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5681A -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5681A
CN109915681A CN201910183409.4A CN201910183409A CN109915681A CN 109915681 A CN109915681 A CN 109915681A CN 201910183409 A CN201910183409 A CN 201910183409A CN 109915681 A CN109915681 A CN 109915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onnecting tube
isocon
main body
extrud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34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国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834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5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5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5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其中,主体管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第二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挤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方向延伸;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由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分流管在安装过程中能保证足够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且生产过程环保。

Description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的换热器中通常会使用到三通的分流管,将几个管路连通,起到分流或集流的作用。由于开料后的管材只有两个连接头,需要在管材上成型出第三个连接头,而现有的成型工艺成型后的第三个连接头长度较短,无法保证三个连接头在安装过程中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以上技术内容只是便于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流管,旨在使得该分流管在安装过程中均能保证足够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分流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挤出管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和
挤出管,所述挤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方向延伸;
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由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可选地,定义所述主体管的管径为d,定义所述挤出管的延伸长度为h, 0<h≤1.5d。
可选地,4mm≤h≤2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相互平行。
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一辅助平面,定义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二辅助平面,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呈夹角设置α,0°≤α≤180°。
可选地,所述挤出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分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料形成一主体管;
将所述主体管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
将所述主体管朝向背离所述挤出管方向对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
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
可选地,将所述主体管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主体管夹持于模具的T型内腔中;
将顶针插入主体管的两端,对所述主体管的两端进行密封;
向主体管内注入环保材料;
所述顶针于所述主体管内推进,以使环保材料对所述主体管的内壁进行挤压,并成型出所述挤出管。
可选地,所述环保材料为水、油、盐或蜡。
可选地,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一辅助平面,定义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二辅助平面;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形成夹角α,0°≤α≤180°。
可选地,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挤出管、所述第一支流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至少之一的自由端成型出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热器,包括分流管;
所述分流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和
挤出管,所述挤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方向延伸;
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由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器;
所述换热器包括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和
挤出管,所述挤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方向延伸;
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由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由主体管对折而成,并能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的一端相连通,挤出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和挤出管能相互导通。第一弯折部进一步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第二弯折部进一步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第一支流管、第二支流管和挤出管的自由端能分别连接于需要相互导通的管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能对挤出管的长度进行补偿,使得挤出管利用现有的成型工艺成型长度较短的情况下,挤出管、第一支流管和第二支流管在安装过程中均能保证足够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主体管和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使得该分流管的成型过程简单,成型后的分流管整体质量高,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分流管的制作方法中开料后的主体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流管的制作方法中挤出第一支流管的示意图;
图3为主体管上成型第一支流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分流管的制作方法中主体管对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分流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分流管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分流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流管100。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100包括:
主体管10,所述主体管10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 15,所述第一弯折部13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支流管133,所述第二弯折部15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所述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一端相连接;和
挤出管11,所述挤出管1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3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51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方向延伸;
所述主体管10和所述挤出管11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11和所述第一支流管133由所述第一连接管131相连通,所述挤出管11和所述第二支流管153由所述第二连接管151相连通。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由主体管10对折而成,并能通过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的一端相连通,挤出管11连接于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连接处,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管131、第二连接和挤出管11能相互导通。第一弯折部13进一步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支流管133,第二弯折部15进一步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 151和第二支流管153,第一支流管133、第二支流管153和挤出管11的自由端能分别连接于需要相互导通的管路,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均能对挤出管11的长度进行补偿,使得挤出管11利用现有的成型工艺成型长度较短的情况下,第一支流管133、第二支流管153和挤出管11在安装过程中均能保证足够的安装和操作空间,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主体管10和挤出管11为一体结构,使得该分流管100的成型过程简单,成型后的分流管100 整体质量高,便于安装。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分流管100主要应用于空调器中的换热器,能够对换热器中的冷媒管实现三个方向的相互导通。换热器中的冷媒管通常为铜管。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所述主体管10的管径为d,定义所述挤出管11的延伸长度为h,0<h≤1.5d。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模具20在主体管10上挤出成型挤出管11,由于第一连接管131、第一支流管133、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的长均由主体管10的长度而定,需要使第一连接管131、第一支流管133、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得长度加长,只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主体管10,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均能对挤出管11的长度进行补偿,使得挤出管11理论上只要长度大于0即可保证该分流管100 具有适宜的安装和操作空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挤出管11的成型工艺要求较低,使得挤出管11成型简单。
一实施例中,h在范围1.3d≤h≤1.5d之内,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的分流管成型工艺简单。
在将该分流管100应用于换热器时,不同的换热器的冷媒管的管径尺寸有所不同,当冷媒管的管径较小的时候,挤出管11的延伸长度可以较短,当冷媒管的管径较大的时候,挤出管11的延伸长度需要相应的加长。为了使该分流管100能够适配安装于不同的换热器,挤出管11的延伸长度具体数值范围可以为:4mm≤h≤25mm。当h<4mm时,挤出管11的长度较短,无法于冷媒管进行可靠的连接;当h>25mm时,不仅对分流管100的成型工艺要求严格,且挤出管11延伸长度过长,已超出使用需求,造成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地,优选为6mm≤h≤9mm。具体地,h可以为6mm、7mm、8mm或9mm。
挤出管11朝向背离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方向延伸,该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可以相互平行也可以呈夹角设置。
参见图4、图5和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13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51相互平行,使得分流管100在弯折形成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后不会扭曲变形,从而使得该分流管1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体在沿第一管段至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小,流动效果好。
主体管10在对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的过程中,由于主体管10具有中空的流道,为了保证成型后对流经其的流体影响较小,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的连接处为圆弧形过渡,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的连接处的弯折半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若需要成型后的第一支流管133和第二支流管153间距较大,则相应的增加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的连接处的弯折半径。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呈夹角设置。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朝向远离挤出管11的方向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从而能调整第一支流管133和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的间距。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180°,具体可以为30°、 60°、90°或120°,可以在以上任意两数值间进行取值,具体根据使用需求选择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夹角。
参见图7,定义所述第一连接管131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支流管133的轴线形成第一辅助平面,定义所述第二连接管15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流管153 的轴线形成第二辅助平面,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呈夹角设置α。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辅助平面和第二辅助平面之间形成夹角,可以进一步调整第一支流管133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的间距,同时也可以调整第一支流管133的自由端和挤出管11的自由端的间距,以及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和挤出管11的自由端的间距,从而使得该分流管100 能够适配于不同尺寸的换热器。当然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分流管100不仅仅应用于换热器,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需要进行分流或集流的场合。
进一步地,0°≤α≤180°。具体可以为0°、30°、60°、90°或120°,可以在以上任意两数值间进行取值,具体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该第一辅助平面和第二辅助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当α<0°或α>180°时,分流管的弯折程度较大,对实际应用影响较大。
通常情况下,该分流管100应用于空调器的换热器时,由于换热器的冷媒管的自由端本身加工成型扩口或者缩口等连接结构,分流管100能够直接与冷媒管的自由端进行连接,而无需在挤出管11、第一支流管133或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成型连接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挤出管11的自由端进一步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一支流管133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在挤出管11、第一支流管133和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进一步加工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能够使得该分流管100能够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连接管,从而使得该分流管100的应用场合更广,该分流管100能应用于除了空调器的换热器以外的其他连接管,还可以应用于空调器以外的其他管路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分流管100的制作方法,该分流管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料形成主体管10;
将所述主体管10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11;
将所述主体管10朝向背离所述挤出管11方向对折形成第一弯折部13和第二弯折部15;
将所述第一弯折部13对折形成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支流管133;
将所述第二弯折部15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
参见图1,本发明技术技术方案中,开料形成一主体管10,具体可以通过开料机将一长条形的直管原料切割成所需尺寸的管段,每一管段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体管10。可以理解地,从原料上截取该主体管10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切割方式,如选用切割机或者手动切割。
在主体管10上成型挤出管11可以采用挤出工艺,于主体管10上挤出成型挤出管11,具体可以利用相应的模具20成型和挤出机对主体管10内填充的填充物30进行挤压,从而挤出成型挤出管11。
对第一延伸管施加外力,将第一延伸管进行对折,从而得到第二弯折管以及由第二弯折管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支流管153,该外力可以利用折弯机或者手动通过辅助工具施加。对第二延伸管的折弯方式类似与第一延伸管。
进一步地,在开料形成主体管10后,于主体管10上切割成型出连通孔,该连通孔连通主体管10内的流道,具体成型方式可以为现有的任意一种方式成型。
并于连通孔所在位置挤出成型挤出管11。
进一步地,将所述主体管10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11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主体管10夹持于模具20的T型内腔中;
将顶针50插入主体管10的两端,对所述主体管10的两端进行密封;
向主体管10内注入环保材料;
所述顶针50于所述主体管10内推进,以使环保材料对所述主体管10的内壁进行挤压,并成型出所述挤出管11。
参见图2,模具20包括上模21和下模23,上模21和下模23共同形成T 型内腔,上模21和下模23相互靠拢,合模后对主体管10进行夹持。本技术方案中向主体管10内注入的填充物30为环保材料,具体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粉末状态或者能够挤压变形的固态。
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艺方法制造该分流管100,可以采用灌铅挤压工艺成型挤出管11,即,将注入主体管10内的填充物选择为铅材,由于铅材的密度大且质地柔软,利用灌铅挤压工艺成型出的挤出管11,其延伸长度h可以达到h≥2d,从而使得挤出管11的延伸长度达到更长,使得成型后的分流管100具有合适的安装和操作空间。
但采用灌铅挤压工艺需要使用带铅材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铅材的泄露会对环境和人类带来危害,因此,本申请技术方案优选为环保的基础工艺对挤出管11进行成型,该环保的挤出工艺将主体管10内的填充物替换成环保的材料,但该环保的材料性能较铅材略差,使得成型后的挤出管11的长度能达到0<h≤1.5d之内,由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结构上,分流管100的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均能对挤出管11的长度进行补偿,从而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仅选用环保的成型工艺成型挤出管11,即可使成型后的分流管100满足使用需求,以使分流管100的成型过程更加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环保材料为水、油、盐或蜡。即在挤出成型第一支流管 133的过程中,向主体管10内填充的材料为水、油、盐或者蜡,以使挤出管 11的成型过程对环境和人类更加友好。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弯折部15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第一弯折部13和所述第二弯折部15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形成夹角。
第一辅助平面和第二辅助平面形成夹角,能改变第一支流管133的自由端和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的间距。具体地,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31 平行于第二连接管151,第一支流管133平行于第二流管,且第一支流管133 和第二支流管153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二连接管151的间距,以使第一辅助平面和第二辅助平面形成夹角,该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 0°≤α≤180°,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弯折部15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挤出管11、所述第一支流管133和所述第二支流管153至少之一的自由端成型出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为了使得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分流管100能够适用于更多场合,在成型完第二连接管151和第二支流管153后进一步对挤出管11、第一支流管133和第二支流管153的自由端进行加工,并成型出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从而便于与其他管路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地,只要分流管100的具体结构满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即使采用与本申请不同的工艺方法成型也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分流管100,该分流管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分流管100的制作方法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换热器包括多根冷媒管,以及连接多根冷媒管的翅片,分流管100的挤出管11、第一支流管133和第二支流管153分别连通一冷媒管,实现对三条冷媒管的导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换热器的形状和结构不做限制,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分流管100取代传统的换热器中具有三通功能的分流管100,使得换热器的整体制作过程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更加环保。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换热器包括换热器,该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换热器的制作方法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包括:
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对折形成的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接;和
挤出管,所述挤出管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方向延伸;
所述主体管和所述挤出管为一体结构,且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通,所述挤出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由所述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主体管的管径为d,定义所述挤出管的延伸长度为h,0<h≤1.5d。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4mm≤h≤2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一辅助平面,定义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二辅助平面,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呈夹角设置α,0°≤α≤180°。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且/或,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自由端形成有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7.一种分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料形成一主体管;
将所述主体管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
将所述主体管朝向背离所述挤出管方向对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
将所述第一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一连接管和第一支流管;
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主体管沿侧向向外挤出成型挤出管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主体管夹持于模具的T型内腔中;
将顶针插入主体管的两端,对所述主体管的两端进行密封;
向主体管内注入环保材料;
所述顶针于所述主体管内推进,以使环保材料对所述主体管的内壁进行挤压,并成型出所述挤出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材料为水、油、盐或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管的制作方法,
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定义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一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一辅助平面,定义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支流管的轴线形成第二辅助平面;对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施加压力,使所述第一辅助平面和所述第二辅助平面形成夹角α,0°≤α≤18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流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折形成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支流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挤出管、所述第一支流管和所述第二支流管至少之一的自由端成型出扩口、缩口、喇叭口或定位点。
12.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流管。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器。
CN201910183409.4A 2019-03-11 2019-03-11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Pending CN109915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3409.4A CN109915681A (zh) 2019-03-11 2019-03-11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3409.4A CN109915681A (zh) 2019-03-11 2019-03-11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5681A true CN109915681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4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3409.4A Pending CN109915681A (zh) 2019-03-11 2019-03-11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5681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6974A1 (de) * 1999-03-16 2000-09-20 HAKA.Gerodur AG Verbindungsstück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für Rohrleitungen einer Erdsondenanlage
CN202092504U (zh) * 2011-04-02 2011-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其三通形分流集流器
CN104822996A (zh) * 2012-12-07 2015-08-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管道单元
CN104864211A (zh) * 2015-05-13 2015-08-26 钱美霞 一种新型爪型三通及其生产工艺
CN105008809A (zh) * 2013-04-30 2015-10-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CN105865098A (zh) * 2016-05-27 2016-08-1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三通管及换热器
CN105865010A (zh) * 2016-05-25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182645A (zh) * 2016-08-08 2016-12-07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中空过水组件可溶性嵌件成型方法
CN206206868U (zh) * 2016-08-03 2017-05-31 浙江舜阳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水挤压型爪形三通
CN108151378A (zh) * 2018-01-26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管路系统及空调
CN108931082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柿沼金属精机株式会社 分支管
CN108981133A (zh) * 2018-06-05 2018-1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6974A1 (de) * 1999-03-16 2000-09-20 HAKA.Gerodur AG Verbindungsstück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für Rohrleitungen einer Erdsondenanlage
CN202092504U (zh) * 2011-04-02 2011-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及其三通形分流集流器
CN104822996A (zh) * 2012-12-07 2015-08-0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管道单元
CN105008809A (zh) * 2013-04-30 2015-10-2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CN104864211A (zh) * 2015-05-13 2015-08-26 钱美霞 一种新型爪型三通及其生产工艺
CN105865010A (zh) * 2016-05-25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865098A (zh) * 2016-05-27 2016-08-17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三通管及换热器
CN206206868U (zh) * 2016-08-03 2017-05-31 浙江舜阳管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水挤压型爪形三通
CN106182645A (zh) * 2016-08-08 2016-12-07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中空过水组件可溶性嵌件成型方法
CN108931082A (zh) * 2017-05-22 2018-12-04 柿沼金属精机株式会社 分支管
CN108151378A (zh) * 2018-01-26 2018-06-1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管路、管路系统及空调
CN108981133A (zh) * 2018-06-05 2018-12-11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13027717B1 (pt)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fabricar um objeto tubular médico, tal como um cateter, para inserção em uma passagem do corpo
CN109915681A (zh) 分流管、分流管的制作方法、换热器和空调器
KR101506797B1 (ko) 관 플랜징 방법
CN101188922B (zh) 散热装置
JP2007010199A (ja) 多孔管及び多孔管の製造方法
CN207005511U (zh) 一种带防脱结构的出水管座
CN207145819U (zh) 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CN202252569U (zh) 波纹管
CN209867172U (zh) 一种扩口器
CN103471445A (zh) 翅片式换热管
CN107504303A (zh) 空调管路连接结构和空调器
CN213954669U (zh) 一种水管接头
CN201748841U (zh) 一种格林接头及采用该格林接头的散热器水道连接结构
JPS6262196A (ja) 熱交換器
CN201621389U (zh) 金属波纹管
CN206094991U (zh) 汽车空调热交换管路
CN205808197U (zh) 热管散热器用连通器
CN219413920U (zh) 小规格分歧管
CN220286667U (zh) 一种卡套波纹管
CN210010368U (zh) 一种新型眼镜三通管结构及其成型模具组件
CN218063887U (zh) 一种承插共合式金属管件及连接结构
CN208187230U (zh) 一种换热器管连接结构及换热器
CN1086025C (zh) 空调器
CN210372404U (zh) 一种管道接头
JP2004270884A (ja) 管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