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185B -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185B
CN109830185B CN201910133935.XA CN201910133935A CN109830185B CN 109830185 B CN109830185 B CN 109830185B CN 201910133935 A CN201910133935 A CN 201910133935A CN 109830185 B CN109830185 B CN 1098301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bending
folding assembly
folding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39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185A (zh
Inventor
马春军
赵杰
肖振林
汪欢
朱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39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18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75038 priority patent/WO202016897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减小折叠显示终端弯折位置处发生脱胶的几率。折叠组件用于承载柔性屏。折叠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弯折支撑件以及柔性支撑条。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弯折支撑件包括柔性连接层以及多条刚性支撑条。刚性支撑条沿转轴轴线方向设置。多条刚性支撑条间隔、并排设置。该刚性支撑条与柔性连接层相连接。柔性连接层通过位于该柔性连接层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此外,上述柔性支撑条与多条刚性支撑条交叉设置且相连接,并通过位于该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折叠显示终端逐渐成为未来移动电子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折叠显示终端在展开状态下,能够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提升观影效果。折叠显示终端在折叠状态下,能够获得较小的体积,便于用户携带。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上述折叠显示终端的弯折位置在多次弯折之后容易出现脱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用于减小折叠显示终端弯折位置处发生脱胶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组件。该折叠组件用于承载柔性屏。该折叠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弯折支撑件以及柔性支撑条。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位于转轴的两侧,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弯折支撑件位于转轴朝向柔性屏的一侧,并与转轴、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连接。弯折支撑件包括柔性连接层以及多条刚性支撑条。刚性支撑条沿转轴轴线方向设置。多条刚性支撑条间隔、并排设置。该刚性支撑条与柔性连接层相连接。柔性连接层通过位于该柔性连接层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此外,上述柔性支撑条与多条刚性支撑条交叉设置且相连接,并通过位于该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在此情况下,刚性支撑条能够为弯折支撑件提供较强的刚度,使得折叠显示终端在弯折过程中,柔性屏弯折区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此外,为了避免多条刚性支撑条与柔性屏弯折区直接通过胶层相连接,导致弯折区在相邻两条刚性支撑条之间的空隙处没有得到有效的支撑,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柔性连接层通过位于其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弯折区相连接,柔性支撑条通过位于其朝向柔性屏的表面上的胶层柔性屏弯折区相连接。由于柔性连接层、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的表面为连续的表面,因此可以提高了整个折叠组件与柔性屏弯折区的接触面积,使得柔性屏与折叠组件的连接更加牢固,减小柔性屏出现由于脱胶的几率。此外,柔性连接层与柔性支撑条采用柔性材料构成,可以增加折叠组件中与柔性屏的弯折区相接触部分的柔韧性,在柔性屏弯折过程中,柔性连接层与柔性支撑条可以跟随柔性屏弯折区的形变而发生形变,有利于对柔性屏进行动态支撑。
可选的,多条刚性支撑条伸出柔性连接层的至少一端。一条柔性支撑条与伸出柔性连接层的多条刚性支撑条相连接。从而便于与多条刚性支撑条交叉设置的柔性支撑条能够与上述多条刚性支撑条相连接。
可选的,刚性支撑条上,伸出柔性连接层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孔。折叠组件还包括与柔性支撑条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柱。一个连接柱卡入一个连接孔内。一个连接柱与一个连接孔相配合,且连接柱与柔性支撑条相连接,从而可以使得柔性支撑条与上述多条刚性支撑条固定连接。
可选的,连接孔为阶梯孔。阶梯孔中孔径小的第一子孔朝向柔性支撑条,阶梯孔中孔径大的第二子孔朝向转轴。连接柱为阶梯柱。阶梯柱中轴径小的第一子柱与第一子孔相配合,阶梯柱中轴径大的第二子柱与第二子孔相配合。当连接柱与柔性支撑条材料相同,且为一体结构时,可以通过拉胶工艺,将一个连接柱穿过一个连接孔,并拉伸该连接柱。拉伸后的连接柱中,第一子柱和第二子柱的交界面,与连接孔中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的交界面相接触。然后,将第二子柱中伸出第二子孔的部分减掉,使得直径较大的第二子柱位于第二子孔内,并卡在第一子孔和第二子孔的交界面处。由于第二子柱的直径大于第一子孔的孔径,从而可以降低外力作用下,连接柱从连接孔中脱离。
可选的,折叠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挡墙。一个第一挡墙与一个刚性支撑条上,伸出柔性连接层的部分的端面相连接。第一挡墙高于刚性支撑条朝向柔性支撑条的表面。柔性支撑条位于第一挡墙与柔性连接层之间。无论在折叠显示终端处于展开状态,还是处于折叠状态,通过上述第一挡墙可以对该第一挡墙内侧的各个部件进行遮挡,从而达到提供折叠显示终端外观效果的目的。
可选的,刚性支撑条中,伸出柔性连接层的部分嵌入柔性支撑条内,且与柔性支撑条为一体结构。在此情况下,由于柔性连接层与柔性支撑条的材料不同,可以分别进行两次注塑工艺,使得由刚性支撑条和柔性连接层构成的弯折支撑件,与柔性支撑条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折叠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挡墙。一个第二挡墙与一条柔性支撑条背离柔性连接层的表面相连接。第二挡墙高于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的表面。通过第二挡墙可以对涂覆于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表面的胶水进行阻挡,避免胶水外流。
可选的,弯折支撑件中,柔性连接层靠近柔性屏设置。由于柔性连接层的表面平整,从而在其与柔性屏粘接后,可以提高柔性屏的弯折区的表面平整性,减小柔性屏出现由于脱胶的几率。
可选的,柔性支撑条与位于该柔性支撑条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的粘接性,大于柔性连接层与位于该柔性连接层朝向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的粘接性。这样一来,柔性支撑条可以增强柔性屏弯折区与弯折支撑件的连接性,使得柔性屏与弯折支撑件的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的,构成柔性连接层的材料包括硅胶。构成柔性支撑条的材料包括塑胶材料。从而使得柔性支撑条与胶层的粘接性大于,柔性连接层与胶层的粘接性。
可选的,第一壳体朝向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凹槽,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粘接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壳体朝向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凹槽,弯折支撑件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粘接于第二凹槽内。弯折支撑件的中间区域与转轴相连接。通过设置上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使得折叠组件与柔性屏相粘接的表面平整,减小柔性屏开胶的几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折叠显示终端。该折叠显示终端包括柔性屏,以及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折叠组件。此外,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区与折叠组件中的第一壳体相连接。柔性屏的第二非弯折区与折叠组件中的第二壳体相连接。柔性屏的弯折区与折叠组件中的弯折支撑件相连接。其中,弯折区位于第一非弯折区和第二非弯折区之间。上述折叠显示终端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弯折支撑件包括柔性连接层,以及与柔性连接层相连接的多条刚性支撑条。折叠组件中的一个柔性支撑条与伸出柔性连接层的多条刚性支撑条相连接。柔性屏包括显示屏本体,以及盖板。盖板覆盖显示屏本体的显示面,且伸出显示屏本体的周边。显示屏本体与弯折支撑件相连接。盖板伸出显示屏本体的部分与柔性支撑条相连接。当盖板伸出显示屏本体的部分,通过胶层与柔性支撑条相连接时,利用柔性支撑条与胶层较高的粘结性,可以提高柔性支撑条与柔性屏整体结构的粘接强度,降低柔性屏开胶的几率。此外,当显示屏本体与柔性连接层通过胶层相连接时,可以利用柔性连接层的柔韧性,有利于确保柔性屏的最大弯折角度能够到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折叠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折叠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述的折叠显示终端处于折叠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所述的折叠显示终端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折叠组件与柔性屏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折叠组件与柔性屏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折叠显示终端处于折叠状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1中折叠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沿A方向获得的仰视图;
图7c为图1中折叠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d为图1中折叠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中折叠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支撑条与刚性支撑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b为图13a中沿C-C剖切得到的一种截面图;
图13c为图13a中沿C-C剖切得到的另一种截面图;
图14a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终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支撑条与刚性支撑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折叠显示终端;10-柔性屏;101-第一非弯折区;102-第二非弯折区;103-弯折区;110-显示屏本体;111-盖板;20-折叠组件;201-第一壳体;211-第一凹槽;202-第二壳体;212-第二凹槽;203-转轴;213-第一转动轴;223-第二转动轴;204-第一叶片;214-第二叶片;224-螺纹孔;30-弯折支撑件;301-柔性连接层;302-刚性支撑条;312-第一挡墙;40-柔性支撑条;401-第二挡墙;50-连接孔;501-第一子孔;502-第二子孔;51-连接柱;511-第一子柱;512-第二子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本申请中,“上”、“下”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终端,该折叠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具有显示界面的产品。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折叠显示终端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1所示,折叠显示终端01包括的柔性屏10。该柔性屏10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
AMOLED显示屏作为一种自发光显示屏,无需设置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BLM)。因此,当AMOLED显示屏中的衬底基板采用柔性树脂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构成时,上述AMOLED显示屏能够具有可弯折的特性。
此外,如图1所示,上述折叠显示终端01还包括用于承载柔性屏10的折叠组件20。
该折叠组件20包括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以及位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之间的转轴203。
如图2a所示,转轴203与第一壳体201、第二壳体202相连接。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位于转轴203的两侧,即第一壳体201位于转轴203轴线O-O的左侧,第二壳体202位于转轴203轴线O-O的右侧。
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可以分别绕转轴203的轴线O-O进行旋转。
为了使得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通过转轴203转动连接,上述折叠组件20还包括如图2a所示的第一叶片204和第二叶片214。
第一叶片204的一端与转轴203相连接,另一端如图2b所示,可以伸入第一壳体201下方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安装于螺纹孔224中的螺钉与第一壳体201相连接。
同理,第二叶片214的一端与转轴203相连接,另一端可以伸入第二壳体202下方的安装槽内,并通过安装于螺纹孔224中的螺钉与第二壳体202相连接。
基于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转轴203的结构可以如图2b所示,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动轴213和第二转动轴223。此时,第一转动轴213和第二转动轴223的轴线作为图2a所示的转轴203的轴线O-O。
其中,第一转动轴213与第一叶片204相连接,第二转动轴223与第二叶片214相连接。
如图2b所示,第一转动轴213和第二转动轴223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转动轴213通过第一叶片204带动第一壳体201绕第一转动轴213的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轴223通过第二叶片214带动第二壳体202绕第二转动轴223的轴线转动。
由于第一转动轴213和第二转动轴223的轴线,可以作为图2a所示的转轴203的轴线O-O,从而可以达到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分别沿转轴203的轴线O-O进行旋转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对转轴203结构的一种举例说明,其他结构的转轴203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申请对上述转轴203的结构不进行限定,只要使得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能够通过转轴203转动连接即可。
在此基础上,如图3a或图3b所示,柔性屏10的一部分通过胶层(图3a中黑色涂层部分)固定于第一壳体201上,一部分通过胶层固定于第二壳体202上,柔性屏10的其余部分位于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用于将两个部件进行粘接的胶层可以为附图胶水后形成的薄膜层。
其中,上述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用于承载柔性屏10,保证柔性屏10的平整性,并对柔性屏10的非显示面进行保护。此外,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上还设置有其他的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耳机、听筒、按键、电池等。
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分别沿转轴203的轴线O-O(如图2a所示)进行旋转,如图3a所示,当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之间的夹角α小于180°时,柔性屏10处于折叠状态。
或者,如图3b所示,当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之间的夹角α增大至180°时,柔性屏10处于展开状态。
在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不具备弯折特性的情况下,柔性屏10上与第一壳体201通过胶层相连接的区域无法弯折,该部分区域为如图4所示的第一非弯折区101。
柔性屏10上与第二壳体202通过胶层相连接的区域,在第二壳体202的承载下也无法弯折,该部分区域为如图4所示的第二非弯折区102。
此外,柔性屏10中,位于上述第一非弯折区101和第二非弯折区102之间的部分,为能够使得折叠显示终端01实现弯折特性的弯折区103。
在此基础上,为了对上述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进行支撑,以提高弯折区103的刚度和抗冲击性的同时,确保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的弯折性能能够到达要求。如图5所示,上述折叠组件20还包括弯折支撑件30。
弯折支撑件30位于转轴203朝向柔性屏10的一侧。上述弯折支撑件30还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相连接。
示例的,如图5所示,在第一壳体201朝向柔性屏10的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凹槽211。弯折支撑件30靠近第一壳体201的一端,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一凹槽211内。
第二壳体202朝向柔性屏10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212。弯折支撑件30靠近第二壳体202的一端,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二凹槽212内。
此外,弯折支撑件30中,除了与第一壳体201和第二壳体202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中间区域,与转轴203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弯折支撑件30与转轴203相连接的方式不做限定。
由上述可知,一方面,弯折支撑件30需要对弯折区103进行支撑,以使得折叠显示终端01在弯折过程中,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能力,减少柔性屏10在弯折区103出现损坏的几率。
另一方面,弯折支撑件30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以确保柔性屏10弯折区103的最大弯折角度能够到达要求。例如,如图6所示,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以及弯折支撑件30在处于最大弯折角度时,能够保证第一壳体201的背面(背离柔性屏10的一侧表面)与第二壳体202的背面相接触。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或图7c所示,弯折支撑件30包括柔性连接层301以及多条刚性支撑条302。该刚性支撑条302沿转轴203轴线O-O方向设置。此外,多条刚性支撑条302间隔、并排设置。在此情况下,当弯折支撑件3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0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壳体202相连接时,弯折支撑件30中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平行设置于第一壳体201与第二壳体202之间。
其中,构成刚性支撑条302的材料的刚度大于构成柔性连接层301的材料的刚度。
示例的,构成刚性支撑条302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或者也可以为硬质的塑料,例如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构成柔性连接层301的材料可以为具有较高柔韧性的硅胶材料。这样一来,柔性材料层301可以使得弯折支撑件30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从而确保柔性屏10弯折区103的最大弯折角度能够到达要求。
此外,刚性支撑条302能够为弯折支撑件30提供较强的刚度,以使得弯折支撑件30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达到提高折叠显示终端01在弯折过程中,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的抗冲击能力。
以下,对弯折支撑件30中,刚性支撑条302与柔性连接层301的设置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位于柔性连接层301的表面。沿图7a中的A方向得到的仰视图,如图7b所示,多条刚性支撑条302间隔设置,且每一条刚性支撑条302都与柔性连接层301相连接。
或者,又例如,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c所示,柔性连接层301对多条刚性支撑条302进行包裹。在此情况下,每一条刚性支撑条302周边均被柔性连接层301覆盖。
在此情况下,对于上述任意一种结构的弯折支撑件30而言,如图7d所示,可以将弯折支撑件30中的柔性连接层301靠近柔性屏10设置。并且,上述柔性连接层301通过位于该柔性连接层301朝向柔性屏10的表面(即上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相连接。
这样一来,由于柔性连接层301的表面平整,从而在其与柔性屏10粘接后,可以提高弯折支撑件30与柔性屏10的接触面积,使得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的表面具有良好的平整性,减小柔性屏10出现由于脱胶的几率。在柔性屏10弯折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由脱胶导致的弯折区103发生起拱的现象。
由上述可知,构成柔性连接层301的材料可以为硅胶材料。硅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从而能够使得柔性屏10弯折区103的最大弯折角度能够到达要求。
然而,由硅胶构成的柔性连接层301,在通过胶层与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相连接时,由于硅胶与胶层的粘接性较弱,从而在折叠显示终端01经过多次弯折后,会使得柔性屏10弯折区103的位置发生脱胶,导致柔性屏10出现起拱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20,如图8a所示,还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支撑条40。如图8b(图8a中B位置的放大图)所示,柔性支撑条40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交叉设置且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柔性支撑条40可以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垂直设置。
此外,上述柔性支撑条40通过位于该柔性支撑条40朝向柔性屏10的一侧表面上的胶层与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相连接。
在此情况下,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不仅与弯折支撑件30中的柔性连接层301通过胶层相连接,还通过上述胶层与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此外,由于柔性支撑条40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交叉设置,且相连接,可以使得柔性支撑条40与整个弯折支撑件30相连接。
这样一来,上述柔性屏10弯折区103中与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的部分,通过柔性支撑条40与弯折支撑件30相连接。
在此基础上,柔性支撑条40与位于该柔性支撑条40朝向柔性屏10表面上的胶层的粘结性,大于柔性连接层301与位于该柔性连接层301朝向柔性屏10表面上的胶层的粘结性。示例性的,构成柔性连接层301的材料为上述硅胶。构成柔性支撑条40的材料可以为可弯折的塑胶材料,例如,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或者橡胶等。
这样一来,柔性支撑条40可以增强柔性屏10弯折区103与弯折支撑件30的连接性,使得柔性屏10与弯折支撑件30的连接更加牢固。此外,弯折支撑件30还与转轴203相连接。因此柔性屏10的弯折区103可以牢固的连接于折叠组件20上,从而达到减小柔性屏10在弯折区103出现脱胶的几率,避免柔性屏10出现起拱的现象。
此外,为了使得上述柔性支撑条40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交叉设置且相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至少一端。
在此情况下,如图9a所示,可以将柔性支撑条40设置于柔性连接层301的一端,即该柔性连接层301与转轴203的轴线O-O垂直的一个端面的一侧,并且柔性支撑条40与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折叠组件20具有两条柔性支撑条40,分别设置于柔性连接层301与转轴203的轴线O-O垂直的两个端面两侧。上述两条柔性支撑条40分别在柔性连接层301的两端,与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
由上述可知,柔性屏10可以通过胶层与弯折支撑件30中的柔性连接层301,以及位于柔性连接成301至少一端的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
以下针对柔性屏10的具体结构,对柔性屏10与柔性连接层301以及柔性支撑条40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柔性屏10,如图10所示包括显示屏本体110,以及盖板111。显示屏本体110具有可弯折特性,且用于显示图像。
盖板111也具有可弯折特性,通过胶层粘接于显示屏本体110的显示面,以对该显示屏本体110进行保护。
此外,当上述折叠显示终端01具有触控功能时,该折叠显示终端01还包括触控电极,上述触控电极可以设置于盖板111朝向显示屏本体110的一侧表面上。
如图10所示,盖板111的面积通常大于显示屏本体110显示面的面积,因此盖板111在覆盖显示屏本体110的显示面后,多余的部分会伸出显示屏本体110的周边。
在此情况下,如图11所示,以柔性连接层3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条柔性支撑条40为例。显示屏本体110可以与上述弯折支撑件30中的柔性连接层301通过胶层(黑色涂层位置)相连接。盖板111伸出显示屏本体110的部分通过上述胶层与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
基于此,在构成柔性连接层301的材料为硅胶,构成柔性支撑条40的材料为上述弯折的塑胶材料的情况下,柔性连接层301与胶层的粘接性小于,柔性支撑条40与胶层的粘接性。此外,柔性连接层301的柔韧性大于柔性支撑条40的柔韧性。
在此情况下,如图11所示,当盖板111伸出显示屏本体110的部分,通过胶层与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时,利用柔性支撑条40与胶层较高的粘结性,可以提高柔性支撑条40与柔性屏10整体结构的粘接强度,降低柔性屏10开胶的几率。
此外,当显示屏本体110与柔性连接层301通过胶层相连接时,可以利用柔性连接层301的柔韧性,有利于确保柔性屏10的最大弯折角度能够到达要求。
此外,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遮挡组件20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沿转轴203的轴线方向O-O设置的弯折支撑件30。在此情况下,每个弯折支撑件30中的柔性连接层301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一条与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的柔性支撑条40。
由上述可知,柔性支撑条40通过胶层与柔性屏10相连接,此外,该柔性支撑条40还与弯折支撑件30中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从而达到提高柔性屏10与弯折支撑件30连接强度目的。以下通过具体的示例,对柔性支撑条40与刚性支撑条302的连接方式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示例一
本示例中,如图13a所示,折叠组件20还包括多个连接柱51。柔性支撑条40通过连接柱51与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
具体的,如图13a所示,刚性支撑条302上,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孔50。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机械钻孔工艺,在刚性支撑条302上制备上述连接孔50。
此外,如图13a所示,上述多个连接柱51与柔性支撑条40相连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柱51与柔性支撑条40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结构。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同一次注塑工艺同时完成柔性支撑条40,以及多个连接柱51的制备。
基于此,当与柔性支撑条40多个连接柱51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后,沿图13a所示的虚线进行剖切,获得的剖视图如图13b所示,上述多个连接柱51中的每一个连接柱51卡入一个连接孔50内。
此外,为了提高连接柱51与连接孔50配合的紧密程度,以提高柔性支撑条40与刚性支撑条302之间的连接强度。如图13b所示,该连接孔50为阶梯孔,即该连接孔50包括孔径不同,且相连通的第一子孔501和第二子孔502。
其中,阶梯孔中,孔径小的第一子孔501朝向柔性支撑条40;阶梯孔中,孔径大的第二子孔502朝向转轴203,即背离柔性支撑条40设置。
此外,上述连接柱51为阶梯柱,即该连接柱51包括轴径不同,且相连接的第一子柱511和第二子柱512。
阶梯柱中,轴径小的第一子柱511与第一子孔501相配合;阶梯柱中轴径大的第二子柱512与第二子孔502相配合。
在此情况下,当连接柱51与柔性支撑条40材料相同,且为一体结构时,可以通过拉胶工艺,将一个连接柱51穿过一个连接孔50,并拉伸该连接柱51。
拉伸后的连接柱51中,第一子柱511和第二子柱512的交界面,与连接孔50中第一子孔501和第二子孔502的交界面相接触。然后,将第二子柱512中伸出第二子孔502的部分剪掉,使得直径较大的第二子柱512位于第二子孔502内,并卡在第一子孔501和第二子孔502的交界面处。由于第二子柱512的直径大于第一子孔501的孔径,从而可以降低外力作用下,连接柱51从连接孔50中脱离。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支撑条40上的连接柱51可以与连接孔50通过过盈配合相连接时,如图13c所示,上述连接柱51的直径处处相等,连接孔50的孔径也处处相等。
此外,由上述可知,为了使得柔性支撑条40与弯折支撑件30中的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可以将刚性支撑条302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至少一端。在此情况下,为了对刚性支撑条302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部分进行遮挡,以提高折叠显示终端01的外观效果,折叠组件20还包括如图13a所示的多个第一挡墙312。
一个第一挡墙312与一个刚性支撑条302上,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部分的端面(与转轴203的轴线O-O垂直的表面)相连接。
该第一挡墙312高于刚性支撑条302朝向柔性支撑条40的表面。
为了制作方便,第一挡墙312可以与刚性支撑条302的材料相同,且为一体结构。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一次注塑工艺,同时完整第一挡墙312和刚性支撑条302的制备。
在此情况下,柔性支撑条40与上述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后,如图14a所示,上述柔性支撑条40位于第一挡墙312与柔性连接层302之间。这样一来,无论在折叠显示终端01处于如图14a所示的展开状态,还是处于如图14b所示的折叠状态,通过上述第一挡墙312可以对该第一挡墙312内侧的各个部件进行遮挡,从而达到提供折叠显示终端01外观效果的目的。
此外,柔性支撑条40通过上述方式与多条刚性支撑条302相连接后,还需要在柔性支撑条40朝向柔性屏10的表面涂覆胶水,以形成用于将柔性支撑条40与柔性屏10相连接的胶层。由于胶水具有流动性,因此为了胶水流入其它位置,导致柔性支撑条40与柔性屏10相粘接的表面胶量不足,上述折叠组件20还包括如图13a所示的第二挡墙401。
一个第二挡墙401与一条柔性支撑条40背离柔性连接层301的表面相连接。此外,第二挡墙401高于柔性支撑条40朝向柔性屏10的表面。这样一来,通过第二挡墙401可以对涂覆于柔性支撑条40朝向柔性屏10表面的胶水进行阻挡,避免胶水外流。
具有图14a所示结构的折叠组件20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20,以及折叠显示终端01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二
本示例中,如图15所示,刚性支撑条302中,伸出柔性连接层301的部分嵌入柔性支撑条40内,且与该柔性支撑条40为一体结构。
在此情况下,由于柔性连接层301与柔性支撑条40的材料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两次注塑工艺形成如图15所示结构的制备。
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首先进行第一次注塑工艺,将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与柔性连接层301形成一体结构,以完成弯折支撑件30的制备。
接下来,进行第二次注塑工艺,将制备好的弯折支撑件30与柔性支撑条40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完成图15所示的结构。
或者,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第一次注塑工艺时,将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与柔性支撑条40形成一体结构。
接来下,进行第二次注塑工艺,将第一次注塑工艺制备好的结构中的多条刚性支撑条302与柔性连接层301形成一体结构,从而完成图15所示结构的制备。
具有图15所示结构的折叠组件20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折叠组件20,以及折叠显示终端01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用于承载柔性屏;所述折叠组件包括:
转轴;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弯折支撑件,位于所述转轴朝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并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相连接;
其中,所述弯折支撑件包括柔性连接层以及多条刚性支撑条;所述刚性支撑条沿所述转轴轴线方向设置,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间隔、并排设置;所述刚性支撑条与所述柔性连接层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层通过位于所述柔性连接层朝向所述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所述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
柔性支撑条,与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交叉设置且相连接,并通过位于所述柔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与所述柔性屏的弯折区相连接;
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至少一端;一条所述柔性支撑条与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条上,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柔性支撑条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柱;一个所述连接柱卡入一个所述连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
所述阶梯孔中孔径小的第一子孔朝向所述柔性支撑条,所述阶梯孔中孔径大的第二子孔朝向所述转轴;
所述连接柱为阶梯柱;
所述阶梯柱中轴径小的第一子柱与所述第一子孔相配合,所述阶梯柱中轴径大的第二子柱与所述第二子孔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一挡墙;
一个所述第一挡墙与一个所述刚性支撑条上,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部分的端面相连接;
所述第一挡墙高于所述刚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柔性支撑条的表面;
所述柔性支撑条位于所述第一挡墙与所述柔性连接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支撑条中,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部分嵌入所述柔性支撑条内,且与所述柔性支撑条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挡墙;
一个所述第二挡墙与一条所述柔性支撑条背离所述柔性连接层的表面相连接;
所述第二挡墙高于所述柔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柔性屏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件中,所述柔性连接层靠近所述柔性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条与位于所述柔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的粘接性,大于所述柔性连接层与位于所述柔性连接层朝向所述柔性屏表面上的胶层的粘接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柔性连接层的材料包括硅胶;
构成所述柔性支撑条的材料包括塑胶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弯折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粘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二凹槽,所述弯折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粘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2.一种折叠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
所述柔性屏的第一非弯折区与所述折叠组件中的第一壳体相连接;
所述柔性屏的第二非弯折区与所述折叠组件中的第二壳体相连接;
所述柔性屏的弯折区与所述折叠组件中的弯折支撑件相连接;
其中,所述弯折区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件包括柔性连接层,以及与所述柔性连接层相连接的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所述折叠组件中的一个柔性支撑条与伸出所述柔性连接层的多条所述刚性支撑条相连接;
所述柔性屏包括显示屏本体,以及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显示屏本体的显示面,且伸出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周边;
所述显示屏本体与所述弯折支撑件相连接;所述盖板伸出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部分与所述柔性支撑条相连接。
CN201910133935.XA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Active CN109830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935.XA CN109830185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PCT/CN2020/075038 WO2020168971A1 (zh) 2019-02-22 2020-02-13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3935.XA CN109830185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185A CN109830185A (zh) 2019-05-31
CN109830185B true CN109830185B (zh) 2024-05-17

Family

ID=6686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3935.XA Active CN109830185B (zh) 2019-02-22 2019-02-22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30185B (zh)
WO (1) WO20201689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185B (zh) * 2019-02-22 2024-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0164315B (zh) * 2019-06-05 2020-12-1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盖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44431B (zh) * 2019-07-25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柔性屏组件及折叠显示终端
CN110456860A (zh) * 2019-07-31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锁合机构
CN110599909B (zh) * 2019-09-25 2021-11-23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84567B (zh) * 2019-10-22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2735261A (zh) * 2019-10-28 2021-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显示终端
CN114449068A (zh) 2020-10-31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3883156A (zh) 2020-07-01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4338864A (zh) 2020-09-30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12569A (zh) * 2019-12-19 202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及折叠显示终端
CN115766920B (zh) * 2019-12-27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60700B (zh) * 2020-01-07 2023-07-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可弯折装置、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141423B (zh) * 2020-01-19 2023-03-2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0515A (zh) * 2020-03-31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3496651B (zh) * 2020-04-07 2023-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柔性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27328B (zh) * 2020-05-07 2022-10-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柔性显示面板组件
CN111627329B (zh) * 2020-05-11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外折叠柔性屏支撑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13137B (zh) * 2020-05-12 2022-04-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折叠柔性屏支撑装置、内折叠柔性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89650A (zh) 2020-05-13 2020-08-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装置和柔性显示终端
CN111583803B (zh) * 2020-05-26 2023-01-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482740A (zh) * 2020-05-27 2022-12-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1696441A (zh) * 2020-05-28 2020-09-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体的弯折系统以及弯折方法
CN114079679B (zh) * 2020-08-17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1911525A (zh) * 2020-08-17 2020-11-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装置以及可折叠装置
CN114120814B (zh) * 2020-08-27 2024-02-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8513B (zh) * 2020-08-28 2022-04-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419894A (zh) * 2020-11-17 2021-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66373B (zh) * 2021-03-25 2023-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支撑层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035080B (zh) * 2021-03-31 2022-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94167B (zh) * 2021-04-20 2023-08-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壳体组件以及内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5862467A (zh) * 2021-09-26 2023-03-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3870707B (zh) * 2021-09-28 2023-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显示装置
CN114051064B (zh) * 2021-11-30 2024-0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399963B (zh) * 2022-01-27 2023-07-14 山东晶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固定箱
CN115132085A (zh) * 2022-06-29 2022-09-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
CN115273673B (zh) * 2022-08-22 2024-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1231A1 (en) * 2010-08-17 2012-02-22 Pantech Co., Ltd Mobile device
CN106157819A (zh) * 2016-09-26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5847346U (zh) * 2016-06-07 2016-12-2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648601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支撑框架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648601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6559531A (zh) * 2017-01-26 2017-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03773A (zh) * 2017-01-26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87584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CN106920472A (zh) * 2015-12-25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919062A (zh) * 2016-10-07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8076171A (zh) * 2016-11-17 2018-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51295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折叠终端
US10120421B1 (en) * 2017-06-21 2018-11-06 Dell Products L.P.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WO2018210194A1 (zh) * 2017-05-17 2018-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9308846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10073178U (zh) * 2019-02-22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85232B1 (ko) * 2015-06-30 2022-04-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딩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830185B (zh) * 2019-02-22 2024-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209982521U (zh) * 2019-02-23 2020-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21231A1 (en) * 2010-08-17 2012-02-22 Pantech Co., Ltd Mobile device
CN106486010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器的支撑框架和包括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648601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6920472A (zh) * 2015-12-25 2017-07-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柔性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5847346U (zh) * 2016-06-07 2016-12-28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铰链装置及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6157819A (zh) * 2016-09-26 2016-1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919062A (zh) * 2016-10-07 2018-04-1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8076171A (zh) * 2016-11-17 2018-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559531A (zh) * 2017-01-26 2017-04-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03773A (zh) * 2017-01-26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51295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机器有限公司 折叠终端
CN106875847A (zh) * 2017-03-17 2017-06-2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子设备
WO2018210194A1 (zh) * 2017-05-17 2018-11-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US10120421B1 (en) * 2017-06-21 2018-11-06 Dell Products L.P. Flexible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isplay
CN109308846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10073178U (zh) * 2019-02-22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8971A1 (zh) 2020-08-27
CN109830185A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0185B (zh)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US202303848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tructural glass members
WO2020168972A1 (zh)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1105709B (zh) 包括显示设备的电子设备
KR101266712B1 (ko) 재박리 가능한 보호패널의 실장구조와 이에 이용되는실장용 시트
US20230179690A1 (en) Support, display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16082A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CN210073179U (zh)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JP2023511896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CN210628313U (zh) 柔性显示单元及可以显示画面的装置
CN210073178U (zh) 一种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212322555U (zh) 一种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1710247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24182A (zh) 柔性屏组件及柔性屏终端
CN112447792A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US20230297132A1 (en) Lower modu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 same
CN112270888A (zh) 柔性显示组件、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25525B (zh) 一种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481304U (zh) 柔性盖板组件、柔性显示屏及柔性电子设备
KR20220010629A (ko) 커버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18384387U (zh) 复合组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RU2788463C1 (ru) Дисплейный модуль (вариант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8333088U (zh) 折叠屏支撑结构、折叠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550483B (zh) 折叠式终端
US2024003222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