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127A - 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6127A CN109976127A CN201811562654.8A CN201811562654A CN109976127A CN 109976127 A CN109976127 A CN 109976127A CN 201811562654 A CN201811562654 A CN 201811562654A CN 109976127 A CN109976127 A CN 1099761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ir duct
- exhaust
- air inlet
- pa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具有与排气扇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多个进气口的风道中,使各进气口的进气量均匀的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排气部(10)。排气部(10)包含第一风道(70)。第一风道(70)具有多个连通口(74a),且具备将第一风道(70)的空气排出至外部的排气扇(82)。多个连通口(74a)各自是以使与排气扇(82)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风道(70)具有从设置于外部的第一进气扇(114)供应的辅助空气的流入口(78),该流入口(78)形成在比连通口(74a)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该连通口(74a)是多个连通口(74a)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连通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例如包括风道及设置于风道的排气扇的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背景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背景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辊及第二辊,设置在比定影器靠搬送方向的下游侧处;第一辊散热室,以包围第一辊的方式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辊的与第二辊相反的一侧;以及风道,连通第一辊散热室与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在风道中设置过滤器及排气扇。过滤器安装于形成在风道底部的过滤器孔。第一辊周边的空气从第一辊散热室被抽吸至风道,并由排气扇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26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背景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因为排气扇设置在风道的右侧端部,所以在通过过滤器的空气中的靠近排气扇的部分、与远离排气扇的部分,管路阻力不同。因此,存在从第一辊散热室抽吸的空气流量变得不均匀的问题。在将小型过滤器设置于端部的情况下,也同样存在该问题,在此情况下,从处于远离过滤器的位置的第一辊散热室抽吸的空气流量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颖的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排气装置能够使包括与排气扇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多个进气口的风道中的各进气口的进气量均匀。
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是排气装置,其包括具有排气口与多个进气口的第一风道及设置于第一风道的排气扇。第一风道是以使多个进气口各自与排气扇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风道具有从将辅助空气送入至第一风道的送风单元供应的辅助空气的流入口,该流入口形成在比多个进气口之中的、至少两个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第二发明从属于第一发明,流入口形成在比多个进气口之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第三发明从属于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流入口设置于在垂直于形成有多个进气口的进气口面的方向上与该进气口分开的位置。
第四发明从属于第三发明,进气口面为第一风道的底面,流入口设置在向上方向从第一风道的底面分开的位置。
第五发明从属于第三发明或第四发明,第一风道具有形成于进气口面,且缩窄所述第一风道内部的流路的分隔壁。
第六发明从属于第五发明,分隔壁配置在比多个进气口之中的、至少一个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第七发明从属于第六发明,分隔壁设置在多个进气口之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进气口与流入口之间。
第八发明从属于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多个进气口以沿着由排气扇产生的空气流并排的方式设置。
第九发明是包括第一发明至第八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的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包括与排气扇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多个进气口的风道中,使各进气口的进气量均匀。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会根据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即图像形成装置时的概略结构的图解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包括的排气部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定影单元离开后的状态下的排气部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从前表面上部观察定影单元离开后的状态下的排气部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风道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送风部及排气部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的辅助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结构的图解图。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及传真机功能等的复合机,其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单色的图像(单色图像)。再者,能够使用纸张或高射投影仪用薄片等作为记录媒体,但以下,对使用了纸张的情况进行说明。
但是,在该说明书中,将从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0时的水平方向上的正对的左侧规定为左方向,将正对的右侧规定为右方向。另外,将从上方(下方)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0时的纵深方向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侧规定为前方向(正面方向),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侧规定为后方向(背面方向)。
首先,概略性地对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含:装置主体12,包括图像形成部30;以及图像读取装置14,配置在该图像形成部30的上方。
图像读取装置14包括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原稿载放台16。原稿盖板18经由铰链等而开闭自如地安装在原稿载放台16的上方。在该原稿盖板18的上表面设置有原稿供应托盘20,在该原稿盖板18的内部设置有ADF(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将载放于原稿供应托盘20的原稿逐张地自动供应至图像读取位置22,并排出至原稿排出托盘24。
另外,内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4的图像读取部26包括光源、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及线传感器等。图像读取部26通过光源对原稿表面进行曝光,并通过多个反射镜将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引导至成像透镜。接着,通过成像透镜使反射光在线传感器的受光元件中成像。线传感器对在受光元件中成像的反射光的亮度或色度进行检测,产生基于原稿表面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等作为线传感器。
在图像读取装置14的前面侧,设置有受理用户的打印指示等输入操作的操作面板(未图示)。操作面板包括附带触控面板的显示器及多个操作按钮等。
另外,在装置主体12中设置有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存储器等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根据对于操作面板的输入操作等,将控制信号发送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位,使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各种动作。
图像形成部30包括曝光单元(光扫描单元)32、显影单元34、感光鼓36、清洁器单元(清洁单元)38、充电单元40、转印单元42、定影单元44及调色剂补充装置46等,其在从供纸盒48等搬送来的纸张上形成图像,并将已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排出至排纸托盘50。利用图像读取部26所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电脑发送来的图像数据等作为用以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
感光鼓36是在具有导电性的圆筒状的基体的表面形成有感光层的图像载体,其以能够通过马达等旋转驱动源(图示省略)而围绕其轴线旋转的方式构成。充电单元40使该感光鼓36的表面带有规定的电位。曝光单元32构成为包括激光射出部及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aser Scanning Unit,LSU),通过对已带电的感光鼓36的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鼓36的表面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34包括收容调色剂的显影槽(显影壳体),对感光鼓36的表面供应调色剂,通过调色剂来使形成于感光鼓36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图像)。再者,在显影槽的内部,设置有侦测调色剂浓度的调色剂浓度侦测传感器。若该调色剂浓度侦测传感器所侦测出的调色剂浓度低于规定值,则会从调色剂补充装置46对显影槽补充调色剂。清洁器单元38包括抵接于感光鼓36的表面的清洁刮片,其去除显影及图像转印后的感光鼓36的表面所残留的调色剂。但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感光鼓36、充电单元40及清洁器单元38进一步单元化,并作为包含这些部件的处理单元64而可装卸地设置于装置主体12。
转印单元42是用以将形成于感光鼓36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的单元,其包含以按压感光鼓36的方式设置的转印辊422。在形成图像时,通过对转印辊422施加规定的电压,在感光鼓36与转印辊422之间形成转印电场。接着,通过该转印电场的作用,在纸张通过感光鼓36与转印辊422之间的转印夹紧部的期间,将形成于感光鼓36的外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
定影单元44包括加热辊(定影辊)44a及加压辊44b,且配置在转印单元42的上方(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另外,加热辊44a相对于加压辊44b配置在排纸托盘50侧(左侧)。而且,加热辊44a支撑于第一支撑部件442,加压辊44b支撑于第二支撑部件444。第一支撑部件442及第二支撑部件444形成通过加热辊44a与加压辊44b之间的定影夹紧部的纸张的搬送路径(后述的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的一部分及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一部分)。另外,第一支撑部件442是以包围加热辊44a的上表面(顶面)、左侧面(一个侧面)及下表面(底面)这三者的方式构成。第二支撑部件444是以包围加压辊44b的上表面(顶面)、右侧面及下表面(底面)这三者的方式构成。
以达到规定的定影温度(例如160℃)的方式设定加热辊44a,由于纸张通过加热辊44a与加压辊44b之间的定影夹紧部,已转印至纸张的调色剂图像会熔融、混合及受到压接,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加热定影)于纸张。
在此种装置主体12内,形成搬送纸张的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第二纸张搬送路径(相当于定影后的搬送路径)L2及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设置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以将从供纸盒48等搬送来的纸张输送至阻力辊56、转印单元42及定影单元44。设置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以接着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将通过定影单元44进行热定影后的纸张输送至排纸托盘50。设置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以在对纸张进行双面打印时,使单面打印结束并通过定影单元44后的纸张在转印辊422(转印夹紧部)的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从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返回至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但是,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是所谓的纵向搬送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在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及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中,从下侧向上侧搬送纸张。另一方面,在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中,从上侧向下侧搬送纸张。以下,在仅称为“纸张搬送方向”的情况下,该纸张搬送方向是指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及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中的纸张搬送方向(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
在供纸盒48中设置有收容纸张的供纸托盘、以及用以逐张地取出收容于供纸托盘的纸张并将其供应至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的搓纸辊52及分离辊54。另外,在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中,设置有用以给予纸张推进力的搬送辊58及用以将纸张排出至排纸托盘50的排出辊60。而且,在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中,适当地设置有用以给予纸张推进力的搬送辊62。
在装置主体12中进行单面打印时,纸张从供纸盒48逐张地被引导至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并被搬送至阻力辊56。接着,通过阻力辊56,以纸张的前端与感光鼓36上的图像信息(调色剂图像)的前端对齐的时机,将纸张搬送至转印夹紧部,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上。然后,通过定影单元44(定影夹紧部),由此,对纸张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进行热定影。热定影后的纸张在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中,由搬送辊58及排出辊60搬送,并被排出至排纸托盘50。
另一方面,在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当表面侧的打印结束并通过定影单元44后的纸张的后端部到达排出辊60时,通过使排出辊60及搬送辊58倒转,使纸张逆行,将该纸张从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引导至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引导至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的纸张在第三纸张搬送路径L3中,由搬送辊62搬送,并在阻力辊56的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被引导至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在该时间点,纸张的表背面反转,因此,之后,纸张会通过转印夹紧部及定影夹紧部,由此,对纸张的背面侧进行打印。
再者,有时在如上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置手送供纸托盘,或安装外置的供纸单元。在此种情况下,也可以代替供纸盒48,从手送供纸托盘或供纸单元将纸张供应至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
另外,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排气部(排气装置)10,该排气部(排气装置)10将装置主体12内的空气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排气部1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包括的排气部10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图3是表示定影单元44离开后的状态下的排气部10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从前表面上部观察定影单元44离开后的状态下的排气部10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二风道90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排气部10包含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各自是用以将装置主体12内部的空气引导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的风道,形成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概略筒状,且彼此并行地配置。另外,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各自连接于装置主体12的背面侧的排气口(未图示),并经由装置主体12的排气口而与装置主体12的外部连通。而且,虽然详情后述,但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的排气方向设定为背面侧。因此,在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中,前面侧成为空气流(空气流)的上游侧,背面侧成为空气流的下游侧。
首先,对第一风道7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一风道70配置在定影单元44的上方。具体来说,第一风道70配置在加热辊44a及支撑加热辊44a的第一支撑部件442的上方。
该第一风道70包含:第一风道A部702,构成第一风道70的下侧;第一风道B部704,构成第一风道70的上侧;以及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加热定影后的纸张搬送空间),以夹在第一风道A部702及第一风道B部704之间的方式形成。
第一风道A部702由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搬送路径形成部件)72及分离部件80划分。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是具有向下侧打开的U字状的剖面,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分离部件80是向前后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其对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的下侧进行密封。即,第一风道70的底面由分离部件80密封。另外,分离部件80经过弯折加工而形成有凹凸。
第一风道B部704由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搬送路径形成部件)74及第一风道B壁部件76划分。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是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在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的上方,具有向上侧打开的U字状的剖面,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第一风道B壁部件76是向前后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其对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上侧进行密封。即,第一风道70的顶面由第一风道B壁部件76密封。
而且,所述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是以左右地横穿第一风道70的方式构成。具体来说,横穿第一风道70的部分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由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的顶面(顶壁)、与配置在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的上方的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面(底壁)形成。再者,也可以说对第一风道70的底面(第一风道A部702的底面)进行划分的分离部件80设置在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与定影单元44之间。
另外,如图2所示,由第一风道70构成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入口(纸张搬送方向上游侧的开口部)设置在由定影单元44构成的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的出口(定影单元44的排纸口)的正后方。即,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成为连结了由定影单元44构成的部分、与由第一风道70构成的部分的状态。
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一风道A形成部件72的顶壁中形成多个连通口(第一进气口)72a,并在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中形成多个连通口(进气口)74a。多个连通口72a各自及多个连通口74a各自是以沿着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在前后方向上并排的方式形成。
通过多个连通口72a来连通第一风道A部702与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通过多个连通口74a来连通第一风道B部704与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即,通过多个连通口72a及多个连通口74a来连通第一风道A部702、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及第一风道B部704,在第一风道70的内部形成一连串的空间(通气路径)。
例如,多个连通口72a及多个连通口74a形成于搬送辊58的辊部。另外,图5虽未表示,但在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前后方向(纸张的宽度方向)上,以规定的数量、规定的间隔及规定的大小形成连通口72a及连通口74a,以高效地使第一风道A部702的空气通过第一风道B部704。
但是,如上所述,第一风道70的顶面及底面由第一风道B壁部件76及分离部件80密封。因此,第一风道70仅在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入口及出口(纸张搬送方向下游侧的开口部)处,与第一风道70以外的装置主体12的内部空间连通。即,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除了其入口及出口之外,因第一风道70而与第一风道70以外的装置主体12的内部空间分离。
另外,分离部件80由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分离部件80由金属材料构成。构成分离部件80的金属材料能够使用铝、铝合金、SPCC等冷轧钢板、SECC等电镀锌钢板、SGCC等热浸锌钢板、SUS等不锈钢等。
其次,对第二风道9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第二风道90沿着定影单元44的排纸托盘50侧的侧面(左侧面)、顶面及底面的一部分设置。即,第二风道90是以包围定影单元44的三个方向的方式设置。具体来说,第二风道90沿着加热辊44a及支撑加热辊44a的第一支撑部件442的左侧面、顶面及底面的一部分设置。
该第二风道90包含:第二风道A部902,覆盖定影单元44(第一支撑部件442)的左侧面及底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二风道B部904,覆盖定影单元44(第一支撑部件442)的顶面。
第二风道A部902由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划分。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包含:纵长部,形成沿着定影单元44(第一支撑部件442)的左侧面向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以及下端部,连结于该纵长部的下端,且形成沿着定影单元44(第一支撑部件442)的底面向定影单元44侧(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侧)延伸的空间。在第二风道A部902的内部,形成由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纵长部及下端部划分的剖面为大致L字状的空间(通气路径)。
另外,在第二风道A部902(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下端部)的下方配置处理单元64。即,第二风道A部902的一部分(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下端部)是以进入至定影单元44与处理单元64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设置。
第二风道B部904由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及分离部件80划分。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是邻接地设置在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上侧,具有向上侧打开的U字状的剖面,且沿着定影单元44(第一支撑部件442)的顶面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但是,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上下方向短而左右方向长的扁平形状,且以进入至第一风道70的底面与定影单元44之间的间隙,并覆盖定影单元44的顶面(第一支撑部件442的顶壁)的方式设置。另外,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上侧由分离部件80密封。即,第二风道90的顶面由分离部件80密封。
如上所述,分离部件80对第一风道70的下表面进行密封,并且对第二风道90的顶面进行密封。即,第一风道70与第二风道90是以隔着分离部件80相邻的方式设置。另外,也可以说第二风道B部904形成在第一风道70与定影单元44之间。
但是,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下表面(第二风道B部904的底壁)由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构成。所谓具有耐热性,是指耐热温度超过100度。另外,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下表面也可以具有与定影温度同等或定影温度以上的耐热性。例如,构成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下表面的材料除了能够使用聚醚砜(PES)、聚苯硫醚(PPS)、液晶聚合物(LCP)、聚醚腈(PEN)、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醚醚酮(PEEK)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一般的耐热性树脂之外,还能够使用包含这些树脂与玻璃纤维、金属、陶瓷等的复合材料等。再者,整个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也可以由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构成。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二风道90中形成连通第二风道A部902与第二风道B部904的第一连通口96及第二连通口98。第一连通口96及第二连通口98各自由连通孔形成,该连通孔形成于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及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第一连通口96位于第二风道90中的空气流的上游侧(前面侧)。另外,第二连通口98位于第二风道90中的空气流的下游侧(背面侧)。另外,第一连通口96与第二连通口98形成在沿着空气流(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分开的位置,在第一连通口96与第二连通口98之间,形成使第二风道A部902与第二风道B部904分离的分离壁906。即,第二风道90在空气流的上游侧及空气流的下游侧,分支为彼此分离的第二风道A部902与第二风道B部904。
而且,如图2至图6所示,在第二风道90中,形成供第一风道70以外的装置主体12的内部空间的空气通过的多个进气口92a。多个进气口92a形成于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底壁。另外,如图2至图4所示,多个进气口92a形成于第二风道A形成部件92的底壁的右侧(定影单元44侧或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侧)端部。即,多个进气口92a形成于第二风道90的覆盖定影单元44下侧的部分。而且,多个进气口92a形成在比定影单元44靠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处。即,多个进气口92a形成在比定影单元44靠下侧处。
另外,多个进气口92a形成在处理单元64的顶面附近,并向处理单元64开口。因此,多个进气口92a是以供来自处理单元64周边的空气通过的方式设置。另外,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彼此无间隙地配置第二风道90的右侧壁的下端部与处理单元64的顶壁,使得不会将第一纸张搬送路径L1侧的空间的空气抽吸至多个进气口92a。
而且,如图5及图6所示,多个进气口92a各自沿着第二风道90的空气流,以规定间隔并排在前后方向上。但是,多个进气口92a中的至少一个进气口92a位于比分离壁906的空气流的上游侧(前面侧)的端部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前面侧)的位置。
以所述方式形成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另外,如图5所示,在第一风道70中设置第一排气扇82及过滤器84。第一排气扇82配置于第一风道70的背面侧(空气流的下游侧)的端部,过滤器84进一步配置于第一排气扇82的背面侧(空气流的下游侧)。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二风道90中设置第二排气扇86。第二排气扇86配置于第二风道90的背面侧(空气流的下游侧)的端部。
第一排气扇82及第二排气扇86是轴流风扇,例如是螺旋桨风扇。另外,第一排气扇82的排气方向及第二排气扇86的排气方向设定为背面侧。因此,第一排气扇82抽吸第一风道70内部的空气而向背面侧(装置主体12的外部)输送该空气。另外,第二排气扇86抽吸第二风道90内部的空气而将其输送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第一排气扇82及第二排气扇86受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控制,根据控制部的指示而工作及停止。
过滤器84是用以捕集超微粒子(Ultra Fine Particle,UFP)的UFP用的捕集过滤器。再者,过滤器84除了包含UFP用的捕集过滤器之外,还可以包含用以捕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或臭氧等的VOC用的捕集过滤器。
其次,对第一实施例的排气部10中的空气流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一风道70中的空气流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一风道70中,第一排气扇82工作后,第一风道B部704的空气受到第一排气扇82抽吸。另外,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空气通过多个连通口74a而被抽吸至第一风道B部704。而且,第一风道A部702的空气通过多个连通口72a、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及多个连通口74a而被抽吸至第一风道B部704。即,多个连通口72a也作为第一风道A部702的空气经由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被抽吸至第一风道B部704时的进气口而发挥功能,多个连通口74a也作为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空气及第一风道A部702的空气被抽吸至第一风道B部704时的进气口而发挥功能。接着,从第一风道B部704受到第一排气扇82抽吸的空气通过过滤器84而被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
这样,在第一风道70中,搬送纸张的空间(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及其上下两侧的空间(第一风道A部702及第一风道B部704)的空气通过过滤器84而被引导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即,第一风道70作为用以捕集(回收)UFP等物质的风道而发挥功能。此处,第一风道70除了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入口及出口之外,与第一风道70以外的装置主体12的内部空间分离,而且,由第一风道70构成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入口设置在由定影单元44构成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出口的正后方。因此,认为加热定影时产生的UFP等物质从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泄漏至其他空间的可能性低,几乎全部会被回收至第一风道70。即,使UFP等物质不会进入至第一风道70以外的装置主体12的内部空间,使产生的UFP停留在受限的第一风道70内,从而能够无遗漏地捕集UFP等物质。另外,能够从包含搬送加热定影后的纸张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第一风道70集中地抽吸空气,因此,能够有效地捕集UFP等物质。
其次,对第二风道90中的空气流进行说明。如图5及图6所示,在第二风道90中,第二排气扇86工作后,第二风道A部902的空气受到第二排气扇86抽吸。接着,空气从多个进气口92a流入至第二风道A部902。此时,从位于比分离壁906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前面侧)的位置的进气口92a流入至第二风道A部902的空气的一部分会在第一连通口96中向上方移动而流入至第二风道B部904,并在第二风道B部904中流向背面侧,通过第二连通口98而再次流入至第二风道A部902,所述分离壁906使第二风道A部902与第二风道B部904分离。
在此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定影单元44的热集中在定影单元44的顶面侧。特别是支撑加热辊44a的第一支撑部件442的顶面会达到高温。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风道B部904形成在第一风道70与定影单元44之间。通过该第二风道B部904来隔绝朝向上侧的定影单元44的热,从而能够防止第一风道70(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直接暴露于定影单元44的热。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风道70内部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因为在第二风道90中设置使第二风道A部902与第二风道B部904分离的分离壁906,所以能够使从进气口92a流入的空气也流动至第二风道B部904。因此,能够确保流经第二风道B部904的空气的流量,从而确保定影单元44的顶面侧的隔热效果。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撑部件442的顶面相向的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第二风道B部904的底壁)由具有耐热性的材料构成。因此,能够确保第二风道B部904的耐热性。
而且,若定影单元44的热传导至处理单元64,则存在如下问题,即,处理单元64的内部会达到高温,导致处于清洁器单元38的清洁刮片与感光鼓36之间的调色剂熔化,产生调色剂残留于感光鼓36的表面这一清洁不良。在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二风道A部902的一部分形成在定影单元44与处理单元64之间。因此,通过第二风道A部902来隔绝朝向下侧的定影单元44的热,从而能够防止处理单元64直接暴露于定影单元44的热。
此外,多个进气口92a是以供来自处理单元64周边的空气通过的方式设置,因此,通过抽吸至多个进气口92a的空气来对处理单元64的顶面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抑制处理单元64中的温度上升,防止所述清洁不良。
另外,在第一风道70中设置用以捕集UFP等物质的高密度的过滤器84。该过滤器84的网眼比通常的过滤器更细,因此,通气阻力增大,所以与设置通常的过滤器时相比,通过过滤器84的空气流的流速下降,随之导致从第一风道70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的空气的流量下降。(再者,通常的过滤器因网眼粗,会漏过UFP,因此无法使用。)
在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如上所述,利用第一风道A部702与第一风道B部704构成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上下,入口及出口以外的部分与其他空间隔开而密闭,因此,即使流量小,也能够有效地捕集从被定影单元44加热后的调色剂或纸张产生的飞散至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UFP等物质。
但是,因为流量比使用通常的过滤器时更小,所以会产生如下问题:无法充分冷却被传导了加热定影后的纸张的热而达到高温的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导致第一风道70内部的温度达到高温。
另一方面,第二风道90中未设置过滤器,因此,能够确保从第二风道90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的空气的流量。此处,第一风道70与第二风道90是以隔着由热传导率高的材料构成的分离部件80相邻的方式设置。即,第一风道70与第二风道90处于隔着分离部件80而间接地热耦合的状态(热耦合状态),可在第一风道70与第二风道90之间相互授受热。因此,将第一风道70内部的热经由分离部件80而传导至流经第二风道90的空气,并将该空气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由此,能够抑制第一风道70的内部达到高温。即,使第一风道70的热散发至第二风道90,从而能够弥补第一风道70的冷却能力的下降。另外,分离部件80形成有凹凸,因此,分离部件80的表面积增大,能够提高第一风道70的散热效果。再者,分离部件80只要预先以对第二风道90进行密封的方式配置即可,对第一风道70的下部进行密封的部分例如也可以是第二风道B形成部件94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在第一风道70的下端部即第一风道A部702中,设置朝向定影单元44的排纸口侧的进气口。
如上所述,第二风道90具有以不使定影单元44的热传导至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其他组件的方式进行隔热的隔热效果、及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机内温度的上升的冷却效果。此处,因为第二风道90的进气口92a形成在比定影单元44靠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处,所以能够将温度较低的空气获取至第二风道90的内部。因此,能够高效地获得所述隔热效果及冷却效果。另外,在比定影单元44靠纸张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处,未产生UFP等物质,因此,UFP等物质不会流入至第二风道90并被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
再者,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流入口78形成在比如下连通口74a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该连通口74a是多个连通口74a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连通口,但无需限定于此。例如,流入口78也可以形成在比多个连通口74a中的至少两个连通口74a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对第一风道70输送辅助空气的送风部110,除此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同,因此,对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内容进行说明,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送风部110及排气部10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70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70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风道70中的空气流的概略剖视图。
如图7所示,送风部(送风装置)110包含第三风道112。第三风道112是用以将装置主体12外部的空气(新鲜空气)引导至第一风道70及第二风道90的风道。第三风道112的一个端部连接于设置在装置主体12的左侧面的前面侧端部的进气口(未图示),且经由装置主体12的进气口而与装置主体12的外部连通。
另外,在第三风道112的一个端部设置第一进气扇(送风单元)114。第一进气扇114是轴流风扇,例如是螺旋桨风扇。另外,第一进气扇114的排气方向设定为右侧。因此,第一进气扇114抽吸装置主体12外部的空气而将其输送至第三风道112的内部。第一进气扇114受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控制,根据控制部的指示而工作及停止。
而且,第三风道112在比第一进气扇114靠空气流的下游侧处,分支为第三风道A部120与第三风道B部130。第三风道A部120的下游侧端部与第二风道90连通,第三风道B部130的下游侧端部与第一风道70连通。因此,由第一进气扇114输送至第三风道112的内部的空气通过第三风道A部120而被输送至第二风道90,并通过第三风道B部130而被输送至第一风道70。
第三风道A部120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装置主体12的内部(排纸托盘50的下方)向右侧延伸,且随着向右侧延伸,流路扩大至背面侧。于是,第三风道A部120的下游侧端部进入至第二风道90的下侧,并与第二风道90的下端部连通。具体来说,第三风道A部120经由多个进气口92a而与第二风道90连通。但是,第三风道A部120的下游侧端部是以在前后方向上包含第二风道90的所有进气口92a的方式形成。因此,由第一进气扇114输送的空气(辅助空气)从多个进气口92a流入至第二风道90。
另外,在第三风道A部120中设置多个分流整流肋122与分流肋124。多个分流整流肋122配置于第三风道A部120的下游侧端部,即与多个进气口92a连接的连接部。多个分流整流肋122各自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肋,且彼此隔开规定间隔而大致平行地设置。设置该分流整流肋122,以对流经第三风道A部120的空气进行整流,确保流入至多个进气口92a的空气流量,并且使空气充分地流动至远离第二排气扇86的前面侧的进气口92a。
另外,分流肋124配置于比分流整流肋122靠上游侧且第三风道A部120的流路扩大的部分。设置该分流肋124,以使空气均衡地分别流动至多个进气口92a。
第三风道B部130在装置主体12的内部的前面侧向右侧延伸,并与第一风道70的前面侧的端部连通。如图8至图10所示,在第一风道70中形成与第三风道B部130连通的流入口78。因此,由第一进气扇114输送(供应)的辅助空气从流入口78流入至第一风道70。
流入口78形成在比如下连通口74a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前面侧)处,该连通口74a是多个连通口74a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连通口(图10)。具体来说,流入口78形成于第一风道B部704的前面侧的壁(前壁)。
另外,流入口78形成在垂直于形成有第一风道B部704的多个连通口74a的进气口面(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的方向上与该进气口面分开的位置。更具体来说,流入口78形成在形成有多个连通口74a且从面向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向上方向分开的位置。
另外,在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上,设置缩窄第一风道70(此处为第一风道B部704)的流路的多个分隔壁(肋)744。肋744呈向上下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即,与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垂直地形成肋744。但是,以不阻挡辅助空气流(辅助空气流)的方式设定肋744的高度(上端部的位置)。即,肋744的上端部的位置设定得与流入口78下端的位置相同或比其靠下侧。因此,肋744不会阻碍辅助空气流。
而且,多个肋744各自以沿着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及辅助空气流并排的方式配置。另外,多个肋744中的至少一个肋744配置在比如下连通口74a靠上游侧处,该连通口74a是多个连通口74a中的位于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辅助空气流)的最上游侧(最靠前面侧)的连通口。即,多个肋744中的至少一个肋744配置在位于最上游侧的连通口74a与流入口78之间。
如上所述,多个连通口74a各自以沿着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并排的方式配置。即,多个连通口74a各自以使与第一排气扇82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多个连通口74a中的与第一排气扇82相隔的距离短(靠近第一排气扇82)的连通口74a、及与第一排气扇82相隔的距离长(远离第一排气扇82)的连通口74a处,管路阻力(管摩擦损耗)不同,分别通过多个连通口74a的空气流量(进气量)变得不均匀。特别是存在如下问题:在远离第一排气扇82的前面侧的连通口74a处,来自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的进气量减少,在第一风道70的前面侧,UFP等物质的捕集效率下降。
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例中,从流入口78流入的辅助空气流经多个连通口74a的上侧(从连通口74a分开的区域)。若以所述方式设定辅助空气流,则从连通口74a吸入的空气会以被拖入(卷入)至辅助空气的方式流动。而且,辅助空气流越快,则能够从连通口74a吸入越多的空气(由辅助空气流产生的抽吸作用)。特别是与第一风道B部704的其他部位相比,流入口78附近的辅助空气流更快,因此,如上所述,将流入口78设置在比从第一排气扇82分开的位置的连通口74a靠上游侧处,由此,能够抑制所述连通口74a中的进气量的下降。即,能够有效地消除来自多个连通口74a的进气量的不均而使其均匀。而且,被拖入至辅助空气的空气会与辅助空气一起通过过滤器84而被排出至装置主体12的外部。
这样,能够通过从流入口78流入的辅助空气来补充进气量因管路阻力而减少的连通口74a的进气量,使来自各连通口74a的进气量均匀。即,能够确保远离第一排气扇82的连通口74a的进气量,防止UFP等物质的捕集效率下降。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流入口78形成于在垂直于形成有连通口74a的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的方向(上方向)上与该底壁分开的位置。即,辅助空气流与各连通口74a上下分离。因此,能够使辅助空气流对于来自各连通口74a的进气量的增大效果作用至更下游处。即,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使来自各连通口74a的进气量均匀。另外,若辅助空气流与各连通口74a过近,则应从连通口74a抽吸的空气有可能会倒流(空气从第一风道B部704流向第二纸张搬送路径L2),但因为辅助空气流与各连通口74a分离,所以能够防止此种倒流。
而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B形成部件74的底壁上,设置缩窄第一风道70的流路的肋744。该肋744能够不使辅助空气及被拖入至辅助空气的空气倒流。另外,多个肋744中的至少一个肋744配置在比位于第一风道70的空气流的最上游侧的连通口74a靠上游侧处,因此,能够将辅助空气流的流路设定在从各连通口74a分开的位置,使得辅助空气流与各连通口74a不会靠近,从而能够稳定地从各连通口74a抽吸空气。另外,也可以将肋744设置在连通口74a的空气流的上游侧。若以所述方式配置肋744,则肋744的下游侧会因通过肋744的上部的辅助空气流而达到负压,该负压会以使从连通口74a吸入的空气的量增加的方式起作用。因此,考虑连通口74a的位置,从上游朝向下游适当地将肋744设置在第一风道B部704的内部,由此,可使来自多个连通口74a的进气量均匀化。
再者,在所述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构成为复合机,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构成为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
另外,在所述各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构成为单色复合机,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彩色打印机或彩色复合机。
而且,所述实施例中列举的具体的形状等为一例,可根据实际的产品而适当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图像形成装置
10:排气部
12:装置主体
44:定影单元(定影部)
70:第一风道
74a:多个连通口(进气口)
744:肋(分隔壁)
78:流入口
80:分离部件
90:第二风道
64:处理单元82:第一排气扇(排气扇)
84:过滤器
86:第二排气扇
114:第一进气扇(送风单元)
L2:第二纸张搬送路径(定影后的搬送路径)
Claims (9)
1.一种排气装置,其是包括具有排气口与多个进气口的第一风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的排气扇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是以使所述多个进气口各自与所述排气扇相隔的距离彼此不同的方式形成,且
具有从将辅助空气送入至所述第一风道的送风单元供应的辅助空气的流入口,所述流入口形成在比所述多个进气口之中的、至少两个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入口形成在比所述多个进气口之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入口设置于在垂直于形成有所述多个进气口的进气口面的方向上与该进气口面分开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面为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面,
所述流入口设置在向上方向从所述第一风道的底面分开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道具有形成于所述进气口面,且缩窄所述第一风道内部的流路的分隔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配置在比所述多个进气口之中的、至少一个进气口靠空气流的上游侧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设置在所述多个进气口之中的形成在空气流的最上游侧处的进气口与所述流入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进气口以沿着由所述排气扇产生的空气流并排的方式设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50779A JP2019117274A (ja) | 2017-12-27 | 2017-12-27 | 排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7-250779 | 2017-12-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6127A true CN109976127A (zh) | 2019-07-05 |
CN109976127B CN109976127B (zh) | 2021-12-24 |
Family
ID=6695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62654.8A Active CN109976127B (zh) | 2017-12-27 | 2018-12-20 | 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77435B2 (zh) |
JP (1) | JP2019117274A (zh) |
CN (1) | CN1099761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45182B2 (ja) * | 2017-12-27 | 2022-03-3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ダクト機構 |
JP7472504B2 (ja) * | 2020-01-23 | 2024-04-23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75048A1 (en) * | 2005-06-03 | 2006-12-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take/exhaust system |
CN102466999A (zh) * | 2010-10-2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40255057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4714391A (zh) * | 2013-12-13 | 2015-06-17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排气净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223794A (zh) * | 2014-07-02 | 2016-01-06 | 夏普株式会社 | 送风系统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70090417A1 (en) * | 2015-09-30 | 2017-03-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98855A (ja) * | 1998-09-24 | 2000-04-07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308024B1 (en) * | 1999-08-30 | 2001-10-23 | Fuji Xerox Co., Ltd. | Dust protector for image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
JP2007086629A (ja) * | 2005-09-26 | 2007-04-05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68418B2 (ja) * | 2011-03-10 | 2015-08-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26196A (ja) | 2012-07-30 | 2014-02-06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7
- 2017-12-27 JP JP2017250779A patent/JP2019117274A/ja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12-20 CN CN201811562654.8A patent/CN109976127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23 US US16/231,562 patent/US1087743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75048A1 (en) * | 2005-06-03 | 2006-12-0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take/exhaust system |
CN102466999A (zh) * | 2010-10-29 | 2012-05-2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检测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40255057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4714391A (zh) * | 2013-12-13 | 2015-06-17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排气净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50168913A1 (en) * | 2013-12-13 | 2015-06-18 | Konica Minolta, Inc. | Exhaust air clea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5223794A (zh) * | 2014-07-02 | 2016-01-06 | 夏普株式会社 | 送风系统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70090417A1 (en) * | 2015-09-30 | 2017-03-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77435B2 (en) | 2020-12-29 |
CN109976127B (zh) | 2021-12-24 |
JP2019117274A (ja) | 2019-07-18 |
US20190196398A1 (en) | 2019-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4732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775719B2 (en) | Duc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JP200507747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50311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ir cooling system | |
US20090285596A1 (en) | Endless member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119170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52105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9976127A (zh) | 排气装置及包括该排气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EP310692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05478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duct | |
JP633151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8091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23176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7268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3057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79926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9203962A (ja) | 吸排気ダクト、吸排気ダクト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01306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20759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9343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354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3042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6540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4075421A (ja) | 画像検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819462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