备能够实现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又一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2,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S104,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带有烹饪腔本体及密封腔本体的烹饪装置,并且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为通过连接阀相连接,使得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连通。在烹饪装置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分别与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阀,会使得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此时再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并且控制泵体向密封腔本体内充气或者抽气,由于密封腔本体与烹饪腔本体相连接形成了第一腔体,因此第一腔体内会根据泵体的充气或者抽气形成相对正压状态或者是相对负压状态,并且控制第一腔体维持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而相对正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高;相对负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低。通过对第一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或是负压状态,均能将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压入食物内部,保证食材能顺利进行入味,并且通过对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行控制到维持第一预设时长,保证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食材内部能恰到好处的进行入味,避免了入味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口味不佳的情况,保证了食材进行入味烹饪的过程适宜。
可以想到地,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进行压缩,使得气压力能主动将食材表面或者是汤液中的调味品压入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而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小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内的空气进行抽吸,这样食材内的空气等被吸出,这样会在食材内部形成排气通道,而食材表面及汤液中的调味品则会通过排气通道被吸入到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
此外,对第一预设时长的选择,可以为按照食材的用量进行自动设定,也可以为在烹饪器具上设置可供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食材的用量或者用户所想要的入味程度进行选择。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202,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S204,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S206,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与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前,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达到适合的入味温度,因此可以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进行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后续在使得第一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入味处理时,不但能保证气压能适宜食材进行入味,并且此时的温度也能是适宜食材入味的入味温度。
可以想到地,入味温度会是与不同食材相对应的不同温度,由于各个食材的种类不同,因此各个食材的入味温度也是不相同地,可以在烹饪前首先进行对烹饪食材种类的确定,不同的入味温度也可以是通过前期进行相关入味实验测试得来。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302,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S304,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S306,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时,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在进行正压入味或者负压入味时,能维持在一个适合的温度中,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并且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入味温度,这样在整个入味的过程中,烹饪腔本体内均保持第二预设温度,此时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入味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能进行更好的入味,也可以是将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的特定的高于入味温度的温度,并且会由于加热后能保证分子运动更加剧烈,而促进入味。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402,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S404,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S406,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
S408,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正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正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负压入味,并在正压入味和负压入味后,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正压后负压的正负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正压与负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S502,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S504,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S506,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
S508,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负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负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正压入味,并在负压入味和正压入味后,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负压后正压的负正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负压与正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100的框架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1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102,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处理单元104,用于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在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中,可以应用于带有烹饪腔本体及密封腔本体的烹饪装置,并且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为通过连接阀相连接,使得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连通。在烹饪装置接收到入味指令后,通过第一控制单元102开启分别与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连接阀,会使得烹饪腔本体和密封腔本体连通形成第一腔体,此时再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并且通过处理单元104控制泵体向密封腔本体内充气或者抽气,由于密封腔本体与烹饪腔本体相连接形成了第一腔体,因此第一腔体内会根据泵体的充气或者抽气形成相对正压状态或者是相对负压状态,并且控制第一腔体维持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长,而相对正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高;相对负压状态为:第一腔体内的压力值相对于外界大气压较低。通过对第一腔体内形成正压状态或是负压状态,均能将食物表面的调味品压入食物内部,保证食材能顺利进行入味,并且通过对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的时间进行控制到维持第一预设时长,保证了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食材内部能恰到好处的进行入味,避免了入味时间过长而出现的口味不佳的情况,保证了食材进行入味烹饪的过程适宜。
可以想到地,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大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高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进行压缩,使得气压力能主动将食材表面或者是汤液中的调味品压入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而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由于此时烹饪腔本体内的压力值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因此在第一腔体的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较小的气压值会对汤液及食材内的空气进行抽吸,这样食材内的空气等被吸出,这样会在食材内部形成排气通道,而食材表面及汤液中的调味品则会通过排气通道被吸入到食材的内部,以保证食材能入味。
此外,对第一预设时长的选择,可以为按照食材的用量进行自动设定,也可以为在烹饪器具上设置可供用户进行选择的界面,使得用户可以按照食材的用量或者用户所想要的入味程度进行选择。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200的框架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2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202,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第二控制单元204,用于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处理单元206,用于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为与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前,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达到适合的入味温度,因此可以第二控制单元206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进行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后续在使得第一腔体内的食材进行入味处理时,不但能保证气压能适宜食材进行入味,并且此时的温度也能是适宜食材入味的入味温度。
可以想到地,入味温度会是与不同食材相对应的不同温度,由于各个食材的种类不同,因此各个食材的入味温度也是不相同地,可以在烹饪前首先进行对烹饪食材种类的确定,不同的入味温度也可以是通过前期进行相关入味实验测试得来。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300的框架图。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3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302,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处理单元304,用于开启与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第三控制单元306,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或抽气,以使得第一腔体内能够达到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时,为了使得烹饪腔本体在进行正压入味或者负压入味时,能维持在一个适合的温度中,因此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通过第三控制单元306控制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以使得烹饪腔本体内能保持第二预设温度,并且第二预设温度为大于等于入味温度,这样在整个入味的过程中,烹饪腔本体内均保持第二预设温度,此时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是入味温度,以保证烹饪装置内的食材能进行更好的入味,也可以是将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的特定的高于入味温度的温度,并且会由于加热后能保证分子运动更加剧烈,而促进入味。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400的框架图。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4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402,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处理单元404,用于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第一操作单元406,用于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
第一关闭单元408,用于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正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正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通过第一操作单元406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负压入味,并在正压入味和负压入味后,通过第一关闭单元408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正压后负压的正负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第一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正压与负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500的框架图。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500,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502,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处理单元504,用于开启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抽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第二操作单元506,用于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
第二关闭单元508,用于关闭泵体及连接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通过处理单元504具体用于对第一腔体内的气压进行控制,可以先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抽气,并且在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时控制烹饪装置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相对负压状态,保证食材能进行负压入味,在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通过第二操作单元506开启泵体并控制泵体向第一腔体内进行充气,使得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这样保证食材能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进行正压入味,并在负压入味和正压入味后,通过第二关闭单元508将泵体和连接阀进行关闭,进而转入正常工作状态进行继续烹饪,通过先负压后正压的负正压交替,可以保证烹饪腔本体内的食材能更好的进行入味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泵体及连接阀前,第二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泵体循环改变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以使得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按照负压与正压进行交替循环设置,进而保证在正负压的交替循环过程中,能使得食材更加入味。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4,如图11所示,包括存储器42、处理器44及存储在存储器4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4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的计算机设备4包括:存储器42、处理器44及存储在存储器42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所包含的处理器44用于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因而该计算机设备4能够实现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实现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所述烹饪腔本体与所述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所述烹饪腔本体与所述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开启与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所述烹饪腔本体与所述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的步骤与所述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控制所述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所述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所述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与所述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所述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所述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所述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具体为:
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
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泵体并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
关闭所述泵体及所述连接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所述泵体循环改变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具体为:
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
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所述泵体并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
关闭所述泵体及所述连接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所述泵体循环改变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8.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于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烹饪腔本体与密封腔本体,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入味指令后,开启所述烹饪腔本体与所述密封腔本体之间的连接阀,使所述烹饪腔本体与所述密封腔本体进行连通形成第一腔体;
处理单元,用于开启与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或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或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所述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所述烹饪腔本体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与所述烹饪装置内放置的食材相应的入味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控制所述烹饪装置的温控部对所述烹饪腔本体进行加热或降温,使得所述烹饪腔本体保持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等于入味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充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
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一操作单元,用于开启所述泵体并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内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二预设时长;
第一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所述泵体及所述连接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所述泵体循环改变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所述开启所述密封腔本体相连接的泵体,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抽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负压状态并维持第一预设时长;及
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操作单元,用于开启所述泵体并控制所述泵体向所述第一腔体内充气,使得所述第一腔体内为相对正压状态并维持第三预设时长;
第二关闭单元,用于关闭所述泵体及所述连接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二操作单元还用于按照预设更新间隔控制所述泵体循环改变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压状态。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711441182.6A 2017-12-27 2017-12-27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76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1182.6A CN109976198B (zh) 2017-12-27 2017-12-27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1182.6A CN109976198B (zh) 2017-12-27 2017-12-27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198A true CN109976198A (zh) 2019-07-05
CN109976198B CN109976198B (zh) 2021-07-30

Family

ID=6707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1182.6A Active CN109976198B (zh) 2017-12-27 2017-12-27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61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7199A (zh) * 2020-08-18 2022-02-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408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李文庆 一种在电调理装置中实现快速烹煮的方法
CN201640386U (zh) * 2010-02-27 2010-11-24 魏延信 真空负压入味系统
CN202456312U (zh) * 2011-12-19 2012-10-03 季连祥 一种新型锅
CN104000473A (zh) * 2014-05-30 2014-08-2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4256848A (zh) * 2014-10-10 2015-01-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食品用变压静态腌制设备及其腌制方法
CN104688020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4840094A (zh) * 2015-05-15 2015-08-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及烹制方法
CN105476463A (zh) * 2014-10-13 2016-04-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及其泄压方法
CN106136869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06136938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6551614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4083A (zh) * 2007-01-17 2008-07-23 李文庆 一种在电调理装置中实现快速烹煮的方法
CN201640386U (zh) * 2010-02-27 2010-11-24 魏延信 真空负压入味系统
CN202456312U (zh) * 2011-12-19 2012-10-03 季连祥 一种新型锅
CN104688020A (zh) * 2013-12-04 2015-06-1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控制方法
CN104000473A (zh) * 2014-05-30 2014-08-27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家用电热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4256848A (zh) * 2014-10-10 2015-01-0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食品用变压静态腌制设备及其腌制方法
CN105476463A (zh) * 2014-10-13 2016-04-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及其泄压方法
CN106136869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烹饪器具及其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06136938A (zh) * 2015-04-03 2016-11-2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4840094A (zh) * 2015-05-15 2015-08-19 华中农业大学 一种带温压控制的食物烹制器及烹制方法
CN106551614A (zh) * 2015-09-25 2017-04-05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7199A (zh) * 2020-08-18 2022-02-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77199B (zh) * 2020-08-18 2023-11-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198B (zh) 2021-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9055B (zh) 低壓烹飪方法和適用於該方法的炊具容器
CN109303480A (zh) 烹饪器具的煮粥方法
CN108926241B (zh) 烹饪器具的煲汤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CN108338657B (zh) 烹饪器具
DK2615953T3 (en) Cooking device for vacuum cooking techniques
CN204105689U (zh) 电饭煲
CN109199063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11381503A (zh) 一种烹饪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0507172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82522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965682B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烹饪装置
CN110115500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压力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99061B (zh) 烹饪器具及其抽真空控制方法
CN109976198A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6729730U (zh) 烹饪器具
CN109953644A (zh) 烹饪器具、烹饪方法、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32762A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9519255A (ja) 炊飯器の制御方法及び炊飯器
CN110507177A (zh) 烹饪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26817A1 (en) Vacuum cooking container and vacuum low-temperature cooking device
CN209300758U (zh) 烹饪器具
JP2022118246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452861A (zh) 烹饪器具及其防溢出控制方法
CN114073417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8658769U (zh) 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