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2700A - 吐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吐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2700A CN109972700A CN201811571997.0A CN201811571997A CN109972700A CN 109972700 A CN109972700 A CN 109972700A CN 201811571997 A CN201811571997 A CN 201811571997A CN 109972700 A CN109972700 A CN 1099727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
- water
- vortex
- discharge device
- impact por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02—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 B05B1/08—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designed to produce a jet, spray, or other discharge of particular shape or nature, e.g. in single drops, or having an outlet of particular shape of pulsating nature, e.g. delivering liquid in successive separate quantities ; Fluidic oscilla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C—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0—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or waste water; Sinks
- E03C1/02—Plumbing installations for fresh water
- E03C1/08—Jet regulators or jet guides, e.g. anti-splash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00—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 B05B1/14—Nozzles, spray heads or othe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devices such as valves, heating means with multiple outlet openings; with strainers in or outside the outlet opening
- B05B1/20—Arrangements of several outlets along elongated bodies, e.g. perforated pipes or troughs, e.g. spray booms; Outlet eleme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Nozzles (AREA)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其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在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的同时也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本发明是吐水装置,具有:吐水装置本体;及振动产生元件,在使被供给的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振动产生元件具备:第1通路,水流入;碰撞部,配置在第1通路的下游侧端部,由第1通路引导的水发生碰撞,从而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涡列通路,设置在第1通路的下游侧,引导因碰撞部而产生的涡旋;吐出通路;及扩张部,在涡列通路中的第1通路侧,在涡列通路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的空间,扩张部的规定宽度形成为比碰撞部与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流路宽度更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吐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使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的吐水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至3所示,作为如在使水从吐水口开始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的吐水装置,已周知如下喷头,其具备:供水通路,水流入;及碰撞部,以封闭该供水通路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供水通路的下游侧端部,由供水通路引导的水发生碰撞,从而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7-064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7-064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公开2011/0233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想要将这样的吐水装置也应用于厨房系统的水槽、洗面化妆台的洗涤盆、洗面器等时,存在较高流速的吐水在水槽、洗涤盆、洗面器上发生飞溅的问题。因而,为了抑制这样的溅水,优选以较低的流速进行吐水。
但是,当向吐水装置的供水通路供给较低流速的水时,难以在碰撞部的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难以在使水从吐水口开始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另外,与进行往复振动时相比,并不进行往复振动时的吐水的粒径更大。如果吐水的粒径较大,则存在水槽、洗涤盆、洗面器上容易发生溅水的问题。
另外,如专利文献3所示,即使碰撞部的下游侧的通路稍微发生扩张,在向吐水装置的供水通路供给较低流速的水时,在碰撞部的下游侧也难以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产生难以在使水从吐水口开始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其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在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的同时也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为一种吐水装置,在使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具有:吐水装置本体;及振动产生元件,设置于该吐水装置本体,在使被供给的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其特征为,所述振动产生元件具备:第1通路,供给的水流入;碰撞部,以封闭该第1通路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1通路的下游侧端部,由所述第1通路引导的水发生碰撞,从而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涡列通路,设置在所述第1通路的下游侧,引导因所述碰撞部而形成的涡旋;吐出通路,吐出由所述涡列通路引导的水;及扩张部,在所述涡列通路中的所述第1通路侧,在所述涡列通路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所述涡列通路的空间,所述扩张部的所述规定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碰撞部与所述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流路宽度更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在第1通路的下游侧端部,以封闭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有碰撞部,由第1通路引导的水碰撞于该碰撞部,因此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因碰撞部而形成的涡旋,因涡列通路而一边成长一边被引导。涡列通路形成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此时形成有如下扩张部,其在涡列通路中的第1通路侧,在涡列通路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的空间。而且,扩张部的规定宽度形成为比产生涡旋的部分的碰撞部与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流路宽度更大。因而,在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中,能够减轻涡旋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第1通路的水的流速较低时,涡列通路中也能够形成涡旋,而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另外,与并不进行往复振动时相比,能够以更小粒径进行吐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碰撞部与所述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所述流路宽度更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能够使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产生涡旋的部分的碰撞部与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流路宽度更大。因而,能够使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比产生涡旋的部分的区域更大,能够减轻涡旋成长时水流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第1通路的水的流速较低时,涡列通路中也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使通过吐出通路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所述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从所述涡列通路的第1通路侧端到吐出通路侧端为止的长度所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从所述涡列通路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为止的长度所形成。因而,将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从涡列通路的上游端形成至下游端,能够进一步减轻水流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第1通路的水的流速较低时,涡列通路中也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使通过吐出通路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还具备第2通路,其从比设置有所述碰撞部的部分更靠上游侧的流路迂回设置有所述碰撞部的部分的所述第1通路而到达所述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形成从所述第2通路开始的流入口。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能够向因碰撞部而形成的涡旋中引入从第2通路流入的水流。因而,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的流量。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被吐出的水的吐出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被吐出的水的粒径。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形成于所述扩张部的流入口形成为,所述流入口在所述涡列通路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于从所述扩张部中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到吐出通路侧端为止的长度。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与第2通路的流入口在涡列通路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较小时相比,能够从第2通路向涡旋中引入更多的水流。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的流速。由此,能够进一步加大被吐出的水的吐出角度。而且,与较小地形成第2通路的流入口的长度时相比,更能够抑制因通过第2通路的流入口的水的流速上升而破坏涡旋。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在所述扩张部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比所述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更位于所述吐出通路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能够使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与扩张部的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之间的壁面的距离较小,能够使因碰撞部而产生的涡旋在比扩张部的第1通路侧端更靠上游侧的部位所承受的壁面摩擦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产生的涡旋所承受的壁面摩擦。而且,由于扩张部的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比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更位于吐出通路侧,因此难以受制造误差等的影响,防止在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无法封闭第1通路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因而,在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而且,例如在向因碰撞部而形成的涡旋中引入从第2通路流入的水流之前,能够抑制涡旋承受壁面摩擦而发生衰减。
本发明中,优选如下,在所述扩张部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比所述碰撞部的吐出通路侧端更位于第1通路侧。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扩张部的第1通路侧端比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更位于吐出通路侧且比该吐出通路侧端更位于第1通路侧。因而,能够进一步缩小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与扩张部的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之间的壁面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小因碰撞部而产生的涡旋在比扩张部的第1通路侧端更靠上游侧的部位所承受的壁面摩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产生的涡旋所承受的壁面摩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吐水装置,其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在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的同时也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厨房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所具备的振动产生元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元件内涡旋成长且从吐水口吐出的情形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12是比较例的吐水装置所具备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厨房系统;2-吐水装置;4-水槽;6-橱柜台;8-吐水装置本体;8a-根端部;9-软管;10-振动产生元件;10a-吐水口;10b-元件流入口;10c-通路;12-通水路形成构件;12a-主通水路;12b-元件插入孔;12c-根端部;13-外侧筒体;14-内侧筒体;14a-流入口;16-阶梯部;18a-主供水通路;18b-涡列通路;18c-吐出通路;18d-扩张通路;18e-副供水通路;18f-流入口;18g-主供水通路侧端;18h-吐出通路侧端;18i-壁面;18j-主供水通路侧端;18k-吐出通路侧端;20-碰撞部;20a-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b-吐出通路侧端;102-吐水装置;110-振动产生元件;110a-吐水口;110b-元件流入口;110c-通路;113-外侧筒体;114-内侧筒体;114a-流入口;115a-内侧部分;115b-外侧部分;118d-扩张通路;118e-副供水通路;118f-流入口;202-吐水装置;210-振动产生元件;210a-吐水口;210b-元件流入口;210c-通路;213-外侧筒体;214-内侧筒体;214a-流入口;218d-扩张通路;218e-副供水通路;218m-壁面;218f-流入口;302-吐水装置;310-振动产生元件;316-锥形部;402-吐水装置;410-振动产生元件;410a-吐水口;410b-元件流入口;410c-通路;413-外侧筒体;414-内侧筒体;414a-流入口;418d-扩张通路;418m-壁面;A-规定宽度;A1-规定宽度;A2-规定宽度;A3-规定宽度;A4-规定宽度;B-流路宽度;C-涡旋;D-粒子;W-宽度;λ-波长。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厨房系统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吐水装置2被设置成朝向厨房系统1的水槽4。吐水装置2设置于从水槽4周围的橱柜台6竖立的立水栓。吐水装置2既可以被设置成朝向洗面化妆台、洗面器等的洗脸系统的洗涤盆、盆,还可以作为朝向其他洗涤盆的吐水装置而被设置。并且,吐水装置2还可以作为手持淋浴用的吐水装置而用于洗脸间、浴室。另外,吐水装置2还可以设置于壁面等。由于吐水装置2朝着水槽4吐水,因此来自吐水口10a(参照图2)的吐水的流速处于1.0m/s~3.0m/s的范围内,更优选处于1.0m/s~2.0m/s的范围内。
如图2所示,吐水装置2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吐水装置本体8;在该吐水装置本体8内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埋设的多个振动产生元件10。
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如下,当从连接于吐水装置本体8的软管9供水时,水从各振动产生元件10的吐水口10a一边进行往复振动一边吐出。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水在与吐水装置本体8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平面内以形成扇形的方式从各吐水口10a进行往复振动而吐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水以包含从自来水管等供给的状态的水、混合热水与水的温水、对水进行加热而形成的热水等的意思被使用。另外,以下,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从吐水口10a的正面观察振动产生元件10的左右方向(从吐水口10a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的振幅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将上下方向作为高度方向而进行说明,将从振动产生元件10的背面朝向吐水口10a侧的正面的方向(第1通路中的流向)作为前后方向。从正面观察吐水口10a的左右方向是吐水口10a的长度方向(图5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下方向是吐水口10a的宽度方向(图6的纸面的上下方向)。
接下来,参照图3对吐水装置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吐水装置本体8内内置有通水路形成构件12,其在形成通水路的同时保持各振动产生元件10。通水路形成构件12是大致圆筒形的构件,构成为形成供向吐水装置本体8内部的水的流路。在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根端部12c,水密地连接有到达软管9的通水构件(未图示)。另外,在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内部,形成有在大致轴线方向上延伸的主通水路12a。
而且,通水路形成构件12上以连通于主通水路12a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元件插入孔12b,其用于插入保持各振动产生元件10。各元件插入孔12b以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外周面延伸至主通水路12a的方式形成。另外,各元件插入孔12b以大致等间隔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形成。由此,流入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主通水路12a内的水,向保持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各振动产生元件10从其背面侧流入,从设置于正面的吐水口10a吐出。吐水装置2还具备比振动产生元件10更设置于上游侧的定流量阀(未图示),通过该定流量阀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水的流速较低。另外,吐水装置2还可以具备比振动产生元件10更设置于上游侧的流量调整阀,通过该流量调整阀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水的流速较低。该流量调整阀形成为可通过操作部的操作来调整流量。
另外,各元件插入孔12b设置成相对于与吐水装置本体8的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稍微发生倾斜,水从各振动产生元件10作为整体而以稍微在吐水装置本体8的轴线方向上发生扩散的方式吐出。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6对内置于吐水装置2的振动产生元件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所具备的振动产生元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侧视剖视图。
如图4所示,振动产生元件10是较薄的长方体状的构件,在其正面侧的端面上设置有长方形的吐水口10a,在背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元件流入口10b(参照图6)。当各振动产生元件10插入于元件插入孔12b(参照图3)时,元件流入口10b连通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主通水路12a。
如图5及图6所示,在振动产生元件10的外侧筒体13的内部,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有长方形截面的通路10c,在该长方形截面的通路10c的内部,以在振动产生元件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内侧筒体14。内侧筒体14是长方形截面的筒体,配置成与长方形截面的通路10c呈同心状。
另外,内侧筒体14的内部通路从上游侧按顺序作为第1通路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吐出通路18c而形成。主供水通路18a是从内侧筒体14背面侧的流入口14a延伸的截面面积一定且长方形截面的直线状的通路。涡列通路18b是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连续主供水通路18a而设置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涡列通路18b形成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主供水通路18a与涡列通路18b以相同的截面形状一直线延伸。
吐出通路18c是以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方式设置于下游侧(主供水通路18a的相反侧)的截面面积一定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实质上仅具有内侧筒体14的壁厚部分的长度。该吐出通路18c的流路截面面积比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更小,包含由涡列通路18b进行引导的涡列的水被集中而从吐水口10a吐出。从而,在涡列通路18b与吐出通路18c之间形成阶梯部16。并且,吐出通路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还可以是截面面积并不一定而是朝着下游侧向外侧扩展的锥状。另外,例如还可以构成为具有外侧筒体13的壁厚部分的长度,而不是具有内侧筒体的壁厚部分的长度。
而且,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端部(主供水通路18a与涡列通路18b的连接部)形成有碰撞部20,该碰撞部20设置成封闭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该碰撞部20是以连结在主供水通路18a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与下侧面)的方式延伸的三角柱状的部分,以岛状配置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碰撞部20的宽度方向的截面以直角等边三角形形状所形成,其斜边配置成正交于在主供水通路18a的流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另外,直角等边三角形的直角部分配置成朝向下游侧。通过设置该碰撞部20,从而在其下游侧生成卡门涡旋,从吐水口10a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并且,碰撞部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方式,本发明中只要在碰撞部的下游侧能够生成卡门涡旋的方式即可。因此,碰撞部并不局限于以连结在主供水通路的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的方式延伸的三角柱状的部分,而是例如还可以是圆柱状、三角柱以外的其他多角柱状。另外,碰撞部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并不局限于直角等边三角形形状,而是例如还可以是圆形形状、直角等边三角形形状以外的其他多角形形状。
而且,外侧筒体13的内壁面与内侧筒体14的外周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第2通路即副供水通路18e。副供水通路18e形成从比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更靠上游侧的流路(例如通路10c)迂回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的主供水通路18a而到达扩张通路18d的流路。扩张通路18d中,在扩张通路18d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侧面且副供水通路18e的内侧侧面上形成从副供水通路18e开始的流入口18f。从副供水通路18e开始的流入口18f朝向内侧朝着扩张通路18d及涡列通路18b开口。从副供水通路18e开始的流入口18f形成为,流入口18f在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1,相同于从扩张通路18d中的碰撞部20侧(流入口18f侧的相反侧)的第1通路侧端即主供水通路侧端18g到吐出通路侧端18h为止的长度L2。
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因此从吐水装置本体8流入振动产生元件10的元件流入口10b的水以规定的比例分别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副供水通路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副供水通路18e的流路截面面积之比被决定为,流入主供水通路18a的水至少满足如通过碰撞部20可产生卡门涡旋这样的主供水通路18a的流量。另外,如上所述,以涡列通路18b为中心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有流入口18f,从该流入口18f流入通过副供水通路18e的水。从而,副供水通路18e介由流入口18f在与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图5的纸面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碰撞部20以连结壁面的方式延伸的方向(图5的贯通纸面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图5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向扩张通路18d流入水。
参照图5及图6,对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的扩张部即扩张通路18d进行详细说明。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通路18d,其在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与因碰撞部20而产生的卡门涡旋的旋转的中心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1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规定宽度A1是振动产生元件10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扩张通路18d的规定宽度A1形成为,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即,扩张通路18d的左右方向(从吐水口10a吐出的水在往复振动中的振幅方向)的大小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大小更大。扩张通路18d是长方形截面的通路,被设置成连续于涡列通路18b的外侧。扩张通路18d形成在副供水通路18e与涡列通路18b之间。扩张通路18d相对于副供水通路18e的高度以较低的高度形成,形成比副供水通路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窄的流路截面面积的流路。并且,扩张通路18d的高度并不局限于这样的高度,例如,还可以以与副供水通路18e相同的高度形成,此时,能够更加紧凑地形成振动产生元件。
扩张通路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2形成为比流路宽度B更大。扩张通路18d的长度L2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所形成。在扩张通路18d的碰撞部20侧(流入口18f侧的相反侧)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比碰撞部20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即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更位于吐出通路18c侧,同时比碰撞部20的吐出通路侧端20b更位于主供水通路18a的上游侧。另外,扩张通路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2形成为,比吐出通路18c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从吐出通路18c的上游端到下游端为止的沿着流向的长度)更大。即,由于吐出通路18c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扩张通路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2更小,因此能够抑制吐出通路18c中的压力损失。
如图5所示,从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到涡列通路18b的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Y,成为在单侧的涡旋C中产生的间隔即波长λ的一半以上的长度。这是因为涡旋C在碰撞部20的左右两侧交替产生。通过如满足长度Y这样的长度的涡列通路18b,在涡列通路18b内能够确实地产生涡旋C。而且,通过波长λ的一半以上的长度的扩张通路18d,在涡列通路18b内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C。根据以下的式对成为涡旋C的间隔的波长λ进行说明。
在此,λ是成为涡旋C的间隔的波长,U2是在刚碰撞于碰撞部20的水流(图7中用箭头F4表示的水流)的流速,f是水流中的振动现象的频率,U1是在碰撞于碰撞部20之前的水流(图7中用箭头F2表示的水流)的流速,W是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的宽度(参照图6),St是斯特劳哈尔数。波长λ依赖于碰撞部20的宽度W。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18d及吐出通路18c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下侧面),全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18d及吐出通路18c的高度全都相同且一定。
接下来,参照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2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振动产生元件内涡旋成长且从吐水口吐出的情形的图。
如图2及图3所示,从软管9供给的水流入吐水装置本体8内的通水路形成构件12。如图7中的箭头F1所示,来自主通水路12a的水从各振动产生元件10的元件流入口10b流入振动产生元件10。如箭头F2所示,流入元件流入口10b的水中的规定比例的水从内侧筒体14的流入口14a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如箭头F3所示,其余的水流入副供水通路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副供水通路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大,通过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主流的流速比通过副供水通路18e的副流的流速更快。
由各振动产生元件10的主供水通路18a引导的水,碰撞于以封闭该流路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碰撞部20。如箭头F4所示,碰撞于碰撞部20的水通过碰撞部20两侧的流路而流向下游侧。由此,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在碰撞部20的宽度方向两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卡门涡旋的涡列(涡旋C)。因该碰撞部20而形成的卡门涡旋一边被涡列通路18b引导一边成长,到达吐出通路18c。
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产生涡旋,流速在该部分提高。该流速较高的部分在碰撞部20的两侧交替出现,涡列在涡列通路18b中朝着吐水口10a前进。到达涡列通路18b的端部的水碰撞于阶梯部16,根据在吐水口10a中的流速分布而被吐出的方向发生弯曲。即,在水的流速较高的部分位于吐水口10a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图7中的吐水口10a的上端)的状态下,水朝着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图7中的吐水口10a的下端)偏向吐出,在流速较高的部分位于吐水口10a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图7中的吐水口10a的下端)的状态下,水朝着宽度方向的一端(图7中的吐水口10a的上端)偏向吐出。这样,由于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交替产生卡门涡旋,因此在吐水口10a中发生流速分布,吐出的水的角度发生偏向。另外,由于因涡列的前进而流速较快的部分的位置发生往复移动,因此被吐出的水的偏向角度发生振动性变化,吐水方向也发生往复振动。伴随被吐出的水的往复振动,水以粒状的方式被吐出。通过使涡旋的流速比较快,从而能够使被吐出的水的粒子D的粒径较小。
如图5所示,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通路18d,其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1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因而,在涡列通路18b中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时,能够减轻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由于扩张通路18d的长度比流路宽度B更大,例如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L2所形成,因此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被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而且,扩张通路18d附加了如能够使涡旋C成长这样的扩张区域。
与当未设置有扩张通路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相比,当设置有扩张通路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当两侧的整体为扩张通路18d时,则为扩张通路18d的两侧的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更少。因而,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也能够抑制流速降低,能够在涡列通路18b中形成涡旋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而且,能够以较小的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从而,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因水槽4而弹上的溅水。通过抑制发生溅水,从而能够抑制溅水接触使用者而让使用者感到不快以及弄湿水槽4的周围。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往复振动的吐水的粒子D的粒径处于1.0mm~2.0mm的范围内。
而且,如图7中箭头F5所示,从副供水通路18e供给的水从两侧的流入口18f流入扩张通路18d。由此,如箭头F6所示,能够向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中引入从副供水通路18e流入的水流。因而,通过介由扩张通路18d供给的水,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即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元件流入口10b的水的流速并不发生变化,与仅从主供水通路18a形成涡旋时相比,在从副供水通路18e流入水而对主供水通路18a中形成的涡旋进行增幅时,更能够分别增加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流入口18f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相同于从主供水通路侧端18g到吐出通路侧端18h为止的长度,因此能够从副供水通路18e向涡旋中引入更多的水流。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交替形成的涡旋C的流速提高,因此吐水口10a中的流速分布的流速差增大。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吐水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被吐出的水的粒径。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接下来,参照图12对比较例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振动产生元件进行说明。
图12是比较例的吐水装置所具备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图6中示出了该比较例所涉及的吐水装置502的振动产生元件510。比较例所涉及的吐水装置502是设置于喷头的吐水装置,设置有:流入水的供水通路518a;及如封闭该供水通路5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那样的碰撞部520。另一方面,该吐水装置502具备旁路通路518e及旁路流入口518f。使规定比例的水流入供水通路518a,使其余的水经由旁路通路518e从旁路流入口518f流入涡列通路518b。这样的喷头的吐水装置502如下,例如当以4.0m/s以上的较高流速进行吐水时,在碰撞部520的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5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但是,在该吐水装置502中,当吐水的流速例如为3.0m/s以下时,将要在碰撞部520的下游侧产生的涡旋承受涡列通路518b的壁面摩擦而容易发生削减,难以使通过吐出通路5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而且,即使水从旁路流入口518f流入涡列通路518b,将要产生的涡旋也比较弱,难以使涡旋成长。从而,难以使通过吐出通路5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由于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端部,以封闭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有碰撞部20,由主供水通路18a引导的水碰撞于该碰撞部20,因此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C。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C,由涡列通路18b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涡列通路18b形成对涡旋C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此时从涡列通路18b中的主供水通路侧形成有扩张通路18d,其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而且,扩张通路18d的规定宽度A1形成为,比产生涡旋C的部分的碰撞部20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因而,在对涡旋C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中,能够减轻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在涡列通路18b中也能够形成涡旋C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另外,与并不进行往复振动时相比,能够以更小粒径进行吐水。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能够使扩张通路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形成为比产生涡旋C的部分的碰撞部20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因而,能够使对涡旋C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比产生涡旋C的部分的区域更大,能够减轻涡旋C成长时水流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涡列通路18b中也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C,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扩张通路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L2所形成。因而,将对涡旋C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的区域,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形成至吐出通路侧端18k,能够进一步减轻水流承受的壁面摩擦。由此,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涡列通路18b中也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C,而且能够更加确实地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能够向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C中引入从副供水通路18e流入的水流。因而,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被吐出的水的吐出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被吐出的水的粒径。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与副供水通路18e的流入口18f在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L1较小时相比,能够从副供水通路18e向涡旋C中引入更多的水流。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速。由此,能够进一步加大被吐出的水的吐出角度。而且,与较小地形成副供水通路18e的流入口18f的长度时相比,更能够抑制因通过副供水通路18e的流入口18f的水的流速上升而破坏涡旋C。从而,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低流速且较小粒径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能够使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扩张通路18d的碰撞部20中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之间的壁面的距离较小,能够使因碰撞部20而产生的涡旋C在比扩张通路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更靠上游侧的部位所承受的壁面摩擦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产生的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而且,由于扩张通路18d的碰撞部20侧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更位于吐出通路侧,因此难以受制造误差等的影响,防止在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无法封闭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因而,在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能够更加确实地产生涡旋C。而且,例如在向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C中引入从副供水通路18e流入的水流之前,能够抑制涡旋C承受壁面摩擦而发生衰减。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吐水装置2,扩张通路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更位于吐出通路18c侧且比该吐出通路侧端20b更位于主供水通路18a侧。因而,能够进一步缩小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扩张通路18d的碰撞部20侧中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之间的壁面的距离,能够进一步减小因碰撞部20而产生的涡旋C在比扩张通路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更靠上游侧的部位所承受的壁面摩擦。从而,能够进一步减轻产生的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中在内侧筒体内形成有副供水通路而缩短了扩张通路的规定宽度,这点上不同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由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1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吐水装置102在吐水装置本体8内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埋设的多个振动产生元件110。
如图8所示,振动产生元件110是大致较薄的长方体状的构件,在其正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长方形的吐水口110a,在背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元件流入口110b。当各振动产生元件110插入于元件插入孔12b时,元件流入口110b连通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主通水路12a。
如图8所示,在振动产生元件110的外侧筒体113的内侧,以在振动产生元件1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内侧筒体114。由外侧筒体113及内侧筒体114形成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那样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110c。内侧筒体114是长方形截面的筒体,配置成与长方形截面的通路110c呈同心状。
另外,内侧筒体114的内部通路从上游侧按顺序作为第1通路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吐出通路18c而形成。主供水通路18a形成在内侧筒体114的内侧部分115a的内侧。
而且,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碰撞部20,该碰撞部20设置成封闭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
而且,内侧筒体114的外侧部分115b的内周壁面与内侧部分115a的外周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第2通路即副供水通路118e。副供水通路118e形成从比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更靠上游侧的流路(例如通路110c)迂回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的主供水通路18a而到达扩张通路118d的流路。扩张通路118d中,在扩张通路118d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侧面且副供水通路118e的内侧侧面上形成从副供水通路118e开始的流入口118f。从副供水通路118e开始的流入口118f朝向内侧朝着扩张通路118d及涡列通路18b开口。从副供水通路118e开始的流入口118f形成为,流入口118f在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1,相同于从扩张通路118d中的主供水通路侧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到吐出通路侧端18h为止的长度L2。
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因此从吐水装置本体8流入振动产生元件110的元件流入口110b的水以规定的比例分别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副供水通路1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副供水通路118e的流路截面面积之比被决定为,流入主供水通路18a的水至少满足如在碰撞部20中可产生卡门涡旋这样的主供水通路18a的流量。另外,如上所述,以涡列通路18b为中心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有流入口118f,从该流入口118f流入通过副供水通路118e的水。从而,副供水通路118e介由流入口118f在与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图5的纸面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图8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向扩张通路118d流入水。在内侧筒体114这1个构件内能够紧凑且确实地形成主供水通路18a、副供水通路118e、扩张通路118d。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部即扩张通路118d,其在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2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规定宽度A2是振动产生元件10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扩张通路118d的规定宽度A2形成为,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扩张通路118d是长方形截面的通路,被设置成连续于涡列通路18b的外侧。扩张通路118d形成在副供水通路118e与涡列通路18b之间。扩张通路118d相对于副供水通路118e的高度以较低的高度形成,形成比副供水通路1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窄的流路截面面积的流路。第2实施方式中的扩张通路118d的规定宽度A2比第1实施方式中的扩张通路18d的规定宽度A1更短。
另外,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118d及吐出通路18c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下侧面),全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118d及吐出通路18c的高度全都相同且一定。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102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1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作用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箭头F11所示地流入元件流入口110b的水中的规定比例的水,如箭头F12所示地从内侧筒体114的内侧部分115a的流入口114a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如箭头F13所示,其余的水流入副供水通路1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副供水通路1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大,通过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主流的流速比通过副供水通路118e的副流的流速更快。
如箭头F14所示,碰撞于碰撞部20的水通过碰撞部20两侧的流路而流向下游侧。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产生涡旋,流速在该部分提高。该流速较高的部分在碰撞部20的两侧交替出现,涡列沿着涡列通路18b的壁面朝着吐水口110a前进。到达涡列通路18b的端部的水碰撞于阶梯部16,根据在吐水口110a中的流速分布而被吐出的方向发生弯曲。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通路118d,其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2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因而,在涡列通路18b中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时,能够减轻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由于扩张通路1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流路宽度B更大,例如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L2所形成,因此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被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而且,扩张通路118d附加了如能够使涡旋C成长这样的扩张区域。
与当未设置有扩张通路1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相比,当设置有扩张通路1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由于两侧的整体成为扩张通路118d,因此是外侧部分115b的内周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更少。因而,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也能够在涡列通路18b中形成涡旋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而且,能够以较小的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从而,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因水槽4而弹上的溅水。通过抑制发生溅水,从而能够抑制溅水接触使用者而让使用者感到不快以及弄湿水槽4的周围。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往复振动的吐水的粒子D的粒径处于1.0mm~2.0mm的范围内。
而且,如箭头F15所示,从副供水通路118e供给的水从两侧的流入口118f流入扩张通路118d。由此,如箭头F16所示,能够向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中引入从副供水通路18e流入的水流。因而,通过介由扩张通路118d供给的水,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即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110的元件流入口110b的水的流速并不发生变化,与仅从主供水通路18a形成涡旋时相比,在从副供水通路118e流入水而对主供水通路18a中形成的涡旋进行增幅时,更能够分别增加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流入口118f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相同于从主供水通路侧端18g到吐出通路侧端18h为止的长度L2,因此能够从副供水通路118e向涡旋中引入更多的水流。因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交替形成的涡旋C的流速提高,因此吐水口110a中的流速分布的流速差增大。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吐水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被吐出的水的粒子D的粒径。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中,从副供水通路开始流入口就变窄,这点上不同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由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2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吐水装置202在吐水装置本体8内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埋设的多个振动产生元件210。如图9所示,振动产生元件210是大致较薄的长方体状的构件,在其正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长方形的吐水口210a,在背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元件流入口210b。当各振动产生元件210插入于元件插入孔12b时,元件流入口210b连通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主通水路12a。
在振动产生元件210的外侧筒体213的内侧,以在振动产生元件2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内侧筒体214。在外侧筒体213的内部形成有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那样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210c。内侧筒体214是长方形截面的筒体,配置成与长方形截面的通路210c呈同心状。
另外,内侧筒体214的内部通路从上游侧按顺序作为第1通路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吐出通路18c而形成。主供水通路18a形成在内侧筒体214的内侧。而且,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碰撞部20,该碰撞部20设置成封闭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
而且,内侧筒体214的外周壁面与外侧筒体213的内周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第2通路即副供水通路218e。副供水通路218e形成从比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更靠上游侧的流路(例如通路210c)迂回设置有碰撞部20的部分的主供水通路18a而到达扩张通路218d的流路。扩张通路218d中,在扩张通路218d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侧面且副供水通路218e的内侧侧面上形成从副供水通路218e开始的流入口218f。从副供水通路218e开始的流入口218f朝向内侧朝着扩张通路218d及涡列通路18b开口。从副供水通路218e开始的流入口218f形成为,流入口218f的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振动产生元件1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L3,比从扩张通路218d中的主供水通路侧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到吐出通路侧端18h为止的长度L2更短。流入口218f形成于扩张通路218d的壁面218m的一部分。
由于是这样的构造,因此从吐水装置本体8流入振动产生元件210的元件流入口210b的水以规定的比例分别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副供水通路2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与副供水通路218e的流路截面面积之比被决定为,流入主供水通路18a的水至少满足如在碰撞部20中可产生卡门涡旋这样的主供水通路18a的流量。另外,如上所述,以涡列通路18b为中心以相互相对的方式设置有流入口218f,从该流入口218f流入通过副供水通路218e的水。从而,副供水通路218e介由流入口218f在与涡列通路18b的延伸方向(图9的纸面的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图9的纸面的上下方向)上向扩张通路218d流入水。
流入口218f朝着内侧筒体214的内侧到扩张通路218d的外侧的侧面部分为止形成较短的流路。通过较小的开口面积能够简单地形成内侧筒体214的流入口218f。另外,由于流入口218f形成为比较窄,因此能够加速或维持从副供水通路218e通过流入口218f而流入扩张通路218d的水的流速。由于流入口218f连接于扩张通路2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侧,因此从流入口218f流入的水在碰撞部20附近容易引入到刚形成的涡旋中。流入口218f还可以配置在扩张通路218d的中间部分及吐出通路侧端18h侧,而不局限于扩张通路2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侧。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部即扩张通路218d,其在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3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规定宽度A3是振动产生元件10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扩张通路218d的规定宽度A3形成为,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扩张通路218d是长方形截面的通路,被设置成连续于涡列通路18b的外侧。扩张通路218d形成在副供水通路218e与涡列通路18b之间。扩张通路218d相对于副供水通路218e的高度以较低的高度形成,形成比副供水通路2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窄的流路截面面积的流路。第3实施方式中的扩张通路218d的规定宽度A3比第1实施方式中的扩张通路18d的规定宽度A1更短。
另外,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218d、流入口218f及吐出通路18c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下侧面),全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218d、流入口218f及吐出通路18c的高度全都相同且一定。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202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2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作用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箭头F21所示地流入元件流入口210b的水中的规定比例的水,如箭头F22所示地从内侧筒体214的流入口214a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如箭头F23所示,其余的水流入副供水通路218e。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面积比副供水通路218e的流路截面面积更大,通过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主流的流速比通过副供水通路218e的副流的流速更快。
如箭头F24所示,碰撞于碰撞部20的水通过碰撞部20两侧的流路而流向下游侧。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产生涡旋,流速在该部分提高。该流速较高的部分在碰撞部20的两侧交替出现,涡列沿着涡列通路18b的壁面朝着吐水口210a前进。到达涡列通路18b的端部的水碰撞于阶梯部16,根据在吐水口210a中的流速分布而被吐出的方向发生弯曲。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通路218d,其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3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因而,在涡列通路18b中在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时,能够减轻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由于扩张通路2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流路宽度B更大,例如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L2所形成,因此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被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而且,扩张通路218d附加了如能够使涡旋C成长这样的扩张区域。
与当未设置有扩张通路2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相比,当设置有扩张通路2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当两侧的整体成为扩张通路218d时,是扩张通路218d的两侧的壁面218m)所承受的壁面摩擦更少。因而,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也能够在涡列通路18b中形成涡旋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而且,能够以较小的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从而,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因水槽4而弹上的溅水。通过抑制发生溅水,从而能够抑制溅水接触使用者而让使用者感到不快以及弄湿水槽4的周围。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往复振动的吐水的粒子D的粒径处于1.0mm~2.0mm的范围内。
而且,如箭头F25所示,从副供水通路218e供给的水从两侧的流入口218f流入扩张通路218d。由于流入口218f呈较短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较小的开口面积),因此能够抑制从流入口218f供给的水量。另外,与前一时刻相比,能够加速或维持从流入口218f流入的水的流速。如箭头F26所示,从流入口218f流入的水在碰撞部20附近具有指向性而向刚形成的涡旋前进,能够有效地引入到涡旋中。因而,通过介由扩张通路218d供给的水,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即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210的元件流入口210b的水的流速并不发生变化,与仅从主供水通路18a形成涡旋时相比,在从副供水通路218e流入水而对主供水通路18a中形成的涡旋进行增幅时更能够分别增加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交替形成的涡旋C的流速提高,因此吐水口210a中的流速分布的流速差增大。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吐水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从吐水口210a吐出的水的粒子D的粒径。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形成于涡列通路与吐出通路之间的锥形部不同于所述第3实施方式的阶梯部16。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由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302与所述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基本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3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并且,第4实施方式的台部如下,由于权宜地仅根据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构造而进行说明,因此并不局限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而是还可以替代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阶梯部16、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阶梯部16、后述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阶梯部16而加以应用。
吐水装置302在吐水装置本体8内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埋设的多个振动产生元件310。如图10所示,在振动产生元件310的外侧筒体213的内侧,以在振动产生元件2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内侧筒体214。
吐出通路18c是以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方式设置于下游侧的截面面积一定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实质上仅具有内侧筒体214的壁厚部分的长度。该吐出通路18c比涡列通路18b的流路截面面积更小,包含由涡列通路18b进行引导的涡列的水被集中而从吐水口210a吐出。在涡列通路18b与吐出通路18c之间形成锥形部316。锥形部316从涡列通路18b的吐出通路侧端18k朝着吐水口210a向内侧发生倾斜。由于利用锥形部316来形成涡列通路18b与吐出通路18c之间,因此能够抑制流入吐出通路18c的涡旋发生紊乱,能够有效地使水产生往复振动。
另外,形成有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218d、流入口218f、锥形部316的区域及吐出通路18c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下侧面),全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形成有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218d、流入口218f、锥形部316的区域及吐出通路18c的高度全都相同且一定。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进行说明。
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中并未设置有副供水通路,这点不同于所述第1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振动产生元件的俯视剖视图。
由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4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构造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吐水装置402在吐水装置本体8内具有在轴线方向上一直线排列而埋设的多个振动产生元件410。如图11所示,振动产生元件410是大致较薄的长方体状的构件,在其正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长方形的吐水口410a,在背面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元件流入口410b。当各振动产生元件410插入于元件插入孔12b时,元件流入口410b连通于通水路形成构件12的主通水路12a。
在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外侧筒体413的内侧,以在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内侧筒体414。由外侧筒体413形成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那样的长方形截面的通路410c。内侧筒体414是长方形截面的筒体,配置成与长方形截面的通路410c呈同心状。
另外,内侧筒体414的内部通路从上游侧按顺序作为第1通路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吐出通路18c而形成。主供水通路18a形成在内侧筒体414的内侧。而且,在主供水通路18a的下游侧端部形成有碰撞部20,该碰撞部20设置成封闭主供水通路18a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流入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量被设定为流入主供水通路18a的水能够在碰撞部20产生卡门涡旋的流量。
从吐水装置本体8流入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元件流入口410b的水仅流入主供水通路18a。在内侧筒体414这1个构件内紧凑确实地形成主供水通路18a、扩张通路418d。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部即扩张通路418d,其在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4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规定宽度A4是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扩张通路418d的规定宽度A4形成为,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即,扩张通路418d的左右方向(从吐水口410a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的振幅方向)的大小,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大小更大。扩张通路418d是长方形截面的通路,被设置成连续于涡列通路18b的外侧。扩张通路418d在涡列通路18b的侧方形成箱状的小室。扩张通路418d仅开口涡列通路18b侧,外侧的壁面418m则被封闭。另外,壁面418m作为与主供水通路18a的流向的轴线(通过碰撞部20及吐水口410a的轴线)平行延伸的面而形成。
另外,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418d及吐出通路18c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壁面(图6中的上侧面、下侧面),全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即,主供水通路18a、涡列通路18b、扩张通路418d及吐出通路18c的高度全都相同且一定。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402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402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吐水装置的作用大致相同,因此仅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于第1实施方式的内容进行说明,关于相同的部分,则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说明。
图11中,如箭头F41所示,被供给的水通过吐水装置本体8内部而从各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元件流入口410b流入振动产生元件410。如箭头F42所示,流入元件流入口410b的水从内侧筒体414的流入口414a仅流入主供水通路18a。
由各振动产生元件410的主供水通路18a引导的水,碰撞于以封闭该流路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的碰撞部20。如箭头F44所示,碰撞于碰撞部20的水通过碰撞部20的两侧的流路而流向下游侧。由此,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在碰撞部20的左右方向两侧交替形成进行反向旋转的卡门涡旋的涡列(涡旋C)。因该碰撞部20而形成的卡门涡旋一边被涡列通路18b所引导一边成长,而到达吐出通路18c。
在碰撞部20的下游侧产生涡旋C,流速在该部分提高。该流速较高的部分在碰撞部20的两侧交替出现,涡列沿着涡列通路18b的壁面朝着吐水口410a前进。到达涡列通路18b的端部的水碰撞于阶梯部16,根据在吐水口410a中的流速分布而被吐出的方向发生弯曲。
在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侧面上形成有扩张通路418d,其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侧,在涡列通路18b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A4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涡列通路18b的空间。因而,在涡列通路18b中对涡旋一边进行成长一边进行引导时,能够减轻涡旋C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由于扩张通路418d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流路宽度B更大,例如以从涡列通路18b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j到吐出通路侧端18k为止的长度L2所形成,因此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被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而且,扩张通路418d附加了如能够使涡旋C成长这样的扩张区域。
与当未设置有扩张通路4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所承受的壁面摩擦相比,当设置有扩张通路418d时包含涡旋的水流从涡列通路18b的两侧的壁面(当两侧的整体成为扩张通路418d时,是扩张通路418d的两侧的壁面418m)所承受的壁面摩擦更少。因而,即使在供向主供水通路18a的水的流速较低时,也能够在涡列通路18b中形成涡旋且能够使通过吐出通路18c而吐出的水进行往复振动。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而且,能够以较小的粒径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从而,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因水槽4而弹上的溅水。通过抑制发生溅水,从而能够抑制溅水接触使用者而让使用者感到不快以及弄湿水槽4的周围。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往复振动的吐水的粒子D的粒径处于1.0mm~2.0mm的范围内。
如箭头F45所示,水在扩张通路418d内形成从左右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且上游侧的旋转流。即,扩张通路418d使碰撞于比碰撞部20更靠下游的阶梯部16的水流的一部分发生旋转,作为在扩张通路418内形成涡旋的涡旋室而发挥功能。由于扩张通路418d的规定宽度A4形成为比碰撞部20的主供水通路入口侧端20a与主供水通路18a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壁面18i之间的流路宽度B更大,因此抑制箭头F45所示的旋转流阻碍涡旋C的形成。如箭头F46所示,将因这样的旋转流而形成的水流,能够从扩张通路418d的主供水通路侧端18g侧引入到因碰撞部20而形成的涡旋C中。由于有旋转流流入,因此能够辅助涡旋C的形成及促进涡旋C的成长。而且,通过介由扩张通路418d供给的水,能够分别增加交替地以反向旋转方式形成的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即使供向振动产生元件410的元件流入口410b的水的流速并不发生变化,也能够通过扩张通路418d分别增加涡旋C的流量及流速。由于交替形成的涡旋C的流速提高,因此吐水口410a中的流速分布的流速差增大。由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加大吐水角度,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被吐出的水的粒子D的粒径。从而,能够以较低流速更加确实地进行往复振动的吐水,能够抑制被吐出的水发生飞溅。
Claims (7)
1.一种吐水装置,在使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
具有:吐水装置本体;
及振动产生元件,设置于该吐水装置本体,在使被供给的水进行往复振动的同时进行吐出,其特征为,
所述振动产生元件具备:第1通路,供给的水流入;
碰撞部,以封闭该第1通路的流路截面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1通路的下游侧端部,由所述第1通路引导的水发生碰撞,从而在其下游侧交替产生进行反向旋转的涡旋;
涡列通路,设置在所述第1通路的下游侧,引导因所述碰撞部而产生的涡旋;
吐出通路,吐出由所述涡列通路引导的水;
及扩张部,在所述涡列通路中的所述第1通路侧,在所述涡列通路的宽度方向上在规定宽度的跨度上形成连通于所述涡列通路的空间,
所述扩张部的所述规定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碰撞部与所述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流路宽度更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所述碰撞部与所述第1通路的壁面之间的所述流路宽度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扩张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以从所述涡列通路的第1通路侧端到吐出通路侧端为止的长度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还具备第2通路,其从比设置有所述碰撞部的部分更靠上游侧的流路迂回设置有所述碰撞部的部分的所述第1通路而到达所述扩张部,在所述扩张部形成从所述第2通路开始的流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形成于所述扩张部的所述流入口形成为,所述流入口在所述涡列通路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同于从所述扩张部中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到吐出通路侧端为止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1项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扩张部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第1通路侧端,比所述碰撞部的第1通路入口侧端更位于所述吐出通路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吐水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扩张部的所述涡列通路侧的所述第1通路侧端,比所述碰撞部的吐出通路侧端更位于所述第1通路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7737 | 2017-12-25 | ||
JP2017247737A JP6399478B1 (ja) | 2017-12-25 | 2017-12-25 | 吐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2700A true CN109972700A (zh) | 2019-07-05 |
CN109972700B CN109972700B (zh) | 2020-11-13 |
Family
ID=6370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71997.0A Active CN109972700B (zh) | 2017-12-25 | 2018-12-21 | 吐水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99478B1 (zh) |
CN (1) | CN10997270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0754A (zh) * | 2021-02-24 | 2022-08-30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98664A (en) * | 1978-10-19 | 1983-08-16 | Bowles Fluidic Corporation | Fluid oscillator device and method |
CN201244522Y (zh) * | 2008-08-13 | 2009-05-27 | 刘影棠 | 中空瀑布节水防堵防溅头芯 |
CN201482611U (zh) * | 2009-02-18 | 2010-05-26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花洒喷溅水出水结构 |
WO2012072018A1 (zh) * | 2010-12-02 | 2012-06-07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出脉动喷溅水的机构 |
WO2016010971A1 (en) * | 2014-07-15 | 2016-01-21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Improved three-jet island fluidic oscillator circuit, method and nozzle assembly |
JP2017064393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CN206168604U (zh) * | 2016-08-11 | 2017-05-17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出喷溅水机构 |
CN107237372A (zh) * | 2017-06-01 | 2017-10-10 | 李俊彦 | 一种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35361A (en) * | 1977-10-25 | 1991-07-30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Fluid dispersal device and method |
WO1979000361A1 (en) * | 1977-12-09 | 1979-06-28 | P Bauer | Improved fluidic oscillator and spray-forming output chamber |
US7111800B2 (en) * | 2002-11-12 | 2006-09-26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Fluid spray apparatus |
WO2005042169A1 (en) * | 2003-10-21 | 2005-05-12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Three jet island fluidic oscillator |
EP1827703B1 (en) * | 2004-11-01 | 2012-08-01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Improved cold-performance fluidic oscillator |
-
2017
- 2017-12-25 JP JP2017247737A patent/JP6399478B1/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1 CN CN201811571997.0A patent/CN1099727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98664A (en) * | 1978-10-19 | 1983-08-16 | Bowles Fluidic Corporation | Fluid oscillator device and method |
CN201244522Y (zh) * | 2008-08-13 | 2009-05-27 | 刘影棠 | 中空瀑布节水防堵防溅头芯 |
CN201482611U (zh) * | 2009-02-18 | 2010-05-26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花洒喷溅水出水结构 |
WO2012072018A1 (zh) * | 2010-12-02 | 2012-06-07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出脉动喷溅水的机构 |
WO2016010971A1 (en) * | 2014-07-15 | 2016-01-21 | Bowles Fluidics Corporation | Improved three-jet island fluidic oscillator circuit, method and nozzle assembly |
JP2017064393A (ja) * | 2015-09-30 | 2017-04-06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CN206168604U (zh) * | 2016-08-11 | 2017-05-17 |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出喷溅水机构 |
CN107237372A (zh) * | 2017-06-01 | 2017-10-10 | 李俊彦 | 一种防止水流外溅的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0754A (zh) * | 2021-02-24 | 2022-08-30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CN114950754B (zh) * | 2021-02-24 | 2024-04-26 | Toto株式会社 | 吐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99478B1 (ja) | 2018-10-03 |
CN109972700B (zh) | 2020-11-13 |
JP2019112845A (ja) | 2019-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50284B1 (en) | Spout apparatus | |
JP5731650B2 (ja) | 気泡発生機構及び気泡発生機構付シャワーヘッド | |
JP6847397B2 (ja) | 吐水装置 | |
RU2501610C1 (ru) | Форсунка со сплошным конусом распыла | |
KR20140123098A (ko) | 샤워기 변기를 위한 샤워기 암 | |
JP7377474B2 (ja) | 浴槽装置 | |
TW201720356A (zh) | 吐水裝置 | |
CN107100245B (zh) | 冲水大便器 | |
CN109972700A (zh) | 吐水装置 | |
JP2017064097A (ja) | 吐水装置 | |
JP2008000685A (ja) | 気水混合流発生装置 | |
JP6236751B1 (ja) | 吐水装置 | |
JP6674632B2 (ja) | 吐水装置 | |
JP5812964B2 (ja) | 自励振動式流体噴出装置 | |
US9248075B2 (en) | Laminar jet and hydrotherapy bath system | |
JP6827647B2 (ja) | 吐水装置 | |
JP5633784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US11980900B2 (en) | Adjustable nozzle | |
JPH06109164A (ja) | アングル弁 | |
JP3162867U (ja) | 泡シャワー | |
JP5633785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JP6497495B2 (ja) | 気泡発生装置、これを備えた循環アダプタおよび浴槽システム | |
JP5779733B1 (ja) | シャワーヘッド | |
JP5846376B2 (ja) | 衛生洗浄装置 | |
JP4341264B2 (ja) | 洗浄ノズ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