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2130B -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2130B
CN109762130B CN201910054557.6A CN201910054557A CN109762130B CN 109762130 B CN109762130 B CN 109762130B CN 201910054557 A CN201910054557 A CN 201910054557A CN 109762130 B CN109762130 B CN 109762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ylene glycol
chain extender
reaction
lay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45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2130A (zh
Inventor
黄晓忠
黄慧雅
郭世坤
包小周
孙佳
牛超
林孝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Yuy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Yuy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Yuy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nd Yuy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545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2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2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2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通过以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0000作为软段,通过软段的相变化来存储能量,通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小分子多元醇作为硬段,其中本发明中异氰酸酯选择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扩链剂本发明中选择了N‑甲基二乙醇胺和3‑氨基‑1,2,4‑三唑‑5‑羧酸,其中N‑甲基二乙醇胺作为第一扩链剂进行反应,3‑氨基‑1,2,4‑三唑‑5‑羧酸作为第二扩链剂进行,在两次扩链之间,还加入了苯乙烯和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小分子扩链剂选择了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3‑己三醇这三种物质;本发明制得的退热贴能够使用较多次数,不止使用1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经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护用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背景技术
发烧,尤其是儿童发烧是常见多发病,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现有的降温的退烧药副作用大且大多为口服药,不利用儿童使用。并且在没有找到引起发烧的原因前,不能一味的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容易掩盖病情,影响进一步的治疗。
退热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对高烧进行紧急降温的新技术,现有退热贴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防粘层、凝胶层和保护层,其原理是通过凝胶层中的高分子凝胶锁住液态水,其吸收额头表面的热量后转化为水汽,从而局部降低儿童头部的温度。但目前的退热贴均为一次性用品,无法使用第二次,资源利用率很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该退热贴能够多次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
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物质组成:
异氰酸酯15-25份;
聚合物二元醇80-120份;
苯乙烯3-5份;
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3份;
小分子多元醇3-8份;
扩链剂4-10份;
催化剂1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9: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聚乙二醇,其分子量为4000-1200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合物二元醇为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0000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1:2-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3-己三醇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3: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链剂包括第一扩链剂和第二扩链剂,其中第一扩链剂为为N-甲基二乙醇胺,第二扩链剂为3-氨基-1,2,4-三唑-5-羧酸,第一扩链剂与第二扩链剂的质量比为3: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锌类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设定的重量份配备原料,先将聚合物二元醇和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至80-100℃,接着将小分子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0小时,得到预聚体;
步骤二:保持反应容器温度不变,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第一扩链剂,继续反应1-3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50-70℃,然后将苯乙烯和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2h;
步骤四: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第二扩链剂,继续反应30-60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80-10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一中聚合物二元醇加入反应容器前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为将聚合物二元醇在温度为100-14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4-6h。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聚氨酯材料的整个制备过程均在氮气或者氦气保护下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其中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背衬层由无纺布制成,保护层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而其中退热层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本发明中的聚氨酯是一种储能相变材料,即通过相变的转化吸收和释放能量,是一种高热熵材料;在制备聚氨酯材料时,本发明采用的是预聚体法,通过以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0000作为软段,通过软段的相变化来存储能量,通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小分子多元醇作为硬段,硬段主要起着骨架的作用;其中本发明中异氰酸酯选择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主要的异氰酸酯参与反应,使得形成较规则完整的骨架,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辅助异氰酸酯参与反应,能够提高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的之间的反应程度,从而提高本发明的相变焓;如果只是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反应的异氰酸酯,是无法实现的;扩链剂本发明中选择了N-甲基二乙醇胺和3-氨基-1,2,4-三唑-5-羧酸,其中N-甲基二乙醇胺作为第一扩链剂进行反应,3-氨基-1,2,4-三唑-5-羧酸作为第二扩链剂进行,在这两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起到很好的扩链作用;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新创点,在两次扩链之间,还加入了苯乙烯和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这两种物质共同作用下,一方面能够调节体系的黏度,使得在第二次扩链之前,体系黏度不会过大,这样就不利于进行第二次扩链,同时也能与原有的链段进行反应,调节聚氨酯中软段和硬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小分子扩链剂选择了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3-己三醇这三种物质,在这三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聚氨酯的相变焓,最终通过DSC测得本发明聚氨酯材料的相变焓为145J/g。本发明的退热贴对发烧的儿童进行降温处理时,通过退热层聚氨酯中软段的相变化来吸收额头表面的热量,从而达到一个降温的效果;当降温结束后,再通过相变化向外界释放这些能量,从而使得本发明制得的退热贴能够使用较多次数,不止使用1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经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75g聚乙二醇10000、25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100g聚乙二醇10000、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2: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100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3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75g聚乙二醇10000、25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20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4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75g聚乙二醇10000、25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20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5: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75g聚乙二醇10000、25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3g1,4-丁二醇、1g2,2-二甲基-1,3-丙二醇、1g1,2,3-己三醇、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三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对比例6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将75g聚乙二醇10000、25g聚乙二醇6000和80g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高至90℃,接着将5g1,4-丁二醇、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g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1g有机锌类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8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预聚体;其中预处理过程为将聚乙二醇10000和聚乙二醇6000在温度为12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5h。
步骤二:在反应容器温度依然为9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6g N-甲基二乙醇胺,继续反应2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60℃,然后将4g苯乙烯和2g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1.5h;
步骤四:,在反应容器温度为60℃的条件下,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g3-氨基-1,2,4-三唑-5-羧酸,继续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90℃下真空下固化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步骤一至步骤四均在氮气保护下完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所述背衬层为无纺布;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
退热性能测试:
将长为20cm,宽为10cm,厚度为5cm的PC板材,在距离长度方向4cm的位置标记为点1,依次间隔4cm为点2、点3、点4,并且点1、点2、点3、点4在一条直线上,且在板材中心位置,之后将PC板材加热至40℃,贴上实施例和对比例的退热贴,一定时间后计算得到PC板材上平均温度(计算公式为式1),并设置空白组;其中一定时间为1min、5min、10min和20min;
平均温度=各点测试的温度之和/4(式1)
1min 5min 10min 20min
实施例1 38.4 36.5 34.3 30.2
对比例1 38.7 37.2 35.6 32.2
对比例2 38.9 37.7 36.2 33.0
对比例3 39.2 38.0 36.8 35.0
对比例4 39.5 38.4 37.3 35.5
对比例5 39.1 38.2 37.1 35.3
对比例6 38.9 37.5 36.0 32.8
空白 39.7 39.2 38.1 36.6
接着将使用后的退热贴在室温(25℃)下放置1小时,接着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退热性能测试:
Figure BDA0001951978790000101
Figure BDA0001951978790000111
由上表可知,在进行第二次退热测试时,由对比例1-5制得的退热贴已经基本没有退热效果,无法继续正常使用;而由实施例1制得的退热贴依然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能够正常使用;
再将实施例1制得的退热贴在室温(25℃)下放置1小时,接着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退热性能测试:
1min 5min 10min 20min
实施例1 38.6 36.7 34.7 30.8
空白 39.6 39.2 38.1 36.5
由上表可知,在进行第三次退热测试时,实施例1制得的退热贴依然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能够正常使用,从而证明本发明制得退热贴能够使用多次。
此外,还将实施例1种制得聚氨酯材料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了DSC测试,测得该聚氨酯材料的相变焓为145J/g,焓变值很高,从而有较强的能量储存能力,是一种高热熵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其中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背衬层由无纺布制成,保护层由聚乙烯材料制成;而其中退热层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本发明中的聚氨酯是一种储能相变材料,即通过相变的转化吸收和释放能量,是一种高热熵材料;在制备聚氨酯材料时,本发明采用的是预聚体法,通过以聚乙二醇6000和聚乙二醇10000作为软段,通过软段的相变化来存储能量,通过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小分子多元醇作为硬段,硬段主要起着骨架的作用;其中本发明中异氰酸酯选择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主要的异氰酸酯参与反应,使得形成较规则完整的骨架,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辅助异氰酸酯参与反应,能够提高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的之间的反应程度,从而提高本发明的相变焓;如果只是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反应的异氰酸酯,是无法实现的;扩链剂本发明中选择了N-甲基二乙醇胺和3-氨基-1,2,4-三唑-5-羧酸,其中N-甲基二乙醇胺作为第一扩链剂进行反应,3-氨基-1,2,4-三唑-5-羧酸作为第二扩链剂进行,在这两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起到很好的扩链作用;作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新创点,在两次扩链之间,还加入了苯乙烯和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这两种物质共同作用下,一方面能够调节体系的黏度,使得在第二次扩链之前,体系黏度不会过大,这样就不利于进行第二次扩链,同时也能与原有的链段进行反应,调节聚氨酯中软段和硬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小分子扩链剂选择了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1,2,3-己三醇这三种物质,在这三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聚氨酯的相变焓,最终通过DSC测得本发明聚氨酯材料的相变焓为145J/g。本发明的退热贴对发烧的儿童进行降温处理时,通过退热层聚氨酯中软段的相变化来吸收额头表面的热量,从而达到一个降温的效果;当降温结束后,再通过相变化向外界释放这些能量,从而使得本发明制得的退热贴能够使用较多次数,不止使用1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经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背衬层、退热层和保护层,所述退热层位于背衬层和保护层之间; 所述退热层由聚氨酯材料构成; 所述聚氨酯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物质组成:
异氰酸酯 15-25 份;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物80-120 份;
苯乙烯 3-5 份;
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 份;
小分子多元醇 3-8 份;
扩链剂 4-10 份;
催化剂 1 份;
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 9:1;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物为聚乙二醇 6000 和聚乙二醇 10000 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 1:2-4;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 1,4-丁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和 1,2,3-己三醇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 3:1:1;
所述扩链剂包括第一扩链剂和第二扩链剂,其中第一扩链剂为 N-甲基二乙醇胺,第二扩链剂为 3-氨基-1,2,4-三唑-5-羧酸,第一扩链剂与第二扩链剂的质量比为 3:1。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锌类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设定的重量份配备原料,先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物和溶剂 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反应容器内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反应容器温度升至 80-100℃,接着将小分子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为5-10 小时,得到预聚体;
步骤二:保持反应容器温度不变,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第一扩链剂,继续反应 1-3h;
步骤三:将反应容器温度降低至 50-70℃,然后将苯乙烯和 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反应容器内进行混合反应,反应时间为 1-2h;
步骤四: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第二扩链剂,继续反应 30-60min,反应结束后,脱去溶剂,并在温度为 80-100℃下真空下固化 24h,得到聚氨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物加入反应容器前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为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物在温度为 100-140℃的真空条件下脱水干燥 4-6h。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其特征在于:聚氨酯材料的整个制备过程均在氮气或者氦气保护下完成。
CN201910054557.6A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Active CN109762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557.6A CN109762130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4557.6A CN109762130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2130A CN109762130A (zh) 2019-05-17
CN109762130B true CN109762130B (zh) 2021-02-12

Family

ID=6645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4557.6A Active CN109762130B (zh) 2019-01-21 2019-01-21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2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4132A (zh) * 2022-01-25 2022-04-29 广东必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CN114259480A (zh) * 2022-01-25 2022-04-01 广东必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退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394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聚氨酯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
CN103224601A (zh) * 2013-05-03 2013-07-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石蜡/聚氨酯固-固复合双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4008250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Peterson Chemical Technology, Inc. Thermal storage gelatinous triblock copolymer elastomer particles in polyurethane flexible foams
CN103524707A (zh) * 2013-09-29 2014-01-22 湖北大学 一种相变温度可调的梳状共聚物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39812A (zh) * 2013-12-27 2014-04-23 温州大学 一种制备线形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
CN106832206A (zh) * 2017-01-20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具有降温能力的医用敷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547A (zh) * 2017-05-17 2017-09-15 北京大学 一种固‑固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801A (zh) * 2018-06-26 2018-11-06 长安大学 一种聚氨酯/炭黑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2948B2 (en) * 2001-10-03 2004-06-22 3D Systems, Inc. Post process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formed by selective deposition modeling
US20030109816A1 (en) * 2001-12-08 2003-06-12 Charles A. Lachenbruch Warmable bandage for promoting bandage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394A (zh) * 2009-01-21 2010-07-21 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聚氨酯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
WO2014008250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Peterson Chemical Technology, Inc. Thermal storage gelatinous triblock copolymer elastomer particles in polyurethane flexible foams
CN103224601A (zh) * 2013-05-03 2013-07-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一种石蜡/聚氨酯固-固复合双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524707A (zh) * 2013-09-29 2014-01-22 湖北大学 一种相变温度可调的梳状共聚物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39812A (zh) * 2013-12-27 2014-04-23 温州大学 一种制备线形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的方法
CN106832206A (zh) * 2017-01-20 2017-06-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具有降温能力的医用敷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547A (zh) * 2017-05-17 2017-09-15 北京大学 一种固‑固相变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801A (zh) * 2018-06-26 2018-11-06 长安大学 一种聚氨酯/炭黑复合固-固相变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rface phase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of lipid/PEG-emulsifier monolayer-coated microbubbles;Mark A. Borden 等;《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20040601;第35卷(第3-4期);第209-223页 *
具有储能功能的聚氨酯固一固相变材料的研究;粟劲苍等;《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228;第32卷(第2期);第197-200页 *
用于医疗领域的新型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张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80115(第12期);B020-98 *
聚氨酯固一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分析;王宇等;《化工新型材料》;20130228;第41卷(第2期);第82-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2130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 et al. Siloxane and polyether dual modification improves hydrophobicity and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of bio-polymer for coated fertilizers with enhanced slow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CN109762130B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退热贴
CN106366636B (zh) 负载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晶体的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3351456B (zh) 一种服装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Effects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properties of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composites based on liquefied bagasse and jute fibre
CN103613730B (zh) 一种用纳米二氧化硅聚醚(酯)多元醇分散体制备高固含水性聚氨酯的方法
CN108912654B (zh) 一种ppu胶及利用该ppu胶制备浸胶手套的生产工艺
EP0665856A1 (de) Hydrophile polyurethangelschäume, insbesondere zur behandlung von tiefen wunden, wundverbände auf basis hydrophiler polyurethangeschäum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CN108559054A (zh) 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467469A (zh) 一种光热转换聚氨酯储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薄膜
CN109749692A (zh) 一种耐热型单组份湿固化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US3081269A (en) Foamabl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novolac resin, a monoalkyl-tri(polyalkoxydialkylsiloxy)-silane, a curing agent, and a blowing agent, and process of making same
CN103405801B (zh) 活血化瘀的聚氨酯绷带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得的绷带
CN109320678B (zh) 低热量低气味的聚氨酯医用固定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3407A (zh) 一种聚氨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9369884A (zh) 一种软质聚氨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790932A (zh) 一种苯并双噻唑基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应用
WO2017194033A1 (zh) 聚氨酯模塑床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376A (zh) 嵌段共聚结构型牛巴革用湿法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131698A (zh) 一种低游离tdi固化剂及制备方法
CN113045796B (zh) 一种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59759A (zh) 一种合成革用封闭型无溶剂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456292A (zh) 一种一步法制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方法
CN105002738B (zh) 一种合成革用无溶剂湿气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CN104629076B (zh) 面包型多孔聚氨酯泡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