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4231A -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4231A
CN109794231A CN201711148023.7A CN201711148023A CN109794231A CN 109794231 A CN109794231 A CN 109794231A CN 201711148023 A CN201711148023 A CN 201711148023A CN 109794231 A CN109794231 A CN 109794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inc oxide
titanium dioxide
zinc
oxide nano
catalytic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80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冰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1480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4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4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42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2)将醋酸锌加入二甘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2~1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3)将上述氧化锌纳米颗粒加入所述二氧化钛溶胶中,磁力搅拌5~15h,在20~130KH的频率下超声振荡1~5h,所得混合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2~3次,在40~200℃条件下干燥2~6h,得到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本发明中,通过在二氧化钛中掺杂氧化锌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活性,从而增大对紫外光的吸收率。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紧张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载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太阳能和水资源的丰富,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纳米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优良的光催化性能的优势,化学稳定性高、抗光腐蚀,无毒、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具有一维纳米结构的纳米TiO2材料,其比表面积大、长宽比大,表面活性位点多,电子传输速率快的特点使得其拥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然而,由于TiO2的带隙相对较宽(3.2eV),使得它只响应于紫外波长的光线照射。此外,在光催化产氢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对在从内部到表面的迁移过程中容易在催化剂内部重组,导致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低效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人员研究开发了各种方法来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包括贵金属沉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掺杂(例如N和S元素)、染料敏化和与其他半导体进行耦合等。近年来,金属氧化物(如CuO、ZnO、NiO),由于在光催化分解水方面表现出来的较高活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氧化锌(ZnO)由于其是带隙较宽(3.37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同时拥有较大的激子束缚能(60meV),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光电材料,常常被用来做光电催化剂,同时也应用于激光二极管方面的材料、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ZnO具有与TiO2类似的能带结构和物理性能,但同时也具有一些二氧化钛所没有的特性,如较高的量子产率和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这十分有利于提高其光催化活性。此外,纳米ZnO具有易结晶和各向异性生长的性能,这让纳米ZnO易于被合成多种形貌的纳米结构。重要的是,ZnO的价带位置和较强的电子移动速率有利于水分解制氢气。同时,ZnO和TiO2的能带结构能够很好的匹配。因此,将纳米氧化锌偶联在一维的纳米二氧化钛材料上,有望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产氢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2)将醋酸锌加入二甘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2~1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
(3)将上述氧化锌纳米颗粒加入所述二氧化钛溶胶中,磁力搅拌5~15h,在20~130KH的频率下超声振荡1~5h,所得混合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2~3次,在40~200℃条件下干燥2~6h,得到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10:2~10。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稀硝酸浓度为0.5~2mol/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醋酸锌的重量与所述二甘醇水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5g:50~500mL。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醋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氧化锌、冰醋酸、水和醋酸锌母液按1:(1.2~1.8):(2~5)的重量比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催化剂,并加热使温度升至95~97℃时,恒温搅拌30~40min,得到沉淀;
2)将上述沉淀过滤,液料浓缩,然后放入结晶槽结晶,将醋酸锌母液回收,再将所得晶体在100~120℃脱水,醋酸锌母液回收,即得产物醋酸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通过在二氧化钛中掺杂氧化锌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活性,从而增大对紫外光的吸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2)将醋酸锌加入二甘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2~1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
(3)将上述氧化锌纳米颗粒加入所述二氧化钛溶胶中,磁力搅拌5~15h,在20~130KH的频率下超声振荡1~5h,所得混合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2~3次,在40~200℃条件下干燥2~6h,得到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
上述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10:2~10,优选的,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5: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2。
上述步骤(1)中,所述稀硝酸浓度为0.5~2mol/L。
上述步骤(2)中,所述醋酸锌的重量与所述二甘醇水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5g:50~500mL。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醋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氧化锌、冰醋酸、水和醋酸锌母液按1:(1.2~1.8):(2~5)的重量比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催化剂,并加热使温度升至95~97℃时,恒温搅拌30~40min,得到沉淀;
2)将上述沉淀过滤,液料浓缩,然后放入结晶槽结晶,将醋酸锌母液回收,再将所得晶体在100~120℃脱水,醋酸锌母液回收,即得产物醋酸锌。
实施例
1、制备醋酸锌
1)将氧化锌、冰醋酸、水和醋酸锌母液按1:1.4:3的重量比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催化剂,并加热使温度升至95℃时,恒温搅拌35min,得到沉淀;
2)将上述沉淀过滤,液料浓缩,然后放入结晶槽结晶,将醋酸锌母液回收,再将所得晶体在110℃脱水,醋酸锌母液回收,即得产物醋酸锌。
2、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
(1)将体积比为1:2:2的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和冰醋酸进行混合,磁力搅拌60min,再加入1mol/L稀硝酸,在3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2)将2g醋酸锌加入250mL二甘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5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
(3)将上述氧化锌纳米颗粒加入所述二氧化钛溶胶中,磁力搅拌10h,在100KH的频率下超声振荡3h,所得混合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2~3次,在120℃条件下干燥4h,得到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
本发明中,通过在二氧化钛中掺杂氧化锌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降解活性,从而增大对紫外光的吸收率;采用紫外光照射废水60min后,有机物的降解率高达98.6%。因此,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在光催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5)

1.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2)将醋酸锌加入二甘醇水溶液中,超声振荡2~10h,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锌纳米颗粒;
(3)将上述氧化锌纳米颗粒加入所述二氧化钛溶胶中,磁力搅拌5~15h,在20~130KH的频率下超声振荡1~5h,所得混合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2~3次,在40~200℃条件下干燥2~6h,得到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10: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稀硝酸浓度为0.5~2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醋酸锌的重量与所述二甘醇水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5g:50~5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醋酸锌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氧化锌、冰醋酸、水和醋酸锌母液按1:(1.2~1.8):(2~5)的重量比混合后,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催化剂,并加热使温度升至95~97℃时,恒温搅拌30~40min,得到沉淀;
2)将上述沉淀过滤,液料浓缩,然后放入结晶槽结晶,将醋酸锌母液回收,再将所得晶体在100~120℃脱水,醋酸锌母液回收,即得产物醋酸锌。
CN201711148023.7A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794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023.7A CN109794231A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8023.7A CN109794231A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4231A true CN109794231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8023.7A Withdrawn CN109794231A (zh) 2017-11-17 2017-11-17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42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8002A (zh) * 2017-12-10 2018-06-29 宁波大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带电纳米材料的杀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8002A (zh) * 2017-12-10 2018-06-29 宁波大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带电纳米材料的杀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9800B (zh) 玻璃纤维负载银-溴化银-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513079B (zh) 具有高效光电活性的可控晶形二氧化钛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06020A (zh) 一种二氧化钛-氧化锌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80384B (zh) 一种锶铁氧体负载的钒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817253B (zh)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107138B (zh) 一种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95661B (zh) 一种分级花状ZnIn2S4三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597784B (zh) MoS2掺杂的氧化铁光催化薄膜、制备方法及其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
CN103908972A (zh) 一种可回收使用的卤氧化铋/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9313A (zh) 一种核壳结构TiO2纳米管@Ti‑MOF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38922B (zh) 介孔三氧化钨/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502286B (zh) 一种多孔纳米NiFe2O4的制备方法
CN102600857A (zh) 一种碳球负载的CuO-BiV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7649130A (zh) 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3728A (zh) 铁酸锌/二氧化钛纳米复合可见光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268804B (zh) 一步水热技术制备Ag2O/Ag2WO4纳米棒的方法
CN108946805A (zh) 一种多孔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5214689A (zh) 一种TiO2/CdS/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0856B (zh) 一种无氟单晶TiO2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77219A (zh) 一种光催化材料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34133B (zh) 一种半导体复合多孔壁二氧化钛空心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1545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硫化铜纳米复合材料
CN107138167A (zh) 一种特殊形貌的混合晶相异质结纳米硫化镉的制备方法
CN109731583A (zh) 一种两步法制备Zn0.2Cd0.8S/rGO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7020103B (zh) 一种氧化铁-硫化钼-氧化亚铜光催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