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9465B -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9465B
CN109809465B CN201910287714.8A CN201910287714A CN109809465B CN 109809465 B CN109809465 B CN 109809465B CN 201910287714 A CN201910287714 A CN 201910287714A CN 109809465 B CN109809465 B CN 109809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solution
particles
bromide
copper
hydrox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77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9465A (zh
Inventor
张剑
王美玲
田辉
何东雪
赵悦
罗亚肖
魏子钦
崔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2877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9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9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9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946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IB族羟基溴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首先将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和六次甲基四胺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溴化钾颗粒继续搅拌10~15分钟;将混合溶液在95~145℃下密封反应2~4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烘干、研磨后得到羟基溴化铜纳米片。所述的羟基溴化铜纳米片,是以化学计量数为2:3: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α‑Cu2(OH)3Br,具有层状纳米片结构。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反应物毒性小;制备出样品具有产量高、纯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IB族羟基溴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单、新颖、高效的制备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如:在光学材料、电子材料、磁性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探索纳米片状结构材料新的制备方法,对于纳米领域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金属的羟基卤化物(M2(OH)3X)在磁学的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此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一般采用水热合成法,该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其中M=Cu,Co,Ni,Fe,Mn,和X=Cl,Br,或I。致使羟基卤化铜(Cu2(OH)3X,X=Cl、Br、I)的研究领域也日益增加。其中金属、羟基、卤族元素以2:3:1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构成化合物M2(OH)3X。同族元素氟、氯、溴、碘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均能形成化合物羟基卤化铜。据相关报道介绍,羟基氟化铜以铜、羟基、氟分别为1:1:1化学计量数的完美比例构成化合物Cu(OH)F,属于单斜晶系,其纳米片边长200~400nm,厚度约为20~30nm,形状均一且呈薄片状。同时,羟基氯化铜也存在1:1:1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构成化合物Cu(OH)Cl。羟基溴化铜、羟基氯化铜(碱式溴化铜)、羟基碘化铜大多数以化学计量数为2:3:1比例分别构成Cu2(OH)3Cl、Cu2(OH)3Br、Cu2(OH)3I。同时,有关合成的羟基氯化铜报道,其具有平整光滑、形状均一及薄片状的特点,Cu2(OH)3Cl的边长约为200~400nm,厚度约为20~30nm。不同的晶胞参数分别对应α(botallackite)、β(atacamite)、γ(clinoatacamite)三种相,其中α-Cu2(OH)3Cl、α-Cu2(OH)3Br、α-Cu2(OH)3I均具有磁阻挫现象,其在磁学的研究应用领域中,吸引许多研究人员对此类化合物科研兴趣。关于羟基溴化铜制备、形貌特点和相关的应用鲜有报道。文献报道,H.R.Oswa等人介绍过羟基溴化铜的晶型结构。X.G.Zheng等人研究了Cu2(OH)3Br在波特拉克石中的磁跃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Cu2(OH)3Br(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新方法,克服以往在制备过程中的产生其他副产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及合成反应物复杂等诸多的限制;同时还提供一种利用该方法制备的Cu2(OH)3Br(羟基溴化铜)薄纳米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将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和六次甲基四胺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溴化钾颗粒继续搅拌10~15分钟,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二水合硝酸铜、六次甲基四胺、溴化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62:1.47~1.89:7.70:150;将混合溶液在95~145℃下密封反应2~4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烘干、研磨后得到羟基溴化铜纳米片。
制备尺寸均一、晶型完整的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5~115℃;反应时间优选2小时。
二水合硝酸铜、六次甲基四胺、溴化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优选3.62:1.68:7.70:150。
所述的清洗,优选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
所述的烘干,优选在65℃下干燥2小时。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是以化学计量数为2:3: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α-Cu2(OH)3Br,是单斜系晶体,空间群为P21/m;具有层状纳米片结构,纳米片边长为200~500nm,厚度为40~60nm。
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合成出羟基溴化铜(α-Cu2(OH)3Br)薄纳米片结构;纳米片边长200~500nm,厚度40~60nm,纳米片形貌规则、尺寸均一、光面平整。水热合成法克服以往诸多限制,操作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反应物毒性小;制备出的Cu2(OH)3Br纳米片的产量高、纯度高,为进一步研究羟基卤化物的应用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得的Cu2(OH)3Br晶体的SEM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放大倍数变小的SEM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EDX图。
图4是实施例1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XRD谱图。
图5是实施例2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6是实施例3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7是实施例4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8是实施例5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9是实施例6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10是实施例7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11是实施例8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12是实施例9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谱图。
图13是实施例10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14是实施例10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XRD图。
图15是实施例11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图16是实施例12制得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9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本实施例是最佳实施例。
图1给出了上述条件制备的Cu2(OH)3Br纳米晶体的SEM图,可以看出这种纳米片表面光滑平整;同时也可以看出Cu2(OH)3Br纳米片边长约为200~500nm,厚度约为40~60nm。图2给出上述条件下制备的Cu2(OH)3Br纳米片的TEM图;图3给出上述条件下制备的Cu2(OH)3Br纳米片的EDX图,可以得出纳米片只由Cu、O、H、Br四种元素组成(其中H元素为无法测试的元素)。图4给出上述条件下制备的Cu2(OH)3Br纳米片的XRD谱图,证明合成的羟基溴化铜样品结晶性好,产物纯度高。
实施例2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47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9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5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晶体的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呈薄片状且具有形状均一的特点。
实施例3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89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9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6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晶体的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呈薄片状且具有形状均一的特点。
实施例4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0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7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晶体的扫描电镜,可以看出所制备的样品呈薄片状且具有形状均一的特点。
实施例5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1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8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晶体仍呈薄片状且具有形状较规则的特点,有极少部分样品出现形貌缺陷。
实施例6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2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9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晶体仍呈片状仍可以看出薄片具有形状均一的特点,有少部分样品厚度增加。
实施例7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4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0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晶体仍呈片状且具有形状较规则的特点,有极少部分样品形貌缺陷。
实施例8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95℃下密封反应4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1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加热4h后,仍能看出样品呈薄片状,形状均一的特点。只是整体出现稍微团聚的现象。
以下实施例9~12是反例,为不恰当的反应条件,用以与正例的结果进行对比。
实施例9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6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2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晶体仍呈片状且具有形状较规则的特点,有部分样品出现形貌缺陷同时样品不具有薄片特点。
实施例10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180℃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3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晶体形状和大小不均一,大部分样品出现形貌缺陷。图14给出上述条件下制备的Cu2(OH)3Br纳米片的XRD谱图,从峰形看出样品的结晶度不佳及出现一些新峰位。
实施例11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65℃下密封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5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可以看出少部分晶体呈片状的特点,但大部分样品厚度不均匀,整体形貌不佳。
通过例9~例11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产物大小厚度不均一、形貌缺陷等缺点。
实施例12
以高纯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取0.168g的六次甲基四胺(HMT)和0.362g二水合硝酸铜Cu(NO3)2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并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5min,搅拌完成后加入0.77g溴化钾(KBr)继续搅拌10min,使药品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倒入聚四氟乙烯内衬,放入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密封,反应温度为95℃下密封反应8h;反应结束后,待其冷却至室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数次,将沉淀倒入干净的瓷盅,在65℃的温度中烘干后进行研磨、收集,得到浅绿色粉末状的羟基溴化铜样品。
图16给出所制备的Cu2(OH)3Br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晶体仍具有片状结构,但样品较厚,样品分散性不好,导致整体形貌不佳。
通过例12可以看出当反应时间过长,会导致样品较厚、分散性不好、形貌不佳等缺点。

Claims (5)

1.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以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六次甲基四胺颗粒、溴化钾颗粒为原料,首先将二水合硝酸铜固体颗粒和六次甲基四胺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溴化钾颗粒继续搅拌10~15分钟,得到混合溶液;其中二水合硝酸铜、六次甲基四胺、溴化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62:1.47~1.89:7.70:150;将混合溶液在95~145℃下密封反应2~4小时;待其冷却至室温,将混合溶液离心清洗、烘干、研磨后得到羟基溴化铜纳米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95~115℃;反应时间为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水合硝酸铜、六次甲基四胺、溴化钾、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3.62:1.68:7.7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是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所述的烘干,是在65℃下干燥2小时。
5.一种由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备的羟基溴化铜纳米片,是以化学计量数为2:3: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α-Cu2(OH)3Br,是单斜系晶体,空间群为P21/m;具有层状纳米片结构,纳米片边长为200~500nm,厚度为40~60nm。
CN201910287714.8A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09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7714.8A CN109809465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87714.8A CN109809465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465A CN109809465A (zh) 2019-05-28
CN109809465B true CN109809465B (zh) 2021-06-04

Family

ID=66611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77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09465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9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4423B (zh) * 2021-08-31 2022-09-27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铜基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0359A (zh) * 2013-01-15 2013-05-15 南京工业大学 聚合物空心胶体球的无模板制备方法
CN108455653B (zh) * 2018-04-12 2019-10-01 吉林大学 一种羟基氟化铜纳米片及其合成方法
CN108358234B (zh) * 2018-05-29 2019-09-24 吉林大学 一种羟基氯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9465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hargava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anoscale magnesium oxide powd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ick films of Bi2Sr2CaCu2O8
JP2695605B2 (ja) ターゲ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58234B (zh) 一种羟基氯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6566B (zh) 一种片状钛酸锶钡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Palacios-Hernández et al. Synthesis of Cu and Co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artrate complexes
CN110316753B (zh) 一种羟基氯化铜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Ngida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sinte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 La-manganite perovskite doped with Ca or Sr
CN112174212B (zh) 一种羟基氯化锰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465B (zh) 一种羟基溴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Eikeland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SrFe12O19 nanoparticles: Effect of the choice of base and base concentration
CN110745790A (zh) 一种硒化铋纳米粉末的水热制备方法
CN113716601A (zh) 一种羟基氯化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7568B (zh) 一种层状羟基氯化铜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0093B (zh) 一种羟基氯化铜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Zheng et al. Fabrication of YAG mono-dispersed particles with a novel combination method employing supercritical water process
CN113353966B (zh) 一种羟基氟氯化铜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63025B (zh) 一种羟基氯化锌超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Novel 3D octahedral La2Sn2O7: Eu3+ microcrystal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Kolen'ko et al. On the possibility of preparing fine-particle barium zirconate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Helan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β-Ag2Se and β-AgCuSe nanoparticles via facile precipitation route
Ma et al. Study 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for Co2+-Ni2+-Fe3+-CO32-LDHs prepared by trisodium citrate complexing agent-assisted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method
CN113753957B (zh) 一种MgMn3(OH)6Cl2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33496A (zh) 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锡基钙钛矿纳米粉体的方法
JP2013023419A (ja) ベーマイトナノロ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アルミナナノロ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CuAlO2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synthesis parameters and pressure effect for layered honeycomb ruthenate SrRu2O6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