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5490B -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5490B
CN109935490B CN201910295885.5A CN201910295885A CN109935490B CN 109935490 B CN109935490 B CN 109935490B CN 201910295885 A CN201910295885 A CN 201910295885A CN 109935490 B CN109935490 B CN 1099354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s
scissor
shears
convex column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58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5490A (zh
Inventor
向小木
任小敏
李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Bihua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anb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anb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anb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58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5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3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5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ornment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前框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此处也可以是后凸柱对应后插槽,即内外剪装配前的预定位,前后两侧任选一侧作为预装前的对接位置均可;(2)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逐步减小并最终使得后凸柱卡入后插槽内。该工艺组装剪刀脚快速可靠,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笔记本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键盘上的剪刀脚的自动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剪刀脚是笔记本电脑键盘必备的构件,其结构图如图3所示;其中,如图1所示,其内剪1的前后两侧外壁上均具有一个圆柱状的凸柱3(前凸柱、后凸柱),如图2所示,其外剪2的前后内侧壁上分别具有与前凸柱、后凸柱对应卡接配合的两个插槽4(前插槽、后插槽),凸柱自由端朝插槽的一侧具有一个被削去的楔入面,插槽4具体形状为一个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沟槽与一个圆形盲孔401同轴连通形成,凸柱3轴向经过沟槽后再插入到圆形盲孔401内,当前后凸柱分别插入卡接在前后插槽内时,剪刀脚装配完毕,由此可见其装配难度较大。剪刀脚是一个非常细小而薄的塑料板状零件,其尺寸比常见的笔记本键盘按键还要小得多,不光是内剪和外剪因薄而小难以装夹移动,且凸柱和插槽如此细小的尺寸配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剪刀脚的组装便较为困难,尤其是很难迅速且准确地将两侧的凸柱和插槽对应、准确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一种新的组装方法,以实现剪刀脚快速、可靠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该工艺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剪刀脚组装困难,组装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前框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此处也可以是后凸柱对应后插槽,即内外剪装配前的预定位,前后两侧任选一侧作为预装前的对接位置均可;(2)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逐步减小并最终使得后凸柱卡入后插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内剪和外剪互成一定锐角的预定位方式来开始装配,首先将其中一侧的凸柱与插槽快速配合,保证其配合精度,然后通过水平同步移动,并在推动力的辅助下使得外剪另一侧逐步靠内剪移动,使得另一侧的凸柱也自然而然地滑入到插槽的沟槽内,并在内外剪的自身弹性变形作用下进一步伸进圆形盲孔中,自动完成内外剪的装配,其组装简单可靠,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剪刀脚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种组装示意图。
图6为料头上连接内外剪的最新结构。
图7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模抓取内剪前的处于下模上方的示意图。
图9为上模的其中四个抓取轴在抓取一个配件单元时的示意图。
图10为下模上预置一个配件单元的示意图。
图11为下模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2为剪刀脚组装时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13为顶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盖板的仰视图。
图15为盖板上的具有第一、二压紧部的单元体。
图16为脱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内剪 1、外剪 2、凸柱 3、插槽 4、顶针 5、斜底座槽 6、平底座槽7、料头 8、抓取轴 9、支撑板 10、脱料孔 11、盖板 12、第一压紧部 13、第二压紧部 14、凸条 15、条孔 16、接料装置 17、脱料板 18、上模 100、下模 200、切料机构 300、脱料机构400、圆形盲孔 401、支承面 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组装时含有以下步骤:如图4所示,(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外剪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A,此处也可以是后凸柱对应后插槽,即内外剪装配前的预定位,前后两侧任选一侧作为预装前的对接位置均可。(2)在外力F作用下,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f,该推动力f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A逐步减小并最终让后凸柱卡入后插槽内,推动力f可以是与物体接触产生的支撑力,也可以是其它驱动构件施加的驱动力。为便于组装和预定位,优选地,如图5所示,形成所述夹角A的内剪水平设置,外剪倾斜设置,以使得水平移动内剪即可实现组装。为了更便于获取推动力F,使得推动力F可以是一个外在构件因为接触而产生,宜使得形成所述夹角A时所述外剪位于内剪的下方。
作为具体实施例,优选采用非驱动元件作为推动力f的来源,以减少成本和精简结构,其具体是:所述推动力为一个位于内剪下方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连续支承面a施加的支承力,该支承力因内外剪一起移动的过程中,外剪靠后凸柱一侧在所述支承面上的顺势移动而产生。更具体地,为保障上述效果,所述支承面a为一个表面光滑的倾斜的坡面,使得推动力绵延不断地给予,实现方式简单可靠;且为了便于最终组装好的剪刀脚放置,所述支承面与一个水平设置的可平稳放置组装好的剪刀脚的放置面一体相连,当经过支承面实现了后凸柱与后插槽的配合后,继续运动完毕时,组装好的剪刀脚可以平稳放置在支承面上,或者与其它构件一起平稳地放置剪刀脚。
为了便于实现内剪的抓取,减小内剪的装夹变形,减少运动干涉,所述内剪通过一个插入其内剪的插接件插接连接,并随插接件一起同步移动。更具体地,为了增强抓取效果,更好地利用本发明的上述工艺原理,所述插接件插入内剪而将其带至外剪的上方,并竖直移动使得所述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外剪的前插槽内。在步骤(2)完成后,所述插接件将整个组装好的剪刀脚带至一个孔隙内,该孔隙包括大小不同的两个孔,抓取轴带着剪刀脚先进入其中较大的孔然后朝较小的孔水平移动,并在移动至较小的孔后通过竖直向上的移动使得较小的孔孔口边缘将抓取轴上的剪刀脚撸下,即实现了剪刀脚组装完毕后的自动脱落,以便收集存储。
基于上述一系列的工艺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一系列实施例,以更好地说明本工艺,详细地阐明在具体实施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本工艺。
如图7所示,基于本发明上述工艺所作出的一种具体的剪刀脚自动组装机,该自动组装机利用如图6所示的内剪外剪和料头构成的一种配件单元,该配件单元由厂家成型好,本实施例直接取用。本剪刀脚自动组装机的主要包括能水平移动的下模200、既能水平移动又能竖直移动的上模100、竖直移动的切料机构300、脱料机构400;其中,所述下模 200用于预先放置内剪和外剪并由所述上模100从下模200上抓取内剪以开始组装,所述切料机构300与下模200咬合以将内剪和外剪从料头上分离开来,各个部件的驱动可以采用气动或者液压等现有技术中可以直接采用的驱动形式,上模100通过设置在两间隔布置的支撑板10上边缘的滑轨滑动,实现水平移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模100朝下模200凸出地具有若干个抓取轴9(即本发明中的插接件),该抓取轴9为圆柱形,以便迅速准确地插入内剪 1的内孔中,所述抓取轴9四个为一组且抓取轴9自由端呈球面状,且宜制成半球面状的凸起状,以实现顺利、快速的插入抓取效果。本实施例的抓取轴9在竖直向下插入内剪1 的内孔时可与内剪1连为一体,即抓取轴9与内剪1之间的配合具有一定的紧密性,以使得抓取轴9移动时可以带出内剪1与之一起运动。具体地,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模200包括用于水平放置所述内剪1的平底座槽7,该平底座槽7的数量和布局与所述抓取轴9一致,下模200还包括与所述平底座槽7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一对应设置的斜底座槽6,即一个平底座槽7与一个斜底座槽6紧邻以放置一个剪刀脚的内外剪,亦即此处实现的是本发明中内、外剪之间初始位置呈一定锐角夹角的工序。该斜底座槽6的槽底朝其开口端凸出地具有顶针5(即直接提供本发明中推动力的一种具体的非驱动元件,即非液压杆、气缸、丝杆之类的驱动装置),该顶针5可制成长方体的杆体,结构简单可靠,固定设置在斜底座槽6底部靠后的位置处。剪刀脚的外剪2通过所述槽底倾斜放置,关键地,该顶针5的顶端具有特定形状,即该顶针5的顶端面须满足以下条件:当外剪2上方水平设置的内剪1的前侧的那个凸柱3卡入外剪2前内侧壁上的前侧的那个插槽4后继续朝前方平移时,外剪2后内侧壁与所述顶针5顶端面滑动接触而逐步使得外剪2后侧向上抬起并最终令外剪2后内侧壁的后侧的那个插槽4与内剪1后侧的那个凸柱3嵌入配合;此处即实现的是发明中推动力的具体产生。实际制造时,顶针5的顶端可以有诸多结构形式,例如倾斜面或者圆弧面等非单一水平面的结构形式,亦即本发明中所述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连续支承面。本实施例的下模200是固定不动的,上模100是可以相对下模200向下和前后移动的,且所述上模100抓取内剪1后水平移动的距离能使得所述前凸柱3位于所述前插槽4的正上方,以使得内剪1到达与外剪2组装前尚未接触的初始位置,示例性地,上模100可以采用驱动装置实现其先竖直向下,抓取轴9插入内剪1实现抓取,然后上移后再水平移动到上述初始位置,然后下移使得前凸柱3和钱插槽4率先卡入配合,上述驱动装置可以是气缸等常见的动力设备。
原理及其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机在组装时,下模200先朝上模100所在侧靠近,并运动至上下模200之间的上方的切料机构300下方,切料机构300朝下压,通过第一、第二压紧部14将一个配件单元上的所有内剪、外剪压紧,并由上述凸条15作为冲切部朝压挤压条状的杆状料头,使得料头杆与相应的内剪、外剪剪切分离,料头经过条孔16自由下落,实现内剪和外剪从配件单元上成功分离,而切料机构300竖直上移复位,即真正地实现将内剪和外剪正确地预先摆放到下模200上相应座槽的位置,以待组装动作的正式开始,即组装动作正式开始时,下模200上具有倾斜槽底的斜底座槽6的结构和设计,使得外剪2可倾斜地安装在下模200上,然后将内剪1通过上模100朝此时的下模200水平靠近的动作运动至下模200的上方,然后竖直下移靠近下模200并通过抓取轴插入内剪而使得内剪被抓取出来,内剪抓取出来后上移并朝前继续移动使得此时的内剪置于斜底座槽 6内的外剪2的上方,抓取轴继续下移使得内剪前侧的那个凸柱3与外剪前侧的那个插槽 4卡接,从而令内剪1和外剪2先形成一定的预装配安装夹角,然后内剪1在继续朝前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外剪2一起朝前运动,并由于顶针5顶面的特殊结构设计,将外剪2的后侧逐步沿着顶针5的顶面滑移、上升,从而最终令外剪2的后侧上的后侧的那个插槽4 与内剪1的后侧的那个凸柱3卡接配合,即后侧的那个凸柱3与后侧的那个插槽4是外剪 2在顶针5顶端面上滑动而上移过程中自动卡入配合的,十分迅速地自动装配完毕;装配完毕后,上模100上移并朝脱料机构400平移,经过脱料机构400的脱料作用获得最终的装配成型的剪刀脚。
作为实施例,如图11所示,上述斜底座槽6的槽底包括彼此相连的一个倾斜面(即支承面的一种具体形式)和一个水平面(即放置面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述倾斜面供所述外剪2在初始时刻的倾斜放置,而水平面供外剪2在水平移动后装配完毕时保持稳定放置。
作为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顶针5的顶端面包括一体相接的朝前方向上倾斜的坡面(即支承面的一种具体形式)和水平设置的搁置面(即放置面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述坡面供组装时所述外剪2后侧向上逐步抬起,起到导向作用,而搁置面使得剪刀脚最终装配完毕时保持稳定放置。
作为实施例,所述顶针5的顶端面呈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供组装时所述外剪2后侧向上抬起,同样可以使得外剪2较好地上移,实现后侧的那个凸柱3与后侧的那个插槽4的卡入配合。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切料机构300包括水平设置的盖板12,参照图14,所述盖板12朝下模200的一面凸出地具有第一压紧部13和第二压紧部14,具体制作时第一压紧部13和第二压紧部14可以制作成多个单元体装配在盖板12上。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压紧部13呈与所述平底座槽承插配合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压紧部14呈与所述斜底座槽承插配合的直角梯形状结构,同一直线上的第一压紧部13和第二压紧部14交替设置且相邻、正对的两第一压紧部13之间的中央还具有凸条15,所述凸条15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压紧部13和第二压紧部14交替设置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在所述下模200上还具有与所述凸条15对应的供凸条15穿过的条孔16,以使得所述盖板12下移到与下模200 配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压紧部13和第二压紧部14分别压在下模200上的内剪和外剪上而所述凸条15经所述条孔16后将料头从内剪、外剪上冲切分离开来,可以非常迅速而可靠地将内剪和外剪与料头彻底分离,同时实现料头的自动下落排除。
作为实施例,其脱料机构400包括水平设置的脱料板18,参照图16,在脱料板18上设有与所述抓取轴数量且分布一致的脱料孔11,该脱料孔11由彼此联通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形成,第一、二穿孔中仅第一穿孔的大小供水平设置的剪刀脚竖直穿过,以使得抓取轴抓取组装好的剪刀脚竖直向下经过第一穿孔后,再水平朝第二穿孔运动至第二穿孔下方时抓取轴上移使得剪刀脚被第二穿孔的孔缘刮下。该结构设计使得脱料结构更加简单而有效,可以有效地将抓取轴抓取的剪刀脚从抓取轴上撸下来,进一步地,为了提升该效果,简化制作,上述的脱料孔11按以下方式制作:所述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均呈长方形,且第二穿孔垂直于第一穿孔的中点以形成“T”型的通孔结构。同时,为了使得脱料后的剪刀脚成品便于收集,特在所述脱料孔11的下方设有长方体状的筒型的接料装置17,该装置可以是一个矩管状的通道,通道连通下方的盛放剪刀脚的容器。
以上具体实施例,深入地解释了本发明所公布的工艺原理,基于本发明的工艺原理,还可以有更多的具体实施方式,设计出更多的剪刀脚组装设备,本发明此处不再赘述其它可能的实施结构,对于其它形式的具体实施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工艺原理可以适应性地设计给出。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1)将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外剪的前插槽内,并使得此时内剪所在面与外剪所在面所成夹角为锐角;(2)朝前移动内剪并带动外剪一起随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在外剪背离内剪的一侧施加一个对外剪的推动力,该推动力使得外剪移动时所述夹角逐步减小并最终让内剪的后凸柱卡入外剪的后插槽内;所述内剪通过一个插入其内剪的插接件插接连接,并随插接件一起同步移动;所述插接件插入内剪而将其带至外剪的上方,并竖直移动使得所述内剪的前凸柱卡入外剪的前插槽内;在步骤(2)完成后,所述插接件将整个组装好的剪刀脚带至一个孔隙内,该孔隙包括大小不同的两个孔,抓取轴带着剪刀脚先进入其中较大的孔然后朝较小的孔水平移动,并在移动至较小的孔后通过竖直向上的移动使得较小的孔孔口边缘将抓取轴上的剪刀脚撸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夹角的内剪水平设置,外剪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夹角时所述外剪位于内剪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力为一个位于内剪下方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连续支承面施加的支承力,该支承力因内外剪一起移动的过程中,外剪靠后凸柱一侧在所述支承面上的顺势移动而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为一个表面光滑的倾斜的坡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剪刀脚的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面与一个水平设置的可平稳放置组装好的剪刀脚的放置面一体相连。
CN201910295885.5A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Active CN109935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885.5A CN109935490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5885.5A CN109935490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490A CN109935490A (zh) 2019-06-25
CN109935490B true CN109935490B (zh) 2020-07-10

Family

ID=66989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5885.5A Active CN109935490B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354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8574A (zh) * 2019-07-18 2021-01-19 重庆鸿智亿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生产用配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112A (zh) * 2008-01-09 2009-07-15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治具以及组装方法
CN101599382A (zh) * 2008-06-04 2009-12-09 梁徽湖 剪刀脚的组装方法
CN103065849A (zh) * 2012-12-29 2013-04-24 江海波 一种无卡脚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和装配设备及方法
CN203983084U (zh) * 2014-05-07 2014-12-03 苏州歌德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键盘键帽组装设备上的键盘反面固定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741B (zh) * 2017-10-03 2019-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112A (zh) * 2008-01-09 2009-07-15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组装治具以及组装方法
CN101599382A (zh) * 2008-06-04 2009-12-09 梁徽湖 剪刀脚的组装方法
CN103065849A (zh) * 2012-12-29 2013-04-24 江海波 一种无卡脚剪刀脚的计算机按键和装配设备及方法
CN203983084U (zh) * 2014-05-07 2014-12-03 苏州歌德尔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键盘键帽组装设备上的键盘反面固定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490A (zh)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0681B (zh) 一种剪刀脚自动组装机
CN109935490B (zh) 一种剪刀脚的组装工艺
CN112719062A (zh) 一种配电箱制作板材裁切折边加工装置
CN113618841A (zh) 一种模切高效率冲压装置
CN103817198B (zh) 车门上凹槽条专用冲切装置
CN116765240B (zh) 一种用于将锂电池极耳与极片铆接在一起的模具
CN217444269U (zh) 高效剪刀脚组装机
CN108188269B (zh) 一种u形片多列预冲级进模以及冲裁工艺
CN115229065A (zh) 一种快速卷圆模具
CN202290991U (zh) 冲孔切换装置
CN215965758U (zh) 电机铁芯用带料正反冲裁分离装置
CN111390022B (zh) 一种开关支架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4604805U (zh) 一种半导体电路板冲切机
CN218168374U (zh) 一种自动送料多冲孔冲压模具
CN111036768A (zh) 一种灯圈成型模具、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N212070206U (zh) 一种建筑装饰铝型板冲压成型装置
CN113543904A (zh) 冲压装置和冲压方法
CN215746027U (zh) 汽车冲压用刚性同步退料环装置
CN114619221B (zh) 一种剪刀脚组装方法及混合式剪刀脚组装机
CN218984986U (zh) 一种用于模切机的限位组件
CN220092844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冲裁模具
CN219870554U (zh) 一种冲压式管材制样机
CN216881332U (zh) 一种儿童座椅支架冲切装置
CN217595647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冲压板冲压装置
CN215279511U (zh) 一种混合器隔热罩侧面u形凹槽双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0, No. 29 Huahuayuan West Road, Yu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1120

Patentee after: Yang Bihu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1-6, No.1 Fushun Avenue, Biquan Street, Bishan District, Chongqing, 402760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BANB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