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266A -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266A
CN109964266A CN201780071261.4A CN201780071261A CN109964266A CN 109964266 A CN109964266 A CN 109964266A CN 201780071261 A CN201780071261 A CN 201780071261A CN 109964266 A CN109964266 A CN 109964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eletions
unit
additions
digi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12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4266B (zh
Inventor
堀江利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713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61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4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4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27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input arrangement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of a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ctive external devices, e.g. active pens, for transmitting changes in electrical potential to be received by the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02Counting; Calculating
    • G09B19/025Counting; Calculating with electrically operated apparatus or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2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e.g. using film stri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得能够简单且合适地进行数字数据的输入和修正,并且能够简单地再现数字数据的制作过程。在显示部上通过控制部而显示规定的书写版式。在显示部上,通过控制部而显示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受理到的电子笔的输入信息。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来自时钟电路的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该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来自位置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出及表示该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状态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时序数据。

Description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用电子笔和位置检测装置来进行数字数据的输入的输入装置和使用该输入装置构成的系统,尤其是,涉及适合在入学考试等大规模考试、以个人为对象的通信教育中利用的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以中学、高中、大学等的入学考试为代表,进行着各种鉴定考试、资格考试等许多应试者参加的各种大规模考试。在这样的大规模考试中,以往的一般的方法是:将考题纸张和答题纸张向应试者分发来进行考试,回收应试者填写了答案的答题纸张来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进行合格与否判定。并且,在所谓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这样的应试者多的考试的情况下,为了迅速、准确、公正地进行评分,大多进行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评分处理的答案卡方式的考试。
在答案卡方式的考试的情况下,应试者从预先设置的多个选项中选出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选项,将与该选出的选项对应的答题栏利用铅笔等涂黑,由此进行答题。即,由于仅记载答案,所以在理科科目的情况下,无法将得到答案为止的计算过程作为评分对象,在文科科目的情况下,无法将文章的写作能力等作为评分的对象。
当然,也可以如一直以来进行的考试那样,在答题纸张上不仅记载答案也记载计算过程,或者在答题纸张上记载文章。但是,在该情况下,应试者越多,则答题纸张的保管越会花费场所和费用,另外,也有可能将答题纸张弄脏或使其破损。另外,也存在想要使评分者一边考虑应试者的思考过程等一边评分的问题和能够由计算机机械地评分的问题混合存在的情况。
于是,可考虑如后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发明的学习辅助程序及学习辅助装置那样,将具备笔输入用面板的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答题中利用。在此,笔输入用面板是将显示装置与所谓的触摸传感器组合而成的电子部件,通过使用电子笔,应试者能够进行计算式、文章的书写输入。
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将通过笔输入用面板而输入的答题信息作为电子数据来处理,所以既不会产生答题纸张的保管的问题,也不会产生将答题纸张弄脏或使其破损之类的问题。另外,由于能够将答题信息作为电子数据来处理,所以关于计算式、文章等,评分者能够一边考虑应试者的思考过程等一边评分。另外,在选择选项的问题等的情况下,也能够由计算机进行机械的评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2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上述的具备笔输入用面板的电子设备作为输入答案的装置来使用的系统的情况下,在修正一度输入的答题信息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问题。即,使用电子笔对笔输入用面板输入了答题信息,要想重写答案,首先不得不将输入了的答题信息擦除。要想将输入的答题信息擦除,需要对笔输入用面板供给与答案输入时不同的信号的擦除用指示件(擦除用电子笔)。
该擦除用电子笔作为与答题用电子笔分体的设备而构成,或者,将1支电子笔的一端部构成为答题用电子笔,将另一端部构成为擦除用电子笔。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应试者将答题用电子笔和擦除用电子笔弄错而使用之类的情况。因此,应试者不得不始终识别答题用电子笔和擦除用电子笔并将答题用电子笔和擦除用电子笔分开使用,较为麻烦。另外,在倒换答题用电子笔和擦除用电子笔的情况下,可认为有时会成为一系列思考的妨碍。
另外,不是仅查看完成了的答题结果,在存在多个问题的情况下,若能够根据需要查看是从哪个问题开始答题的、是将何处如何修改的等,则有时能够更合适且准确地进行评分。这不仅是入学考试、鉴定考试、资格考试等所谓的大规模考试,在以个人为对象而进行的通信教育的情况下也是,若听讲者的答题的过程能够详细地再现,则能够进行更合适的指导。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能够使用电子笔和位置检测装置来进行数字数据的输入的输入装置的情况下,能够简单且合适地进行数字数据的输入,并且能够简单地再现输入的数字数据的制作过程(输入过程)。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输入装置,具备:
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
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
显示处理单元,将规定的书写版式及通过所述传感器部受理到的与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输入信息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操作部,具备1个以上的操作按钮;
时间点信息提供部,提供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
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所述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与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指示对应的来自所述传感器部的指示位置信息、来自所述电子笔的与该电子笔相关的信息及表示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时序数据;及
第一存储部,将由所述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时序数据与所述书写版式建立关联并存储。
根据本发明的数字输入装置,由传感器部和显示部构成笔输入用面板,在该显示部上,通过显示处理单元而显示规定的书写版式和通过传感器部受理到的电子笔的输入信息。另外,该数字输入装置具备1个以上的操作按钮和提供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的时间点信息提供部。
并且,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来自时间点信息提供部的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与电子笔对书写版式的指示对应的来自传感器部的指示位置信息、来自电子笔的与该电子笔相关的信息及表示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时序数据。该生成的时序数据与书写版式建立关联并存储于第一存储部。存储于该第一存储部的时序数据是使用者对建立了对应的书写版式的输入信息,成为电子数据(数字数据)。
另外,由于也包括表示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所以能够基于该操作部的操作状态而将电子笔的操作输入视为输入用操作或者视为擦除用操作。即,即使是相同的电子笔的操作,也能够根据操作部的操作状态而切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数字答题装置的外观的外观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数字答题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概要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搭载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的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6是用于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的答案的输入操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作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生成的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作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形成的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结构和发送用答题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作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生成的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的概要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的数字增删装置的外观的外观图。
图12是用于对由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处理的数据的层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的数字增删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4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增删装置中的答题信息的播放时的显示信息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由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增删装置生成的发送用增删信息的例子的图。
图16是用于对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增删装置中执行的增删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7是接在图16之后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的分页答题信息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装置、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对作为应用于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情况下的例子的第一实施方式和作为应用于通信教育系统的情况下的例子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大规模考试系统)]
图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概要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大规模考试系统例如在中学、高中、大学等的入学考试或各种鉴定考试、资格考试等许多应试者集合于一处以上的考场来接受考试的情况下构建而活用。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包括数字答题装置1(1)、1(2)、…,电子笔2(1)、2(2)、…,接入点(以下,简称作AP)3(1)、3(2)、…,主机计算机4,云系统5。数字答题装置1(1)、1(2)、…及电子笔2(1)、2(2)、…分别供参加考试的应试者分别利用,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考试的举办者对应试者出借,并在考试结束后回收。
AP3(1)、3(2)、…分别配置于成为考场的教室、讲义室、讲堂等,能够与数字答题装置1(1)、1(2)、…进行无线通信。主机计算机4在1处以上的考场分别设置至少1台。并且,主机计算机4经由AP3(1)、3(2)、…而与数字答题装置1(1)、1(2)、…各自之间进行通信,进行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的分发、答题信息的回收。云系统5具备各种数据的保存部和进行答案的评分、评价的处理部。
近年来,将软件、硬件的利用权等跨网络地作为服务向利用者提供的云计算方式得到了广泛利用。将为了实现这样的云计算方式而设置于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称作云。
即,云以不使使用者意识到真实的服务器的方式将作为目的的软件、硬件等向使用者提供。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云上作为云系统5而设置有数据保存部51、评分评价部52、评价结果保存部53。
云系统5的数据保存部51具备答卷版式、考试问题等提供数据的保存区域和从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收集到的答题信息的保存区域。并且,云系统5根据来自在各考场分别设置的主机计算机4的要求而将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从数据保存部51读出,并将其向要求源的主机计算机4分发。
主机计算机4通过AP3(1)、3(2)、…而利用无线来向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分发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中,主机计算机4相对于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能够控制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的显示开始和显示结束的定时。由此,能够防止在考试时间开始前开始答题或者在考试时间结束后也进行答题之类的不正当答题。
当然,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对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事先分发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通过考官的开始的指示,应试者对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投入电源。由此,在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中,显示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应试者进行答案的输入。
各应试者通过出借给自己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来显示考试问题而进行阅读,思考答案,然后,各应试者对在自己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上显示的答卷版式使用自己的电子笔2(1)、2(2)、…写入答案,从而输入答案。这样输入的答题信息蓄积于自己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内的存储器,通过在考试时间结束后进行提交操作来对主机计算机4提交。主机计算机4收集来自各数字答题装置1(1)、1(2)、…的答题信息,并将其存储保持。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情况下,主机计算机4将收取到的各应试者的答题信息向云系统5发送。云系统5接收来自各考场的主机计算机4的答题信息,并保存于数据保存部51的答题信息的保存区域。之后,云系统5的评分评价部52发挥功能,对保存于数据保存部51的答题信息的保存区域的答题信息进行评分、评价,形成评价结果,并将其保存于评价结果保存部53。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评价结果而合格者比定员多的情况或者反过来合格者比定员少的情况下,评分者能够再次确认答题信息,进行合格者的调整。在该情况下,详情后述,答题信息作为时序数据而形成,能够准确地再现答题的状况。由此,能够详细地再现答题的过程,发现更缜密地思考答案的应试者,并反过来发现答题的过程草率且偶然得到了正确答案的应试者等,进行详细的评价。
由此,评分者等负有责任的人能够仔细地检查答题信息,在合适地掌握了思考过程、理解度的基础上决定最终的合格者。并且,云系统5能够基于评价结果保存部53的保存数据而对合格者发行并邮寄合格证等。
并且,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中的重要的特征在于数字答题装置1(1)、1(2)、…。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分别使用电子笔2(1)、2(2)、…来输入答案,但在弄错了答案时,能够简单且合适地将弄错的部位擦除并重新输入。
而且,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分别通过将答题信息作为时序数据细微地形成,能够准确地再现答题的状况。由此,如上所述,能够仔细地再现答题的过程,发现更缜密地思考答案的应试者,并反过来发现答题的过程草率且偶然得到了正确答案的应试者等,进行细致的评分。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1)、1(2)、…的详情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数字答题装置1(1)、1(2)、…分别具有同样的结构。因而,以下,除了尤其需要区分示出的情况之外,将数字答题装置1(1)、1(2)、…分别总称为数字答题装置1。另外,关于电子笔2(1)、2(2)、…也是,由于具有同样的结构,所以除了尤其需要区分示出的情况之外,将电子笔2(1)、2(2)、…分别总称为电子笔2。
[数字答题装置1的详情]
图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大规模考试系统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外观的外观图。如图2所示,数字答题装置1具有所谓的平板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形态,在右上侧面部设置有电源按钮K1。并且,具备具有A4尺寸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部104,在该显示部104下设置有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整面对应的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由此,通过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使电子笔2接触并进行操作,能够通过手写来输入文字、符号、图形等各种信息。
并且,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周围设置有由前面板1A构成的边框部。在该边框部的上部侧的部分设置有提交按钮K2、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另外,在该边框部的右侧部设置有恢复按钮(右)K4R、橡皮擦按钮(右)K5R,在该边框部的左侧部设置有恢复按钮(左)K4L、橡皮擦按钮(左)K5L。恢复按钮(右)K4R、橡皮擦按钮(右)K5R是左利手的使用者用操作件,恢复按钮(左)K4L、橡皮擦按钮(左)K5L是右利手的使用者用操作件。
电源按钮K1是电源的接通/断开用的操作件,提交按钮K2是在将相对于考试问题输入的一系列答题信息向主机计算机4提交(发送)情况下操作的操作件。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分别是用于向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翻页的操作件。另外,恢复按钮(右)K4R和恢复按钮(左)K4L分别是用于取消紧邻之前的输入信息而恢复为前一输入状态的操作件。在橡皮擦按钮(右)K5R和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按下操作了的期间,电子笔2对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的操作被作为输入信息的擦除操作来处理。
图3是用于说明具有图2所示的外观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概要的图。如图3所示,数字答题装置1为在壳体1C的内部从下侧起依次层叠有电路基板1B、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显示部104且它们由前面板1A封入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板1A中的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部分为开口部,但在该开口部例如设置有保护玻璃,保护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
图4是用于说明数字答题装置1的结构例的框图。收发天线101A和无线通信部101是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部分。这些部分实现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能够利用Wi-Fi(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而通过AP3(1)、3(2)、…与主机计算机4之间相互无线通信。
虽然未图示,但控制部102是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通过总线连接而构成的计算机装置部。控制部102实现控制数字答题装置1的各部分的功能。存储器部103具备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的一方或双方,相对于这些存储器,在控制部102的控制下,例如能够进行答卷版式、答题信息等各种信息的写入/读出。
作为搭载于存储器部103的内部存储器,例如有快闪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另外,作为相对于存储器部103能够装卸的外部存储器,可以使用USB存储器、SD卡存储器、SD卡的上位卡存储器等各种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储器部103具备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双方的情况下,能够在各自中记录不同的信息并分开使用。另外,能够在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记录相同的信息,记录于内部存储器的数据由考试的实施者侧利用,外部存储器卸下并由使用数字答题装置1接受了考试的应试者带走利用。
显示部104例如是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薄型的显示元件和显示处理电路构成的部分。在显示部104上,在控制部102的控制下,能够显示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进而由应试者(使用者)输入的考号、姓名、答题信息等。
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和位置检测电路105B构成位置检测装置105。在该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装置105是EMR(注册商标)方式即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装置。在位置检测装置中也存在静电容量方式的装置。但是,在静电容量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的情况下,通过使用者的手指等也能够进行指示输入,误输入的发生频度有可能变高。因而,在数字答题装置1中,采用了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5。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5的结构例将在后文叙述。
如上所述,操作部106具备电源按钮K1、提交按钮K2、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恢复按钮(右)K4R、恢复按钮(左)K4L、橡皮擦按钮(右)K5R、橡皮擦按钮(左)K5L。在这些操作按钮被操作了的情况下,能够将与被操作了的按钮对应的信号向控制部102、时序数据生成部107供给。
时序数据生成部107进行如下处理:根据由应试者对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进行的输入操作、对操作部106的各操作按钮的输入操作,生成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时钟电路108例如以每隔0.5秒、每隔1秒等方式,提供形成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定时。除此之外,时钟电路108也具有提供当前年月日、当前星期几、当前时刻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时序数据生成部107中的时序数据的生成处理的详情将在后文叙述。并且,除了显示部104和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之外的各部分设置于图3所示的电路基板1B上。
图5是用于说明搭载于数字答题装置1的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5和电子笔2的结构例的框图。
作为电路结构,电子笔2由信号收发用的线圈21、连接于该线圈21的笔压检测部22及并联连接于该笔压检测部22的谐振电容器Cf等所构成的谐振电路表现。即,电子笔2也能够对位置检测装置指示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位置,并且检测此时由应试者施加于电子笔2的笔压,并将其对位置检测装置105通知。
另一方面,通过在位置检测装置105层叠设置X轴方向环形线圈群Xa和Y轴方向环形线圈群Yb而形成了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坐标)检测传感器105A。各环形线圈群Xa、Yb例如分别由40根矩形的环形线圈构成。构成各环形线圈群Xa、Yb的各环形线圈以等间隔地并列并依次重叠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位置检测装置105设置有与X轴方向环形线圈群Xa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群Yb连接的选择电路B3。该选择电路B3依次选择2个环形线圈群Xa、Yb中的一个环形线圈。
而且,在位置检测装置105设置有振荡器B1、电流驱动器B2、切换连接电路B4、接收放大器B5、检波器B6、低通滤波器B7、样本保持电路B8、A/D变换电路B9、同步检波器B10、低通滤波器B11、样本保持电路B12、A/D变换电路B13及处理部B14。
振荡器B1产生频率f0的交流信号,并向电流驱动器B2和同步检波器B10供给。电流驱动器B2将从振荡器B1供给的交流信号变换为电流并向切换连接电路B4送出。切换连接电路B4通过来自后述的处理部B14的控制而切换与由选择电路B3选择的环形线圈连接的连接对象(发送侧端子T、接收侧端子S)。在该连接对象中的发送侧端子T上连接有电流驱动器B2,在接收侧端子S上连接有接收放大器B5。
在连接于选择电路B3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经由选择电路B3及切换连接电路B4而向接收放大器B5输送。接收放大器B5将从环形线圈供给的感应电压放大,并向检波器B6及同步检波器B10送出。
检波器B6对在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即接收信号进行检波,并向低通滤波器B7送出。低通滤波器B7具有比前述的频率f0充分低的隔断频率,将检波器B6的输出信号变换为直流信号并向样本保持电路B8送出。样本保持电路B8保持低通滤波器B7的输出信号的规定定时(具体而言是接收期间中的规定定时)下的电压值,并向A/D(Analog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变换电路B9送出。A/D变换电路B9将样本保持电路B8的模拟输出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向处理部B14输出。
另一方面,同步检波器B10利用来自振荡器B1的交流信号对接收放大器B5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检波,将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对应的电平的信号向低通滤波器B11送出。该低通滤波器B11具有比频率f0充分低的隔断频率,将同步检波器B10的输出信号变换为直流信号并向样本保持电路B12送出。该样本保持电路B12保持低通滤波器B11的输出信号的规定定时下的电压值,并向A/D(Analog to Digital:模拟到数字)变换电路B13送出。A/D变换电路B13将样本保持电路B12的模拟输出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向处理部B14输出。
处理部B14控制位置检测装置105的各部分。即,处理部B14控制选择电路B3中的环形线圈的选择、切换连接电路B4的切换,样本保持电路B8、B12的定时。处理部B14基于来自A/D变换电路B9、B13的输入信号,从X轴方向环形线圈群Xa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群Yb以一定的发送持续时间发送电波。
在X轴方向环形线圈群Xa及Y轴方向环形线圈群Yb的各环形线圈中,通过从电子笔2发送的电波而产生感应电压。处理部B14基于在该各环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平来算出电子笔2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指示位置的坐标值。另外,处理部B14基于发送出的电波与接收到的电波的相位差来检测笔压。这样,由该实施方式的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电子笔2和图4所示的电磁感应授受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105构成输入装置。
[相对于数字答题装置1的答案的输入和答题信息的生成处理]
接着,对使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答案的输入的方法和数字答题装置1中的答题信息的生成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用于对相对于数字答题装置1的答案的输入操作进行说明的图。
如上所述,数字答题装置1接收从主机计算机4发送的答卷版式及考试问题,并将其保存于控制部102内的非易失存储器。并且,控制部102将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答卷版式及考试问题向显示部104供给,如图6(A)所示,将与该答卷版式对应的答题栏和考试问题显示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
应试者阅读显示于显示部104的考试问题,使用电子笔2将答案向同样显示于显示部104的答题栏输入。在图6(A)所示的例子中,为了使说明简单而示出出了小学低年级程度的算数的考试问题的情况。当然,根据实施的考试的应试对象者而出各种问题。
并且,如图6(B)所示,为了对出的考试问题进行答题,假设应试者在与显示于显示部104的答卷版式对应的计算式的记载栏中使用电子笔2开始了计算式的记载。并且,假设应试者在要记载等号(=)的上方的横条时,注意到了最先记载的数字不是“2”而是“8”。在此,假设应试者是右利手。
在该情况下,若是使用了恢复按钮(左)K4L的话,则会如数字的“3”→“-(负)”→数字的“2”这样,从后面起依次擦除输入信息。在该例的情况下,仅擦除开头的数字“2”就足够了。于是,如图6(C)所示,应试者一边用左手按下操作橡皮擦按钮(左)K5L,一边使用拿在右手的电子笔2来描摹显示有数字“2”的显示部104上的位置或者涂抹显示有数字“2”的显示部104上的区域。
这样,在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按下操作了的期间,控制部102能够判别为电子笔2向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的操作是擦除操作。并且,在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按下操作了的期间,判别为在描摹的部分或涂抹的部分记载的信息是擦除对象。并且,控制部102控制显示部104,如图6(C)所示,将记载于描摹的部分或涂抹的部分的信息(在该例的情况下是数字“2”)擦除。
并且,若停止橡皮擦按钮(左)K5L的按下操作,则能够判别为电子笔2向显示部104上的操作是输入操作。因而,应试者通过如图6(D)所示那样在擦除了数字“2”的部分使用电子笔2重新记载正确的记载即数字“8”,能够简单且直接地进行输入信息的修正。而且,由于也不用进行倒换成擦除用电子笔之类的动作,所以能够极力避免应试者的思考停滞这样的状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虽然假设应试者是右利手,但在左利手的应试者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橡皮擦按钮(右)K5R进行同样的修正处理。即,在左利手的应试者的情况下,用右手按下操作橡皮擦按钮(右)K5R。并且,在按下操作中,使用拿在左手的电子笔2,对显示有擦除对象的文字的显示部104上的位置进行描摹,或者对显示有擦除对象的文字的显示部104上的区域进行涂抹。由此,能够进行擦除对象的文字的擦除。因此,能够避免在右利手和左利手中输入操作产生有利状况和不利状况。
这样,应试者能够使用电子笔2对数字答题装置1输入答题信息,并且能够使用橡皮擦按钮(左)K5L、橡皮擦按钮(右)K5R仅将作为目的的文字擦除并进行修正。
并且,数字答题装置1将由应试者输入的答题信息作为时序数据而生成。在该情况下,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形成为不仅包括输入操作也包括擦除操作,形成与在从考试开始到考试结束的期间对数字答题装置1进行的全部操作对应的数据。
[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具体例]
图7示出在进行了使用图6说明的答案的输入操作和使用橡皮擦按钮(左)K5L的擦除操作的情况下生成的答题信息的例子。另外,图8是用于说明由数字答题装置1形成的时序数据即答题信息的结构和发送用答题信息的结构的图。
在数字答题装置1中,在时钟电路108提供的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下,取得来自置检测装置105的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和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的操作信息,根据它们来形成时序数据。该时序数据即答题信息的集合成为相对于考试问题的一系列答题信息。
如图8(A)所示,答题信息的最小单位的结构包括时间点tn、X坐标Xn、Y坐标Yn、笔压Pn、按钮状态Sn。时间点tn是表示从时钟电路108提供的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的信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是表示每隔0.5秒的时间点的信息。当然,时间点tn也可以设为每隔比0.5秒短的间隔的时间点,或者设为每隔0.7秒、每隔1秒之类的每隔比较长的间隔的时间点。
X坐标Xn、Y坐标Yn及笔压Pn是来自使用图5说明的位置检测装置105的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按钮状态Sn是表示来自操作部106的被操作了的操作按钮的信息(操作信息)。并且,数字答题装置1的时序数据生成部107在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每隔0.5秒的时间点下,通过该时间点tn、X坐标Xn、Y坐标Yn、笔压Pn及按钮状态Sn来形成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
因此,在时间点tn下未由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上进行任何操作时,X坐标Xn、Y坐标Yn、笔压Pn各自的值成为“0(零)”。另外,在时间点tn下操作部106的哪个操作按钮都未被操作时,按钮状态Sn的值成为“0(零)”。
并且,在使用图6说明的例子的情况下,如图7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首先,假设在时间点t1~时间点t5中,使用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记载了数字“2”。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7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1~时间点t5的5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1~时间点t5中,由于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未被操作,所以按钮状态S1~S5的值均为“0(零)”。对于除此以外的时间点t1~t5、X坐标X1~X5、Y坐标Y1~Y5、笔压P1~P5,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7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显示数字“2”。
在下一时间点t6下,假设成为了任何操作都未进行的状态,即电子笔2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离开且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也未被按下的状态。在该情况下也生成时序数据。并且,即使在电子笔2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离开的情况下,也存在能够检测电子笔2在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指示位置的情况和无法检测该指示位置的情况。
前者是电子笔2的笔尖接近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因此能够检测电子笔2在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指示位置的情况,例如是1个文字的输入结束而转向下一文字的输入等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笔压及按钮状态的值被设为“0(零)”,作为时间点、X坐标、Y坐标的值,使用各自的检测值。因此,在图7的时间点t6下,是数字“2”的输入结束且向符号“-(负)”的输入的转移过程。因而,对于时间点t6输入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对于X坐标X6、Y坐标Y6分别输入该时间点下的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值,笔压P6及按钮状态S6的值被设为“0(零)”。
后者是电子笔2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离开了数厘米以上因此无法检测电子笔2在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指示位置的情况,是原本就不处于文字等的输入状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时间点以外的X坐标、Y坐标、笔压、按钮状态的所有值都被设为“0(零)”。这样,在时间点以外的参数的值全都为“0(零)”的时序数据连续的情况下,能够推定为不是进行输入操作的状态,数字答题装置1的使用者(应试者)为思考中。
另外,即使在检测到X坐标和Y坐标的情况下,在它们所示的坐标位置不改变的情况下,即,在由于电子笔2的指示位置不改变所以时间点变化但X坐标和Y坐标不变化,且至少按钮状态为“0(零)”的数据连续的情况下,能够推定为数字答题装置1的使用者为思考中。这样,通过输入的时序数据,能够掌握数字答题装置1的使用者正在输入文字等的情况和处于思考中的情况。
接着,如图7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7~时间点t9中,假设使用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记载了符号“-(负)”。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7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7~时间点t9的3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7~时间点t9中也是,由于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未被操作,所以按钮状态S7~S9的值都是“0(零)”。对于除此以外的时间点t7~t9、X坐标X7~X9、Y坐标Y7~Y9、笔压P7~P9,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7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显示符号“-(负)”。
在下一时间点t10下,是符号“-(负)”的输入结束而向数字“3”的输入的转移过程,电子笔2的笔尖处于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接近的状态。因而,与时间点t6的情况同样,对于时间点t10输入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对于X坐标X10、Y坐标Y10分别输入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值,笔压P10及按钮状态S10的值被设为“0(零)”。
接着,如图7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11~时间点t15中,假设使用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记载了数字“3”。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7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11~时间点t15的5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11~时间点t15中也是,由于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未被操作,所以按钮状态S11~S15的值都是“0(零)”。对于除此以外的时间点t7~t9、X坐标X7~X9、Y坐标Y7~Y9、笔压P7~P9,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7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显示数字“3”。
在下一时间点t16下,也是数字“3”的输入结束而向下一操作的转移过程,电子笔2的笔尖处于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接近的状态。因而,与时间点t6的情况同样,对于时间点t16输入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对于X坐标X16、Y坐标Y16输入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值,笔压P16及按钮状态S16的值被设为“0(零)”。
并且,假设在刚输入了数字“3”后应试者注意到最先输入(记载)的数字“2”有错,如图7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17~时间点t21中,进行了数字“2”的擦除操作。即,在时间点t17~时间点t21中,假设一边按下操作橡皮擦按钮(左)K5L,一边进行了用电子笔2描摹显示于显示部104的数字“2”的操作。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7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17~时间点t21的5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17~时间点t21中,由于操作部106的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操作着,所以对于按钮状态S17~S21,输入表示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操作了的值。并且,对于时间点t17~t21、X坐标X17~X21、Y坐标Y17~Y21、笔压P17~P21,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7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成为最先输入的数字“2”被擦除了的显示状态。
在该情况下,在图7的标注有橡皮擦标记的操作输入栏中,如将作为擦除对象的数字“2”用虚线包围而示出那样,在橡皮擦按钮(左)K5L被操作着的期间,电子笔2的指示位置附近的规定的范围被设为擦除对象。更具体而言,如对擦除对象的数字“2”的开始点(时间点t17)、结束点(时间点t21)标注小圆而示出那样,控制部102以电子笔2的指示位置为中心而将规定半径的圆的范围设为假想的橡皮擦的接触面。并且,伴随于电子笔2的移动,假想的橡皮擦的接触面也移动,因此控制部102以将存在于该假想的橡皮擦的设置面的范围的显示轨迹(在该例的情况下是数字“2”)擦除的方式进行显示控制处理。
在下一时间点t22下,是数字“2”的擦除完成而向下一操作的转移过程,电子笔2的笔尖处于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接近的状态。因而,与时间点t6的情况同样,对于时间点t22输入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对于X坐标X22、Y坐标Y22分别输入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值,笔压P22及按钮状态S22的值被设为“0(零)”。
并且,如图7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23~时间点t27中,假设使用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的擦除了数字“2”的部分记载了认为正确的数字“8”。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7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23~时间点t27的5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23~时间点t27中也是,由于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未被操作,所以按钮状态S23~S27的值都是“0(零)”。对于除此以外的时间点t23~t27、X坐标X23~X27、Y坐标Y23~Y27、笔压P23~P27,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7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显示数字“8”。
并且,如使用图7说明那样,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如数字“2”的输入→符号“-(负)”的输入→数字“3”的输入→数字“2”的擦除→数字“8”的输入这样,与所有操作输入对应地形成。即,不仅是输入操作,擦除操作也包含于答题信息。由此,能够掌握弄错的部分、注意到错误的定时、重写的答案等的全部。
而且,即使在任何的操作都未进行且也未检测到电子笔2在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指示位置的情况下,也形成时序数据。因而,例如,能够针对各考试问题也掌握应试者的思考时间。即,时间点以外的X坐标、Y坐标、笔压、按钮状态的值是“0(零)”的时序数据连续的期间是思考时间。并且,该思考时间能够作为对于在该思考时间后立即使用电子笔2进行了答题的问题的思考时间来掌握。
作为这样形成的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记录并保持于控制部10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如图8(B)所示,作为发送用答题信息而求出,在按下了提交按钮K2的情况下对主机计算机4发送。
如图8(B)所示,提交用答题信息包含应试地、科目、考号、姓名等所构成的标题信息、如使用图7说明那样形成的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集合、答卷版式及问题。答卷版式及问题为了“在评分官将答题信息播放来进行评分的情况下,能够以图6(A)所示的形态显示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而且将与答题信息相应的解答的状况播放来进行评分”而附加。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对答卷版式、考试问题赋予了识别信息,则如图8(B)所示,也可以不使答卷版式、考试问题自身包含于发送用答题信息。将对答卷版式、考试问题赋予的识别信息向发送用答题信息附加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既可以对答卷版式和考试问题各自赋予独立的识别信息并分别管理,也可以将考试问题也设为答卷版式的一部分,将其作为1个识别信息一体地管理。
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具备恢复按钮(左)K4L、恢复按钮(右)K4R,取消紧邻之前的输入信息,使输入的答案恢复为前一个状态。在该情况下,也与使用图7说明的情况同样,形成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
图9示出在进行了答案的输入操作和使用恢复按钮(左)K4L的擦除操作的情况下生成的答题信息的例子。在该例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假设在时间点t1~时间点t5中输入了数字“8”,在时间点t7~时间点t9中输入了符号“-(负)”,在时间点t11~时间点t15中输入了数字“2”。在该情况下,也如图9所示,在显示部401上进行“8-2”这一显示。另外,在时间点t6、t10、t16下,是数字、符号的输入完成而向下一操作的转移过程。因此,在时间点t1~时间点t16中形成的时序数据虽然存在输入的数字的差异,但与使用图7说明的在时间点t1~时间点t16中形成的时序数据同样地形成。
并且,假设,在时间点t11~时间点t15中,在刚输入了数字“2”后,应试者注意到数字“2”是输入错误,如图9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17下,按下操作了恢复按钮(左)K4L。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9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1个时间点t17下的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17下,由于操作部106的恢复按钮(左)K4L被操作着,所以对于按钮状态S17,输入表示恢复按钮(左)K4L被操作了的值。并且,对于时间点t17、X坐标X17、Y坐标Y17、笔压P17,输入实际的检测值,但在该情况下,由于没有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所以对于X坐标X17、Y坐标Y17、笔压P17输入值“0(零)”。
并且,控制部102取消在即将操作恢复按钮K4L之前进行的操作即在时间点t11~t15进行的操作。由此,如图9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擦除了在即将操作恢复按钮(左)K4L之前输入的数字“2”的状态的显示。需要说明的是,即将操作恢复按钮(左)K4L之前的输入操作能够确定为在未进行输入操作的时间点即时间点t10与时间点t16之间进行的操作。
在下一时间点t18下,假设是在恢复按钮(左)K4L的按下操作结束后向下一操作的转移过程,是电子笔2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离开且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也未被按下的状态。但是,电子笔2的笔尖与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接近,因此处于能够进行电子笔2在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上的指示位置的检测的状态。因此,对于时间点t18输入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对于X坐标X18、Y坐标Y18分别输入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值,笔压P18及按钮状态S18的值被设为“0(零)”。
并且,如图9的“操作输入”的栏所示,在时间点t19~时间点t23中,假设使用电子笔2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上的擦除了数字“2”的部分记载了认为正确的数字“3”。在该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根据来自时钟电路108的时间点信息、来自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检测输出及来自操作部106的输出值,如图9的“输入时序数据”的栏所示,形成时间点t19~时间点t23的5个时序数据。
在时间点t19~时间点t23中也是,由于操作部106的操作按钮未被操作,所以按钮状态S19~S23的值都是“0(零)”。对于除此以外的时间点t19~t23、坐标X19~X23、Y坐标Y19~Y23、笔压P19~P23,输入实际的检测值。并且,如图9的“显示”的栏所示,在显示部104的显示画面的操作对应部分显示数字“3”。
并且,如使用图9说明那样,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如数字“8”的输入→符号“-(负)”的输入→数字“2”的输入→恢复按钮的输入(紧邻之前输入的数字“2”的擦除)→数字“3”的输入这样,与所有操作输入对应地形成。即,不仅是输入操作,擦除操作也包含于答题信息。这样形成的答题信息也被归纳为图8(B)所示的发送用答题信息并向主机计算机4发送。
由此,在操作了恢复按钮(左)K4L的情况下,也能够掌握弄错的部分、注意到错误的定时、重写的答案等的全部。当然,在操作了恢复按钮(右)K4R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进行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的生成和与操作对应的输入信息的显示、擦除。
并且,主机计算机4能够将来自各数字答题装置1的发送用答题信息向云系统5发送,在云系统中进行评分、评价,决定合格者,并将合格者名单向考试的实施者提供。并且,如上所述,考试的实施者(评分者)能够根据需要而检查答题信息,合适地确定合格者。
这样,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能够受理使用电子笔2进行的来自应试者的答案的输入,形成并保持作为与此对应的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并且,能够形成发送用答题信息,并经由主机计算机4而将答题信息向云系统提交。
另外,通过使用橡皮擦按钮(左)K5L、橡皮擦按钮(右)K5R,不用倒换电子笔2就能够将错误输入的答案部分擦除,迅速且合适地输入正确的答案,迅速地整理作为整体认为正确的答案。而且,由于答题信息是时序数据,所以评分者能够根据需要而将答案时的状况播放,合适地进行答案的再评价等。
需要说明的是,例如也可以是,在提交按钮K2被按下操作了时,将在控制部102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形成的图8(B)所示的发送用答题信息记录于存储器部103的外部存储器,应试者将其倒换。由此,应试者能够使用自己家的个人计算机等来将保存于该外部存储器的发送用答题信息播放,进行自我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储器部103的外部存储器中记录发送用答题信息的情况下,该发送用答题信息以无法进行篡改的方式被设为不可改写。例如,可以如设为读出专用存储器这样,改写标题部等信息,在该信息被改写了的情况下,采取使该存储器不能使用之类的应对。除此之外,使得不能改写的方法能够使用各种方法。
这样,若无法进行在存储器部103的外部存储器中保存的发送用答题信息的篡改,则应试者能够将此留在手边,在对评分产生了疑义的情况下,作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的证据。
另外,在橡皮擦按钮(左)K5L的操作时使橡皮擦按钮(右)K5R的操作不能进行且在橡皮擦按钮(右)K5R的操作时使橡皮擦按钮(左)K5L的操作不能进行之类的也能够通过控制部102的控制来进行。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橡皮擦按钮(左)K5L、橡皮擦按钮(右)K5R,不用另外准备擦除专用电子笔,就能够使用用于书写的电子笔2来进行作为目的的部分的擦除。因此,由于不需要倒换成擦除专用电子笔的动作,所以能够防止输入动作成为一系列思考的妨碍。
另外,答题信息能够作为时序数据而制作。由此,既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对答案评分,也能够根据需要而播放(再现)答案的状况,简单进行该答案的再评价等。
[第二实施方式(通信教育系统)]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的概要的图。如图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信教育系统通过将听讲者例如在自己家等利用的个人计算机6及数字答题装置1X与增删者(指导者)利用的数字增删装置7通过云系统5A连接而构成。通过这样的通信教育系统,例如能够进行以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为对象的教科学习讲座、应试对策讲座或者以大学生、社会人士为对象的鉴定考试对策讲座、资格考试对策讲座等各种目的的通信教育。
如图10所示,在云系统5A设置有数据保存部51A和课程提供部52A。数据保存部51A具有保存有向听讲者提供的答卷版式、考试问题的版式等保存区域、保存来自听讲者的答题信息的答题信息保存区域及保存构成讲座的课程的动画信息、静止画的资料信息等的课程信息保存区域。
课程提供部52A通过根据来自听讲者的要求而从数据保存部51A的课程信息保存区域提供构成课程的动画、静止画的资料,来提供作为听讲者的目的的讲座的课程。另外,课程提供部52A也具备对听讲者提供保存于数据保存部51A的考试问题、答卷版式,进行检查课程的理解度的考试的功能。
听讲者例如在自己家等中通过自己的个人计算机6来对云系统5A的课程提供部52A要求课程的提供,将作为目的的讲座的动画、静止画在个人计算机6中播放来接受课程。另外,听讲者通过自己的个人计算机6来对云系统5A的课程提供部52A要求考试的实施,接受考试的答卷版式、考试问题的提供来接受考试。在该情况下,考试问题在个人计算机6上显示而向听讲者提供,答卷版式从个人计算机6向数字答题装置1X提供。
数字答题装置1X具有与使用图2~图5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同样的结构。因而,数字答题装置1X也设为具有图2~图5所示的结构来说明。不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X例如具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等的数字接口,能够通过有线来相对于个人计算机6连接。仅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不同。并且,数字答题装置1X当通过数字接口而相对于个人计算机6连接时,作为个人计算机6的输入装置来发挥功能。
并且,数字答题装置1X当从个人计算机6接受了答卷版式的提供时,将其显示于显示部104,通过位置检测装置105来受理相对于该答卷版式的答案的输入。听讲者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使用电子笔2来对数字答题装置1X输入答案。并且,在数字答题装置1X中,也如使用图6~图9说明那样,受理电子笔2的答案的输入,生成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归纳为发送用答题信息,并通过个人计算机6向云系统5A发送。由此,由听讲者的数字答题装置1X生成的发送用答题信息保存于云系统5A的数据保存部51A的答题信息保存区域。
另一方面,增删者(指导者)使用数字增删装置7来访问云系统5A,将自己负责的听讲者的发送用答题信息从数据保存部51A的答题信息保存区域下载,并保存于数字增删装置7的存储部。然后,将该发送用答题信息播放,一边确认听讲者的理解度,一边使用电子笔2B对听讲者的答案进行评分、增删,输入○、×、解说文、评论文等。将这些输入信息作为增删信息而存储保持。该生成的增删信息附加于发送用答题信息并从数字增删装置7向云系统5A上传,听讲者能够使用自己的个人计算机6及数字答题装置1X来确认增删的内容。
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在听讲者的数字答题装置1X中,答题信息作为时序数据而生成。在数字增删装置7中,由于能够直接使用由数字答题装置1生成的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来掌握答题的状况,所以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听讲者的理解度。
即,不仅能够知道弄错的问题,还能够准确地掌握是如何答题而弄错的、是如何进行修正而弄错的、还是相反得到了正确答案。另外,也能够掌握答题的顺序、答题花费的时间等,也能够简单地掌握花费时间而苦恼的问题是哪个、不花费时间就成功答题的问题是哪个之类。
[数字增删装置7的详情]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的数字增删装置7的外观的外观图。如图11所示,数字增删装置7具有所谓的平板型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的形态。在该数字增删装置7也设置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同样的操作按钮。因而,在图11所示的数字增删装置7中,对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具备的操作按钮同样的功能的操作按钮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
即,如图11所示,在数字增删装置7的右上侧面部设置有电源按钮K1。并且,具备具有A4尺寸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部704,在该显示部704下设置有与显示部704的显示画面的整面对应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05A。由此,通过在显示部704的显示画面上使电子笔2B接触并进行操作,能够通过手写来输入文字、符号、图形等的各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电子笔2B与电子笔2同样地构成。
并且,在显示部704的显示画面的周围设置有由前面板7A构成的边框部。在该边框部的上部侧的部分设置有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另外,在该边框部的右侧部设置有恢复按钮(右)K4R、橡皮擦按钮(右)K5R,在该边框部的左侧部设置有恢复按钮(左)K4L、橡皮擦按钮(左)K5L。
另外,在数字增删装置7的情况下,也与使用图3说明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情况同样,通过从下侧起依次层叠壳体→电路基板→位置检测传感器705A→显示部704→前面板7A而构成。另外,如上所述,对于数字增删装置7,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情况同样,能够利用电子笔2进行输入操作。
并且,如图11所示,在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显示有时间条TB、滑块SL、答题层按钮LB1、评分层按钮LB2、盖章层按钮LB3。它们是通过软件而显示且能够操作的所谓软件操作件。
具体而言,时间条TB及滑块SL在将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沿着时序播放的情况下操作。即,将时间条TB的上端部设为考试开始时间点,将下端部设为考试结束时间点。并且,通过在时间条TB上使滑块SL的位置滑动移动,能够按照滑块SL的滑动移动而使与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题的状况依次在显示部704上播放(显示)。
并且,能够使与从时间条TB的上端部的考试开始时间点到定位滑块SL的时间点为止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显示于显示部704。因此,若在时间条TB的下端部定位滑块SL,则能够使相对于答卷版式的该页的答案全部显示。而且,由于能够与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的滑动移动对应地使与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逐渐在显示部704上显示,所以增删者能够一边仔细地确认听讲者的答题的状况一边进行增删。
另外,在数字增删装置7中,处理的数据被设为层构造,能够根据层而改变作为处理对象的数据。因而,设置有答题层按钮LB1、评分层按钮LB2、盖章层按钮LB3。
图12是用于对由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处理的数据的层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设为答卷版式层LY1、答题层LY2、评分层LY3、盖章层LY4的4层构造。答卷版式层LY1主要是用于显示与答卷版式对应的版式的层,答题层LY2是用于显示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的层。评分层LY3是用于对答案进行评分并输入增删信息的层,盖章层LY4是用于输入盖章信息的层。
并且,在图11所示的答题层按钮LB1被按下操作了时,展开于答卷版式层LY1的答卷版式和与展开于答题层LY2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显示于显示部704。并且,根据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的操作,能够进行翻页而确认答卷版式的各页的答案。
另外,在评分层按钮LB2被按下操作了时,展开于答卷版式层LY1的答卷版式和与展开于答题层LY2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显示于显示部704。在该情况下,能够操作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将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根据滑动移动而播放(显示)。而且,能够对评分层LY3进行○、×、解说文、评论文等增删信息的输入。
另外,在盖章层按钮LB3被按下操作了时,展开于答卷版式层LY1的答卷版式、与展开于答题层LY2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及与展开于评分层LY3的增删信息对应的增删的内容显示于显示部704。而且,能够对盖章层LY4进行盖章信息的输入。
图13是用于说明数字增删装置7的结构例的框图。收发天线701A和无线通信部701是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部分。通过这些收发天线701A和无线通信部701的功能,例如能够通过Wi-Fi(注册商标)标准的无线LAN及互联网或者通过便携电话网及互联网来访问云系统5A。
虽然未图示,但控制部702是将CPU、ROM、RAM(例如,快闪存储器等非易失影像存储器等)通过总线连接而构成的计算机装置部。控制部102实现控制数字增删装置7的各部分的功能。存储器部703与上述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存储器部103同样,具备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的一方或双方。并且,在控制部702的控制下,能够对存储器部703的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进行答卷版式、答题信息、增删信息、盖章信息等的写入、擦除、读出。
显示部704例如是由LCD、有机EL显示器等薄型的显示元件和显示处理电路构成的部分。在显示部704上,在控制部702的控制下,能够显示答卷版式、答题信息、增删信息、盖章信息等各种信息。
由位置检测传感器705A和位置检测电路705B构成位置检测装置705。位置检测装置705是电磁感应授受方式(EMR(注册商标)方式)的装置。因此,数字增删装置7的位置检测装置705也与使用图5说明的数字答题装置1的位置检测装置105同样地构成。
如上所述,操作部706具备电源按钮K1、右翻页按钮K3R、左翻页按钮K3L、恢复按钮(右)K4R、恢复按钮(左)K4L、橡皮擦按钮(右)K5R、橡皮擦按钮(左)K5L。在这些操作按钮被操作了的情况下,能够将与被操作了的按钮对应的信号向控制部702供给。
时序数据播放部707例如进行如下处理:使与保存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的听讲者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如使用图11说明那样根据滑块SL在时间条TB上的滑动移动而在显示部704上播放(显示)。即,时序数据播放部707进行将与从考试开始时间点到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定位的时间点为止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在显示部704上显示的处理。
层控制部708进行如下处理:根据答题层按钮LB1、评分层按钮LB2、盖章层按钮LB3的操作的状况来确定使用的层,对显示的信息和受理输入的信息进行控制。即,在进行增删的情况下,增删者从云系统5A下载作为目的的听讲者的发送用答题信息并保存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
并且,在答题层按钮LB1被按下操作了时,层控制部708进行如下处理:将保存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的答卷版式在答卷版式层LY1上展开,将答题信息在答题层LY2上展开,将它们同时在显示部704上显示。另外,在评分层按钮LB2被按下操作了时,层控制部708将展开于答卷版式层LY1的答卷版式和与展开于答题层LY2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在显示部704上显示。并且,根据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的滑动移动,时序数据播放部707进行答题信息的播放,层控制部708使得能够对评分层LY3进行增删信息的输入。
另外,在盖章层按钮LB3被按下操作了时,层控制部708将展开于答卷版式层LY1的答卷版式、与展开于答题层LY2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及与展开于评分层LY3的增删信息对应的增删的内容在显示部704上显示。而且,层控制部708使得能够对盖章层LY4进行盖章信息的输入。
这样,层控制部708将答卷版式和答案在显示部704上显示。而且,在评分层按钮LB2被按下操作了时,使得能够向评分层LY3进行增删信息的输入,在盖章层按钮LB3被按下操作了时,使得能够向盖章层LY4进行盖章信息的输入。
[相对于数字增删装置7的增删的输入]
接着,对使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数字增删装置7的答案的播放和增删的输入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用于对数字增删装置7中的答题信息播放时的显示信息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增删者对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的规定位置输入作为评分对象的听讲者的“听讲者No.”,形成包括该“听讲者No.”的发送用答题信息的提供要求,将其向云系统5A发送。与此对应,从云系统5A发送来由指定的“听讲者No.”确定的听讲者的发送用答题信息,因此数字增删装置7将其通过收发天线701A及无线通信部701而接收。并且,控制部102能够将接收到的发送用答题信息保存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并加以利用。
之后,当增删者使用电子笔2按下操作了显示于显示部704的评分层按钮LB2时,将答卷版式在答卷版式层LY1上展开,如图14(A)所示,将其显示于显示部704。在图14的例子的情况下,答卷版式设置有问题1的式子的填写栏AR1、问题1的答案的填写栏AR2、问题2的式子的填写栏AR3及问题2的答案的填写栏AR4。
而且,虽然能够在答题层LY2上将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展开并显示,但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的展开根据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的滑动移动而进行,能够将其显示于显示部704。滑块SL的滑动移动可以通过在滑块SL的显示位置上使电子笔2接触并在接触状态下使电子笔2移动来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的显示画面对应地进一步设置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传感器,并设置能够根据该触摸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进行指示位置的检测的检测电路。即,也可以搭载电磁感应方式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05A和静电容量方式的传感器这一混合的位置检测功能。这样,在搭载了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情况下,增删者能够使用自己的手指操作滑块SL,操作答题层按钮LB1、评分层按钮LB2、盖章层按钮LB3。
并且,假设使定位于时间条TB的上端部的滑块SL逐渐滑动移动到了时间条TB的中间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时序数据播放部707的功能,如图14(B)所示,与从考试开始时间点到滑块SL定位的时间点为止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与滑块SL的滑动移动对应地在答题层LY2上展开,其依次在显示部704上显示。即,播放问题1的式子的填写栏AR1和向问题1的答案的填写栏AR2的答案(填写)的状况。
在该情况下,由于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与滑块SL的滑动移动对应地在答题层LY2上展开并依次显示,所以若听讲者正在修正答案,该修正的状况也被播放。例如,在如使用图6、图7说明那样进行了答案的输入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确认擦去开头的数字“2”并重写成数字“8”的状况。
并且,假设使定位于时间条TB的中间位置的滑块SL逐渐滑动移动到了时间条TB的下端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时序数据播放部707的功能,如图14(C)所示,与从对应于滑块SL定位的时间条TB的中间位置的时间点到对应于滑块SL定位的时间条TB的下端位置的时间点为止的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与滑块SL的滑动移动对应地在答题层LY2上展开,其依次在显示部704上显示。即,播放问题2的式子的填写栏AR3和向问题2的答案的填写栏AR4的答案(填写)的状况。
这样,能够以使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与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的滑动移动呼应的方式将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的状况在显示部704上播放(显示),增删者能够仔细地确认该答案的状况。并且,在图14所示的状况时,通过使用电子笔2对显示部704的显示画面上进行操作,能够通过位置检测装置105对增删层LY3输入增删信息。输入的增删信息在控制部702的控制下记录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
因此,如图12所示,能够对评分层LY3附加○、×或者输入解说文、评论文。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得能够指定笔色,○、×、解说文、评论文例如可以设为用红色输入,或者设为○、×用红色输入,解说文、评论文用蓝色输入。这样,增删能够以与答案不同的形态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4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示出了按照问题1→问题2的顺序进行了答题的情况。但是,也存在按照问题2→问题1的顺序进行答题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以先显示问题2的答案再显示问题1的答案的方式,按照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来播放答案。
并且,若按下操作盖章层按钮LB3,则能够向盖章层LY4进行盖章信息的输入。关于盖章信息,能够将预先准备的包括增删者的姓名及增删年月日的印章图像附加于答卷版式上的规定位置。对于该盖章层,也能够由增删者将讲评、总结的评论、今后的学习方针等文字信息输入而附加。
图15是用于说明由数字增删装置7生成的发送用增删信息的例子的图。如图15所示,发送用增删信息具备“听讲者No.”“听讲者姓名”“科目”等标题信息、答题信息(答题层的信息)、答卷版式(答卷版式层的信息)、增删信息(评分层的信息)、盖章信息(盖章层的信息)。
标题信息、答题信息、答卷版式是与由听讲者的数字答题装置1X制作的发送用答题信息对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会在数字增删装置7中变更。并且,增删信息和盖章信息是由增删者对数字增删装置7输入的信息。在增删作业后,虽然未图示,但通过按下操作在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的规定位置显示的增删结束按钮,图15所示的发送用增删信息形成于存储器部703的外部存储器。该发送用增删信息向云系统5A上传,例如保存于数据保存部51A,听讲者能够使用自己的个人计算机6下载并确认。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教育系统中,在数字增删装置7中输入并生成的增删信息与答题信息不同,无需是时序数据。因而,增删信息可以针对答卷版式的每1页设为图像信息,或者将○、×设为图像信息,将解说文、评论文等文章设为文字信息等,设为各种对应的数据。
另外,也可以通过在数字增删装置7设置与数字答题装置1同样的时序数据生成部和时钟电路而与答题信息的情况同样地将增删信息也作为时序数据形成。
[数字增删装置7中的处理的总结]
图16、图17是用于对在数字增删装置7中执行的增删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图16、图17所示的处理在对数字增删装置7投入电源后通过从规定的菜单画面选择与“增删处理”对应的项目而在控制部702中执行。
首先,控制部702在显示部704上显示受理“听讲者No.”等的输入的初始画面(步骤S101),受理来自增删者(使用者)的操作输入(步骤S102)。之后,控制部702在步骤S102中判别是否受理了例如显示于显示部704的结束按钮的按下操作等规定的结束操作(步骤S103)。在步骤S10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受理了规定的结束操作时,执行将在步骤S101中显示的初始输入画面擦除,并恢复为增删处理执行前的状态的一系列结束处理(步骤S104),结束该图16、图17所示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未受理规定的结束操作时,判别在受理“听讲者No.”后是否受理了确认输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5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在受理“听讲者No.”后未受理确认输入时,由于未进行有效的操作,所以反复进行从步骤S102起的处理。
另外,假设在步骤S105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在受理“听讲者No.”后受理了确认输入。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2形成包括输入的“听讲者No.”的发送用答题信息的提供要求,将其向云系统5A发送,接受并取得作为目的的听讲者的发送用答题信息的提供,保存于存储器部103的外部存储器(步骤S106)。
然后,如图11所示,控制部102将答题层按钮LB1、评分层按钮LB2、盖章层按钮LB3显示,受理来自增删者的层的选择输入(步骤S107)。之后,控制部702判别评分层按钮LB2是否被按下操作了,即是否选择了评分层(步骤S108)。
在步骤S108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未选择评分层时,控制部702执行与选择出的层对应的处理(步骤S109)。例如,在选择了答题层按钮LB1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在控制部702的控制下,层控制部708发挥功能,在显示部704上进行答卷版式和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的显示。另外,在选择了盖章层按钮LB3的情况下,在步骤S109中,在控制部702的控制下,层控制部708发挥功能,在显示部704上进行答卷版式、与答题信息相应的答案及增删信息的显示。然后,控制部702使得能够向盖章层进行输入,受理盖章信息的输入。
假设在步骤S108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选择了评分层。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2控制层控制部,显示答卷版式,并且使得能够播放与答题信息对应的答案,而且开始向评分层的增删信息的受理(步骤S110)。然后,控制部702如使用图14说明那样,使得能够进行使用时间条TB及滑块SL的答题信息的时序播放(步骤S111)。
然后,在步骤S111的处理后和步骤S109的处理后,进入图16的步骤S112的处理,受理对于在显示部704上的规定位置显示的增删结束按钮的操作输入(步骤S112)。之后,控制部702在步骤S112中判别增删结束按钮是否被操作了(步骤S113)。
在步骤S11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增删结束按钮未被操作时,控制部702反复进行从步骤S112起的处理。在该情况下,可以继续进行在步骤S110中开始的增删信息的输入和在步骤S111中开始的答题信息的时序播放。
另外,在步骤S11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增删结束按钮被操作了时,控制部702执行形成使用图15说明的发送用增删信息并将其向云系统5A上传的处理(步骤S114)。之后,控制部702结束对于由本次指示的“听讲者No.”确定的听讲者的答题信息的增删,进行从图16的步骤S101起的处理。由此,能够进行对于其他听讲者的答题信息的增删,或者使增删处理自身结束。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是,在数字答题装置1X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橡皮擦按钮(左)K5L、橡皮擦按钮(右)K5R,不用另外准备擦除专用电子笔,就能够使用用于书写的电子笔2来进行作为目的的部分的擦除。因此,由于无需倒换成擦除专用电子笔的动作,所以能够防止输入动作成为一系列思考的妨碍。
另外,答题信息能够作为时序数据来制作。由此,既能够利用计算机来对答案进行评分,也能够根据需要而将答案的状况播放(再现),进行该答案的再评价等。
尤其是,通过使用数字增删装置7进行增删,能够一边进行答题信息的时序播放一边进行评分、增删。由此,能够进行是在哪里失败的、是在哪里弄错的、哪里擅长、有没有进行作弊等不正当的答题之类的事项的确认。另外,通过答题信息中包含的计算式、图、文章等,能够得知思考过程和主意、想法的状况等,也能够掌握听讲者是天才的思考力的拥有者等。
由此,能够也确认听讲者的学习的到达状况,能够提供与听讲者分别对应的课程或者调整课程的提供的速度等,针对各听讲者采取合适的对应。
另外,通过使用作为时序数据的答题信息,例如也能够对汉字的笔画顺序是否正确进行评分等。
[实施方式的共通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通过操作部的利用,能够简单且合适地进行输入信息的修正。另外,通过将输入信息作为时序数据而形成并利用该时序数据,能够简单地再现信息的输入过程。因此,能够合适地进行输入的信息的修正,并且合适地再现信息的输入过程。因而,通过在进行以入学考试为首的各种考试的情况下应用本发明,能够合适地掌握答案的输入过程,更合适地进行对于答案的评价。
[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的对应]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数字答题装置1、1A、数字增删装置7具备翻页按钮K3L、K3R。因而,在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能够适当进行翻页操作,显示答卷版式的目的页,输入答案,进行增删。
这样,在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能够针对答卷版式的各页将时序数据与该答卷版式的页建立关联并管理。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针对各应试者将关于包含多页的答卷版式的数据一并管理。
图18是用于说明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的分页答题信息的结构例的图,图18(A)示出分页答题信息的整体结构,图18(B)、(C)、(D)是示出各页的具体的答题信息的例子。即,该例的分页答题信息如图18(A)所示,由考号、科目、页码之类的所谓标题信息、该页的时序数据及该页的答卷版式数据构成。
并且,如图18(B)、(C)、(D)所示,各分页答题信息的考号是“123456”,科目是“算数”,这是共通的,但页码、时序数据、答卷版式针对各页而不同。即,页码是“1”的答题信息的该页的时序数据相对于第一页的答卷版式输入,该页的答卷版式成为1页的答卷版式。
同样,页码是“2”的答题信息的该页的时序数据相对于第二页的答卷版式输入,该页的答卷版式成为2页的答卷版式。另外,页码是“3”的答题信息的该页的时序数据相对于第三页的答卷版式输入,该页的答卷版式成为3页的答卷版式。以下,同样,根据答卷版式的页数而形成分页答题信息。
并且,首先将第一页的答卷版式在显示部104上显示,通过操作翻页按钮K3L、K3R,能够显示目的页的答卷版式,进行答案的输入。另外,通过形成图18所示的分页答题信息,能够针对各页进行答卷版式的显示和与时序数据对应的答案的显示。简单来说,通过操作翻页按钮K3L、K3R来指定目的页。在该情况下,正在显示的页成为基准页,能够指示该基准页的前或后的页。
并且,若指示了的页被确定,则读出与该页对应的分页答题信息,使用读出的分页答题信息的该页的答卷版式数据而将答卷版式在显示部104上显示。之后,能够将与该读出的分页答题信息的该页的时序数据对应的答案与在显示部104上显示的答卷版式重叠显示。这样,应试者能够将目的页的答卷版式和已输入的答案根据需要而显示,简单进行修正、变更等处理。
这样,即使在答卷版式跨越多页的情况下,也能够针对各页将答卷版式与时序数据建立关联并管理,能够将它们作为与包含多页的答卷版式相关联的信息而一并管理。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是如使用图18说明那样将各页的时序数据与各页的答卷版式数据建立对应,而是将各页的时序数据与各页的答卷版式数据的识别ID建立对应并管理。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若将图15所示的发送用增删信息的答题信息、答卷版式、增删信息及盖章信息与答卷版式的各页建立对应并存储保持,则增删时的处理也能够容易地以答卷版式的页为单位进行。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数字答题装置1、1A形成的时序数据附加笔压信息,但不限于此。作为与电子笔相关的信息,除了笔压之外,例如,若电子笔能够检测该电子笔的倾斜,则也可以附加表示电子笔的倾斜的信息。另外,若在电子笔设置有所谓的侧开关,则也可以附加表示侧开关的状态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电子笔的侧开关例如能够具有作为在数字答题装置1、1A设置的橡皮擦按钮的功能。即,在侧开关未被按下时和被按下着时,例如改变从电子笔送出的信号的频率。由此,在侧开关未被按下时,进行基于电子笔的书写,另外,在侧开关被按下着时,进行基于电子笔的擦除,能够在数字答题装置等的输入装置侧这样判别,并进行与此对应的处理。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在考试中每隔规定定时生成答题信息来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X坐标Xn、Y坐标Yn、笔压Pn、按钮状态Sn都是“0(零)”的答题信息也可以不包含于发送用答题信息。
另外,也可以不是每隔规定定时生成答题信息,而是在进行了利用电子笔2的操作输入或对于操作按钮的操作的情况下生成答题信息。即,也可以是,在从位置检测电路105B输出了指示位置、笔压的情况和从操作部106输出了表示被操作了的按钮的信息的情况下,时序数据生成部107从时钟电路108取得时间点信息,生成答题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云系统5、5A接受答卷版式、考试问题等所需的信息的提供,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能够装配于存储器部103的存储器插槽的外部存储器中记录答卷版式、考试问题并分发,将其在数字答题装置1、1A中显示而使用。另外,答题信息也可以记录于分发的该外部存储器,将其回收来进行评分、增删。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装置105、705设为了电磁感应授受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能够利用电子笔来进行信息的输入的静电容量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另外,也可以使用电磁感应授受方式和静电容量方式以外的方式的位置检测装置。
另外,也可以将仅打印有问题的纸介质向应试者、听讲者分发。另外,问题也可以投影于考场的大屏幕,向应试者共同提供。
另外,在上述的数字答题装置1中,也可以将时钟电路108提供的当前时刻显示于显示部104。这是因为,对于应试者来说,考试的结束时间是重要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成为了考试结束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地限制输入,自动地传送作为答题信息的时序数据。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数字增删装置7的重要的特征在于能够根据使时间条TB上的滑块SL移动而将解答的履历播放显示这一点。因而,也可以不是使用增删作业专用的数字增删装置7,而是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搭载数字增删装置7具备的功能而实现数字增删装置。
在该情况下,在该个人计算机的显示画面上显示时间条TB和滑块SL,通过键盘操作、所谓的鼠标等指示设备的操作来使时间条上的滑块SL移动。并且,若根据该滑块SL的移动将作为解答的履历的时序数据播放显示,则能够利用通用的个人计算机来实现与数字增删装置7对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将通用的个人计算机用作数字增删装置的情况下的增删信息的输入利用能够连接于个人计算机的外设的数字化器即可。该情况下的数字化器例如是由电磁耦合方式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和能够基于来自该位置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进行指示位置的检测的位置检测电路构成的装置,具有图5所示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滑块SL也可以在数字增删装置7的任一部位作为硬件的操作件而设置。另外,滑块SL也可以作为与数字增删装置7分体的操作装置单独设置,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标准的数字接口而连接使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考试系统、通信教育系统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对在医院中使用的病历管理系统应用本发明。即,形成病历的书写版式数据,将该病历的书写版式在具有与上述的数字答题装置同样的结构的病历输入装置的显示部上显示,使用电子笔来针对各患者进行信息的输入。并且,若将病历的书写版式与各患者的时序数据建立对应并管理,则能够构建病历管理系统。
另外,能够对在工场中使用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本发明。即,形成生产工程表的书写版式数据,将该生产工程表的书写版式在具有与上述的数字答题装置同样的结构的工程信息输入装置的显示部上显示,使用电子笔来针对各产品进行各工序中的作业状况等信息的输入。并且,若将生产工序表的书写版式与各产品的各工序的时序数据建立对应并管理,则能够构建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在上述的病历管理系统和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使用的输入装置,由于设想护士、工序表负责人随身携带的情况,所以带显示装置的电子笔输入用便携终端(所谓的平板)是最佳的。能够针对各病房、工场的各工序向便携终端(平板)无线发送书写版式,利用电子笔填写并发回。
这样,不限于答卷版式,能够对“能够形成各种书写版式,将该书写版式在输入装置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利用电子笔进行信息的输入,将书写版式与时序数据建立关联并管理”的各种系统应用本发明。
[其他]
另外,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也可知,若将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与实施方式的记载建立对应,则成为以下这样。权利要求书的数字输入装置(以下,简记为数字输入装置)的传感器部的功能由实施方式的数字答题装置1(以下,简记为数字答题装置1)的包含位置检测传感器105A及位置检测电路105B的位置检测装置105实现。另外,数字输入装置的显示部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显示部104实现,数字输入装置的显示处理单元及第一、第二显示处理单元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主要控制部102与显示部104协同配合而实现。另外,数字输入装置的操作部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操作部106实现,数字输入装置的时间点信息提供部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时钟电路108实现。
另外,数字输入装置的时序数据生成部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时序数据生成部107实现。另外,数字答题装置的第一、第二存储部的功能例如由设置于控制部102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部103的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实现,数字输入装置的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的功能由数字答题装置1的收发天线101A及无线通信部101实现。另外,数字输入装置的第二存储单元的功能例如由存储器部103的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实现。
另外,权利要求书的数字增删装置(以下,简记为数字增删装置)的第二传感器部的功能由实施方式的数字增删装置7(以下,简记为数字增删装置7)的包含位置检测传感器705A及位置检测电路705B的位置检测装置705实现。另外,数字增删装置的第二显示部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实现,数字增删装置的第三显示处理单元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显示部704实现。
另外,数字增删装置的增删信息形成单元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主要控制部702实现,数字增删装置的第四显示处理单元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控制部702实现。另外,数字增删装置的第三、第四存储部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存储器部的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实现,数字增删装置的播放指示件的功能由数字增删装置7的时间条TB及滑块SL实现。
标号说明
1、1A…数字答题装置,101A…收发天线,101…无线通信部,102…控制部,103…存储器部,104…显示部,105A…位置检测传感器部,105B…位置检测电路,105…位置检测装置,106…操作部,107…时序数据生成部,108…时钟电路,2…电子笔,3(1)、3(2)…接入点,4…主机计算机,5…云系统,51…数据保存部,52…评分评价部,53…评价结果保存部,5A…云系统,51A…数据保存部,52A…课程提供部,6…个人计算机,7…数字增删装置,701A…收发天线,701…无线通信部,702…控制部,703…存储器部,704…显示部,705A…位置检测传感器部,705B…位置检测电路,705…位置检测装置,706…操作部,707…时序数据播放部,708…层控制部。

Claims (21)

1.一种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
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
显示处理单元,将规定的书写版式及通过所述传感器部受理到的与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输入信息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操作部,具备1个以上的操作按钮;
时间点信息提供部,提供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
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所述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与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指示对应的来自所述传感器部的指示位置信息、来自所述电子笔的与该电子笔相关的信息及表示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时序数据;及
第一存储部,将由所述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时序数据与所述书写版式建立关联并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包括:第一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和第二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通过所述传感器部受理到的与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所述输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书写版式包括多页,
所述第一存储部将各页的所述书写版式与各页的对应于所述书写版式的所述时序数据建立关联,针对包括多页的各所述书写版式一并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是用于受理考试的答案的答卷版式,
所述数字输入装置作为数字答案制作装置发挥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钮是在进行用于将输入了的信息擦除的输入的情况下操作的橡皮擦按钮,
所述橡皮擦按钮被按下操作了的期间的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操作视为输入了的信息的擦除操作,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将所述电子笔的操作范围的显示信息擦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钮是在进行用于将输入了的信息擦除的输入的情况下操作的橡皮擦按钮,在所述显示部的左右各设置有1个,
所述橡皮擦按钮的一方被按下操作了的期间的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操作视为输入了的信息的擦除操作,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将所述电子笔的操作范围的显示信息擦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钮是用于恢复为前一输入状态的恢复按钮,
在所述恢复按钮被按下操作了时,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将与紧邻之前进行了的操作输入对应的输入图像擦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按钮是用于恢复为前一输入状态的恢复按钮,在所述显示部的左右各设置有1个,
在所述恢复按钮的一方被按下操作了时,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将与紧邻之前进行了的操作输入对应的输入图像擦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书写版式是包括问题文的答卷版式,
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将包括所述问题文的所述答卷版式作为所述书写版式而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保持所述书写版式的第二存储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单元,接收发送来的所述书写版式;及
第二存储部,存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书写版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的所述时序数据和所述书写版式向作为目的的对方发送的发送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存储部是不能改写记录了的数据的存储部,并且能够相对于本机装卸。
14.一种数字增删装置,对在数字输入装置的第一存储部中记录的时序数据和规定的书写版式进行处理,该数字输入装置具备: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显示处理单元,将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及通过所述传感器部受理到的与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输入信息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操作部,具备1个以上的操作按钮;时间点信息提供部,提供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所述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与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指示对应的来自所述传感器部的指示位置信息、来自所述电子笔的与该电子笔相关的信息及表示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所述时序数据;及所述第一存储部,将由所述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时序数据与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建立关联并存储,
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二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
第二显示部,配置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
第三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显示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信息和与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对应的书写;
增删信息形成单元,受理由电子笔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对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答案的增删输入,形成增删信息;
第四显示处理单元,将由所述增删信息形成单元形成的所述增删信息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显示;及
第三存储部,存储将所述书写版式、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所述答案及所述增删信息建立了对应的增删完毕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增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删信息形成单元将所述增删信息以按照不同于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所述答案的形态来显示的方式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增删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答案的播放指示件,
在所述播放指示件被操作了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显示处理单元与该操作对应地进行将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答案以按照时序播放的方式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显示的处理。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字增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删信息形成单元至少作为不同于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所述答案的层的信息而形成所述增删信息。
18.一种通信教育系统,由数字输入装置和数字增删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输入装置具备:
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
显示部,配置于所述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
显示处理单元,将规定的书写版式及通过所述传感器部受理到的与所述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输入信息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操作部,具备1个以上的操作按钮;
时间点信息提供部,提供每隔规定定时的时间点信息;
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将所述时间点信息所示的时间点下的与所述电子笔对所述书写版式的指示对应的来自所述传感器部的指示位置信息、来自所述电子笔的与该电子笔相关的信息及表示所述操作部的操作状态的操作信息建立了关联的时序数据;及
第一存储部,将由所述时序数据生成部生成的所述时序数据与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建立关联并存储,
所述数字增删装置具备:
第二传感器部,检测与电子笔的指示位置对应的坐标;
第二显示部,配置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下侧或上侧;
第三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显示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信息和与所述规定的书写版式对应的书写;
增删信息形成单元,受理由电子笔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对显示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所述答案的增删输入,形成增删信息;
第四显示处理单元,将由所述增删信息形成单元形成的所述增删信息在所述第二显示部上显示;
第三存储部,存储将所述书写版式、与所述时序数据对应的所述答案及所述增删信息建立了对应的增删完毕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输入装置与所述数字增删装置通过网络而连接,
所述数字答题装置具备第一发送单元,该第一发送单元将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部的所述时序数据和所述书写版式通过所述网络而向所述数字增删装置侧发送,
所述数字增删装置具备:
第一接收单元,接收通过所述网络而发送出的来自所述数字答题装置的所述时序数据和所述书写版式;及
第四存储部,存储保持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来自所述数字答题装置的所述时序数据和所述书写版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输入装置具备:
第二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数字增删装置的所述增删完毕信息;及
第五显示处理单元,将通过所述第二接收单元而接收到的所述增删完毕信息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所述数字增删装置具备第二发送单元,该第二发送单元将存储保持于所述第三存储部的所述增删完毕信息向所述数字输入装置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通信教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字输入装置与所述数字增删装置经由设置于所述网络上的规定的服务器装置来进行数据的收发。
CN201780071261.4A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Active CN109964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7138.7A CN114446102B (zh)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5071 2016-11-18
JP2016225071 2016-11-18
PCT/JP2017/039031 WO2018092555A1 (ja) 2016-11-18 2017-10-30 デジタル入力装置、デジタル添削装置及び通信教育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7138.7A Division CN114446102B (zh)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266A true CN109964266A (zh) 2019-07-02
CN109964266B CN109964266B (zh) 2022-01-28

Family

ID=621462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7138.7A Active CN114446102B (zh)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
CN201780071261.4A Active CN109964266B (zh)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7138.7A Active CN114446102B (zh) 2016-11-18 2017-10-30 数字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77955B2 (zh)
JP (2) JPWO2018092555A1 (zh)
CN (2) CN114446102B (zh)
WO (1) WO201809255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3595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北京云蝶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操作方法以及输入系统
CN115253318A (zh) * 2021-06-10 2022-11-01 株式会社万代 智育玩具、智育玩具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4641B (zh) * 2018-12-28 2020-12-29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计算机的英语学习书写装置
WO2022202110A1 (ja) * 2021-03-26 2022-09-29 株式会社ワコム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156A (zh) * 2002-09-26 2005-11-09 吉田健治 使用光点图形的信息重放、输入输出方法、信息重放装置、便携信息输入输出装置以及电子玩具
CN102169643A (zh) * 2010-02-26 2011-08-31 卢君毅 动态电子解答制作方法
JP201219836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外国語教材作成システム
JP2014215334A (ja) * 2013-04-23 2014-1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16726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cessing handwritten object
JP2015049306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ベネッセ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装置、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150336421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Lauren Michelle Neubauer Digital pen with enhanced educational feedback
CN10586945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书写轨迹录制的录音笔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0270A (ja) * 2002-09-26 2006-07-20 Kenji Yoshida 媒体上に形成されたアイコン
JP2008268431A (ja) * 2007-04-18 2008-11-0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筆記試験システム及び筆記試験装置
JP2009146052A (ja) * 2007-12-12 2009-07-02 Casio Comput Co Ltd 手書き入力機能を備えた電子辞書装置
JP2013145265A (ja) * 2012-01-13 2013-07-25 Sony Corp サーバ、学習用端末装置、および学習コンテンツ管理方法
JP2013156788A (ja) * 2012-01-30 2013-08-1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教育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情報端末
KR20140089766A (ko) * 2013-01-07 2014-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펜을 이용한 휴대 장치 제어 방법 및 그 휴대 장치
JP2015102556A (ja) 2013-11-20 2015-06-04 株式会社ジャストシステム 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学習支援装置
JP2016091347A (ja) * 2014-11-06 2016-05-23 株式会社クレア 手書き文字管理システム、手書き文字管理方法、および手書き文字管理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5156A (zh) * 2002-09-26 2005-11-09 吉田健治 使用光点图形的信息重放、输入输出方法、信息重放装置、便携信息输入输出装置以及电子玩具
CN102169643A (zh) * 2010-02-26 2011-08-31 卢君毅 动态电子解答制作方法
JP2012198363A (ja) * 2011-03-22 2012-10-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外国語教材作成システム
JP2014215334A (ja) * 2013-04-23 2014-1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16726A1 (en) * 2013-07-09 2015-01-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cessing handwritten object
JP2015049306A (ja) * 2013-08-30 2015-03-16 株式会社ベネッセ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装置、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学習支援プログラム
US20150336421A1 (en) * 2014-05-21 2015-11-26 Lauren Michelle Neubauer Digital pen with enhanced educational feedback
CN105869451A (zh) * 2016-05-31 2016-08-17 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书写轨迹录制的录音笔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3318A (zh) * 2021-06-10 2022-11-01 株式会社万代 智育玩具、智育玩具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CN115253318B (zh) * 2021-06-10 2024-03-26 株式会社万代 智育玩具、智育玩具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03595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北京云蝶智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入操作方法以及输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266B (zh) 2022-01-28
US20190272766A1 (en) 2019-09-05
US10977955B2 (en) 2021-04-13
JP2023115030A (ja) 2023-08-18
US11600195B2 (en) 2023-03-07
JPWO2018092555A1 (ja) 2019-10-17
US20210225189A1 (en) 2021-07-22
CN114446102A (zh) 2022-05-06
WO2018092555A1 (ja) 2018-05-24
CN114446102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4266A (zh) 数字输入装置、数字增删装置及通信教育系统
Frohberg et al. Mobile learning projects–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CN108090855B (zh) 一种学习计划推荐方法及移动终端
KR100439074B1 (ko) 교육 지원 시스템, 표시 단말 및 프로그램
Garcia Good reception: Teens, teachers, and mobile media in a Los Angeles high school
CN107783718B (zh) 一种基于纸质手写的在线作业/考试输入方法及装置
CN103581135B (zh) 数字白板、客户端和网络端
CN103942317B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0022722A (zh) 电子教室桌
JP4001464B2 (ja) 教育支援システム
CN108763342A (zh) 学习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8665734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教学方法和系统
CN206431670U (zh) 实验室预约终端、智能实验室预约系统及智能预约实验室
JP201414589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46483B (zh) 体验式阅读系统
CN113257100B (zh) 一种远程超声教学系统
Pistofidis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mart-exhibit systems that enrich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s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CN210442834U (zh) 校园课堂信息化系统
CN209729094U (zh) 移动考试系统
Reid Lost letters: Using the lost-letter technique to teach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CN206271226U (zh) 课堂互动设备
CN206282352U (zh) 一种物联网教育管理平台
KR20150050274A (ko) 단어 연상 퀴즈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765875A (zh) 一种应用智能模拟手写系统的电子书包
KR20220147030A (ko) 학습자에게 학습 유형에 매칭되는 교수자를 추천하는 에듀테크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