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64568B -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64568B
CN109864568B CN201711261206.XA CN201711261206A CN109864568B CN 109864568 B CN109864568 B CN 109864568B CN 201711261206 A CN201711261206 A CN 201711261206A CN 109864568 B CN109864568 B CN 1098645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team
cooking
amount
heat pre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12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64568A (zh
Inventor
梁志佳
邢凤雷
刘化勇
黄韦铭
马利
罗飞龙
吴慧民
邢胜华
羊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12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64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64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64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该米饭补炊方法包括:开始保温后,补炊蒸汽投放阶段,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多少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和/或根据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比如,饭煲内锅内的米量较多(大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长时,可以投放较多的补炊蒸汽,从而尽可能地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米量较少(小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短时,可以投放较少的补炊蒸汽,从而在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的同时,避免由于蒸汽过多而米量较少出现的米饭滴白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补炊效果,改善米饭口感。

Description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米饭补炊方法,和一种能够实施该米饭补炊方法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各种厨房小家电比如蒸锅和电饭煲越来越普及,这些厨房小家电都普遍应用高温的蒸汽来烹饪。
比如电饭煲中利用蒸汽发生器内的水沸腾而产生的高温蒸汽对饭煲内锅内的米饭进行保湿和保温,以避免米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变干发黄,从而影响米饭的质量和口感。
但是,目前的这种电饭煲是通过控制蒸汽投放的时间来控制进入到饭煲内锅内的蒸汽投放量。由于蒸汽产生的时间、速度不稳定而导致蒸汽投放量不易精确控制,在保温阶段前期,蒸汽量过大则会引起米饭过于湿润,并出现滴白。而在保温阶段后期,蒸汽量不足则会引起米饭发黄和发干,降低食用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米饭补炊方法,该米饭补炊方法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能够根据需要补炊的米量的多少和/或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补炊蒸汽的投放量,以提升米饭的保湿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米饭补炊方法,该米饭补炊方法包括:开始保温后,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多少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和/或,根据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
通过该技术方案,由于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能够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的多少和/或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的补炊蒸汽量,比如,饭煲内锅内的米量较多(大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长时,可以投放较多的补炊蒸汽,从而尽可能地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米量较少(小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短时,可以投放较少的补炊蒸汽,从而在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的同时,避免由于蒸汽过多而米量较少出现的米饭滴白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补炊效果,改善米饭口感。
进一步地,多米量等级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少米量等级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
进一步地,根据饭煲内锅内的刻度线来识别饭煲内的米量多少,其中,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越过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大米量;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位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中米量;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低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小米量。
进一步地,将补炊蒸汽投放阶段的保温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间隔,其中,每个时间间隔内投放补炊蒸汽。
更进一步地,多个时间间隔相同。
另外,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后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上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
进一步地,各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以相同的数值增加。
进一步地,从保温一开始的预设时间内,不投放补炊蒸汽,保温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后,进入补炊蒸汽投放阶段。
进一步地,所述米饭补炊方法还包括,若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时,按照预设的米量等级来投放补炊蒸汽。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所述电饭煲能够实现以上任意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
这样,如上所述的,该电饭煲能够实现更好地补炊效果,显著地提升了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好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米饭补炊方法中蒸汽量、米量和保温时间的坐标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米饭补炊方法中的一个框图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米饭补炊方法中的另一个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所示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米饭补炊方法能够利用高温蒸汽对饭煲内锅内的米饭进行补炊,以对米饭进行保温保湿,其中,该米饭补炊方法包括:开始保温后,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多少(米量等级)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比如图1中所示的蒸汽量Q,其中,某一时间T2内,小米量的蒸汽量Q1’小于大米量的蒸汽量Q1,和/或,根据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比如图1中所示的一个时间T2内的蒸汽量Q1小于另一个时间T2内的蒸汽量Q2。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能够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的多少来控制投放的补炊蒸汽量和/或根据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比如,饭煲内锅内的米量较多(大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长时,可以投放较多的补炊蒸汽,比如两个时间T2内的蒸汽量Q2和Q3,从而尽可能地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米量较少(小米量)时和/或保温时间较短时,可以投放较少的补炊蒸汽,比如两个时间T2内的蒸汽量Q3和Q3’,从而在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的同时,避免由于蒸汽过多而米量较少出现的米饭滴白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补炊效果,改善米饭口感。
当然,电饭煲可以在烹饪完成后自动开始保温,或者,使用者也可以手动操作电饭煲开始保温,在手动操作开始保温时,则具有能够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和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的两种保温模式,这将在以下详细说明。
另外,在该米饭补炊方法中,一种实施方式中,饭煲内锅内的米量较多时,并且需要保温较短时间时,可以投放较少的补炊蒸汽,或者,饭煲内锅内的米量较小而需要保温较长时间时,可以在该保温时间内投放较多的补炊蒸汽;或者,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保湿和提温时,可以补入较多的补炊蒸汽量。
或者,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多米量等级(米量相对较大)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少米量等级(米量相对较小)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比如小米量的补炊蒸汽投放量、中米量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和大米量的补炊蒸汽投放量依次增加,另外,多米量等级的保温时间较短时,由于米量较多,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补入较多量的补炊蒸汽。这样,根据米量的增加和/或保温时间的长短,来相应地投放的补炊蒸汽量,不仅可以尽可能地保证每一颗米粒能够吸收合适的水分,避免由于蒸汽过多而米量较少保温时间较短而出现的米饭滴白现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补炊效果,改善米饭口感。
当然,不同米量的保温时间基本是可以确定的,比如,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设置电饭煲,使得不同米量的都保温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预设时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小米量、中米量和大米量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在开始煮米饭时,可以采用量杯的数量多少来判定米量的多少,从而设定相应的补炊蒸汽投放量。
或者,也可以根据烹饪后的熟米饭的量来确定,比如,可以通过饭煲盖体上的探测头来检测米饭的上表面的位置,从而确定米量的多少,比如,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饭煲内锅内的刻度线来识别饭煲内的米量多少,其中,比如,采用感应探头或者位置传感器等确定饭煲内锅内的米饭的上表面的位置,在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越过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大米量;此时,在相同的保温时间内,可以投放较多的补炊蒸汽,在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位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中米量,此时,在相同的保温时间内,可以投放中等量的补炊蒸汽;在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低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小米量,此时,在相同的保温时间内,可以投放少量的补炊蒸汽。
在开始投放补炊蒸汽后,蒸汽可以持续投放,或者断续投放,比如,如图1所示的,将补炊蒸汽投放阶段的保温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间隔,比如图1中的多个时间间隔T2,其中,每个时间间隔T2内投放补炊蒸汽,当然,各个时间间隔T2内的补炊蒸汽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也可以在各个时间间隔T2内的一段时间内投放补炊蒸汽,另一段时间内不投放补炊蒸汽。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米饭的补炊效果,多个时间间隔相同,比如,每隔时间间隔1.5小时内,进行一次蒸汽投放。
进一步地,由于米饭含水率下降速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快,因此,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后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上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这样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更多的蒸汽可以进入到饭煲内锅内进行补炊,使得几乎每粒米饭可以充分吸收水分,更好的使米饭接近62%黄金含水率的状态。
当然,为了提升米饭补炊的持续平稳性,比如大起大落的补炊效果,优选地,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各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以相同的数值增加。这样,可以确保各个时间间隔内,米饭处于基本相同的吸水补炊状态。
可选择地,各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可以以不相同的数值增加,比如,第二个时间T2和第一个时间T2的补炊蒸汽量的差值可以小于第三个时间T2和第二个时间T2的补炊蒸汽量的差值。
另外,由于米饭在刚烹饪完成后,米粒本身就含有较多的水分,此时,为了避免出现米粒的过湿而出现滴白,优选地,如图1所示的,从保温一开始的预设时间T1,比如1小时或者10-20分钟内,不投放补炊蒸汽,保温时间超过预设时间T1后,则进入补炊蒸汽投放阶段,比如图1中的T2时间内,则开始投放补炊蒸汽。
另外,为了满足使用者对剩余的米饭保温,优选地,米饭补炊方法还包括,若用户操作饭煲开始保温,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时,或者因探测头故障等其他原因导致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时,按照预设的米量等级比如小米量或者中米量或者大米量所需的补炊蒸汽量来投放补炊蒸汽。当然,在此补炊阶段,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补炊蒸汽量可以增加。
以下结合图1、图2和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米饭补炊方法的一种实施例:
电饭煲烹饪开始并完成后,开始米量识别,随后进入保温以开始保温,此时,在时间T1内并不投放补炊蒸汽,在保温时间T超过T1后,开始计时,并根据米量的多少来确定投放的蒸汽量Q,比如,米量大于A,比如越过饭煲内锅的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大米量,则开始保温程序1,随后在每个时间间隔T2内,投放相对应的蒸汽量,比如投放量依次增加的Q1、Q2和Q3等;
若米量小于A并大于B,比如位于饭煲内锅的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中米量,则开始保温程序2,随后在每个时间间隔T2内,投放相对应的蒸汽量Q;
若米量小于B时,比如低于饭煲内锅的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小米量,则开始保温程序3,随后在每个时间间隔T2内,投放相对应的蒸汽量,比如投放量依次增加的Q1’、Q2’和Q3’等;
而在保温时间达到预设的保温时间后,则保温结束。
另外,如图3所示的,如果使用者需要对剩余的米饭进行保温保湿并且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时,则使用者可以操作电饭煲进入保温,开始计时,并按照预设米量等级比如小米量的保温程序3,也就是,按照预设的小米量或中米量或者大米量所需的补炊蒸汽量来投放补炊蒸汽。当然,在此补炊阶段,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补炊蒸汽量可以增加。而在保温时间达到预设的保温时间后,则保温结束。
当然,时间T1和T2可以以分钟来计算,也可以以小时来计算,比如,使用者在出门可以设置电饭煲来煮饭,此时,时间T1和T2以小时计算,当使用者在家里煮饭时,时间T1和T2可以以分钟来计算。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其中,该电饭煲能够实现以上任意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比如,电饭煲的控制单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米量多少信号来控制水杯的加热单元的加热速度来控制相应的蒸汽量,或者,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相应开关阀的开度来调节进入到饭煲内锅的补炊蒸汽量。
这样,如上所述的,该电饭煲能够实现更好地补炊效果,显著地提升了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好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始保温后,在补炊蒸汽投放阶段,根据保温进行的时间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其中,将补炊蒸汽投放阶段的保温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间隔,其中,每个时间间隔内投放补炊蒸汽,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后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上一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的饭煲内锅内的米量多少来控制投放到饭煲内锅内的补炊蒸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多米量等级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大于少米量等级时的补炊蒸汽投放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饭煲内锅内的刻度线来识别饭煲内的米量多少,其中,
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越过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大米量;
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位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中米量;
饭煲内锅内米饭的上表面低于中部刻度线时,判定为小米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时间间隔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时间间隔内的补炊蒸汽投放量以相同的数值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保温一开始的预设时间内,不投放补炊蒸汽,保温时间超过预设时间后,进入补炊蒸汽投放阶段。
8.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米饭补炊方法还包括,若无法识别饭煲内锅内的米量时,按照预设的米量等级来投放补炊蒸汽。
9.一种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饭煲能够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米饭补炊方法。
CN201711261206.XA 2017-12-04 2017-12-04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Active CN109864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1206.XA CN109864568B (zh) 2017-12-04 2017-12-04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1206.XA CN109864568B (zh) 2017-12-04 2017-12-04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4568A CN109864568A (zh) 2019-06-11
CN109864568B true CN109864568B (zh) 2021-08-10

Family

ID=6691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1206.XA Active CN109864568B (zh) 2017-12-04 2017-12-04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645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6948B (zh) * 2019-07-26 2020-10-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0575056B (zh) * 2019-09-19 2021-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7914B2 (ja) * 2002-07-30 2006-03-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07236518A (ja) * 2006-03-07 2007-09-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5188337B2 (ja) * 2007-09-12 2013-04-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14121351A (ja) * 2012-12-20 2014-07-03 Panasonic Corp 炊飯器
CN106308479B (zh) * 2015-07-08 2018-06-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煮饭器和使用该煮饭器进行保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64568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3842B (zh) 一种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CN104172904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5747835B (zh) 一种电饭煲的烹饪控制方法
CN109259579A (zh) 一种电蒸箱控制方法及电蒸箱
CN105455663B (zh) 一种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力锅、电饭煲
CN109864568B (zh) 米饭补炊方法和电饭煲
CN1965742B (zh) 电饭煲
CN102073329A (zh) 电脑电饭锅粥/汤烹饪过程添加材料的自动精确控温工艺
CN104754992A (zh) 压力电饭锅的控制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压力电饭锅
CN101364094A (zh) 一种压力电饭煲米饭蒸煮控制方法
CN105935253A (zh) 加热装置及加热控制方法
CN106264073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286256B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烹饪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EP2088904A2 (en) A coffee machine
CN110558852A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以及烹饪器具
EP2088903B1 (en) A coffee machine
CN107616687A (zh) 煮汤的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压力烹饪器具
CN102783907A (zh) 煮饭器
CN107616688A (zh) 煮汤的烹饪控制方法及装置、压力烹饪器具
CN106264111A (zh) 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方法和电烹饪器
CN111107682A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58393B (zh) 煮饭器和使用该煮饭器进行保温的方法
CN112256069A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JP2009101212A (ja) ジャー炊飯器
JP2007029142A (ja) 炊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